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研磨体级配

合集下载

研磨加工中的研磨工艺优化

研磨加工中的研磨工艺优化

研磨加工中的研磨工艺优化研磨加工是一种高效的加工技术,其特点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和高生产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研磨工艺参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磨加工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表面质量不稳定、加工误差大、工具磨损快等。

因此,研磨加工中的研磨工艺优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研磨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磨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砂轮、工件、研磨液、研磨过程参数等。

其中,砂轮是影响研磨加工结果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砂轮的硬度、颗粒大小、密度、材质等都会影响研磨过程的效果。

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等也会对研磨加工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研磨液在研磨中发挥的冷却、润滑和清洗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研磨过程参数,包括研磨速度、进给量、砂轮压力等,也会直接影响研磨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优化研磨工艺的方法为了优化研磨加工的工艺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1.试验法:通过试验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研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以寻找最佳的加工条件。

试验方法可以分为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等多种。

2.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优化研磨工艺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预测研磨加工过程的结果,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并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目前常用的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回归模型和优化模型等。

3.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一种在计算机上模拟研磨加工过程的方法。

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在不损失实际加工效果的前提下,快速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研磨过程的影响,帮助制定最佳的加工工艺。

三、研磨加工中的新技术在当前的研磨加工领域中,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优化研磨工艺提供了新思路。

1.高效研磨技术:高效研磨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引入压电陶瓷装置,控制研磨力量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高效的研磨加工。

2.微量研磨技术:微量研磨技术是一种针对微型工件的开发的技术,能够在非常小的空间内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表面质量的研磨加工。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

该水泥粉磨生产线投产近半年以来,辊压机和V型选粉机预粉磨系统显得能力不足,成为水泥粉磨台时的首要制约因素。

主要的表现是:辊压机因辊缝差和电流差超高频繁跳停;喂料增加时稳流仓持续涨仓。

主要的调整措施:1.调高辊缝差和电流差高限跳停值、更换磨损的侧挡板并将间隙调至最低值约15mm,以提高辊压机对喂料粒度的适应能力,大幅减少跳停故障;2.调整V选内部阀板开度、调整风机风门开度以增大V选的通风量同时封堵V选的短路风管(提升机、皮带机等下料点收尘风管),以便最大限度的提高V选的选出率,从而提高预粉磨的产量进而提高水泥系统的产量;3.适当提高加载压、适当调整辊缝以强化辊压机的辊压效果,以便适当提高辊压机预粉磨的产量。

以上措施实施后,水泥系统的台时逐步提高,绝对增加值约10t/h。

现在,辊压机的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降为水泥系统的次要因素,而水泥磨成为系统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的水泥系统台时,扣除配料秤约13.5%的计量误差,实际仍只有61.5t/h。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台时产量,除了实施必要的技术改造外,水泥磨的研磨体级配无疑是需要重点调整的工艺方案。

以下是我们拟定的、正在使用的级配方案。

1.原设计方案表1:水泥磨原设计级配规格1仓装载量体积2仓装载量体积3仓装载量体积60 9 1.9350 14 2.9740 10 2.1030 5 1.0318*18 7.5 1.6716*16 10.5 2.3314*14 7.5 1.6712*12 37 8.2210*10 24.5 5.44合计38 8.04 25.5 5.67 61.5 13.67各仓Dcp 47.1 - 16.0 - 11.2 -各仓φ*L 3.1*3705 - 3.1*2500 - 3.1*6000 - 各仓容积27.96 - 18.87 - 45.29 -各仓填充率(%) 28.74 - 30.03 - 30.18 -总装量125 平均填充率29.712.一仓方案表2:1#磨入磨样品筛分析筛孔尺寸(mm) 0.9 0.2 0.08 0.08以下累计筛余(%) 4.6 33.8 51.4分计筛余(%) 4.6 29.2 17.6通过量(%) 95.4 66.2 48.6表3:2#磨入磨样品筛分析筛孔尺寸(mm) 0.9 0.2 0.08 0.08以下累计筛余(%) 3.4 28.8 48分计筛余(%) 3.4 25.4 19.2通过量(%) 96.6 71.2 521#磨取样时产量75t/h,2#磨取样时产量68t/h,2#磨的辊压机系统未达到最佳状态。

如何优化研磨体级配

如何优化研磨体级配

PR GRI PO7-08 V1研磨介绍:● 研磨体的优化是达到有效研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台球磨机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优化,如果磨机生产几种产品,应该对主要产品进行优化。

● 在磨机优化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研磨体,同时必须考虑磨机系统设计,包括选粉机、磨机内部的设计和状况。

● 为了确保研磨体优化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必须保证几个前提条件。

指标和目标:● 中间隔仓板处的筛余量水泥磨:目标2毫米筛的筛余量< 5% 生料磨:目标4毫米筛的筛余量< 5% ● 物料料位1仓:在料床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大球 2仓:刚刚超过研磨体高度 ● 填充率的膨胀率:< 3% ● 1仓电耗水泥磨8-12kWh/t生料磨,占全部磨机电耗的40-50% ● 篦缝宽度:1仓6-8毫米 2仓8-10毫米前提条件:● 磨机喂料粒度:熟料和混合材:95%通过25毫米;100%通过50毫米 生料原料:95%通过30毫米;100%通过50毫米 ● 所使用的选粉机应达到最佳性能 ● 以下方面对系统没有限制:物料的输送 物料的烘干 隔仓板的开度● 水泥磨的通风:-1.5到2.0m/s ● 熟料温度:<70ºC从磨机审计检查中要求得到的信息● 磨机喂料粒度● 球填充率,急停磨和磨内物料排空后 ● 物料的料位 ● 目前的球级配● 衬板状况和衬板阶梯高度 ● 隔仓板处物料粒度●隔仓板状况、篦缝大小、目前的间隙(如果适合进行流量控制调节)PR GRI PO7-08 V1研磨● 磨机产量● 磨机电机使用功率● 磨机尺寸、电机大小、磨机速度、减速机大小等来计算功率。

工具:● 用于计算磨机电耗的Slegten 公式可以用于估计每仓需要的研磨体量。

参照:研磨区> 工作帮助● 功率指标能够用于计算把细度和成分考虑在内的磨机的净功率。

参照:BRS 数据库>指标>水泥磨电耗指标(PR1120X )在这个程序中你可以发现其他信息的参考文件(工具,其他的“如何”程序、知识文件等)这些文 件在水泥分支网中都能够找到(比如:研磨,烧成..)或从BRS 数据库中(指标) 通过L.O Group Portal 进入水泥门户网参照: >进入所有的局域网>分支网址>水泥PR GRI PO7-08 V1 研磨行动步骤1.确定目标及比较●由易磨性确定磨机的目标产量以及电耗●与实际的磨机性能进行比较2.计算●对1仓的实际和理论能耗进行计算3.如果实际能耗小于8kWh/t●如果实际能耗小于8kWh/t,最大的可能是没有足够的能量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破碎。

研磨体级配是否合理的检查、判断和调整

研磨体级配是否合理的检查、判断和调整

研磨体级配是否合理的检查、判断和调整研磨体级配是否合理,必须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

可根据磨机的操作情况、物料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表现在磨机的产量、磨内物料的流量及磨内存料量几个方面)、生料的细度变化情况及筛析曲线图等进行判断并做适当的调整。

①根据磨音判断及调整若球仓钢球冲击声音很强,说明破碎能力强,反之,声音弱,破碎能力也弱。

在细磨仓的声音小,说明研磨能力不足,填充率小,可增加研磨体的装载量,直到磨音正常为止。

②根据磨机的产质量判断及调整当磨机出现产量低,细度变粗时,可能是由于研磨体装截量不足或磨损过大,此时应增加研磨体或更换研磨体。

有时磨机的产量很高,但生料细度较粗,生产上不好控制,这可能由于研磨体冲击力量太强,研磨能力不足,物料的流速又过快所造成的。

此时应减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钢段,以增加研磨能力。

同时减小研磨体的空隙,使物料流速减慢,使物料得到充分的粉磨。

当磨机产量低,生料细度细时,可能由于填充率过小,钢球平均球径小,破碎能力不够相反研磨能力过强。

此时应增加研磨体装载量和大球量,增加破碎能力,使物料流速加快。

③根据磨内物料存料量情况判断及调整根据生产经验,磨机第一仓的钢球应露出半个球于料面为宜。

若钢球露的太多,说明球径过大,装载量也过多;反之,则说明平均球径过小,装载量不足。

在细磨仓,研磨体上应覆盖着10~20mm厚的料层为宜.若存料过厚,说明研磨体填充率小,反之则说明填充率过大。

④根据筛析曲线判断及调整绘制筛析曲线的方法是:在磨机正常喂料的情况下,同时将喂料设备和磨机停下来。

分别打开各仓磨门,在磨内沿其轴线方向每隔0.5~1.0m (或每隔1~2块衬板)的筒体横截面上的不同部位(如中心、贴壁处等)取几个试样,同时衬板、隔仓板两侧处的物料是必设的取样点,将每一取样截面上不同取样点的式样混合成一个平均试样,装入编好号码的试袋,称量出同样重量(如100克),分别用标准筛进行筛析,测定出细度(如用0.08mm方孔筛筛余量%表示),记录在筛析记录纸上。

如何设计研磨体级配方案

如何设计研磨体级配方案

如何设计研磨体级配方案研磨体级配方是指根据具体需要设计不同成分比例的研磨体,以达到不同研磨要求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研磨体级配方案。

首先,在设计研磨体配方之前,需要明确研磨体的使用目的。

例如,是用于研磨硬质材料还是软质材料,是用于粗磨还是细磨等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作为研磨体。

常见的研磨体材料有砂轮、钼钢球、陶瓷球等。

其次,在确定研磨体材料之后,需要确定研磨体的成分比例。

成分比例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磨要求,如研磨粒度、研磨效率等进行考虑。

通常情况下,研磨体的成分比例包括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

主体材料是研磨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研磨体的硬度、磨损性能等。

选择主体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质、磨损性能、价格等因素。

例如,选择高硬度的材料可以提高研磨体的研磨效率,但成本较高;选择低硬度的材料可以降低研磨体与工件之间的磨损,但研磨效率较低。

辅助材料用于改善研磨体的性能,如提高研磨效率、防止研磨体堵塞等。

常见的辅助材料有抗氧化剂、润滑剂等。

选择辅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对研磨体性能的影响,并控制其添加量,防止过量使用导致研磨体性能下降。

最后,在确定研磨体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之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可以通过调整成分比例、添加辅助材料等方法来优化研磨体的性能。

实验验证的目的是找到最佳的配方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研磨效果。

在实验验证过程中,可以通过测试研磨体的研磨效果、磨损情况、研磨粒度分布等指标来评估研磨体的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配方进行调整,直到得到满足要求的研磨体配方。

综上所述,设计研磨体级配方方案需要明确研磨体的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优化配方。

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验验证,可以得到满足研磨要求的研磨体配方方案。

如何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

如何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

如何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物料在磨机内磨成细粉,是通过研磨体的冲击和研磨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磨体级配设计的好坏对磨机产质量影响很大。

要设计好磨机研磨体级配,必须充分考虑研磨体装载量、各仓填充率、平均球径、物料水分、物料流动性、物料粒度、隔仓板形式、隔仓板蓖缝大小、各仓长度、粉磨流程等因素,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研磨体的填充率与装载量磨机内研磨体填充的容积与磨机有效容积的比例百分数称为研磨体的填充率(用﹠表示)。

填充率设计越高,磨机的装载量就会越高。

要提高磨机的产量,应尽可能提高磨机的装载量。

但,磨机装载量不能无限提高,磨机装载量太高,磨机电机的电流会很高,有可能会烧毁电机或威胁磨机机械设备的安全。

磨机研磨体填充率设计多少,应充分考虑磨机的机械设备的承受能力以及磨机电机的承受能力。

为了提高磨机的产量,一般可采用液体变阻起动器和进相机等设备,降低磨机的起动电流和提高磨机电机的过载能力,从而提高磨机的装载量。

在解决了磨机的起动和提高了电机的过载能力后,绝大多数磨机的装载量都可超过设计装载量。

一般磨机的设计填充率为 28%左右,但在加装了液体变阻起动器和进相机设备后,通常都可达到 35%~38%,甚至达到 40%~42%,研磨体装载量大大超过设计装载量,磨机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在确定了磨机的总装载量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各仓的填充率,也就是要确定每个仓的装载量。

每个仓的填充率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主要有物料水分、物料流动性、物料粒度、隔仓板形式、隔仓板蓖缝大小、各仓长度、粉磨流程等因素。

这主要靠经验和观察确定,但可以掌握一个原则:磨机各仓研磨能力的平衡。

如果磨机各仓研磨能力达到平衡了,那么在此装载量的条件下,磨机也就达到最大产量了。

那么如何确定磨机各仓研磨体是否达到了平衡,常用方法有听磨音、检查球料比、绘制筛余曲线法。

检查料球比:一般中、小型开路管磨的球料比以 6.0 左右为宜。

突然停磨进行观察:如中小型二仓开路磨,第一仓钢球应露出料面半个球左右,二仓物料应刚盖过钢段面为宜。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调整总结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调整总结

**公司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调整总结**公司为年产80万吨水泥粉磨站,由SJG140-65+Φ3.8m×12m球磨机组成双闭路联合水泥粉磨系统。

公司于2015年底大修时,对水泥磨磨内隔仓板改造,钢球重新选球、钢球级配进行调整,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众所周知,磨机的台时产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粉磨工艺流程及其配套辅机(选粉机,磨前预破碎机等)的性能、入磨物料的特性(品种及其配比、粒度大小、综合水份、易磨性等)、细度、磨内通风、隔仓板的形状及位置、衬板的工作形状、研磨体填充率及其级配、磨机转速、粉磨生产操作和系统设备调控等。

如何合理进行研磨体填充及级配,以达到最佳粉磨效率呢?我们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近几年生产实际,对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进行了调整。

现将研磨体级配调整总结如下:一、主机设备基本参数:表1 主机设备参数:表2 水泥磨主要参数:二、研磨体级配调整前后对比:调整思路:1、减少水泥磨钢球装载量,降低水泥磨运行功率。

找出水泥磨钢球装载量与水泥磨台时的最佳结合点。

在水泥磨台时与降低水泥电耗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

2、辊压机预破碎能力较前期略有降低,入磨物料细度增大,需适当加大平均球径。

表3 水泥磨钢球级配调整前:表4 水泥磨钢球级配调整后:钢球级配调整后,一仓装载量降低4.1吨,平均球径增大1.73mm;二仓装载量降低8.06吨,平均球径增大0.74mm。

三、技改效果:技改完成后,经过半个月的调试和调整,球磨机系统台时趋于稳定。

在工艺状况稳定下,实现水泥磨生产P·O42.5水泥平均磨前台时达到136.46t/h,水泥电耗27.92KWh/t,实现了降低水泥电耗的目标。

改造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见下表:调整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以P·O42.5水泥数据对比)四、总结1、水泥磨装载量总体降低12.16吨,磨机运行功率降低180KW,水泥磨台时降低2.41 t/h,水泥电耗降低0.81kwh/t。

技术水泥磨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调整方法

技术水泥磨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调整方法

技术水泥磨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调整方法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虽有公式可以参考,但同时还需靠经验调配。

目前钢球级配还是以多级配球较多,在使用分级衬板时,磨仓内在长度方向上(进料端到出料端)各点处的物料平均粒径是逐渐降低的,钢球在各点处的平均球径也应该是逐渐降低,两条曲线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

调整钢球级配时要考虑到钢球尺寸的减小并不是一致的。

例如有文献介绍,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当90mm的钢球磨损至80mm时,同比,80mm的钢球磨损至71.11mm,70mm的钢球磨损至63.20mm,60mm的钢球磨损至56.20mm。

显然,若只补大球,则平均球径必然有变大的趋势。

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是否合理,可通过下述四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调整。

1.根据磨机产量和产品细度进行检验分析(1)当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研磨体装载量不足或研磨体磨耗太大,此时应添加研磨体。

(2)当磨机出现产量高、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磨内研磨体的冲击力太强,研磨能力不足,物料的流速过快所致。

此时应适当减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钢段以提高研磨能力,同时减少研磨体之间的空隙,使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以便得到充分的研磨。

(3)如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细时,其原因可能是小钢球太多、大钢球太少而造成的。

磨内冲击破碎作用减弱,而相对研磨能力增强。

(4)若磨机产量高、产品细度又细时,说明研磨体的装载量和级配都是合理的。

2.根据磨音判断在正常喂料的情况下,一仓钢球的冲击较强,有哗哗的声音。

若第一仓钢球的冲击声音特别洪亮时,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大或填充率较大;若声音发闷,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小或填充率过低了,此时应提高钢球的平均球径和填充率。

第二仓正常时应能听到研磨体的唰唰声。

3.检查磨内物料情况在磨机正常运转、正常喂料的情况下,根据生产经验,球仓中的钢球应露出半个钢球于料面上。

如钢球外露太多,说明装载量偏多或钢球平均球径太大;反之,说明装载量偏少或钢球平均球径太小。

怎样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

怎样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

怎样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
设计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原料选择、原料比例、磨机参数、工艺条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考虑因素。

1.原料选择:
磨机研磨体的原料通常选择硅石、氧化铝、氧化锆等高硬度、高耐磨
损的材料。

根据研磨体的用途和要求,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原料。

2.原料比例:
原料的比例直接关系到磨机研磨体的性能和品质。

在设计配方时,需
要根据研磨体的规格、形状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

一般来说,硅石和氧化铝可以按照1:1,或者根据不同要求调整比例。

3.磨机参数:
磨机参数包括磨机类型、磨球直径、磨球材料等。

常用的磨机类型有
球磨机、立式砂磨机、振动磨机等。

根据研磨体的要求和生产工艺,选择
合适的磨机类型。

磨球的直径通常选择4-30mm之间的合适尺寸,磨球的
材料可以选择高铬铸铁、合金钢等。

4.工艺条件:
工艺条件包括磨机的转速、研磨体的密度、研磨时间等。

磨机的转速
决定了研磨体与被研磨物料之间的撞击力和切削力大小,不同要求下可以
选择合适的转速。

研磨体的密度直接影响磨机研磨效果,一般来说,密度
越大,研磨效果越好。

研磨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试
验结果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磨机研磨体级配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料选择、原料比例、磨机参数和工艺条件等因素,根据研磨体的要求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同时,需要进行试验验证,根据试验结果来优化配方和工艺条件。

磨机钢球级配

磨机钢球级配
此 外 .要 定 期 清 仓 防 止 研 磨 体 平 均 球 径 的逐 渐 变 小 .保 持 级 配 的稳 定 ,常 用 的 方 法 是 水 泥 磨 一 般 一 个 半 月 左 右 清 仓 一 次 , 生 料 磨 一 般 j 个 月 左 右 清 仓 一 次 。每 次 清 仓 时 ,要 分 别 称 昔 各 种 级 配 钢 球 (剔 除 碎 球 ),以 便 计 算 出 单 位 产 量 研 磨 体 的 消 耗 量 。

4 研 磨 体 装 载 量 的 选 择
所谓 研 磨 体 的装 载 量 ,是 指 装 入 球 磨 机 仓 内研 磨体 的重 量 。从 公 式 (2)中可看 ,装 载 黾 决 定 丁填 充 率 的大 小 ,当填 充 率确 定后 ,即可 计 算 球 磨 机 研磨 体 的 装 载量 。由于装 载 量 与 填 充率 成 正 比例 关 系 .无 论 足 开 流粉 磨 还 是 罔 流 粉 磨 ,在 一 定 艺 条 件 下 适 、』,增 加 研 磨 体 装 载 量 都 能 使 球 磨 机 的 产 量 提 高。 我 厂 462.2rex6.5m罔流 水 泥 原 装 研 体 33t (其 中一 仓 钢球 l4【,二 仓 钢 球 19t),依据 现有 lT 艺 条 件 (一 仓有 效 容 9.7m,,二仓 有 效 容 积 11.7m ,电 机 功 率 380kW),将 装 载 量 适 当加 大 ,一、二 仓 装 载 毋 分 别增 『』几到 15【和 19.5t,提 高 研 磨 体 填 充 率 ,以达 到 提 高球 机产 量 的 目的 。
5 增 补 研 磨 体 的 依 据
、 球睹 机 常运 转一 段 时间之 后 ,研磨体 总 足耍 有一 定的 消耗 。研 磨体 消耗 主要有 两种 形 式 ,即 常 磨 损 消耗和 破 消耗

水泥磨钢球级配调整

水泥磨钢球级配调整

水泥磨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调整方法球磨机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虽有公式可以参考,但同时还需靠经验调配。

目前钢球级配还是以多级配球较多,在使用分级衬板时,磨仓内在长度方向上(进料端到出料端)各点处的物料平均粒径是逐渐降低的,钢球在各点处的平均球径也应该是逐渐降低,两条曲线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

调整钢球级配时要考虑到钢球尺寸的减小并不是一致的。

例如有文献介绍,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当90mm 的钢球磨损至80mm时,同比,80mm的钢球磨损至71.11mm,70mm的钢球磨损至63.20mm,60mm的钢球磨损至56.20mm。

显然,若只补大球,则平均球径必然有变大的趋势。

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是否合理,可通过下述四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调整。

1 根据磨机产量和产品细度进行检验分析(1)当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研磨体装载量不足或研磨体磨耗太大,此时应添加研磨体。

(2)当磨机出现产量高、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磨内研磨体的冲击力太强,研磨能力不足,物料的流速过快所致。

此时应适当减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钢段以提高研磨能力,同时减少研磨体之间的空隙,使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以便得到充分的研磨。

(3)如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细时,其原因可能是小钢球太多、大钢球太少而造成的。

磨内冲击破碎作用减弱,而相对研磨能力增强。

(4)若磨机产量高、产品细度又细时,说明研磨体的装载量和级配都是合理的。

2 根据磨音判断在正常喂料的情况下,一仓钢球的冲击较强,有哗哗的声音。

若第一仓钢球的冲击声音特别洪亮时,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大或填充率较大;若声音发闷,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小或填充率过低了,此时应提高钢球的平均球径和填充率。

第二仓正常时应能听到研磨体的唰唰声。

3 检查磨内物料情况在磨机正常运转、正常喂料的情况下,根据生产经验,球仓中的钢球应露出半个钢球于料面上。

如钢球外露太多,说明装载量偏多或钢球平均球径太大;反之,说明装载量偏少或钢球平均球径太小。

浅析磨机钢球级配

浅析磨机钢球级配

浅析磨机钢球级配磨机的台时产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粉磨工艺流程及其配套辅机(选粉机,磨前预破碎机等)的性能、入磨物料的特性(品种及其配比、粒度大小、综合水份、易磨性等)、细度、磨内通风、隔仓板的形状及位置、衬板的工作形状、研磨体填充率及其级配、磨机转速、粉磨生产操作和系统设备调控等。

如何合理进行研磨体填充及级配,以达到最佳粉磨效率呢?本人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现发表我个人见解,谨供大家参考借鉴。

首先根据入磨物料粒度来确定磨机各仓的平均球径,再根据粉磨工艺流程来确定磨机的填充率及装载量,再以装载量、平均球径来反推出各种规格的钢球级配。

1、入磨物料平均粒径与钢球平均球径的关系(经验数据)2、确定各仓研磨体的填充率。

而且同一台磨机填充率、前仓较后仓高出1%-2%,以利于磨内物料流动。

3、根据规格计算出磨机各仓的有效容积,再根据其填充率、钢球密度,计算出磨机各仓的装载量。

有效容积即磨机的有效空间,是指磨机的内筒体除掉衬板的空间,可用公式:V=π·Di2·L (Di指筒体有效直径,L指有效长度);装载量=ρ×ψ×V(ρ:指钢球的密度4.65吨/米3,ψ指填充率;V:有效容积)4、确定最大球径Dmax5、确定了物料的平均球径和磨机的装载量,再根据平均球径公式反推出钢球的级配,钢球级配的原则是两头小,中间多,即大球和小球少,中径球多,尤其指一仓的钢球级配。

平均球径公式有a、b两个公式:aa:粗约平均球径公式:D平=Bb:精确平均球径公式:D平=般a种方法较b种方法算出的平均球径要高出2—3点,且初次磨内配方应以b种方法准确些。

D平——钢球级配的平均球径mmD1、D2、D3——各种不同规格的球径mmG1、G2、G3——钢球直径分别为D1、D2、D3时的质量tT1、T2、T3——钢球直径分别为D1、D2、D3时每吨的个数钢球(锻)参数一览表6、在磨机进行钢球级配以后,开磨投料,一个小时以后在磨尾取混合料进行细度检测,一般要求:出磨混粉的细度控制在35%—45%,循环负荷率达80--300%(指闭路磨);选粉效率降低到60--65%左右;根据检测情况,对磨机钢球级配进行微调,直到两仓(或多仓),即粗粉仓的破碎能力跟细粉仓的研磨能力平衡。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调整探讨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调整探讨
( 收稿 2 0 — 0 2 责编 崔建华) 0 8 1- 7
第一仓钢球 冲击强度大, 声音响脆, 明第一仓 破 表 碎能力强, 第三仓 和第 四仓声音 略响, 明研磨能力 较 说 好。结论 : 第一 、 、 三 四仓研磨体级配调整方案可行 。
6 看 磨 内检 查 . 2
作者简介
高增军 20 年 7 02 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 ,现工作于天津天铁
水泥磨产量和质量采用 1 天之内的平均值 , 5 台时
的平均值是 1. t , 9 h 细度的平均值是 5 %。 0/ . 6
3 水泥磨研磨体级配情 况 . 2
水泥磨第一仓研磨体 的级配情 况是 :10IT的  ̄0 n TI
钢球是 1 , 0nT 的钢球是 4 ,8 m 的钢球 . t ̄ ll 0 9 l . t ̄ 0m 0 是 5  ̄0m . t 7 m的钢球是 5 , 0m 0, . t0 m的钢球是 3 0 6 . 0
3 水泥磨调整前产质量和研磨体级配情况
3 水泥磨产量和质量情况 . 1
在 正常 喂料 情况下停 磨并进 入磨 内进 行采点 取 样 ,采用每隔 1 . m和隔仓篦板两侧取样 的方式采点 0 1 7个 , 第一仓 采点 123 4 第 二仓采 点 5 6 7 8 第 、、 、 , ,、、, 三仓采点 9 1 、1 1 ,第四仓 采点 1 、4 l 、6 l 。 、0 1 、2 3 1 、5 1 、7
细 度 , 7 O 6 5 5 24 0 3 2 2 5 l 7 1 3 l % 27 86 85 74 53 92 9 1 4 1 l
8 O 7 0 6 o
第二 仓研磨 体 的级 配是 :7 m 的钢球 2 ,  ̄ 0m .t 0
冶金集团天乐公司 , 化验室主任 。

关于合理的研磨体级配与闭路水泥磨台时产量的提升

关于合理的研磨体级配与闭路水泥磨台时产量的提升

关于合理的研磨体级配与闭路水泥磨台时产量的提升合理的研磨体级配和装载量是保证水泥立磨粉磨系统良好运行的基本要求,不合理研磨体级配和装载量,不仅影响产品的比表面积、细度,还制约了磨机的产量。

因此,优化研磨体级配和装载量对提高磨机产量、质量至关重要。

凤形耐磨根据具体工况条件,结合磨机具体情况科学配比磨机钢球级配方案,全面提升磨机产能,同时使用凤形牌研磨体能更好地保护磨机筒体衬板,减少磨机停转检修的次数,发挥磨机最大效益。

磨机研磨体级配优化原则:符合入磨物料的颗粒分布规律,采用“中间大,两头小”的配球方案;因为在物料粉磨过程中物料的粒径是由大变小,大颗粒逐渐减少,细颗粒不断增加,研磨冲击力不再十分重要,主要是冲击次数。

根据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易磨性及产品细度要求来配球,当入磨物料较小、易磨性好、产品细度要求细时,要加强对物料的研磨作用,装入的研磨体直径要小。

大型磨机和小型磨机、生料磨和水泥磨的研磨体级配是有区别的,由于小型磨机筒体短,因而物料在磨内停留的时间短,为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其平均球径应较大型磨机小;由于生料磨细度较粗,加之黏土和铁粉粒度小,所以生料磨应加强破碎作用,在破碎仓应减少研磨作用。

磨内只用大球,则钢球之间的空隙率大,物料流速快,出磨物料粗,为了控制物流流速,满足细度要求,要采用大小球配合使用,减少钢球的空隙率,使物料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

单仓磨应全部装钢球;双仓磨的头仓用钢球,后仓用钢球(或钢锻);三仓以上的磨机一般前两仓装钢球,其余仓装钢锻。

闭路磨机由于有回料入磨,钢球冲击力由于“垫层缓冲作用”会减弱,因此钢球平均球径应大些。

由于衬板的磨损使磨机带球能力不足,冲击力减少,应适当增加大球。

磨机填充率优化原则:当产品细度范围可放宽,追求高产量,磨内且球料比不高时,需要增加填充率。

当物料易磨性好时,为了增加产量可提高填充率;但是物料易磨性差时不能为追求产量而增加填充率,尤其是锻仓,这样反而会降低粉磨效率。

如何调整化验室标准试验小磨的研磨体级配及粉磨时间

如何调整化验室标准试验小磨的研磨体级配及粉磨时间

如何调整化验室标准试验小磨的研磨体级配及粉磨时间
(1)ɸ500×500mm标准试验小磨的研磨体级配见表1所示。

表1. ɸ500×500mm标准试验小磨的研磨体级配
(2)粉磨细度调整
水泥质量管理规程规定熟料小磨试验控制细度80um方孔筛不大于4%,比表面积350m2/kg±10m2/kg。

因入磨粒度不同,势必调整小磨运转时间来确保比面积及细度的要求。

其调整程序如下:
(1)小磨在预定运转时间停下后,待2~3min磨内粉料沉降,再打开磨门取样,检验细度和比表面积。

若超出规定值范围,应调整小磨运转时间。

预定时间可参照下表2,如熟料比表面积已符合要求甚至超过规定范围,但细度还达不到要求,说明入磨熟料粒度太大,应减小入磨熟料粒度。

表2. 入磨粒度、粉磨时间与研磨结果
(2)在调整时间继电器时,拨动指针,使指针上的红线对准刻度盘上所需定时位置的白线。

如在操作时误将指针上的红线拨过所需定时位置的白线时,应将指针退回较大角度(一般不小于30℃,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调整,小磨运转中调节时间继电器,计时无效。

(3)磨内物料粉磨至符合要求的粒度时,停车后换上带棚孔卸料板,同时将装在磨门处的刮料像皮拉出,再开动磨机,把磨好物料甩出,至甩净为止。

(4)静待5min后,待物料基本上沉降,打开取料门,取出磨好的物料。

磨机级配方法

磨机级配方法

填充率&=B/360-SinB/2π
球面距h=D/2×cosB/2
h=yD/2
D/2
B
&
研磨体补充 方法:(补 充最大球 径)
填充率及装载量确定
y h
H
第一步:测定入磨物料粒径分布 Nhomakorabea入磨物料平均粒径与钢球平均球径关系表1
物料平均粒径
钢球平均球径
0.045~0.08
10.00
0.075~0.1
12.50
磨机研磨体的级配方法
磨机研磨体级配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原始方法:
即根据磨机有效内径、有效仓长和所要求的填充率而计算出研磨体填充量(吨数),然后根据要求 数)。
如下图:有效半径D和有效仓长L是已知数,试用输入球面净空高y的数据可得出你要求的填充率&, 基本是同一个概念,而净空高在实际生产中更实用,说不定哪天就要打开磨门量一下,补上一些钢球!
根据“两头小中间大原则”,在左表基础上加上小球
Ø
40
30
20
%
5.7
16 30.3

9.98 28.00 53.03
要求值(对应表格):80
第三步:调整
最大球径和最小球径调整
Ø
100
90
8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45
%
#DIV/0! #DIV/0! ######
40 35 30 25 20 15 10 5 %
4850 4800 4760 4708 4660 4640 4620 4590 4560
种方法——四方形法
第一步:设定四种连续规格的研磨体,按照四方形的分配原则,它们的总和是100%。如下图,可得出平均球径的结 均球径结果相同的组合,根据工艺生产要求选取合适的级配。(可设定自动统计表,只需输入四种研磨体的规格直径 球径结果)。 第二步:根据选取的级配、要求的装载量以及“两头大,中间小原则”加入一组最小球,可得出初始平均球径。

合理地进行钢球级配是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的重要措施

合理地进行钢球级配是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的重要措施

合理地进行钢球级配是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的重要措施摘要:磨机产量的高低,影响因素较多,但根据物料入磨粒度大小调整磨机内各仓研磨体的级配,对粉磨效率、磨机产量、产品质量都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磨机各仓研磨体的装载量、级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

磨机各仓室粉碎能力平衡、设备安全条件和生产实践积累的各种技术数据和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调整钢球的装载量,并合理地进行钢球级配,从而提高磨机的产量、质量,降低粉磨电耗。

关键词:钢球级配选粉效率产量质量粉磨效率粉磨电耗1 生产工艺与磨机产量磨机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是开路,二是闭路。

开路系统与闭路系统的磨机出磨物料的细度是不同的,因而磨机内各仓的钢球级配也不同。

开路生产出磨物料的细度即是成品的细度。

用闭路系统生产,出磨物料由斗式提升机输送到选粉机入口进行物料颗粒粗细分离,粗粉回到磨机再粉磨,细粉则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磨机的出磨细度按0.08mm筛,筛余从20%、25%、30%到55%、60%,究竟在生产中选用那一种筛余为最佳值,要从生产中找规律。

一般闭路生产系统中,如选粉机选粉效率高,出磨细度控制在35%~55%之间。

但要指出出磨物料细度的控制与选粉机的效率有关,例如,选粉机的回粉细度,按0.08mm筛,筛余从35%、40%、45%到70%、80%,当然粗粉回粉率能控制在80%以上,即将回粉中的细颗粒(即合格的细颗粒)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可使磨机入料端增加喂料量,就能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同时还可减轻磨机出口提升机的负荷量,保持提升机正常运行,提高磨机系统的运转率。

2 研磨体填充率与研磨体的级配研磨体装载量大,研磨体对物料的冲击能力和研磨能力大,产量高,但研磨体装载量也不易太大,那样,研磨体降落高度会降低,研磨体对物料的冲击能力降若,影响粉磨效率。

研磨体的填充率是指研磨体在磨内的堆积体积占有磨机效容积的百分数,只要确定了磨机的填充率就能计算其研磨体装载量,研磨体的填充率大,研磨体的装载量就多。

改造水泥粉磨工艺系统,优化水泥颗粒级配

改造水泥粉磨工艺系统,优化水泥颗粒级配

改造水泥粉磨工艺系统,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摘要: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下,水泥生产工艺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创新!作为一种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对现有的水泥粉磨工艺创新和优化显得十分关键。

水泥粉磨在水泥生产中重要性较为突出!直接关乎水泥质量,为了能够为市场提供质量更可靠的水泥材料,应该对水泥粉磨工艺进一步优化,注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提升水泥材料性能。

基于此,本文就水泥粉磨工艺改造技术进行分析,对现有水泥粉磨工艺系统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大、水泥净浆流动度差的缺陷深入剖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提升水泥质量。

关键词:水泥粉磨;工艺系统;水泥净浆流动度引言:我国在社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水泥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使用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水泥质量,加强水泥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成为首要工作方向。

我国针对此类问题,自主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

水泥质量高低同粉磨工艺存在密切联系,设备和工艺是影响水泥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不同规模的粉磨站工艺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生产出来的水泥质量也不尽相同。

当前混凝土搅拌站不断扩建,商品混凝土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混凝土使用性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水泥企业的重心工作,通过对粉磨工艺的优化和改造,有助于解决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升水泥质量和混凝土使用性能。

由此看来,加强水泥粉磨工艺技改优化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水泥粉磨工艺中的不足,提升水泥质量。

一、我国水泥粉磨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水泥材料,新时期对水泥材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泥熟料生产和加工工艺经过创新和完善,开始广泛应用新型干法来代替传统的机械化立窑。

通过大量实践可以了解到,此种方法加工规模较大,熟料强度高质量稳定。

但是如果水泥产品使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水泥粉磨工艺创新和完善。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水泥磨机小,产量较低就当前我国水泥磨机来看,还存有很多直径3M以下的水泥磨机,属于中小型磨机,究其根本是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所以小型磨机的使用难以满足水泥材料的生产需求。

研磨体级配的方法

研磨体级配的方法

研磨体的填充率、级配判断与补充量的方法作者:单位: [2007-11-2]关键字:研磨体-填充率-级配-补充量摘要: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虽有些公式可以参考,但一般还是靠经验调配。

钢球级配还是以多级配球较多,在使用分级衬板时,磨仓内在长度方向上(进料端到出料端)各点处的物料平均粒径是逐渐降低的,钢球在各点处的平均球径也应该是逐渐降低,两条曲线的走势应该是一致的。

调整钢球级配时要考虑到钢球尺寸的减小并不是一致的。

例如有文献介绍,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当90mm的钢球磨损至80mm时,同比,80mm的钢球磨损至71.11mm,70mm的钢球磨损至63.20mm,60mm的钢球磨损至56.20mm。

显然,若只补大球,则平均球径必然有变大的趋势。

研磨体装载量和级配是否合理,可通过下述四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调整。

1 根据磨机产量和产品细度进行检验分析(1)当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研磨体装载量不足或研磨体磨耗太大,此时应添加研磨体。

(2)当磨机出现产量高、产品细度粗时,说明磨内研磨体的冲击力太强,研磨能力不足,物料的流速过快所致。

此时应适当减少大球,增加小球和钢段以提高研磨能力,同时减少研磨体之间的空隙,使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以便得到充分的研磨。

(3)如磨机出现产量低、产品细度细时,其原因可能是小钢球太多、大钢球太少而造成的。

磨内冲击破碎作用减弱,而相对研磨能力增强。

(4)若磨机产量高、产品细度又细时,说明研磨体的装载量和级配都是合理的。

2 根据磨音判断在正常喂料的情况下,一仓钢球的冲击较强,有哗哗的声音。

若第一仓钢球的冲击声音特别洪亮时,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大或填充率较大;若声音发闷,说明第一仓钢球的平均球径过小或填充率过低了,此时应提高钢球的平均球径和填充率。

第二仓正常时应能听到研磨体的唰唰声。

3 检查磨内物料情况在磨机正常运转、正常喂料的情况下,根据生产经验,球仓中的钢球应露出半个钢球于料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磨
PR GRI PO7-08 V1
介绍:
●研磨体的优化是达到有效研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台球磨机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优化,如果磨
机生产几种产品,应该对主要产品进行优化。

●在磨机优化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研磨体,同时必须考虑磨机系统设计,包括选粉机、磨机内部的设计
和状况。

●为了确保研磨体优化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必须保证几个前提条件。

指标和目标:
●中间隔仓板处的筛余量
水泥磨:目标2毫米筛的筛余量< 5%
生料磨:目标4毫米筛的筛余量< 5%
●物料料位
1仓:在料床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大球
2仓:刚刚超过研磨体高度
●填充率的膨胀率:< 3%
●1仓电耗
水泥磨8-12kWh/t
生料磨,占全部磨机电耗的40-50%
●篦缝宽度:
1仓6-8毫米
2仓8-10毫米
前提条件:
●磨机喂料粒度:
熟料和混合材:95%通过25毫米;100%通过50毫米
生料原料:95%通过30毫米;100%通过50毫米
●所使用的选粉机应达到最佳性能
●以下方面对系统没有限制:
物料的输送
物料的烘干
隔仓板的开度
●水泥磨的通风:-1.5到2.0m/s
●熟料温度:<70ºC
从磨机审计检查中要求得到的信息
●磨机喂料粒度
●球填充率,急停磨和磨内物料排空后
●物料的料位
●目前的球级配
●衬板状况和衬板阶梯高度
●隔仓板处物料粒度
研磨
PR GRI PO7-08 V1
●磨机产量
●磨机电机使用功率
●磨机尺寸、电机大小、磨机速度、减速机大小等来计算功率。

工具:
●用于计算磨机电耗的Slegten公式可以用于估计每仓需要的研磨体量。

参照:研磨区>工作帮助
●功率指标能够用于计算把细度和成分考虑在内的磨机的净功率。

参照:BRS数据库>指标>水泥磨电耗指标(PR1120X)
在这个程序中你可以发现其他信息的参考文件(工具,其他的“如何”程序、知识文件等)这些文件在水泥分支网中都能够找到(比如:研磨,烧成..)或从BRS数据库中(指标)
通过L.O Group Portal进入水泥门户网
参照:>进入所有的局域网>分支网址>水泥
研磨
PR GRI PO7-08 V1
行动步骤
1.确定目标及比较
●由易磨性确定磨机的目标产量以及电耗
●与实际的磨机性能进行比较
2.计算
●对1仓的实际和理论能耗进行计算
3.如果实际能耗小于8kWh/t
●如果实际能耗小于8kWh/t,最大的可能是没有足够的能量对物料进行有效的破碎。

通过对磨机的审核
/检查就能发现物料的粒度大以及研磨体的体积膨胀率高。

●在这种情况下,1仓研磨体的数量可以通过增加装载量得到增加,如果空间允许的话。

在磨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增加装载量的情况下,建议在增加1仓长度之前先考虑增大研磨体的平均球重。

●在发现熟料比较容易破碎的特殊情况下,不需要8-12kWh/t的电耗,因此在改变仓的长度之前,对研
磨体级配的改变相对容易一些。

4.如果能耗大于12kWh/t
●如果能耗大于12kWh/t,可能1仓的电耗太大,电能就会浪费掉,在隔仓板处的物料细度超过了目标要
求。

很明显的电能浪费就是在没有物料的情况下研磨体空转,也没有体积膨胀。

●作为短期措施可以降低研磨体装载量,但是从长期来看,1仓的长度是可以减少的。

●但是在决定采取这个步骤之前,建议首先在熟料很难破碎并且需要+12kWh/t能耗的情况下尝试使用平
均球径较小的研磨体级配。

5.如果1仓的电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在隔仓板处的物料很粗
●如果1仓的电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在隔仓板处的物料很粗,这表明研磨体的级配平均球径太小。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90mm钢球的比例。

避免使用100mm的钢球是为了防止衬板过渡磨损。

但是
100mm的球体在某种情况下作为短期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优势,能够帮助克服过大粒径的磨机喂料,或者弥补磨损严重的衬板带来的影响。

使用100毫米的研磨体时必须与衬板供货商一起讨论。

6.如果1仓的能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物料的填充高度低
●如果1仓的能耗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物料的填充高度低,这种情况表明研磨体级配太粗(平均球径
大),60毫米的钢球比例应该提高。

7.中间隔仓板的状况
●中间隔仓板的状况对评估1仓的状况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到物料在磨仓中的传送。

●如果篦缝太大就会增加2仓内的积料,2仓的篦缝必须比1仓的篦缝大,这样就会避免更多的积料。

8.过渡带
●如果从1仓来的粗物料进行更细的研磨,需要对2毫米的物料增加40毫米的研磨体,对更粗的物料需
要加50毫米的研磨体。

研磨
PR GRI PO7-08 V1
9.2仓研磨体的细度
2仓的研磨体应该尽可能细,这样就会产生高研磨比表面面积,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可渗透性,避免研磨时间过长。

10.对研磨体填充率的改变
对研磨体填充率的改变应该一小步一小步的进行,避免磨机主电机超负荷运转。

研磨
PR GRI PO7-08 V1
附录
研磨体级配举例:
在以前没有经验的新产品或新磨机情况可以用以下的级配方法:
1、闭路水泥磨
在循环负荷高的情况下,同时安装有超大型的选粉机,2仓较粗研磨体级配更有助于保持级配的渗透性
2、开路系统的水泥磨
研磨
PR GRI PO7-08 V1 3、生料磨
在一些磨机上可用到50%的90毫米的钢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