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观察与护理学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 定规律,且 持续时间不 定。见于流 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
思考讨论:
1、患儿男,5岁,发热入院2d,体温24h波动在39~ 41℃ 间,可能出现此热型的疾病是( D )
A、伤寒 B、流脑 C、水痘 D、败血症
2、患者男40岁。1周以来持续高热,每天体温 在39~40℃之间24h内体温波动在1℃内,脉率 为108~120次/min左右,意识清楚,面色潮红 ,口唇干裂,食欲缺乏。请回答:

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

出血,肝、脾肿大芥末充血,单纯

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 症状。

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
4.观察治疗效果。
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 及体重变化。
补充营养和水分
❖ 给予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易 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
❖ 多饮水
返回
促进患者舒适
❖ 休息
❖ 口腔护理
❖ 皮肤护理
返回
心理护理
1.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此时患者 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理应注意经常探视 患者,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精神安 慰。
2.高热持续期:应注意尽量解除高热带给患 者的身心不适,合理处理患者的要求
体温观察与护理学时
回顾:
1、什么是体温?
体温:是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 温度。
2、成人口温的正
常范围是多少?
口温(36.3~37.2℃)
新 授课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 理
一、体温过高的定义
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上升,并超过 正常范围,称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 值的0.5 ℃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 发热。
4、促进患者舒适
5、心理护理
作业布置:
1、体温过高、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的概 念。
2、三个时期的特点和表现是什么? 3、在生活中观察了解体温过高的过程及表现 。
谢谢!!
谢谢观赏
(三)
退 热 期
1.特点:散热 > 产热
2.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
湿
(1)骤退:数小时内
降至正常体温骤
退
3.方式:
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
(2)渐退:数天内 降至正常
四、常见热型
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一)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40℃ ,达数天或数周,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 1. 0℃ 。见于肺炎 球菌性肺炎、伤寒 等。
1.特点:产热 > 散热
2.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 寒、寒战 (1)骤升:体温数小时
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 菌性肺炎、疟疾等
3.方式:
(2)渐升:体温逐渐 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 ,见于伤寒等
(二)
高 热 持 续 期
1.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 高水平趋于平衡。
2.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 热、口唇干 燥、呼吸 脉搏加快、头痛头晕 食 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 力。
3.退热期: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 及时补充营养。
一 、体温过高:
二 、发热的程度(四度)
1、体温上升期
三、发热过程及表现(三期) 2、高热持续期
3、退热期

1、稽留热

四、常见热型(四型)
2、驰张热
3、间歇热
4、不规则热 1 、降低体温
2 、加强病情观察 五、护理措施 3、补充营养和水分
(1)该患者发热程度属于哪一级? (2)该患者处于发热过程的哪一期?
(3)发热的热型是什么?
五、护理措施
❖降低体温 ❖加强病情观察 ❖补充营养和水分 ❖促进患者舒适 ❖心理护理
返回
降低体温
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 温方法。
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 冷疗两种方法。局部冷疗 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 制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 热;全身用冷可采用温水 拭浴、酒精拭浴,达到降 温的目的。
返回
主要内容:
❖ 一、体温过高的定义 二、发热的程度 三、发热过程及表现
❖ 四、常见热型 五、护理措施 六、小结 七、 作业
二、发热的程度:

低热 37.5~37.9℃



低热 37.5~37.9℃


标பைடு நூலகம்
高热 39.0~40.9℃

可 分
超高热 41 .0℃ 以上

三、发热过程及表现
(一)
体 温 上 升 期
返回
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
,使用时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 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 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返回
1.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
日测量四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
加 强
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 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 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二)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 , 24h内温差达1 ℃ 以上,体温最低时仍 高于正常水平。见于 败血症、风湿热、化 脓性疾病等。
(三)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高至 39℃以上,持续数 小时或更长,然后 下降至正常或正常 以下,经过一个间 歇,体温又升高, 并反复发作,即高 热期和无热期交替 出现。见于疟疾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