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神奇的克隆(附教案)

合集下载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3)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思维导图、PPT等工具,进行有效展示和交流;(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增强对科学的热爱;(2)认识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关注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3)运用阅读策略,提取和理解课文信息。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2)课文中的长难句理解和翻译;(3)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2)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制作PPT和思维导图。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PPT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梳理课文内容;(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讨论,解答疑问。

4.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点评练习结果,及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展示思维导图和PPT。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中的长难句;2.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翻译、讨论和写作成果,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克隆技术的重要性;2. 任务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 互动交流: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背景《神奇的克隆》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通过讲述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读者对生命、伦理和科技的思考。

本教案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小说内容,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小说中克隆技术的应用及其影响。

3. 探讨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小说中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3. 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讨论。

4. 学生阅读理解练习。

5. 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克隆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阅读理解练习: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5.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4. 批判性思维论文:评估学生对克隆技术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分析能力。

5.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便进行改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神奇的克隆》小说的纸质或电子版本,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阅读材料。

2. 收集关于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原理及相关伦理案例的资料。

3.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列表,包括克隆技术的应用、伦理道德问题等。

4. 设计阅读理解练习题,涵盖小说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5. 制定小组合作活动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指导方案。

6. 准备评价学生参与度、阅读理解、小组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工具。

第八课 神奇的克隆(教案)

第八课 神奇的克隆(教案)
2.出示带音生字:雌卓濒例薯嫁菌饲率诱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卓、嫁”是三拼音节。)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雌性濒临红薯细菌利率卓越例外嫁接饲料诱人
(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2.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克隆》一课。
(板书课题:8.神奇的克隆)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会有哪些疑问呢?(师归纳:什么是克隆?克隆奇妙在哪里呢?克隆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份神奇。
学生读一读这句话,再次回顾经典人物。
(3)“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是多余的吗?有何作用?(不是多余的,用这个浅显的说法对这个深奥的概念进行解释说明,非常贴切。)
学习第3、4段:
(1)指名读第三、四段,师生评价。
(2)找出第三段的中心句。(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3)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植物克隆的本领?(举例子)
(3)课件出示克隆羊多利和我国克隆的小型猪,加深体会。
4.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6-9段。师生评价。
(2)找出这一部分的过渡段,并说说有什么作用?(过渡段: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作用:自然引起下文对克隆技术应用的介绍。)
(3)概括克隆技术可以从哪些方面造福人类的?
A.培育粮食、蔬菜新品种。
第一部分(第1-4段):介绍克隆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5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教案:《神奇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克隆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克隆的优势和困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和困境。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神奇的克隆》。

2.教学工具: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先用投影仪展示一张有关克隆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2.引出克隆的相关话题,询问学生对克隆的了解,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评价和纠正。

3.通过引言,导入本堂课的主题:“神奇的克隆”。

Step 2:阅读理解(30分钟)1.教师将课文《神奇的克隆》投影到黑板上,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克隆的原理、应用、优势和困境等问题。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4.教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整理学生提出的观点,引导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克隆技术。

Step 3:信息获取(3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网络资料,以提供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克隆技术。

2.学生可分组查找克隆动物、克隆植物等方面的案例,并进行简单介绍。

3.学生们将自己的信息整理成小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Step 4:拓展学习(15分钟)1.教师介绍克隆技术的一些最新进展,如克隆红树麻雀、基因克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克隆技术是否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3.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一定意味着进步,是否一定是好的?4.学生们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引导。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总结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及其应用。

2.难点: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克隆羊“多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2.讲解克隆技术(1)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如细胞核移植、细胞分裂等。

(2)展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克隆动物、克隆植物、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3.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克隆技术在各自领域的具体应用。

4.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1)教师提出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克隆人、克隆动物是否应该被禁止?克隆技术是否会影响人类基因多样性等。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5.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看法,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四、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调查报告,评估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程度。

2.课堂讨论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结合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讨论环节有序进行。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关注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讲解克隆技术原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T:“同学们,你们知道克隆是什么吗?其实,克隆就是复制,就像我们复印文件一样,可以复制出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生物体。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S1:“老师,我听说克隆需要用到细胞核,是这样吗?”2.在讨论克隆技术应用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T:“同学们,你们知道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吗?”S2:“老师,我听说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繁殖珍稀动物。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标题:探索克隆的神奇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克隆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克隆在科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时间:2周(8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克隆的定义和原理(2课时)1.先导:利用生动的视频或实物,展示克隆的概念,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向学生介绍克隆的定义和原理。

重点讲解体细胞克隆和胚胎克隆的区别和原理。

第二课:克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1.引导讨论:与学生探讨克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克隆动物用于研究疾病和药物测试等。

2.小组合作实验:组织学生分小组模拟克隆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感受克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课:克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课时)1.观看视频:观看关于克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的视频,了解克隆技术对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作用。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克隆技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第四课:克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课时)1.分组项目: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作物改良、育种等。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简短的展示,介绍他们选择的应用以及该应用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课:伦理和社会问题(1课时)1.研讨会:利用小组讨论和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就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思考。

2.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提出与克隆技术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六课:创造性实践(1课时)1.设计任务:让学生分小组,以克隆技术为创意灵感设计一个未来科技产品或生活应用。

2.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并进行同行评价和互动讨论。

第七课:案例分析(1课时)1.案例讨论:给学生展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多利奶羔羊克隆和索尔克兰黑腿猩猩克隆等。

2.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克隆案例中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并让他们分享对解决方案的思考。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3. 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从发现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包括里程碑事件。

3. 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4. 克隆技术的潜在价值:探讨克隆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更多应用和价值。

5.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和潜在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互动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为学生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以及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4. 探讨克隆技术的潜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更多应用和价值。

5. 讨论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克隆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3. 思考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设想一种克隆技术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克隆技术应用和伦理问题时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克隆技术应用和潜在价值的理解,以及对克隆技术发展的看法。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第一章:克隆的介绍1.1 克隆的含义与定义1.2 克隆的分类与特点1.3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克隆技术的应用2.1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2.2 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3 克隆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第三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3.1 克隆技术的伦理争议3.2 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3 我国对克隆技术的伦理法规与政策第四章:克隆技术的安全性问题4.1 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4.2 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风险4.3 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风险防控第五章: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5.1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5.2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5.3 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影响第六章:克隆技术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案例6.1 动物克隆的成功案例6.2 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实例6.3 动物克隆技术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第七章:克隆技术在人类领域的应用案例7.1 人类克隆的伦理争议案例7.2 人类克隆技术的应用实例7.3 人类克隆技术对医学研究的贡献第八章:克隆技术的生物伦理讨论8.1 克隆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8.2 克隆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8.3 克隆技术对生物伦理的挑战第九章:克隆技术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9.1 克隆技术在国际间的合作项目9.2 各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政策与法规9.3 克隆技术在国际间的争议与共识第十章:克隆技术的教育与普及10.1 克隆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10.2 克隆技术普及的重要性与方法10.3 克隆技术普及的挑战与对策第十一章:克隆技术在植物领域的应用11.1 植物克隆的技术与方法11.2 植物克隆在农业生产的应用11.3 植物克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第十二章: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12.1 克隆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2.2 克隆技术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12.3 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第十三章:克隆技术在基因编辑领域的关联13.1 克隆技术在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应用13.2 基因编辑技术对克隆技术的影响13.3 克隆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第十四章:未来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克隆技术在科学研究的潜在应用14.2 克隆技术在伦理法规方面的改进14.3 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第十五章:克隆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15.1 克隆技术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15.2 克隆技术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策略15.3 克隆技术教学的反思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伦理问题、安全性、发展前景以及教育普及等内容。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克隆技术的利与弊;(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2)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伦理问题;(3)学会整理和归纳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克隆技术的利与弊;(3)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的具体操作;(2)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3)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1. 教师准备:(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2)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和图片;(3)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讨论。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初步概念;(2)搜集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了解其发展动态;(3)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利与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克隆技术的初步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2)学生结合预习资料,总结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克隆技术;(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克隆技术的看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3)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更多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拓宽视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神奇的克隆》语文教案素材

《神奇的克隆》语文教案素材

《神奇的克隆》语文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克隆的概念,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克隆的概念和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应用。

3. 相关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克隆的概念和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应用。

3. 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克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伦理问题。

3. 写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参考书、文章、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信息和思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相关的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克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克隆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伦理问题,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克隆技术应用的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九、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克隆技术的理解和思考。

2. 学生讨论的评价: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克隆技术的理解和观点。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清晰地讲解了克隆的概念和原理,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探讨了克隆技术的应用和伦理问题。

《奇妙的克隆》教案(3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奇妙的克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2. 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克隆相关资料、图片3. 教师备课笔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关于克隆技术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克隆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克隆技术有什么了解?有哪些疑问?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克隆技术被称为“奇妙”?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有哪些?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克隆动物、克隆植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化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克隆器官、克隆食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克隆技术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及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介绍克隆的含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起源、重要突破和我国在克隆领域的发展。

3. 克隆技术的应用:介绍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

4. 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讨论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及伦理道德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克隆技术应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领域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

2. 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克隆技术应用案例视频,用于课堂演示。

3. 讨论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关于克隆技术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克隆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伦理和道德问题上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克隆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的了解。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 激发学生对克隆技术未来发展的想象和创新。

3.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未来应用:如基因编辑、生物制药等。

2.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未来应用:如器官移植、治疗遗传病等。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通用8篇)8神奇的克隆篇1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7.《神奇的克隆》。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2、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面所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或放在学习课文时讲解。

3、指明说说什么是克隆?4、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四、再读课文1、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五、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关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3、搜集相关资料做。

(选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精读课文:过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们一同细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师相机介绍“压条”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

生自读了解。

5、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生交流6、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教师引读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克隆技术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克隆技术的利与弊;(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及其含义;3. 克隆技术对社会、伦理和生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2. 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3. 从多角度分析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神奇的克隆》及相关资料;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找克隆技术的相关资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分享学习心得;(2)针对讨论话题,提出问题清单,共同探讨;(3)分析克隆技术对社会、伦理和生态的影响。

4. 课堂讲解:(1)讲解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2)解析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3)阐述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5. 实践与应用:(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成果;(3)师生互动,共同点评和改进。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鼓励学生拓展学习,关注科技发展。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

《神奇的克隆》教案优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难点: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以“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3.学习克隆技术的应用(1)教师列举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克隆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4.学习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1)教师通过视频或动画,展示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克隆技术的操作步骤。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克隆技术的操作细节。

5.小组合作,探究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1)教师提出探究主题:“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想。

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学习克隆技术的应用、学习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克隆技术。

2.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小组合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使教学效果更佳。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解释克隆的定义,例如:“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克隆?”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具体应用?在农业领域呢?”(1)学习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师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多利是如何诞生的吗?”引导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的起源。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

《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3. 克隆技术的应用:展示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4.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讨论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争议,如克隆人类的可能性及其影响。

5. 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展望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克隆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展望。

4.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克隆技术应用设想,并进行展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克隆技术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资料:收集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3. 讨论话题:准备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未来展望的相关话题。

4. 展示用品:为学生展示克隆技术应用设想提供必要的用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创新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创新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提出的克隆技术应用设想。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成果。

4.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克隆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或相关新闻,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讲解克隆技术概念:为学生讲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3. 介绍发展历程: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如多利羊的诞生等。

4. 分析应用实例:展示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课文《神奇的克隆》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克隆技术。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探讨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二、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4. 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伦理道德问题。

2. 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技术原理、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

3.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克隆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3.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克隆技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克隆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克隆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2024年《神奇的克隆》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克隆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探究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学生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4.课文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5.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小组合作教师出示克隆技术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克隆技术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克隆技术。

2.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3.以“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克隆技术原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2.在课堂活动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3.在课后作业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对克隆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年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

2024年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

2024年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其应用。

1.2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提高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内容的理解。

1.2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1.3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2.1克隆技术原理的理解。

2.2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背景和发展。

(2)学生分享自己对克隆技术的了解。

2.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脉络。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假如你是一名克隆科学家,请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明文。

(2)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和课文内容,进行写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2.收集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制作一份PPT,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本教案力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奇妙的克隆》一文,学生对克隆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科技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同学们,克隆是什么?课文中有哪些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克隆的概念?”(2)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请大家找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部分,比如作者是如何解释克隆技术的?”学生找出后,教师进一步解释:“作者用了对比、举例等说明方法,让我们能更直观地理解克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
什么是克隆? “神奇”是什么意思? 克隆神奇在哪里?
轻声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3、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例如
薯 马铃薯
效率
率shuài(率领)
饲养
诱 诱人
菌 细菌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濒危:接近危险的境地。
读读想想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定义 克隆 范围 下定义 作用 举例子 奇妙
前景
(附教案)
8 、神奇的克隆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绿线内的 3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四、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 2 课时
理清课文思路的好方法:
1、节意归并法 想想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意 思相近的小节就是一部分。 2、找关键句法 抓住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 总结句。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1、克隆技术的定义
2、克隆技术的范围 3、克隆技术的作用
4、克隆技术的前景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 第二段(第5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得到 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段(第6~8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造 福人类。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 的前景。
练习说话:
克隆技术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科 技成果:它可以——可以——可 以—— 可以——可以————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 它诱人的前景。
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
奇妙的克隆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 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 (2)生产转基因动物; (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 代疗法; (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 物物种资源。 克隆动物还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 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 用。
思考: (1)克隆是什么?
(2)什么叫“有性繁殖”、“无性繁 殖”? (3)植物和低等生物又是怎样“隆” 的?
读第5自然段,思考后交流: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怎样诞生 的?叫什么名字? (2)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会在 全世界引起轰动?
那么,高等生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 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 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的一只克隆羊。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 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 多利 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zhuó

bīn






一模一样 例如 成就 挽救 软骨 雌性
克隆 马铃薯 轰动 灭绝 肝脏 卓有成效
繁殖 嫁接 饲养 生态平衡 诱人 濒危
繁衍 细菌 效率 培植 濒临
一模一样 例如 成就 挽救 软骨 雌性
克隆 马铃薯 轰动 灭绝 肝脏 卓有成效
繁殖 嫁接 饲养 生态平衡 诱人 濒危
繁衍 细菌 效率 培植 濒临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 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绿线内的 3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 理清段落。 理解课文 第一段内容 ,了解什 么是“克隆 ”和一些 生物的“克隆”本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段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能说说段落大意。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 们,通过 《梦园飞天 》 、 《火星— —地球的孪 生兄弟》 这两课的学 习,相信 你们一定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带着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再一次 走进科学的殿堂,去探讨有关克隆的话题。 (板书课题:神奇的克隆) 2、请同学们齐 读课题, ( 生读)读了 课题之后 ,你想提出 什么疑问呢 ?(动画: 说一说) 又想从课文中了解些什么呢?谁来说说? (什么是克隆?神奇是什么意思?克隆神奇在哪里?) 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看来,大家的问题还真不少,不要着急,打开书本,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2、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这几点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到的问题。 ③读完后标好自然段序号。 (动画:读一读)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 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 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 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1 用钢笔描红、临写。
例薯嫁菌饲率诱
薯(草字头,中间是“四”,但 里边是两竖,下面是“者”。)
1 用钢笔描红、临写。
例薯嫁菌饲率诱

shǔ
jià
jūn




yòu cí

思考: 克隆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 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 克隆。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 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 克隆。
下定义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 头常常把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 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 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 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 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 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 衍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 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 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 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 称克隆。 下定义、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 如,从一棵大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 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 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 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 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 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 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 都是植物的克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读第6~8自然段,思考: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 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 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 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 高了饲养效率。
读第6~8自然段,思考: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 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 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 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 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 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 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 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