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美学原理03

六、什么是意境:“意境”的意蕴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意境”是“意象”当中的一种:“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规 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定性。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 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因此, 我们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 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 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 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 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 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 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 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 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 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玩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 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陶渊明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朱熹谈《诗经》的欣赏: “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
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却诗人活底意思也。” 爱因斯坦谈音乐的欣赏:
“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 热爱,尊敬--并且闭上你的嘴。”
“关于舒伯特,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演奏他的音乐,热爱-- 并且闭上你的嘴。”
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禅之电影》 在室内挂上银幕,还有一架倒放的钢琴和一排鲈鱼。在30 分钟之内,用放映机把一盘长达4米的空白胶片放完。
自考《美学》论述题汇总

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
2、以一件艺术品为例,说明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3、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4、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6.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7.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2.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3.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4.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5.为什么说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是审美意识的关键因素?6.工具制造和审美意识的发展什么联系?7.如何评价史前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中的意义?第三章审美形态论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2.简要说明审美形态形成、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及主要类型。
3.美学史上关于崇高与优美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美学史上关于悲剧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谈谈丑与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以及它们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6.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7.举例说明审美形态的人生实践性质。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3.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4.审美经验包含哪些基本要素?5.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6.审美心理结构如何进行自我调节?7.谈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美学

简答题:1.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即:①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②美与审美形态;③美感与审美经验;④艺术和艺术活动;⑤审美教育。
2.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整体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
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它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它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它还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3.简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的内涵。
①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②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③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④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①柏拉图的喜剧发生论,认为滑稽和可笑缘起于大多数人在心灵品质方面所犯的认识错误。
亚里士多德指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
”②康德从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他说:“笑是一种从紧张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③黑格尔从矛盾冲突观点出发,认为喜剧“用颠倒过来的造型艺术方式来补充悲剧的缺陷,突出主体性在乖讹荒谬中自由泛滥以达到解决。
”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喜剧问题,马克思说喜剧是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⑤现代美学理论更多地把喜剧和人生存在的阐释联系在一起来解释。
苏珊•朗格把喜剧解释为人的存在的感受形式。
巴赫金提出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喜剧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5.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①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
②想象活动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态。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艺术与意象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艺术与意象重点解析1.简释: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模仿说;形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载道说;娱乐说。
答:第一,从艺术起源的角度定义,主要有游戏说(康德)、集体无意识说(荣格)。
第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主要有模仿说(柏、亚)、表现说(康德、柏格森)、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和符号说(朗格)。
第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主要有载道说(韩、柳)、娱乐说(李渔、亚氏)。
2.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答:① 被“艺术” 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增加了定义的困难;②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之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③“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④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如游戏、模仿、再现、表现、净化感情、振奋生命等等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3.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区别何在?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哪些联系?答: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主要区别表现在:第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这是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第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第三,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二者的联系主要有两点:第一,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并且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第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4.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答: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四种: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
第一,物质实在层。
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
(完整版)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说到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首先要说说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
因为,离开了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
那么,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显然不是的。
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
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
这是人们的共识。
尽管不能够把娱乐游戏活动都称为艺术,却能够把艺术确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确认为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也似乎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能够明确地回答。
但是,问题还远不止于此。
如,对于画画这种娱乐游戏活动,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能够称其为艺术。
然而,是不是对于所有的画画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同样都是画画,老画家的绘画就能够称为艺术,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
随便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能够称为艺术吗,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赞同的。
只有当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
那么,小孩子的“信手涂鸦”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称为艺术呢?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据说美国的一只黑猩猩会“作画”,人们给它纸和笔,它能够“饶有兴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画”来。
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画”也称为艺术,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赞同了。
那么,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怎样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呢?或者说,从理论上讲,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具有其客观性和历史性。
只要人们的审美需求仍就存在,只要人类社会不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艺术的基本特质与功能就不会发生质的改变,艺术的发展同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一样,不可能割断历史,它不仅出于动态变化之中,同时又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点上发展变化的。
什么叫艺术

生命情感除了现时人生的直接感受外,还可以利用象征性语言把在场的现时感觉书写出来。生命情感的流走性、无限性,是因为它在向着无限者本身流走。它要求生命情感的主体和在上的普遍自我合一。在现时的伦理生活中,人彼此感受着这种情感上的合一。但生命情感的流走性,又要求人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为感觉,以便借助象征性语言记录生命情感如何彼岸化的历程。所谓感觉,就是对生命情感流走性感受的自觉。
生命情感因对象的不同所体现出的个我、他我、全我,同一个绝对的差别性的我相关。我之所以是我,因为是我绝对地领受着普遍自我的本性,因为是普遍自我应允我的存在的个别性、不可代替性。有没有对普遍自我的承受,不但是优秀艺术与拙劣艺术的分界,而且在终极意义上是艺术与非艺术的标记。伟大的艺术品超越时空成为历史上的经典,因为,它们能唤起个体生命同普遍自我的合一,能给与艺术爱者的有限存在以无限的、神圣的依据。艺术作品越是艺术的,它所象征的我就越有普遍性,就越能使艺术爱者充满神圣的人性;艺术作品越是现实的,它所象征的我就越无普遍性,就越能使艺术爱者走向物性的人性。这便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伽达默尔指出:象征并不是对非现时之物的指点,而是把在根本上属于现在的东西替代、表现出来。关于象征的替代性,的确道出了象征同符号的根本差别。符号是人关于物的概念或人关于自身的观念。每个符号所包括的能指与所指的对应性、感应性,使符号在指点中面临间隔和差距。于是,由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和以观念构成的思想体系,无不存在真伪的问题,即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否彼此一一相应的问题。
查常平博士
其实,克莱夫?贝尔艺术定义中所关涉的审美感情问题和苏珊?朗格把艺术看作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都标明他们已走到艺术对象的先验性面前了。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的对象,不同于艺术作品的对象。前者先于艺术作品而存在,因而是一切艺术作品的对象的给与者;后者只存在于现成的艺术作品之中,对于还未被创造的艺术作品而言,它们根本不存在对象的问题。
美学02-12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案

2002年4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2.D3.C4.B5.A6.D7.C8.A9.D 10.B11.B 12.D 13.A 14.B 15.B16.B 17.B 18.B 19.B 20.A21.A 22.C 23.B 24.B 25.A26.A 27.C 28.D 29.C 3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CDE 32.ABCE 33.ABD 34.CE 35.B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36. 寓教于乐(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 生命的机械化(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 集体无意识说(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 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熊念内容摘要%区分艺术和非艺术是研究不同艺术形式的重要前提,尤其是语言艺术8笔者从艺术的本质属性出发,探求其审美性与社会性的关系8除此以外,以文学为例,将文艺与非文艺从三个V度进行区分,诠释真正的文学艺术8关键词%艺术非艺术文学功利独特真实艺术可以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来定义「哲学”就是挑起争论的「科学”就是能终止争论的。
“艺术”就是哲学与科学的抽象实体。
此外,艺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9笔者这里主要谈论的是艺术的狭义概念,即艺术作为一个文化名词9是一种审美表现的结果。
在这里9审美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9是区别于一切非艺术的根本标志。
对艺术的审美分类9主要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来进行。
依据这个原则9艺术可以分为艺术、表艺术、艺术和语言艺术类。
笔者将主要从艺术这一大类着手9以文学为例9对艺术的本质属性进行入的B学的说「艺术的本质是的:一9现实和果一9属于现实9属于这个B于是特的美学现象0终是审美的9同是现象的B”9艺术来源于9于B以9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性9而非艺术是性B一是艺术是非艺术9在于一个美9的艺术能一种外的审美感受9也不能于审美属性9这入审美9将艺术的。
古来9能在的的艺术作9是美的9能B的作卿》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第一部多幕剧9刻画了卿“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碗豆”性格9唤起了观众烈的义感9艺术价值是不喻的9倘若仅仅具有审美这一个特性9也不仍被奉为圭臬B典之所以成为经典9还在于的思想深度9也就是对现实的反应与投射B剧的卿铮铮铁骨9不愿意修改删减自己的作来附和封建官僚背后的统治者9胆反抗一切不公不仁不义的黑暗现实。
与相对应的是作者9也是想借助关汉卿的传奇事迹鼓舞们向一切黑暗的封建制度抗争9要做一个和卿一沉毅不屈的道主义斗士9为民请命同样是田汉本人的生命底色B成的艺术作将己的属性在具有审美的文9具有义性和性9这就成了者在的9同这也是文学作的艺术在B审美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标志。
什么是艺术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 其本质都是试图定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多少年来, 人们一直尝试着很清晰地规定出艺术的范围与界限, 对艺术和非艺术有一个很直观的判断, 就好像水和火、黑与白的截然不同一样。
可遗憾的是, 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动态变化和对艺术的各种单项的定义, 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艺术性时常只能凭感性作出判断, 甚至, 在不少的情况下, 人们对艺术的定义是在人云亦云中进行的。
如果不能对艺术有一个准确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 我们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文化呈现、修养水平甚至道德操守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影响是巨大的, 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极有可能因此受挫或停滞不前。
其实, 对艺术的界定首先是对艺术感的界定, 这是一个生理学和哲学层面的问题。
艺术的感觉产生于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一个动态工程, 这个动态过程往往导致人们对艺术的定义的渐变, 这种渐变又使得对艺术的定义脱离了哲学的本质, 也就失去了哲学层面的对艺术的定义的意义。
所以, 对艺术的界限, 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和参照系。
一般来讲, 一种艺术的感觉最初产生于各种非生活态、非寻常化的元素的突然出现。
人们的感官受到了刺激, 这种刺激往往是从出乎预料开始的。
但是, 任何刺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导致感觉的麻木。
然而,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同一元素刺激后发出感慨, 麻木的人群会逐渐醒悟, 感觉再一次被激活, 激活后又渐渐麻木⋯⋯人们对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进行的普适化的总结—这种总结首先来自感觉, 其次是情感归纳, 然后是使用语言工具做出抽象化概括性的定义。
在谈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时, 有4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它们分别是1、艺术感觉,2、艺术创作的过程,3、艺术创作的工具,4、艺术作品的特殊属性。
一、艺术感产生的两个外部条件1、艺术感首先来源于差异性—新鲜感是艺术感觉的初级状态我们可以设想, 人类最初的艺术感, 可能来源于用于遮羞的第一片树叶( 或者, 是某一古人, 有韵律的一种悦耳的嚎叫。
美学简答论述

美学简答论述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12、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14、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5、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16、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里?17、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18、优美的特征是什么?19、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20、悲剧的特征是什么?2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22、喜剧的特征是什么?23、如何理解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24、丑的特点是什么?25、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有一审美形态的研究的贡献。
26、荒诞的特征是什么?27、简述人变成"非人"的含义。
28、简述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9、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是什么?30、为什么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31、谈谈对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
32、简述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
33、审美理解具有什么特点?34、审美主体的功能调节和结构调节分别指的是什么?35、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是怎样两个不同的层面?36、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37、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38、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是什么?39、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140、分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41、意象是如何生成的?42、怎样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43、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美学论文《论艺术美》

论艺术美艺术美就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就是美的高级形态,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就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
它的本质与社会美、自然美一样,也就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对艺术定义的理解,可以体现在对艺术品的把握上。
艺术品可以通过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来定位,而一些艺术定义的成果可以帮助区别艺术品与非艺术品。
真正的艺术品,首先必得当得人们在“艺术品”的本义上直接的指称。
进而言之,对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首先必须分清本义上的“艺术品”与其她意义上的“艺术品”;其次必须在本义上比较不同物品,把握被人称为“艺术品”的事物与其她事物的区别。
“艺术品应就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制品”:(一)艺术品应就是人工制品艺术品从根本上就是人的实践性产品,艺术品就是一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
艺术品必须经过人的行为才得以成立、得以认定,这一特性,证明了艺术家与艺术家实践的必然性,艺术必须包含人与实践,艺术品的意义与人的实践有关。
(二)艺术品应就是精神性的人工产品在艺术的诸多定义中,无论就是“游戏说”,还就是“表现说”、“符号说”等,无不认识到艺术品在一定的形式上承载的意义就是对应于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精神需要的。
此处,精神性不就是指艺术品纯粹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意识里而不需要任何物质的东西,而就是指艺术品的各种质素必须就是精神性的或就是可以转化为精神性的,它们不就是赤裸裸的、有限性的肉体欲望与功利性。
(三)艺术品应就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人的精神至少可以区分为感性与知性。
一就是具体的,一就是抽象的;一就是遵从感性运作规律的,一就是遵从以形式逻辑为主的知性思维规律的;一就是获得以意象为主要内容的结果的,一就是获得抽象的规律等成果的。
值得注意的就是,“感性”就是精神性的,它不同于有限的、功利的欲望。
在探讨了艺术品的定位之后,还需要分析作为艺术存在流程第二个环节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
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区别一直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在众多的学者和爱好者面前提出了无数的观点和见解。
但无论如何,艺术和非艺术肯定是两个有着鲜明对比的概念。
这篇文章将通过对艺术和非艺术的比较,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艺术和非艺术在创作的动机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艺术的创作源于人类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艺术家的自由创造来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和宇宙等意义上的理解和感悟。
而非艺术的创作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和效果,例如商业广告为了推销产品,科学论文为了阐释一种理论等等。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艺术通常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表现,例如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文学等。
而非艺术则通常是以现实为基础,注重“实用性”的表现形式,可一次商业广告、科学实验、教育讲座、新闻报道等。
除此之外,艺术和非艺术在观赏和接受方式上也存在巨大的区别。
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投入艰深的情感和思考,需要观众以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和体验,发掘出作品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而非艺术则是一种较为直白和简单的表达方式,观众通常只需要去了解并接受其所传递的信息即可。
最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评价标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是难以量化的,评价是基于它所表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艺术家的创作能力、独创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而非艺术则是基于其实现的目标和效果来做出评价。
总体来说,艺术和非艺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创作动机、表现形式、观赏方式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
但是最终,艺术和非艺术的定位,不仅取决于创作者的动机与观众的接受方式,更取决于独立艺术批评与学术研究的认定,后者有领导性,言出必行,思后力前,注重质变时代而变。
当然这也是文化动态形成的客观社会现象。
艺术体制论,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等出发理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艺术体制论,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等出发理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创作自由现代主义的需求不断的新颖性直接相关的艺术创作自由设想通过现代主义。
它不应受到任何管制,尤其是外部法规。
压力上的技术是不可接受的,不仅从国家,而且还从社会,这实际上是一个消费者的技术。
需求的自由,甚至尽可腾出自己的决定的艺术评论,它使用的语言的社会。
边界之间的技术和非技术解释现在唯灵论的精神。
它是由一个纯粹的内的、精神的决定艺术家的看事情不同。
这个边界得到一个神秘的维度:其穿越开始像一个宗教转换的,一个内的启迪,可以让你看到的以前熟悉的一个新的光线和一切秘密的一个目的沉思。
如果事情变得技术,因为它被看作是一结果的内启示的艺术评论家被剥夺发言权不仅代表公众,但是,即使在他自己的代表。
他必须采取的位置一个艺术家,通过他的信心,可以这么说,看到全世界通过他的眼睛。
只有这样转换的评论家一新的信仰的信念的艺术家本人-将允许批评家充分理解和解释工作的艺术创造的艺术家。
传统的技术特点是由的想法,评论家中间人之间的观众和技术。
他的计算结果后者从观点的审美趣味,这无疑是固有的观众,使他的判决代表的观众。
艺术体制论,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等出发理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现代主义,这在第一次受到恶劣,通常不足的批评,最终改变这种状况相反。
评论家应的人了解艺术家的愿景和新的审美眼光比其他人更好的公众。
任务的评论是感受到的愿景和信仰的艺术家,然后转达他们对一个广泛的观众。
观众本身是不可能渗透到全新艺术概念没有合格的帮助和看到的世界,因为它显示的开明的艺术家。
评论家不再使用的语言代表的观众,他们的审美趣味通常是不成熟的,而是代表艺术家自己。
为此,根据大多数现代主义者,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自由艺术创作,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在其世俗,而有时只是原始的庸俗的味道。
艺术体制论,艺术发展的自律性等出发理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T.阿多诺相当理由连接的自由,在技术与自由社会本身。
"航行上的未知海域的技术革命冒险踏上围绕1910年没有满足他们的冒险希望的成功。
应詹文言文参考译文

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叶朗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问题,是西方美学界讨论的又一个热点问题。
我们认为艺术是可以界定的,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因而,我们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
由于美(意象)与美感(感兴)是同一的,因此区分也就在于这个作品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
王夫之说:“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
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
”王夫之在这里把可以不可以“兴”作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最根本的标准,这是非常深刻的。
这是从艺术的本体着眼的。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此它必然可以“兴”,也就是它必然使人产生美感。
如果不能使人产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没有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提出了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的主张。
1917年大名鼎鼎的杜尚在美国纽约把一件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提交到艺术展览会,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没有区别?这件小便器本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是一件“现成物”,现在杜尚在上面签上一个名字,就把它从实用的语境中抽脱出来,并把它放入艺术品的语境中。
杜尚这样一个做法,它的意义就在于抹掉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抹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在杜尚的影响下,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
都提出消除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的主张。
其中以“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这两个流派最突出。
波普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世俗生活中的“现成物”,如破汽车、破包装箱、破鞋、旧轮胎、破布等等,通过挪用、拼贴、泼洒颜料、弄成模型、奇异的组合等等手法,努力使其变得鲜艳、醒目,既像广告又像实物陈列。
波普艺术家认为这样的“现成物”就成为艺术品了,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事物是美的,波普是每个事物。
”观念艺术也是受杜尚的启示而产生的,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库苏斯就说,杜尚的“现成品”构成了从“外表”到“观念”的变化,所以是“观念艺术”的开端。
美学原理完整版答案

美学原理完整版答案艺术美(一)作业单选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
B.纯审美的眼光是不存在的。
C.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是由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
D.自然美是形式大于内容,社会美是内容大于形式。
2、绘画与雕塑相比有更多的BA.客观性B.主观性C.寓意性D.写实性判断题1、诗史意味着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实录来读。
是否2、黑格尔将自然美排除在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是否艺术美(二)作业单选题1、构成人体美的因素有①形体②比例③曲线④色彩B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C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判断题1、中国的茶文化和西方的咖啡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
是否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的民俗风情。
是否艺术美(三)作业单选题1、以下对观念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它认为只要能传达一种观念的就是艺术。
B.它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C.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
D.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美术流派。
2、美誉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C.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判断题1、美学只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层面,否则与一般的艺术学没有区别。
是否2、敦煌的壁画中有描述日常生活的场景。
是否艺术美(四)作业单选题1、《京城玩家》中把谁成为京城第一大玩家?CA.刘义杰B.马未都C.王世襄D.张德祥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这段古诗的意象类型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判断题1、休闲是一种无所事事。
是否2、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性。
是否美育(一)作业单选题1、谁提出的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CA.亚里士多德B.狄奥尼索斯C.尼采D.黑格尔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艺术概论考核要点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核要点及参考答案说明:本考核要点为南京艺术学院编(高纲号0559)“江苏自学考试00504《艺术概论》教材与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核要点。
该考核要点是根据指定的丁涛等编著的《艺术概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教材所要求的。
所以,这里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以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所列。
因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考试大纲中规定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都是主观性题型,因此,此参考答案只是帮助学生复兴时提供参考,重要的还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
另外,这里的考核要点只是考试的要求,并没有细分层次,考核要点都是以问题形式提出,将识记、领会与应用合三为一,有些名词需要理解的也置于问题之中了,所以这里的考核要点题型并不一定是考试时的题型,这也需要学生在实际答题时灵活解答,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章艺术的基本原理(一)艺术的定义1、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何界限艺术,是通过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首先是人的自觉的生活劳动与动物的非自觉性的活动的区分,即艺术活动必须是人类的活动,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自觉活动的结果;其次是含有人类精神性的、自觉的创造性的的劳动与一般的生产性的劳动的区分,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
2、对于艺术本质意义的探寻,归结起来有哪些主要说法(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发生说;(2)、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某种先于自然界而存在的“理念”、“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说、“绝对精神”说等;(3)、机械地认为艺术来源于客观世界,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如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生说等;(4)、形式主义说法,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从单纯的形式角度研究艺术的本体,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荷加斯、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说等。
美学简答论述

14、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 ①呈现阶段。 审美态度的确立是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 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整个身 心与对象建立关系, 达到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 这种状态是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后出 现的一种忘我状态,并建立起平等的精神交流。 ②构成阶段。 审美想象在构成阶段非常重要, 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构成这一思维 活动。先验想象力打破主体对对象之间浑然一体的状态,形成审美距离;经验想象力则 在此基础上,改造原初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③评价阶段。审美体验的最后阶段。主体的理解力在评价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它抑制想 象力,松弛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 “反思判断力”是康德的美学概念。 审美体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作为结果的审美感觉与前者不仅对象不同,而 且还是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 达到了一种体验的深度。 这种深度也使得审美活动 本质上成为一种主体间的精神交流,而审美对象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准主体” 。 1107 三、名词解释 26.审美形态 27.无我之境 28.有意味的形式说 29.崇高 四、简答题 30.简述喜剧的特点。 31.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 32.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33.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34.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 五、论述题 35.举例说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6.举例说明审美关系的特点。 1104 三、名词解释题 26.以美育代宗教说 27.鉴赏过程中的“品” 28.生物本能说 29.喻象 四、简答题 30.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31.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32.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33.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 34.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五、论述题 35.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36.结合具体审美实践,说明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1007 三、名词解释 26.审美形态 27.“劳动说” 28.对比联想 29.灵感 四、简答题 30.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31.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 32.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 33.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3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五、论述题 35.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36.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 1004 三、名词解释题 26.有我之境 27.审美体验 28.空间艺术 29.净化说 四、简答题 30.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31.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32.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 33.美育的功能。
美学复习资料(二)

34、现实美与“艺术美”相对。
指未经艺术加工的、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美。
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35、现实美的地位和意义:(1)作为客观存在形态的现实美,是美的最基本的领域。
(2)从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看,现实美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3)从审美活动的实际情况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美。
36、自然美指的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的本体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意象,包括日月星辰、江山湖泊、山水花鸟、草木虫鱼、田野园林等。
37、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社会事物、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美,它根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最直接地体现着人类的情感、理想和意志,呈现着人类生命的社会意义。
38、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自然美的发现离不开社会环境,在西方,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
中国自然美的发现经历了从致用、比德到畅神三个发展阶段,“致用”指人类从实用、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其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功利的“致用”相脱离,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其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
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精神为之一畅,它专注于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而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而是让山水的本来状貌触动空明的心境。
39、自然美的特性:A、实体性:美的对象实体性,美感的实体性,效应的实体性B、形式性:与社会美对内容的强调不同,自然美侧重于形式,它往往以外在的颜色、声音、姿态、气味吸引着人们。
C、意蕴性:自然在形式的深处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技术美是社会美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包括生产环境、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美等方面,技术美要求把实用和审美统一起来。
目的在于“研究物质生产以及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审美因素”。
40、社会美的内涵包括:人物美(A、人体美B、风姿和风神C、特定历史情景中人的美)、日常生活的美(A、衣食住行;B、生产生活C、理德才情)、节日民俗的美(A、民俗风情;B、节日狂欢;C、休闲娱乐)41、中国从先秦时代就非常重视美与功利的联系,《国语·楚语》记载的“武举论美”较早的提出美与善的关系,之后墨子提出的“非乐”思想,孔子提出的“里仁为美”,孟子提出的“充实之谓美”,荀子提出的“化性起伪”等都强调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
1107-全国-美学

1107-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1分)A:味觉和嗅觉B:听觉和触觉C:视觉和味觉D:视觉和听觉2、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1分)A:审美知觉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3、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1分)A:现代主义文艺B:现实主义文艺C:浪漫主义文艺D:后现代主义文艺4、“载道说”的完善者是()(1分)A:孔子B:孟子C:韩愈D:朱熹5、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1分)A:意象和知觉B:理智和情感C:体验和感受D:意向和想象6、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1分) A:劳鲍特里B:布瓦洛C:爱迪生D:博克7、艺术的首要功能是()(1分)A:认识B:感化C:审美D:启蒙8、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1分)A:哲学方法B:心理学方法C:艺术学方法D:人类学方法9、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1分)A:先验主体论B:理念论C:绝对精神论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10、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1分)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11、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1分)A:苏珊·朗格B:英伽登C:杜夫海纳D:阿恩海姆12、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1分)A:旧石器时代晚期B:旧石器时代中期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早期13、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1分)A:诗性与雕塑性的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C:诗性与音乐性的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14、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1分)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15、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1分)A:柏拉图B:朗吉弩斯C:康德D:博克16、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1分)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17、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1分)A:马克思B:席勒C:康德D:亚里士多德18、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1分)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19、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1分)A:哈奇生B:乔治·桑塔亚那C:夏夫玆博里D:狄尔泰20、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1分)A:审美对象B:审美形态C:审美经验D:审美活动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2分)A:生成性B:贯通性C:兼容性D:二重性E:差异性22、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2分) 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3、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2分)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封闭性E:开放性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2分)A:兴趣B:品位C:能力D:个性E:共性25、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2分)A:达尔文B:弗洛伊德C:博克D:席勒E:弗雷泽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审美形态(3分)27、名词解释:无我之境(3分)28、名词解释:有意味的形式说(4分)29、名词解释:崇高(4分)30、简述喜剧的特点。
对艺术与非艺术边界的看法--以安格尔的《泉》和杜尚的《泉》为例

对艺术与非艺术边界的看法--以安格尔的《泉》和杜尚的《泉》
为例
王雨
【期刊名称】《河北画报》
【年(卷),期】2024()4
【摘要】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关于“艺术”或者说其范围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且
充满争论。
这不仅关乎到艺术的历史演进及变化,同时也影响着美学家们对于艺术
的认知与解读。
纵观历史,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属于现代性的范畴,它是由艺术的现代
化发展引发的一种自然结果。
虽然现代主义艺术促进了艺术向自我完善的转变,但
与此同时,这也产生了反作用力,使得艺术陷入更深层次的关系网中。
当后现代主义
崛起时,文化的分解过程打破了由现代性划分出的艺术界线,导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
的界限变得模糊乃至完全消失。
本文主要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艺术边界来进行解读:何为艺术;何谓“艺术边界”;从非此即彼到兼而有之。
其中,以安格尔的《泉》和杜尚的《泉》这两幅经典作品为例,试着探讨艺术的边界问题并表达一些本人对艺
术与非艺术边界的看法。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王雨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从杜尚的《泉》看达达主义艺术之特色
2.符号学视野下杜尚《泉》进入艺术界原因初探
3.杜尚作品《泉》的艺术独特性
4.论艺术作品与一般物——以杜尚《泉》为例
5.“反叛”艺术的魅力——杜尚的《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说到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首先要说说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
因为,离开了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
那么,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显然不是的。
如,小孩子掏鸟窝、摸鱼、斗蛐蛐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
而弹琴、作诗、画画、唱戏等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
这是人们的共识。
尽管不能够把娱乐游戏活动都称为艺术,却能够把艺术确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确认为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也似乎是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的。
然而,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确地称为艺术,又把其余的哪些明确地称为不是艺术呢?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能够明确地回答。
但是,问题还远不止于此。
如,对于画画这种娱乐游戏活动,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能够称其为艺术。
然而,是不是对于所有的画画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呢?同样都是画画,老画家的绘画就能够称为艺术,这似乎是没有疑问的。
随便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能够称为艺术吗,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赞同的。
只有当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
那么,小孩子的“信手涂鸦”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称为艺术呢?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据说美国的一只黑猩猩会“作画”,人们给它纸和笔,它能够“饶有兴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画”来。
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画”也称为艺术,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赞同了。
那么,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怎样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呢?或者说,从理论上讲,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具有其客观性和历史性。
只要人们的审美需求仍就存在,只要人类社会不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艺术的基本特质与功能就不会发生质的改变,艺术的发展同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一样,不可能割断历史,它不仅出于动态变化之中,同时又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点上发展变化的。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
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
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总是要完全借助于人类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出现,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产生。
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
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
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人类语言有许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绘画语言、形体语言、音乐语言及现代的电影电视语言等等。
艺术的发生在形式上就相应地会出现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艺术形态。
没有语言,就没有艺术的发生基础;如果人们相互间语言不通,就不能够实现艺术的交流。
艺术用语言创造出虚幻的事件,让他人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觉虚幻事件的发生情景,在感受情景的过程中,人的相应的主观缺憾就会得到适当的慰藉,人的情感器官就会产生出活跃、激烈的行为反应。
人的主观缺憾的慰藉及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完全是以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为根据的。
所以,艺术所创造出的虚拟事件,就必须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为根据,才能够发挥出显著的艺术效果。
有句成语叫“画饼充饥”,是对艺术的最形象的诠释:人由于饥饿想吃饼子,没有饼子,只好画一张大大的饼子来自慰,饥饿的人看到画中的这张饼子,主观上能够获得些许的满足
感,情感器官也会产生出些许的喜悦。
古人有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这实际上是对艺术的发生原理和社会功能的最生动和精辟的阐述。
艺术应当是非实用的,它主要用来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
但艺术的这一特性不是唯一的,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大都是非实用的。
艺术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而并非是自然的,这是区别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重要标志,但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的成果均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也不应该成为判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唯一标准。
艺术应当是审美的,而不是非审美的,期间包括人类审美情感的倾注,也包括人们对于艺术形式美因素的认同,以及对于人类精神类的追求。
但是,审美性也并非艺术所专有,在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的运行中,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开始融入审美的质素。
可以说,如果具备了以上条件,就应进入艺术的范畴。
艺术不是逗人开心的玩笑,也不是无病呻吟的愁肠,更不是吹鼓手的号角。
我不否认艺术需要快感,也需要伤感。
然而,艺术更需要感动和感化!因此我们能够简单地把感动、感化并且能给人以快感的艺术形式称之为“艺术”;而把逗人开心,无病呻吟,吹鼓手视为“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