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职业生理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和参考答案试题库完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和参考答案/题库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综合习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及研究内容2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特点3职业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4职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5职业工效学研究的内容及意义6生产性毒物存在状态、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卫生学意义7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及排出8各种职业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抢救治疗措施9职业中毒的预防10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11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及防尘措施12尘肺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13噪声的物理特性、存在状态及对机体的影响14振动的物理参数、分类及对机体的影响15振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6高温作业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17中暑的类型、临床表现及防治18射频辐射对机体的影响19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临床表现及防护20职业肿瘤的特点及识别;化学致癌机理是什么?21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定方法22生产环境监测的内容及方法23作业场所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及方法24经常性劳动卫生学监督的内容25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26生产环境监测的作用27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哪几方面28劳动卫生学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2、尘肺3、粉尘的分散度4、空气动力学直径5、可吸入性粉尘6、可呼吸性粉尘7、矽肺8、混合性尘肺9、硅酸盐肺10、粉尘沉着症11、矽尘作业12、速发型矽肺13、晚发型矽肺14、尘细胞15、矽性蛋白沉积16、圆形小阴影17、石棉小体18、正辐射19、负辐射20、高温作业21、高温车间22、干热作业23、湿热作业24、夏季露天作业25、热适应26、热射病27、热痉挛28、热衰竭29、中暑30、生产性噪声31、稳态噪声32、脉冲噪声33、等响曲线34、响度级35、声级36、暂时性听阈位移37、听觉适应38、听觉疲劳39、生理性听觉疲劳40、永久性听阈位移41、噪声性耳聋42、爆震性耳聋43、振动频谱44、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45、运动病46、局部振动病47、振动性白指48、电离辐射49、非电离辐射50、射频辐射51、电光性眼炎52、职业性肿瘤53、职业性致癌因素54、确认致癌物55、可疑致癌物56、潜在致癌物57、接触评定58、生物监测59、健康监护60、职业流行病学6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62、最高容许浓度63、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64、短时间接触阈限值65、上限值6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6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68、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69、生产性有害因素70、职业性病损71、职业病72、工作有关疾病73、氧需74、氧债75、氧上限76、静力作业77、动力作业78、紧张因素79、紧张80、锻炼81、练习82、毒物83、中毒84、烟85、粉尘86、生物转化87、蓄积88、物质蓄积89、功能蓄积90、急性中毒91、慢性中毒92、亚急性中毒93、吸收状态94、化学性肺水肿95、单纯窒息性气体96、化学窒息性气体97、农药98、中等强度作业99、大强度作业100、极大强度作业二、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为主的疾病。
职卫
第一、名解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职业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的学科。
职业心理学:研究职业紧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劳动者的反应,作用模式和心理互动关系,研究如何增强应对能力,消除职业紧张,预防身心疾病。
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及其和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动力定型: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符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稳定协调的动作序列,称为~。
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动态作业:肌肉等张收缩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疲劳:体力和脑力功效暂时的减弱,取决于工作符合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休息可恢复。
职业紧张: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内外因素刺激的一种反应。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生物转化:毒物吸收后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
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不能完全排除而逐渐在体内积累的现象。
迟发性中毒: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才呈现中毒临床病变。
观察对象: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尚未出现该毒物所致临表,处亚临床状态,称中毒的~。
铅线:铅中毒者且口腔卫生不好者,在齿龈与牙齿交界边缘上可出现由硫化铅颗粒沉淀形成的暗蓝色线。
意向性震颤:慢性汞中毒临表。
震颤开始与动作时,在动作过程中加重,动作完成后停止,被别人注意、紧张或欲加以控制,震颤程度长更明显加重。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中毒性肺气肿:指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可导致急性呼衰,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急症。
职业卫生课件-职业生理心理与工效学一
❖ 脂肪能源:贮存量约90000-110000 kcal
❖ 糖原能源:贮存量约2000 kcal
乳酸系列
C6H12O6
2ATP+ 2CHCOCOOH 丙酮酸
2CHOHCOOH 乳酸
❖ 缺点:需动用大量的葡萄糖,产生的乳酸 有致疲劳作用,故不经济,不能持久。
无 氧 酵 解
氧化磷酸化
ATP
ATP-CP
❖ ATP-CP系列
ATP + H 2 O CP +ADP
ADP + Pi + 29.3 kJ/mol Cr +ATP
供能几秒钟至一分钟
❖ ❖
需氧系列
C6H12O6 +6O2
6CO2+6H2O +38ATP(36ATP)
❖ 一分子葡萄糖形成38分子ATP,一分子脂肪形成 130分子ATP。
氧 速度 能源
产生 ATP 劳动类型
肌肉能量供应系统的一般特性
ATP-CP 系列
乳酸系列
无氧
无氧
非常迅速
迅速
CP,贮量有限
糖原,产生的乳酸
有致疲劳性
很少
有限
任何劳动,包括短 短 期 重需氧系列 需氧 较慢 糖原,脂肪及蛋 白质,不产生致 疲劳性副产物 几乎不受限制 长期轻及中等 劳动
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级别
劳动强度指数
Ⅰ
≤15
Ⅱ
~20
Ⅲ
~25
Ⅳ
> 25
*摘自《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于永中
职业卫生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1、职业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就是 ( A )A、劳动过程中器官与系统的变动规律。
B、生产劳动的组织。
C、提高作业能力与工作效率。
D、预防疲劳与过劳。
E、劳动力的合理化管理。
2、气溶胶就是指 ( E )A、气体、粉尘、烟、雾。
B、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与成品气态物质。
C、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中的气态物质。
D、粉尘、烟、雾的统称。
E、化学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气态与胶体状态的统称。
3、慢性汞中毒的突出症状就是 ( E )A、腹痛B、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C、四肢伸肌瘫痪D、四肢远端触觉减退E、震颤。
4、哪个代谢产物可作为评价苯的接触指标 ( C )A、甲基马尿酸B、马尿酸C、尿酚D、苯基硫醚氨酸E、苯甲酸。
5、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的化合物就是 ( A )A、氯乙烯B、丙烯睛C、氯气D、四氟乙烯E、正已烷。
6、下列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哪个就是正确的 ( B)A、含有游离SiO280%以上的总粉尘PC-TWA为 0、7mg/m3B、含有游离SiO210%~50%的总粉尘PC-TWA为1mg/m3C、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滑石总粉尘PC-TWA为4 mg/m3D、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水泥总粉尘PC-TWA为 6 mg/m3E、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煤尘总粉尘PC-TWA为8 mg/m37、女工,30岁,纱厂纺棉纱6年,近三个月,每逢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中午前后出现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自觉发热,其患疾病可能就是 ( B )A.电焊尘肺。
B.棉尘病C.变态反应性肺泡炎D.肺结核 E.铝尘肺8.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就是 ( E )A.生产性毒物。
B生产性粉尘。
C非电离辐射。
D细菌。
E劳动组织不合理9.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就是 ( A )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
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
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10.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错误的就是( D )A、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生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生理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了解一定的生理学新成就和新进展。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各主要系统的生理活动的规律、生理特点、神经、体液调节的机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学基本的实验手段、实验操作、研究方法。
关注生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以人体解剖学、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免疫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内科护理等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人体生理学,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和控制原理等。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2.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3.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方法和水平;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4.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重点:兴奋性、阈值、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难点: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
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兴奋性、内环境、反馈、负反馈的概念,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职业卫生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习题和参考答案/题库综合习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及研究内容2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特点3职业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4职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5职业工效学研究的内容及意义6生产性毒物存在状态、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卫生学意义7生产性毒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及排出8各种职业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抢救治疗措施9职业中毒的预防10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分类、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11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及防尘措施12尘肺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13噪声的物理特性、存在状态及对机体的影响14振动的物理参数、分类及对机体的影响15振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6高温作业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17中暑的类型、临床表现及防治18射频辐射对机体的影响19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临床表现及防护20职业肿瘤的特点及识别;化学致癌机理是什么?21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定方法22生产环境监测的内容及方法23作业场所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及方法24经常性劳动卫生学监督的内容25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制定依据?26生产环境监测的作用27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哪几方面28劳动卫生学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练习题(题库)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2、尘肺3、粉尘的分散度4、空气动力学直径5、可吸入性粉尘6、可呼吸性粉尘7、矽肺8、混合性尘肺9、硅酸盐肺10、粉尘沉着症11、矽尘作业12、速发型矽肺13、晚发型矽肺14、尘细胞15、矽性蛋白沉积16、圆形小阴影17、石棉小体18、正辐射19、负辐射20、高温作业21、高温车间22、干热作业23、湿热作业24、夏季露天作业25、热适应26、热射病27、热痉挛28、热衰竭29、中暑30、生产性噪声31、稳态噪声32、脉冲噪声33、等响曲线34、响度级35、声级36、暂时性听阈位移37、听觉适应38、听觉疲劳39、生理性听觉疲劳40、永久性听阈位移41、噪声性耳聋42、爆震性耳聋43、振动频谱44、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45、运动病46、局部振动病47、振动性白指48、电离辐射49、非电离辐射50、射频辐射51、电光性眼炎52、职业性肿瘤53、职业性致癌因素54、确认致癌物55、可疑致癌物56、潜在致癌物57、接触评定58、生物监测59、健康监护60、职业流行病学6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62、最高容许浓度63、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64、短时间接触阈限值65、上限值6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6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68、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69、生产性有害因素70、职业性病损71、职业病72、工作有关疾病73、氧需74、氧债75、氧上限76、静力作业77、动力作业78、紧张因素79、紧张80、锻炼81、练习82、毒物83、中毒84、烟85、粉尘86、生物转化87、蓄积88、物质蓄积89、功能蓄积90、急性中毒91、慢性中毒92、亚急性中毒93、吸收状态94、化学性肺水肿95、单纯窒息性气体96、化学窒息性气体97、农药98、中等强度作业99、大强度作业100、极大强度作业二、填空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为主的疾病。
劳动卫生学
非重复性、抽象的思维活动、具有明显的创造性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脑代谢的特点:
氧代谢高,能消耗量不高
1、需氧量高:安静时约为等量肌肉需氧量的10-20倍。 占成年人体总耗氧量的10%。 2、需血流量多:所需血流量达心输出量的14-15% 3 、葡萄糖有氧氧化是脑细胞活动的最重要能源:平 时90%的能量都靠糖原分解来提供。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氧债阶段: 在劳动开始 2-3 分钟内,呼吸和循环系统 的活动尚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是在氧供给不足 的条件下工作的。此时就产生了氧债。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工作2-3分钟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
不需氧、非常迅速,为肌肉收缩能量的直接来源
CP贮藏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钟之用 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之用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需氧系列:
维持肌肉继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 蛋白质。它们不断分解,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 供给ATP的再合成,这一过程需要有氧气供应。 特点:需氧,速度较慢 生成的能量较多,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 能量的产生几乎不受限制 经济、持久,适应长期及中等劳动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三、劳动负荷与作业能力 work load and work capacity
1.劳动类型
能量性劳动
信息性劳动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 卫法监发[2002]63号《卫生部关于印发<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十大类)
A、粉尘类(13种)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 粉尘)尘肺的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改变、小阴影、大阴影 (二)煤尘(煤矽尘) (三)石墨尘 (四)炭黑尘 (五)石棉尘(石棉肺 、胸膜间皮瘤 、肺癌 ) (六)滑石尘 (七)水泥尘 (八)云母尘 (九)陶瓷尘 (十)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十一)电焊烟尘 (十二)铸造粉尘 (十三)其他粉尘
B、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女, 2岁,左脚患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核素(金-198)瘤内注射。剂量 偏大,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破溃)
女,48岁,患腮腺癌(采用钴60外照射)致皮肤溃疡长达7年之久未愈。 处方剂量偏大
C、化学物质类(56种)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 四乙基铅)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3.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 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4.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职业禁忌证: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 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 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 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6.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 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 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 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三篇)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和关注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和安全的两个重要领域。
虽然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关注点和方法有所不同。
职业卫生主要关注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确保工作环境对员工的健康没有不利影响,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风险。
职业卫生的研究内容包括识别和评估各种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振动、尘埃等,以及疾病的传播途径。
同时,职业卫生也关注员工的个体特征和工作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职业医学是研究和关注工作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诊断和治疗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卫生服务,保护员工免受工作环境引起的健康威胁。
职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对个体进行体检和检查,评估工作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并诊断和治疗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如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医学还关注个体的职业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监测、康复和职业重返等方面,以提升个体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和工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职业卫生中,主要的方法是通过采样和测量工作环境中的危险物质和条件,评估对员工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此外,职业卫生还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以识别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问题。
而在职业医学中,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医学检查和诊断,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同时,职业医学也需要与其他医学专科和相关领域进行交叉合作,以全面了解和处理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总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两个在工作环境中关注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领域。
职业卫生主要关注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评估,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
而职业医学主要关注工作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和诊断治疗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尽管它们有所不同,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在维护员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相互合作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
职业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职业卫生学:对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并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科学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2002年法定的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共同特点是1、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2、职业因素可以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剧恶化3、调离该职业或改善环境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
意大利的拉马兹尼(于1700年出版了《论手工业者疾病》,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高危人群:某些人在接触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时,由于本身内在或外在因素的作用出现的反应比一般人群强,这些敏感性强的人成为高危人群三级预防原则,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⑴生产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⑵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⑶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职业生理学“研究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规律,从而找出提高作业能力和预防疲劳过早出现的措施,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劳动负荷评价1、劳动系统2、负荷3、应激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称作业能力作业能力是指在不降低作业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间内维持一定作业强度的能力。
疲劳样状态它是由工作任务或环境变动小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1、社会心理因素2、个体因素3、环境因素4、生产设备与工具5、劳动组织6、锻炼和练习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群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
职业性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产生的紧张反应。
职业卫生学归纳概要
第一章绪论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al):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1700年,意大利的拉马兹尼出版《论手工业者疾病》——鼻祖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⑵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⑶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 worker effect):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职业性病损: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早期健康损害。
职业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力。
职业病的发病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健康状况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反应关系3.不同接触人群发病特征不同4.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5.大多数职业病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①职业史:重要前提条件;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依据;③症状与体征;④实验室检查。
职业性病损分类:⑴工伤;⑵职业病;⑶工作有关疾病:{①行为(精神)和心身性疾病、②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③高血压、④腰背痛}我国2002年4月18日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15种: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③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⑤职业性传染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⑧职业性耳鼻喉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它疾病5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概论_2
病例
暴露组
140
对照组
42
合计
182
非病例 375 608 983
合计 515 650 1165
全因死亡:暴露组 p1 = 140/515,对照组 p0 = 42/650 RR = p1/p0 = 4.21
下一步如何分析?
30
■ Logistic 回归 ■ Cox 回归
31
研究方法—职业毒理学
研究方法—职业毒理学
3、暴露数量的差异:职业毒理学实验所用的动 物数量有限,发生率较低的反应在少量动物中 很难发现,但接触人群往往会很大,存在小数 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 4、人群与实验动物在年龄、体质上的差异:实 验动物比较单一,职业人群差异较大。
第二节 劳卫的医学基础与研究
方法
1
职业卫生属于预防医学范畴,职业医学属于临床医学范畴,因此,需要一定的医学基础。
参考教材第3页。
医学基础
生理学、临床诊断、环境卫生学、毒理学、流 行病学、营养学等;
职业生理学、职业心理学、职业工效学。
职业病具有法定意义,牵扯各方利益。诊断以现场暴露为前提,例如水泥尘肺,必须是在生产车间等工作环境下接触到水泥 粉尘,自己在家玩水泥不算。
例如调查喷漆的职业暴露与患支气管哮喘的 关系。
研究方法—职业流行病学
2、时间关系 暴露与结局的先后关系难以确定。
3、病程因素 病程短的职业病不易发现,病程长的疾病易
引起偏高估计。 4、解释患病率资料需谨慎
研究方法—职业流行病学
应注意问题: 1、两组除观察因素外其他条件的均衡性; 2、两组的调查项目必须完全相同,用同一方法 同时进行; 3、下因果关系结论要慎重。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某机械制造企业职工职业伤 害发生的特点,找出可能引起机械制造企业职工职业 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填空考试版
职业紧张:也称工作紧张,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职业生理学:又称劳动生理学,是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变化。
职业接触限值:是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中对于限值的一个总称,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对绝大多数人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浓度或接触水平。
暂时性听阈位移: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水平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由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阈水平的听阈升高,是诊断职业性噪声的依据。
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生产性粉尘: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
胸膜斑:是指厚度>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典型胸膜斑主要在壁层形成,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高出表面,乳白色或象牙色,表面光滑与周围胸膜分界清楚。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工作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的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病(医学定义):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职业病(法律定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1、职业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是( A )A。
劳动过程中器官和系统的变动规律。
B。
生产劳动的组织.C。
提高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D. 预防疲劳和过劳。
E. 劳动力的合理化管理。
2.气溶胶是指( E )A. 气体、粉尘、烟、雾。
B. 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和成品气态物质。
C.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中的气态物质。
D。
粉尘、烟、雾的统称。
E。
化学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气态和胶体状态的统称。
3。
慢性汞中毒的突出症状是( E )A。
腹痛 B.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 C。
四肢伸肌瘫痪D.四肢远端触觉减退 E。
震颤.4。
哪个代谢产物可作为评价苯的接触指标( C )A。
甲基马尿酸 B。
马尿酸 C。
尿酚 D。
苯基硫醚氨酸 E。
苯甲酸。
5。
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的化合物是 ( A )A。
氯乙烯 B.丙烯睛C。
氯气 D。
四氟乙烯 E.正已烷.6.下列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哪个是正确的( B)A。
含有游离SiO280%以上的总粉尘PC-TWA为 0。
7mg/m3B。
含有游离SiO210%~50%的总粉尘PC—TWA为1mg/m3C.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滑石总粉尘PC-TWA为4 mg/m3D。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水泥总粉尘PC-TWA为 6 mg/m3E。
含有游离SiO210%以下的煤尘总粉尘PC—TWA为8 mg/m37. 女工,30岁,纱厂纺棉纱6年,近三个月,每逢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中午前后出现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自觉发热,其患疾病可能是( B )A.电焊尘肺。
B.棉尘病C.变态反应性肺泡炎D.肺结核 E.铝尘肺8.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 ( E )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
C非电离辐射。
D细菌。
E劳动组织不合理9.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 A )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
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
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10.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错误的是( D )A、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解(广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解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的一类疾病。
2、职业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忍到呃器官和金额系统的功能及变化。
劳动条件包括劳动任务、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工作设备及工作环境等。
3、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4、氧债(oxygen debt):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5、氧上限: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6、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7、动力作业:在保持肌肉张力不变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的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肌肉等张性收缩。
8、职业心理学:从人与职业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角度研究人在职业过程中心里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9、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0、姿势负荷(posture load):站或坐时颈椎需要承担头部的负荷,腰椎需要承担腰以上躯体的负荷。
11、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
一个动力单元可完成简单的动作,两个以上的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完成复杂动作。
12、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cicant):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13、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14、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biomakers):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全重点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一章绪论1.职业卫生学(occupational health):是以职业人群的作业环境为主要对从质和量两方面阐明职业场所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与职业从事者健康水平的关系,为保护职业从事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卫生要求提供科学依据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职业从事者个体为主要对象,旨通过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联系职业暴露的环境和条件的调查,综合研究职业从事者健康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的程度及其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发生的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3.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4.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 worker effect)是指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5.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 or occupational harmful factors):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6.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①基础医学②临床医学③预防医学领域的其他学科:环境卫生学,毒理学,流行病学,营养学等7.职业流行病学特点与应用(重点)②职业暴露明确,有利于发现和确定职业暴露的剂量反应关系③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退休体检等,可提供连贯的健康状况资料。
应用:①可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②阐明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③为修订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④评价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其预防措施的效果8.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类型(相关案例分析看旧课本P49)9.职业毒理学研究内容及方法内容:①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基本特性②作业环境对职业危害的影响③从业人员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危害程度的关系研究方法:①体外细胞培养实验②动物实验③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志愿受试者的实验研究10.职业毒理学研究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①种属差异:实验动物与人在基因数量和结构上不同,导致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反应敏感性不同②毒物作用方式不同:包括剂量、接触方式与进入机体途径的不用,可进一步导致外推的不确定性③暴露数量的差异:职业毒理学实验所用的动物数量有限,那些发生率很低的反应在少量动物中很难被发现,但接触人群数量往往会很大,这就存在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④人群与实验动物在年龄、体质上的差异。
2024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三篇)
2024年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一、概述职业卫生主要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健康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1、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德是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
为此国际职业卫生协会在xx年订立了职业医学准则,提倡崇高医德。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生产环境因素,同时与多种有害因素存在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程度。
此外,同一种疾病也可由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引起,如稻田皮炎可由物理、化学和机械刺激引起。
吸烟,可加剧环境因素,如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汽,对呼吸道的损害,以致增加诱发职业性肺癌的危险。
2、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劳动组织不完善,作业制度不合理;工作节奏的变动,换班和夜班工作;工作过度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或过量;精神性职业紧张;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务工;个人缺乏健康和预防的观念,违反安全操作规范和忽视自我保健;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国民生产总值、财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劳动立法、医疗卫生制度,都可影响职业人群的健康。
如生产管理水平低、厂房建筑或设备简陋、过重体力负荷、生产布局不合理,可导致骨骼肌肉的损伤性疾病。
4、生产环境因素1、物理环境。
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不良的物理因素,如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震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例如,减压过程所造成的机械压迫和血管内空气栓塞而引起组织病例变化致减压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0 Friday
10
(二)脑力劳动负荷评价指标:
1. 瞳孔测量术: 2. 心率:主要用于体力劳动负荷的评价; 3. 心率变异性: 4. 脑诱发电位: 5. 信息通量: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多少比特(bit) 的信息。
2020/11/20 Friday
11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一)劳动作业类型:
2020/11/20 Friday
4
t[2].JPG t[2].JPG
2020/11/20 Friday
5
3.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
① 中等强度作业: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属稳 定状态下的作业(分级见表1-2)
②大强度作业: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氧债大量 蓄积。
③极大强度作业: 完全无氧条件下作业,氧债约 等于氧需。
心率(beats/min)
75-- 100-- 125-- 150-- 175—
直肠温度(℃)
37.5-- 38.0-- 38.5-- 39.0--
排汗率(ml/h)
200-- 400-- 600-- 800—
消耗1升氧约等于产生20.92KJ能量
2020/11/20 Friday
7
表1-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2020/11/20 Friday
6
表1-2 用于评价体力劳动强度的指标和分级标准
劳动强度等级 很轻 轻 中等 重 很重 极重
耗氧量(l/min) <0.5 0.5-- 1.0-- 1.5-- 2.0-- 2.5--
能耗量(KJ/min) <10.46 10.46-- 20.92-- 31.38-- 41.84-- 52.30—
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2.个体因素: 3.环境因素: 4.工作条件和性质: 5.疲劳和休息: 6.锻炼和练习:
2020/11/20 Friday
18
重点及难点:
体力劳动的能量代射途径 氧需、氧债、最大摄氧量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指标 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静态作业、动态作业 劳动系统、劳动负荷、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
④ 血液成分:
3. 呼吸系统:
4. 排泻系统:
① 肾脏:
② 汗腺:
5. 体温:
2020/11/20 Friday
9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脑力劳动的生理特点:
1.氧代谢高:重量占体重的2.5%,氧耗占总氧耗的 10%; 2.脑力劳动强度增加,耗能增加不明显; 3.血液中葡萄糖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4.对缺氧敏感; 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不能作为脑力劳动强 度的评价指标。
产生ATP 很少 劳动类型 任何劳动
无氧 迅速 糖原,产生的乳 酸有致疲劳性 有限 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
需氧 较慢 糖原、脂肪及蛋白, 不产生疲劳性副产物 几乎不受限制 长期轻及中等劳动
2020/11/20 Friday
3
2.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 氧需(oxygen demand): 劳动一分钟所需的氧量。 • 氧债(oxygen debt): 氧需和实际供需不足的量。 • 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血 液在 一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2020/11/20 Friday
19
第二节 职业生理学(Work physiology)
• 定义:是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 统功能的变化与适应,及其对预防疲劳和提 高作业能力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2020/11/20 Friday
1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1.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①ATP-CP系列:
1.静力作业(static work):静态作业
肌肉等长收缩
能耗水平不高,氧需不超过1L/min
容易疲劳
2.动态作业(dynamic work):
肌肉等张收缩
能耗水平与劳动强度正相关
不易疲劳
2020/11/20 Friday
12
(二)劳动负荷评价: 基本概念: 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 环境及产品。 劳动负荷:指劳动系统对机体生理和心理总的需 求和所产生的压力。 应激: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 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该负荷下能够连继劳动8 小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 卫生限值。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 1.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 (见图1-7) 2.脑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 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 缺乏直接衡量劳动质量的尺度 缺乏规律性
2020/11/20 Friday
16
t002[2].JPG
2020/11/20 Friday
17
(二)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ATP+H2O→ADP+Pi+29.3KJ/mol/L CP+ADP←→Cr+ATP ②乳酸系列: 无氧糖酵解→乳酸+能量 ③需氧系列: 糖、蛋白质、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2020/11/20 Friday
2
表1-1 肌肉能量供应系统的一般特性ATP-CP系列乳酸系列
需氧系列
氧 速度 能源
无氧 非常迅速 CP,贮量有限
劳动强度等级
劳动强度指数
Ⅰ
≤15
Ⅱ
~20
Ⅲ
~25
Ⅳ
>25
注:I=3T+7M 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 M:8小时工作能量代谢率。
2020/11/20 Friday
8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1. 神经系统:共济联系与动力定型
2. 心血管系统:
① 心率:
② 血压:
③ 血液再分配:
2020/11/20 Friday
13
2020/11/20 Friday
14
(三)体力劳动负荷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1.劳动能量代谢率:(传统方法) 2.心率: 3.肌电图: 4.中心体温: 5.血乳酸: 6.其它: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
2020/11/20 Friday
15
四、作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