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全协同机制,提升联合攻关能力
创新联合体联合攻关建议
创新联合体是指由多个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组成的合作联盟,旨在通过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协同创新,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或开发新产品。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促进创新联合体的有效运作和联合攻关:
1. 明确目标:创新联合体的成员应共同确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难题,确保所有成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一致。
2. 优势互补:各成员应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和能力的互补。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和市场需求信息,研究机构可以提供科研能力和技术支持。
3. 资源共享:创新联合体成员之间应实现科研设备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人才培养与交流: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交换研究人员等方式,促进成员间的人才培养和知识交流。
5. 协同创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如定期召开研讨会、工作坊等,以便成员间及时沟通进展、解决问题。
6. 风险管理:共同评估和管理项目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7. 知识产权管理: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成员的权益得到保障。
8. 资金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联合体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可以考虑政府资助、企业投资等多种资金来源。
9. 成果转化:制定成果转化计划,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市场中。
10.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创新联合体的运作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研究方向、合作模式和资源配置。
11. 法律法规遵守:确保所有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
12. 开放合作:鼓励与其他组织、国际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影响力和资源网络。
通过上述建议,创新联合体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第242期‘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叶堂林[收稿日期]㊀2023-04-09[作者简介]㊀叶堂林(1972 ),男,江西上饶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㊁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省部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㊂[基金项目]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KY2023A0029) 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及优化路径研究㊂[摘㊀要]㊀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已取得诸多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三地发展阶段及发展定位差异导致产业协作难度较大;尚未形成基于区域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协同发展格局;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且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支撑;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制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制约产业链的跨地区布局等㊂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效:制定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完善政府间产业协作联动机制;鼓励重点产业链与主要创新链深度融合;改善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基础环境与服务配套等㊂[关键词]㊀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区域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创新链[中图分类号]㊀F512.7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054(2023)06-0049-09[文献标识码]㊀A[DOI ]㊀10.13262/j.bjsshkxy.bjshkx.230604㊀㊀一㊁引言㊀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㊁亲自部署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㊂产业协同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是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㊂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 指南针 ㊂高质量发展是提质增效㊁创新驱动㊁绿色低碳和协调共享的发展[1],而产业高质量协同则是区域内产业达到的一种更高水平㊁更有效率㊁更加公平㊁更可持续的协同发展状态,其不仅关注协同的成效,更加注重协同的方式㊁结构和动力问题㊂产业高质量协同是 十四五 时期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突破 滚石上山㊁爬坡过坎㊁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的核心举措,也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㊂㊀㊀二㊁文献述评㊀㊀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领域,现有文献更多聚焦于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产业协94‘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6期同发展水平的测度㊁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等㊂产业协同可看作是一个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故学者们往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产业协同水平,如魏丽华从协同空间㊁协同成本㊁协同能力㊁协同制度和协同创新5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指标体系[2];翁钢民㊁李慧盈构建了包含投入水平㊁产出效益㊁发展潜力㊁创新能力㊁旅游需求5个方面的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㊂关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同构化特别是主导产业趋同分布㊁产业协同程度不高等方面㊂[4-5]究其原因,可概括为所处的产业周期不同㊁资源配置失衡㊁承接地能力不足等历史因素,区域合作动力不足㊁产业协同利益分配不均等动力因素,以及市场活力不足㊁政府职能错位缺位等外部驱动因素㊂[6-7]因此,制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相互交织㊁共同发挥作用㊂还有部分学者从某一视角来探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如从利益增值与成本分摊的视角[8]㊁非首都功能疏解等视角[9]㊂针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完善体制机制,如制定产业协同发展规划㊁优化协调发展机制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10-12],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协同创新的支撑作用,改善外部环境如加强金融支持㊁交通㊁生态和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㊂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 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协作,深化京津冀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积极推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加快构建空间布局合理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㊁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㊂考虑到区域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分化融合和转型升级㊁推动京津冀产业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区域全产业链布局㊁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㊂㊀㊀三、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㊀㊀自习近平总书记 2.26 讲话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走过9个年头,京津冀三地在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协作基础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产业对接政策持续探索㊂京津冀三地已建立常务副省(市)长对接机制及主管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对口部门保持着常态化沟通㊂2015年财政部㊁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 2016年工信部编制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提出构建 一个中心㊁五区五带五链㊁若干特色基地 的产业发展格局;2017年京津冀三地协同办发布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 2+4+46 个产业承接平台;2019年京津冀三地先后签署了‘产业链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2022年工信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2020-2022年)“等㊂此外,北京市陆续发布更新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税收支持政策(试行)“㊂同时,京津冀三地在科技创新㊁产业转移协作等多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围绕布局国家重大项目㊁重大创新平台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部省(市)合作,在资源共享㊁平台共建㊁政策互通㊁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㊂二是三地产业优势各异,产业协作积极推进㊂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各异,从区位熵①指标来看,2020年,北京市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4150)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0867)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962)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124)等高端服务业方面优势05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明显;天津市在居民服务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38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7515)及批发和零售业(1.5752)㊁金融业(1.3249)等方面最具发展优势;河北则在公共管理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49)与电力㊁热力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456),以及采矿业(1.3901)㊁教育业(1.3040)等行业具有发展优势(表1)㊂三地陆续举办了京承大数据㊁京津冀国际智能制造㊁京津冀深电子信息㊁京津冀康复辅助器具㊁京津冀应急产业等多场专题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并举办了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接活动;先后组织召开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招商推介会㊁京津冀工业园区推介会等,推动三地企业和园区加强合作与精准对接㊂例如,北京㊃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吸引了100余个生物医药项目落户,成为 产业承接集聚化㊁园区建设专业化㊁异地监管协同化 的范例㊂三是产业间联系日趋密切,产业链分工态势开始显现㊂三地间产业联系越发紧密,以北京对津冀的投资额为例,由2014年的1058.8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3515.7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70%;保定㊁唐山和廊坊是京津投资的热点地区,2021年分别获京津企业投资715.20亿元㊁208.20亿元和147.00亿元㊂②同时,京津冀三地在产业链中的分工态势开始显现,北京在营企业集中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21年在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额占比分别为32.75%㊁15.39%,处于产业链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服务环节;天津在营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业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21年在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额占比分别为22.02%㊁21.79%,处于产业链的市场流通和资本运作环节;河北在营企业集中分布在制造业㊁批发和零售业,2021年在营企业累计注册资本额占比分别为18.84%㊁13.53%,处于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和市场流通环节㊂四是协同创新分工格局日趋明朗,联合创新态势良好㊂从研发投入环节看,北京偏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表1㊀2020年京津冀三地各行业区位熵序号行业北京天津河北1农㊁林㊁牧㊁渔业0.35440.19730.9583 2采矿业0.20391.09471.3901 3制造业0.36191.15380.78484电力㊁热力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58550.73731.4456 5建筑业0.54630.74970.5768 6批发和零售业 1.54631.57520.8008 7交通运输㊁仓储和邮政业1.60081.23581.0096 8住宿和餐饮业 1.99021.07430.56229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41500.97280.6606 10金融业 1.81231.32491.2497 11房地产业 1.96721.13840.6771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31241.30550.7450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08671.75151.052614水利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8460.90341.147015居民服务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66475.38120.855516教育业0.67140.66971.3040 17卫生和社会工作业0.68970.73461.2810 18文化㊁体育和娱乐业 2.79620.77561.0784 19公共管理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0.46920.60191.5249㊀㊀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1年)“计算得出㊂分别为3.40万人年㊁3.10万人年,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206.10亿元㊁228.10亿元,占比分别为40.78%㊁44.80%㊂而津冀偏重试验发展环节,2020年,两地试验发展环节的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为5.83万人年㊁0.62万人年,占比分别为95.10%㊁54.87%;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352.35亿元㊁562.63亿元,占比分别为15‘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6期97.40%㊁88.69%㊂③从研发产出环节看,2020年,京津冀三地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63266件㊁5262件和6365件,分别占专利授权总量的38.86%㊁6.98%和6.90%④,表明北京创新成果侧重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津冀更侧重应用环节的创新㊂同时,2013-2020年,京津冀三地合作专利数量从5252件上升到11611件,增幅高达121%㊂2018年,三地共同签署‘京津冀创新券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地创新券互通互认的正式开始㊂㊀㊀四㊁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面临的主要问题㊀㊀在肯定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推进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㊁问题㊂(一)发展阶段与发展定位差异导致三地产业协作难度较大从发展阶段看,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京津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河北存在着产业 断层 ,过大的产业落差导致区域内部分产业关联度较低㊂从发展定位看,北京在产业链中位于高端研发㊁总部经济㊁品牌营销,主要服务于全国,而对区域关注度不足;天津是大国重器聚集区,企业主要为央企和外资企业的制造和组装环节,在产业链上对北京依赖总体不高,且外溢明显不足;河北重点发展重化工业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㊂发展阶段与发展定位的差异导致三地产业存在着 断层 现象,即京津专注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与河北重化工业结构不匹配,进而导致三地产业协作难度较大㊂(二)尚未形成基于区域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协同发展格局一是缺乏基于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的顶层规划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未就京津冀产业协同中的重点产业及其空间布局进行顶层设计,不能有效解决三地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存在的趋同性问题,阻碍产业协同发展进程㊂京津冀三地只做产业发展规划,而不做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布局规划,且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未能形成基于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分工,津冀两地之间㊁河北各地之间主导产业构成㊁数量比例与空间分布等方面趋同化程度较高㊁结构差异较小,由此导致产业竞争大于产业协作,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很难形成基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格局㊂二是整合和引领区域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导致京津冀产业链很难形成有竞争力的整体,尤其是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缺乏龙头企业作为 领头羊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疏解成效及其对承接地的带动作用㊂三是市场力量发育不足,导致区域产业缺乏活力与弹性㊂京津冀地区国企㊁央企等比重较大,以2020年为例,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有4469家②,三地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分别为156万人㊁61万人和256万人,分别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21.07%㊁23.89%和45.62%⑤,民营企业和中介组织发展相对不足,导致整个产业链缺乏活力和弹性,很难形成产业配套㊂(三)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且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一是产业集群发育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㊂京津冀地区内产业主要集中在各类园区㊁开发区和高新区,园区之外产业发展严重不足㊂以国家高新区为例,截至2020年,京津冀地区共拥有国家高新区7个,年末从业人员数为352.97万人,约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22.68%,其中,北京国家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数为290.01万人,约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4成左右㊂⑥而且,产业园区的发展只是实现了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园区间和企业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㊂二是分散疏解导致对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不强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平台( 2+4+46 )总体太多,有限的产业被分散承接㊂以北京大红门地区市场疏解为例,其疏解对接地区包括保定白沟和容城㊁廊坊永清和固安㊁沧州高新区㊁石家庄长25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区㊁唐山㊁邯郸㊁张家口㊁天津西青区等地⑦,产业疏解转移的多而形成协同的少,产业疏解转移更多体现在物理空间上的挪移,尚未形成产业集聚㊁产业联动和产业协作效应㊂而且,河北承接转移的产业多为钢铁㊁家具㊁服装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其产业升级转型的引领作用有限㊂三是没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加以支撑㊂相较于长三角㊁珠三角等地区,京津冀地区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支撑,由此导致北京很多创新成果难以高效率㊁低成本地在区域内落地转化㊂四是产业发展空间有限,产业链配套能力弱㊂由于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有限㊁上下游产业及配套基础薄弱,特别是区域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不足,导致在京企业不愿意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抑制了产业链在区域内的布局㊂在对企业主导产品与关键零部件在京津冀区域配套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3.7%的主导产品能实现80%以上关键零部件在区域内配套,26.1%的主导产品在京津冀地区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率不足30%㊂(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制约了科技成果落地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创新研发能力与产业梯度的巨大落差制约了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㊂京津冀三地间创新能力存在着巨大差距,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为例, 2021年,北京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9210件,分别为天津(7376件)㊁河北(8621件)的10.74倍和9.12倍⑧,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产业梯度和产业发展间的落差,导致三地在新产品研发㊁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参差不齐,也导致产业链条的各环节发展不均衡㊁接续难度大,制约了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的落地转化㊂二是创新成果供给与需求错位制约了河北产业转型升级㊂北京各创新主体针对河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相对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创新成果转化与对接机制,导致河北需要的产业科技而北京储备不足㊂以2020年为例,北京创新成果供给(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前三位的行业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7万件),制造业(1.15万件),信息传输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0.87万件),而河北省创新需求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㊁批发和零售业㊁建筑业,这种研发成果的供给与需求错位制约了区域整体的产业转型升级㊂三是创新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队伍缺乏㊂区域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育不足,以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例,2021年京津冀地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为82059.01亿元,仅占全行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的6.56%㊂⑧加之当前主要通过技术转移专员培训培育技术转移服务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需要㊂而且,区域内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主要集聚在创新资源供给方(北京),较少布局在创新资源需求方(天津和河北),因而制约了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落地㊂2021年,北京科技推广与应用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为65163.51亿元,分别是天津(14366.67亿元)㊁河北(2528.83亿元)的4.54倍和25.77倍㊂⑧四是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导致项目及人才难以在河北落地㊂区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多集聚在京津两地,河北与京津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在京津冀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布局,也制约了产业链在区域内的布局㊂(五)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制约了产业链跨地区布局一是产业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㊂主要表现为税收分享政策不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对税收分享范围及分享比例的划分较为简单,无法满足产业转移升级的需要;津冀在企业用房㊁员工住房政策㊁员工子女教育政策及高端和特殊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缺乏吸引力,制约了产业链跨地区布局及产业协同发展㊂二是政策体系不衔接㊂主要表现为资质标准异地互认困难㊁跨地区转移的企业在统计口径上衔接困难等㊂在资质标准异地互认上,企业如果在跨区域产业链布局中采用子公司㊁新设公司形式,原有缴税记录㊁业绩证明㊁专利发35‘北京社会科学“㊀2023年第6期明㊁认证体系等很难获得迁入地的认可,影响其获得融资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若采用分公司形式,则享受不了迁入地的优惠政策等㊂在跨地区转移的企业统计口径上,企业以分公司形式落地,其经济指标无法属地入统,但能耗㊁环保等指标纳入属地统计㊂㊀㊀五㊁未来推进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的政策建议㊀㊀(一)制定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规划,完善产业链配套政策体系一是应将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作为规划目标㊂可将产业链区域布局㊁产业园区共建㊁重点项目推进㊁龙头企业培育和合作交流平台搭建等作为规划的重要方面㊂二是应将全产业链区域布局作为规划的重要抓手㊂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定位要尽量规划到细分产业或细化到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强调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精准施策㊂特别需要强调区域未来拟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优化布局,北京应侧重高端研发㊁总部经济㊁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但应强调其对区域发展的服务和引领作用;天津应侧重成果转化和先进制造等中间环节,但要提升其与京冀产业的链接程度,加大外溢效应;河北应侧重加工制造㊁商贸物流等环节,做好产业链的配套,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能力㊂应选择若干个资源禀赋突出㊁战略性强的主导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布局,细化产业发展路线图㊁排出任务时间表,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以形成优势互补㊁错位发展㊁相融相促㊁配套齐全的产业链发展格局㊂三是应将完善产业链的配套政策体系作为规划的重点内容㊂首先,完善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迁出地与承接地的政策对接㊂例如,确保对转移企业原有的企业资质㊁产品认证㊁业绩证明㊁缴税记录及其他认证体系等能获得承接地的认可,能耗㊁环保等指标能够跟随转移企业纳入承接地环境容量,企业人才转移中的教育㊁医疗㊁社保㊁住房等政策能够实现相互衔接㊂其次,完善税收分享㊁GDP分计等政绩考核机制㊂借鉴 深汕特别合作区 模式,考虑在河北适当区域,由北京输出科技创新成果㊁高端制造企业和高水平管理模式,由河北提供土地资源,建设特别合作区,推动北京部分产业向合作区转移,推动区域内税收分享和GDP分计;可探索研究按要素投入比例分享税收和GDP㊂最后,加强全产业链规划㊁布局㊁建设及评估等工作,京津冀三地政府力争在产业政策上保持一致㊁优化营商环境并实现相关政策公开透明,让企业树立在区域内布局上下游产业链㊁供应链的信心㊂(二)研究布局区域重点产业链,推动实现强链㊁补链和延链一是应研究区域内需要布局的重点产业链㊂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分阶段提出需重点协同发展的产业,在区域内布局产业链条,完善产业衔接㊂鼓励区域龙头企业和北京优势创新资源通过 走出去 的方式引领和整合区域内的产业链,或依托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鼓励产业园区围绕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打造重点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质园区运营公司落地,提升整个京津冀地区产业园区的活力,高水平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积极发展产业战略咨询业,进而提高区域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㊂应以北京高精尖产业和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㊁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制造㊁新能源新材料㊁节能环保及现代交通等重点产业在区域内布局产业链㊂二是应强调重点产业链的强链㊁补链和延链㊂可依托天津滨海 中关村科技园㊁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㊁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㊁河北张承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园区,推动产业链在区域内布局㊂建议沿着京保石㊁京津塘发展轴,近期可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中的河北部分扩大地域范围,京冀联手打造区域制造业聚集区,通过完善制造业体系加强对重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45。
围绕新型举国体制下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相关机制措施
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而在新时代下,为了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快技术攻关,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建立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机制措施。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二、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联合攻关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科技攻关目标,并为科研机构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政府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形成政府主导、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攻关模式。
2. 优化研发环境政府应当优化研发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水平,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研发自主权。
3. 加强国际合作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还应该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协同创新的相关机制措施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新型举国体制下,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打破传统的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三者合作共赢,在科技创新领域达成共识。
2. 建立创新资源共享评台为了促进协同创新,政府可以建立创新资源共享评台,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共享设施和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鼓励知识产权保护为了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政府可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创新主体充共享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利益。
四、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意义和作用1. 推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机制措施,能够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2. 促进产业升级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3. 加速经济发展通过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可以加快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何通过联合实践、协同攻关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创新能力
如何通过联合实践、协同攻关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创新能力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成功的团队需要不断地增强其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因此,通过联合实践、协同攻关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方法,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到你的团队中。
一、联合实践1.1 定义目标和目的联合实践需要在开始前确定目标和目的。
这将有助于完成工作,提高效率和凝聚力。
开会制定计划和时间表是衡量成果的有效方法。
一个有组织、清晰的计划会给所有成员带来明确的方向。
1.2 创建团队和分工一旦确立了目标和目的,就可以创建一个劳动力团队。
这些成员可能是来自不同领域,但他们应有各自的技能、经验和知识。
团队的成员应该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或能力互相补充分工,以优化任务完成过程。
1.3 建立沟通和反馈机制一个重要的联合实践的成功因素是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权利知道其他成员的进展情况,以及任务是否完成。
因此,建立专业的通信和同步机制非常重要,以及一些回报应该被建立为反馈。
反馈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但必须具有建设性。
积极反馈应当让个人感到受到肯定,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成就感,消极反馈应当清楚、有针对性地说明问题,并希望他们能找出改进的方法。
1.4 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团队是由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从不同的背景中的人构成的,团队成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
一些人需要大量的工作细节和手续,而另一些却需要更广泛更抽象的分类。
一个有价值的联合实践将尝试尊重和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观点和工作习惯。
这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度和信任度。
二、协同攻关2.1 确定问题协同攻关是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几个人或几个团队合作。
这种方法需要在一开始就清楚地确定问题。
只有明确的问题,才能在团队中确定目标和路线图,从而产生更多的想法。
2.2 设定目标协同攻关中,为每个问题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目标应该是能够量化的,能够衡量每个人的工作量。
应急管理中的组织协同与合作机制
应急管理中的组织协同与合作机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组织协同与合作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实现多方力量的有效整合,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本文将针对应急管理中的组织协同与合作机制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应急管理的效能。
一、组织协同机制组织协同机制是指不同组织之间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共同行动的方式。
它们通过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协同决策等方式,实现各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应对应急事件。
在应急管理中,组织协同机制可以分为水平协同和垂直协同两个方面。
1. 水平协同机制水平协同机制是指各级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在应急管理中进行的横向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能够将不同单位的专业技术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果。
例如,在灾害发生后,各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建立紧急指挥中心、共享信息系统等方式,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流和资源调配。
2. 垂直协同机制垂直协同机制是指各级政府机构之间进行的合作。
在应急管理中,各级政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发布紧急通知和调度资源来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可以积极配合和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充分调动地方资源支援灾区。
二、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指应急管理中各相关单位之间进行合作的方式和措施。
它们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制定合作协议、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协同工作,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各单位可以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共同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计划。
同时,建立定期的会议、联络机制,加强沟通,及时分享信息,以便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协同行动。
2. 共享资源与信息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对于应急管理至关重要。
各单位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和获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信息,如灾情报告、救援措施等。
同时,各单位还应将自身的资源进行登记和管理,形成共享库,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调配所需资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23.08.08•【字号】•【施行日期】2023.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各有关高等学校:现将《关于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2023年8月8日关于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和教育强国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北京高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提升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和紧缺急需人才等关键环节,调整优化高校基础研究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北京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到2035年,北京高校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任务和解决目标导向科学问题的能力和贡献显著增强,培养拔尖创新和紧缺急需人才能级大幅提升,取得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打造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集群,构建起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成为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健全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力”青年创客联盟
“健全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力”青年创客联盟摘要:“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而青年又是最富创新活力的群体,特别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团员青年技术创新、研发、攻关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是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水电企业青年创新的实践经验,从青年创客联盟活动为出发点,通过“自启动”的形式,激发青年创新内生动力,使得青年员工自发融入创新研究,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人才,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技术革新、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传递创新正能量,以期为企业青年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创新、服务、机制引言青年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激发企业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力量。
在新时代和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企业团组织更应大力推进青年创新创造,使青年成为企业中最具创造力的人力资源,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引导青年积极进取,调动起青年建功立业的干劲,为企业长久强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如何加强企业青年创新工作,打造适合青年成长的创新平台这个问题上,笔者结合自身团青工作实践形成了如下思考,提供了加强企业青年创新的思路。
一、建设背景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工业 4.0”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正在深刻影响传统产业发展。
“大智云物移”(即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出越来越高要求。
青年思维活跃、视野宽广、创新意识强,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开展“青年创客联盟”活动,对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公司“二次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抓手。
“青年创客联盟”主要是针对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结合“大智云物移”等技术方向开展研究,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重要知识沉淀与积累,将为公司“二次创业”提供源源不断新动能。
二是健全公司创新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
联合攻关,实现公司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发展
联合攻关,实现公司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仅仅要有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和有效的管理体系。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联合攻关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联合攻关?联合攻关是企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的一种方式,旨在达成共同目标。
在实现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发展方面,联合攻关意味着财务与业务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这种方式能够使公司的财务和业务两个部门合作协调、高效运营,实现互补性,从而达成共同目标,增强企业实力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攻关不是简单的意见交流,而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方式。
财务和业务两个部门自身的职能和目标不同,很难按照一个规定的流程合作,所以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多方面协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成功实施。
财务和业务的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财务和业务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达到良好的协调和紧密配合,那么公司的经营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例子:其一,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他们通常关注的是数据、利润、风险等方面,而对于业务人员来说,他们则是关注市场、产品和销售方面的知识,两个部门的目标不一致,很难协同工作。
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企业在经营方面就会面临着困难,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其二,财务和业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举例来说,由于存在业务方面的需求,公司可能需要扩张业务或者增加新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来确定财务预算和资金的使用。
如果财务部门不与业务部门紧密配合,就可能导致企业需要借贷或者招聘新的员工,并且会面临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其三,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与业务部门直接相关。
拥有精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如果财务部门未能按时上报财务数据信息,或者报告数据质量不高,业务部门也就无法根据数据作出有效决策,从而无法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实施科技部印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打造全国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特制定本合作机制。
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国家战略,攻坚突破、锻造长板;坚持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开放共享;积极先行先试,创新机制、循序推进,支撑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以“科创+产业”为引领,聚焦国家重大创新需求,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联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若干创新联合体,实现项目、人才、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长三角区域成为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三、合作机制(一)建立部省(市)协同的组织协调机制。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基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度框架,建立科技部、三省一市协同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联合攻关”)。
由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和三省一市科技厅(委)共同组建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实施,下设联合攻关专题推进组负责日常管理协调。
(二)建立产业创新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
聚焦制约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共同梳理长三角区域“链主”企业或骨干单位,凝练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解决的需求,联合发布需求“榜单”。
加快提升区域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引领能力,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等力量,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激发科研团队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问题和风险分析
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问题和风险分析摘要: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十四五”能源发展和改革提供了行动纲领。
回顾“十三五”,我国电力生产能力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持续提高,减污降碳成效显著,科技创新驱动电力科学发展,“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展望“十四五”,我国人均用电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电能替代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新业态发展,持续推进技术创新,重新定位煤电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构建问题;风险;引言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安全并网和消纳的基本特征,绿色低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鲜亮“底色”。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促进全行业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紧密协同,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持续变革,是电力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遵循展望“十四五”,我们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坚持四个基本遵循:一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要文件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二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三是遵循电力系统的基本物理规律。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前沿新闻信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 同体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P9(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政神,以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为主线,以“科创+产业”为引领,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策化苏浙皖创新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区域协同创 与新能力,打造全国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法(二) 基本原则 规坚持战略协同。
立足区域创新资源禀赋,以“一体化”思维强化协同合作,着力强化政策衔接与联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一体化创新发展新格局。
坚持高地共建。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健全共享合作机制,联合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筑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坚持开放共赢。
立足长三角地区创新特色,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 推动科技创新,集聚配置国际创新资源,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则开展合作。
探索建立基于生产数据的增信系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时间节点:按年度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持续开展基于数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责任部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上(四)加大人才保障 海10. 开展人才需求预测。
建设运营“产业人才大数据平台”,定期发布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编制建工业互联网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为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业务素质和实现良好就业提供参考。
材11. 推动人才选拔评价。
中医药振兴发展八大工程
中医药振兴发展八大工程一、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扬优强弱补短”建设。
1.建设目标。
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显著提升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2.建设任务。
一是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总体布局中,依托现有资源,择优遴选建设若干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支持高水平中医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短缺、转外就医多的地区,依托当地现有资源,院地合作、省部共建,实施若干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二是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强化设备配备,优化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提升中医临床疗效。
三是以地市级中医医院为重点,建设130个左右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四是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动地方加强中医康复科建设,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布局35个左右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开展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
六是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在县级医院提标扩能项目中,支持脱贫地区、“三区三州”、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在“三区三州”建设64个中医县域医疗中心。
七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
八是实施名医堂工程,按照品牌化、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分层级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名医堂,推动名医团队入驻,服务广大基层群众。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22.03.03•【文号】国科发区〔202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25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等九部门研究制定了《“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推进落实。
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2022年3月3日“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东西部科技合作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科技战略与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要素融通、合作共赢,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健全东西部科技合作体系,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引导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平台联建、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
到2025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外溢效应更加明显,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双向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有力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24卷第4期2024年4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4 Apr.2024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童嘉1,任其龙1,胡淳2(1.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0;2.浙大知识产权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8)摘要:高校要想推进重大应用研究科技成果的有组织转化,须破解“有组织的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有组织的队伍建设不够系统、有组织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难点问题。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包括:聚焦战略性,合力推进实施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升系统性,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协同渠道;增强持续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强化专业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量质提升;激发主动性,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评价体系。
探索构建“主动式布局—导向型研发—场景式应用—成体系对接—产业化落地”五位一体的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贡献高校的战略科技力量。
关键词: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4-22-9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4.30 引言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科研问题呈现出复杂性、牵引性等重要特征,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组织力量集中攻关[1]。
这意味着,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从外部进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
202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强化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等作出部署。
而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有组织科研的关键环节[2]。
将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使命融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高校矢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从有组织科研的使命导向性、交叉性等特征来看[3],其着力点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和人才聚集,在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可以加强不同部门或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为了确保协同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明确各个部门或组织的职责和分工,并建立一个明确的组织架构。
这有助于避免工作重叠和交叉,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沟通与协作:各个部门或组织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作关系,以确保信息畅通、工作协调。
可以采用定期召开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
3. 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流程:为了确保不同部门或组织之间的工作能够无缝对接,需要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流程。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和失误。
4. 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为了确保协同联动机制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
通过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各个部门或组织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优秀表现和合作精神。
5. 推动信息化和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加强部门或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为协同联动机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推动工作质量的提升。
6.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协同联动机制需要各个部门或组织之间的员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相互信任和支持。
可以通过培训、团队建设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整体工作效果。
总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组织架构、沟通协作、工作标准、考核激励、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时代方位正确认识我市所处的时代方位,需要用历史、辩证、发展的眼光,既看到坚实基础,更清醒风险挑战。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坚持把省级开发园区和省际毗邻地区作为主阵地,把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高质量集聚作为主方向,把创新驱动和带动作为主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产业赋能、园区赋权、部门赋责、企业赋力”,为新阶段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打下较为坚实基础。
(一)高站位实施顶层设计。
一是强化体制保障。
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
二是强化行动引领。
印发《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淮北市行动方案》,并制定年度计划,细化任务分工,围绕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着力打造“一地两区一城”。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
出台《淮北市贯彻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全力抓好政策落实。
(二)高标准建设开发园区。
深化规划引领,推动5个省级开发区明晰主体功能、实行错位发展;深化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生产生活服务能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调动人员积极性。
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已建成XX平方公里。
特别是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省级新兴产业基地成功获批,我市成为全省拥有2个以上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四市之一。
同时,以省际毗邻地区合作为支撑,主动融入XX州都市圈,签订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段园新型功能区建设。
(三)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
紧紧抓住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寻求同沪苏浙关联产业和重大企业的分工合作。
重点围绕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五群十链”精准招商,X、XX金龙电子、XX中旗科技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落户淮北。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为标题随着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为了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与转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该实施方案的目标、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实施方案目标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起一个跨越地域、跨越行业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体,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通过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与转化,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二、实施方案内容1. 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将建立起一套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包括成员单位的组织架构、合作方式、决策机制等,确保各成员单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有效参与和协同合作。
2.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共同体成员单位将共享各自的科技创新资源,包括科研人员、研发设施、科技项目等。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通过共同体成员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共同体将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政策的协同配合。
共同体成员单位将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实施方案措施1. 成立共同体联络机构:共同体将成立一个联络机构,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事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和交流会议,推动共同体的发展和成果转化。
2. 建立科技创新项目库:共同体将建立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库,收集和整理各成员单位的科技创新项目信息,为成员单位提供项目对接和合作的机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与转化。
3. 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共同体将鼓励成员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05•【字号】苏政办发〔2023〕35号•【施行日期】2023.10.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药政管理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3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5日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中医药强省建设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建设健康江苏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能力。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增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遵循规律,发挥特色优势。
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关于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的相关问题的解释
关于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的相关问题的解释联合攻关技术是指多个技术工人或技术团队协同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并最终研制出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这种合作模式的出现,是由于现代科技发展引起了技术难题日益增多且复杂,单一个人或个体难以解决的现象。
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觉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互补,提高攻关效率,推动科技进步。
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的推动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难题日益增多且复杂,单一技术工人的能力难以解决。
只有通过多个领域的技术工人相互协同合作,才能满足攻关的需要。
其次,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单一个人的资源和技术有限,通过合作可以将多个人的资源和技术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动力。
再次,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攻关效率。
不同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可以相互补充,通过合作可以更快、更全面地解决技术难题。
最后,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可以加强交流与学习。
在团队中,各个成员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它可以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通过多个技术工人的合作,可以迅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新产品或新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其次,它可以提高技术工人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技术工人可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此外,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还可以促进科技领域的跨界合作,加强不同领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只有不同领域的技术工人共同合作,才能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解决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技术问题。
联合攻关技术工人研制行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联合攻关需要技术工人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需要共同商议研究方案,还需要研究经费和设备支持。
其次,团队合作可能存在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风险。
不同技术工人之间可能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心态,导致团队合作受到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项目分级, 制定立项程序
研究项目计划统 筹管理的职责和 权限
制定并实施协同 考核细则
建立重点工作牵头部门项目责任制和配合部门工作协同制,明确责权 利,强化计划统筹管理,并加强督办与考核,把推进公司目标实现作 为衡量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
18
第五步 树立共同目标
战略目标
5%
25%
10%
个人目标
部门目标 项目目标
LOGO
健全协同机制,提升联合攻关能力
探讨如何提升跨部门联合研发项目的推进效率 第三小组学习汇报
目录
1 2 3 4
问题提出 原因探究 行动方案 培训体会
Company Logo
背景
Company Logo
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由 多个学科交叉产生的新技术、新产 品;跨部门协同研发,开展重大技 术的协同攻关,已经成为国际一流 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
原因探究
机制流程方面 组织管理方面
Company Logo
计划和资源保障 方面 文化、过能程力控制方面 方面
原因探究
组织 管理 方面
各部门之间管理方式和工作标准不一致 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利益不一致 人员接收多重管理和指挥
工作范围存在模糊地带 部门自转多、公转少
第四小组
原因探究
机制 流程 方面
缺乏跨部门工作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机制 执行过程中项目目标迷失 缺乏有效的过程管控手段
第八步 提升跨部门会议效率
第九步 引进先进的研发体系
产品战略
产品战略 市场信息 客户反馈 竞争信息 技术趋势 产品组合
IPD整体框架
集成组合管理团队(IPMT)
市场管理流程
理解 市场
市场 细分
组合 分析
制定细 整合、 分策略 优化业 及计划 务计划
管理管市场理细细分分并评市估场绩效并评估绩效
Mkt Mfg
跨部门联合研发项目推进遭遇了“部门墙”, 导致项目推进缓慢,质量不高。
问题的表现
推诿 部门之间的成果无法对接 沟通过程中难以达成共识
跨部门会议效率低
信息难以充分及时共享 不执行阶段性计划
阶段性成果质量不高 配合工作不主动
目录
1 2 3 4
问题提出 原因探究 行动方案 培训体会
Company Logo
缺乏项目管理和考核的工具及支撑手段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四小组
原因探究
文化 能力 方面
本位思想、本位主义 缺乏协同文化 不能换位思考
沟通能力和技巧欠缺
第四小组
原因探究
计划 资源 保障 方面
关键资源无法保障 对资源不确定性缺乏应对措施 缺少基础数据,无法准确预计工作量
工作任务分解不合理 项目计划制定不科学、不准确
②客户经理收到客户申 请后,开始全面、细致 的业务调查,客户经理 于个当日确认是否符合 我公司担保条件; ③客户助理应严格按照 业务审查标准的规定整 理相关资料,仔细核对 资料真实性、完整性。
相关表 单
1《担保业 务审批表》
Y ⑥
审查员 审查
N
第三步 健全项目计划制定机制
17
第四步健全考核机制
健全考核机制
背景
在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 加强国际一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司 直属科研单位跨部门协同研发能力建设面临更高、 更突出、更紧迫的要求。
问题提出
独立责任主体研发项目:90%以上的都能够按 计划完成,并得到委托方的满意。
跨部门研发项目:80%的项目执行进度滞后预 期目标20%以上,30%的跨部门项目的完成质量 未能得到委托方的满意
Dev LPMT Proc
Svc
PMT
概
计
念
划
IPD流程
开发
验证
发布
生命 周期
Dev Mfg
Full
Mkt
LPDT
Proc
Svc
SW Fin
PDT
平台与技术的开发
Mfg Td
DevLTDT Proc
Full
TDT
一流的子流程 项目管理 需求管理
配置与变更 CBB—重用
技术评审 采购/外协管理
质量管理 管道管理第六步 建立协同文化 Nhomakorabea学习文化
承担的文化
教练文化
协同文化 顾问文化
开放的文化 执行文化
第七步 搭建跨部门沟通的桥梁
表单
内网
接口人
联谊
特别通道
监督者
申诉通道
小轮岗
沟通面对面
通讯设备
定期的会议
企业文化活动
分享:各部门负责人之间沟通太少 我发现:比较好的自下而上的沟通机制和渠道 思考: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沟通渠道。
原因探究
Company Logo
组各织部管门理机参管部缺与方制理门乏多部面方流缺自分统重门式程少转工一管缺缺和跨多方缺不协缺理乏乏工部、乏面明调乏和足有作门公关有确部未协指对够紧效标项转缺键效执门落作挥资资激前的准目少乏资的行或实制多源源励、考不会资的跨源缺激过牵到度重不无和紧核一议源管部保乏励程头责管确法约后评致纪配理门障管机中部任理定保束工价要置制工理存制本项门人、性证计作机和不度作和在位目研目缺划不制跟科缺考的问思目讨缺标乏跨合和踪学不乏核标题想标效乏方不应部理机资能沟工准、迷率全面明对门制换信源通具化本失低局确措审不位息的能流保位和下意、施批健思共支力程主异障,识不手全考享撑和义化前文统续不手技期一化繁充段巧方准、琐过分面备能程不力控足制方面
Company Logo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 合作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
人的 最高需要。 ——德.歌德
文档管理 软硬件设计
绩效管理 基于战略和流程的KPI体系
IPD工具
共用工具(业务,技术)
23
推倒自己的“心”墙
跨部门沟通与协调中由于组织内各 部门目标不一致,资源匹配,权力 分配,利益分配不一致。每个部门 的同事均会有“本部门最辛苦”, “我在为他们提供服务,却不能得 到他们的理解”的想法。
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小组
目录
1
问题提出
2
原因探究
3
行动方案(九步行动法)
4
培训体会
Company Logo
第一步 勇于创新,建立协同机制
Company Logo
科技创新不同科技进步, 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一 部分。
目前由于缺少跨部门的 组织、 管理机制,导致跨 部门的协同工作障碍。
勇于创新,迈出大胆的第 一步。
第二步 完善跨部门项目的标准流程
个人担保业务各部
① 客户申请
②
业务调查
N
判断
Y
客户经理撰写报告
③ 助理整理资料
④ Y
部门经理审查
N 客户经理修改报告
审批资料反馈
分享:定期的流程发布会
风险管理部 副总经理
否决
N
⑦ 经理 审批
N ⑤
副总经 理审批
Y Y
流程要求的说明
①拟担保客户向我公司 提出担保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