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 造产物及反应;如:2Fe + 6H+= 2Fe3++3H2 ↑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主要看 该分拆的要分拆,不该分拆的就不能分拆。
(3)看电荷、原子是否守恒;
(4)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特别要注 意过量与不足的问题。 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
练3: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D) A、H++ OH- == H2O
B、CO32- + 2H+ == H2O + CO2 ↑ C、Zn(OH)2 + 2H+ ==Zn2+ + 2H2O D、Cu2++2OH-+Ba2++SO42- = Cu(OH)2↓+BaSO4↓
P33迁移训练2-1
在离子方程式中,固体、气体、弱电解质均 不改成离子式,保留化学式。
(3)删—删去不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 是否相等。
练2: CuCl2 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CaCO3与HCl溶液的反应。
KOH溶液与CH3COOH溶液的反应。 NH3· 2O溶液与HNO3溶液的反应。 H
A
3、离子共存问题 (1)无沉淀生成;
(2)无气体生成;
(3)无弱电解质生成; (4)无氧化还原反应; (5)无双水解反应;
注意: (1)无色透明时,则一定无有色离子。如:Fe2+(浅绿色)、 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 (2)强碱性(含大量OH-)、强酸性(含大量H+)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3)易错点:金属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SO2等虽溶于水能导电,但导电实质是H2CO3和H2SO3,不属于电解质,H2CO3和H2SO3则是电解质.混合物不是电解质2、注意事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SO2、CO2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⑥水时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典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液态Cl2不导电,所以Cl2是非电解质D.BaSO4溶于水的部分能够电离,所以BaSO4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以此来解答.典例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硫酸B.铜C.酒精D.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全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目标导航] 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离子反应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2.概念在溶液中 的化学反应。
3.实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变化。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3.意义(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如CuSO 4+Ba(OH)2===Cu(OH)2↓+BaSO 4↓表示为Cu 2++SO 2-4+Ba 2++2OH -===Cu(OH)2↓+BaSO 4↓。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OH -===H 2O 可以表示NaOH 和HCl 、NaOH 和H 2SO 4、KOH 和H 2SO 4等的反应。
【练一练】1.下列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 溶液与AgNO 3溶液 ②KNO 3溶液与NaOH 溶液 ③稀硫酸与BaCl 2溶液 ④盐酸与Na 2CO 3溶液 ⑤Na 2CO 3溶液与Ca(OH)2溶液 ⑥NaOH 溶液与稀HNO 3溶液 ⑦锌与CuSO 4溶液 ⑧稀H 2SO 4和NaCl 溶液 ⑨Na 2SO 4溶液和CuCl 2溶液2.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CaCO 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拆——→CaCO 3+2H ++2Cl -===Ca 2++2Cl -+H 2O +CO 2↑↓删——→CaCO 3+2H +===Ca 2++H 2O +CO 2↑↓查——→电荷守恒、原子守恒3.下列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和硝酸②氢氧化镁和盐酸③氢氧化钡和稀硫酸④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4.将下列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用直线连起来。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预习案31班级:姓名:高一化学组2010/10/27一、【学习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类型)2. 掌握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课前预习】(一)上节知识回顾1、电解质定义:2、常见比较重要的电解质等3、电离的条件:4、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大小(填“物质的量”或“浓度”)(二)本节知识预习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2. 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页,方法导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间接书写法: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②拆:把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形式,其它所有物质....都用化学式...表示。
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
③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注意】查:①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是否守恒 ②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前后电荷相等。
练习:请用以上方法练习写出以下几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 溶液和AgNO 3溶液: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2)Na 2CO 3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3)HNO 3溶液和Ba(OH)2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4)Fe 与CuSO 4溶液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探究案322010—10— 27高一化学组【探究一】:电解质在水溶液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观察思考】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着按P43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W= c[H+]·c[OH-]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1*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

(4)氢氧化铜和盐酸的反应 Cu(OH)2 +2H+= Cu2++2H2O
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BD )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氢气; C、木炭的燃烧; 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B ) A.铁跟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H++Cl-+HClO C.钠跟水反应为:Na+2H2O=Na++2OH-+H2↑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 Ba2++SO42-=BaSO4↓
本质特点是: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 难电离的物质和挥发性物质
+
5.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 2+ 2(1) Ba +SO4 =BaSO4↓ 2+ 2(2) Ca +CO3 =CaCO3↓ + (3) OH +H =H2O 2+ (4) CO3 +2H =H2O+CO2↑
6.在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A. B. C. D.
+ Ba 、Cl 、NO3 、Na + 2+ 2K 、Cu 、SO4 、Cl + + 22Na 、K 、CO3 、SO4 2+ 2Mg 、SO4 、OH 、NO3
关键是的第二步“改”,哪些物质能改写成离子呢?
1、易溶且易电离物能改成离子符号: 强酸:HCl、HNO3、 H2SO4等 强碱:NaOH、KOH、Ba(OH)2等 可溶性盐:钾、钠、铵盐、硝酸盐等 2、难溶、难电离物不能改,仍写化学式: 难溶物: BaSO4、AgCl、CaCO3、 Cu(OH)2等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探究案№34高一化学组2010—11—1三、离子反应的应用1.离子的检验【问题1】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a2SO4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请设计实验鉴定出哪瓶溶液中含有SO42—,哪瓶溶液中含有CO32—,并说明实验原理。
【问题2】如何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归纳】根据以上问题,得出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迁移】如果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中有可以相互反应的,那么这些这些离子在溶液中将不能大量共存。
请同学看下面这几个题目,总结一下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
【问题3】下列离子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Ca2+、NO3—、Ba2+、Cl—②Ca2+、CO32—、Na+、Cl—③Fe3+、SO42—、OH—、NO3—④K+、CO32—、Na+、H+⑤HCO3—、NO3—、H+、Ba2+⑥OH—、NO3—、H+、Na+溶液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条件:相互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 Ca 2+ Na + CO 32— NO 3— ② Ca 2+ Na + SO 42— NO 3— ③ H + K + Cl — OH - ④C u 2+ K + OH — SO 42— ⑤ H +K +CO 32—SO 42—⑥ Na +K +CO 32—OH —2、下列无色溶液中,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a 2+、K +、Cl —、NO 3— B Ag +、Na +、NO 3-、Cl — C Zn 2+、K +、SO 42—、Cl —D Ba 2+、NH 4+、SO 42—、Cl —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 +、H +、SO 42-、OH -B 、Na +、Ca 2+、CO 32-、NO 3-C 、Na +、H +、Cl -、CO 32-D 、Na +、 Cu 2+、Cl -、SO 42-4、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 2+、Mg 2+,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 .CO 32-、Cl -B .NO 3-、Cl -C .NO 3-、SO 42-D .OH -、NO 3-5、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 A .一定含有 SO 42- B .一定含有 CO 32-C .一定含Ag +D .可能含有 SO 42-,也可能含有Ag +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无色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Ca 2+、Cl -、CO 32— B .K +、Cu 2+、SO 42-、NO 3- C .K +、Na +、OH -、Cl - D .Mg 2+、Al 3+、NO 3-、SO 42- 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Ba(OH)2与H 2SO 4反应: ; (2)Na 2CO 3与HCl 反应: ; (3)CaCO 3与HCl 反应: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①看物质的书写形式是否正确; CO +2 H =CO ↑+ H O (√)
②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③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Cu Cu + + 2OH OH = =Cu(OH) Cu(OH)↓ ↓ (×)
2+ 2+ -22
② NaCl溶液与HNO3溶液 Na++NO3- = NaNO3 (×) ③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
H2SO4 = SO42- + 2H+ Ba(OH)2 = Ba2+ + 2OH-
(3)反应后溶液中原有的离子的浓度会如何变化? 能否通过实验验证之?
实验·探究
通过这个实验,你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填入下表。 反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实验现象 ①溶液的红色逐渐变 浅,直至消失; ②不断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现象的原因 ① H+和OH-发生了反应,溶液 中OH-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②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 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有 离子参加了反应,硫酸过量后 离子浓度又增加。
迁移·应用
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 H+ +OH- =H2O ②K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H+ +OH- =H2O ③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 Ba2+ +SO42- =BaSO4↓ ④Ba(NO3)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 Ba2+ +SO42- =BaSO4↓ 通过对上 述各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的比 较,你发现了 什么?你能说 出离子方程式 和化学方程式 有哪些区别吗?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一、名词解释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阴、阳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将电解质。
3、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能电离成阴、阳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4、pH pH就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5、电离度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除以电解质的分子总数乘百分之百。
二、填空题1、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阴、阳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能电离成阴、阳,离子的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则电离度越大。
4、Ka称为弱酸的电离常数,Kb称为弱碱的电离常数,Kw称为水的离子积。
5、Ka、Kb、Kw它们的大小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6、溶液的酸性越强,[H+]越大,[OH-]越小,pH越小。
7、当[H+] = 0.01mol/L,[OH-] = _1×10-12mol/L_______,pH =__2_____,pOH = __12____,该溶液显__酸_______ 性。
8、当[OH-] = 0.01mol/L,[H+] = _1×10-12mol/L_______,pH =__12_____,pOH = __2____,该溶液显__碱_______ 性。
9、某溶液的[OH-] = 10 -8 mol.L-1,则[H+] = __10-6______ mol.L-1,pH = _6_______,属_酸_____性溶液。
10、对弱电解质来说,电离常数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_大____;电离常数与浓度__无__关,与温度_有____关。
1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pH > 7,可用来治疗酸中毒。
12、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pH < 7,可用来治疗碱中毒。
13、pH值是指_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人体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__7.35~7.45___________之间,临床上所说的酸中毒是指血液的pH值__7.35__________。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电解现象是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分解的过程。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原理、电极反应等概念。
1.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
2.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溶液中的非电解质分子不发生分解反应。
3.电解原理:电解原理是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相应的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反应:电极反应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分为两个步骤: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5.电解池:电解池是指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由电解质溶液、电极和电源组成。
电解池分为直流电解池和交流电解池。
6.电解产物:电解产物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在电极上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电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与电解质的种类、电解条件等因素有关。
7.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水中离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受温度、压力、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影响。
8.电解质的酸碱性:电解质的酸碱性是指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质。
电解质的酸碱性与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有关。
9.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分子对水的渗透作用产生的压力。
渗透压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0.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指电解质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导电性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电荷数、离子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关于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方法: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是离
子间的反应引起离子浓度的降低 。
【迁移·应用】
◎请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的 实质,并尝试总结这些反应有哪些共同 的特点。
1.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
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
2.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转十七周的高雅招式。接着极似玉白色样的额头忽然滚出晨白色的怪飞僵尸味……像勇士一样的海蓝色星光牛仔服服露出兔魂水嚎声和唰唰声……行走如飞的闪黑色梦幻海天
靴朦朦胧胧闪出鼠摇槐枝般的飘动……紧接着极似玉白色样的额头忽然滚出晨白色的怪飞僵尸味……像
【交流·研讨】 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钡为例,请大家思考,其
粗大的雪白色弯月形龙骨将峨然巨藤高高托起,峨然巨藤周围独角球形的虹虹水晶雕塑闪着美丽的奇光。峨然巨藤中部的挖体,全部用透出一种奇特的浓浓异香并能发出好听
声响的,深灰色春弧花瓶形的祖香绿翡翠镶嵌。而豪华气派的框架则采用了好像光滑透明闪烁着妙不可言奇光的赤球水滴形的多光纯金制成。峨然巨藤顶部是一个巍峨的,雪
头看去,大厅穹顶完全是用可自动变幻景物的神秘材料魔化而成,穹顶的景色一会儿是云海,一会儿是星空,一会儿是海底,一会儿是巨洞……穹顶中央巨大焰火雾淞般的梦
幻吊灯,四周是亿万造形奇异、色彩变幻的顶灯……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刚刚在两张镶着五色钻石的纯金座椅上坐下,只听一声悠长的号角响起,大厅突然辉煌灿烂起来,笼
实验现象
溶液中不断产生 白色沉淀,红色 逐渐变浅,直至 消失.
原因分析
1.滴有酚酞溶液的Ba(OH)2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 明H+与OH-发生了反应. 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a2 +与SO42-发生了反应。
Ba(OH)2=Ba2++2OH-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

2.质量守恒原则: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请根据以上 原则判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
Na+H2O ==== Na++OH-+H2↑
提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错在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 目不等。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 ====
2Na++2OH-+H2↑。
3.电荷守恒原则:即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相等。试判断 AgNO3和Cu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Cu+Ag+ ==== Cu2++Ag
1.结合课本P43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向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出 现什么现象?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 提示:溶液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同时溶液中出 现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逐渐接近“0”刻度。
(2)对于该实验现象,你如何解释呢?
提示: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Ba(OH)2电离出的OH-被H2SO4电
2.结合物质的分类,分析讨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类 物质需拆写成离子形式?对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应怎样处
理?
提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分析应拆写成离子的物质应 遵循一个原则,即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可溶性强电 解质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均应拆写。 对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则只能电离成金属离子和弱酸根 离子。如NaHCO3溶液中NaHCO3只能写成Na+和HCO3-,不能写 成Na+、H+、CO32-。而多元强酸酸式盐则可完全电离,如 NaHSO4则可写成Na+、H+和SO42-。
(3)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
化学式,如把Cl2通入石灰浆中制取漂白粉: Cl2+Ca(OH)2 ==== Ca2++Cl-+ClO-+H2O
化学选修4_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
如HCl 、NaOH 、NaCl 、BaSO 4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
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混和物纯净物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课题: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学习目标】:知识点、考点: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网络详解】知识点一离子反应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1)电流表:指针读数先由大到小后由小到大(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颜色由红色变浅至无色解释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生成极难电离的水,Ba2+和SO2-4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2.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3.实质:离子浓度的改变。
4.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 生成难溶的物质。
(2)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3)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典型例题】下列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Ca(OH)2+2HCl===CaCl2+2H2O B.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C.2Na+Cl2=====2NaCl D.Cl2+H2O===HCl+HClO知识点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所谓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即是在反应前后数目发生变化的离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 OH-=H2O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
3.书写步骤方法一:(“一写、二拆、三消、四查”)①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成离子形式,不溶于水或挥发性的物质以及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教学课件

第2节
[实验]: 向0.01mol/LBa(OH)2溶液中滴加0.2mol/LH2SO4溶液,观
察现象
[思考]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以上的实验,谈谈你对该现象的理解
反应方程式: Ba(OH)2 + H2SO4 = BaSO4 +2 H2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a2+
+ 2OH-
2H+
+ SO42-
[思考]哪些物质不需要拆成离子? 单质、氧化物、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易挥发性物 质、浓硫酸、弱酸的酸式酸根。
(3)删:把两边没有反应的离子删去 2Na+ +2OH- + Cu2+ + SO42=Cu(OH)2+2Na++SO42-
2OH- + Cu2+ = Cu(OH)2
[注]系数如果不是最简,应化为最简比
NaOH与HCl H+ + OH- = H2O
[讨论] 离子方程式: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是否 正确?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关键) 例: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 拆:将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2Na+ +2OH- + Cu2+ + SO42- = Cu(OH)2 +2Na++SO42-
• 干扰素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可阻 断细胞分裂间期,抑制DNA复制,从而可用 于治疗疾病。但干扰素在体外很难保存。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离子对的再结合
两个裸露的离子再次相互吸引,形成新的 离子对。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因为离子需 要克服它们之间的排斥力。
06
电极过程动力学模型与模 拟
电极过程的传质模型
扩散传质模型
该模型假设物质通过扩散作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 的区域迁移。在电极过程中,扩散传质是离子从溶液通 过电极表面向电极内部传递的主要方式。
影响因素
离子强度、温度、压力、 溶剂的性质等。
0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 导率
导电原理
电荷传递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 携带电荷,从而在电场作 用下进行电流传导。
离子扩散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会 受到热运动的影响,从而 在浓度梯度下进行扩散传 导。
离子迁移
在电场作用下,离子会受 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进 行迁移传导。
迁移传质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电场作用下离子的迁移运动。在电 极过程中,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沿着电场方向移动, 从而实现传质。
表面反应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电极表面上的反应。在电极过程中 ,表面反应是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主要方式。
电极过程的电荷转移模型
电子转移模型
该模型假设电荷转移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实现的。在电极过程中, 电子从反应物转移到产物,实现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质量传递过程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涉及质量传递过程,即 离子从溶液中向电极表面扩散。
电化学反应速率
电极过程动力学主要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 应机制。
动力学模型
为了描述电极反应的速率,通常采用动力学模型 ,如 Butler-Volmer 方程。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过程,即某种物质 失去电子而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
专题四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

10:1
,
9:2 是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 +)>c(SO 2-)>c(Na+)>c(OH-) c (H 4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 ——盐类水解平衡
二、盐类水解平衡 1.基本规律
五、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离子积常数
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2O +)c(OH-) c (H 离子积常数K = 温度升高,KW
W
,水的 ,只与温度有关,
H++OH-
增大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 -lgc(H+),pH越小,酸性 越强 , pH越大,碱性 越强 。 pH 把小片试纸放在 表面皿 上,用 玻璃棒 蘸取待 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 标准 对 比色卡 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高考真题解析】
例2.(09山东理综,28)
(4)在25℃下,将a mol· L-1的氨水与0.01
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
c(NH4+)=c(Cl-),则溶液显
中
性(填
“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
L-1 。 示NH3· H2O的电离常数Kb= 10-9/(a-0.01)mol·
[思考2]如何区别强酸和弱酸?
一.強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 合 物
(离子键)
活泼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盐类 强碱 强酸 弱酸、弱碱、水、 弱电解质 两性氢氧化物等 其它(多数有机物、 非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电 解 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问题 迁移2
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 :
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本质特点是: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问题 迁移3
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 Na2CO3和盐酸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的反应的实质是 : 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 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
硫酸与Ba(OH)2溶液中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 、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 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离子参加了化学反应 。
溶液由红变紫, 即溶液酸性减弱, 证明H+和OH-结合生 成了水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 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 SO42- 、Ba2+、OH-相互结 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 和BaSO4沉淀(难溶物)
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
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 大小成正比。
问题 思考
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
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实验 观察
将 Ba(OH)2 溶液滴入 含有石蕊 的稀硫酸 中
现象1 现象2 现象3
电流计 溶液颜 红 色由 __ 指针读 大 变__ 紫 数由__ 小 到__ 有 白色沉定 ______ _生成
问题 探究
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 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 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
问题 讨论
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的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光现代中学 赵泽绪
复习提问1:下列物质中 ①Cu ②H2SO4 ③NaOH 溶液④ 石墨 ⑤ NaCl 晶体 ⑥CO2 ⑦Ca(OH)2 ⑧HCl ⑨蔗糖 ⑩ 氨水 ①③④⑩ 能导电的是 ②⑤⑦⑧ 属于电解质的是 ⑥⑨ 非电解质的是
复习提问2 :
书写电离方程式
① H2SO4
② Ba(OH)2
① H2SO4=2H++SO42② Ba(OH)2=Ba2++2OH-
演示实验:
①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 后再滴加H2SO4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Ba(OH)2溶液首先呈红色,然后出现 白色沉淀,红色逐渐消失。 ②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 CuSO4溶液,静 置,取清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NaOH溶液中首先产生蓝色沉淀,清 液滴加溶液中的H+和OH-结合生成极难电离的 水,Ba2+与SO42-生成BaSO4沉淀。 ② 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
一、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