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主题的理解。
任务教学法的意义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必有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某种语言形式。
所以任务型教学所探究的是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完善其内在的语言学习机制实现任务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一、任务型教学的形式:1、真实性即学生能在外部世界中碰到并能完成的任务(real world)2、教学性(pedagogic)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
任务型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任务。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一是真实性,现实性。
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是任务设计必须给予学生恰当的信息,也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差距,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信息三是设计的任务应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各种语言形式的过程。
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几个阶段: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材料,也为导入课文作准备。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投入新课的学习。
执行阶段:教师围绕着课文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教学,而学生使用各种语言材料完成相关的任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巩固阶段:教师围绕着课文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教学,而学生使用各种语言材料完成相关的任务,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课例一:Friend s (4A M2 U3) (Story: The lion and the mouse)本课的任务是挖掘教材的内涵,生成对“朋友”“友谊”的理解和思考。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当中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当中的作用一、引言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语言真实应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进行。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将学习任务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和中心,通过情景化、真实化的任务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
任务型教学法追求充分的意义实现,要求学生在任务中真正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互动。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需要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讨论、协作来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3.以任务为导向,注重任务的连贯性与真实性。
任务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个语言单元,通过任务的安排,使语言学习更贴近现实生活,并且将语言学习与真实沟通的目标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学生在任务中需要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合作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1.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通过任务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真实情景的设置,使学生在任务中获得一定的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投入度。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实际的任务情境中进行语言的应用和交流。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真实语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课堂任务形式的设计原则探索
一、任务型教学法简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任务型大纲(task-basedsyllabus)及其相应教材的问世,任务型学习模式(task-basedlearning)逐渐得到发展,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并带来生机和活力。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征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活动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
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任务类型Littlewood引用了RibéandVidal的任务分类三个层次(threegenerationtasks)。
第一个层次是在具体的情景和语言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任务主要围绕一组功能和一个简单的问题构成(常涉及信息差informationgap)。
第二个层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要培养处理和组织信息的认知策略(如分析、决定、收集、选择、呈现信息)。
第三个层次,除了前面的两个层次以外,通过学习一门外语经验,培养学生的人格,实现更广阔的教育目标,如:提高学习动机和意识,培养创造力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
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的的步骤具体的任务教学模式有所差别,但它们所依据的都是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学习法的理论框架。
概括地讲,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2)任务环: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小组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3)后任务:由分析(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
任务的设计必须具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
任务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2、任务适中原则;3、和谐民主原则;4、合作学习原则。
四、教学流程图五、教学过程1.Warm-up and preview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对话、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复习已有知识,以最短的时间调动起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并通过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Today I’m very happy to talk about our favourite food with you. You can call me Ms Zhang. Nice to meet you.….T: First, let’s play a game-- “Magic Eyes”. Look at the screen, say the wor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Are you ready?Ss: Ready.T: Let’s go.简析大屏幕中依次闪出几组食物的图片,学生看到图片后快速说出英文单词,学生通过游戏的环节快速在脑海中积累本节课所需要的食物词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注意力,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词汇上的铺垫。
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比较
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比较一、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概述1、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
在此基础上,纽南(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随后,人们提出了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
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对于任务的定义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但综观各个学者对于任务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任务必须涉及情景、目标、活动、结果、意义、评价六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任务型教学倡导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其次,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再次,任何任务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是在同伴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任何任务的最终都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即结果,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效果;第五,任何任务都必须有意义,否则就是对语言的机械训练;最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威莉斯的任务型学习框架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任务的类型分为六种: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交流个人经历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
2、“3P”教学法“3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
任务型教学实践框架书(3篇)
第1篇一、引言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L)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促进语言学习和技能发展。
本框架书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套系统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指南,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
二、框架概述本框架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任务型教学理论基础2. 任务设计原则3. 任务实施策略4. 任务评估方法5. 框架实施案例三、任务型教学理论基础1. 交际理论:任务型教学基于交际语言学的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的互动和交流。
2.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和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任务类型理论:任务可以分为认知型、社交型和操作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语言技能。
四、任务设计原则1. 真实性:任务应反映真实生活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 目的性:任务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3. 可完成性:任务难度适中,学习者能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
4. 互动性:任务应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促进合作学习。
5. 多样性:任务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
五、任务实施策略1. 任务引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介绍任务背景和目标。
- 明确任务要求。
2. 任务执行:- 分组合作,分工明确。
-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 监督学习过程,及时调整。
3. 任务展示:- 鼓励学习者展示成果。
- 组织课堂讨论,分享经验。
-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 任务反馈:- 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习者改进。
- 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 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六、任务评估方法1. 形成性评估: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评估学习者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
2. 总结性评估: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习者在任务完成后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水平。
3. 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鼓励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对比
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对比作者:史中慧李文娟杨晓菲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1期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被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定义对于任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有“二语习得之父”之称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罗德•艾莉丝(Rod Ellis)在2003年提出的“任务是那些主要以表达意义为目的的语言运用活动。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基本理念的体现,是英语教学的崭新理念。
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教学任务功能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实现真实的互动,融入情感因素,训练策略意识,重组语言知识。
任务型教学利用完成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
随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这种语言教学模式。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指的是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3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下的产物。
"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操练、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之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形成学习成果。
“3P”教学法便于课堂控制,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师的设计和控制之中。
任务型教学法
1、任务型教学法的涵义和分类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上世80年代,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
它是以任务作为教学和设计核心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活动任务当中,学习者通过表达、交流、沟通、解释、询问、合作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掌握学习目标。
Nunan努南(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由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情景等因素组成,因此,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具有四大明显特征:(1)突出信息沟通。
(2)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
(3)学习者的主体和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展示。
(4)知识的实践性得以提高。
可以看出“任务”即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任务呢?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
其中Peter Skehan斯凯恩(1998)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
总结起来任务必须包括以下六点:1、真实的情景;2、明确的目标;3、以活动形式进行;4、最终的结果;5、有意义的内容;6、评价反馈。
语言学家Herbert·H·Clark(1996)根据任务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把任务型教学法分为六种类型:列举型(listing)、整理型(ordering)、比较型(comparing)、解决问题型(problem solving)、经验分享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项目型(project)。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Nunan(1989)将任务分为以下六种形式:(1)预测型任务(prediction tasks)。
在学习者执行任务之前,如在没有听或者读一篇文章之前,要求根据文章的标题、文章关键词或所配图片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
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下面我就从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以及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等谈谈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即做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把学生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相结合;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种由语法训练转向交际训练的机会。
它以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任务(task-based),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没有失败、没有他人纠错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
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培养。
“活动、任务、操作”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要素。
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是优化交际性教学的具体手段,在设计上应当高于单纯的用于解释语言认知意义的直观手段。
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1、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则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了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 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其优点是: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
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的内涵的探讨第一篇任务教学法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怎样组织?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外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作为中学外语教学实践者,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任务”“任务”(task)一词进入应用语言学文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引起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的兴趣,同时,它也和大纲设计、教材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是一个流行词,但使用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却不尽相同。
如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
[1]而Krahnke则将任务限定为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的活动,[2]也就是说,Krahnke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
任务型教学
为什么要采用任务型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PPP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凯西一、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
在此基础上,纽南(Nunan, 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随后,人们提出了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
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综观各个学者对于任务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任务必须涉及情景、目标、活动、结果、意义、评价六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任务型教学倡导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其次,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再次,任何任务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是在同伴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任何任务的最终都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即结果,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效果;第五,任何任务都必须有意义,否则就是对语言的机械训练;最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二、“PP P”教学法“PP 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
“PP P” 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掌握,然后再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之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形成学习成果。
在“PP P”教学法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知识层面上的,而并非是真实的生活交际需要。
所以它是一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其真正的学习需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实践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述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任务导向:以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 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实验、调查、项目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实践分析1. 实践案例(1)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收集家乡的风景、风俗、人物等资料,进行写作。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人、实地考察等方式完成任务,提高了写作能力。
(2)初中英语教学:教师以“环境污染”为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环保宣传册。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英语词汇和语法,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以“数学建模”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2. 实践效果(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任务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素养。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任务,通过任务实践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倡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实践性。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被设计成学生能够理解和完成的实际活动,例如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制作一份海报等。
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Tasks foster interaction and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1.2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以传授知识和进行机械性记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3. 学生应试倾向严重:许多学生仅仅追求分数,而非真正掌握英语语言能力,导致学习质量低下。
4. 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缺乏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和能力。
5. 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未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正文2.1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1. 设计具体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计具体的任务,如听力任务、口语任务、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等。
任务要求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任务完成,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指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指“人们在学习、理解和体会语言之后所开展的活动”。
任务型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重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依据。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正是以任务为载体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任务的可操作性,及自身的主导作用。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使学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在设计任务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任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决定了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适合所有学生,而决不是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
教师可以把任务设计成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定的要求和梯度,让学生自己决定进行哪些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
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
语言学习任务得以有效的完成,学生的整体荣誉感,团队精神也油然而生。
2、“任务”形式应具有情景性和多样性。
任务型语言学习,引入情景性和多样性的形式,无疑又是一个亮点。
教师选择任务情景要贴近生活,采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任务活动,使之增大语言学习运用的真实性;还要有时代感,采用鲜活的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任务形式多样化,学生在任务中角色也随之多样化,培养起来的能力也是多元的。
任务的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局限于课堂,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任务”应具有激励性“任务”活动的目的是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要求教师设计任务时宜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运用能力,过易的任务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过难的或学生缺乏任务所涉及的有关知识,任务就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倒可能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任务成就感就难以生成,激励的功能就难以确保。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景红霞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11期一、任务型教学理念(一)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且贴近现实生活的任务,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与技能的发展。
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和探究,以达成学习目标。
TBLT作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适用于不同学科领域,尤其在外语教学中成效显著。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对话练习,学生能在实际交流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记忆,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参与设计好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项目研究等,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还促进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接触和探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任务,学生能够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预习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初中英语课文涉及的新单词较多,句式也不是简单成分,学生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进行课堂学习,极大可能会出现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等问题。
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深知预习的重要性,但是部分学生存在惰性,不能自主完成没有任务的预习。
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想预习,但不清楚需要预习什么,觉得无目标的预习只是浪费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含义“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形势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作精神。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
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盲知识的结果。
外语课堂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而产生语言习得(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Nunan (1989) 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
因此,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但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
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B.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1)目标宗旨(2)教学方法(3)教学模式(4)互动模式(5)学生角色(6)教师角色(7)教学要求(8)教学评价(9)情感的作用1.“任务型教学”课堂实践,每单元可设置10个活动板块:(1) Get ready (2) Start talking (3) Listen in (4) Say it right (5) Focus in (6) Talk some more (7) Work in pair (8)Express yourself (9) Think about it (10) Write about it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 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
其中,任务环(Task-cycle) 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那么,应如何去设计任务呢?3. “任务”的定义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成;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的完成。
外语教学课堂中的任务是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以达成某一结果的活动。
感性一点的定义是,任务是学习在其中发生的活动。
广义上的“任务”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玩耍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英语课堂学教中的任务则是指由教师控制和调节的、学生获得信息并经过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一个活动。
因此,活动在语言学教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语言学家Herbert H〃Clark认为:语言是用于完成某些任务的(“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学教时,其任务并非是让学生记忆、背诵孤立的单词、脱离语境的句子、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而是根据具体的目标设计出各项能将词汇、语法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交际活动,通过进行这些活动完成学教任务,实现学教目标。
任务型学教的意义正在于此: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类型一:列举型任务(listing)类型二:整理性任务(ordering; sorting; classifying)类型三:比较型任务(comparing; matching)类型四: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类型五: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类型六:项目型任务(project)“任务型”教学过程:想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完成一项任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能干些什么?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如下:1、提出任务。
任务是实验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
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在提出实验任务时要注意任务不能太大,任务中的新知识、难点不能太多。
通常任务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任务的要求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开始教学时和一些低年级的教学。
例如:斜面,要求学生利用弹簧称测出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物体在斜面上的力又是多少?比较那种力小?说明斜面具有什么作用?另一种形式是任务的结果教师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例如:利用一根细线拉动一块砖头,所用的力越小越好。
教师只要求结果,而实现过程由学生自己去创造。
有的可能会利用滑动磨擦;有的可能会利用滚动摩擦;有的可能会利滑轮;有的可能利用复合运动等。
不管怎样,都显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达到了教师的实验目的。
2、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教师给出任务之后,不要急于讲解。
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工作。
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在问题中隐含了新的知识,这也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最好都要学生提出来,在初始的教学中,学生可能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某些任务,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提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有亲自做到了那一步才能可能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问题。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提出之后,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
能运用旧知识解决的问题,尽量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但对于需要运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师生共同探讨得出。
4、学生完成任务。
问题讨论清楚后,剩下的就是学生的实验操作,完成任务阶段。
这是实验教学的主要部分,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5、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
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必须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记载。
特别是在低段我们可以进行表扬、奖励小红花、打五角星等,采用比较活泼的形式。
6、学生体验成功。
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分组交流或当众演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激励其对常识实验操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可将“任务”设计成以下6种形式:(1)Prediction tasks在学生没有读完或听完整篇课文之前,让他们根据课文标题、所选的课文片断或图片所提供的情景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例如,SEFC Book 2A Lesson 46 Escape from the Zoo一文的开头是一则广播:“This is Radio Two. Here is the one o’clock news. A young lion has escaped from Green Park Zoo in Southeast London.”根据新闻的前三句话,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What questions can you think of when you read this opening? Write down four questions.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提出了以下问题:When did the young lion escape from the zoo?How could the young lion escape from the zoo?Where did he go?What did the radio ask people to do if they saw the lion?教师可先让学生考虑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让其通读全文,看一看课文是否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让学生预测课文的结局,比如,文章中提到狮子从动物园逃走的事实,据此教师可让学生预测狮子逃走后会发生什么事。
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Jumbles教师可以把课文段落、重点小结或图片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重新按顺序排列。
这需要学生十分清楚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领会课文内容的连贯性。
学生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才能正确排列顺序。
例如,SEFC Book 1 B Lesson 78 Paper一课的第三段介绍了用植物纤维造纸的过程,教师可以出示与课文配套的四幅画,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新安排。
(3)Comparison tasks对比不同的材料或叙述并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比如,教师可以提供给甲、乙两位学生两幅不同的画,甲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画上的内容:“There are four pupils playing hopscotch in the picture.”如果乙学生的画里有两个男孩在打架,那么他(她)就会说:“There are two boys fighting each other in the picture.”对比的另一种方式是教师把多余或错误的单词加在原文中或删除原文中的个别词句,让学生找出不妥或错误之处,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使其口、笔头表达更为准确。
(4)Problem solving tasks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广告设计以及研究和解决具体事情等。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6~8人一组设计调查表,各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