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精炼 川教版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第1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
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治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A、商鞅
B、齐桓公
C、屈原
D、扁鹊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
A、神农
B、大禹
C、屈原
D、楚庄王
【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精炼 川教版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一、选择题1.右图为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相传,孔子在此曾聚众讲学。
孔子生活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应是( )A.“仁”“礼”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拓展延伸】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孔夫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故选A。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仁政”主张C.创办私学D.主张“因材施教”【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故C项体现了“均衡教育”思想。
5.孔子曾谈论他的弟子们:子张狡黠,曾子迟钝,高柴愚直,而仲由、季路则改不掉粗鄙的毛病。
为此,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填鸭式教学D.循循善诱的说教【解析】选B。
川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课件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孔子的生平、思想和教育成就。 (2)百家争鸣的出现时间、主要学派及其思想主张、影响。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孔子 春秋时期 鲁国陬邑人。 1.生平:名丘,字仲尼,_________ 2.成就: (1)思想方面: 仁 ①提出“___”的学说。 儒家 学派,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 ②创立_____ 想。
【判断抢答】 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 提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
2.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 ) 提示:孔子通过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 对象,从而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探究主题1
孔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奖得主汉内斯·阿尔文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 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 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
百家争鸣 3.影响:形成“_________”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 起来。
【要旨提醒】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使个体生产成为新的主要生产方式; 政治上,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各国纷纷变法,封建制 度逐渐确立;思想上,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推 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十一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十一第1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C、孔子D、韩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A、河南安阳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四川成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A、神农B、大禹C、屈原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 )A、屈原B、李冰C、商鞅D、扁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今年(农历2015年)是乙未年,由此可知,农历1955年应是(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申年D、丁酉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忧国忧民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 )A、屈原的《离骚》B、李白的《蜀道难》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李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B、孔子C、扁鹊D、孟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学派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屈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编钟最早起源于( )A、夏B、西周C、商D、战国【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名人。
初中历史川教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 活跃的学术思想PPT
儒家
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就是“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统治者要“为政 以德”。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和 利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 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育学生“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温故 而知孔新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
法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 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 的仁政,提倡法治。他认为历史 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著有《韩非子》一书。
兵家
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 孙武。他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 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 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于此书。
墨家 道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道家
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强 和弱等,对立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可以 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种观点在哲学上 叫辩证法。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
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提出“民贵君轻” 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还主 张不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合 理利用自然资源。
孟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编辑 成《孟子》一书。
墨 家
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ຫໍສະໝຸດ 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 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九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九➢第1题【单选题】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治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是( )A、黄帝B、扁鹊C、华佗D、伊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A、韶乐B、钟鼓之乐C、祭祀礼乐D、唐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直为中医沿用的四诊法中的“闻”是指( )A、看气色B、闻气味C、按脉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3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
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
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 )A、春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屈原B、李白C、扁鹊D、管仲【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韩非子B、孟子C、荀子D、孔子【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练习题二十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练习题二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现了下图画面。
该名人是( )A、孔子B、孙武C、墨子D、孟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A、国庆节B、中秋节C、元旦节D、端午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3月30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30余万游客到访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首次启动的“百万游客青城山一都江堰踏春寻宝”互动旅游体验活动深得游客好评。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A、①③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时训练:5.21活跃的学术思想(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8·山西模拟)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2 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 )A.孟子B.庄子C.孔子D.墨子3.(2018·东莞学业考试)《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和“礼”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4.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2018·长沙学业考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为政以德”C.创办私学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6.(2018·长沙学业考试)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B.《孙子兵法》C.《道德经》D.《论语》7.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8.(2018·绍兴中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老子D.韩非9.(2018·菏泽模拟)右图为2019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喻意是“上善若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学案 川教版
第5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直击考点 孔子和他的思想、战国各学派名称和代表人物课前导学1.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人)。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 ”的学说,创立 学派。
后来, 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论编成 ,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①他创办 ,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编订教材(《诗经》、《尚书》和《春秋》),丰富了教学内容;③他善于启发诱导, ,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④他重视师德。
4、.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史称 。
最重要的学派有 、 、 、 。
此外还纵横家、兵家和农家。
各学派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 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
知识结构 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他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中。
教育家:①创办私学②编订《诗》《书》《春秋》 ③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概况: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各学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相互展开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最重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难点突破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大变动和大分化,使各种政治力量都登台表演,并且各推出自己的思想代言人,而这些思想家都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去解释社会的万事万物,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诸子百家。
(2)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人数较前增多。
当时通称为“士”他们都力图为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发展开辟道路,于是各显神通,著书立说,推动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的生力军。
(3)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诸侯割据,七国争雄。
2018-2019学年度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教案 川教版
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
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思想家的名言名句。
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取有用信息、认识其思想的方法。
学习评价思想家的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培养和提高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崇敬孔子等文化名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通过认识孔子等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
“百家争鸣”的含义及代表性思想家。
难点:1、孔子的政治思想。
2、“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战国各学派的基本观点。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孔子与诸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引言。
2、教师引入:中国古代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学术思想,群星璀璨,光耀千古。
西方社会学家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有长足的发展,还得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去寻找智慧。
在本课,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
二、新课讲授(一)孔子1、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公认的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指导学生观察书上关于孔子的介绍。
然后叫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及事迹2、要求学生读书,找出“历史上怎么样评价孔子?”后叫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再说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呢?3、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论语”中的话,理解“仁”的含义。
然后教师简介后来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时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情况4、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教育的作法的意义所在。
并引导学生阅读小字,以理解因材施教。
5、关于孔子的这些评价是如何得出的呢?引导学生引出“论语”。
然后问学生是否是孔子所著?(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学生阅读教材。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上册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20张ppt
【史料解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材料的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
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了一个 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 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材料六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
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
富有独创精神。”
——郭沫若
(5)依据材料五,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提示:原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各国变革的需要;一批
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私学的兴盛,为各派学说的传
论语 》。 ④其言论被弟子编成《_____
二、百家争鸣
1.背景:
战国 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1)_____ 著书立说 聚众讲学,传播自己的观点。 (2)一些学者纷纷_________,
2.学派: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孟轲
儒家 荀况 道家 墨家 法家 庄周 墨翟 韩非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仁政”
“礼”“法”结合 “治”不如“不治” 对外反对侵略战争,对内互利互爱,举用贤能 加强国君的权力,用法律统治人民
百家争鸣 3.影响:形成“_________”的局面 ,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起来。
【比较记忆】
☉孔子的言论记载在《论语》里,《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墨家:反对战争,互利互爱,举用贤才;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星光灿烂,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这些花
开时争奇斗艳,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凋零后亦是华夏文明中最
川教版历史七上活跃的学术思想
第五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要完成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1、识记和理解:(1)住孔子的姓名、生活时代及集中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
(2)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适当背诵春秋战国思想家的名言名句。
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能力和方法:(1)学习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取有用信息、认识其思想的方法。
(2)学习评价思想家的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尤其是思想家)的评价能力。
(3)培养和提高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短句或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崇敬孔子等文化名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优秀文化遗产;通过认识孔子等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孔子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贡献;“百家争鸣”的含义及其代表性思想家。
教学难点是:孔子的政治思想;“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战国各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教学方法整节课贯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在本节课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充分体现教师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决策者,不仅要把握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更要把握在课程因素组合的中观课程结构,策划好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组织,使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换句话说,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有计划的行动,教师课前完善的计划是一节课成败的先决条件。
2、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主要有:(1)针对学生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的启发式提问,第二学习主题、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社会主要情况?(2)针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启发式提问,你们学过的有关孔子的文章有哪些呢?哪些事例能够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呢?(3)针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的启发提问,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呢?(4)针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原因的启发提问,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3、教师采用发展性评价,实现教学目标。
七年级历史上册 《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练习1 川教版
第5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同步练习达标训练: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A 《诗经》B 《尚书》C 《春秋》D 《论语》3. 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学习要经常复习B.要谦虚好学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D.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4.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
”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5.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A. 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6.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墨子B. 韩非C.孙武D.孙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这句名言出至()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8.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A 《诗》B 《书》C 《论语》 D《春秋》9.材料解析: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请你阅读后回答: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②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拓展训练: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归纳为()A. “兼爱”、“非攻”的学说B.“仁”的学说C. “礼”“法”结合的学说D. “无为而治”的学说11.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
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12.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是()A. 道家思想B. 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13.连线填空题:(把下面有关百家争鸣的人物与主要主张进行配对,并将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人物主要主张()老子 A主张“兼爱”、“非攻”()孔子 B主张“无为而治”()墨子 C主张“人定胜天”()庄子 D主张“为政以德”()韩非 E主张“以柔克刚”()荀子 F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培优训练: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15.请你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找四位同学扮演儒、墨、道、法四家角色,进行辩论和评述。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拔高训练第六十一篇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拔高训练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为了纪念( )A、扁鹊B、屈原C、鲁班D、李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6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暨“多彩都江堰,快乐四季游”系列旅游主题活动,于清明节假期举行。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都江堰的是( )A、禹B、管仲C、商鞅D、李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其中右图所示战国时期巴国编钟在1972年出土于( )A、涪陵B、云阳C、巫山D、忠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描述的文字中,哪一种文字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并且与今天的文字有着渊源关系( )A、传说中黄帝下属仓颉所造的文字B、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刻画的符号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宁夏大麦地岩画中的图画和符号【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B、鼓C、瑟D、编钟【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
一、选择题
1.右图为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相传,孔子在此曾聚众讲学。
孔子生
活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
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应是( )
A.“仁”“礼”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拓展延伸】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孔夫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故选A。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仁政”主张
C.创办私学
D.主张“因材施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故C项体现了“均衡教育”思想。
5.孔子曾谈论他的弟子们:子张狡黠,曾子迟钝,高柴愚直,而仲由、季路则改不掉粗鄙的毛病。
为此,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填鸭式教学
D.循循善诱的说教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
6.(2013·泰安学业考)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仁在其中”判断与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有关,而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中,故选B。
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
A.孔子创立私学,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和学派纷纷阐发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之间互相批评,激烈争论,彼此影响,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本题应选D项。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题干中“学术思想”等关键信息,便可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故选B。
1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治不如不治,顺其自然,孩子会进步的”,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爷爷“治不如不治,顺其自然……”的言论,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相吻合。
故本题选C项。
11.假设下面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典籍的封面,如果你要查阅有关儒家的主张,你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儒家的代表作是《荀子》。
二、非选择题
12.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历史讲座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3)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家的看法。
(4)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第(1)(2)(3)题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需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地分析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答案:(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们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进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韩非认为应加强国君的权力,用法律统治人民。
(2)孟子将孔子“仁”的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仁政”。
(3)墨子反对大国侵略小国的战争。
(4)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他“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