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成80后文化密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概念"成80后文化密码?

“新概念”是这一代人的文化密码。

对于习惯彰显个性的“80后”,“新概念作文大赛”可能是让他们瞬间彼此产生亲切感的为数不多的短语之一。即使没有参加,也曾经与比赛擦肩而过。

“新概念”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的表达体验和完全释放的心理享受。

每年春节前,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和评奖颁奖的时候。

1999-2008,新概念作文大赛10年了。

1、宽容让青春涌动

“16岁,即使没在现实中恋爱,也在想象中恋爱。”“新概念”的构想者和组织者之一、现任《萌芽》杂志副主编李其纲说。

新概念大赛的参赛作品中,“早恋”是最常见的题材。青春涌动的情感,让不少从那个年龄经过的人变成了作家。

在学校的作文本里,早恋是绝对的禁区;“新概念”不同,它的宽容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找到了适合的宣泄口。

这也是“新概念”倡导的文学审美性和人文性的体现之一。

关注“新概念”历届大赛,特别是第二届作文的读者,不可能对《风里密码》没有印象。多年以后,在百度“刘莉娜吧”中,还有网友对它念念不忘。那篇文字真挚、透明,带着沁脾清香,看过之后,你不得不承认,爱情,尤其是少女的爱情,确实是这世上最最珍贵美

好的东西。

故事的起点在高二。临近期末的一堂生物课,铃响了,刘莉娜趴在桌上昏昏欲睡。忽然,一阵带着微微辛辣酒味的凉风闯进了教室,她抬起头,发现是年轻的生物老师走了进来。那一瞬间,对刘莉娜来说,忽然成了一个魔法时刻。她在作文里这样描述——“我忽然觉得心里重重地震动了一下,就像一枚胡桃被一下子敲开了外壳,坚果那种微凉青涩的淡淡香味立刻就弥漫了整个内心。”

本来这篇情书一样的作文永远不会让老师看到,可她的同桌大肆鼓动她拿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于是她就把文章拿出来,结构、语句略作修改,投了出去,结果得了一等奖。

这下麻烦了,全校老师同学都会知道,都要拜读,到时候生物老师不知道会有多尴尬。“所以在得奖第二天,我就把文章带去给他一个人看了。”这也算是刘莉娜自己最郑重的表达。

“后来文章很轰动,老师都要看。我一直拖着,不想让其他老师开他玩笑。大家看到时,高三已经快结束了。”从校长、老师、父母到同学,所有人都看了《风里密码》,可他们什么都没说,因为从头到尾什么都没有发生。

之后,刘莉娜因为这篇作文的获奖被保送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再之后,那位生物老师的新一届学生课前会恶作剧地在黑板上写下“风里密码”四个字,等着看男主角的反应。然而男主角视而不见,照常上课,只是在下课后把粉笔字擦掉时,朝学生们笑上一笑。

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刘莉娜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杂志社当

编辑,这位老师来上海时,还会约她见个面,喝喝咖啡聊聊天。

2、圈子可改变一生

有幸进入复赛的人,会住在同一个招待所,几天朝夕相处,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也就有了“新概念人”的圈子。

“新概念”,将很多人引进文学的圈子,并且爱上爬格子,以此作为终身的事业,所以有了“改变一生”的说法。

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饭现在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他说自己最近在写两部长篇小说,快要结束了。他还在《上海壹周》上开了一个名叫“范思哲”的专栏。

已为人父的小饭回忆起自己的“新概念”之路颇有感触。他翻着新概念作品合集,感叹地说:“这个东西多少年了……八九年啦。”小饭高三的时候,参加了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得了二等奖,学校因此评他为优秀毕业生,高考时可以加5分,他顺利进入华师大哲学系。

他说当年参赛,在一次晚自修时,把功课做完了,就开始爬格子,像写日记一样,写着写着就扯到一些学校的东西,初赛作品就这么出来了。一个晚上写完了,也没修改,就把手稿寄出去了。那时候他也没有抱很大希望,寄出去后就忘了。小饭有段时间自我感觉挺“文青”,而他的初中语文老师就是个文学青年。小饭天天在家翻书,看刘索拉的、钱钟书的、贾平凹的,但感觉他们写得不是那么让人激动。他跟他语文老师说了。老师说,那你写啊。小饭就觉得:他们可以发表,我也可以发表。于是,他开始写作。那时候写得特别多,投给南汇的一家报纸,虽然那家报纸不给稿费,只寄书,但他坚持写,每期报纸

都有他的文章。

那时,小饭没有订阅《萌芽》,班级里订了一份。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实在太大,他说自己“被迫”知道了这个比赛。小饭说起第一届新概念时,还提起了参赛选手韩寒:“当时我狂喜欢韩寒,迷得不得了,简直想和他睡在一起。”新概念作文赛得奖后,小饭与同为获奖者的史零、刘嘉俊等人在《萌芽》杂志的刊中刊《amazing》做编辑,然后渐渐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一、大二的时候,小饭和“新概念”圈子里的朋友联系得很多,因为当时大家还没有拓展各自的圈子。华师大是他们的基地,小饭在那里,一起参赛、获奖的苏德在,蔺瑶和张尧臣也在,甘世佳也经常跑到他们这边玩。当时还有“黑锅”,大家时常聚在一起聊天。现在,小饭经常和苏德一起打牌,他们打牌时不会谈创作话题,但是会谈谈出版的问题,比如说最近各自又出版了什么书。“其实我只是在世俗的生活中找到与这个圈子的结合点,比如说打打牌。”

3、目标增文学人口

“新概念”不是一心要培养作家,也并非致力于不断挖掘潜在的写作天才。“新概念”的目标在于扩张“文学人口”。浪漫的组织者认为:“有文学的人生是幸福的,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不幸的。”这句话似可理解为,文学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美感。

所以,如果获奖者和参与者没有走上文学这条路,甚至连中文系都没有读,组织者丝毫不会感到失望和意外。因为他们知道,文学会从此与这些人终身相伴。

郭允是被老师“揪”去参赛的。在同班好几个同学都积极写的时候,郭允觉得这和自己是无关的,直到老师揪他出教室。“郭允,你

赶紧写,我看你上次写的那篇周记就很不错,就按那种风格写。”

周记,中国的学生都知道,就是那种每周都要写,但大凡学生都不太愿意认真写的东西。可郭允不同,一篇周记有时能花上一天的工夫。

郭允“被迫”写了一篇“类似周记”的文章。不久,学校就收到了新概念复赛通知单,郭允成为山东省实验中学那年唯一入围的选手,最后拿到了一等奖。接下来的第五届,自认为发挥不太好的他还是拿到了一等奖。

郭允有“正面清华,反面复旦”的笑谈。拿奖后,复旦大学的老师爱才若渴,极力邀请他去复旦,专业任其选择,但条件是他不能再投考其他学校。郭允有自己的考虑,他还是想去清华大学。复旦的老师看他迟迟不能决定,急了,建议郭允用投硬币的方法决定何去何从。郭允笑说自己没有硬币,有主见的他不允许自己的命运被动地由一枚硬币来决定……

最终,他凭着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被保送进了清华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读微机电系统,第二学位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学的是数字控制技术,都与文学不相干。

说到他的专业选择,还有一段故事。郭允很想读经济,但保送没有选择余地。于是,勇敢的郭允冲到清华商学院办公室毛遂自荐。在他不顾一切大声说了5分钟之后,满办公室的人都看着他发愣。不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