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rcGIS.坐标系基础和投影变换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83152a40c281e53a5802ffa7.png)
ARCGIS坐标1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网上有关坐标系和坐标转换的文章很多,大家可搜索了学习一下,我推荐下面两篇文章供参考:《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在桌面产品中的应用》介绍了坐标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结合ArcGIS进行了说明。
《ArcGIS坐标系统文件》介绍了ArcGIS坐标系名称的解析方法。
ArcGIS中的坐标系有两套:Geographies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经纬度表达)和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投影坐标系,直角坐标系)。
通过在ArcCatalog 中右键点击一个Feature class Feature dataset、Rasterdataset和Raster Catalog 在“Property的”XY Coordinate Sytster中设置其坐标系。
如果要进行转换,需通过ArcToolBox的“Data Management Tool的”“ Projecti ons and Tran sformatio n系列工具进行。
在同一个Datum (大地基准面)内的坐标转换是严密的,如在北京54的经纬度和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是可在ArcGIS中设置源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来直接转换。
如果要在不同Datum 间进行转换,则需要设置转换参数,通常高精度的转换需要7参数,也即设置Geographics Transformatior。
比如将北京54坐标转换成WGS84坐标,需要设置转换参数。
虽然我国没有公布北京54、西安80与WGS84之间的转换7参数,但ArcGIS可以在导入数据的时候通过设置目标坐标系,从而实现坐标转换,而且不用输入7 参数,试验了一下,应该时默认参数为0。
但根据网上的文章http:在用ArcToolBox中的转换工具进行坐标转换时,如果跨datum,则必须输入Transformation 参数,从而保证转换精度。
02.自定义坐标系和投影变换
![02.自定义坐标系和投影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cdd2076afe4733687e21aaf6.png)
1. 概述1.1 地理投影的基本原理常用到的地图坐标系有2种,即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是以经纬度为单位的地球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中有2个重要部分,即地球椭球体(spheroid)和大地基准面(datum)。
由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性,它不能用数学公式来表达,也就无法实施运算,所以必须找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地球的椭球体来代替地球,这个椭球体被称为地球椭球体,我国常用的椭球体如下表所示。
表:我国常用椭球体椭球体名称年代长半轴(米)短半轴(米)扁率WGS84 1984 6378137.0 6356752.3 1:298.257克拉索夫斯基(Krasovsky)1940 6378245.0 6356863.0 1:298.3Xian_1980 1975 6378140.0 6356755.3 1:298.257CGCS2000(CRS80) 2008 6378137.0 6356752.3 1:298.257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2.5万至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1:1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
1.2 国内坐标系介绍大地坐标,在地面上建立一系列相连接的三角形,量取一段精确的距离作为起算边,在这个边的两端点,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确定其点位(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用精密测角仪器测定各三角形的角值,根据起算边的边长和点位,就可以推算出其他各点的坐标。
这样推算出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我国1954年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由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为了适应大地测量的发展,我国于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Xian_1980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并在1986年宣布在陕西省泾阳县设立了新的大地坐标原点,由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坐标,称为1980年大地坐标系。
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
![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3774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1.png)
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1.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1.1动态投影ArcMap所谓动态投影指,ArcMap中的Data 的空间参考或是说坐标系统是默认为第一加载到当前工作区的那个文件的坐标系统,后加入的数据,如果和当前工作区坐标系统不相同,则ArcMap会自动做投影变换,把后加入的数据投影变换到当前坐标系统下显示但此时数据文件所存储的数据并没有改变,只是显示形态上的变化因此叫动态投影表现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Export Data时,会让你选择是按this layer's source data数据源的坐标系统导出,还是按照the Data 当前数据框架的坐标系统导出数据1.2坐标系统描述ArcCatalog大家都知道在ArcCatalog中可以一个数据的坐标系统说明即在数据上鼠标右键->Properties->XY Coordinate System选项卡,这里可以通过modify,Select、Import方式来为数据选择坐标系统但有许多人认为在这里改完了,数据本身就发生改变了但不是这样的这里缩写的信息都对应到该数据的.aux文件如果你去把该文件删除了,重新查看该文件属性时,照样会显示Unknown这里改的仅仅是对数据的一个描述而已,就好比你入学时填写的基本资料登记卡,我改了说明但并没有改变你这个人本身因此数据文件中所存储的数据的坐标值并没有真正的投影变换到你想要更改到的坐标系统下但数据的这个描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拿到一个数据,从ArcMap下所显示的坐标来看,像是投影坐标系统下的平面坐标,但不知道是基于什么投影的因此你就无法在做对数据的进一不处理比如:投影变换操作因为你不知道要从哪个投影开始变换因此大家要更正一下对 ArcCatalog中数据属性中关于坐标系统描述的认识1.3投影变换ArcToolBox上面说了这么多,要真正的改变数据怎么办,也就是做投影变换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下做在这个工具集下有这么几个工具最常用:1、Define Projection2、Feature->Project3、Raster->Project Raster4、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当数据没有任何空间参考时,显示为Unknown时就要先利用Define Projection来给数据定义一个Coordinate System,然后在利用Feature->Project或Raster->Project Raster 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由于我国经常使用的投影坐标系统为北京54,西安80由这两个坐标系统变换到其他坐标系统下时,通常需要提供一个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因为Datum已经改变了这里就用到我们说常说的转换3参数、转换7参数了而我们国家的转换参数是保密的因此可以自己计算或在购买数据时向国家测绘部门索要知道转换参数后,可以利用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工具定义一个地理变换方法,变换方法可以根据3参数或7参数选择基于GEOCENTRIC_TRANSLATION和 COORDINATE_方法这样就完成了数据的投影变换数据本身坐标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投影变换工作也可以在ArcMap中通过改变Data 的Coordinate System来实现,只是要在做完之后在按照Data 的坐标系统导出数据即可方法一:在Arcmap中转换:1、加载要转换的数据,右下角为经纬度;2、点击视图——数据框属性——坐标系统;3、导入或选择正确的坐标系,确定;这时右下角也显示坐标;但数据没改变;4、右击图层——数据——导出数据;5、选择第二个数据框架,输出路径,确定;6、此方法类似于投影变换;方法二:在forestar中转换:1、用正确的坐标系和范围新建图层aa2、打开要转换的数据,图层输出与原来类型一致,命名aa,追加;方法三:在ArcToolbox中转换:1、管理工具——投影project,选择输入输出路径以及输出的坐标系2、前提是原始数据必须要有投影2.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定义与投影转换坐标系统是GIS数据重要的数学基础,用于表示地理要素、图像和观测结果的参照系统,坐标系统的定义能够保证地理数据在软件中正确的显示其位置、方向和距离,缺少坐标系统的GIS数据是不完善的,因此在ArcGIS软件中正确的定义坐标系统以及进行投影转换的操作非常重要;2.1ArcGIS中的坐标系统ArcGIS中预定义了两套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和投影坐标系Projectedcoordinate system;2.1.1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 GCS 使用三维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位置;GCS中的重要参数包括角度测量单位、本初子午线和基准面基于旋转椭球体;地理坐标系统中用经纬度来确定球面上的点位,经度和纬度是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上某点的测量角;球面系统中的水平线是等纬度线或纬线,垂直线是等经度线或经线;这些线包络着地球,构成了一个称为经纬网的格网化网络;GCS中经度和纬度值以十进制度为单位或以度、分和秒 DMS 为单位进行测量;纬度值相对于赤道进行测量,其范围是 -90°南极点到 +90°北极点;经度值相对于本初子午线进行测量;其范围是 -180°向西行进时到 180°向东行进时;ArcGIS中,中国常用的坐标系统为GCS_Beijing_1954Krasovsky_1940,GCS_Xian_1980IAG_75,GCS_WGS_1984WGS_1984,GCS_CN _2000CN_2000;2.1..2投影坐标系将球面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过程称为投影;投影坐标系的实质是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投影坐标系在二维平面中进行定义;与地理坐标系不同,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投影坐标系的长度、角度和面积恒定;投影坐标系始终基于地理坐标系,即:“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算法函数“;我们国家的投影坐标系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6度和3度分带投影,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具体分带法是:6度分带从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开始,按经差6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中国跨13-23带;3度投影带是从东经1度30分经线1.5°开始,按经差3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120个投影带,中国跨25-45带;在Coordinate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Beijing 1954 Xian 1980 3 Degree GK CM 117E北京54西安1980 3度带无带号Beijing 1954 Xian 1980 3 Degree GK Zone 25北京54 西安1980 3度带有带号Beijing 1954 Xian 1980 GK Zone 13北京54 西安1980 6度带有带号Beijing 1954 GK Zone 13NXian 1980 GK CM 75E北京54 西安1980 6度带无带号注释:GK 是高斯克吕格,CM 是CentralMeridian 中央子午线,Zone是分带号,N是表示不显示带号;2.2 ArcGIS中定义坐标系ArcGIS中所有地理数据集均需要用于显示、测量和转换地理数据的坐标系,该坐标系在ArcGIS 中使用;如果某一数据集的坐标系未知或不正确,可以使用定义坐标系统的工具来指定正确的坐标系,使用此工具前,必须已获知该数据集的正确坐标系;该工具为包含未定义或未知坐标系的要素类或数据集定义坐标系,位于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mations —Define Projections Input Dataset:要定义投影的数据集或要素类CoordinateSystem:为数据集定义的坐标系统2.3基于ArcGIS的投影转换在数据的操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统的数据转换到统一坐标系下,方便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软件中坐标系转换常用以下两种方式:2.3.1 直接采用已定义参数实现投影转换ArcGIS软件中已经定义了坐标转换参数时,可直接调用坐标系转换工具,直接选择转换参数即可;工具位于ArcTool 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transfomations——Feature—Project栅格数据投影转换工具Raster—Project raster,在工具界面中输入以下参数:Input dataset:要投影的要素类、要素图层或要素数据集Output Dataset:已在输出坐标系参数中指定坐标系的新要素数据集或要素类;out_coor_system:已知要素类将转换到的新坐标系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列表中为转换参数,以GCS_Beijing_1954转为GCS_WGS_1984为例,各转换参数含义如下: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1 15918 鄂尔多斯盆地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2 15919 黄海海域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3 15920 南海海域-珠江口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4 15921 塔里木盆地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5 15935 北部湾Beijing_1954_To_WGS_1984_6 15936鄂尔多斯盆地2.3.2 自定义三参数或七参数转换当ArcGIS软件中不能自动实现投影间直接转换时,需要自定义七参数或三参数实现投影转换,以七参数为例,转换方法如下:在ArcTool box中选择Create Custom 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工具,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一个转换的名字,如wgs84ToBJ54;在定义地理转换方法下面,在Method中选择合适的转换方法如 COORDINATE_FRAME,然后输入七参数,即平移参数、旋转角度和比例因子,如图所示:2.3.2.2 投影转换打开工具箱下的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Project,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要转换的数据以及Output Coordinate System,然后输入第一步自定义的地理坐标系如wgs84ToBJ54,开始投影变换,如图所示完成投影转换:。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2cd19d5b77232f60ddcca1c7.png)
得出投影坐标系所必须的条件是: 1、球面坐标 2、将球面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的过程(投影) GCS=椭球体+大地基准面 PCS = GCS + 投影过程
ArcGIS中北京54坐标系的描述
在Coordinate systems\Coordinatesystems\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目录中,我们可 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投影变换即是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 WGS84与BJ54是两种不同的大地基准面,不同 的参考椭球体,因而两种地图下,同一个点的坐 标是不同的,无论是三度带六度带坐标还是经纬 度坐标都是不同的。当要把GPS接收到的点 (WGS84坐标系统的)叠加到BJ54坐标系统的 底图上,那就会发现这些GPS点不能准确的在它 该在的地方,即“与实际地点发生了偏移”。这 就要求把这些GPS点从WGS84的坐标系统转换 成BJ54的坐标系统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ArcGIS产品中对于北京54投影坐标系统的定义参数:
Projection: Gauss_Kruger Parameters: False_Easting: 500000.000000 False_Northing: 0.000000 Central_Meridian: 117.000000 Scale_Factor: 1.000000 Latitude_Of_Origin: 0.000000 Linear Unit: Meter (1.000000)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Name: GCS_Beijing_1954 Alias: Abbreviation: Remarks: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9)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
![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f637811ff78a6529647d53e4.png)
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摘要】本文针对从事测绘工作者普遍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简要介绍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北京54高斯投影坐标转换原理和步骤。
【关键词】ArcGIS 坐标转换投影变换1坐标转换简介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既包括不同的参心坐标之间的转换,或者不同的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也包括参心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相同坐标系的直角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还有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
在两个空间角直坐标系中,假设其分别为O--XYZ和O--XYZ,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原点相同,通过三次旋转,就可以使两个坐标系重合;如果两个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不在同一个位置,通过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可以取得一致;如果两个坐标系的尺度也不尽一致,就需要再增加一个尺度变化参数;而对于大地坐标和高斯投影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则需要通过高斯投影正算和高斯投影反算,通过使用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和不同的参考椭球以及不同的投影面的选择来实现坐标的转换。
如何使用ArcGIS实现WGS84经纬度坐标到BJ54高斯投影坐标的转换?这是很多从事GIS工作或者测绘工作者普遍遇到的问题。
本文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说的WGS-84坐标是指经纬度这种坐标表示方法,北京54坐标通常是指经过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这种坐标表示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坐标转换?我们先来看两组参数,如表1所示:表1 BJ54与WGS84基准参数很显然,WGS84与BJ54是两种不同的大地基准面,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因而两种地图下,同一个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无论是三度带六度带坐标还是经纬度坐标都是不同的。
当要把GPS接收到的点(WGS84坐标系统的)叠加到BJ54坐标系统的底图上,那就会发现这些GPS点不能准确的在它该在的地方,即“与实际地点发生了偏移”。
这就要求把这些GPS点从WGS84的坐标系统转换成BJ54的坐标系统了。
坐标系和投影
![坐标系和投影](https://img.taocdn.com/s3/m/fbbbde033b3567ec112d8a55.png)
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19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大地测量基本上仍以北京54坐标系作为参照。WGS19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目前GPS测量数据多以WGS1984为基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授课时间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二第四大节
授课地点
5406
实到人数
54
授课题目
坐标系和投影
授课专业
班级
地理2005009
2005010
教案目的
与
教案要求
使同学们掌握坐标系和投影的概念
主
要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容
1控件坐标与地图坐标
2 ArcGIS中的投影
3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
4地理转换
重点与难点
坐标系和投影
地图数据中所用的坐标值通常很大,有的甚至是成百上千或数以百万计的。这些坐标值通常是以英尺或M为单位的。地图资料的坐标,可以不同的坐标系为基础,如平面坐标系(SPCS:State Plane Coordinate System>或麦卡脱坐标系(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以及其它坐标系。如果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资料,那么其提供者应已设置了适
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在AE中有对应的属性Datum与之对应。经度为0
ArcGIS10.2 学习课程——2.坐标系基础和投影变换
![ArcGIS10.2 学习课程——2.坐标系基础和投影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adba73cd4028915f804dc295.png)
坐标是GIS数据的骨骼框架,能够将我 们的数据定位到相应的位置,为地图 中的每一点提供准确的坐标。 如经纬度下经度、纬度, 平面中,Y
Page
3
中国信息化高级技术培训中心欢迎你
什么是坐标系?
比方说,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数,通常是从 大城市起算的;说某某建筑有多高,一般 是从地面算起。这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 点的位置都是相互联系,都有一定相对关 系。我们测绘地面上点的位置,也是一样, 也要有一个起算标准,不然就分不出高低、 这了。测绘地面上某个点的位置时,需要 两个起算点: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 计算这两个位置所依据的系统,就叫坐标 系统和高程系统。
二、坐标系介绍
1.ArcGIS的坐标,投影文件的含义 2.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的区 别 3.3度,6度分带含义 4.ArcGIS坐标系统文件说明 5.ArcGIS坐标系中两个坐标系统 6.定义坐标系 7.常见问题解决
Page 16
中国信息化高级技术培训中心欢迎你
二、坐标系统介绍
Page 6
中国信息化高级技术培训中心欢迎你
椭球体(Spheroid)
众所周知我们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凸凹不平的表面,而对于地 球测量而言,地表是一个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曲面,这样 的曲面不能作为测量和制图的基准面。假想一个扁率极小的 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称之为地球 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 学公式表达,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它替代地球的自然表 面。因此就有了地球椭球体的概念。 地球椭球体有长半径和短半径之分,长半径(a)即赤道半径, 短半径(b)即极半径。f=(a-b)/a为椭球体的扁率,表示椭球 体的扁平程度。由此可见,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a、 b、f 。因此,a、b、f 被称为地球椭球体的三要素。
2种常用投影坐标系变换方法(以此为准)
![2种常用投影坐标系变换方法(以此为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01aa60e518964bce847c14.png)
2种常用投影坐标系矢量数据变换方法
(仅限内部使用)
以西安80坐标系矢量数据转换为大地2000坐标系矢量数据为例。
方法1(数据量小时使用)
1.在Arcgis软件下定义对应的大地2000投影坐标系(如:CGCS2000_3_Degree_GK_CM_108E);
2.添加需要转换的西安80坐标系矢量数据,在“地理坐标系警告”对话框中,单击“关闭”选项,不进行投影变换;
3.单击编辑工具条“启动编辑”;
4.选择需要移动的矢量数据(如:所有小班面);
5.单击编辑器下面的“移动”,分别输入增量X、Y的值(参考下表)。
6.保存编辑。
7.在左侧内容列表右键单击矢量文件,选择“数据-导出数据-数据框”等命令选项,将该矢量数据另存到其他位置。
8.投影转换完成。
方法2(数据量大时使用)
1.在Arcgis软件下定义对应的大地2000投影坐标系;
2.添加需要转换的西安80坐标系矢量数据,在“地理坐标系警告”对话框中,单击“变换”选项。
3.在出现的“地理坐标系变换”对话框中,单击“新建”选项,在“X轴平移”、“Y轴平移”选项中,分别输入对应的值。
(参考下表)
4.在左侧内容列表右键单击矢量文件,选择“数据-导出数据-数据框”等命令选项,将该矢量数据另存到其他位置。
5.投影转换完成。
ArcGIS坐标系统与投影变换
![ArcGIS坐标系统与投影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9cbe55e80b1c59eef9c7b41a.png)
投影带号中(央N经)线::24~46 λ0=(3N)°
投中影央带经号线(:Nλ)0:=(61N1~-3)2°2
ArcGIS坐标变换
坐标系变换
• 相同椭球体:
-北京54地理坐标北京54投影坐标 -西安80地理坐标西安80投影坐标 -WGS84地理坐标WGS84投影坐标
• 不同椭球体
-北京54地理坐标——西安80地理坐标 -西安80地理坐标——西安54地理坐标 -WGS84地理坐标——西安80地理坐标 -WGS84地理坐标——北京54地理坐标
XX尺平旋度移转因、、子YY平旋移转、、ZZ旋平转移
同一椭球不同坐标系统 西安80地理坐标西安80高斯投影平面坐标
(BL ) ( xy)
坐标系变换
• ArcGIS中坐标系变换:
– –
针针对对栅矢格量
不同椭球体坐标变换原理
• 常用变换方式
三参数通(过x偏一移个,已y知偏坐移标,点z偏推移算)
七参数
适用30km范围内的数据
x通偏过移三,个y偏已移知,坐z标偏点移推,算x旋(转布,尔y莎旋模转型,)z旋转,比例因子
严密的转换过程,结果精确
• 地心坐标系统
– 由卫星数据得到 – 使用地球的质心作为原点 – 使用最广泛的是 WGS 1984
• 参心坐标系统
– 特定区域内与地球表面吻合 – 大准地面原相点切:的参点考。椭球与大地水 , – Beijing54 Xian80
Global Ellipsoid
Local Ellipso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54北现京行系坐、标西系安80系)
坐标系类型 地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ARCGIS教程第二十二章投影变换、坐标校正.
![ARCGIS教程第二十二章投影变换、坐标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4c92503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5.png)
第二十二章投影变换、坐标校正1 坐标系、地图投影地球表面事物的定位采用二大类坐标:(1)经纬度坐标,ArcGIS 称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GCS)。
(2)二维笛卡尔平面坐标,ArcGIS 称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PCS)。
在实际工作中,经测量得到的空间信息在输入GIS 数据库之前已经定好了坐标系。
不同来源、不同坐标系的空间数据要在一起使用、相互参照时,就要作坐标转换,如果涉及不同的地图投影,要作投影变换。
利用ArcGIS 新建数据库时,软件提示用户,将要输入的数据采用什么坐标系(也称空间参照,Spatial Reference),包括坐标系的名称、相关参数,然后输入、保存空间数据,在这期间,软件不对坐标作转换处理,输入前是什么坐标,就保存什么坐标。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坐标系的具体名称或相关参数,由软件默认,可能对当前的应用没有影响,但是不同坐标系的数据之间不能相互参照使用。
可能有三种情况需要转换或重新定义坐标系:(1)临时变换。
多种来源、不同投影的数据要在一起参照使用,或为了某种特别的应用,可以临时变换坐标,工作结束后,要素在数据库、数据文件中的坐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种临时变换的好处是一种数据可以适合多种用途,缺点是每次变换都要花费计算时间。
(2)永久转换。
空间要素的坐标按新的坐标系作转换处理,长期保存,反复使用,不再需要临时变换。
这用转换的好处是反复使用中不需要转换,节省计算时间。
缺点是相同的事物可能有多个坐标系,有冗余,修改、维护不方便。
(3)修改坐标系的定义。
用户建立数据库时,没有定义坐标系或原来的坐标系定错了,可以重新输入坐标系名称、相关参数。
修改后,要素在数据库中的坐标并不发生变化,将来临时变换、永久转换时,按修改后的坐标系名称、相关参数起作用,对转换的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 投影变换启动ArcMap,打开/gis_ex09/ex24/ex24.mxd 文档,进入data frame1,可以看到World_grid 图层显示的是一个覆盖全球范围的坐标网格。
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
![ArcGIS中坐标转换及地理坐标、投影坐标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29b58a8e19e8b8f67c1cb99d.png)
1.ARCGIS
1.1
所谓动态投影指,ArcMap中的Data的空间参考或是说坐标系统是默认为第一加载到当前工作区的那个文件的坐标系统,后加入的数据,如果和当前工作区坐标系统不相同,则ArcMap会自动做投影变换,把后加入的数据投影变换到当前坐标系统下显示!但此时数据文件所存储的数据并没有改变,只是显示形态上的变化!因此叫动态投影!表现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ExportData时,会让你选择是按thislayer'ssourcedata(数据源的坐标系统导出),还是按照theData(当前数据框架的坐标系统)导出数据!
在CoordinateSystems\ProjectedCoordinateSystems\GaussKruger\Beijing1954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不同的命名方式:
Beijing1954(Xian1980)3DegreeGKCM117E
北京54(西安1980)3度带无带号
Beijing1954(Xian1980)3DegreeGKZone25
2.1..2
将球面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过程称为投影。投影坐标系的实质是平面坐标系统,地图单位通常为米。投影坐标系在二维平面中进行定义。与地理坐标系不同,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投影坐标系的长度、角度和面积恒定。投影坐标系始终基于地理坐标系,即:
“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算法函数“。
我们国家的投影坐标系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6度和3度分带投影,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度分带,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经差3度分带。具体分带法是:6度分带从本初子午线(primemeridian)开始,按经差6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中国跨13-23带;3度投影带是从东经1度30分经线(1.5°)开始,按经差3度为一个投影带自西向东划分,全球共分120个投影带,中国跨25-45带。
gis统一坐标系方法
![gis统一坐标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0e6e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f.png)
gis统一坐标系方法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统一坐标系是确保不同地理数据集能够进行准确地空间分析和集成的关键。
以下是实现GIS统一坐标系的常见方法:1. 坐标转换:将不同坐标系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
这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来完成。
在转换过程中,通常需要了解源数据的原始坐标系,并选择目标坐标系进行转换。
2. 投影变换:如果涉及到大范围的地理数据集,可能需要进行投影变换。
投影是将三维地球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不同地区和应用场景可能使用不同的投影方式。
在GIS中,常用的投影包括等距圆柱投影、兰勃托投影、墨卡托投影等。
通过投影变换,可以将不同投影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投影坐标系。
3. 统一参考椭球体: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不同的地理数据集可能使用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因此需要将其转换为统一的参考椭球体。
常用的参考椭球体包括WGS84、GRS80等。
在进行坐标转换时,需要注意参考椭球体的选择和转换参数的设置。
4. 数据集配准:如果存在不同坐标系的数据集,可以通过数据集配准来实现统一坐标系。
数据集配准是通过将数据集与已知坐标系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并校正其坐标以使其匹配。
这可以通过地理控制点(GCPs)或特征匹配等方法来实现。
5. 元数据记录:在GIS项目中,记录元数据非常重要。
元数据包含有关数据集的信息,例如坐标系、投影信息、参考椭球体等。
通过记录和维护元数据,可以确保使用和管理数据时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坐标系信息。
总之,实现GIS统一坐标系的方法包括坐标转换、投影变换、统一参考椭球体、数据集配准和元数据记录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地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
![ArcGIS中的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b33d3a18fad6195f312ba6ca.png)
本地基准面是将参考椭球体移动到更贴近当地地表形状 的位置,参考椭球体上的某一点必然对应着地表上的某一 位置,这个点就称作大地起算原点。大地起算原点的坐标 值是固定的,其他点的坐标值都可以由该点计算得到。本 地坐标系统的起始位置一般就不在地心的位置了,而是距 地心一定的偏移量。
三、空间参考(Spatial Reference)
一个空间参考包括了描述要素X,Y,Z位置的坐标系统 (Coordinate System),以及描述要素X,Y,Z值的分 辨率(resolution)和容限(tolerance)。 分辨率:分辨率反映了数据库中可以存储的坐标值的最 小地图单位长度。 容限:容限反映了数据的坐标精度,也就是坐标值之间 的最小距离,小于这个容限的将会被认为是同一个点。 对于以米为单位的投影坐标系统,默认的容限值是 0.001,也就是10倍的分辨率值。用户可以自定义容限 值,但是不要小于分辨率的2倍大小。 坐标系统(Coordinate System):分为地理坐标系统 (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和投影坐标系统 (Project coordinate system)两种,分别用来表示 三维的球面坐标和二维的平面坐标。
Beijing Beijing Beijing Beijing 1954 1954 1954 1954 3 Degree GK CM 75E.prj 3 Degree GK Zone 25.prj GK Zone 13.prj GK Zone 13N.prj
三度分带法的北京54坐标系,中央经线在东75度的分带坐标,横坐标 前不加带号; 三度分带法的北京54坐标系,中央经线在东75度的分带坐标,横坐标 前加带号; 六度分带法的北京54坐标系,分带号为13,横坐标前加带号; 六度分带法的北京54坐标系,分带号为13,横坐标前不加带号。
坐标系统与投影变换及其应用
![坐标系统与投影变换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fdeac30c22590102029df8.png)
[ 本帖最后由gis27 于2007-11-26 23:42 编辑] 表1 常见的地球椭球体数据表.JPG (46.54 KB)下载次数:1322007-11-26 23:42为正,之西为西经其值为负;以赤道为基准(向南、向北各分了900)之北为北纬其值为正,之南为南纬其值为负。
地表任意位置的坐标值可由图1表达:[图1 地理坐标系统.JPG (21.22 KB)图1-1 地理坐标系统.JPG (16.45 KB)献爱心,迎特奥——ESRI助上海残联造福残疾人事业数分别为:三个平移参数ΔX、ΔY、ΔZ表示两坐标原点的平移值;三个旋转参数εx、εy、εz表示当地坐标系旋转至与地心坐标系平行时,分别绕Xt、Yt、Zt的旋转角;最后是比例校正因子,用于调整椭球大小。
那么现在让我们把地球椭球体和基准面结合起来看,在此我们把地球比做是“马铃薯”,表面凸凹不平,而地球椭球体就好比一个“鸭蛋”,那么按照我们前面的定义,基准面就定义了怎样拿这个“鸭蛋”去逼近“马铃薯”某一个区域的表面,X、Y、Z轴进行一定的偏移,并各自旋转一定的角度,大小不适当的时候就缩放一下“鸭蛋”,那么通过如上的处理必定可以达到很好的逼近地球某一区域的表面。
因此,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很好的理解,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
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1975地球椭球体(IAG75)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大地测量基本上仍以北京54坐标系作为参照,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之间的转换可查阅国家测绘局公布的对照表。
WGS19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即以地心作为椭球体中心,目前GPS测量数据多以WGS1984为基准。
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1975地球椭球体(IAG75)、WGS1984椭球体的参数可以参考常见的地球椭球体数据表。
arcgis投影坐标转换-详细
![arcgis投影坐标转换-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120bb50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8.png)
arcgis投影坐标转换-详细第1章GIS数据的加载5.1新建⽂件地理数据库和要素数据集新建⽂件地理数据库是为了将该地图⽂档有关的数据和关系内容存储到该数据库,这是ArcMap⼯作的基础。
要素数据集是存储在⼀起的要素类的集合,这些要素类共⽤同⼀空间参考;即,它们共⽤同⼀坐标系并且它们的要素位于同⼀公共地理区域(即属性域)内。
属性域不同会导致转出CAD⽂件出错。
5.1.1 新建地图⽂档打开ArcMap,新建⼀个空⽩的地图⽂档。
ArcMap⼯作界⾯:上⽅为菜单栏和⼯具栏,下⽅为状态栏,左侧是内容列表窗⼝,中间是绘图区域,右侧为⽬录窗⼝。
单击菜单栏中“⽂件”→保存,将⽂件保存到案例⽂件夹下的“过程⽂件”⽂件夹,命名为“China_Beijing.mxd”。
保存后地图⽂档的默认⼯作⽬录将变为本地图⽂档的存储⽬录即“过程⽂件”。
5.1.2 新建⽂件地理数据库在右侧⽬录窗⼝中的默认⼯作⽬录上点右键,新建⽂件地理数据库,并命名为相应城市的名字,如“China_Beijing.gdb”。
在该数据库China_Beijing.gdb上点右键,选择“设为默认地理数据库”,将该数据库与地图⽂档链接起来。
PS: ArcGIS通常会有⼀个默认的⼯作路径和⽂件地理数据库Default.gdb,但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到默认数据库会造成数据量⼤拖慢处理速度,也不⽅便查找操作。
5.1.3 新建要素数据集在刚新建的⽂件地理数据库上单击右键→新建→要素数据集;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要素数据集名称“China_Beijing”;单击下⼀步,选择该要素数据集⼯作的空间参考(XY坐标):在列表框中依次找到Projected CoordinateSystems→UTM→WGS1984→Northern/Southern Hemisphere→WGS 1984 UTM Zone ***.prj,其中的UTM Zone ***代表不同的投影分度带,根据城市的经纬度坐标选择,具体选择⽅法如下:北半球地区,选择最后字母为“N”的带(在Northern Hemisphere⽂件夹中),南半球地区选择最后字母为“S”的带(在Southern Hemisphere⽂件夹中);带数=(经度整数位/6)的整数部分+31(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如:北京约在东经116°24'27.09",带数=116/6+31=50,选50N,即WGS 1984 UTM ZONE 50N单击选中,单击下⼀步;选择Z坐标,默认选择None,单击下⼀步;XY容差等均使⽤默认值,单击完成。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4cf10ef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0.png)
ARCG就标1 ArcGIS坐标系定义和转换网上有关坐标系和坐标转换的文章很多,大家可搜索了学习一下,我推荐下面两篇文章供参考:〈〈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在桌面产品中的应用》介绍了坐标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结合ArcGIS进行了说明。
«ArcGIS坐标系统文件》介绍了ArcGIS坐标系名称的解析方法。
ArcGIS中的坐标系有两套:Geographics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经纬度表达)和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投影坐标系,直角坐标系)。
通过在ArcCatalog 中右键点击一个Feature class Feature dataset、Rasterdataset和Raster Catalog 在“ Property勺” “XY Coordinate Sytste时设置'其坐标系。
如果要进行转换,需通过ArcToolBox的“Data Management Tools勺“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系歹U工具进行。
在同一个Datum (大地基准面)内的坐标转换是严密的,如在北京54的经纬度和直角坐标之间的转换是可在ArcGIS中设置源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来直接转换。
如果要在不同Datum间进行转换,则需要设置转换参数,通常高精度的转换需要7参数,也即设置Geographics Transformation比如将北京54坐标转换成WGS84坐标,需要设置转换参数。
虽然我国没有公布北京54、西安80与WGS84之间的转换7参数,但ArcGIS可以在导入数据的时候通过设置目标坐标系,从而实现坐标转换,而且不用输入7参数,试验了一下,应该时默认参数为0。
但根据网上的文章http:在用ArcToolBox中的转换工具进行坐标转换时,如果跨datum,则必须输入Transformation参数,从而保证转换精度。
ArcGis投影变换操作步骤
![ArcGis投影变换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1dc5706e87101f69e31959e.png)
1、数据导成要求的7个文件要求。
打开arcmap,,打开AcToolbox,选择下
图工具把MDB数据转换成要求的格式shape:
弹出的窗口中,Input Features下选择要转换的图层,Output Folder选择输出文件的目录:
最后点击Ok,数据转换介绍。
2、字段属性结构处理。
先打开属性表,在图层上右键选择Open Attribute Table:
上右键选择Delete Field
添加字段,选择属性表右下角的Options---Add Field
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等。
具体的要求以省规划院要求为准:
3、如果图层要求将英文字段名字改为中文,需要新建字段,将新字段对应的字
段的值等于对应的字段,然后删除多余的英文字段。
以标识码这个字段为例。
选择Add Field,弹出框按照要求填写名称,字段类型和字段长度
将BSM的值赋在标识码字段中,左键选择标识码字段,然后右键选择Field Calculator:
(若弹出窗口选择Yes),在弹出的窗口直接点击BSM,如图
OK,字段值生成,然后删除BSM字段。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1dc923d6d15abe23482f4d5d.png)
ArcGIS中的地理坐标系转换方法参数地理坐标系变换是数据处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今天就说下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遇到这种情景:两份数据有不同的坐标系,想叠加在一起显示,作图或显示精度要求不高。
这种情况使用ArcMap 的动态投影即可,ArcMap 的内部动投影机制会解决地理坐标系变换的问题。
数据在显示的过程中,会实时的被转换,但不改变数据本身。
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地理坐标系转换,我们知道ArcGIS Desktop 中提供了Project 工具。
此工具界面上有个至关重要的参数:Geographic Transformation。
我们发现它的后面赫然写着Optional 。
依照使用其他工具的经验,这种打了Optional 标志的参数,不就是可填可不填的意思吗?但是,它真的让你随便的可填可不填吗?Naive!图样图森破!这个参数的填写与否,完全是受前面两个参数决定的,主要三种情景吧。
情景1:不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这个参数完全不需要,而不是optional 哦。
例如:从GCS_Xian_1980 进行投影变换,转换为Xian_1980_3_Degree_GK_CM_120E 投影坐标系。
整过转换中,仅使用了高斯克吕格投影变换,没有涉及到地理坐标变换。
情景2: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并且ArcGIS 已知二者之间的变换方法,这个参数是必须的,在已知列表中做选择或者自定义。
(自定义见:情景3)例如:从GCS_Beijing_1954,转换为GCS_WGS_1984坐标系。
转换过程中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也就是进行了椭球体变换。
ArcGIS 中提供了6种已知转换方法,可以根据适用范围选择之。
其中如何选择,此文不做介绍,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客:/kikitamoon/article/details/12914477Beijing_1954_To_WGS_1984Table 1: Geographic (datum) transformations: well-known IDs, accuracies and areas of use情景3:涉及到地理坐标系变换的坐标变换,并且ArcGIS 未知二者之间的变换方法,也就是ArcGIS没有提供转换方法,但是这个参数是必须的,需要自定义,这个参数前会亮绿灯,告诉用户,必须要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