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箧》人教版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 庄子 《胠箧》翻译加详解

古代汉语 庄子 《胠箧》翻译加详解

《庄子·胠箧》“胠箧”qu qie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全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而天下始治矣”,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第二部分至“法之所无用也”,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余下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表达缅怀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

这是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胠箧原文及译文

胠箧原文及译文

胠箧原文及译文一、胠箧原文胠箧,我们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去胠箧”四个字。

胠箧一直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腊肉的一种,拌饭、炒菜或者冒菜都是很好的。

而去胠箧就是指去掉胠箧的那一部分,让其更加美味可口。

去胠箧的步骤大概有十个步骤:首先买回胠箧,然后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接着切块备用,烹饪时用电压力锅煮制。

煮制好之后,再次捞出沥干,用煮好的胠箧炒菜或者冒菜等特色小吃。

这样烹饪出来的胠箧肉吃起来香嫩可口,肉质鲜美,回味无穷。

二、胠箧译文胠箧,我们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去胠箧”四个字。

胠箧一直是中国南方地区的腊肉的一种,拌饭、炒菜或者冒菜都是很好的。

而去胠箧就是指去掉胠箧的那一部分,让其更加美味可口。

去胠箧的步骤大概有十个步骤:首先买回胠箧,然后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接着切块备用,烹饪时用电压力锅煮制。

煮制好之后,再次捞出沥干,用煮好的胠箧炒菜或者冒菜等特色小吃。

这样烹饪出来的胠箧肉吃起来香嫩可口,肉质鲜美,回味无穷。

三、胠箧的历史与传统胠箧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

最早出现的胠箧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胠箧被当作一种很重要的腊味食材,备受人们喜爱。

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制作腊肉,因此胠箧成为了南方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之一。

四、胠箧的制作方法制作胠箧的第一步是选材,通常选用优质猪肉或者鸭肉作为主料。

这些肉类需要去除多余的脂肪,并切成块状备用。

然后,用淡盐水腌制肉块,以增加味道和保鲜。

腌制时间一般为三天至一周。

完成腌制后,将腌制好的肉块晾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接下来,将腌制好的肉块放入装有特制腌料的桶中,腌料通常是由盐、白糖、料酒、五香粉等调料混合而成。

腌料的配比需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以确保肉质的鲜美和风味的独特。

将肉块完全浸泡在腌料中,腌制时间一般为十天至半个月。

腌制过程中,需要将装有肉块的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充分吸收腌料的味道,并保持肉质的鲜嫩。

腌制完毕后,肉块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增加肉质的韧性。

[讲稿]古代汉语庄子《胠箧》翻译加详解

[讲稿]古代汉语庄子《胠箧》翻译加详解

《庄子·胠箧》“胠箧”qu qie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全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而天下始治矣”,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第二部分至“法之所无用也”,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余下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表达缅怀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

这是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先秦散文《胠箧》原文及鉴赏

先秦散文《胠箧》原文及鉴赏

先秦散文《胠箧》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先秦散文《胠箧》原文及鉴赏【导语】: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必摄缄縢②,固扃鐍⑨,此世俗之所谓知也④。

先秦-庄周《胠箧(节选 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庄周《胠箧(节选 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庄周《胠箧(节选高中选修版)》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胠箧(节选·高中选修版)先秦-庄周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胠箧》课文详解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胠箧》课文详解

《胠箧》课文详解教学参考0525 2130《胠箧》课文详解一、庄子其人其文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又说河南民权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二、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庄子论略》中写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心肠极热那是怀者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而另一方面却又冷酷犀利,这是对人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的仇视,更是对黑暗世界的控诉。

表面上看似无情的他,却有着温柔宽仁的心。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017年整理】古代汉语庄子《胠箧》翻译加详解

【2017年整理】古代汉语庄子《胠箧》翻译加详解

《庄子·胠箧》“胠箧”qu qie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全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而天下始治矣”,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第二部分至“法之所无用也”,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余下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表达缅怀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

这是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胠箧》译文及赏析

《胠箧》译文及赏析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 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 者为诸侯。”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 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 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这是 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 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鱼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 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 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 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 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也就窃据了整个齐国。 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 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而田成子虽 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 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世世代代窃据齐国。 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 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 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 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胠箧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 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 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 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 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 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 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和 储备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 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 所谓的圣人,有不替不盗守卫财物的吗?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 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 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 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 获得最大的好处。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 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 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 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 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 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怎么知道 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 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 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胠箧的全文注释

胠箧的全文注释

胠箧的全文注释
胠箧的全文注释有:
1. 原谓撬开箱子。

后亦泛指盗窃。

《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从旁开为胠,一云发也。

”成玄英疏:“胠,开;篋,箱……此盖小贼,非巨盗者也。

”《旧唐书·李密传》:“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寳,胠篋以取神器。

”金元好问《祖唐臣愚庵》诗:“小智胠篋盗所羞,大智移国鬼与讎。

”明吾邱瑞《运甓记·纫衣被贼》:“凄其胠箧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


2. 指盗窃者。

清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若辈徧朝市,何必尽胠箧。


3. 泛指夺取。

章炳麟《訄书·订文》:“夫其所以诱世眩俗者,则固以非诡丽于约者而严,而以非易施于繁者而雄。

然其大者,则主剽窃仁义,而即以胠其箧、探其藏者也。


以上是“胠箧”的原文注释,仅供参考。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1、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译文庄子《胠箧》原文及翻译《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标签:杂谈分类:古代作家作品【原文】夫川竭而谷虚①,丘夷而渊实②。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④,则是重利盗跖也⑤。

为之斗斛以量之⑥,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⑦,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⑧,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⑨,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⑩,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11),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12),斧钺之威弗能禁(13)。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4)。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15)。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16),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17);掊斗折衡(18),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19),而民始可与论议。

擢乱六律(20),铄绝竽瑟(21),塞瞽旷之耳(22),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23);灭文章(24),散五采(25),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26),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27)。

故曰:大巧若拙。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28),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29)。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30);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31),而以爚乱天下者也(32),法之所无用也(33)。

【解释】①竭:干涸。

虚:空旷。

②夷:平。

渊:深潭。

实:满。

③故:事故,变故。

④重(zhòng)圣人:使圣人之法得到重视。

⑤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

⑥斗斛(hú):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

本句两个“之”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

每日一读(胠箧)

每日一读(胠箧)

每日一读(胠箧)胠箧《庄子》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胠箧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胠箧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1),则必摄缄縢(2),固扃鐍(3),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向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罔罟(4)之所布,耒耨(5)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6)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

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7),子胥靡(8)。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9),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跖盗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0)。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胠筐文言文翻译

胠筐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昆吾子者,其人智而巧,能造舟车,通四方之利,号为“智工”。

一日,昆吾子游于郊野,见一农夫于田中耕作,其人粗布短褐,戴竹笠,腰悬一胠筐,筐中盛稻谷,背负而行。

昆吾子曰:“此农夫何为者?其筐何用也?”农夫闻言,回首笑曰:“吾乃耕者,此筐者,用以盛稻谷,以负之归家也。

”昆吾子曰:“子何不乘舟车而行,使此筐闲置?”农夫答曰:“舟车虽快,然非吾所能乘也。

吾身强健,可行千里,何必求快?此筐虽小,却载吾之辛劳,吾爱之如宝。

”昆吾子曰:“子言甚是,然吾观子之筐,其质朴无华,何不为之增饰,使之美观?”农夫笑曰:“筐者,盛物之器也,美观非吾所求。

吾所求者,实用耳。

增饰何益?”昆吾子默然,心有所感。

归而思之,觉农夫之言深含哲理。

夫物之用,不在于华美,而在于其实。

吾辈工匠,造物之初,当以实用为本,美观为辅,方为正道。

于是昆吾子革故鼎新,弃其华而不实之作,专攻实用之器。

岁月如梭,昆吾子之名,因其造物之实用,传遍天下。

四方之人,皆以为昆吾子为“工圣”。

一日,昆吾子复游郊野,见一农夫,与昔日所见者无异。

农夫负筐而行,筐中盛物,恰如昆吾子昔日之问。

昆吾子遂问之。

农夫答曰:“吾辈耕者,以筐盛物,负之归家,以求温饱。

然筐之大小,非吾辈所计,但求其实用,不以美观为念。

”昆吾子叹曰:“吾昔者未悟,今乃知之。

物之用,果如子言。

吾自此以后,当以此为训,造物以实用为先,美观次之。

”自此,昆吾子之造物,皆以实用为本,美观为辅,其名更盛。

天下之人,皆称昆吾子为“工圣”,以为其造物之理,深得民心。

译文:从前有一个名叫昆吾子的人,他聪明而技艺高超,能够制造舟车,使四方的利益得到流通,被誉为“智工”。

有一天,昆吾子在郊野游玩,看到一位农夫在田里耕作,那位农夫身穿粗布短褐,头戴竹笠,腰间挂着一只胠筐,筐里装满了稻谷,背着筐走。

昆吾子说:“这位农夫是做什么的?这个筐有什么用?”农夫听到这话,回头笑着说:“我是耕田的,这个筐是用来装稻谷的,背着它回家。

庄子《胠箧》翻译

庄子《胠箧》翻译

为了防止盗贼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行窃,就必须扎紧口袋加固插闩锁牢箱柜;这是世俗的聪明的做法。

可是大盗来了,背起柜子、扛起箱子、挑起口袋要快步离去时,还唯恐袋子扎不紧,箱柜锁不牢呢。

那么一贯所谓的聪明人,不就是为大盗做的准备吗?因此试论述这种做法,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是为大盗做准备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为大盗做保护的吗?如何知道是这样呢?从前的齐国,城邑与城邑都能互相望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都能听到,水里布满渔网,田野犁锄耕种,方圆俩千余里,整个国境之内,都设立了宗庙社稷,设立了治理邑屋州闾乡的行政机构,何尝不是按圣人之法所立的呢?然而田成子一旦杀了齐国国君,就窃取了齐国整个国家,难道仅仅是整个国家吗?并且连圣人之法一并窃取了。

所以田成子虽有盗贼之名,却身如堯舜一样的安稳。

小国不敢指责,大国不敢征伐。

十二代拥有齐国,不就是因为窃取了齐国以及齐国圣明的治国之法,用来保护盗贼之身的吗?试论这种做法,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为大盗做准备的吗?所谓高明的圣人有不为大盗服务的吗?如何知道是这样呢?从前,龙逢被夏桀杀死,比干被纣王剖心,苌弘被周王车裂,伍子胥被夫差杀死后尸浮江中糜烂。

只因这四人贤良,所以身被杀戮。

因此盜跖的同伙问盜跖说:“做强盗也有道吗?”盜跖说:“做什么能没有道呢?凭空推断别人家里的藏物,是圣明的;争先进入的,是勇敢的;最后出来的,是义气的;知道抢劫能否成功的,是聪明的;得手后分配公道的,是仁义的。

这五条不具备能成为大盗,是天下没有的事。

这样看来,善人不用圣人之道,就立不起来,盜跖不用圣人之道就行不通。

天下善人少而恶人多,那么圣人带给天下的好处就少,带给天下的害处就多。

所以说:翻起嘴唇牙齿就要受寒冷,鲁国的酒淡泊邯郸就得被围攻。

圣人一出生大盗就兴起。

破除圣人,放开盗贼,天下就治好了。

河流干涸溪谷就空虚了,山丘夷平渊底就填实了,圣人死去了,大盗就不起了,天下就太平无事了。

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停止。

解读《庄子·胠箧》

解读《庄子·胠箧》

解读《庄子·胠箧》一、庄子其人其文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又说河南民权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二、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庄子论略》中写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心肠极热那是怀者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而另一方面却又冷酷犀利,这是对人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的仇视,更是对黑暗世界的控诉。

表面上看似无情的他,却有着温柔宽仁的心。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高中人教新课标语文选修胠箧2ppt课件

高中人教新课标语文选修胠箧2ppt课件

★第三部分(5)提出治国主张:弃圣绝知,
返璞归真。
第五段翻译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 能随便拿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 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 慧,大盗就能中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 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 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 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第二段:以田成子为例,说明“圣知之法”本来 是为了治国,却也正好被盗国者利用。
★以上为第一部分,通过类比,说明知者、
圣者乃至圣知之法都会“为大盗积”,被盗 利用。
第三段翻译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
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 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 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胸,苌弘被 掏肚,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象上面四 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 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 准绳吗?”
★第三段:由忠臣被害和“盗亦有道”的叙述,说明 只有“掊击圣人”,才能天下太平。 第四段翻译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 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 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 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 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第一段:说明一般人认为聪明的防盗的手段正是为 盗贼所利用的地方。 第二段翻译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 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 窃盗守卫财物的吗?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 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鱼网所撒布 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境 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 昔者容成氏...胠箧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 昔者容成氏...胠箧_《庄子》_原文_注释_译文

【原文】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1),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2)。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今遂(3)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4)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5)乎千里之外,则是上(6)好知之过也。

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7)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8)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9)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10),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故天下每每(11)大乱,罪在于好知。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故上悖(12)日月之明,下烁(13)山川之精,中堕(14)四时之施,惴耎(15)之虫,肖翘之物(16),莫不失其性。

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17)之民而悦夫役役(18)之佞;释(19)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20)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出处】本段属《庄子》·胠箧【注释】(1)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或部落首领,但多数不见于经传。

(2)结绳而用之:指文字产生之前的结绳记事。

(3)遂:竟。

延颈:伸长脖颈。

举踵:踮起脚跟。

(4)赢:裹,包着。

趣:通作“趋”,快步走的意思。

(5)结:往来交错。

(6)上:这里指国君,也可泛指统治者。

(7)弩〔nǔ〕:带有机关的连珠箭。

毕:一种带柄的网。

弋〔yì〕:系有丝绳可以回收的箭。

机变:疑为“机辟”之误,即捕鸟兽的机关。

(8)罾〔zēng〕:用竿子支撑形如伞状的鱼网。

笱〔gǒu〕:用作捕鱼的竹笼。

【国学典籍】《庄子》---胠箧

【国学典籍】《庄子》---胠箧

【国学典籍】《庄子》---胠箧胠箧·第一节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1),则必摄缄滕、固扃鐍(2),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3),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4),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署之所布(5),耒耨之所剌(6),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7),所以立宗庙社稷(8)治邑屋州闾乡曲者(9),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10)(,) 。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11),大国不敢诛(12),十二世有齐国(13)。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14)?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15),比干剖(16),弘胣(17),子胥靡(18),故四子之贤(19),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20)?”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21)?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22);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23)。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24),鲁酒薄而邯郸围(25),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26),纵舍盗贼(27),而天下始治也。

【注释】(1)胠箧(qúqiè):胠,腋下胁上部分。

此作动词用,从侧面打开之意。

箧为小箱子,胠箧即是从侧面把小箱子打开。

探囊:把手伸进袋子里窃取财物,匮(gùi):同柜,发匮即打开柜子,三者皆指偷窃行为。

为守备:预先为之作好防备。

(2)摄缄滕(jiánténgì):摄为收敛收束。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

庄子胠箧原文及译文庄子《胠箧》原文:庄子曰:南郭子綦隐机未去,废机启颜,与之游者五十余人。

出涂而入林,由林而入大坟,由大坟而入穴,门阖而席开,问津而不通,与时接乎?或者与时通乎?或者时已逝乎?南郭曰:"弗谓也。

夫子固不世俗之才,而以世俗之言取士,以世俗之礼处君子,是拂世俗之间也。

世俗之间,其实一大狂也。

今夫游者以亲为名,以仁为实,而隐机以一人之心,酌于亿兆之间,不亦宜乎?"庄子曰:"善人之为世,遁世无闻,又有何哉?岂不有涯而已矣?"南郭曰:"然。

夫子好为仁矣,而不见仁于经纬之间。

大丈夫处世,静而弥哀,行而不远,兼而有之,切而不踰。

知适不知适,知止不知止,可以无戒。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其余皆择善而从俗者也。

子之不仁,岂特余哉?而况亲乎?而况好乎?而况利乎?而况名乎?以忠信为大,何必曰仁?以敬慎为本,何必曰名?以实为功,何必曰谅?唯不足以言之者,其勇也。

勇也者,义之极也,死而不亡者也。

虽然,臧获斩白,子胥弔管,不亦美乎!"庄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也。

庄子《胠箧》译文:庄子说:"南郭子綦还没有走,就已经有五十多个人跟着他游玩。

他们走出草地,进入树林,由树林走进大坟墓,由大坟墓进入洞穴,洞穴门紧闭,但席子敞开,问路却无法通达,这是否与时有关?或许是与时代有关?或许是时代已经过去了?"南郭说:"我不这么认为。

夫子的才华是超越凡俗的,却用凡俗的言语来招募门徒,用凡俗的礼仪待待君子,这是拂逆凡俗之风。

在凡俗之中,实际上是一片狂乱之地。

如今游者们以亲情为名,以仁爱为实,而南郭子綦却深入人心,思考亿兆之间的大道理,这难道不是应有之义吗?"庄子说:"善良之人虽然没有为世俗所知,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岂不是人生有限吗?"南郭说:"正是。

夫子喜欢做好事,却不在经纬之间寻找善良。

一个伟大的人处事处世,内心沉静悲哀,行动从容不远,全面而兼备,深入内心,但又不过分。

《胠箧》人教版原文及翻译

《胠箧》人教版原文及翻译

《胠箧》人教版原文及翻译胠箧[原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剌,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那些偷窃环钩的小贼要被诛杀,而盗窃国家的大盗却成了诸侯,诸侯之家存有仁义,那么这不是把仁义圣智盗窃吗?所以那些追随于大盗,叛乱成为诸侯,窃取了斗斛、权衡、符玺的利益的人,即使用高车冠冕的赏赐也不能劝止,砍头重刑的威慑不能禁止他们。如此过度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这是圣人的过错啊。 所以说:鱼儿不可以脱离深渊,治国的利器不可以来给人看。那些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不是用来明示天下的。因此弃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才可止息;丢弃玉器毁坏珠宝,小盗不再兴起;焚烧符信打破玺印,百姓才会淳朴谦虚;打破斗斛折断权衡,百姓才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才可以参与议论。搅乱六律,销毁竽瑟,堵塞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才人人保有自己原来的听觉;抹掉纹章,离散五彩,粘合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才人人保有自己原来的视觉;毁弃钩弧墨线抛弃规矩,折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才人人保有自己原来的智巧。除去曾参、史鱼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的嘴巴,排除舍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才能混同为一。人们能保有自己原本的视觉,天下人就不会炫耀;人们能保有自己原本的听觉,天下人就不会忧患;人们能保有自己原本的智慧,天下人就不会迷惑;人们能保有自己原本的德行,天下就不会有邪恶。像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这类人,都对外炫耀他们的才能来搅乱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剌,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
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译文] 将要因为开箱子、掏口袋、撬柜子的盗贼而做些防备,就一定缠绕绳子、加固扃鐍,这是世俗所说的明智之举。可是大盗来了,则背起柜子、举起箱子、担起口袋快步离去,唯恐缄滕、扃鐍不牢固。这样那么先前所说的明智之举,不就是替大盗积聚财物吗? 所以对此试作论述,世俗所说的明智之举,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说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护财物的吗?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先前齐国相邻城邑遥遥相望,鸡鸣狗叫之声彼此听到,网罟所撒到的地方,耒耨所耕耘的地方,方圆二千余里,整个疆界之内,所用来建立宗庙、社稷,治理邑、屋、州、闾、乡、曲的方法,何尝不是效法圣人呢?可是,田成子忽然一天杀掉齐君窃取了齐国。所窃取的仅仅是这个国家吗?连同那治理国家的圣智的法规都窃取了。所以田成子虽有盗贼的名声,可是他的处境却能像尧舜一样安稳,小诸侯国不敢非议,大诸侯国不敢征讨,独占齐国,那么这不是窃取齐国,连同圣智的法规,用来守护他那盗贼的身份吗? 对此试作论述,世俗所说的明智之举,有不为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说的圣人,有不为大盗守护财物的吗?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从前龙逢被杀,比干被剖心,苍弘被车裂,伍子胥尸体糜烂,所以这样四位贤人免不了身遭杀戮。所以跖的门徒问跖:“盗贼也有奉行的道吗?”跖回答说:“到哪里会没有道呢?能揣测屋里所藏的财物,便是圣;敢于先入,便是勇;能够最后退出,便是义;判断可行与否,便是智;均分财物,便是仁。不具备这五点能成为大盗的,天下没有这样人。”由此看来,善人没有圣人的道不会有所建树,跖不具备圣人的道不能前行;天下的善人少可是恶人多,那么圣人对天下的利少,对天下的害多。所以说唇缺失齿就寒冷;鲁国酒味淡薄邯郸便受围,圣人出世大盗随之而起。打倒圣人,放掉盗贼,天下才能太平。 山谷空虚河流随之干涸了,山丘铲平了深渊随之被填实。圣人死去了,那么大盗不再兴起,天下就太平无事了。圣人不死,大盗就不会止息。虽然倚重圣人来治理天下,那么就是使跖一类大盗获得重利。给人们斗斛用来计量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起偷走了;给人们权衡用来称量轻重,那么就连同权衡一起偷走了;给人们符玺用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起偷走了;给人们仁义用来矫正过失,那么就连同仁义一起偷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