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校园文化的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校服——行走的文化 校服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学校要传递
的美、要浸润的人格理想、要传递的思想意识,置于日常,化为无 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手收到熏陶、教育、 影响。校服是一种兼具教育属性的特殊服装,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的心理具有巨大的导向与塑造作用,
基于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我们可以以文化 为维
度, 将学校分为两大类,即有文化底蕴、积淀
的
学 校和没有文化底蕴、积淀的学校。没有文化 底蕴、
积 淀的学校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办学历史久 远但
缺没有文化底蕴和积淀,一种是办学历史不长,还未形成
校园文化。
对于有文化底蕴的学校,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考虑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如何挖掘学校已有的文化, 并将其唤醒,做到在传承中创新。
例1:某校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自主。但它的图书 馆、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琴房等等涉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 均设置为定期开放,平时不允许学生自由出入开展学习探究。试问 这样的物态文化建设下,开放自主的文化理念能得到师生认同吗? 能够发展与传承吗?充其量只是学校领导层自娱自乐的一句口号而 已。
我们的结论二:
基于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 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 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 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的基本认知,我们 可以得出校园文化的来源之二是全体师生共 同的价值观追求和意识形态的认可。
从目前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所处的 地理区域是没有成熟的区域文化的,是需要我们在学校 内部园文化:即将学校教育特色或学 校当地的文化艺术特色当成了校园文化,违背了校 园文化属于学校地理环境圈内人群共有的价值观和 精神追求的基本属性。
解剖二: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 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 、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
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 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 体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 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 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 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例:成都草堂小学,一所前国务委员陈至 立,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亲自到该校考查,并
给予高度赞扬的学校。该校校长蓝继红曾 是全国唯一一位受邀参加前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基础教育座谈会 的小学校长。这样一所学校是如何开展学校 文化建设的呢?蓝继红认为,学校文化是师生共享 并传承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了 打造学校文化,他们开始了寻根之旅。组织教师走出去, 为学校文化寻根。教师们进草堂、访浣花,寻找社区文 化内涵。通过寻根活动,所有教师达成了共识——草堂 小学的学校文化与杜甫草堂文化一脉相承,校园文化的 根在草堂。草堂文化和杜甫文化成为草堂小学的学校文 化追求。“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化人生”成为草堂小 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2.“标签式”的校园文化:即学校往往着力寻找一 种事物(植物、动物、物品等),然后挖掘其象征 意义,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加以建设。
3.“物态式”的校园文化:即将学校文化 浅显的定义为学校的各类物质设施,而忽 略了校园文化的“共有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的实质。这类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 一旦当物态的、显性的层面建设完成后, 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出现中梗阻现象,无法 继续深入下去。
第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必须服从、统一于学校文化 核心理念之下。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 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 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得 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证。学校制度文化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 力对学校成员施加影响的。因为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人的行 为,而是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 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
如享誉世界的伊顿公学,一直坚 持执行严格的校服制度,其基本 款式为白色浆领衬衫、马甲和黑 色燕尾服。其目的在于通过校服 把学生的外在塑造成绅士形象, 以推广其倡导的绅士文化。
再如日本很多学校都选用海 军水手式校服,就强化了日本文 化中注重集体和服从的理念。
校服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学校文化不是空中楼 阁,其背后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该文化圈中所 有人念兹在兹的核心价值观。好的校服,能够在最微小、最贴 切处,重现文化的核心理念。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 思考
长兴县教育局 潘洪勇
前言
1986年,“校园文化”在我国首次以一个
专门名词见诸报刊
以后,它就从零散自发的研
究,逐渐走向了大规
模有意而为的实践,
并进而发展为现阶段的
“校校都要有自己
的特色文
化” 这样一个软性
的办学要求。在这种
社会思潮下,
没有自己独特文化观念的学校好像
被时代抛弃
了一样。
学校是社会中的学校,它不可能脱离社会
而孤立地存在。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必然会影
响到校园文化。即使所在地区未形成成熟
的文
化, 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社区也会在相当 程度
上 影响学校文化。因为当地人们比较趋同的
思维
观 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必会对校园文化产生 一定
影 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和
思考二:学校文化因何而兴?(生存)
关于现状的判断:我们现在绝大 多数学校所开展的所谓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不具 有持久的生命力的。
判断的理由:因为我们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文化建设, 仅仅停留在物化的层面,而缺乏深层次内涵的思考。他们 认为,建一堵主题文化墙,设计一个颇有寓意的校园雕塑, 给学校的路、楼、亭命上几个文雅的名字,这就是文化。 这真的是文化吗?一任校长,一任思路。墙可以推倒重来, 雕塑可以毁掉再建,名字可以换过重取,难道文化就是如 此的不堪一击?
解剖三:从以上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阐 述,我们得到了什么?
1.校园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处于学校地理环 境圈内的师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拿 来主义”不可取;
2.校园文化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是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过程中积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校园文化建设“短期意识”不可取;
3.校园文化的实质是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和精 神追求——校园文化建设单纯的“物化思维”不可取;
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制度与我们所致力的文化核心理念矛盾吗?比如……… 奥黛
学 学校 校
制 文化 核心
度
文 理念 化
对事 的制度
第三、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体现学校文化核 心理念。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 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是学校在创造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实践过程 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行为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的集中 反映,是师生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行为中所表现 出的精神状态、行为风范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精神、价值 观念和办学思想在每个人身上的动态反映。学校行为文化, 是学校树立形象、提升教育品质的依托,是学校日常教育 行为的累积和沉淀,是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外显和呈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 同的群体价值观。学校文化得以生存、发展、传承,关 键在于它的群体价值观中的核心理念是否能够得到群体 成员的认同和支持、拥护。因为文化如果一旦融入人们 的血液,那它将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但是学校文化的 核心理念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游离于客观世界的, 它必须要与学校的各项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它才 能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 学校文化游离于学校的实际工作之外,那么这样的文化 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法得以生存和发展,更 别提传承与创新。
4.校园文化本质意义是影响人或是制约人抑或是促进 人,关键是指向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性不可取。
我们的结论一:
基于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得知校园文化的来源之一:学 校所处的地理区域已有的成熟的文化。 如果学校所处的区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 文化,而这种文化又恰恰被学校广大师生认同 和遵循,那么,学校完全可以将校园文化与当地的 地域文化合二为一,为我所用。
对于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我们在进 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有两条路径,一 是自下而上,寻找正确的,共同的价 值观和精神追求,使之上升为学校精 神。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校长或领导 层的,正确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追求 为核心,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意识渗透 和价值观培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共 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从而上升到 校园文化的高度。
物态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一 切物质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文化中可以具体感知的、摸的着、 看的见的东西,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如建筑、器皿、衣、 食等。物态文化是文化诸要素中最基础的内容,是人类的第一需 要,直接体现了文化的性质、文明程度的高低。学校物态文化是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积淀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也称之为学校 视听识别系统,包括校名、校旗、校徽、校歌、校标等标志性事 物和校园建筑、景观、布局等。
然而,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在还没有想明白什么是学校文 化之前,就匆忙投身其中,导致了大量的形式主义的伪 文化充斥校园。
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呢?
思考一:校园文化从何而来?(源头)
解剖一: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空降式”的校园文化:即将其他学校 比较成熟的校园文化进行复制、粘贴,移 植到学校来作为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建设。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 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 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也叫精 神文化。
心态 核心
文 理念 化 层
制度 文化层
第一,学校的物态文化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学 校的文化核心理念,并能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这种理念, 给人以潜移默化的作用。
龙应台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俭朴的农家妇女也 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 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 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 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 要的,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 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 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 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 于焉而形,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 “尔爱其羊,吾爱其礼” ,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 处不是文化。
家 庭文化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社区、家庭的互
动结合,让校园文化被社区、家庭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使社区和家庭成为学校的延伸。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防止
闭门造车,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要面向社区和家庭,要全方位向社区、家庭开放,实现校
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的共生和共享。
我们的结论三:
清华附小成立于1915年,在随庆清华大学南迁、迂回的过程 中见证了共和国历史的变迁。冯友兰、朱自清、叶企孙、马约翰、 潘光旦等曾先后担任过校董或校长,走出了诺奖获得者杨振宁、 奥运冠军何姿等知名校友。设计师在帮助清华附小设计校服过程 中,反复观察校园、倾听学校陈述、了解学校要求,分析学校文 化理念,最终设计出的校服主色为紫、灰、白三色:紫、白两色 取自清华大学的主要视觉识别色,且紫色是清华大学校花紫荆花 和紫丁香的颜色。而灰色是清华附小主要建筑物的主色,且灰色 符合清华附小低调、务实的学校文化核心理念,赢得了家长、师 生的肯定。
文化的分层:从文化的内部结构来看,可以分成四个 层次,即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 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 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