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规定

合集下载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几天我国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共有7天,分别是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元旦。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传统的农历新年,一般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期间,节日期间人们回家团聚,拜祭祖先,进行各种传统习俗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和舞龙舞狮等。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每年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人们会扫墓祭祖,悼念逝去的亲人,并进行一些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相关的活动,如踏青、插柳和放风筝等。

劳动节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固定在每年的5月1日。

人们在这一天放假休息,同时也举行各种劳动节庆祝活动,以表彰和感谢全国劳动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艾草,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和抵御瘟疫的英雄贵族韩湘子。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赏月祈福,以祝福家人团圆和好运。

国庆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每年公历10月1日至7日,人们会放假七天,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和游览。

元旦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日之一。

每年公历1月1日,人们会庆祝新年的到来,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燃放烟花、举行晚会和互相祝福。

以上就是我国规定的法定节假日的详细介绍。

这些节假日不仅是人们放松身心的时间,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团聚家人和庆祝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假日,享受假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规定都有哪些

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规定都有哪些

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规定都有哪些法定节假日的每个节日都成为了我们的传统,那国家都规定着有哪些节日?放假多少天?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法定节假日规定的意义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

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须在正常支付员工工资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统筹性的特点。

对旅游和社会经济的真实拉动效应,以及新的节假日方案对于旅游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数理分析,形成科学决策的数理依据。

此外,方案最大的特色是统筹性,它统筹兼顾了旧的节假日制度的优点及新的社会需要;统筹兼顾了不同社会力量的意见和需要。

更重要的是,它还统筹兼顾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一点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一、引言法定节假日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休息权利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设立的特殊日期。

为了规范法定节假日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三、法定节假日的种类(一)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1、新年,放假 1 天(1 月 1 日);2、春节,放假 3 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清明节,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4、劳动节,放假 1 天(5 月 1 日);5、端午节,放假 1 天(农历端午当日);6、中秋节,放假 1 天(农历中秋当日);7、国庆节,放假 3 天(10 月 1 日、2 日、3 日)。

(二)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1、妇女节(3 月 8 日),妇女放假半天;2、青年节(5 月 4 日),14 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3、儿童节(6 月 1 日),不满 14 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 1 天;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 月1 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四、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安排(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放假时间安排劳动者休假。

(二)若法定节假日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五、法定节假日的工资待遇(一)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二)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工资。

六、法定节假日的工作安排(一)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确需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事先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二)对于涉及公共服务、国家安全、抢险救灾等特殊行业和岗位,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安排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七、法定节假日的福利保障(一)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法定节假日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福利,如节日礼品、餐饮补贴等。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公休假日,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为了规范节假日的管理,保障法定节假日的正常运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的确定我国法定节假日主要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这些节假日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具有法定性质,是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

二、法定节假日的放假办法法定节假日的具体放假办法由国务院决定,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一般情况下,法定节假日通常是连续放假,使全国范围内的人民都能享受到休息的机会。

在放假期间,除部分必须继续工作的行业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一般都应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和节假日的正常运行。

企事业单位需提前制定好放假安排,并及时通知员工。

工资待遇方面,根据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放假期间享受正常工资待遇。

三、加班和调休问题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由于特定行业或紧急情况需要继续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安排员工加班,但加班时间超过规定范围的,必须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一般按照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规定执行。

对于因工作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员工,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调休。

调休的时间一般应在放假后的一个月内安排,可以与法定工作日组成连续休息。

四、节假日的经济保障为了确保职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的生活需求,我国规定了职工节日福利制度。

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经济状况合理安排节日福利,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贴或福利待遇。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商家和各类服务行业应当开展相关优惠活动,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刺激消费需求。

同时,也要加强价格监管,防止出现价格过高和欺诈消费的情况。

五、法定节假日的文化传统法定节假日不仅是休息和放松的时刻,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个节假日都有其独特的活动和习俗。

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当组织和支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节庆展览、演出、比赛等,让人们在节假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定的特定时间段,用于休息、放假和进行庆祝活动。

法定节假日的管理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法定节假日管理的规定:一、节假日的类别和安排根据《劳动法》和《节假日办法》,法定节假日分为三类:国家法定假日、休息日和调休日。

1. 国家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国家法定假日是全国统一的假日,通常放假一天或连续几天。

2. 休息日:指周六和周日。

劳动者每周应有连续的两天休息时间,这两天通常是周六和周日。

3. 调休日:指将国家法定假日与休息日错开,进行调整,以保证连续假期。

当国家法定假日与休息日重合时,需要调休,使得劳动者可以享受到更长的连续休假时间。

二、法定节假日的安排与补偿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于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情况,应给予特殊的安排与补偿。

1. 加班工资:对于在法定节假日需要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假日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2. 弹性安排: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保证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采取弹性工作制度,对于需要连续工作多天的劳动者,应在安排工作时间上给予适当调整和休息。

3. 补休安排:对于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也应该给予补休的安排,使得劳动者在其他时间可以得到相应的休息补偿。

三、请假与调休规定法定节假日期间的请假与调休,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1. 请假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在事先得到用人单位批准后请病假或事假。

尤其在国家法定假日期间,请提前向用人单位提交请假申请,确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2. 调休规定:劳动者在国家法定假日期间需要工作,在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他时间调休,以便享受到相应的休息时间。

四、其他相关规定1. 节假日活动: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增强全民的节日氛围和幸福感。

2. 法定节假日照常发放工资:无论劳动者是否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时发放工资和福利待遇。

法定节假日2024放假时间表

法定节假日2024放假时间表

法定节假日2024放假时间表法定节假日2024放假时间表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10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8天。

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

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

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六、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

9月14日(星期六)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法定节假日放假几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1.新年,放假1天;2.春节,放假3天;3.清明节,放假1天;4.劳动节,放假1天;5.端午节,放假1天;6.中秋节,放假1天;7.国庆节,放假3天。

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是给算工资的,如果单位节假日放假不给算工资,则违反了相关法律,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

法定节假日薪资待遇如何规定法定假期综合工资=法定假期日常工资+法定假期加班工资1.法定假期日常工资员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依法享受带薪休假,即在法定节假日中,即使员工不上班,企业也应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样,正常支付其日工资。

2.法定假期加班工资企业如在法定节假日,如国庆节,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其日工资的300%.即其加班工资≥日工资_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资。

综上,按标准工时制的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企业应付工资为: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应付法定节日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按通俗的说法,即不低于“四倍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能等同于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全部工资,即一般按300%支付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全部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举报吗公司法定节假日加班举报的方法如下:1.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2.可以通过拨打投诉举报电话来进行处理;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之后,会展开调查。

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法定节假日一览表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定节假日对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

作为劳动者,掌握法定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和相关政策,不仅能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也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保障权益。

一、法定节假日一览表其中,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分为三类:国家法定节假日、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和劳动者带薪休假日。

1、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是指全国性的节假日,根据国务院规定,每年的节假日包括: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清明节:农历清明节前一天至后一天劳动节:每年的5月1日至3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2、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是指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节假日,各地的安排时间和节假日天数不同。

例如:元宵节:江苏等地龙舟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七夕节:南京等地3、劳动者带薪休假日劳动者带薪休假日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获得的带薪休假日,包括:婚假产假、陪产假、流产假病假、探亲假等除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外,其他休假时间均属于带薪休假,劳动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用人单位申请。

二、法定节假日政策1、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由政府规定,是劳动者合法享有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政策如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员工安排带薪休假,具体天数和时间由国家规定。

劳动节为有薪休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规定享受有薪休假,一般情况下为三天。

国庆节为有薪休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规定享受有薪休假,一般情况下为七天。

2、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多数是由地方政府制定,各地政策不同,但需要遵循《劳动法》的要求,即劳动者在这些节假日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

3、劳动者带薪休假日劳动者带薪休假日是用人单位设立的一种特殊假期,属于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协商,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劳动者带薪休假:婚假:一般为3天至七天产假:女性享受128天带薪休假病假:根据实际情况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般不低于七天探亲假:一般为5至7天等总之,在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期间,劳动者仍要遵守企业的规定,维护企业生产秩序和经济效益。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一、节假日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劳动节假日的规定》,节假日是指法律规定的休息日和假日,包括法定节日和放假办法规定的休息日。

法定节日主要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放假办法规定的休息日一般是指周末及与法定节日相连的调休日。

二、节假日的安排和休假办法1. 元旦节:每年的1月1日是法定节日。

根据我国规定,如果元旦节与周末相连,可放假1天,形成连休3天。

2. 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被设定为法定节日。

春节放假时间一般安排为7天,包括农历除夕至初三(即春节前三天)。

3. 清明节:每年的4月4日至6日是法定节日。

根据国家规定,如果清明节与周末相连,可放假1天,形成连休3天。

4. 劳动节:每年的5月1日是法定节日。

根据规定,如果劳动节与周末相连,可放假1天,形成连休3天。

5.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法定节日。

一般放假3天,包括农历初五至初七。

6.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法定节日。

一般放假3天,包括农历十五至十七。

7. 国庆节:每年的10月1日是法定节日。

长假一般安排为7天,包括国庆节前3天和后3天,与周末相连的调休日。

三、节假日的调休安排和补休办法在落实法定节假日休息安排时,有时会出现与周末相连的情况。

这时,根据相关规定,可以调整工作日或者进行补休。

1. 调休安排:如果法定节假日与周末相连,可以将法定节假日前后周末的工作日调整为补休日,以形成连休。

2. 补休办法:如果因工作需要无法连休,可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补休。

补休应当在节假日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具体安排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确定。

四、节假日经济及旅游景区管理1. 节假日经济:法定节假日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

各地应推出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鼓励人们增加消费。

2. 旅游景区管理:节假日期间,旅游景区是大众出游的主要选择之一。

为了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景区承办单位应做好人员调配、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体验。

国家法定休假规定是什么

国家法定休假规定是什么

国家法定休假规定是什么根据2024年最新劳动法休假制度,国家法定休假规定如下:1.简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

国家法定休假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假期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带薪年休假根据最新劳动法,劳动者在连续工作满1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

具体规定如下:-工龄满1年但不满10年的劳动者,年休假天数为5天。

-工龄满10年但不满20年的劳动者,年休假天数为10天。

-工龄满20年以上的劳动者,年休假天数为15天。

3.带薪病假根据最新劳动法,劳动者在连续工作满3个月后,享有带薪病假。

具体规定如下:-病假天数累计不超过10天的,按劳动者工资的100%支付工资。

-病假天数累计超过10天的,从第11天开始按劳动者工资的80%支付工资。

4.法定节假日最新劳动法规定了一系列法定节假日,劳动者在这些节假日享有休息的权利。

具体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1月1日1天。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3天。

-清明节:农历四月四日1天。

-劳动节:5月1日1天。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1天。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1天。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共7天。

5.结婚休假最新劳动法规定,在劳动者结婚时,享有带薪婚假。

具体规定如下:-结婚当天,享受连续3天的带薪婚假。

-如果结婚地点与劳动者工作地点相隔较远,劳动者还可以享受额外的带薪婚假。

6.丧假最新劳动法规定,在劳动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或者其他与其有亲属关系并与其生活共同体的人员去世时,享有带薪丧假。

具体规定如下:-配偶、父母、子女的丧假期限为3-7天。

-其他与劳动者有亲属关系并与其生活共同体的人员去世时,丧假期限为1-3天。

总结:根据2024年最新劳动法休假制度,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带薪病假、法定节假日休假、带薪婚假和带薪丧假的权利。

这些休假制度的实施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根据法定休假制度的规定,合理安排休假,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国家法定节假日哪11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哪11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哪11天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法律常识: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1月1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5月1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法定节假日有哪些一、法定节假日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中国的节假日制度

中国的节假日制度

中国的节假日制度一、法定节假日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全民共享的休息日。

其中,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通常会安排调休,与周末或其它工作日进行互换,以实现连续休息。

二、周末休息日中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末休息日为周六和周日。

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遵循这一制度,员工可以在周末得到休息。

三、带薪年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年后,应享受带薪年假。

带薪年假的具体天数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而定,通常为5-15天不等。

四、特殊人群假期特殊人群假期主要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等特定群体。

例如,妇女可以享受三八妇女节假期;儿童可以享受六一儿童节假期;老年人可以享受重阳节假期;残疾人可以享受助残日假期;军人则可以享受八一建军节假期等。

五、调休制度调休制度是为了平衡工作和生活,允许员工将部分法定节假日的休息日与周末进行互换,以实现更长时间的连续休息。

例如,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可以通过调休实现连续7天的长假。

六、少数民族节日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这些节日都成为法定节日,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七、文化遗产节日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中国设立了一些文化遗产节日。

例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中国旅游日(5月19日)等。

这些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八、其他公共假日除了上述节假日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共假日。

例如,全民植树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等。

这些节日的主题各不相同,旨在提高公众对特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九、弹性休假制度弹性休假制度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和个人的休假需求而设立的。

根据这一制度,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法定节假日之外申请额外的休假。

这种制度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十、假期补偿机制对于一些无法享受法定假日的员工,如服务行业人员和特殊岗位员工,国家通过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保障其休假权益。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定节假日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合理安排节假日,提高生产效率,各国纷纷出台了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法定节假日管理规定进行探讨。

一、法定节假日的定义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大多数公民休息的日期,包括法定节日和法定假日。

法定节日是指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是指依法休假的公平、合理的假期。

二、法定节假日的调休安排节假日的调休安排是为了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国家规定,如果法定节日与周末相连,就将其调至最近的工作日;如果法定节日与周末错开,就在周末前后额外放假。

调休安排的具体细则由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三、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规定进行支付。

具体的加班工资标准由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支付。

四、法定节假日的旅游热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法定节假日已成为人们休假旅游的黄金时期。

人们纷纷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出行,旅游市场也迎来了繁忙的时刻。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景区和相关服务行业需加强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五、严禁商家“借节放假”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对商家“借节放假”现象加以严禁。

商家不得违规关闭,而应正常营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节假日旅游的安全问题节假日期间,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安全问题也相应凸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法定节假日的温馨氛围调整和管理法定节假日不仅关乎生产和经济,更关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节日期间,家庭团圆、亲朋好友聚首,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合理安排法定节假日合理安排法定节假日,既要考虑生产经营的需求,也要顾及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共同为法定节假日的管理提供建议和方案。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根据中国劳动法和国家最新规定,我国的公休假日制度包括法定假日和休息日。

一、法定假日:1.元旦(1月1日):中国的新年休假,全国放假一天。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放假三天,但一般会有延长的假期,通常放假七天左右,实行春节黄金周。

3.清明节(农历四月四日前后):传统的扫墓节,全国放假一天。

4.劳动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也是五一黄金周的开始。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全国放假一天。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称为月饼节,全国放假一天。

二、休息日:1.每周休息日:根据中国劳动法,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通常为周六或周日,最早的劳动者休息日可以追溯到1949年。

2.法定休息日:对于全国性大型节日,如果需要连续放假三天以上,国家可以将周末调整为法定休息日。

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述法定假日和休息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可能会放假或给予休息。

比如:妇女节、残疾人节、青年节等。

此外,各地区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法定假日和休息日进行适当调整。

因此,具体的放假安排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规定来确定。

2024年起,我国还增加了比较有特色的调休制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节假日放假日期的通知》的规定,现在的法定假日在调整后会根据情况与周末进行连休。

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劳动者合理安排时间,增加休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起来,我国的公休假日包括法定假日和休息日。

法定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休息日则是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规定有多少天

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规定有多少天

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规定有多少天不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是非常期待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的,并且法定节假日是带薪的假期,那假期是规定有多少天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规定有多少天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法定节假日带薪假期多少天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分别如下:(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三)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在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时,不能将正常工资抵消加班工资。

原劳动部发布的《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226号)明确规定,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该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则应该另外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国家关于假期管理规定(3篇)

国家关于假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休息、学习和工作,提高国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第三条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保障职工享有法定的休息、学习和工作权利。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假期的规定,合理安排职工休息、学习和工作时间,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第五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职工意愿,自主制定内部假期管理规定。

第二章假期种类第六条国家规定的假期种类包括:(一)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二)公休假日:每周休息两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调休的公休假日。

(三)带薪年休假: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享有带薪年休假。

(四)探亲假:职工与配偶、父母、子女分别在外地工作或居住,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探亲假。

(五)婚丧假: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给予一定时间的婚丧假。

(六)产假:女职工生育,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七)陪产假:职工配偶生育,给予一定时间的陪产假。

(八)护理假:职工患病或因工负伤,给予一定时间的护理假。

(九)事假:职工因私事需要请假,经批准给予的事假。

第三章假期时长第七条法定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第八条公休假日:每周休息两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调休的公休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九条带薪年休假: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享有10天的带薪年休假。

第十条探亲假:职工与配偶、父母、子女分别在外地工作或居住,每年给予20天的探亲假。

第十一条婚丧假:职工本人结婚,给予3天的婚丧假;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给予3天的婚丧假。

第十二条产假:女职工生育,给予90天的产假。

国家规定的假期有哪些

国家规定的假期有哪些

国家规定的假期有哪些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文化习俗,国家规定的假期各有不同。

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的国家规定的假期。

1. 中国中国的法定假日包括:-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通常为1周左右的假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 清明节:每年4月4日或4月5日前后,通常放假1-3天,用于祭扫祖先和纪念逝去的亲人。

- 劳动节:每年5月1日,放假1天,庆祝工人阶级的劳动胜利。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放假3天,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并开展龙舟竞渡等活动。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放假1天,庆祝丰收和家庭团聚。

- 国庆节:每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7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美国美国的法定假日包括:- 独立日:每年7月4日,庆祝美国的独立,放假1天。

- 劳动节: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工人阶级的劳动胜利,放假1天。

- 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用于感谢上天的赐予,放假1天。

-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庆祝基督教圣诞节,放假1天。

3. 日本日本的法定假日包括:- 元旦:每年1月1日,放假1天,庆祝新年。

- 天皇诞辰日:每年2月23日,放假1天,庆祝天皇的生日。

- 春分之日:根据农历和太阳历的计算而定,放假1天,庆祝春分。

- 天皇诞辰日:每年4月29日,放假1天,庆祝天皇的生日。

- 昭和之日:每年5月3日,放假1天,庆祝昭和天皇即位。

- 宪法纪念日:每年5月4日,放假1天,庆祝日本宪法的颁布。

- 绿色日:每年5月5日,放假1天,庆祝儿童节。

- 海之日:每年7月第3个星期一,放假1天,庆祝海洋和海洋产业的重要性。

- 山之日:每年8月第3个星期一,放假1天,庆祝山岳和山地的重要性。

- 敬老节:每年9月的第3个星期一,庆祝老年人的贡献,放假1天。

- 秋分之日:根据农历和太阳历的计算而定,放假1天,庆祝秋分。

- 体育之日: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一,庆祝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放假1天。

- 文化节:每年11月3日,庆祝日本的文化和学术,放假1天。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法定公休假的规定天数
中国各地区法定公休假的规定:
一、全国总规定
1、国家规定每年有公休日,全国总共规定有10天公休假,分别为:每年1月1日至3日的春节假期;4月4日的清明节假期;5月1日的劳动节假期;10月1日的国庆节假期。

2、同时,每个单位的节假日安排有所不同,例如每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和最后一个工作日,多半都安排在元旦前后八个自然日视作放假一天,享有周末的休息时间。

3、另外,春́节前后也有多天放假日,一般在春节前夕九天、春节后七天共16天,在这16天里会有春分节、寒食节等节日。

二、地方规定
1、山西省
这里规定每年有10天公休假,并结合当地清明节、九运会、家庭团聚等节日,进行额外放假。

2、辽宁省
这里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年还会安排全省放置6个双休日,和周六安
排1个调休假日,共计7个脱岗假,此外有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逿
卒节和先贤节等社会文化节日也会安排放假。

3、贵州省
这里会举行清明节、忠勇冲锋日、端午休假、抗战胜利纪念日等节日,加上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年共有17天放假时间。

4、新疆
新疆比较特殊,有些新疆地区的工作日有一定的不同,例如每年的七
月一日额外放假一天,即新疆革命日,也有新疆地区每年额外放假一天,即11月12日国庆节等,因此新疆的放假安排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全国各地的法定公休假的规定,以供大家参考。

法定假期规章制度内容包括

法定假期规章制度内容包括

法定假期规章制度内容包括一、法定假期种类法定假期主要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两种形式。

法定节假日是全民共同享有的,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依法休息的节日。

休息日是指根据国家规定,每周至少安排一天的休息日,一般是星期六或星期日。

1. 法定节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规定了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这些法定节假日是全国性的公共假期,在这些节日的前后,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都会放假,以便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享受到休息的时间。

2. 休息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每周至少要安排一天的休息日,通常是星期六或星期日。

休息日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让劳动者在工作之余有时间进行适当休息和娱乐活动。

同时,休息日也是劳动者与家人团聚、休闲娱乐的时机,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法定假期的作用和意义1. 维护劳动者权益法定假期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设立的。

通过规定法定假期,可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避免过度劳累和工作过度,有利于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此外,法定假期也是劳动者享受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时机,有利于增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2. 促进经济发展法定假期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法定假期期间,人们通常会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这会刺激社会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法定假期也是企业机构进行管理和调整的时机,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和员工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保障社会和谐法定假期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

通过法定假期的安排,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热情,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人际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法定假期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时机,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

三、法定假期的执行与管理1. 法定假期的安排法定假期的安排应当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并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具体安排。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国家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了很多休假,不过,各种休假的适用范围并不完全相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劳动法法定节假日规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篇1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

劳动节和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各1天。

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等。

规定放假日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劳动法对于法定节假日的规定篇2节日休息是指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

它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根据《劳动法》第40条的规定,每逢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定休假节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国务院修订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中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则和法律体例

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则和法律体例

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则和法律体例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日期,公民依法享有假期休息的权利。

这些假期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在中国,法定节假日是根据《劳动法》、《国家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

下文将介绍中国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则和法律体例,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

一、法定节假日的确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的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这些节日都是全国性的,对于大多数公民来说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二、法定节假日的假期时长根据《劳动法》,法定节假日的假期时长为每天不少于8小时。

具体来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七个法定节假日的假期均为一天,劳动者有权享受这一天的休息,而不需要工作。

三、法定节假日的调休办法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法定节假日需要调整,例如与周末连休或者为了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休。

如果调休后的节假日与其他节假日连休,调整后的休息日数不得超过连续休息三日。

调休办法需要由用人单位提前通知员工,并经过员工同意。

四、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和补偿对于需要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或者给予补休。

加班费标准应当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资的三倍。

对于调休的劳动者,应当与其协商确定具体的休息时间。

五、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给予休息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资计算方式为劳动者日工资的300%。

同时,对于需要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工资的标准支付工资。

六、法定节假日的社会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参加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这意味着即使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劳动者仍然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权益。

七、法定节假日的犒劳措施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员工额外犒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第一类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五)端午节,放假1天(六)中秋节,放假1天(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另外,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我国传统的农历重阳节等其他节日,也不放假。

编辑本段法律条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法定节假日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5-34岁的人为青年)(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日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编辑本段工资计算加班工资算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

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因此劳动者节假日的加班费与此前相比略有减少。

应付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

《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即使不上班也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

以目前北京市月平均工资3008元为例,则劳动者节假日加班应以138.3元为基数,发放三薪或双薪。

计薪天数法定节假日针对节假日多一天对加班费到底有无影响的问题,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证实,“《通知》理清了一个概念,就是…月计薪天数‟。

加班工资应以此计算,而月计薪天数只与双休日有关,与法定节假日无关,因此对加班费并无影响。

”因此在这个新增的“月计薪天数”的意义上,加班费确实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减少了,但今后无论法定节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对加班费没有影响。

此前有媒体称,每年的法定节假日从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劳动者加班费会得到小幅增加。

根据新计算方法,这种说法有误。

“以前的算法是错误的。

”根据《劳动法》“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规定,以前一直都是将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均视为不用支付工资,365天刨除这两块所剩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计算日工资和加班工资。

而此算法一直与《劳动法》相悖,包括刚刚废止的2000年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节假日对于劳动者的影响仅在于,将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

[3]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1995年5月,中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

春节、“五一”和“十一” 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使中国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达到了114天。

而每个长假掀起的旅游消费热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被人们称为黄金周。

2004 年,国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2004 年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2005年6月,中央部门发布文件详细说明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到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2007年2月,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法定节假日调整呼之欲出,新华社发表长文深度分析黄金周调整的政策背景。

2007年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4]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的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

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5]编辑本段近年查询2013年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1月5日(星期六)、1月6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2月9日至15日放假调休,共7天。

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7日(星期六)、4月28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10日至12日放假调休,共3天。

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

9月22日(星期日)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6]2012年一、元旦:201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1月22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1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

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至10月7日放假调休,共8天。

9月29日(星期六)上班。

2011年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二、春节:2月2日(农历除夕)至8日放假调休,共7天。

1月30日(星期日)、2月12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公休,共3天。

五、端午节:6月4日至6日放假公休,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2010年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其中,1月1日(星期五、新年)为法定节假日,1月2日(星期六),1月3日(星期天)为公休日二、春节:2月13日至19日放假,共7天。

其中,2月13至2月15 三天为法定假日,2月13日(星期六),2月14(星期天)为公休日,调休到2月16日,2月17日。

2月20日,2月21日为公休日调休到2月18日,2月19日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