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绍

合集下载

兵家介绍

兵家介绍

《孙子兵法》
司马穰苴是继姜尚 司马穰苴是继姜尚 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 名军事家, 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 退晋、燕入侵之军, 退晋、燕入侵之军,因 功被封为大司马, 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 后世称司马氏。 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 景公听信谗言, 景公听信谗言,司马穰 苴被罢黜, 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 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 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 其事迹流传不多, 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 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却影响巨大, 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司马迁赞曰 赞曰: 司马迁赞曰:“闳廓深 虽三代征伐 征伐, 远,虽三代征伐,未能 竟其义。 竟其义。”
三十六计·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五套·并战计 《三十六计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第二十六计 第二十七计 第二十八计 第二十九计 第三十计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三十六计·第六套 败战计》 第六套·败战计 《三十六计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问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 政治改革家, 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 统帅、军事改革家。 家、统帅、军事改革家。 汉族,卫国左氏( 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 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 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 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 孙吴” 著有《吴子》 “孙吴”,著有《吴子》, 吴子》 孙子》 《吴子》与《孙子》又合 孙吴兵法》 称《孙吴兵法》,在中国 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 地位。 地位。
三十六计·第三套 攻战计》 第三套·攻战计 《三十六计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孙吴与兵家思想

孙吴与兵家思想

兵家,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主要研究军事理论、用兵权谋和战争策略的学派,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等,代表典籍有《孙子兵法》、《吴子》等。

兵家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一家,它和其他各家的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在以后的朝代中,兵家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军事活动,还对社会其他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辅佐吴王成就霸业,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

孙武出身于战功煊赫、军事理论家和将领辈出的田氏家族,自幼接受言传身教,广泛学习了作战经验和策略。

约公元前517年,孙武南下吴国,结识了避难而来的伍子胥,自此成为莫逆之交。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打败,气愤病死。

孙武及伍子胥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并助他大败勾践,报仇雪恨。

相传孙武晚年以其战争经验写成了《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论述了始计(战争的重要性、决胜条件和决策模式)、作战(速战思想)、谋攻(以计谋争取全胜)、军形(敌我军备形势)、兵势(凭借有效指挥造成有利势态)、虚实(避实击虚,因敌制胜)、军争(先于敌人争取制胜的有利条件)、九变(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原则)、行军(行军作战的要领),地形(军事地形学理论)、九地(军事地理学理论)、火攻和用间(使用间谍)等问题,前四篇论述战略,后九篇论述战术,而贯穿全书的是军队建设。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兵家思想的成熟和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世称吴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世人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

吴起创立了中国第一支职业军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一生无败绩的名将。

他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有极高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吴起的军事思想被整理成《吴子》一书。

战国以来,战争出现了新的特点,战争模式和作战之道亦发生了变化。

兵家

兵家

兵家商家评《孙子兵法》
孙子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仍 是科学的真理——毛泽东 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 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灵活运用,公司才能 兴旺发达。 —— 松下幸之助 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 法》。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 思想史》

深远的作用与影响

呈现《兵法》十三篇
战 略 运 筹 《 计 篇 》 《 作 战 篇 》 《 谋 攻 篇 》 《 形 篇 》 作 战 指 挥 《 势 篇 》 《 虚 实 篇 》 《 军 争 篇 》 战 场 机 变 《 九 变 篇 》 《 行 军 篇 》 军 事 地 理 《 地 形 篇 》 《 九 地 篇 》 特 殊 战 法
90年代初海湾战争时,布什总统的桌上只有2 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孙子兵法》,参战的 美国士兵几乎人手一本《孙子兵法》;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老板罗杰﹒史密斯公开申 言:“我成功的法宝是《孙子兵法》”; 世界许多商学院把《孙子兵法》融入高级管 理战略课程,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九篇 行军篇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军队在不同地理条件下怎样进行作战, 驻扎安营,以及怎样根据不同情况观察 判断敌情问题,并提出“兵非益多”的 精兵思想和“令文齐武”的治军原则。
实战:关羽水淹七军
第十篇 地形篇
地形者,兵之助也
利用地形对于作战的重要性,以及处 于各种地形中进行作战的基本原则,要 求将帅应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惟民是保”的品格
第三篇 谋攻篇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论述巧妙运用谋略夺取胜利的战略问 题,反映孙子对“上兵伐谋,不战而屈 人之兵”等统兵打仗最佳结局的向往与 追求。
实战: 袁曹官渡之战

国学六法:儒家、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

国学六法:儒家、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

国学六法:儒家、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我们中国的思想很庞杂,并且历史悠远。

总体概括有儒家、释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

经历数千年来这六大家还保留着,说明了这六家都是人们所需要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所谓的“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也应该不是绝对的。

如果绝对了,这些流派不可能保留到现在。

儒家是一门很现实的学派,他讲究礼仪。

所谓礼仪不过就是想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说,儒家的重心在于处理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何处理你和祖先的关系,你和长辈(上司)的关系,你和同辈(同事)的关系,你和子孙(下属)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候要怎么做,自己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养。

就这么多了。

所以黑格尔读了孔子的《论语》之后会说,读了之后对孔子的崇拜当然无存。

毕竟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教条,容不得人们自由发挥。

道家的核心在于《道德经》,所谓“道”就是天理运行,是对自然就运行规律的阐述;所谓“德”就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这个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动植物还有我们人类自己。

所以虽然《道德经》可能没有《庄子》那么贴切于道家的精髓,但却是对道家精髓的总结。

而《庄子》却吧“德性”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逍遥”。

可以说,道家阐述的问题与儒家并不相干,道家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果真要说明儒家和道家之间的矛盾有多么深刻化,那就是究竟应先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呢,还是先注意人与人的关系。

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任何人都要同时面对人和自然,就看自己拿捏分寸了。

释家跳出了自然和人,这一点和道家不同。

道家至少是在世界里寻找人和自然的关系,而释家则干脆再这个世界之外看这个世界,完全是于己无关的冷眼旁观心态。

所以,释家讲“空”,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存在的早晚都要化成尘埃,所以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释家一直都是养尊处优者的首选,尤其是处于高位者的第一选择,因为太多的人事变故让他们不能不用这种心态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

毕竟已经心在三界外,自然与儒家、道家矛盾不大,只是偶尔看到这些世俗的争斗,他们会看破红尘的淡然一笑。

兵家简介

兵家简介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中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孙武像 孙武,齐国人,字长卿,春秋时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子胥的推荐,被任命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孙武著作有《孙子兵法》一书,为中国最杰出的兵书,并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视。 孙膑,齐国阿鄄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於桂陵、马陵。他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提出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邑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用。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编辑本段8 其它著作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今人陈撄宁认为是战国时代作品,王明认为,作者是北朝一个久经世的隐者。书中继承发扬老庄哲学思想,阐发了天人相盗的盗机论以及道教神仙长生学说。“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书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历代注本繁多,见解不一。著名者有唐道士李筌、张果的《阴符经注》,宋朱熹的《阴符经考异》。後世道教定其为必诵经书,为《玄门功课经》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韩信雕塑 《六韬》,旧本题周吕望撰。《庄子·徐无鬼篇》,称《金版六弢》。《经典释文》曰:“司马彪、崔撰云:《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则战国之初,原有是名。然即以为《太公六韬》,未知所据。《汉书·艺文志》兵家不着录,惟儒家有《周史六弢》六篇,班固自注曰:“惠、襄之闲,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则《六弢》别为一书。颜师古注,以今之《六韬》当之,毋亦因陆德明之说,而牵合附会欤?《三国志·先主传》注,始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志意。”《隋志》始载《太公六韬》五卷,注曰:“梁六卷,周文王师姜望撰。”唐宋诸《志》皆因之。今考其文,大抵词意浅近,不类古书,中闲如避正殿,乃战国以后之事。将军二字,始见《左传》,周初亦无此名。其依托之迹,灼然可验。又《龙韬》中有《阴符》篇云:“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之符长九寸,至失利之符长三寸而止。”盖伪撰者不知阴符之义,误以为符节之符,遂粉饰以为此言,尤为鄙陋,殊未必汉时旧本。故周氏《涉笔》谓:“其书并缘吴起,渔猎其词,而缀辑以近代军政之浮谈,浅驳无可施用。”胡应麟《笔丛》亦谓:“其《文伐》、《阴书》等篇为孙、吴、尉缭所不屑道。”然晁公武《读书志》称:“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颁武学,号曰七书。”则其来已久,谈兵之家,恒相称述。今故仍录存之,而备论其踳驳如右。 《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旧题黄石公撰,传与汉初张良得以问世(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传与张良的书为《太公兵法》,而非《三略》)。据当今学者考证,《三略》成书于西汉末年,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该书还先后传入日本和朝鲜,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余字。现存之最早的刊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所刻《武经七书》本。

诸子百家之:兵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计然家、杂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计然家、杂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纵横家、名家、阴阳家、计然家、杂家NO.1 兵家纵横家代表人物:孙武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统称,又特指先秦时代专门研究战争的学派。

诸子百家或多或少谈及战争,但全方位研究军事并指导军事实践的只有兵家学派。

兵家自诞生起,就不仅仅局限于研究阵法战术。

影响战争胜负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天文地理、民心向背等因素,都是兵家人士留心的焦点。

换言之,兵家追求的是民族存亡之道,是安国全军之道。

《司马法》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句话最能代表先秦兵家对战争的整体态度。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将兵家著作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

这四类兵书覆盖了所有与战争相关的领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典军事史上的兵学最高峰。

在列国征战的大争之世,无论是大国兼并小国,还是弱国抵御强国,兵家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秦统一天下,结束战乱割据,是人秦的百家士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完成最后一击,正是执掌三军的兵家名将。

可以说,只要战争没有从人类社会消亡,兵家智慧的价值就永远存在。

到了今天,兵家谋略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

商界与体育界也大量借鉴先秦兵家智慧来提高竞争力。

先秦兵家主要经典有《司马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

代表人物:孙武、吴起。

NO.2 纵横家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纵横家又称策士、游说之士,是诸子百家中专攻外交智慧的学派。

纵横家一生揣摩列国形势格局,游说诸侯,为所选邦国谋划王霸之策。

小国策士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智退强敌保存本邦。

大国策士游说他国权臣,诱导对方采取利于本国政策。

纵横家大体上分为合纵与连横两大流派。

《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经过战国前期的变法浪潮,天下进人了一个均势格局。

由于列强之间实力不相上下,为了打破均衡,都千方百计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并削弱竞争对手。

合纵派主要是联合山东列国封锁西方的秦国(有时针对东方的齐国),连横派则主要以泰国为核心拉拢分化合纵阵营。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兵家,诸子百家之一,是指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

兵家思想主张什么?兵家思想主张以武战胜无武之国、以智胜有武之国,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讲究战争之道,注重实践。

兵家的代表人物:1、兵圣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着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亚圣吴起。

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

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

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

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计圣孙膑。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着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鬼谷子。

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

春秋战国时期人,华夏族,相传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人;一说陈国郸城人。

诸子百家之——兵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
兵家,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研究讨论的主要是战争哲学思想(西方近似的称作:The philosophy of war),学说重点在于“用兵”,即战略战术问题。

春秋战国之后,那些通晓军事的军事家,学者也往往归入或称为“兵家”。

主要代表人物
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孙子、孙膑、吴起等。

兵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吕尚(即史上著名的姜太公)。

其中孙子是世界公认的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之一,其伟大著作《孙子兵法》于古今中外都影响深远。

他的兵法深受吴国欢迎。

吴起往往被归为儒家,但又为儒家学者所诟病。

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家学说对此后的中国影响深远。

兵家的思想主要通过孙子《孙子兵法》一书于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遍及诸如拿破仑等军事统帅。

兵家思想于东亚有重大深远影响,如日本就有“兵学者”一词。

兵家思想对于今现代,当代的商场(商战),政治都有影响。

重要著作
《太公兵法》(亡佚)、孙子《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亡佚却被再次发现)。

中国古代兵家的介绍-谋大事的『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的介绍-谋大事的『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的介绍:谋大事的『兵家』编者按:兵家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

关于兵家,有不同的解释,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兵家的介绍。

关于兵家,有不同的解释。

《汉书;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第一种解释是《后汉书;朱儁传》:“临军易将,兵家所忌。

”《新唐书;王翃传》第二种解释为古代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

第三种解释则是魏晋时期有称兵士出身的人为“兵家”。

各行业都爱找祖师爷,那兵家的祖师爷是谁呢?从不少资料来看,应该是蚩尤。

我们知道:古人往往爱把各种英雄崇拜为神,对于超常贡献和创造能力崇拜的神格化。

因为蚩尤部落最先使用金属武器,在与黄帝部落战争中大显神威,所以蚩尤就被幻想为“铜头铁额”的神话人物,而且还被描述为“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神通广大。

《管子;地数》《山海经》均说蚩尤铸金为“剑铠矛戟”等“利器”。

对于战争这种大事,古代的统治者都相当重视的。

所以,早期的中国统治者对于传说中的战神、“兵主”蚩尤都不可等闲视之。

秦始皇、汉高祖都立祠、高规格地祭奉过他。

《史记》“封禅公”记载,秦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蚩尤为主管战争大事“兵主”,列第三位,享用的祭品规格也非常隆重。

这种祭祀“自古而有之”“绝莫知起时”,大约黄帝时已显端倪,前引《龙鱼河图》曰:“制服蚩尤,(黄)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

”后又画蚩尤形象。

直到宋太宗征河东出征前一日,还“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宋史;礼志》)。

春秋时期,社会发展空前变革,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创造开始不断萌芽成长。

中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纷纷出现,光芒四射,被人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是种夸张的说法,主要的有儒家、道家、法家等等。

然而,大争之世,各国统治阶级求利图存。

套用现在的话,战争和生存是当时的主题。

儒家、道家其实并不吃香,反而是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些后世并不太显眼的“家”成为当时的主角。

兵家的代表就是被后人尊崇为“兵圣”的孙武,孙武也就是孙子,生于约公元前535年,齐国(今山东)人。

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兵家篇

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兵家篇

兵家——作为中国人来说,几乎是无所不知的,因为兵家著名的《孙子兵法》,后世流传的《三十六计》。

孙膑庞涓的典故,所以兵家一直没有被人遗忘。

兵家其实详细划分出来有4派,虽然分为4派,但实质上有为的将军和军师对这4派都是掌握的,只是4派掌握的力度不同而已。

兵权谋——擅长料敌制胜,对敌人的底细要了若指掌,揣测对手的意图,制造一系列计中计、连环计等等,使敌人防不胜防。

还包括外交,经济战等多种方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主要依靠自身的谋略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负。

孙武是典型的代表。

《孙子兵法》一书,就是在讲权谋。

兵权谋学说更加注重战略布局。

所以被称之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兵形势——擅长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先冷静观察战场上敌我态势,找出敌人的破绽,寻求战机,以逸待劳。

吴起,孙膑是其代表。

俗话说:“孙武尚智,孙膑贵势”就是指的两位兵家天才的不同之处。

孙膑与庞涓的斗智请查阅Baidu。

兵形势学说更加注重于战术上的应用。

兵阴阳——天文气象地理在军事上的应用,擅长观察天时地利,对自然界的变化一清二楚,寻找最有利的战机与地点。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就是其代表。

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加累述。

兵技巧——擅长士兵的培养,训练精锐部队,军队的战阵演练,实战配合等等,也非常注重武器的先进性。

此派力求部队要有强有力的硬件设施。

甚至包括于军事后勤,以军纪等带兵,治军一切军事管理所在,吴起是训练精锐部队的代表,战国魏国初期,魏武卒天下无敌。

“魏武卒”称号的士兵训练极为苛刻,不仅要负重50斤铠甲及武器奔袭百里,还要立即投入作战。

“魏武卒方阵”则是铁甲军团的又一利器,50万秦军被5万魏武卒击溃。

墨子是研发武器的代表。

无论攻城守城都是样样精通。

连弩机(类似于现代的机关枪,能连续射出箭弩,对于骑兵威胁很大。

具体形式可以BAIDU),兵技巧就是包括军事建设到军队管理最基础的一切。

是军事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存在。

没有兵技巧做基础,前面三种都无法发挥作用。

兵家思想简介

兵家思想简介

yangyun10 2005-02-03 23:29:18兵家分明都是治国的道理啊,我们的祖先怎么会忽略了呢?为什么把孔子奉为万世师表?要是历代统治者都把孙子兵法作为治国典籍,只怕中国早就统一世界了,就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一条‘智、信、仁、勇、严’,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做人的标准中国人又怎么会变成今天这幅德行。

现在中国的思想一直在弱势,其实兵家思想很好,可以仔细研究,主要由于他藐视君主权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讲究利益分配上下一致(吴起:同甘共苦,无往不利),没有对君主的忠诚(知识物者为俊杰),要争取民众,结果被封建君主放弃。

吴国以兵家治国,一举灭楚,开小国灭大国的先河,兵家治国厉害。

然而,兵家不是军国主意,司马子说的很清楚,好战必亡,忘武必危;说的就是吴国四处开战,结果亡国。

孙武这个老狐狸,发现吴国已经远离兵家,就赶紧跑回家开孙子兵法学校去了。

我的资料还不充分,希望大家来讨论兵家上五度利,势,名,刑,法下五度智、信、仁、勇、严前五个可以看成总指导思想,后面5个是实现时的手段。

利:就是利益,一部孙子,上面的利字多的很。

兵家的利益其实不是商人眼中的利益,是复杂的利益阵,有很多利益组成,兵家要审时度势,舍弃小利,求得大利。

以兵家思想来看文天祥:在文天祥那个时候,南宋已事不可为,这一点必须承认,兵家作分析的时候客观是极重要的一条标准,那么文天祥的宁死不降有哪些利弊呢?中国被蒙古人占领之后,我们汉人的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于人分四等所以还要一直损失下去,可是只要我们不是真心屈服了我们就还有机会把这些利益夺回来,而文天祥的宁死不降恰恰激励了这种精神,最后实现了我们民族的大利,兵家言利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别,也就是说公利不一定就高过私利,像这种为了其他人的大利放弃个人的小利的人我称其为高尚,为了其他人的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大利的人我称其为愚蠢以兵家思想来看吴三桂从后人的眼光来看满清入主中原的确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满人不论是早期的开疆拓土的欲望还是晚期对关外的控制力都比汉人要强,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汉人政权的话是保不住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一点我承认,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满人入关打断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进程才使得中国近代积弱,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一厢情愿,毕竟除了欧洲还没有哪个地方是独立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更何况自明以来中国一直以保守著称。

国学之诸子百家:《兵家》、《医家》介绍

国学之诸子百家:《兵家》、《医家》介绍

【导语】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

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兵法》、《吴⼦》、《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等。

更多的资料欢迎继续和⽆忧考⼀起往下阅读! 兵家集⼤成者是孙武的《孙⼦兵法》。

中国⾃古以来兵家⼀直是受到重视的。

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於西周,成熟於春秋。

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国或⼀民族的⽣死存亡或被⼈奴役的⼤事。

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是⼀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

代表⼈物: 孙武 孙武齐国⼈,字长卿,春秋时兵法家。

曾以《兵法》⼗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胥的推荐,被任命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

他认为「兵者,国之⼤事」,提出「知彼知⼰,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盾双⽅,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

他还提出「兵⽆常势,⽔⽆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和灵活运⽤。

孙武著作有《孙⼦兵法》⼀书,为中国最杰出的兵书,并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视。

孙膑 齐国阿鄄⼈,孙武的后代,⼤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

他曾 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故称孙膑。

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忌,设计⼤败魏军於桂陵、马陵。

他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提出了以寡 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

著有《孙膑兵法》⼀书。

医家 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

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封建社会。

从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在中国历是⼀个⼤动荡的时期。

诸子百家之兵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

诸子百家之兵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迸发的时代,也是今后中国得以屹立于东方大地的奠基时期。

诸子百家中有这样一个流派,它并没有位列九流十家之中,却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它就是兵家。

兵家来源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旋律,也是古代社会的重要内容。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也激发了人类的智力,所以中国兵家的智慧很早就已成熟。

兵家,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古代另指拥兵一方的豪强或军将,亦为部曲私兵之称等。

兵家原出古司马之职,是“王官之武备”。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思想就思想渊源而言,兵家实出于道家,因为道家最讲“沉机观变”,而兵家则讲究用谋出奇。

此外,兵家的观风云气色又与术数相近,二者互相出入;而其权谋机变,又与纵横家相类。

《汉书·艺文志》中,兵家不入《诸子略》,而别立《兵书略》。

《汉志》说,上古以木为弧矢,“以威天下”;其后则金为刃、革为甲,“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

兵家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

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

汉初有张良、韩信等。

兵家著作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司马法》等。

这些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使之在后世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兵学名家和兵学名著。

兵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在先秦诸子中兵家的地位非常突出,我们现在的思想史讲儒家、道家、法家比较多,而忽略了兵家。

作为一个学科,兵家也未见与儒、道、法诸家辩论,相反却很兼容。

兵家与诸子平起平坐,也是百家之一,但兵家突出的地位在于,不仅兵家是系统专门研究军事的,而且先秦诸子中“无子不言兵”。

军事在当时可以说是第一要务,因为当时战争比较多,不光是兵家孙武、吴起、司马穰苴,而且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每个有学问的人都研究军事,都有关于军事方面的言论。

国学常识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绍

国学常识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绍

国学常识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绍兵家学派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诸子百家之一。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

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为何必学兵家?即使在非战争时期,我们依然需要军事思想和军事作风。

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

兵家的目的很明确:取胜。

以战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

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对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经常兜圈子,转来转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迟迟不能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任务或目标当成一个项目来看待,当作一场战争来处理,应当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打赢战争。

将军带兵打仗,与经理带领员工做项目,二者之间没有区别。

从兵家的思想裏寻找管理学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发现。

在非战争时期,战争的威胁依然时刻存在。

任何国民均不可丧失警惕。

《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汉唐时期,中国绝不缺乏阳刚之气。

宋明两朝,没有什麽出息。

有人说,北宋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时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但是国家屡屡受辱,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性格。

每次想起宋朝的历史,我都觉得胸口郁闷难耐。

人可贫贱,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烂。

国民不必好战,但必有血性与阳刚。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丈夫胸有浩然之气,虽仁爱,不失刚强。

故《司马法》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君子“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战。

二、兵家学派的著作自春秋战国至近代,我国兵家著作亦极丰富,从《司马法》、《孙子兵法》到《吴子兵法》、《三略》、《六韬》再到清末魏源的《海国图志》等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极为深厚。

从孙子兵法中浅谈兵家之智慧

从孙子兵法中浅谈兵家之智慧

从孙子兵法中浅谈兵家智慧摘要: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兵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兵家的鼻祖是孙武,兵家的思想主要是指孙武的著作《孙子兵家》中体现的思想。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兵书。

该书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逻辑缜密严谨,实践层出不穷,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家谈兵之祖”。

关键词:以智取胜,出其不意,励士,仁爱一、引言《孙子兵家》无论是在军事上,还在从其中体现出的管理哲学上,都堪称经典璀璨之作。

在我国古时不单军事上被应用,在生产经营上也被广泛应用。

被称为镇国之宝当之无愧。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军事策略---以智取胜兵家,其宗旨是取胜,而取胜有很多方法,其中以智取胜为大多数兵家接纳并运用,各种战例在军事史上勾勒绚丽的篇章,以智取胜在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宗旨和作用。

在顺势时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军事行动不能只停留在当时;其次是相持,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的时候智谋决定一切,一个有效的计策可能就会赢得整场战争;最后是逆势,在逆势的时候应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在战胜的概率很小的时候应尽量降低损失,保存有生力量,伺机爆发。

以下以出其不意之招说明以智取胜之绚丽。

有时候,看似安静的事物,他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活动。

看似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一片天。

也许在看似坚强无比的躯干里面已经被蝼蚁驻空。

蝼蚁一直相持着,从不给外界任何信息,等到时机成熟,大树的躯干将被爆发的蝼蚁折断,甚至被吞噬。

对毫不知情的外界来说,这出其不意的爆发可能是致命的。

古今中外出其不意的战法最后导致不太可能的情况一下子倾覆了。

兵家四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兵家四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兵家四派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一、兵阴阳家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四大流派之一。

所谓兵阴阳家,《汉书.艺文志》中有经典的描述:“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以为助者也。

”顺时、刑德、斗击、五胜云云,表明兵阴阳家实际上是在阴阳五行框架支配下的多种术数形式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运用或延伸;而“假鬼神以为助”,则意味着一切借助鬼神的方术巫法在军事上的应用,也都可以归入兵阴阳的范围。

兵阴阳家既包含了以往各种军事术数,诸如卜筮、占星、占云气、占梦、祭祀、禳祷、诅咒、厌胜和形形色色的杂占、巫术等,又与以往军术不同,兵阴阳家是阴阳五行化的军事术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事术数史进入了新阶段。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有《苌弘》十五篇。

今佚。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兵家》谓:“阴阳、技巧之书。

今已尽亡。

权谋、形势之书,亦所存无凡。

大约兵阴阳家言,当有关天时,亦必涉迷信。

兵技巧家言,最切实用。

然今古异宜,故不传于后。

兵形势之言,亦今古不同。

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

仍多后人所能解。

至兵权谋,则专论用兵之理,凡无今古之异。

兵家言之可考见古代学术思想者,断推此家矣。

”孙武、孙膑、张良、范增、李广利、张角、诸葛亮、李傕、司马懿、沮授……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将军师,都属于兵阴阳家。

术数形式当时较重要的术数形式有:1、卜筮卜筮,是中国古代最古老、最重要又最为人们熟悉的占卜术。

《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

汉代各种新方术和兵阴阳家大兴,但卜筮仍然是基本的战争术数之一。

《龟策列传》载汉武帝“欲击匈奴,西攘大宛。

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

先图其利,及猛将推锋执节,获胜于彼,而蓍龟时日亦有力于此。

上尤加意,赏赐至或数千万。

诸子百家之兵家思想概要

诸子百家之兵家思想概要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
可不察也。” • • • • •
“兵者,诡道也。” 、“知己知彼”、“避 实击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 城。”
• • •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 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 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无邀(拦击)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 者也。”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以不察。” •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 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 “道者,全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 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吴 起
吴起(?——前381年), 卫国人。善用兵。初任鲁将, 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 侯任为西河守。文侯死,遭陷 害,逃奔楚国,辅佐楚悼王变 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悼王 死,被旧贵族杀害。《汉 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 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 系后人所托。
孙 膑
孙膑,战国时兵家。齐国人。孙武的 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曾与庞 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 其才能,诳其到魏,处以膑刑,故称孙 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 任为军师。他设计先后大败魏军于桂陵 和马陵。主张“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 矣”(《见威王》)。认为采取“营而 离之”(迷惑敌人,使之兵力分散), “并卒而击之”(《威王问》)等方法, 寡可以敌众,弱可以胜强。强调了解敌 我双方条件的重要性。著有《孙膑兵 法》。

兵家文化

兵家文化
第七讲 兵家文化
大家知道,中国兵学与中国儒学、道学、墨 学、法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见班固《汉书·艺文志》),并且充满着许 多符合客观实际的智慧。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 家,如孙武、孙膑、吴起等人。他们总结历史上 和当时的作战经验,写出了一批著名的兵书问世, 成为诸子百家的一家;他们不仅论述与战争相联 系的用兵之道,而且还涉及社会的其他领域,与 其他各家之说相互争鸣,又相互融合,以至当时 诸家皆言兵,诸书皆言兵。
一、孙武 、孙膑、吴起与其兵法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孙武、孙膑、 吴起等人,开创了兵家学说的先河,为后世所 传承。特别是孙武及其兵法,还被国内外学者 誉为“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东方兵学的 鼻 祖”,中国兵家学说的第一人。
(一)孙武与《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中国兵学的最高境界, 现代海内外军事家现在对此皆有认同,认为《孙 子》这一观点触及了现代战争的实质,是最理想 的战略,很有现代色彩,它也是古今战术决策的 最佳选择。孙子更为重视的还是在现实的作战之 中如何进行指导的问题。为此,他指出不少值得 借鉴的作战指导原则。
在战术上,孙子认为,应该做到调动敌人而不被敌
胜”的战略目的。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破 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 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 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 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 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孙子兵法·谋攻》)。孙子认为,军事行动的上策 是在谋略上取胜;中策是用外交手段取胜;下策才是在

《儒,法,兵,道,墨家思想总结》

《儒,法,兵,道,墨家思想总结》

1、道家思想(1)老子: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

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2)庄子: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2、墨子,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

兼爱就是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

“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3、法家思想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严刑峻法主张比韩非子更早)。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意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

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种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4、儒家(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思想主张包括: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兵家鬼谷子的资料简介

兵家鬼谷子的资料简介

兵家鬼谷子的资料简介鬼谷子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著名的哲学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鬼谷子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时的能人异士,他平素都喜欢上山采药,研究药理,还对于修仙之道也很感兴趣,不过他很擅长战略布局,他所指挥的战斗据记载从来没有输过。

鬼谷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其他的小事上面也是能够帷幄运筹,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是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比的。

但是他不喜欢打架争斗之内的战争,所以是一直隐居山林,修身养性。

正是因为鬼谷子具有良好的心态,而且生活还过得悠闲自得,所以他享年的时间比起一般人来说活的都是要悠久的。

鬼谷子一生显赫,他的徒弟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各个有勇有谋,才智双全。

其中我们熟悉的就有两个,一个是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毛遂,他的自荐在小学课本里就出现了,面对大臣的束手无策,他非常勇敢的站出来,愿意为君王效力,给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个就是孙膑,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课本中他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员卓越的军事,代表作《孙膑兵法》,更是让后人代传。

鬼谷子还是纵横家的鼻祖,纵横家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某个联盟或者组织,主张一个思想立场。

和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他们是一样的,只是各家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鬼谷子的生平都记录在《鬼谷子》一说里面,里面还记录着他的一些有哲理的话以及战场上各种有用的战略,后人都觉得他就是一个千古奇人。

鬼谷子的传人关于鬼谷子的传人,可以说,孔夫子有三千门徒,可是能考证的只有七十二贤士;其他诸子百家,虽说盛极一时,但是能流传下来并且发扬光大的少之又少。

只有鬼谷子先生,其所收之徒成名者居多,纵横之术,捭阖之道,战国群雄纷争,百家争鸣,鬼谷子的一班徒儿分散在神州各地,左右了一个时代的战争与和平。

据说鬼谷子先生招徒弟不挑人,见人就收。

鬼谷子先生常年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在此教徒授艺。

他的徒弟有:孙膑、苏秦、张仪、乐毅、范雎、魏僚、李斯等等,商鞅在李悝死后拜鬼谷子为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常识诸子百家之一兵家介绍
【兵家学派】
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

诸子百家
之一。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
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
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今有兵家著作《孙
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


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为何必学兵家】
即使在非战争时期,我们依然需要军事思想和军事作风。

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

兵家的目的很明确:取胜。

以战
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
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

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
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对
目标没有清晰的理解,经常兜圈子,转来转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
力以赴,迟迟不能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任务或目标当成一个项目来看待,当作一场战争来处理,理应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打赢战争。

将军带兵打仗,与经理带领员工做项目,二者之间没有区别。


兵家的思想裏寻找管理学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发现。

在非战争时期,战争的威胁依然时刻存有。

任何国民均不可丧失
警惕。

《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汉唐时期,中国绝不缺乏阳刚之气。

宋明两朝,没有什麽出息。

有人
说,北宋是中国古代的时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但是国家屡屡受辱,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性格。

每次想起宋朝的历史,我都觉得胸口郁闷难耐。

人可贫贱,不可
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烂。

国民不必好战,但必有血性与阳刚。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丈夫胸有浩然之气,虽仁爱,不失刚强。

故《司马法》说:“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
虽战可也。


君子“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战。

【兵家学派的著作】
自春秋战国至近代,我国兵家著作亦极丰富,从《司马法》、
《孙子兵法》到《吴子兵法》、《三略》、《六韬》再到清末魏源的《海国图志》等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极为深厚。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官方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
部军事教科书。

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
《三略》、《六韬》、《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汇编而成。

为适合军事斗争、教学、考选武举的需要,北宋神宗(赵顼)于元
丰三年(1080年)命令当朝学府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组织力量校定、汇编、出版上述七部兵书。

武学博士何去非参与了此项工作。

北宋朝廷
花了三年时间,从三百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挑选出这七部兵书,
作为武学经典。

校定后的这七部兵书命名为《武经七书》,共25卷。

它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裏的瑰宝。

《武经七书》颁行后,备受世人注重,注家蜂起,先后出现了几十种注释本,
有宋朝施子美的《武经七书讲义》,明朝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
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清朝朱塘的《武经七书汇解》、丁洪章的
《武经七书全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