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公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教材解读
一、框架分析
《朝花夕拾》是鲁迅晚年回忆自己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人和事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整部文集结构简单、明晰,前七篇讲述了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了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文集多侧面地记录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性格和志趣形成的过程。
二.故事情节
《狗・猫・鼠):作者针对人们对自己“仇猫”的态度,展开了反击。
他清算了猫的种种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提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这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气相同:第二,它与虎同族,却是一副媚态;第三,它们总是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属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的好感却没有增加,而且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于。
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典型,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某些学者,并把他们与禽类作比较,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自己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自己的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自己的隐鼠一事,充满了懵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作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ニ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愚孝故事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展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
《五猖会》: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渴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和被父亲强迫背通《鉴略》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展现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推残。
《无常》: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
作者在夹叙夹议中展现了人们对“无常”这一“有人情味”的鬼的喜爱,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人要送“我”
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
文章接着叙述了自己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私塾先生的严厉、学生们的调皮、读书的乏味生活皆恍如隔日。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父亲的病》:作者回忆了父亲生病后,两名庸医故作高深,勒索钱财,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结果导致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最终去世的事情。
作者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
《琐记》:作者回忆了表面对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暗中使坏的行太太。
她让孩子们做危险的事、给“我”看不健康的书籍、教“我”偷妈妈的首饰、四处散播流言等。
因对流言的厌恶,“我”决定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
在求学的过程中,“我”见识了当时学堂上种种“乌烟瘴气”的弊端和学生求知的艰难。
后来,“我”初步接触《天演论》,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文章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
主要叙述了自己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岐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教“我”解剖学和帮“我”订正讲义等事情,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严灌、正直、热
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范爱农):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
开始鲁迅和范爱农有一些小误会,导致范爱农故意针对鲁迅。
后来鲁迅回到故乡做教员,偶然遇到了范爱农,两个人解除了误会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鲁迅的学生写了一些和反动派斗争的文章,请求以鲁迅的名义发表,鲁迅同意了。
后因派系斗争越来越激烈,鲁迅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往南京。
不久鲁迅得知了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的事。
文章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孤做耿直、不随波逐流性格的赞美和对他的缅怀,以及对辛亥革命前后病态社会现象的批判。
三、主题思想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它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却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它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和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
《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鞭挞了封建教育制度、教育内
容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東缚、压制和摧残:《无常》一文采用讽刺笔法,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父亲的病》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庸医:《琐记》刻画了洋务学堂的“乌烟瘴气”;《藤野先生》则勾勒出昏庸无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2)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
作者通过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断的回忆,记叙了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3)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
鲁迅先生一生都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和资产阶级文人进行毫不爱协的战斗,揭露他们的丑恶形象,也反映了鲁迅极具初性的战斗精神。
《狗・猫・鼠》中,作者以猫喻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某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帜的“正人君子”,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奸诈。
(4)作者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各个侧面。
作者揭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量。
《父亲的病》描写当时医学的落后,庸医横行乡里,不学无术,误人性命。
这就把当时社会的迷信呈现得非常清楚。
《狗・猫・鼠》介绍旧的婚俗,要问名、纳采、磕头作揖,烦琐至极。
《范爱农》描写了辛亥革命以后的一些情形,把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的本质揭示了出来。
四、人物形象
阿长:鲁迅幼年的保姆,她没有文化,睡相难看,平时喜欢“切切察察”,满肚子频琐的道理,常给鲁迅讲故事,“谋害”过鲁迅的隐鼠,后主动为鲁迅买来他渴盼已久的《山海经》性格特点:愚昧迷信,粗俗,好事,動劳,善良朴实,富有爱心。
藤野先生: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学校的解剖学老师。
他关心鲁迅的学习,耐心仔细地纠正鲁迅讲义中的错误,引导鲁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
对鲁迅后来放弃学医感到很惋惜,并送照片给鲁迅留作纪念。
性格特点:热情,正直,海人不倦,治学严道,没有民族偏见。
范爱农:鲁迅的朋友,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
回国后直受到轻视、排挤和迫害,只得“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他憎恨腐朽的封建统治,曾经搭船进城与鲁迅喝酒,抒发心中愤懑。
辛亥革命后他曾在绍兴师范学校任教,又受到排挤,最后溺水而亡。
性格特点:孤做,倔强,正直,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
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前,一直怂恿鲁迅喊父亲的名字,使鲁迅的父亲死前不得安宁;鼓励小孩子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书籍;教唆鲁迅偷母亲的首饰拿去变卖,并散布流言等,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封建妇女。
性格特点:封建迷信,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五、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但它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作者运用娴熟的笔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朝花夕拾》充满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情感,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二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剌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四)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五)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
六、作品价值
文学价值:《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散文集。
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简约、严谨,又借鉴了西方散文的灵动、
机趣,可谓博采众长又不为所,自成一体。
因此,《朝花夕拾》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社会价值:《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求学经历,生动地描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还原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其丰富、湘=翔实的文献资料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是鲁迅在“战斗”的间歇期,以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亦是言志与载道的结合。
《朝花夕拾》将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拓展进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