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学习》学习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学习》学习读书笔记

本学期,教育心理学老师让同学们翻译一些外文文献,然后用PPT的形式报告给大家,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是关于MAYER在多媒体学习方面的研究,在同学们都报告完以后,我买了《多媒体学习》这本书。并结合该书中的内容对自己所作的PPT进行了反思。

一、书中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结构可以用以下三句话:“一个理论“、“七条原则“、“五个问题“。本书正是在一个理论上提出了七条原则,这七条原则实际上回到了五个问题。

一个理论

多媒体认知理论:多媒体设计的原则应该与人类加工信息的方式相一致;多媒体信息的设计常常受到设计者对人类大脑工作方式认识的影响。

该理论又有三条假设:双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这三个假设是下面谈到的七条原则的理论依据。

七条原则

多媒体认知理原则: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呈现学习效果好。

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一致性原则:当无关的语词、画面和声音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学生学得更好。

通道原则:学生学习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比学习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呈现的学习效果好。

冗余原则:学生学习由动画加解说组成的呈现材料比学习由动画加解说再加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材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个体差异原则:设计效果对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要强于对知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对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要强于对空间能力低的学习者。

七条原则系统的回到了五个问题。

五个问题

多媒体起作用吗?

本书定义了什么叫“多媒体“(呈现语词和画面时)和什么叫“起作用“(通过学生在保持和迁移测验中的分数来确定)。多媒体认知原则的相关研究和实验,证明了多媒体呈现在学习中的作用!

多媒体何时起作用?

作者的研究确定了在以下五种条件下多媒体起作用,即遵循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的情况下。

多媒体对谁起作用?

在对个体差异原则的研究和实验中,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设计良好的多媒体呈现对先前知识经验低的学习者比先前知识经验高的学习者作用更好。对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比空间能力低的学习者作用更好。

多媒体是如何起作用的?

多媒体起作用是建立在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人们有独立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这些通道的容量有限;有意义的学习包括主动地选择、组织和整合新进入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什么构成一个有效的多媒体呈现?

简而言之,遵循上述七个原则的呈现都是有效的多媒体呈现。

二、我的反思

看完该书后,根据上述的七个原则,对自己报告时所做的PPT做了简要的反思:

由于一些限制没有在PPT中加入声音,所以间从PPT的角度看,并不涉及七个原则中的时间接近原则、通道原则和冗余原则,但是我在课堂中也自己加入了说明,从这个角度看,这三个原则也包括在了其中。下面对PPT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在PPT中,我采用了文字加图片的形式来呈现,这一点是符合多媒体认知原则的,但也只有这一条是符合的;

第二,由于PPT中每一页面的大小有限,我把说明放在了后一页,这一点违背了空间接近原则;但是,在呈现图片的时候,我根据图片进行了说明,这一点算是符合了时间接近原则的。

第三,在PPT所呈现的内容中,存在无关的材料,而且还不少,根据一致性原则,无关的材料会争夺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分散学生对重要材料的注意力;会干扰材料的组织加工,误码导学生围绕不恰当的主题来组织材料,所以违背了一致性原则。

第四,对于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主要涉及动画加解说,而我的PPT中的主要内容是文本的形式,所以并没有涉及到;而对于个体差异原则,由于同学们的背景知识都差不多,而我报告的目的是让同学了解所呈现的内容,所以也没有涉及到。

要反思的内容还有许多,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先把想到的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