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土壤圈——第8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第6章土壤圈6.1复习笔记一、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土壤圈是地球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相交的界面并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圈层,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质的重要场所。
1.土壤含义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
(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的功能①土壤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土壤具有容纳、降解、过滤、缓冲和固定有毒的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及城市污染物质的功能。
②土壤不仅是粮食、纤维、林牧产品等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更是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圈繁盛共荣的基地。
2.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圈与其他圈层的关系①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供植物所需养分,水分和适宜的理化环境,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②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
③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的交换,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能量的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影响全球大气变化。
④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土被覆盖在岩石圈的表层,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2)土壤圈对地理环境的作用①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
②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
③土壤圈与自然环境。
④土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
⑤土壤圈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3.土壤形态土壤形态是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度等。
(1)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__第六章土壤圈
农业土壤
• 也叫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通过 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改良等 以及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土壤,如 耕地、果园、茶园里的土壤。 主导因素:人类 生产活动。
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3 1 土土壤壤圈圈与大与气生圈物进圈行进气行体养的分交元换素,的影循响环大,气土圈壤的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的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第五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一、 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概念
•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
• 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壤产生 不同的概念 。
A层
划分和命名
E层
B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67 国际土壤学会提出
把土壤剖面划分为:
有机层(O)
C层
腐殖质层(A)
淋溶层 (E)
淀积层(B )
R层
母质层 (C)
母岩层(R)
耕作土壤剖面
• 耕作层(表土层) 属人为表层类,包括灌淤表层, 堆垫表层和肥熟表层。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 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低。
(二)土壤胶体的性质
•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高度分散粒径在 1~100mm之间的物质。
• 土壤胶体的种类
按其成分和性质有三类:
土壤矿物质胶体,包括次生硅酸盐,简
单的铁、铝氧化物,二氧化硅
有机胶体,包括腐殖质有机酸蛋白质及其衍
生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中有机胶体和无
机胶体通过各种键(桥)力相结合的有机-无机复 合体。
小结土壤知识点总结
小结土壤知识点总结一、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地质、气候、植被、陆地利用和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形成的过程中,岩石会受到风化、侵蚀和分解的作用,生成土壤颗粒。
同时,有机质的积累和生物活动也会对土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质土壤、粘土壤、壤土等。
二、土壤的物理特性1. 土壤的质地土壤的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颗粒的数量和比例。
一般来说,砂质土壤通透性较好,排水性较强;粘土壤含有较多的粘粒,保水性较好,但通透性差;壤土则是砂和粘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2. 土壤的结构土壤的结构指的是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连接的程度。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土壤的通气、排水和根系的生长。
土壤结构分为状结构、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等。
3. 土壤的孔隙度土壤的孔隙度是指土壤中的空气和水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对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水分存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土壤的密度土壤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土壤中所含的颗粒的重量。
密度大小对土壤的排水性、保水性和通气性有一定的影响。
5. 土壤的色泽土壤的色泽反映了土壤中有机质、氧化铁和其他矿物质的含量。
不同颜色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黑色的土壤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红色的土壤含有氧化铁等。
三、土壤的化学特性1. 土壤的酸碱性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的生长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酸性土壤会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碱性土壤则会影响土壤中元素的溶解和养分的供应。
2. 土壤的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土壤的养分含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3. 土壤的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由植物和动物残体、粪便等有机物质分解而成。
有机质对土壤的保水、供养养分、促进微生物生长和改善土壤结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土壤的生物特性1.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06黄棕壤与黄褐土(淋溶土纲)
第二节 黄褐土
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 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 , 具有 相似的形成特点。 相似的形成特点。 黄褐土由 黄土状沉积母质 发育的微酸性至中 性的弱富铝化土壤。 性的弱富铝化土壤。 黄褐土主要分布于江淮和江汉丘陵岗地, 黄褐土主要分布于江淮和江汉丘陵岗地 , 由 下蜀黄土母质 发育而成 。 四川盆地西北部 “ 成都 发育而成。 粘土” 姜石黄泥” 亦属之。 粘土” 母质发育的 “姜石黄泥” 亦属之。
黄棕壤分布概况
黄棕壤景观及土壤剖面
(二)形成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时期不长;年均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时期不长;
温14-16℃,最冷月均温0-4℃,>10℃积温425014-16℃ 最冷月均温0 ,>10 积温4250 10℃ 42505300℃ 220-240天);平均年降水量800-1300毫 平均年降水量800 5300℃(220-240天);平均年降水量800-1300毫 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干燥度小于1 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米,年干燥度小于1.0,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3、 棕壤: ① 强淋溶过程,酸化; 、 强淋溶过程,酸化; 粘化作用,形成明显的B ② 强粘化作用,形成明显的 t。 明显的生物富盐基过程,导致表层pH高于下层 ③ 明显的生物富盐基过程,导致表层 高于下层 4、暗棕壤:① 明显的腐殖质积累作用:林下草本 、 明显的腐殖质积累作用: 生长繁茂,凋落物灰分富钙镁,因此, 生长繁茂,凋落物灰分富钙镁,因此,不仅有机质含 量高, 量高,且HA/FA高,> 。 高,>1.0。 酸性淋溶(微酸)和弱粘化作用, 形成。 ② 酸性淋溶(微酸)和弱粘化作用,无Bt形成。 部分发主要落叶树有栓 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皮栎、麻栎等,常绿树为耐寒的石栎、冬青、水青 皮栎、麻栎等,常绿树为耐寒的石栎、冬青、 树等,还有马尾松、杉木等亚热带针叶林。 树等,还有马尾松、杉木等亚热带针叶林。
4土壤质地和结构
4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陆地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质地和结构是土壤的重要特征,对土壤的肥力、透气性、保水性等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认识土壤质地和结构,可以帮助合理选择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从土壤质地和结构的概念、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土壤质地和结构的概念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粒、粉粒和粘粒的相对含量和比例关系。
土壤质地的分类主要根据颗粒大小来划分,一般包括砂壤土、壤土、粉壤土、壤粉土、砂土等类型。
砂质土含有大量的砂粒,质地较粗;壤土含有较平衡的砂粒、粉粒和粘粒,质地适中;粉质土则含有较多的粉粒,质地较细。
不同类型的土壤质地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砂质土质地较松散,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容易发生干旱;粘质土质地较重,保水性好,但透气性差,容易发生涝灾。
土壤结构是土壤颗粒在土壤体系中的排列方式和组合形态。
土壤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土壤颗粒大小、粘合剂和土壤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通气、保水和根系扎根,从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不同类型的土壤结构包括块状结构、板状结构、粒状结构等,它们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
二、土壤质地和结构的特征1.土壤质地的特征(1)砂粒:直径在0.05-2.0毫米之间,是土壤颗粒中的最大颗粒,通透性好,透气性强。
(2)粉粒:直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是土壤颗粒中的中等颗粒,保水性好。
(3)粘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是土壤颗粒中的最小颗粒,可以黏附成团状,有利于形成土壤结构。
2.土壤结构的特征(1)块状结构:土壤颗粒排列成块状,有利于保水和通气,适合植物生长,并容易发生农业生产。
(2)板状结构:土壤颗粒排列成板状,受到土壤膨胀与收缩的影响,容易发生土壤风化和冷冻膨胀。
(3)粒状结构:土壤颗粒散乱排列,不易形成土壤结构,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
第6章土壤水和地下水PPT课件
土壤质地三角形
§1 土壤的质地结构及“三相”关系
土壤结构:
土壤中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和团聚状态,有时也指 土壤孔隙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1 土壤的质地结构及“三相”关系
土壤中的“三相”关系:
固体颗粒、土壤水、空气
§1 土壤的质地结构及“三相”关系
与土壤“三相”有关的物理量:
s 表示土壤中固相比例的物理量:
最大吸湿量
❖在水汽达到饱和的空气中,干燥土壤的吸湿水达 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吸湿量,又 称吸湿系数。
最大分子持水量
❖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也就是水膜厚度达到最大 时所相应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它 是靠土壤颗粒分子力结合水分的最大值。
凋萎系数
❖ 植物生长需要通过根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根毛的吸水力量约 为15个大气压。当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力超过15个大气压时,植物 就会因吸取不到土壤水而凋萎枯死。因此,所谓凋萎系数就是指土壤 颗粒对水分子的吸力为15个大气压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运动的控制方程土壤水运动的控制方程非饱和水流的连续性方程非饱和水流的连续性方程单位时间内流入控单位时间内流入控制体的水量制体的水量流出控流出控制体的水量制体的水量控制体控制体内土壤水的改变量内土壤水的改变量w1w2w2w3先在田间地块选择代表性取样点按所需深度分层取土样将土样放入铝盒并立即盖好盖以防水分蒸发影响测定结果称重即湿土加空铝盒重记为w1然后打开盖置于烘箱在105110条件下烘至恒重再称重即干土加盒重记为w2
q
K(m)
d
dx
式中:K(m
d
dx
)
—非饱和导水率; —总水势梯度。
非饱和流导水率
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水流 的数学表达式与饱和条件下 的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饱和条件下的总水势梯度可 用差分形式,而非饱和条件 下则用微分形式;饱和条件 下的土壤导水率对特定土壤 为一常数,而非饱和导水率 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的函 数。
第六章土壤圈
指未分解和部分分解的枯枝落叶层。 2)腐殖质层
指腐殖质化所形成的有机层。
3)淋溶层 4)淀积层 5)母质层 6)母岩层
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1)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是土壤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采用芒塞尔土 色卡测定和描述土壤颜色。
2)土壤质地
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粗细及其匹配状况。一般土壤质 地分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准确的测定要在室内用机 械分析方法来进行,但在野外常根据用手指研磨土壤的感 觉近似的判断。
3)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间的胶结接触关系,有团粒结构、块状结 构、核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等。
4)土壤松紧度
指土壤坚实或疏松的程度,一般用小刀插入土中所用 力大小来衡量,分为紧实、稍紧实、疏松等。
5)土壤孔隙 指土壤颗粒之间存在的空间。
6)土壤干湿度 指土壤干湿程度,反映土壤水分含量多少。野外考
2)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分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
化学组成和构造经过改变而与原生矿物有所不同。它 是土壤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胶体性质。
2、土壤有机质 1)概念 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 质。它包括非特殊性有机质以及土壤腐殖质两大类。
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基本上有两个过程。
凝结,主要损耗于蒸散植物吸收、渗漏与径流。
3)类型 吸湿水:指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分子。
毛管水:指毛管空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
重力水: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土壤
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4、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Hale Waihona Puke 指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各种气体的混合物。
第六章 土壤圈..
土壤圈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第五节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第六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一、土壤概述
1、土壤的定义 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于人类对土 壤的利用方式不同,常对土壤产生不同的概念。 2、土壤肥力 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 温度的能力。 3、土壤质量
2、影响
(1)性质:土壤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特性,成土母质中的矿
物成分、元素组成影响土壤的性质。 (2)养分状况:矿质元素 (3)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
(二)气候因素
影响土壤的组成、土壤发育的速度、土壤中有机质的积
累。 (三)生物因素 生物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不同的植被类型下发育的 土壤类型不同。 (四)地形因素 地形通过影响水热条件影响土壤发育过程,同时不同的 地形部位成土母质不同,因而土壤发育有差异。
4、澳大利亚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呈半环状、自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依 次分布热灰化土、红壤和砖红壤、变性土、红棕壤、红褐土、 灰钙土、荒漠土。
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
一、有机土
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
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1、成土环境:潮湿潴水低地
2、成土过程:泥炭积累过程和潜育化过程 3、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潮湿的水分状况、具有草 根层、泥炭层、腐泥层、潜育层。 了解其他各类土壤的成土环境、成土过程、特性。
二、人为土
人为土是人为耕作灌溉、施肥培育活动下创造的具有新
chap06-土壤质地和结构
3、片状结构体:
(1)结构体呈扁平状,农民 叫它“卧土”。 (2)由于流水沉积或某些机 械压力所造成。
案例:江苏省里下河地区
②深耕、深翻、人造塥
土壤质地主要是继承母质的性质,很难改变。 但是,质地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③施用有机肥
洪水漫淤
水稻土培肥
第三节
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的概念
•土壤结构体分类 •团粒结构
土壤结构的概念
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
形式。其有两重含义,即结构体和结构性,通常 所说的土壤结构多指结构性。
稳定性 水 生物
6.3 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体分类
(一)块状结构和核状结构
(二)棱柱状结构和柱状结构
(三)片状结构(板状结构)
(四)团粒(粒状和小团块)结构
(五)几种结构体出现的部位 块状结构体和团粒主要是出现于表土。片 柱状和棱柱状结构体则出现心土和底土中。
状结构体在表土层和亚表土层中都会出现,核状、
各级土粒的物理性质 : 土粒由大到小,保水能力增加,但通透性 降低。 随着土粒由大到小,土壤湿胀性和可塑性增 加,对耕作带来不利影响。
土粒的大小分级----粒级制
分成多少个粒级,各粒级间的分界点定在哪里, 至今尚缺公认的标准。 举例:不同粒级的物理特性 物理性砂粒: 粒径在1~0.01 mm之间的土粒。 物理性粘粒: 粒径<0.01 mm的土粒。
土壤学第六章
二郎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泥巴山
天全
泸淀 荥经
汉源
年均温(℃) 15.1
15.4
15.2
17.9
年降雨量(mm) 1735.5 639.8 1237.8 730.8
阴坡:冷、湿;
阳坡:干、热
二郎山东坡
二郎山西坡
泥巴山北坡
泥巴山南坡
(1)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
① 较高的地形部位,土壤中的物质易遭淋失; ② 地形低洼处,土壤中的物质不易淋溶,腐殖质
(二)土壤的系统发育
土壤系统发育指土壤发生类型在漫长地质时期 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土壤既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同时也是整
个地表的一个自然要素。它是独立的而不是孤立的, 它与其它历史自然体一样,具有自已特殊的发生规 律,但这种发展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周围的
外在环境条件相互发生作用,辩证地发展着。
随着河谷地形的演化,在不同地形部位上, 可构成水成土(河漫滩)→ 半水成土(低级阶地) → 地带性土(高级阶地)的发生系列
(五)时间 1.土壤年龄
土壤年龄是指土壤发生发育时间的长短, 通常把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1)绝对年龄
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 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年表示; (2)相对年龄
由东北往华南的森林植被和土壤的分布依次为:针 叶林(棕色针叶林土)→针阔混交林(暗棕壤)→落叶阔叶林 (棕壤)→落叶常绿阔叶林(黄棕壤)→常绿阔叶林(红壤、黄 壤、赤红壤)→雨林、季雨林(砖红壤)。
2.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参与了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养分的转化。
(2)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促进团聚结构的形成。 (3)土壤动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 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土壤学第六章总结
土壤学第六章总结第六章第一节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的含义土壤保肥性:土壤吸持、保存植物养分的能力。
土壤供肥性:土壤向植物提供有效养分的能力第二节土壤胶体soil colloid及其基本特性一、土壤胶体的概念**土壤胶体:直径小于0.001mm的土壤固体颗粒二、类型1、土壤无机胶体: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1:1型如高岭石、2:1型如蒙脱石)、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土壤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及其各种组分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2、高岭石:单位晶层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铝氧片构成。
故称1:1型矿物晶层之间以氢键连接,联结力强,分散度低,多出现于酸性土壤。
塑性、粘结性、粘着性、膨胀性很弱对水和阳离子的吸附力弱主要存在于风化程度较高的土壤中蒙脱石:两层硅氧片中间夹一层铝氧片构成蒙脱石晶层。
2:1型矿物。
晶层之间通过氧相连,联结力弱。
胀缩性、粘结性、可塑性很强。
对水和阳离子的吸附力强,CEC=60-100 Cmol(+)/kg。
主要存在于风化度低的北方土壤中。
3、粒径越小,比面积越大如高岭石比面积《蒙脱石4、由于表面的存在而产生的能量,叫做表面能。
物质的比面积越大,吸附能力也越强,由于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巨大的表面能。
三、胶体带有电荷1、土壤胶体电荷的种类(1)永久电荷(2)可变电荷2、胶体带电的原因土壤胶体表面带有电荷是其最重要的胶体化学特性。
造成胶体带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同晶代换(2)断键(3)表面分子的解离3、永久电荷由于同晶代换的作用产生的电荷,叫永久负电荷。
4、可变电荷指胶体随土壤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发生电荷数量、符号变化的那部分电荷。
原因有二:主要是由胶体表面分子的电离引起的,其次来自矿质胶体晶格的断键。
高岭石>蒙脱石四、土壤胶体凝聚与分散一种是胶体微粒相当充分的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的一种外观颇似溶液的胶体溶液,称为溶胶。
另一种是在外因作用下,胶体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处于凝聚状态的胶体,称为凝胶。
第六章 土壤
• 土壤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散在介质中, 呈溶胶状态。有时又可以相互凝聚,呈凝胶状态。
38
▪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
• 土壤溶液中的胶体颗粒担当着离子吸收和保存的作用。 • 被土壤胶体吸附着的阳离子,可以分为两类:
• 第一类是氢离子和铝离子,它们是致酸离子,与土壤的酸度 有密切关系。
• 第二类是其他的一些阳离子,如Ca+2、Mg+2、K+、NH4+……
吸湿水
有 效水 分
3.1Mpa 1.5Mpa 0.625Mpa
最
萎
最
大
蔫
大
吸
系
分
湿
数
子
量
持
水
量
0.1Mpa
田 间 持 水 量
膜状水
毛管悬着 水
0Mpa 饱 和 持 水 量
重力水
17
3. 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
▪ 土壤质量含水量
• 土壤质量含水量是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土壤质量的分 数,单位g/kg (也曾用重量含水量,以%表示)。 m = [(m1-m2)/m2]×1000 式中m为土壤质量含水量(g/kg)、 m1为湿土质量(g)、 m2为干土质量(g)。
▪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动力
9
腐 殖 质 化 过 程
10
三、土壤水分
束 缚 水
土 壤 水
自 由 水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11
1. 土壤水分类型
吸湿水
▪ 由于土壤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 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 ▪ 植物无效水
吸湿系数:干土从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的空气中吸收 水汽的最大量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土壤系统组成、结构与功能1. 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1) 土壤由三相物质五种组分构成:固相一一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命有机体;液相一一土壤水和土壤溶液;气相一一土壤空气。
⑵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液相和气相经常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
2. 次生矿物有哪些类型?对土壤特性有哪些影响?(1) 可分成三类: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矿物和次生铝硅酸盐矿物 (黏土矿物)。
(2) 既是土壤中黏粒和无机胶体的组成部分,有些可作为黏粒薄膜包裹着粉粒和沙粒,使它们染上各种颜色,并起着胶结剂的作用,使粗细颗粒互相黏结形成聚集体;也是土壤固体物质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土壤颗粒大小与其有一定关系。
3. 土壤有机质由哪些成分组成?对土壤有哪些影响?(1) 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
(2) ①有机质是作物氮、磷及硫等营养元素的给源,并且作为生理活性物质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②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本身的胶体特性对土壤的吸收性能、阳离子代换性能、与土壤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以及对土壤缓冲性能等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有机质还与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而它们又是影响土壤水分渗透、水分含量、耕性、通气性、温度、微生物活性,以及植物根的穿透性的主要因素。
4. 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的概念有何不同?腐殖质的性质涉及哪些方面?(1)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含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50% —65% ;土壤有机质是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中暗色无定形的高分子化合物。
(2) 元素组成、功能团含量、分子大小和形状、化学结构、与其他物质之间的作用和生理活性。
5. 什么叫做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它对土壤的特性有哪些影响?(1) 土壤有机一无机复合是有机物质与矿物质(或黏粒)通过各种力的作用相互结合的现象。
第六章土壤ppt课件
的地球陆地的疏松表层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征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四、土壤物质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等三相物质组 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 用的有机整体。
固体物质是土壤最基本的成分,可以说是 整个土体的骨骼和躯体,主要包括矿物质、有 机质及一些活的微生物。其中矿物质占95%, 有机质占5%左右。在土壤的固体颗粒之间,有 大量空隙的存在,而空气和水分充填于空隙中。 其中,空隙中气、 液两者的比例并非是固定 不变的,经常随外界天气和其他因素的改变而 彼此消长。
一、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 层。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它不仅具有 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能从物质 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剖析的物质 实体。也是一个无机物和有机物,非生物和 生物相结合的物体。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Michigan Soil Florida soils
Maryland Soil Florida soils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6章 第1讲 课时39 土壤
课时39土壤1.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野外土壤观察的内容(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2)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黏土三种类型。
(3)土壤剖面构造类型剖面层特点森林土壤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耕作土壤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的颜色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
生物循环的意义生物循环可以把营养元素在生物体与土壤之间迁移转化,促进了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的积累,是土壤及肥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
4.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①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④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养护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种养结合,通过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1.休耕土地耕作一段时间后,暂停种植农作物一段时间,以恢复土壤肥力。
2.轮作在田地中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从而可以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1.土壤的组成组成特征作用关系矿物质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②经风化分解,释放一些养分元素(钾、磷、钙、镁等),供植物吸收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①彼此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②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有机质(腐殖质)①多集中在表层;②释放氮,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最重要成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不可缺少的成分,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水分2.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性质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土壤透气性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第6章土壤水(答案)1土壤水的形态有哪些各类型有效性如何
第6章土壤水(答案)1 土壤水的形态有哪些?各类型有效性如何?土壤水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固态水——土壤水冻结时形成的冰晶。
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气中的水蒸汽。
液态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地下水。
其中,毛管水包括悬着水和支持毛管水。
上述类型水中,对植物有效水主要指部分膜状水和毛管水。
2 什么是土壤有效含水范围?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土壤有效含水范围是指土壤所含植物可以利用水的范围,它也是说明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的一个常数,可用下式表示:A=F-WA为土壤有效含水范围,F为田间持水量,W为凋萎系数。
土壤有效含水范围的影响因素有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层位。
3 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它有哪些用途?受哪些因素影响?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性的曲线。
其用途主要有(1)可进行土壤水吸力S和含水率θ之间的换算。
(2)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土壤孔隙大小的分布。
(3)可用来分析不同质地土壤的持水性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4)应用数学物理方法对土壤中的水运动进行定量分析时,水分特征曲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土壤质地、土壤结构、温度和土壤中水分变化过程等因素影响。
4 饱和土壤中的水流运动和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运动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相同点:两者都是液态水的流动,都是由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变化而发生的,流动方向都是从较高的水势到较低的水势,导水率都受土壤质地的影响。
不同点: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其推动力为重力势梯度和压力势梯度,总水势梯度用差分形式,导水率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其推动力是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总水势梯度用微分形式,导水率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的函数。
5 土壤水分有哪些来源和消耗途径?土壤水分的来源有大气降水、凝结水、地下水和人工灌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级名称
石块каменствя 石砾гравий 粗砂粒 Песок крупный 中砂粒 Песок средний 细砂粒 Песок мелкий
粒径/mm
>3 1~3
粗砂 coarse sand 细砂 fine sand
2~0.2 0.2~0.02
0.5~1 0.25~0.5 0.05~0.02
依据存在的状态: 单粒:single particle 复粒:compound particle (三)土壤粒级 particle sizes
依据粒径大小 (单粒)
1.粒级概念(fraction):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级
2.粒级划分依据:粒级划分的表观依据(或依赖的指标):依 据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进行。
问:
从颗粒组成上讲,土壤之间的不同之处在 哪里? 在各粒级的含量的百分数组成不同----质地
二.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一.概念: 1.机械组成(mechanical composition):不同粒级(sand,silt, clay)颗粒的组成比例(百分比)。 注意:这里仅仅是一个定量化的概念,实质就是三种粒级颗粒的 重量百分比。简单地把土壤颗粒分为砂粒、粉砂粒,粘粒3级,再 分别称重,获得百分含量比。没有依赖任何其它性状,故叫机械 组成。
土粒 Soil particle
?
物理风化 physical 化学风化 chemical 生物风化biological
原生矿物 primary
次生矿物secondary
由于风化的强弱不同,成土条件不同,形成的土壤颗粒大小 是否相同?答案
一.矿质土粒 (soil particle)
(二)土粒概念 soil particle 土粒 soil particle:土壤中各种粒径的固相颗粒
粒级分类制
• The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lead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 As a result, sever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around the world. • >0.002mm颗粒在悬液中无布朗运动,而 <0.002mm颗粒则显示出明显布朗运动.故粘 粒界限定于0.002mm。 • 粒级分类的实质依据是(?)
土壤粒级分类系统(三级分类制)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soil separates
国际制(ISSS) International Soil Science Society (1930) 美国制(USDA)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951) 苏联制 Качинский (1957)
粉粒 silt
0.02~0.002
粉粒 silt
0.002~0.05
粗粉砂Пыль крупная 中粉砂Пыль средная 细粉砂Пыль мелкая
0.01~0.05 0.005~0.01 0.001~0.005
粘粒 clay
<0.002
粘粒 clay
<0.002
粘粒 ил глинистый 胶粒ил коллоидный 胶体 коллоид
粒级名称
石砾 gravel
粒径/mm
>2
粒级名称
石块 stone 粗砾 gravel 极粗砂粒 very coarse sand 粗砂粒 coarse sand 中砂粒 medium sand 细砂粒 fine sand 极细砂粒very fine sand
粒径/mm
>3.0 2~3 1~2 0.5~1 0.25~0.5 0.1~0.25 0.05~0.1
二.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二. 质地分类制 1.美国分类制
二.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那么土壤颗粒的粒径有何实际含义(?),颗粒的形状(?)
“土粒” 是构成土壤固相骨架的基本颗粒。
单粒 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质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团聚体)。 复粒 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矿质土粒 以矿物质占绝对优势,长期稳定存在,构成土壤固相 矿质土粒
第六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 soil texture and structure
第一节 质地
瞧! 颗粒大小多么不匀
一.矿质土粒 (soil particle)
(一)矿质土粒的来源
岩石 Rock 矿物 mineral
风化作用 weathering
母质 Parent material ?
成土作用 soil formation
二.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注意:
① 质地既有定量概念(以机械组成为依据划分的),也 有定性的内容 (如人的感觉和它的生产性状)A textural class is a defined range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ith similar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needs. ②质地主要表达的是土壤中占优势粒级的颗粒 (predominant size,or size range of particle), 但任何质地类型土壤决非由一种粒级的颗粒组成。 ③质地属于土壤的静态物理性质(static soil physical property)(因为相对变化较小,但绝不是永 远不变的) ④质地是以土壤机械组成(sand、silt、clay)为指标 体系,以基本理化性状为科学依据进行分类的。相同的 质地类型其粒级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的。因而也有人 为因素参与,目前有许多分类制。--如何分类?
(四)土粒的基本性状
5.生物性状不同 不同粒级颗粒上微生物类型和数量、酶等的差 异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大颗粒是土壤的骨骼,细小的粘粒是肌肉,要特别重 视小颗粒尤其是胶体颗粒 (纳米土壤或土壤中纳米 材料研究)
重视土壤中粘粒(clay)
Mineral properties change radically with decreasing size below about 1 to 5 m(0.005). Clay minerals are the most abundant of the clay-sized minerals. Clay has three meaning in soil science, and they are easy to confuse, as the specific meaning depends on the context. Clay is (1)a fraction of the soil, (2) a texture class name, and ,(3) a class of minerals. Particles smaller than 1 m(0.001) are colloidal particles. The mineral colloid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ineral fraction of the soil because of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vity. Clay describes a group of minerals having special properties that make them important to soils’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even when they are present only in small amounts.
骨架,可以一单粒形式存在,也可以以复粒形式存在。
有机质土粒 有机质土粒很少单独存在于土壤中,有的被小动物吞噬或微生
物分解,或者与矿物质土粒结合成复粒。
复粒的别称,粘团,有机无机复合体,初级微团聚体。
通常所说的土粒,不做特殊说明的土粒均为矿质单粒。
一.矿质土粒 (soil particle)
土壤颗粒绝非标准球形,是各种不规格形状的,那么, 粒径的含义就并非它们的真实直径或半径-当量直径(有 效直径)equivalent diameter or effective diameter of soil particle : 与标准球形颗粒沉降速度相同的土粒直 径——土壤颗粒分析的基础。 3. 粒级分类制(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soil separates) 土壤颗粒大小是连续分布的,要确定土壤颗粒的分级 需要研究土壤颗粒大小和性状间关系,找到由量变到质 变的分界点,突变点,就可以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受 人为因素的影响,当前土壤粒级分类制有:
自然界各地土壤由于成土条件不同,机械组成
肯定都有不同之处。这就是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
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各类土壤严格地讲,机械 组成不同。因此,有必要按照机械组成相似性进
行土壤分类----质地
二.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 ≠ 土壤的机械组成, 而是根据机械组成相近似划分的土壤类型。即土壤 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比的组合,及其所表 现的粘砂性质。如壤土、砂土、粘土等。 Soils are a combination of sand, silt, and clay whose relative proportions determine the soils texture. 每种质地的土壤机械组成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土壤质地的类别和特点,主要继承成土母质的类型 和特点,但还有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的人 为影响。 质地是土壤的自然属性,反映母质来源及某些成土 特征,对肥力有很大影响。 土壤质地是土壤分类系统中基层分类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