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论
韩愈、柳宗元
诗论
《文镜秘府论》
宋金元时期,继续拓宽研究领域 代表 北宋初期
柳开、欧阳修,石介
观点
提倡朴质淡雅,平易畅达的散文
南宋
陈骙《文则》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它论 述修辞相当全面,从修辞的原则 和方法,词句篇章修辞和辞格、 文体、风格都加以论述。 对经书、史书及文章中的修辞问 题加以甄别辨析 对“用事法”(即“引用”格) 说得极为细致。
来裕恂《汉文典》
有关修辞的内容
虚词的、形容词的运用,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 的表达作用,词语的增改,锤炼,有形词语的反复。 讲述了30多种不同类型的句子,采用的是对照比较的方 法。 分为“章法”和“篇法”,从修辞角度论述句子和段落 的起、承、转、结。 在“文品篇”探讨文章的各种表现风格。
词语的运用
3.数词的修辞作用
4.作家的“炼字”术
四、何爵三的《中国修辞学上的几个根本问题 》
1.介绍当时有“美辞学”,“文章学”,“修辞学”等名称, 主张用“修辞学”这个名称。 2.谈修辞学的对象。 3.修辞学研究的新方向。
4.批评当时修辞书存在的两种通病:一是不加分析地捡拾传统 的说法,一是全盘搬用西洋学说。
5.提倡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和“比较法”。 6.作者提出了中国研究修辞学的步骤和计划。
作家语言和文风
刘勰《文心雕龙》
研究空前繁荣(全 面、自觉)
辞格研究系统深入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左思《三都赋序》 刘勰《文心雕龙》
比《文心雕龙》细致,指出来源
专论辞格,达到我国古代辞格研究的最 高成就 对汉赋中的用词虚假,进行批评 对词、句、篇的关系的论述相当科学
词、句、篇的修辞 研究的兴起
30年代至40年代的汉语辞格研究
主要是以黎锦熙的《修辞学比兴篇》和赵景 深的《修辞讲话》为代表。 先后发表的关于修辞格的论文有30篇以上, 主要集中在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和辞格的分 界研究为主。
30年代至40年代的词句修辞研究
以论文为主,主要评述四个问题: 1.句子的“简”与“繁” 2.句子的重点与呼应
第二节 唐钺yuè的《修辞格》
绪论
比较的辞格 联想的辞格
内容
修辞格分述
想象的辞格 曲折的辞格
重复的辞格
结论 1.注意从语言本体研究辞格。 2.开展了辞格的比较研究。 3.注意从心理基础研究辞格。 4.吸收中外理论,选取精当例证。 1.对辞格的理解局限于知识的探求和美的玩味。 2.辞格的命名欠妥。
成就
第五章 30年代:生机勃勃的现代修辞学
第一节 陈介白及其《修辞学》和《新著修辞学》 特点:1.陈介白的美辞观的完整内容。 (1)修辞学包括了“学”与“术”。 (2)文辞精美包含内容和形式。 (3)激动读者的情思是千变万化的。 2.陈介白的修辞观的核心是“动情”。 3.陈介白的辞格论简明实用。 4.陈介白吸取古今中外的修辞研究,使得修辞学著作更 加丰满厚实。
第二章 外国修辞理论滋养出的两片新芽
龙伯纯的《文字发凡》和汤振常的《修词学 教科书》是最早吸取外国先进修辞理论的两本新 著。这两本书最早把日本的修辞学引进中国,最 早从构建系统方面来研究修辞,形成了现代修辞 学的最初的框架。
第二节 在传统文章学中开拓和深化修辞研究
在20世纪的初期,传统的文章学在教学和研 究中仍然占着统治地位。 在一些学者吸收引进日本的修辞理论的同时, 努力进行开拓和深化。以来裕恂《汉文典》、刘 金第《文法会通》和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为代 表。
认为语体文没有注意修辞法,要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研究修辞法。作 者从词态(相当于积极修辞)、文体 的要件(相当于消极修辞)、文体的 种别(相当于风格)、文章的种类、 修辞过程、修辞的目的等方面来勾画 修辞的系统。
二、胡光炜的修辞学史研究
《中国修辞学史略》 内 容
西洋修辞学的变迁。
《中国修辞学史》
“春秋”和“战国”两期的修辞
不足
第三节 郑奠的《中国修辞学研究法》
继承传统写作体例和方法
特点
加上按语配以实例语料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比较,“比较法”和变易法” 难以形成完整科学体系
缺陷
章节上畸重畸轻
罗列历代陈说
第四节 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诠》
第五节 张弓、董鲁安、胡怀琛、薛祥绥的修辞学著作
第四章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修辞学发凡》
《修辞学发凡》
地位:是我国20世纪修辞学界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影响:1.我国修辞学界迎来了一个学术热潮。 2.在修辞学体系和观点上有深刻的影响。 3.对国际的修辞学界影响深远。 缺点和不足:1.把“修饰文辞”改正为“调整或适用”的观 点贯 彻不彻底。 2.对辞格与非辞格的界限注意不够。 3.关于两大分野的内容单薄,不充实。
三、陈望道的修辞学系列论文
(一)关于文章的美质。 “知识的美质”,要求是“明晰”; “感情的美质”,要求是“遒劲”; “审美的美质”,要求是“流利”。 明晰,做到“周到”和“显豁”。 (二)关于修辞的性质和任务。 他认为修辞消极的说,是要去掉不好的;积极的说是要现出好来。
(三)关于辞格。 1.给每个辞格都下了明确的定义,划分不同的类别进行分析。 2.选例精当,既丰富而又贴切。 3.作者分析了辞格间的区别和运用。 4.吸收和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对某一辞格的论述,并加以评析。
关于辞格:论述了比喻、婉曲、设问、对偶
第三章 五四时期:修辞学正在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节 20年代的一批修辞学论文
陆殿扬的《修辞学与语体文》 云六的《国语修辞法述概》
要 点
比较了新旧两派修辞学的定义,认 为新派的定义比较圆满。它提出了修辞 学“要合对面人的心理”,要看对象, 要合乎当时所处的环境,要适合现代人 的心理。他把表达和感触,作为发生效 力得到感应的两个原素。
第二节 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发展和深入
隋唐五代,出现了中演的史论、文论、诗论修辞的成果:
代表 史论
刘知几《史通》
观点
论述修史的原则、方法时,涉及到许多 修辞问题(语言运用,格调,材料)
主张复兴两汉以前的古文,但在语言运 用上却反对复古,讲究语言接近现实, 讲究语言的创新。 注重把声律和修辞结合起来,对日本有 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第一编)
—— 袁晖
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与发展(1905—1949)
第一章 世纪前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中国古代修辞学的萌芽和成长 周秦之前
时期 代表成就
甲骨文 先秦诸子 有关于修辞的记载 老子《道德经》:“传言不美,美言不信。” 孔子:“情欲信,辞欲巧。”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最早把“修 辞”连起来使用)
说明了夸张辞格的价值和作用
魏晋wk.baidu.com北朝
特点 代表
曹丕《典论.论文》
观点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 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发展曹丕的思想,论述十种文体 把文体分为“文”“笔”两类,是当时 文体修辞论的集大成者 分析不同时代作家的修辞特点,涉及具 体篇章的修辞技巧
文体论盛极一时
陆机 刘勰《文心雕龙》
句式的选择
段落与篇章
语言风格
刘金第《文法会通》
性质:一本语法、修辞和文章学相混杂的著作。
特点: 1.在分析修辞格时,注意从语言形式上剖析。 2.注重对修辞格从心理、逻辑角度分析。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
关于语言表达与事理之间的关系:重视语言
关于修辞原则:适度的问题,语言运用“尊今” 关于词语运用:提倡简练,重视音律和词语的锤炼
1.受古代修辞学传统的影响 2.受国外修辞学的影响
成因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5.搜集大量例句 1.修辞学的任务是告诉我们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念的系统
2.修辞学以适应提制情境为第一要义
杰出贡献
3.修辞是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4.两大分野完全可以包括一切修辞现象 5.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 6.屁股坐在中国的今天,向外国和中国的古代拿东西
内容
周秦之前
《周易.乾.文言》
两汉时期
代表 观点
《淮南子》
“必有其质,乃为之文。” “质文两备”,文质并重 “疾虚妄”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 阐发了比喻的功用
修辞思想 (文质并重, 辞意一致)
董仲舒 王充 刘向 刘向
修辞手法
《诗大序》 王充《儒增》《艺增》
把“比、兴”作为诗歌的一种表 达方法。
第三节 杨树达的《中国修辞学》
特点:
1.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2.与《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有传承关系。
3.具有辩证的研究方法。
30年代其他关于修辞学的研究
郑业建 《修辞学提要》和《修辞学》
徐梗生 章衣萍
宋文瀚 汪震 郭绍虞 宫廷章
《修辞学教程》 《修辞学讲话》
《国语文修辞法》 《国语修辞学》 《修辞学通论》 《修辞学举例·风格篇》
评 价
这两篇论文有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是中西修辞学的比较。 第二,作者对修辞学的分期是根据古今言文分合的轨迹划分为三个时期。 1、春秋,为言语文章并重之期; 2、战国,言语文章分趋,亦即中国言语修饰最盛之期; 3、汉以后至今为偏尚文章修辞之期。 但是,就以发表的关于春秋、战国两部分看来,内容狭隘,偏于一隅。春 秋只谈儒家修辞,战国时期以地域不同来划分言语和文章的分工,这也是不科 学的。
王若虚《滹hū南遗老集》
金代
陈绎曾的《文说》
另外,这个时期,诗歌修辞理论有了新的特 点。欧阳修率先撰写了《六一诗话》后,许多诗 话接踵出现。在诗话影响下,宋金元还出现了大 量词话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就有不少论词 的内容。
第三节 中国古代修辞理论全面而广泛的演进
1.诗文修辞理论。 明初,以方孝孺、宋濂为代表崇尚复古。清代崇古之风仍 很盛行。从钱谦益、冯班到桐城文派乃至林纾,尊古崇古,但 清代反对崇古复古之风的人是很多的。明代吴讷《文章辨体》 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是专门研究文章体式的著作。明清两 代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修辞学资料汇编的巨著。如《历代诗话 》。 2.戏曲修辞理论。 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是“继承总结了前人成果,全面 而系统地论述了曲的修辞的著作”。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戏曲 语言修辞理论的最高水平。 3.小说修辞理论。 小说理论并没有自立门户,而是掺杂在长篇小说的评点本 之中。
缺点和不足:
1.在修辞学体系上缺乏创造性。
2.论述修辞现象时,有些地方比较机械,缺乏辩证的 观点。 3.辞格系统来自日本,有些汉语辞格不包括在内。 4.把文章学中的不少内容放入研究。
第二节 金兆梓的《实用国文修辞学》
成就:1.廓清了修辞学和其他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2.有些篇章修辞的观点颇有新意。 3.上下内外联系比较。 4.比较具体,便于运用。 5.吸取了古代修辞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