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虚静”艺术创作论[论文]
论《庄子》“解衣般礴”的美学意蕴-文档资料
论《庄子》“解衣般礴”的美学意蕴在《庄子》众多的寓言故事中,“解衣般礴”是尤其值得美学研究者注意的。
虽然“庖丁解牛”、“削木为醵”、“佝偻者承蜩”、“吕梁蹈水”、“工佳旋指”、“津人操舟”等寓言都体现了庄子的审美观,但它们都是从工艺制作的角度来阐述的:而“解衣般礴”却完全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揭示文艺创作的根本规律,它讲述了一个艺术创造的故事。
也直接体现了庄子对艺术创造的理解。
“解衣般礴”出于《田子方》篇,其曰:“宋元君将画画,众史皆至,受佴而立。
添笔和墨。
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值值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
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在这则简短的寓言中。
庄子揭示了作为审美主体所应有的审美状态以及产生这种审美状态的根源。
本文拟从“解衣般礴”的哲学基础。
“解衣般礴”与审美观照以及“解衣般礴”的现代美学价值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解衣般礴”的美学意义。
一、“解衣般礴”的哲学基础正如有学者所言:“庄子的美学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
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即是他的美学,这是庄子美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翻而庄子的美学思想是与他的哲学本体――道融为一体的,这是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
“道”是美的根源所在。
庄子曰:“夫道。
有情无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来,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不为高,在太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认为美是本于“道”。
“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因而也是美产生的根源。
《知北游》篇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大美”即“道”,“大美”同庄子所日的“天乐”、“至乐”“天籁”一样,都是“与道通一”,都是“道”的表现形式,而“道”在庄子看来是最高的美。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也认为。
庄子的“道”在本质上就是最高的艺术精神。
庄子思想表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
他说:“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
审美一“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审美“虚静说”的历史发展和意义提要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
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影响,但道家的“虚静说”是其主要哲学基础。
审美“虚静说”的“本体自由”的精神对审美、艺术家人格胸怀的涵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也受到老庄哲学消极面的影响而带有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又受到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了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审美心灵的诞生,在忘我无欲的刹那。
这一刹那的心态特征,中国古代美学用“虚静”二字概括,并由此建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虚静说”审美理论。
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而营造了中国艺术大厦的特色,而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其意义是深远的。
下面试就这一理论的历史发展和意义,作一初步考察。
一审美“虚静说”的真正创立期是魏晋时代,而它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母体却是先秦哲学。
但是,审美“虚静说”究竟来源于哪家哲学?理论界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审美“虚静说”源于老庄。
例如黄侃在注释《文心雕龙》的“虚静说”时就把其思想渊源完全归结为老庄哲学[1]。
有的认为文艺创作上讲的“虚静”直接来自《庄子》中体现虚静说积极方面比较突出的技艺故事[2]。
有的则认为,审美“虚静说”并非出自老庄哲学而源于荀子的“虚一而静”说[3]。
此外,还有人认为,道家、儒家和法家对审美“虚静说”都有直接影响[4]。
上述几种看法各有一定道理。
笔者认为,探求审美“虚静说”的理论渊源,不仅要弄清这一概念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作为审美形态的“虚静说”和作为哲学形态的“虚静说”内在的精神联系。
在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先秦时代,道、儒、法诸家都提出或接触了“虚静”问题。
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
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
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
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自然之美“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
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
”《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
”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
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
”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
《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
”“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
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艺术批评论文[整理版]
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批评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封充分释放。
(2)对艺术创作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
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帮助艺术家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规律,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所以贺拉斯把艺术批评比之为“磨刀石”,它虽不能直接切割东西,却可以使刀更锋利,使艺术创作更成熟。
(3)对艺术鉴赏而言,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
艺术鉴赏是一方个人的审美天地。
然而,与艺术作品之间深层审美沟通的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
艺术批评的理性深度可似为接受者的鉴赏活动带来宝贵的启示和实际的帮助。
重要文论一、中国古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分析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写作的“立意”,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逆行推理”,这就叫做“以意逆志”。
思无邪“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
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
”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
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
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这是不能分开的。
音乐上讲,要中正平和。
文学上讲,要委婉曲折而非过分直露。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了“尽善尽美”说。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辞达”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略论《庄子》的文学艺术成就
。胡桂 红 马轶 男
摘 要 :本 文从 庄子文章的风格特点 、表现手 法以及 丰富的想象力等方面 ,简要分析 了庄 子散 文的文学艺术成 就 ,揭示 了庄子散文对中国文 学的深远 影响 。
关 键 词 :庄 子 散 文 艺 术 成就 影 响 。
庄 子 是 中 国 古 代 最 有 魅 力 的 思 想 家 和 文 学 家 。 他 的
(《 逍 遥游》 )的恢宏气势 ,所 以,他又能 以造 物主般 的 “ 大情 ” “ 大爱 ”,关注着 人世 间的一切 。他 向往一个 能
这种魅 力 ,一方面 来 自于其人 格的魅力 ,另一方 面,来源
于其文 章的艺术魅 力 。庄子 散文的文风 恢弘开 阔,洒脱 自 够 彻 底 摆 脱 人 间物 欲 和 罪 恶 的 纯 净 自由 的 世 界 , 因 而 以他 由,形象生动 ,富于气势 ;表现手法 新颖、丰 富;语言 富 的 “ 无 端崖之 辞” ,虚构 了一个想象 中的超绝 尘世的理想
丑恶 、虚伪 、残酷 以及 人类永无休 止 的欲望 和争夺 ,看 得 的 “ 井 底 之 蛙 ”等 。 格 外清晰 ,也在他 的散文 中刻 画得 绘声绘色 、入木三 分 。 所谓寓 言,就是用 比喻性 的故事来说 明意味深 长 的道 其 次 ,庄 子 虽然 超然 物 外 ,却 又不 是冷 漠 无情 。他 有 着 理,从而给 人 以启示 。寓言发展 至今 ,已经 成为 一种独立 “ 天地与 我并生 ,万 物与我为 一 ” (《 齐 物论》 )的开 阔 的文体 ,但是 ,在 《 庄子 》的散文 中,寓言只 是一种表现 胸襟 ,有着 “ 乘 天 地之 正 ,而 御六 气 之辩 ,以游 无 穷 ”
于 世 间万 物 之 上 。这 种 超 然 物 外 的 姿 态 ,使 他 对 人 世 间 的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
庄子文学批评中的“虚静”、“物化”说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范畴,它们都是讲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构思过程中主体心态的。
“虚静”即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虚静"说渊源于先秦哲学,最早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家修养论之主旨。
在老子看来,自然万物乃至宇宙鸿蒙一切都起源于他所谓的“道”,并受其支配。
而“道”性为“虚”,为“静”。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庄子的虚静说,从哲学上讲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思想解放,使创造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闪现灵感火花;还能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庄子·天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这里所谓的虚静,即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又说:“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
”《人世间》中也说:“唯道集虚”。
但他有进一步超越和发展老子的虚静主张,把它推延到主体创造实践的各个领域。
庄子曾拿水作比喻,说明“水静犹明”能照见人的须眉,如果人的精神静下来就能如明镜,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万物之美。
例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它十分形象的说明了“虚静”的心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梓庆能够制作出“见者惊犹鬼神”的作品来,正是因为他经过了“斋以静心”,进入到“虚静”的创作心理状态中。
他排除一切功名利益的诱惑,排除一切世俗的观念的干扰,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在虚静中能够准确的观察、认识木材和鸟兽的天性,并以主体的天性去契合客体的天性,制作出的鐻才能达到鬼斧神工的地步。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
试析庄子“虚静”说之艺术审美意蕴作者:戴园园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4期摘要:“虚静”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最早可追溯至老庄的“虚静”理论。
庄子的“虚静”观,可以说是开创了使“虚静”具有美学色彩的先例。
《庄子》中涉及的与“虚静”有关的寓意,成为了哲学上的“虚静”与艺术美学连接起来的津梁。
笔者欲结合庄书中的寓言,从审美注意(“凝神”)、审美体验(“物化”)、“审美风格”(“以天合天”)三个方面入手,对庄子“虚静”说的美学特质进行探析。
关键词:庄子虚静审美寓言笔者欲以“解衣般礴”为范例,辅以同类型寓言来解读庄子为何强调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要使心境的处于空明澄澈境地,以达于“凝神”的审美状态;再者,以“庄周梦蝶”为典型,援引同类型寓言来剖释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需要摒弃一切束缚身心的物质性、机械性的东西,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合一的境界;最后,以“梓庆削木为鐻”为典范,协以同类型寓言来探究庄子为何要求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以主体之自然本性与物象性态自然契合归一,以便创造出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并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以天合天”的艺术作品。
一、“解衣般礴”:“凝神”(审美注意)“凝神”的观点,是庄子“虚静”说的突出特征,它与超越功利欲望,并专注于客体特征的审美注意的概念是直接相通的。
庄子对于“凝神”的最为生动的描述是“解衣般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臝。
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1}(《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召集众画工作画,众画工“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此描写了众画工受礼俗、功名束缚的情景。
唯独有一位后来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心意闲澹,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也不受繁扰政策困厄,回到自己住所,“解衣般礴,臝”。
“般礡”,即叉开两腿而坐,司马彪说:“谓箕坐”;“ 臝”,同裸也。
庄子“虚静”说
庄子“虚静”说庄子的“虚静”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对于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庄子“虚静”说的深入探讨。
一、庄子“虚静”说的背景和内涵庄子的“虚静”说源于古代的道家思想。
道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道”所生,而“道”的本质是“无”,即“虚”。
这种“虚”不是空无所有,而是指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万物得以保持其本真的状态,即“静”。
这种“静”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
庄子的“虚静”说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他认为,人的心灵应该效仿“道”的这种特性,即“虚”和“静”。
具体来说,“虚”指的是一种去除主观偏见和欲望的状态,使人的心灵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静”则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安宁,使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二、庄子“虚静”说的实践意义庄子的“虚静”说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虚静”的状态:1.减少欲望和私心:庄子认为,欲望和私心是导致人心不宁、烦恼的根本原因。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减少欲望和私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自己和他人设立过高的期望和标准。
2.专注内心: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专注内心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在冥想、艺术创作、自然观察等活动中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摆脱外界干扰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即不强制、不干预。
人们可以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来达到“虚静”的状态。
具体来说,人们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强行违背自然的意愿。
三、庄子“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虚静”说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宁静的方法,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作者:吕冰房永彬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产生期,这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理论家,庄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的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深的影响。
“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虚静;艺术创作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4-02先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思想是可以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大派别,道家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征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
庄子否定人为,赞成天然的事物,这因为庄子及其痛恨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对社会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因此他悲观失望主张回到古朴的先民时代。
“虚静”、“物化”、“得意忘言”是庄子的艺术创作论,“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老子曾提出过“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继承此思想并提出“虚静”说,这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从哲学上讲,这种虚静说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时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认为审美或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大明”,这种“大明”也是种虚静之境。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庄子“虚室生白”的美学意义
庄子“虚室生白”的美学意义摘要:“虛室生白”是透析庄子美学的一个切入口,“虚室生白”所体现出的道的虚与心的虚的契合是中国美学的大题目。
虚静作为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影响了陆机、宗炳、刘勰等一大批理论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
在庄子的文本中,“白”和“朴”相关联,“白”所彰显的质朴、素淡的美,其本质在于自然而然,这种美的理想对中国的艺术实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审美;虛室;白;朴;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出虚室生白的命题,他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郭象注:“虚其心则至道而集于怀也”,成玄英疏:“白,道也。
”虚室生白的本意是说,室内没有光线或光线暗淡,是因为室内的东西太多,把它拿走,让室内空出来,光线就多了,就会发出光辉。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阙,就是空间,但不是空的宇宙的、几何的、僵死的空,不是“顽空”,而是“创化万物的永恒运行的道”;白是“道”的吉祥之光,是人生意义的證明。
虚与老子的“道”和庄子的“天”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将通过概念的解析来说明“虚室生白”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一、“虚室”的内涵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庄子虚的观念主要来自于老子。
老子的核心概念是道,老子有“道冲(虚空)”的说法,“道”是气,它的本性是“虚”,而不是“实”。
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气本之虛则湛一无形”凹,认为虚和气是统一的,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可见,虚是一种精微的气或气的本然状态。
“道”的这种特性决定它不可能被体道之人以普通的感知方式认知,要体会虚的“道”,“致虚极”是重要的方法。
因为道的本体是“虚”的,所以,只有在心灵处于“虚极”的状态下,才能观察到万物归其本的情形,才能与“道”周始,得到“至美至乐”的享受。
与“致虚极”意思相类的是“涤除玄览”①。
“涤除”是指将心灵的镜子擦拭干净,使之不沾染一丝尘垢。
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认为人只有堵塞耳目口鼻等感官对外物的欲望,保持绝对虚静心态,才能使自己进入“玄同”的与“道”为一的境界。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往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 , 灵感 闪现 , 就像是 刘勰 说 : “ 思理
表 。他 的崇尚 自然 、 反对人为 的文 艺美学思 想和“ 虚静” 、 “ 物化 ” 、 “ 得 意忘言” 的 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 深的影响。 “ 虚静” 是 庄子认 为在 艺术创造上达到“ 天籁” 、 “ 天乐” 、 “ 解衣般 礴” 、 “ 言意之表 ” 的 思想境界 必须要具备 的一种精神
生 。慎汝 内, 闭汝外, 多知为败,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 庄子
的这种看法 是要求 主体超脱世俗, 忘 其身后, 心怀空明澄澈 , 从
而获得精神解脱和心灵 自由。它是主体人生观 的反映, 为 日常
立身行事 的基本行 为准则所制 约。今 天我们所 说的磨练与修
养和庄子的固守本性是一致 的。不但如此 , 庄 子在分析虚静境 界时, 还 把它视为 由“ 无为 ” 达于“ 无不为 ” 的主体 条件, 是 由虚 至” 的表现 。“ 圣人之静也 , 非 曰静也善, 故静也, 万物无足 以挠 心者, 故静也, 水静则 明烛须眉, 平 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 明, 而况精神? 圣人 之心静乎 ? 天地之鉴也, 万物之境也 。夫虚静恬
坐 。宋 元 君 选 中 了他 , 正 是 因 为 他 能 放 开 所 有 的名 利 , 专 心 作
庄子认为 审美 或创作 的最 高境界是 “ 大明” , 这种 “ 大 明” 也是种虚静之境。 “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无 视无听, 抱神 以静形将 自正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 无劳汝静, 乃
术 构 思 时 的一 种 精 神 状 态 。
心力专一为“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 大端 ” , 强调在凝神 专注基础 上的虚静心态是进入审美创作活动 的必要条件 。五代宋 初画 家赵光辅 , 非 常擅 长画 马 , 凡是在作画前 , 必然先潜心思 考 , 一 心一意 , 不受外界 干扰 , 然后才作 画。苏轼有诗 日: “ 欲令诗妙 语, 无厌 空且静 。静故 了群动 , 空故纳万境 。” 苏轼所表达 的意 思也 是排除外界一 切的干扰 和专注于 内心洞察事 物的变化 , 又能 聚精会神 的思考 , 想象力 丰富 , 灵感便会出现。 庄子对于达到虚静 的方法提 出了“ 心斋 ” 和“ 坐忘” 。心斋 大意为不靠外界刺激而是用 意念体会 、感悟事物微妙 的变化 从而达到虚境 。 与“ 心斋 ” 相通 的是 “ 坐忘” , “ 坐忘 ” 的境界便是
浅谈古典文艺理论中“虚静”范畴
静 ” 艺术 家的 艺术 创 作 与 传 达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对 艺 术 鉴 赏 者 对 也
对 艺术 作 品 的 理解 具 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 词 : 静 古代 文 艺理 论 物 我 不 分 虚
” 静 ” 想在 中国 古 典 美学 、 术 理 论 中颇 具 特 色 . 具 有 中 虚 思 艺 它 国古 典 美 学 中特 有 的整 体 直 觉 思 维 特 征 . 静 ” 深刻 意 义 主要 ” 虚 的 体 现 在: 庄 思 想 的 缘 起 没 有 任 何 的意 欲 , 们 不 去 追 求 某 种 具 老 他 体 的艺 术 形 象 , 而是 追 求 至 高 的境 界 , 就 是 ” ”这样 就使 得 虚 那 道 , 静、 、 、 本 道 自然 、 道无 为混 为一 体 , 天 一脉 相承 。虚 静 是 以体 道 的 人 格 修 养 功夫 出现 , 深 刻 的影 响 了后来 的文 艺 创作 主体 。 却
虚静 是我 国本 土化 的原 创 。 是我 国古 人对 文 学 独 特 思 考 的结 晶 。 “ 静0一词 , 老 子 《 德 经 》 虚 在 道 中本 是分 解 的 :致 虚 极 , “ 守静
以 直接 体 悟 事 物 的本 质 。 西方 著名 哲 学 家 克 罗齐 和柏 格 森 从 非理 性 主 义 的 视 角 出 发 来 阐 释 , 直觉 是 一 种 的认 识 能力 . 超 越 理 说 它
是 中 国 艺术 的生 命 根 源『1 1。 1虚 静观 念 在 文 艺领 域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 生 “ 静” 起源 , 早 可以追溯到 周厉王时代 的《 克 鼎》 虚 的 最 大 铭
止 而神 欲 行 ” 是 直觉 感 悟 达 到 的至 高 境 界 。 这 23虚 静 是 思维 活 动 的超 越 功 利 _ 人 类 艺 术 创造 活动 是超 功利 的 。 虚静 ” 身 包 含着 两 种 不 目 “ 本 的 价值 取 向 : 为 儒 家重 视 道 德 伦 理 修 养 , 一 内省 关 照 , 重 于学 习 偏 认 知 的虚 静 。 二为 道 家 提倡 超 功 利性 的逍 遥 游 . 虚 静 方 面偏 重 在 审美 心 理 的 观 物 。 庄子 的思 想认 为 , 道 的 认 识要 超 然物 外 . 除 对 排 切是 非 得 失 , 脱 ~ 切 功 利 考 虑 , 入 一 种 忘 我 、 我 的境 界 。 摆 进 无 “ 静” 虚 的主 要 内涵 就 是 没 有 一切 因素 的干 扰 。 脱 外 物 和现 实 的 超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03-08作者简介:段振良(1949-),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学报编辑部主编,科研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
庄子“虚静”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段振良(铜仁学院 科研处,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虚静,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轴心范畴,指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庄子的“虚静”论是主观唯心的,但是它却给文艺创作以有益的启示,具有积极意义。
在文艺创作中,虚静能使创作主体以一种超功利、非逻辑的审美心理状态获取艺术对象并对其进行审美构思;虚静能使创作主体的外在感觉与心灵相贯通,从而使创作主体产生灵感火花,进一步体察到艺术对象的生命精神;虚静能使创作主体提高艺术概括能力。
关键词:庄子;虚静;文艺创作中图分类号:I 04;I 0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8)03-0050-04《庄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真正美的文学之一,它纵横跌宕,想象奇特,辞趣华深,善于引类取譬,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托寓发人思考的哲理,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优美无比、丰富多彩的散文。
它是那个病态社会在一个智慧而病态的心灵上开出的奇葩,于精神现象的思考、探索,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当战国之初,降(哀)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1]①庄子不仅愤怒地揭发和批判了推行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而且深刻地探讨了人和自然界的联系,以及因任自然的个性美问题。
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
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
庄子的哲学思想有许多与文艺美学相通,特别是《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谈论技艺创造,更与文艺创作接近,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深远,故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仍把《庄子》作为重要内容,把庄子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文论家。
浅谈“虚静”思想与文学艺术创作
的 肉 体 、 命 , 心 完 全 与 道 合 一 。 它 既 是 一 种 方 法 , 是 修 生 身 也 养 过 程 中 的 最 高 境 界 。《 宗 师 》 庄 子 通 过 颜 回 向 孑 子 讲 大 里 L 述 自己 进 步 的 故 事 , 明 了这 一 境 界 。颜 回首 先 忘 了 仁 义 , 说 后 来 又忘 了 礼 乐 , 后 达 到 “ 忘 ” 最 坐 。在 庄 子 看 来 , 与 无 限 要 的“ ” 体 合 而 为 一 , 的 心 灵 必 需 经 历 J 个 阶 段 的 精 神 修 道 本 人 L
灵 。最 后 阶段 则 是 能 在 心 灵 绝 对 自 由解 放 中达 到 与 道 合 一
说 :圣 人 之 心 静 乎 !天 地 之 鉴 也 , 物 之 镜 也 。 是 要 达 到 一种 纯 洁 无 杂 、 物 忘 我 的 空 彻 心 境 , 有 这 就 忘 没
种 心境 , 会 认 知 深 入 不 下 去 , 至 会偏 离 正 确 方 向 , 到斜 意 共 走
才 能 体 认 到 宇 宙 本 原 的 “ ”才 能 保 持 人 的心 境 永 远 处 于 虚 道 , 静 状 态 。老 子 是 席 静 说 之 首 侣 青 。庄 子 继 承 老 子 的 思 想 在
《 间 世 》} : 唯 道 集 虚 , 者 , 离 也 。 … “ 《 道 》 人 『说 “ l | 虚 心 ” ’天 中
论刘勰“虚静”说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在考虑个人 的名利得失 ,或 者为周 围环境 中的种种杂事 刻意追求一种恬淡 、本真 、空灵 之美 ,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 而分散注意力 ,那是肯定构思不好 的。所以 ,我国古代论创 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构 思非 常重视 内心 的 “ 虚静 ” ,认为 它是构 思成败 的关 键 。所 谓 “ 意思萧 散 ,不复与外 事相关 ” , ( 2)即是指他 参考文 献 : M 人 排除 了主观干扰 ,进入 了一种 “ 虚静 ”的状态 。陆机在 《 文 【 鲁迅 1卷本 《 1 】 6 鲁迅全 集》 ( 八 卷 )【 ] 民文 学 出 第 赋 》中开篇第一句就是 : “ 中区以玄览” ,这正是为 “ 伫 精 版 社 第一 版 ,1 8年 5 91 月 骛八极 ,心游万仞 ” ( 3)作 准备 的。 “ 虚静 ”,作 为中 国 【] 子 《 子・ 2庄 庄 让王 》[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第 一 版 M】 传统文化 中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范畴 ,渊源流长 ,在宗教 、哲 2 1年 6 0 0 月 学 、心理学 ,尤其是在审美 和艺 术领 域产生了 巨大 的影响 , [1 3N ̄ 《 文心雕龙・ 思》N[ 神 MI北京市宣武 区华文出版 受到历史代学者 的高度重 视。 “ 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 社 2 0 年 l月 07 2 代。 “ 虚静 ”作为一种哲学上 的认识 论 ,最早是 由老子提 出 [】 4 老子 《 道德 经》第十 六章[ 北京 中华书局 出版社 第 M】
文 孛评 论
论 刘 勰 “ 静 ”说 的传 承 和 发展 虚
李如杰 西藏 民族学院 陕西成 阳 72 8 102
摘要 : “ 虚静” ,作为中 国传统文化 中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 范畴 ,渊源流长 ,在 宗教 、哲学、心理学 ,尤其是在 审美和 艺 术领域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刘勰对 “ 虚静”说的发展是在老庄等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发轫 的,后 经过 其天才的创造 才形成 了中 国古代艺术创作 中的独特的 “ 虚静”思维 ,使得 中国传统文学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 、本真、空灵之 美。 关 键 词 :老 庄 ;虚 静 ; 承传 发 展
浅谈“虚静”说
浅谈“虚静”说作者:李金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0期摘要:“虚静”说最早来自于老庄哲学,经过一代代人地发展改造,它已经变为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文论尤其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对于文学创作,它强调虚静的心境对作家创作的积极影响,作家在创作构思时都要通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一状态,因为只有在此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完成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
关键词:虚静道 ;艺术构思创作心境一、“虚静”说与悟“道”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
其时,它最早是被作为一种哲学里的认识论范畴和心理学范畴提出来的。
最早构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1]属于哲学的范畴。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1]便是将自己全部倒空,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我的状态,也就是说使内心清静、虚寂达到极点,他认为这是认识“道”的方法。
老子认为作为事物之源的道是虚静的,因此,只有当心境处于空明宁静状态时方能认识道。
而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心斋”和“坐忘”说来补充和发挥老子的“虚静”论。
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只有通过“虚静”才能体认不可知的“道”。
但庄子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补充。
庄子为“致虚守静”找到了两种具体方法:“心斋”与“坐忘”。
庄子在《人间世》中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2]认为在认识“道”的过程中,主体应该调动注意的心理功能,全神贯注于认识的对象,从而达到对“道”的深远观照,这体现了庄子对认知心理的深刻理解。
又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3]这就是使人忘了世间万物,忘了一切存在,甚至也忘了自己的存在,抛却一切知识和杂念,达到与道的合一。
虚静之极,能使人“身与物化”,即丧我忘物,物我同一。
《天道》篇说:“圣人之静也。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摘要】"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虚无,通过简约、抽象的手法表现出深远的内涵。
这种创作理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国画、诗词等作品都融入了“虚静”的元素。
在现代艺术中,“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少艺术家通过表现出内心平静的状态来传达思想和感情。
对艺术家而言,“虚静”的理念可启示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和。
为了实践“虚静”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应注重内心体验,尝试简化表现形式以突出作品的深意。
“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也与当代社会息息相关,可以带来对生活和社会的更深层次思考。
这种创作理念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艺术创作的启示也将推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虚静”的艺术创作论、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艺术家、实践、当代社会、现实意义、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什么是“虚静”的艺术创作论“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理念,强调通过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虚空来达到艺术作品的真实和深远。
在这种艺术创作理论中,艺术家追求的不仅是表面的形式美,更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与表达。
通过“虚”,艺术创作者希望实现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与超越,通过“静”,达到心灵上的崇高与净化。
这种“虚静”的艺术创作理念倡导艺术家要在创作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内化外在的喧嚣与纷扰,从而创作出更有内涵和灵性的作品。
这种理念在中国传统绘画、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虚静”的艺术创作论,艺术家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回归内心的深层,体验到真正的灵感与创造力,创作出更具有深意和内涵的作品。
1.2 “虚静”的艺术创作论的重要性“虚静”的艺术创作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和意义上。
这种创作理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虚无,尤其注重在表现形式之外的内在意境和情感传达。
在一个快节奏、繁杂的社会环境中,“虚静”的艺术创作论提供了一种珍贵的反思和平静的空间,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融入自然、净化心灵,从而创作出更加深邃、质朴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
摘要: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产生期,这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理论家,庄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的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和“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在现代也有很深的影响。
“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虚静;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4-02
先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学思想是可以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大派别,道家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征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
庄子否定人为,赞成天然的事物,这因为庄子及其痛恨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对社会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因此他悲观失望主张回到古朴的先民时代。
“虚静”、“物化”、“得意忘言”是庄子的艺术创作论,“虚静”是庄子认为在艺术创造上达到“天籁”、“天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的思想境界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老子曾提出过“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继承此思想并提出“虚静”说,这是一种清虚、空明、宁静,不受任何主客观干扰的心态。
从哲学上讲,这种虚静说属认识论,是悟“道”的途径;从文艺上讲,属创作论,是创作主体进行艺术构思时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认为审美或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大明”,这种“大明”也是种虚静之境。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以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也。
”庄子的这种看法是要求主体超脱世俗,忘其身后,心怀空明澄澈,从而获得精神解脱和心灵自由。
它是主体人生观的反映,为日常立身行事的基本行为准则所制约。
今天我们所说的磨练与修养和庄子的固守本性是一致的。
不但如此,庄子在分析虚静境界时,还把它视为由“无为”达于“无不为”的主体条件,是由虚而终能致实的关节点,从主体修养的意义上说,也是“道德之至”的表现。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境也。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
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
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庄子认为能够到达虚静的君主、圣贤、高人、志士,莫能与之争美。
也就是说,达到虚境之后能外得其道,内无其已,使主体与客体达到高度统一。
庄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
刻。
陆机将文学的临创作境界心态特征描述为:“罄澄心以凝思”。
刘勰则以摈弃杂念,心力专一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强调在凝神专注基础上的虚静心态是进入审美创作活动的必要条件。
五代宋初画家赵光辅,非常擅长画马,凡是在作画前,必然先潜心思考,一心一意,不受外界干扰,然后才作画。
苏轼有诗曰:“欲令诗妙语,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所表达的意思也是排除外界一切的干扰和专注于内心洞察事物的变化,又能聚精会神的思考,想象力丰富,灵感便会出现。
庄子对于达到虚静的方法提出了“心斋”和“坐忘”。
心斋大意为不靠外界刺激而是用意念体会、感悟事物微妙的变化从而达到虚境。
与“心斋”相通的是“坐忘”,“坐忘”的境界便是忘掉自己的肢体、聪明、形体等,强调从人的生理欲望和功名利欲中解脱出来,使灵魂获得自由。
能达到虚静的状态,达到心灵的自由,创作主体才能自由翱翔,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比如,有这么一个故事,宋元君找来许多的画家让他们作画,所有画家毕恭毕敬,非常的紧张。
最后只有一个画家画完,并且在君主面前非常自然。
这位画家回到住处,脱光衣服盘腿而坐。
宋元君选中了他,正是因为他能放开所有的名利,专心作画,正式做到了虚静的状态,因此作品完美,也受到了赏识。
达到虚境的状态能使创作主体获得极大思想解放,创造才能得到极大限度的发挥。
对于虚静的这一点好处我们并不陌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诗人在醉酒状态下才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为什么很多诗
人会有抽烟的习惯,为什么很多大艺术家看起来不修边幅。
醉酒后往往使心胸豁达,借着酒兴排除外界的干扰因素直面自己的内心,抒发真情实感,所以才会产生佳作,诗人李白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创作主体有虚静的心态往往使创作主体思维空前活跃,灵感闪现,就像是刘勰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在国际上很多知名的艺术家看起来不修边幅,留着大胡子。
我想,他们的内心正式达到了一种虚静的超脱状态,内心平静,注重内里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在的形象。
创作主体虚静的心态往往使他看物生情,虚静的心态可以让创作主体心平气和,冷静的认识生活,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本质,这样才能创作出极具概括性的作品。
朱熹认为,一个人做不成诗是因为“不识”,所谓“不识”便是内心“不明”,倘若做到庄子提出的“大明”又怎会做不成诗。
虚静的心态不仅仅在文艺创作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还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一个虚静的心态,自然心态平和,心胸豁达。
从这方面老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或多或少的提倡虚静的状态,或许提出的方法不同,含义不同,但是目的最终是相同的,就是为了使信教者有所信仰,内心有所依靠,安于内心,心态平和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和谐。
佛教一心向佛,打禅的方式更是让信仰者闭幕冥思,安于内心,静静思考,看透本质,从而达到虚静的状态。
伊斯兰教向阿拉真主的祷告也是让人心境平和的方式。
基督教的祷告,以及向牧师的诉说都是排除内心压力、杂念从而达到内心虚静的方式。
虽然所信仰的宗教不同,但是若能都达到
本宗教所提倡的虚静的状态,那宗教纷争也将减少,战争也随之减少,世界也变的更加和谐。
心态平和,心胸豁达更像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与“中庸”也有相似之处。
心态平和之人必然受到别人喜欢和赞同,因此他的交际圈便非常的广。
心态平和之人对事物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心态平和之人,能及时排除内心压力和障碍,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益处。
庄子提出的虚静,经过历代文人的完善和发展越来越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庄子的虚静说,提高自身内在的修养,大力建设和谐社会。
对于像庄子的虚静思想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财富,我们应该评判继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在宥.
[2]庄子.庄子·天道.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