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罗松
树鼩肝脏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
树鼩肝脏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肝病的危害,尤其是肝炎的流行以及肝癌的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某些肝炎及肝癌目前尚未清楚其发病的生理学机制,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显得极其重要。
树鼩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人们利用树鼩成功建立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动物模型,多数研究集中在人类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肝脏疾病树鼩动物模型的国内外新进展。
[Abstract] Hepatopathy damage,especially the popular of hepatitis and high-mortality of liver canc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health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at home and abroad,due to the lack of ideal animal model,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some hepatitis and liver cancer was not yet clear,establishing an appropriate animal mode should b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find effective prevention methods. The value of medical research of tree shrew had been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s found that people established a variety of animal models with liver disease successfully by using the tree shrew,most research had focused on aspects of human viral hepatitis and liver cancer. This paper described a new progress of animal model with liver disease by tree shrews.[Key words] Tree shrews;Liver disease;Animal models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罗松
综 述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罗 松综述,张龙江,卢光明审校 [摘要]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障碍和(或)门体分流术后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动物模型的建立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检测、治疗技术的提高,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
文中就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动物和方法的选择及其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动物模型;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13)11-1199-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313;81230032)作者单位:221004徐州,徐州医学院影像学院[罗 松(医学硕士研究生)];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张龙江、卢光明)通讯作者:卢光明,E-mail:cjr.luguangming@vip.163.comProgressindeveloping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LUOSong1reviewing,ZHANGLong-jiang2,LUGuang-ming2checking(1.SchoolofMedicalImaging,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4,Jiangsu,China;2.DepartmentofMedi-calImaging,NanjingGeneralHospitalofNanjingMilitaryRegion,Nanjing210002,Jiangsu,China) [Abstract] Hepaticencephalopathyisneuropsychiatricsyndromethatdevelopsinpatientswithsevereliverdiseasesand/orportosystemicshuntsurgeryresultingfromaseriouscomplicationofacuteandchronicliverfailure.Thebasicandclinicalresearcheshavebeenahotfieldathomeandabroad.Theanimalmodelsplayaveryimportantroleinthestudyofth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hepaticencephalopathy.Withthedevelopmentofbiotechnology,detectionandtreatmenttechnologies,the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havebeengreatlydevelopedandimproved.Themethodsofmaking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thechoiceofanimalsandmethodsanditsresearchprogressweresummarizedinthisreview. [Keywords] Liverfailure;Hepaticencephalopathy;Animalmodel;Hepaticcirrhosis0 引 言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在急、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脑的神经功能紊乱[1]。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造模CNKI、万方检索总结
家兔肝性脑病造模CNKI、万方检索总结以“兔”合并“肝性脑病”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共得到36篇文献,如下图:图1 知网、万方检索结果图文献筛选:纳入标准:明确描述造模方法或标明方法出处;同一作者造模且方法相同的文献只纳入1篇。
剔除标准:重复文献。
经过筛选,共纳入4篇文献,2篇采用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方法[1]-[2],其中1篇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方法[3],1篇采用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的方法[4],具体如下图:图2 王垣芳等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方法图3 袁文丹等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方法图4 张铁成等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方法图5 张宗明等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方法现有的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可分为五大类[5]:A型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慢性肝功能不全性肝性脑病模型、单纯急/慢性高氨血症模型、利用培养的神经细胞、利用脑组织切片。
通过检索文献可以发现,兔常用的肝性脑病造模方法主要包括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三种,均属于A型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
[1]王垣芳,袁文丹,刘巍,崔勇.东莨菪碱对兔肝性脑病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33):3103-3105.[2]袁文丹,杨芳.联合应用东茛菪碱对家兔急性实验性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8):33-34.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0.08.013. [3]铁成,付旷,郭丽丽,赵桂娇,周丽.兔实验性肝性脑病1H磁共振波谱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9):5633-5636+5670.[4]张宗明,裘法祖,陈孝平.肝性脑病兔门静脉血心脏血及脑脊液内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改变[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05):279-280.[5]季茹.黑质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和NKCC1参与肝性脑病致运动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
肝性脑病
谷氨酸钠解救原理:谷氨酸钠为氨基酸类药。注射复
方氯化铵导致血氨增高,谷氨酸钠静脉滴注后,与血 中过多氨结合成为无害的谷酰胺,由尿排出,因此可 减轻症状
醋酸解救原理:醋酸稀释灌肠改变肠道酸碱度,减少
血氨的合成和吸收。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
甲(肝大部分切除) 甲1 甲2 乙 (假切) 乙1 乙2 丙(肝大部分切除) 丙1 丙2
氨中毒学说:氨(NH3)是一种机体代谢产生的毒物,
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低的物质,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氨的生成和消除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 使正常人的血氨不超过59μmol/L。当氨的生成增多而 消除减少时,可使血氨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 障进入脑内,使脑内代谢和功能障碍,导致肝性脑病。
第三部分
实验方法
——打开腹腔暴露肝脏辨明肝脏 各叶以及结扎
开腹:用手术刀在家兔腹部正中剑突下做一个长约8厘米的
切口,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暴露出肌层,露出腹白线, 在剑突下用镊子提起肌肉,用手术刀纵行切开一个小口, 将止血钳深入小口内,撑开,然后用组织剪刀沿腹白线将 肌肉剪开(止血钳的目的是防止剪坏内脏),完全暴露出腹腔, 找到肝脏(家兔右季肋区,膈的下方,如家兔未禁食,可 将家兔的胃向推下),将两个手指伸到肝与膈之间,向下 按压肝脏,可以看见镰状韧带(透明的薄膜样韧带),用 手将韧带剥离。将肝叶向上翻,在上翻肝叶的过程中,用 手将肝胃韧带剥离。
顺胃的幽门部找到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表面找一处 血管比较少的肠管,做一个荷包缝合(大约3针完成), 然后用眼科剪刀在荷包中间做一个小的切口,将导管插 入,收口固定导管,用止血钳关闭腹腔,并覆以生理盐 水纱布。
给药
每隔5分钟给药一次,每次5ml/kg,快速注入肠腔。
实验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实验肝性脑病实验报告实验肝性脑病实验报告引言: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脏功能异常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肝性脑病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研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大鼠通过手术建立肝性脑病模型,对照组大鼠则进行假手术。
实验组大鼠在手术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测试和生物化学指标检测,以评估其认知和神经功能的变化。
同时,采集实验组大鼠的脑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实验结果:在行为学测试中,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和运动障碍。
在空间学习和记忆测试中,实验组大鼠的表现明显差于对照组,其对于环境的认知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在运动协调性测试中,实验组大鼠的运动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步态不稳和运动协调性差。
此外,实验组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中的氨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肝性脑病可能与氨中毒有关。
在脑组织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明显增加。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其活化与神经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此外,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的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谷氨酸代谢紊乱可能是肝性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氨中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谷氨酸代谢紊乱有关。
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其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的结果,进一步加重了肝性脑病的病理变化。
谷氨酸代谢紊乱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有关,进一步损害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尽管本实验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具体步骤及方法人类疾病的发展十分复杂,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深入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推动医药学的发展之过程缓慢,临床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局限性,而且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上也受到限制。
而借助于动物模型的间接研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那些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实验结果,并与人类疾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种医学科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
动物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研究。
神经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下,造成动物神经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程度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神经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通过这种手段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神经系统的解剖,可将神经疾病动物模型分为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外伤动物模型、代谢障碍动物模型、发育异常动物模型、遗传代谢障碍动物模型、精神障碍动物模型及其他动物模型等。
另外,根据发病部位,除按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大范围的分类以外,还可按具体的部位分为不同的模型。
一、周围神经疾病动物模型周围神经损伤虽然仅占全部创伤的1.5%~4.0%,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主要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营养障碍为主,有较高的致残率。
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及程度不同,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因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与模型建立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神经损伤的类型,主要分为卡压伤、牵拉伤及离断伤等。
卡压伤为周围神经行经某部骨纤维管。
实验十四 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
实验十四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实验目的】掌握复制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观察氨中毒致肝性脑病的一般表现及设计降血氨治疗方案;讨论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及降血氨治疗原则。
【实验原理】结扎大部分肝叶,模拟严重肝功能障碍,同时从肠道灌入大量复方氯化铵溶液模拟氨中毒,使家兔发生氨中毒性肝性脑病后及时救治。
【实验对象】健康家兔,2~3 kg,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与药品】腹部手术器械一套;肠道插管一根;粗结扎线一根;10ml、20ml注射器;丝线、纱布若干;头皮注射针一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1%普鲁卡因,复方谷氨酸钠溶液1支【实验方法与步骤】1.实验组:(1)家兔Ⅰ组(肝性脑病组):①家兔称重。
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正中手术部位剪头备皮,1%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
②剑突下,正中切开皮肤、皮下,沿腹白线剪开腹壁打开腹腔(切口长约6cm)。
③手指轻压肝脏,将粗结扎线的中端小心地置放到肝脏根部,用左、右食批先后将结扎左、右线头分别套住大部分肝叶(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方形叶)并结扎之,只留下右外叶和尾状叶,造成急性肝功能严重障碍。
④沿胃幽门部找出十二指肠,用眼科剪作一小切口,切开肠壁,将肠道插管向空肠方向插入肠腔、结扎固定,观察家兔的神经精神状态。
⑤每隔五分钟向十二指肠插管缓慢推注复方氯化铵溶液5ml,仔细观察家兔神经精神状态变化。
⑥当出现反应增强甚至痉挛发作(扑翼样震颤)时,记录所灌注的复方氯化铵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量(kg/ml)。
(2)实验Ⅱ组(另取家兔1只):①-⑥实验步骤同实验Ⅰ组⑦当家兔出现扑翼样震颤时,立刻进行治疗:沿耳缘静脉推注谷氨酸钠溶液1支。
⑧仔细观察病情发展(与实验Ⅰ组对照比较),评价治疗效果。
2.对照组:(1)对照Ⅰ组:除不做肝叶结扎外,各步骤同实验Ⅰ组。
观察家兔是否出现扑翼样震颤。
如出现,记录所用的复方氨化铵溶液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药(kg/ml),与实验Ⅰ组结果相比较。
肝脑性病实验报告
肝脑性病实验报告1. 引言肝脑性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症状,例如昏迷、精神错乱等。
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尚不完全明确。
为了进一步研究肝脑性病的发生机理,本实验旨在建立一个肝脑性病模型,并通过实验观察其影响因素,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深入探究。
2. 材料与方法2.1 动物模型本实验采用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体重范围为200-250g。
2.2 诱发肝脑性病在实验开始前,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大鼠均供给标准饲料和水。
实验组大鼠先腹腔注射50%碳酰二肼(CCl4)悬浮液,剂量为0.5ml/kg,以诱发肝脑性病。
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2.3 行为学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在诱发肝脑性病后,分别进行以下测试:1. 游泳实验:将每只大鼠投放入一个水池中,观察其游泳能力和游泳时间。
2. 转台实验:将大鼠放置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观察其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健步走实验:大鼠被放置于一个狭窄而平滑的走道上,观察其步态和行走稳定性。
以上实验记录下每只大鼠的表现,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2.4 组织标本检查实验结束后,从大鼠身上取下脑组织和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使用石蜡包埋技术将标本固定并切片,然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3. 结果3.1 行为学测试结果实验组的大鼠在游泳实验中表现出明显的游泳能力下降,游泳时间较对照组大鼠明显缩短。
在转台实验中,实验组大鼠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明显下降。
在健步走实验中,实验组大鼠的步态不稳定,并且行走姿势异常。
3.2 组织标本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的脑组织切片显示明显的神经元变性、纤维化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肝组织切片显示肝细胞坏死和气球样变性现象。
4.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成功建立了一个肝脑性病模型,并观察到了实验组大鼠在行为学测试中的异常表现,以及脑组织和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_徐安书
医学综述 2010年 4 月第 16卷第 7期 M ed ical R ecap itu late, A p r 2010 , V o.l 16 , N o. 7 peri m ental m od el of genotox icity [ J ] . In t J C ancer , 2009 , 125 ( 10 ) : 2270 2280 . R am a A, M atsush ita T, Charol id i N, et a l . U p regu lat ion of connex in43 correlates w ith increased synthetic activity and enhan ced con tract ile d ifferent iation in the TG F beta treated hum an aort ic smooth mu scle cells[ J] . E ur J C ell B io, l 2006 , 85 ( 5 ): 375 386 . C hen KH, G uo X, M a D, et a l . D ysregu lation ofH SG triggers vascu lar proliferative disord ers[ J] . N at Cell B io, l 2004 , 6( 9) : 872 883. 李俐 , 王剑明 , 陈光慧 , 等 . M fn2 基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 胞凋 亡的促进 作用 及其 机制 [ J] . 华中 科 技大 学学 报 ( 医 学 版 ) , 2007, 36 ( 1) : 57 59 . H itotsum atsu O, A hm ad RC, Tavares R, e t al. The ub iqu itin edit ing en zym e A 20 restricts nu cleot ide b ind ing ol igom erizat ion dom ain contain ing 2 triggered signals [ J ] . I mm un ity, 2008 , 28 ( 3 ) : 381 389 . L iuw an tara D, E lliot M, Sm ith MW, et al. N u clear factor k appa B regu lates beta cel l d eath : a critical role forA 20 in b eta cell protec tion[ J] . D iabetes , 2006, 55( 9) : 2491 2501 . 李蕾 , 高静 , 陈海英 , 等 . RNA i特异性抑制 A 20基因对 H 2 O2 诱 导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J] . 中国组织工 程研 究与临床康复 , 2009, 13( 24 ) : 4658 4662 . 胡涛 , 贾国良 , 王海昌 , 等 . 低频电磁场对大鼠主 动脉平滑肌 细 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 影响 [ J] . 中 华物理 医学与 康复杂 志 , 2006, 28 ( 2) : 91 94 . 胡涛 , 贾国良 , 王海昌 , 等 . 低频电磁场对大鼠主 动脉平滑肌 细 胞基质金属 蛋 白酶 的影 响 [ J ]. 中 华 物理 医学 与 康复 杂 志 , 2005, 27 ( 8) : 452 454. T epe G, D inkelborg LM, Breh m e U, et a l . Prophy lax is of restenosis w ith 186R e labeled stents in a rabb it m odel [ J ] . C ircu lat ion, 2001, 104( 4) : 480 485. 收稿日期 : 2009 12 15 修回日期 : 2010 03 15 ]
肝性脑病实验ppt课件
游离肝脏时动作 要轻柔,剪镰状 韧带时勿损伤膈 肌。
27
甲组家兔处理:
结扎肝叶:保留右外叶及尾叶。
右中叶 右外叶
左中叶 注意事项:
结扎肝叶应靠近根
部肝门处,避免损
左外叶
伤肝叶造成出血。
尾叶
甲组家兔处理:
十二指肠插管。
注意事项:
朝向十二指肠方向, 插入肠腔约4-5cm, 必须固定牢固,以 防插管滑脱掉入腹 腔。
3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一期:轻微的性格及行为异常、 记忆力下降、学习障碍。
4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二期: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肌张 力增高、扑翼样震颤、行为失常。
5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三期:昏睡、精神错乱、运动不协 调、肌张力明显增高、扑翼样震颤。
6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肠粘膜膜淤血水肿 菌群活跃 上消化道出血
肾衰时产氨↑
肠道产氨↑
血氨↑↑
躁动、抽搐
肌肉产氨↑
15
血氨增高的原因 其他因素
肠道pH ↑→肠道氨吸收↑
OHNH4+ H+ NH3
临床意义:降低肠腔内pH以减少氨的吸收 (乳果糖→乳酸+醋酸)
16
血氨升高为何导致肝性脑病?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最主要) 引起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什么?
谷氨酸钠和醋酸为何能缓解肝性 脑病症状?
35
谢谢!
36
17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①
② ③
④
18
肝性脑病应如何防治?
消除诱因。 发病学治疗:降低血氨、应用左
病生实验设计 肝性脑病
实验设计:小鼠肝性脑病模型的制作与观察【实验目的】1.复制小鼠肝性脑病的模型;2.观察氯化铵药物对小鼠脑电波及血氨浓度的影响,并分析血氨浓度的变化与脑电波变化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氨的生成和清除保持动态平衡,所以血氨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
肝脏鸟氨酸循环是氨的主要代谢途径,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氨的浓度增高而清除不足,就会引起血氨增高。
这时,一方面增多的血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并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具有渗透分子作用,细胞内谷氨酰胺增多,可激发细胞内水分积聚,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此为脑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另一方面,血氨增高引起脑能量代谢障碍,同时,也引起脑内谷氨酸、乙酰胆碱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而谷氨酰胺、GABA 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从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且,血氨增高对神经膜有抑制作用,铵根离子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 ATP酶活性,使K+内流减少,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形成受抑制。
这样就复制了小鼠肝性脑病的模型。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的氨浓度,可以为肝性脑病、重型肝病、尿毒症等代谢障碍的诊断提供参考。
此方法可用加入钨酸钠及硫酸溶液再用酚-次氯酸钠显色。
【实验仪器及药品】手术器械1套,鼠板,头皮静脉针,1ml注射器3个,6.7mg/ml 戊巴比妥钠,3%氯化铵,试管,试管架,枸橼酸钠,钨酸钠-硫酸溶液,酚-次氯酸钠,肝素生理盐水,分光光度计,生物信号采集器,电脑,打印机。
【实验动物】小鼠(20-25克)【实验步骤】1.取小鼠称重,以6.7mg/ml 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配制)腹腔注射,0.01ml/g 小鼠体重,小鼠一般数分钟后即入睡,即可行手术。
注:此法麻醉可维持0.5-1 小时,小鼠安静,适用于较长时间手术,术后小鼠应放在白炽灯下,以维持体温。
严格掌握剂量,一般不会引起麻醉死亡;剂量过大时小鼠会死亡。
2. 将小鼠背位固定于鼠板,打开腹腔,切除小鼠肝脏的2/3。
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2002年12月第12卷 第6期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 L OF LABORAT ORY ANIM A L SCIE NCE December ,2002V ol.12 N o.6研究报告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熊益群 周大桥 李航森1 李之清1 贺劲松(深圳市中医院,深圳 518033) 【摘要】 目的 建立适用于疗效观察的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
方法 用CCl 4诱导,结扎、切除2Π3肝叶,建立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
结果 症状及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病理变化都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 <0101)。
结论 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制成功。
【关键词】 肝性脑病;动物Π模型【中图分类号】Q95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485(2002)0620340203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 of ExperimentalH epatic E ncephalopathy in R atsXI ONG Y iqun ,ZH OU Daqiao ,LI Hangsen ,LI Zhiqing ,HE Jings ong(Shenzhen City H ospital of T C M ,Shenzhen 518033,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m odel of experiment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in rats.Methods The rats withHE m odel were made by CCl 4induction ,ligation and rem ove of 2Π3liver tissue.R esults The liver indications of A LT ,T Bil ,BA in m ode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 (P <0101).Conclusion The rat m odel of HE was with success ,and it could meet the study requirements of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K ey w ords 】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imals Πm odels[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9809)[作者简介]熊益群,男(19592),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抢救
肝脏仅游离,不结察记录表 组 别 实验组 体重(kg) 时间(min)
氯化铵用量 (ml)
氯化铵用量/体重 (ml/kg)
对照组
2. 症状描述:呼吸加快、抽搐、震颤、角弓反张
六、分析、讨论
1.本实验中,对照组动物会出现全身性抽搐吗?如果有,分 析其机制与实验组有何不同。 2.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氨升高的原因? 3.血氨过高对脑有何毒害作用? 4.实验中复制家兔肝性脑病模型应注意哪些问题?
4.实验中复制家兔肝性脑病模型应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麻醉面积尽量大 按摩加速吸收
图1 皮下局麻示意图
返回
优点:不损伤肠系膜 保证胃肠的通畅
图2 十二指肠插管示意图
返回
珍惜每一天, 从现在开始!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抢救
一、目的、原理
1. 掌握家兔肝性脑病模型的复制方法; 2. 观察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 掌握肝性脑病机制之一:氨中毒学说; 3. 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对象
家兔
三、器材、药品
手术器械一套 1%普鲁卡因、2.5%NH4Cl
四、方法、步骤
(一)实验组
1. 捉拿→称重 → 固定→ 备皮→放射状皮下局麻(1%普鲁
卡因,8ml)
2. 从胸骨剑突下作6cm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
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 镰状 韧带,
再将肝叶上翻,剥离 肝胃 韧带,使肝叶完全游离。
用粗棉线沿肝
左外叶 左中叶 右中叶 方形叶
右外叶 之根部结扎,保留
尾状叶
3. 待结扎肝叶变成紫绀后,用组织剪大部分剪除。
4. 沿幽门向下找出十二指肠,剪一小口,将导管插入十二指 肠约4cm,打结固定后关闭腹腔,给动物松绑。 5. 每隔5min向十二指肠内注入2.5%NH4Cl溶液5ml ,直到出 现大抽搐。记录从给药至出现大抽搐的时间、氯化铵总用 量,并计算每千克体重氯化铵用量(ml/kg)。
肝性脑病模型建立及治疗探究PPT课件
1.编号; 2.称重、局麻; 3.暴露肝脏、探查肝叶数; 4.结扎,模型制备; 5.十二指肠插管; 6.观察记录; 7.抢救;
10
实验方法步骤
1、将3只家兔随机编为甲、乙、丙。 2、将3只家兔分别称重,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剪
去腹部正中的被毛,沿上腹部中线用1%普鲁卡因 (7~8ml)做局部浸润麻醉。
14
实验方法步骤
6、观察、记录家兔呼吸、角膜反射、四肢肌张力及 对疼痛刺激(用针刺)的反应。
15
实验方法步骤
8、抢救
16
注意事项
1、动物性别一致,体重相差不超过250g。 2、游离肝脏和剪破镰状韧带的动作应准确、轻柔;
结扎肝叶应尽量靠近根部肝门处;结扎线松紧适度。 3、十二指肠插管要插入一定深度,必须牢固固定。 4、关闭腹腔前,检查液体注入管道是否通畅,有无
3.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6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 使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发生改变 3.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7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 使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发生改变
3.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8
实验器材及药品
谷氨酸钠
醋酸
纳洛酮
4
发病机制
NH3↑
脑代谢、功能障碍
氨中毒学说
假一性、神血经氨递升质高学说
血二浆、氨氨基对酸脑失的衡毒学性说作用
GABA学说
5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1.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2. 使脑内神二经、递氨质对含脑量的发毒生性改作变用
(氨从四个环节干扰脑组织有,剪镰 状韧带时勿损伤膈肌!
一种肝性脑病细胞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肝性脑病细胞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永平,金晓芝,陈达之,吴发玲,张磊,潘彤彤申请号:CN201910134467.8
申请日:20190223
公开号:CN109880799A
公开日:
201906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脊椎动物的新品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肝性脑病细胞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的分离、纯化及细胞培养小室里共培养,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铵后形成肝性脑病细胞模型;解决了目前肝性脑病主要采用动物模型,其成本高,耗费时间长,及过于复杂的体内环境对实验结果易产生偏差;而现有的有关肝性脑病的细胞模型均过于粗糙、简单,不能很好的模拟疾病过程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肝性脑病细胞模型的建立,尤其是以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共培养及不同浓度高氨为设计对象的模型,对肝性脑病的研究及治疗十分重要。
申请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包晓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政;石虹
【期刊名称】《肝脏》
【年(卷),期】2016(021)003
【总页数】3页(P222-224)
【作者】李政;石虹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J], 逄菲;胡瑾华
2.用小白鼠复制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动物模型 [J], 赵明耀
3.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鉴定指标分析 [J], 郑超;张环环;汪丽娜;蒋娟;杨传秀;王邦安;汪萌芽
4.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 [J], 罗松
5.实验性大鼠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J], 熊益群;周大桥;李航森;李之清;贺劲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急性肝性脑病模型建立的用药时间研究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急性肝性脑病模型建立的用药时间研究谭琳玲;潘锦瑶;郑德俊;马军;宋雨鸿【摘要】目的:通过硫代乙酰胺(TAA,300 mg·kg-1·d-1)不同用药时间诱导A型肝性脑病,比较大鼠的行为学、生物化学以及组织学改变,探讨造模最适时间。
方法将大鼠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三组用TAA(300 mg·kg-1·d-1)分别连续灌胃2 d、3 d、4 d,A组用相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 d。
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脑功能评分、AHE的诱导率和致死率,并分析各组给药结束24 h后血氨、ALT、AST、TBIL的差异。
结果 C、D组比B组大鼠脑功能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C、D组比B组诱导率高(P<0.0083),而D组比B、C组的大鼠致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C、D组血氨及ALT、AST、TBIL肝功能指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C、D组TAA用药后肝组织学观察炎症浸润、坏死、纤维化等损害最明显。
结论300 mg·kg-1·d-1的TAA连续灌胃3d,行为学改变显著,致死率较低,血氨较高,肝功能损害明显,为TAA诱导大鼠急性肝性脑病适宜时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medication time of inducing acu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f rats by different medication time of thioacetamide (TAA, 300 mg·kg-1·d-1) to change behav-ioral, biochemical and histological status. Methods The animals were categorized in 4 groups(A, B, C, D)and A group was normal control group. Gastric lavage was performed with TAA (300 mg·kg-1·d-1) for two days, three days and four days in group B, C, D respectively.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qual amount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for four days. The behavior changes, brain function score, AHE induced morbidity andmortality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ammonia, ALT, AST, TBIL in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 24 hours after the end of administration. Result The grading scores of brain function in C and D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in B group (P<0.0083). The induction rate of C and D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 group (P<0.0083), while the death rate of 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 C groups (P<0.0083). The level of ammonia, ALT, AST, TBIL in C and D groups was higher than in B group (P<0.0083). Histolog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C and D groups were better to induce inflammation, necrosis and fibrosis in the liver of AHE animals. Conclu-sion Gastric gavage with TAA(300 mg·kg-1·d-1) for 3 days was the appropriate medication time to induce AHE.【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344-348)【关键词】肝性脑病;急性肝性脑病;硫代乙酰胺;大鼠【作者】谭琳玲;潘锦瑶;郑德俊;马军;宋雨鸿【作者单位】5100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0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0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0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0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不伴有肝脏细胞学疾病的门体静脉分流旁路疾病、肝硬化、以及门脉高压或门体分流术引起的代谢紊乱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
大脑皮层厚度的测定
肝硬化大鼠模型脑组织形态变化及机制刘洪艳1△,王静艳1,王伟2,刘沛1(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辽宁沈阳110004; 2.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一病房)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时脑组织形态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方法:应用计算机扫描技术对16只应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12周制备肝硬化模型的大鼠和9只正常大鼠的大脑皮层的厚度进行计算,同时应用T UNE L方法和苏木素复染后计数大鼠脑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肝硬化动物模型的血氨为(231.80±24.17)μmmol/L,明显高于正常大鼠(48.7±5.87)μmmol/L。
肝硬化动物模型大脑皮质的厚度为(215.03±14.94)μm,正常大鼠大脑皮质厚度为(248.35±19.82)μm,P<0.01;脑细胞凋亡指数(0.29±0.11)较正常大鼠(0.03±0.02)明显增高,P<0.05。
脑细胞凋亡指数与血氨的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氨可能诱发肝硬化大鼠脑发生形态变化,脑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这种变化的基础。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神经细胞凋亡;血氨【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4646(2005)04-0309-02H istopa tholog i ca l changes of the bra i n and its m echan is m i n li ver c i rrhosis m odel of ra tsL I U Hong2yan1△,WANG J ing2yan2,WANG W ei2,L I U Pei1(1.Depart m ent of I nfecti ous D iseases,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 p ital,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2.The FirstW ard,The Sixth Peop le Hos p ital of Shenyang)【Abstract】 O bjecti ve:To study the hist opathol ogical changes of the brain and itsmechanis m in liver cirrhosismod2 el of rats.M ethods:The liver cirrhosis models of ratswere made by injecting carbon tetrachl oride int o the abdom inal cavity f or12weeks.The thickness of the cortex was measured by computer scanning in16liver cirrhosis models of rats and9nor2 mal rats.The apop t osis of brain cells in liver cirrhosis models was detected by T UNE L staining.Results:The level of bl ood a mmonia in liver cirrhosis models of rat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nor mal rats[231.80±24.17(S D)μmmol/L vs.48.70±5.87μmmol/L,P<0.05].The thickness of cortex in liver cirrhosis models of rats was l ower than those in nor mal rats(215.03±14.94μm vs.248.35±19.82μm,P<0.01).The apop t osis index of brain cells in liver cir2 rhosis models of rats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nor mal rats(0.29±0.11vs.0.03±0.02,P<0.05).The apop t osis index of brain cells correlated positively t o the level of bl ood a mmonia.Conclusi on:Ammonia may induce the hist opathol ogical changes of the brain in ra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the apop t osis of brain cells may be the f oundati on of these changes.【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hepatic encephal opathy;neur ocyte apop t osis;bl ood a mmonia 部分肝硬化病人可以发生与年龄不符的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大脑退行性改变,甚至痴呆,这可能是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 opathy,HE)的一种早期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研究及其进展罗 松综述,张龙江,卢光明审校 [摘要]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障碍和(或)门体分流术后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动物模型的建立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检测、治疗技术的提高,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
文中就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动物和方法的选择及其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动物模型;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8199(2013)11-1199-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313;81230032)作者单位:221004徐州,徐州医学院影像学院[罗 松(医学硕士研究生)];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张龙江、卢光明)通讯作者:卢光明,E-mail:cjr.luguangming@vip.163.comProgressindeveloping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LUOSong1reviewing,ZHANGLong-jiang2,LUGuang-ming2checking(1.SchoolofMedicalImaging,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4,Jiangsu,China;2.DepartmentofMedi-calImaging,NanjingGeneralHospitalofNanjingMilitaryRegion,Nanjing210002,Jiangsu,China) [Abstract] Hepaticencephalopathyisneuropsychiatricsyndromethatdevelopsinpatientswithsevereliverdiseasesand/orportosystemicshuntsurgeryresultingfromaseriouscomplicationofacuteandchronicliverfailure.Thebasicandclinicalresearcheshavebeenahotfieldathomeandabroad.Theanimalmodelsplayaveryimportantroleinthestudyofth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hepaticencephalopathy.Withthedevelopmentofbiotechnology,detectionandtreatmenttechnologies,the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havebeengreatlydevelopedandimproved.Themethodsofmakinganimalmodelsofhepaticenceph-alopathy,thechoiceofanimalsandmethodsanditsresearchprogressweresummarizedinthisreview. [Keywords] Liverfailure;Hepaticencephalopathy;Animalmodel;Hepaticcirrhosis0 引 言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在急、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脑的神经功能紊乱[1]。
世界消化病学会将肝性脑病分为3种类型:A型为与急性肝衰竭相关肝性脑病,不包括慢性肝病伴发的急性肝性脑病;B型为不伴内在肝细胞疾病的门-体分流,肝组织学正常;C型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性脑病,常常伴门静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
肝性脑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有效的防治手段,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3]。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制备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较多,包括小鼠、大鼠、猫、兔、犬、猪等。
段志军和张春乐[4]对大鼠肝性脑病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过综述,但其他种类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大鼠有所异同,本文就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制作方法[5]、动物和方法的选择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
1 外科手术法 包括部分或全肝切除、肝血流阻断、门腔静脉吻合术(portacavalanastomosis)、胆管结扎术(bileductligation)及联合法等。
1.1 部分或全肝切除 切除部分或全部肝来造成急性肝损伤[6],以A型肝性脑病模型为主。
部分肝切除对损伤的程度一致性较难控制,全肝切除24h死亡率较高,不利于疗效的观察,从而限制了这些模型的应用。
保持动物的体温和静脉注入葡萄糖有利于动物模型的生存及到肝性脑病的病程的发展[7]。
近来有学者提出先使用药物诱导损伤,然后部分肝叶切除,既避免了创伤过大造成实验动物大量出血而死亡,又符合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衰竭,继而发展为肝性脑病的过程,其肝性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是渐进性的,适合疗效的观察[8]。
此类模型中氨大量聚集于脑内,使谷氨酰胺合成过多,导致脑水肿,从而引起一系列大脑血流和内稳态的变化。
目前・9911・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11月第26卷第11期 JMedPostgra,Vol.26,No.11,November,2013万方数据此类模型也正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实验动物以大鼠、猪较多。
另外有学者在腹腔镜辅助技术下造成较小的肝损伤,能较好地制作此模型,但此方法需要腹腔镜辅助,对实验设备要求较高[8]。
1.2 肝血流阻断 包括部分或全部阻断门静脉、肝动脉来制备肝性脑病模型[9]。
主要用来制作A型肝性脑病。
完全的肝动脉闭塞可以导致门腔静脉分流形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通过控制阻断的时间控制模型肝功能损伤的可逆性。
Merino等[10]通过3个等间距部分结扎大鼠门静脉来增加门静脉狭窄的长度,能更有效的阻断血流,形成更多的侧枝血管,此肝性脑病模型表现出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肠脑趋化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原因之一。
在大鼠、兔、猪较多应用此种方法。
1.3 门腔静脉吻合术 包括端侧门腔静脉吻合术或侧侧门腔静脉吻合术[11]。
端侧门腔静脉吻合术主要结扎门静脉近端,将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进行端侧吻合;侧侧门腔静脉吻合术是将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进行侧侧吻合,其中端侧门腔静脉吻合术在B型肝性脑病中应用较广泛。
门腔静脉吻合术普遍应用于研究门腔静脉分流的效果,门腔分流引起脑组织中氨和谷氨酰胺增高,改变昼夜生物节律,多种神经功能减退,降低脑的葡萄糖利用率,改变多种神经介质功能,与肝硬化患者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相似。
有研究报道门腔静脉分流肝性脑病模型的大鼠睡眠时间较少和睡眠质量下降[12]。
Méndez等[13]发现此大鼠模型有学习损害及前额叶功能区障碍。
此种方法在大鼠、狗、猪的模型中较常见。
近来有学者在狗的门腔静脉分流模型发现了大脑的磁共振成像T2加权成像上双侧皮质广泛高信号改变[11],推测是因为肝性脑病脑水肿所致。
1.4 胆管结扎术 结扎胆总管,继而引起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14-15]。
其机制可能与结扎肝管后继发胆管上皮细胞增生有关,后者作为胆汁性肝损伤的启动因素和中心病理环节,通过继发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实现。
胆管结扎后的动物出现黄疸、肝衰竭、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分流、败血症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血氨水平高,却只有轻度的脑病改变。
有研究通过胆总管结扎制作大鼠慢性肝纤维化肝性脑病模型,并在其食物中添加含锰及氨离子的含量,证实其大鼠模型中大脑锰及胺的含量增高,与食物中含有锰及氨离子的量有关,推断在肝硬化患者中,应降低血氨水平,减少含锰物质的摄入[16]。
此种方法在大鼠、猫的模型中应用较多,常联合其他方法。
通过对比胆管结扎术和门腔静脉吻合术2种方法,Hsin等[17]认为门静脉侧枝并非肝性脑病必要条件,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在肝性脑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庄卓男等[18]研究表明,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等与Egr1诱导的一系列损伤性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2 肝毒性药物法 肝毒性药物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乙醇(alcohol)、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鹅膏蕈碱(amanitin)等。
2.1 对乙酰氨基酚 商品名为扑热息痛,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过量可导致肝损伤。
有研究表明c-jun氨基端粒酶在其致病机制有重要的作用,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能使凋亡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的活化也是导致肝损伤的原因之一[19]。
Panatto等[20]发现脑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可能与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有关。
此种方法与临床因服药过量急性肝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相似,且较容易控制,应用较广[21],主要在大鼠、猪等动物模型中应用,大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来造模,剂量为300~600mg/kg;猪一般通过静脉持续注射的方法,也可通过空肠内注射的方式[22]。
2.2 硫代乙酰胺 通过加单氧酶的生物转化来导致肝细胞坏死,并通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的渗透性改变等方式致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进而影响神经调节功能。
此外,硫代乙酰胺能引起脑代谢异常,其通过改变脑组织对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的摄取指数。
此模型较多用于研究谷氨酰胺、氧化应激、谷氨酸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等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3]。
有研究通过大鼠的硫代乙酰胺模型证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与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脑水肿密切相关[24]。
Ruszk-iewicz等[25]发现线粒体谷胱甘肽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肝性脑病线粒体障碍的重要因素,可能为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通过L-组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成为可能。
硫代乙酰胺制备的A型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制模时间短、成功率高;其肝损伤与人类肝损伤具有相似的特点,已被广泛接受[26]。
主要在大鼠模型中应用,有多种给药方式:300~350mg/kg连续3d腹腔注射、200mg/kg皮下注射1次、300mg/kg连续2d灌胃等。
Mladenovic等[27]通过对照300mg/kg连续用药1d、2d和3d,得出连续3d总量900mg/kg的肝性脑病模型能很好显示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各个时期,其脑电图改变与人肝性脑病有相似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