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整合1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1
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


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反封建革命性增强


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内容: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
(3)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4)影响: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主要反对清政府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2-2伟大的抗日战争 56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2-2伟大的抗日战争  56张

必修一
专题2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四
1936~1946年大学专科以上学校统计表
学年度 院校数 教员数 学生数 毕业生数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09 91 97 101 113 129 132 133 145 141 185 7560 5657 6079 6514 7598 8666 9421 10536 11201 11183 16317 41922 31188 36180 44422 52376 59454 64097 73699 78909 83498 129326 9154 5137 5085 5622 7710 8035 9056 10514 12708 14463 20185
必修一 专题2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革命根据地”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 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 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至1945年即抗日 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 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 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课堂巩固
3
互动探究
6
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一
专题2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目标定位
必修一
专题2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 课标 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 展示 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考纲 要求 考点 聚焦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三必修1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三必修1历史试题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专题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某某摸底)《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记载表明导学号 04430060(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答案]B[解析]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听从周王的调遣,派兵随周王出征等,材料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故应选B项。

2.(2015·某某红色六校联考)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冬践土之会,本是晋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却记为“天子狩于河阳”,以下评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04430061( )①作者描述带有主观因素②通过一个“狩”字,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③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④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春秋》把诸侯召见天子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这属于春秋笔法,同时也体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

对这样的史料应该辩证地看待,③④明显不正确。

3.(2015·某某一模)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

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04430062 (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答案]D[解析]从材料“最早的姓氏,姬、姜、嬴、妫等”可以看出都有“女”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

4.(2015·某某四地六校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参考答案】 (1)理解:宋代的官与差遣分开,有官位不一定有差 遣,也就是没任务。但朝廷也会支付俸禄给他们, 结果造成官员过剩;地方上的监察官很多。结果官 员都人浮于事,相互推卸责任,产生冗官。原因: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的后果。 (2)明朝初年实行特务统治,加强对大臣的监察。废 丞相,权分六部。
(3)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办事快捷,提高 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 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 峰的标志。 (4)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评析: 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 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导致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 于一人,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4)总体评价: ①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 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②由于军机大臣只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一机构的 设置表明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它标志着我国的封 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考点1: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1】(2013· 山东基能)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 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 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 )
二、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 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 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 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 学士实际上是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 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 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4)影响: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此措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 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历 时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②废行省,设三司。三司是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关, 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牵制,遇有重大事宜, 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 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极端的君主 专制统治。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1-2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52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1-2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52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门、门下和尚书三 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 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三省 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________的独尊。 (3)宋代:设中书门下、________(副宰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到1840年鸦片
战争为止,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 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 流,即使出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统一多民族 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参考答案: 一、1.明太祖 二、1.雍正 易错易混提示 明朝的内阁首辅负责的事务与丞相相似,但丞相的权力更 大,有决策权,而内阁首辅对重大国家事务仅仅有参政的权 力,其意义只备皇帝顾问,无决策权,因此,内阁首辅不是丞 相。 封建君主专制 2.内阁制 (2)职权范围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答案】B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课堂巩固
必修一
专题1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1.(2011· 江苏省单科历史· 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解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郡县制的消极反 思,造成了王国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1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线索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开创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

(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的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3)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考纲要求]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图示解史分封制实际效能及影响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内容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评价进步性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局限性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1
③三项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二是法律化原则;三是制度化原 则。
(2)多样性的表现 ①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成立,颁布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但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法 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
②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项目
内容
名称 拓展方式
古希腊文明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 邦,吸收外部文明并 拓展希腊文明
分散的城邦制;各城 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 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古罗马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 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 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在西方政治发展中
的作用 (1)统一性的表现 ①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在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问题上,代 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
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②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
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
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题型特点】 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 选择题。此类型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表述关系的题干;②根据题干 要求以数字序号列出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或现象;③由不同的数字
【高考例析】
(2009·高考天津文综卷)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 “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与综合复习整合-学术金刚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册思维导图与综合复习整合-学术金刚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意义
(1)无产阶级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一、革命前的俄国
经济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缓 条件 慢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革 命 的
社会 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严重、革命性强 条件 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 月 革



现实 条件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四月提纲》
政治 条件
无产阶级分子和政党的出现
七月流血事件
和平失败、两个政权并存结束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政治上
掌握政权(最核心)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成立新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
2、经济上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土地法令》 3、外交上
宋朝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副相)——分行政权
中央——二府三司
枢密院——分军权
盐铁
三司使——分财权
度支
地方
军事
收兵权 调精兵,充禁军 更戍法 调、统之权
户部
行政—— 文官(中央)——通判(监督)
财政——转运使(赋税) 加强中央集权;积贫积弱、三冗
科举——糊名法
中央——一省二院
元朝
中书省——(独大)相权反弹
上议院 (司法)
贵族
1832年议会制改 革(工业资产阶级)
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
独立战争的胜利——政治前提 邦联弊端——根本原因 启蒙思想——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制宪会议——直接原因
内容
联邦制—— 实行联邦政体
1787年宪法 (联邦宪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5篇】备课是教师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高一上学期学习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学生现状分析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个的历史教学工作。

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封建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1.强化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就是要将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记忆牢固,理解准确。

要注意研究在复习中怎样把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题问题、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要研究怎样整合教材,怎样加强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嫁接与联系,怎样整合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研究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把主干历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起来,达到记忆牢固,理解准确,运用灵活。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共21张PPT)(共21张PPT)

二、西周分封制
2、目的: 巩固统治 3、分封的对象: 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4、权利: 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世袭统治权 5、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6、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7、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8、解体: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名存实亡. 战国时被郡县制取代.
2、官员的产生和待遇不同: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吏只有俸 禄没有封地。 3、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封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有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4、性质不同: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 秦汉:郡、县(汉初郡国并行制;东 汉出现州、郡、县)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8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3:32:5803:32:5803:328/28/2021 3:32:58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803:32:5803:32Aug-2128-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3:32:5803:32:5803:32Saturday, August 28, 2021
32))最商高:执宗政法集制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 度集3)中周;:(宗分法封制制、下分诸封侯制权、力礼较乐大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_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单元综合提升_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深化理解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

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52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52张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失
必修一
专题1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解析】“德礼为政教之本”,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 刑罚的本体,排除A项。“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 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项。“相须 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项。故选D 项。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二、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________上的矛盾。 2.实质:按照________分配政治权力,维护________,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必修一
专题1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内容 (1)核心是________。 (2)周天子以________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 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按血统关系的 亲疏,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 宗法等级。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 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必修一 专题1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3.秦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________ 制,实行________制。 4.郡县制的特点:郡县制形成了________的形式,郡县 长官一概由________任免调动,不得________,统治权牢牢掌 握在________一人手中。 5.郡县制的建立,是_______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________政治取代________政治的重要标志。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必修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经过:丰岛战役(战争开始);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

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3、内容及危害:①赔偿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列强控制京津地区.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⑥《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第5讲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演变----

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1-专题一第5讲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演变----

二、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2. 特点
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 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
3. 评价 积极 —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局限
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拓展延伸
谏议制度
——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概念辨析
★士族
——自魏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 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的特殊社会阶层。
又称门第、门阀、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拥有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 【文化】崇尚清谈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中央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隋唐 宋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等

御史大夫

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
东厂、西厂、锦衣卫

都御史
地方 监御史
刺史
监察御史
通判
监察御史
按察司
目的
监督官员,以 保证官僚队伍 的廉洁,维护 封建统治
监察御史
➢知识链接
獬豸(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俗称独角兽 ❖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 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 下肚子。后为清代监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
❖锁院制:一经任命为知贡举 (即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 在大约五十天左右的锁院期间, 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 臣僚交往。
如何评价科举制?
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 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 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 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 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高考历史备考一轮复习知识点强化练习 必修一 专题一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历史备考一轮复习知识点强化练习 必修一 专题一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备考加速度-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年高考历史备考一轮复习知识点强化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共20题1.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

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即位,是为周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2.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3.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

这反映出当时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守法血缘关系衰落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4.《周礼》载,太宰居辅弼天子的要职,主持监察。

监察事务实际由小宰主持。

该系统中的宰夫、宫正、大史、小司寇等也兼有监察的职权。

材料表明西周A.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B.监察体系已基本完善C.监察职能分布很广泛D.监察制度未真正建立5.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

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

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东周时期,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B.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C.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D.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6.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C.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7.据《史记》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打算封禅,齐相管仲用其他理由多次阻止无效,最后以没有天降祥瑞为由计齐桓公打消了封禅计划。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训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训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

考点训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题组一基础小题]1.(2020·某某某某一中开学考)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集中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皇帝勤政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皇帝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故A项正确。

2.(2019·某某某某高二期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

”该典故反映了( )A.群臣立场坚定B.秦二世的软弱无能C.丞相位高权重D.丞相制度不合时宜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后群臣皆畏高”可知,丞相赵高位高权重,已经对皇权构成了威胁,故选C项。

A项与材料“或言马以阿顺赵高”的描述不符,排除;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群臣对赵高的忌惮,而不在于皇帝的反应,且单从材料中皇帝的反应也无法得出其软弱无能的结论,排除B项;丞相作为一种制约皇权的重要因素,其有设立的必要,排除D项。

3.(2019·某某某某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

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

材料反映了(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答案 C解析材料中说明的是秦朝中央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职责分配比较合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正确。

A、B、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4.(2020·海淀区期中)秦律强调“法治”,规定“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每个人都被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同时又规定“同罪不同罚”,同样的犯罪因社会地位不同而处罚有别。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单元综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表达。

它经验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开展过程。

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其次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

历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详细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别性。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开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心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逐步开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减弱;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开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心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听从专制王权的须要;废行省,设三司,干脆隶属中心,中心对地方限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学法指导1、要留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根本概念,并结合详细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2、要留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要留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开展演化的整体线索。

(4)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居于统治地位。

3、西周时期特点:国家政权和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的父系家长制演化为严格的宗法制度,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整 合
对应学生
用书P11
专题知识网络
历史纵横
明清时期中国和欧美历史的不同走向
中 国
西 方
经济
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外交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思想
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也是维护分封等级的工具。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4.郡和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秦朝统一后只是全面推行。

5.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相比,实质上的不同是以封建专制集权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帝仍是世袭的。

6.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
制度宰相制内阁制
相同(相似)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
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
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
7.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9.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但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答排序题的一般方法——“将事件归到一定历史阶段中再排序”及案例(2009·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89()。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的行政区划,即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解题关键是知道不同时期中央对地方的行政制度,图①为行省,应是元朝;图②为道,应是唐朝;图③为诸侯国,应是春秋;图④为秦朝实行的郡县制。

答案 A
将事件归到历史阶段中再排序
特点⎩⎪⎨⎪⎧
(1)时间跨度大(2)基础性强(3)一般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知道谁先谁后就可以了(4)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案例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

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了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 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评价秦始皇,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
献。

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

(回答本问,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一分为二看主流
评价历史人物,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要把其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第三,主要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推动还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