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

合集下载

低分化肺腺癌治疗方法

低分化肺腺癌治疗方法

低分化肺腺癌治疗方法低分化肺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细胞分化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差。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临床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合并症以及个体化因素等。

低分化肺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有时还会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首先,手术切除是治疗低分化肺腺癌的常规方法,特别是对于早期肿瘤或局限性病变来说。

手术切除的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来确定,包括肺叶切除、肺叶楔形切除、楔形切除等。

手术切除后还可根据病理结果进行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

其次,放疗在低分化肺腺癌的治疗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放疗可以用于术前治疗,以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手术难度;也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和减少复发的风险。

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放疗通常被用作姑息性治疗,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化疗是低分化肺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口服药物的方式,杀灭癌细胞并预防其扩散和复发。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多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或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常常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除了常规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低分化肺腺癌治疗中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值得关注。

靶向治疗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的信号通路,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

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或ALK重排阳性的低分化肺腺癌患者,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尤伯利珠单抗等)已经在低分化肺腺癌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可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支持性治疗也是低分化肺腺癌患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清扫呼吸道、氧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手段,以维持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低分化肺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张智显【摘要】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出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颈部转移癌原发灶的检测以传统检查方法为主,近年来全内镜检查随机活检、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激光介导荧光内镜和基因检测等技术提高了原发灶的检口率.根据淋巴结转移部位、病理类型、N分期等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现重点对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传统和新近发展的诊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10【总页数】3页(P1491-1493)【关键词】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诊断;治疗【作者】张智显【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7.91;R73-37大部分颈部转移癌可通过临床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找到原发灶,但是 2%~9%的患者经过全面仔细检查后仍然无法发现原发灶[1],此类患者查寻原发灶的过程是费时、费力的,中位生存期却大约只有 8个月[2]。

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因此存在很多争论。

转移癌虽容易明确诊断,但寻找原发灶则有困难。

原发灶隐匿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①机体免疫机制控制了原发灶,原发灶自行消退;②原发灶太小,不能被目前的检查方法所发现;③原发灶位置隐匿,暂时不易被发现;④原发灶恰位于放射野内,在转移灶放疗的同时被控制;⑤原发灶在颈部软组织内,颈清术时被一并切除或虽未被切除;⑥转移癌的生物学特性与原发灶不同,使原发灶尚未发现,患者就死于转移癌。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metastaticcarcinoma,UPCMC)的定义包括:①一个或多个颈部肿块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癌;②没有恶性肿瘤病史或不明病灶手术史;③没有明确的某器官系统相关症状;④没有原发肿瘤的临床和实验报告证据。

胃癌的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生存率的指标

胃癌的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生存率的指标

胃癌的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生存率的指标胃癌的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对于生存率的指标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是评估其生存率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这两个方面探讨胃癌的生存率指标。

一、病理分级的定义和意义病理分级是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在显微镜下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和评估的过程。

胃癌的病理分级常采用国际常规方法,即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和分裂活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而言,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三个等级。

低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组织结构紊乱、无明显分化特征,细胞异型性明显,分裂活性高。

中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组织结构相对有序,有部分分化特征,细胞异型性适中,分裂活性较低。

高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组织结构明显有序,具有较好的分化特征,细胞异型性轻微,分裂活性较低。

病理分级对于判断胃癌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低分化的胃癌意味着细胞恶性程度较高,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预后较差;高分化的胃癌则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

因此,病理分级可以作为胃癌治疗策略的重要参考,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二、分化程度的定义和生存率指标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正常细胞的相似性程度。

胃癌的分化程度常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个级别。

高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相似,功能相对完整;中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相对较为异常,与正常细胞具有一定差异;低分化指的是肿瘤细胞形态结构高度异常,与正常细胞差异明显。

分化程度越高,胃癌的生存率越高。

高分化胃癌切除后生存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好;而低分化胃癌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

分化程度的高低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三、其他生存率指标除了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胃癌的生存率指标。

其中包括肿瘤的早期发现、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以及有无放化疗等。

早期发现可以提高胃癌的生存率,因此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对于胃癌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病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题-无答案70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病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题-无答案70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病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34)(总分95.XX98,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最能反映大叶性肺炎病变本质的是()。

A. 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B. 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C. 肺肉质变D. 病变从肺泡开始E. 累及整个肺大叶的炎症2.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基础是()。

A. 支气管的炎症损伤和管腔阻塞B. 肺免疫功能障碍C. 支气管旁淋巴组织增生D. 肺内胰蛋白酶水平增高E. 病原微生物感染3. 下列选项中,肺部疾病纤维素渗出最多的是()。

A. 慢性支气管炎B. 支气管哮喘C. 大叶性肺炎D. 间质性肺炎E. 小叶性肺炎4. 下列关于小叶性肺炎病变,错误的是()。

A. 病变起始于肺泡B. 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C.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D. 病灶大小不等,直径多为0.5~1.0cmE. 病灶中央常见发炎的细支气管5. 下列选项中,易形成透明膜的肺炎是()。

A. 大叶性肺炎B. 小叶性肺炎C. 支原体肺炎D. 麻疹病毒性肺炎E.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6. 肺瘢痕癌在组织学上多数为()。

A. 类癌B. 小细胞未分化癌C. 鳞癌D. 腺癌E. 大细胞未分化癌7. 在组织学上,下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肌细胞肥大,核大深染B. 心肌间质可发生胶原纤维增生C. 部分心肌纤维可发生萎缩D. 心肌细胞增生,数目增加E. 部分心肌细胞可发生细胞质溶解8. 构成细胞性硅结节的细胞是()。

A. 吞噬硅尘的中性粒细胞B. 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血管内皮细胞E. 淋巴细胞9. 支气管扩张症的特征性病变是()。

A. 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B. 肺广泛纤维化C. 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明显增生D. 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E. 老年性肺气肿10. 肺气肿最重要的病变基础是()。

A. 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周围炎B. 肺结核C. 小气道感染D. 大叶性肺炎E. 空气污染11. 一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鳞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5类
乳腺癌可以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表达和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分级,将其分为5类。

以下是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乳腺癌分级标准
1.低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而异型,核分裂象丰富,有明显的核深染、核膜不清等特征。

2.中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中等,组织结构较规则,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核分裂象适中。

3.高分化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组织结构规则,细胞形态正常,核分裂象少。

二、乳腺癌大小分级标准
1.T1: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

2.T2: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且小于5厘米。

3.T3: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

4.T4:肿瘤侵入皮肤或胸壁。

三、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级标准
1.N0:淋巴结无转移。

2.N1:有淋巴结转移,但转移数量小于3个。

3.N2:淋巴结转移数量为3-9个。

4.N3:淋巴结转移数量大于等于10个。

四、HER2表达分级标准
1.HER2阳性: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导致HER2蛋白表达增加。

2.HER2阴性:HER2基因正常表达或缺失。

五、激素受体状态分级标准
1.E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

2.PR阳性:乳腺癌细胞表达孕激素受体。

3.ER/PR阴性: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孕激素受体。

以上就是乳腺癌等级划分标准的五个方面。

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是怎么回事?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是怎么回事?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病理病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因*一、发病原因颈淋巴转移癌与其解剖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颈深淋巴结位于颈深部包围筋膜 (investing fascia)和锥前筋膜(prevertebral fascia)间,共有10组,约300余个。

淋巴结周围绕有颈动脉、神经、肌肉及颈部脏器等。

颈部淋巴是全身淋巴的总汇区,全身淋巴液均可经此处引流。

如鼻咽部淋巴引流经咽后外侧淋巴结汇入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口底部淋巴管进入颏下淋巴结,然后汇入颌下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胸腹腔管液汇入胸导管,然后引流至锁骨上淋巴结等。

因此全身的癌肿一经侵犯淋巴系统,均有可能转移至颈淋巴。

肿癌转移至颈淋巴常通过3种途径:1.从淋巴管转移,最常见。

2.循血行转移至淋巴结的被膜及小梁的血管中。

3.癌瘤(如涎腺及甲状腺癌瘤)直接侵犯附近的淋巴结。

为方便表述淋巴结分布,1991年美国发表了颈淋巴结临床分区和亚区的划分,被各国医师广泛应用。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

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

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

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

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

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文章目录*一、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二、肝癌的诱发原因*三、肝癌的饮食禁忌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1、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低分化肝癌容易转移吗,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所以还是找医生咨询一下比较好,但是肝癌最早在肝内转移,非常容易侵犯门静脉和分支,形成肿瘤栓子。

多发性转移导致肝脏脱落。

如门静脉癌瘤栓闭塞,会引起或加重门脉高压症。

肝静脉癌瘤栓向下腔静脉扩张,以肺转移率最高。

血行转移还可引起胸、肾上腺、肾和骨等部位的转移。

局部淋巴结转移到肝脏是最常见的一种肝转移,也可以转移到胰腺,脾脏、主动脉和锁骨上的淋巴。

2、肝癌转移后的症状2.1、咳嗽、咯血,肿瘤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

2.2、血性胸水,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

胸膜转移可使胸膜淋巴结出现胸腔积液或血胸,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2.3、下肢水肿,癌栓栓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起肺梗塞,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

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出现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

2.4、疼痛,癌肿转移到骨可引起局部疼痛,其疼痛特点为由间断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呈进行性加剧。

3、肝癌转移的表现3.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

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3.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

3.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肝癌的诱发原因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肝少有A,B,C,D,E,G 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

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目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2、肝癌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

低分化癌是怎么治疗方法

低分化癌是怎么治疗方法

低分化癌是怎么治疗方法低分化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恶性和侵袭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由于低分化癌的细胞形态异常、分化程度低,治疗较为困难。

目前常用的低分化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针对个体情况可能会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是低分化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手术可通过切除肿瘤来降低肿瘤的负荷。

手术方法包括肿瘤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切除术等。

对于早期低分化癌,局部切除可达到根治目的;对于晚期低分化癌,常需行全胃切除、全胰切除等大手术。

手术切除后需对淋巴结进行检查和清除,以防止癌细胞转移。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通过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和细胞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低分化癌患者,放射治疗常与手术治疗联合应用,以增加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可选择外照射或内照射,外照射是通过机器照射治疗区域,内照射是通过放射源直接放置在患处治疗。

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食管炎、丘疹和水肿等,但对于低分化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利用抗癌药物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体内,破坏癌细胞的DNA或RNA,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低分化癌的化学治疗一般采用多药联合化疗的方式,以增加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风险。

化疗方案选择依赖于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和肿瘤分期等。

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免疫抑制等,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此外,对于低分化癌患者,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辅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抑制癌细胞内特定的生物靶点,以阻断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机制来增强患者自身抗癌能力,如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激活免疫细胞对抗癌细胞。

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应用中,如基因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等。

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辅助粗针穿刺活检对颈部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辅助粗针穿刺活检对颈部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辅助粗针穿刺活检对颈部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程志刚;韩治宇;刘方义;于杰;陈洪峰【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re needle biopsy (CNB) under hydrodissectionassistanceto di agnose lymph node metastases close to cervicallarge vessels guided by ultrasound (U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November 2016,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of 24 patients with 24 lymph node metastases adjacent to large vessels at the fourth region of the neck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the lymph node metastases were performed the procedure of US-guided CNB using 18G true-cut biopsy needle under assistance of local saline injection,the samples were given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The mean maximal diameter of the nodules was (0.93±0.16) cm.Results Following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lymphnode metastases and the adjacent vessels with hydrodissection of saline injection,the procedures of CNB were completely performed in 100% (24/24) patients and the diagnoses of the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all cases were verified histopathologically.No major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large vessels injury and massive haemorrhage occurred.Conclusion US-guided CNB under assistance of hydrodissec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to diagnose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adjacent to large vessels.%目的评价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辅助粗针穿刺活检对诊断颈部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枚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病灶平均最大径为(0.93±0.16)cm,均位于颈部Ⅳ区大血管旁,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局部注射生理盐水行液体隔离法,辅助完成18G粗针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00%(24/24)的患者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实现了病灶与相邻大血管的有效分离,并完成了粗针穿刺活检操作.术后无损伤血管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辅助粗针穿刺活检是诊断颈部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癌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4页(P131-133,封3)【关键词】超声引导;液体隔离法;粗针穿刺活检;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作者】程志刚;韩治宇;刘方义;于杰;陈洪峰【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颈部淋巴结是全身多部位恶性肿瘤的好发转移部位[1],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和随访中重点关注的部位之一。

胃部低分化腺癌怎么治疗,治疗方法

胃部低分化腺癌怎么治疗,治疗方法

胃部低分化腺癌怎么治疗,治疗方法胃部低分化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厌食、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湿热、慢性胃炎等疾病。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下面详细介绍。

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胃部低分化腺癌的主要方法。

手术包括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为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具有切根彻底、局部复发率低的优点。

手术时,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全胃切除术、幽门部切除术、胃窦上部切除术、胃底部切除术等。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及指标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前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并应尽量避免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要加强患者的饮食营养,注意术后护理,避免饮食上的刺激。

二、化疗治疗化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通常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化疗。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F方案、CFEP方案、XELOX方案等。

使用化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注意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三、放疗治疗放疗是治疗胃部低分化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疗可破坏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或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效果。

放疗包括内放射治疗和外放射治疗。

内放疗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肿瘤内部进行治疗;外放疗则是在肿瘤周围进行放射治疗。

使用放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放疗剂量和治疗方案,注意对放疗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四、注意事项1.定期复查治疗后应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有助于及时干预治疗。

2.营养调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营养调理,避免饮食上的刺激,多吃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身体的免疫力。

3.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4.合理运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和身体的良性适应性,有助于身体康复。

敖启林2015头颈部梭形细胞肿瘤

敖启林2015头颈部梭形细胞肿瘤

头颈部梭形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思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 敖启林2015.11.昆明头颈部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几乎是全身梭形细胞肿瘤的缩影!!!病种繁多……分类复杂……诊断困难……如何诊断?一、明确病变性质 良性?中间型?恶性?二、明确组织学类型暨分化方向 上皮肿瘤?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细胞肿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其它如骨原发肿瘤、副节瘤等?(一)上皮1、鳞状上皮:梭形细胞癌2、肌上皮:瘤或癌3、腺上皮:涎腺和甲状腺4、神经内分泌:髓样癌等梭形细胞/肉瘤样鳞状细胞癌要点:1、发生于上呼吸消化道黏膜的梭形细胞恶性肿瘤首先考虑梭形细胞癌;2、异型梭形细胞为主的病变伴有黏膜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甚至浸润癌时支持梭形细胞(肉瘤样)鳞状细胞癌;3、免疫组化证实:未出现异型鳞状上皮时。

肌上皮瘤肌上皮癌多形性低级别腺癌涎腺导管癌肉瘤样变型要点:涎腺的梭形细胞肿瘤首先考虑肌上皮肿瘤和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良性多见,肉瘤罕见),其次为梭形细胞变型的腺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伴有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SETTLE)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伴梭形细胞化生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梭形细胞化生Am J Clin Pathol. 2002 ,117(2):要点:1、甲状腺上皮性肿瘤可出现梭形细胞为主的变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腺瘤/癌(罕见)、髓样癌、未分化癌、SETTLE、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等;2、甲状腺原发的恶性梭形细胞肿瘤首先考虑未分化癌,肉瘤罕见;3、免疫组化证实:尤其未分化癌的诊断。

(二)软组织1、纤维/肌纤维母细胞肿瘤2、外周神经肿瘤3、脂肪细胞肿瘤4、横纹肌肿瘤5、血管周细胞肿瘤6、所谓的纤维组织细胞瘤7、血管肿瘤8、分化未定的肿瘤要点:1、头颈部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几乎包括了全身所有软组织肿瘤类型;2、诊断黏膜和腺体的软组织梭形细胞肿瘤首先要排除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梭形细胞癌、肌上皮癌/瘤)和梭形细胞黑色素瘤;3、多数病例确诊需要免疫组化证实,少数病例甚至需要分子遗传学检测。

鼻咽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4例报告

鼻咽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4例报告

关键词 : 咽癌 ; 股沟 ; 鼻 腹 淋巴结
中 国分类号 : 7 9 6 R 3 .3
文献标识码 : D
文章 编号 :0 15 3 (02 0-3 10 10 .90 2 0 )30 0 -1
心、 、 肺 纵隔未发现异常 病理诊断 : 腋窝淋巴结 、 右侧 腹股沟淋
巴结转 移性 低分化 鳞癌 。来行 治疗 , 个 月后死于肝转移 。 2
例 1 患者 男性 ,5岁 , . 4 已婚 。因发 现左侧 颈部 肿物 8个月
m c m×2c 左侧腹股 沟可扪 及 5个 肿大 淋巴结 , m; 于 18 9 5年 l 0月 1 11 3人院。经 鼻 咽活检诊 断为 鼻咽低分 化 鳞 c ×1 m~2c 大小为 l m×1c c m~15c x15c 右侧 腹股沟 可扪及 3个 巾 , m; 癌 , N2 期 ( 州会议分期 ) T2 Mo 福 。行 c o外照 射 , 咽 部 D 0 鼻 T7
( 收稿 日期 20 …0 3 修回 日期 20 01 g 1 02—0 —2 ) 3 0
鼻 咽 癌 腹 股 沟 淋 巴 结 转 移 4例 报 告
部 浩元 黄 国栋 郑 广进
小为 2 5c m×25c 鼻咽 部束发现新 生物。B超 检查示 腹主 . m, 动脉 旁 、 脾门 珏有 多个 肿大淋 巴结 , 伴有 肝转 移 ; 全胸 正位 片 :
br u1 ri ot n i [n [ ) B S r ,9 2 7 eitI0 n r r r a d j rJ ug 19 , 9 g 1 n h e
(2 :3 4 1 ) 16 .
[ ] 张广德 , 5 陈惠桢 . 转移性 卵巢瘤[)实用癌症杂志 ,9 94 j 18 ,

胃上部癌No.12a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生存分析

胃上部癌No.12a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生存分析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3.22.1333胃上部癌No.12a 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生存 分析杜书祥1,吴刚2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Analysis of Upper Gastric Cance r DU Shuxiang 1, WU Gang 21.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3, China;2.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UGang,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upper gastric cancer and to discuss the indications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this group.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medical records of 377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ic cancer, to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ic cancer.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gnosis an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ic cancer. Results Tumor location (lesser curvature side), tumor diameter (≥5.5 cm),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N/TNM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05). After excluding N staging, Cox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HR : 0.668, 95%CI : 0.48-0.931, P =0.017) and pTNM stage (HR : 6.319, 95%CI : 4.063-9.828, P <0.001)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but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HR : 1.477, 95%CI : 0.71-3.075, P =0.297) was not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urvival of uppe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nclusion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does not seem to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prognosis of uppe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worse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No.12a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No.12a lymph nodes should be actively dissected when the tumor is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the tumor is located in the lesser curvature,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is poorly differentiated, and the tumor stage is late (T4, N3, or Ⅱ-Ⅲ stage).Key words: Upper gastric cancer; Survival rate; No.12a lymph node; 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 Funding: Key Project Built by Henan Province (No. SBGJ202102028)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目的 分析No.12a 组淋巴结转移与胃上部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讨论该组淋巴结的清扫适应证及其预后意义。

胃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标准

胃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标准

胃癌淋巴结转移ct诊断标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淋巴结大小,CT影像学上,淋巴结转移通常表现为淋巴结增大。

一般来说,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被认为是异常的。

但是对于不同的淋巴结区域,这个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淋巴结形态,正常淋巴结呈椭圆形或豆形,边界清晰。

而转移性淋巴结往往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

3. 淋巴结密度,转移性淋巴结在CT上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甚至出现坏死、囊变等情况。

4. 淋巴结增强扫描,增强CT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淋巴结内部的血管情况,转移性淋巴结往往显示不规则的强化模式。

5. 淋巴结位置,对于胃癌来说,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包括胃门区、胃窦区、脾门区、胃大弯区等。

CT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位置,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诊断标准通常是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的。

此外,医生在进行CT诊断时还会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因为有些非恶性疾病也会导致淋巴结增大,所以需要综合分析。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食管癌晚期有什么表现

食管癌晚期有什么表现

食管癌晚期有什么表现食管癌是一种比较恶劣的疾病,很多的患者饱受食管癌这种疾病的折磨。

有的患者由于治疗发现的不及时直接的导致了很多的患者在发现治疗的初期就已经是食管癌的中晚期了。

这对于患者来讲是极为不利的,那么,食管癌晚期有什么表现?1、进行性吞咽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晚期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开始固体食物不能顺利咽下,或用汤水冲后咽下,继之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最后进流质饮食咽下也有困难。

食管癌晚期吞咽困难的程度与食管癌的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讲缩窄型及髓质型较严重。

吞咽困难对食管癌晚期患者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吞咽困难可以导致患者营养缺乏身体消瘦,使患者原本虚弱的身体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吞咽困难还给食管癌晚期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2、食管壁内扩散通过观察,发现患者旁上皮的底层细胞发生癌变或者成为原位癌,那就表示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

癌细胞可以沿着患者的食管壁发生扩散,且其扩散的范围较之肉眼所见要远远大得多。

因此,食管壁内扩散也是该疾病的转移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扩散方式。

3、食物反流食管癌到了晚期,患者的食管癌梗阻很厉害,容易发扩张和潴留,就会造成饮食的时候食物反流,反流物还比较的粘稠,有的时候还可能出血或者是坏死脱落组织块。

当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

4、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上,淋巴道转移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般认为食管低分化鳞癌或者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较早,疾病的转移部位也与食管淋巴引流的方向密切有关。

5、血行转移在疾病晚期的时候,血行转移是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转移部位依次是肝、肺、骨、肾、肾上腺、胸膜等,但是其中以肝转移和肺转移最为常见。

6、直接浸润周围器官随着疾病的发展,若是食管上段发生癌变,那么就可以侵入到喉部、气管以及颈部等软组织,甚至是侵入到患者的支气管,当然也可以随着疾病的发展而继续侵入其他的组织或器官。

胰腺癌中低分化腺癌治疗方案

胰腺癌中低分化腺癌治疗方案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预后较差。

其中低分化腺癌是胰腺癌的一种类型,具有侵袭性强、分化程度低、预后差等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胰腺癌中低分化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胰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低分化腺癌是胰腺癌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分化程度低,细胞异型性高,预后较差。

因此,针对低分化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1. 手术时机对于低分化腺癌患者,手术时机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远处转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

手术时机应尽早进行,以减少肿瘤负荷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2.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是指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包括胰腺、部分肝脏、胆囊、胃、脾、小肠等。

姑息性切除是指切除肿瘤的部分或全部,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化疗1. 化疗方案化疗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低分化腺癌患者,化疗方案的选择应个体化。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1)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2)吉西他滨+卡培他滨(3)紫杉醇+吉西他滨2. 化疗注意事项(1)化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

(2)化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化疗期间应加强支持治疗,如输血、升白、护胃等。

四、放疗1. 放疗适应症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如肿瘤侵犯周围器官、血管或淋巴结转移等。

2. 放疗方法(1)外照射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或伽马刀等设备,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进行局部照射。

五、靶向治疗1. 靶向治疗药物(1)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2)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等。

前列腺低分化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误诊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前列腺低分化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误诊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前列腺低分化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误诊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3-04-07T09:05:42.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世宾郭国营张红森[导读] 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已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李世宾郭国营张红森(新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二科河南新乡 453003)【中图分类号】R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039-02【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误诊的原因,避免误诊。

方法对1例前列腺低分化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淋巴结活检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考虑转移癌。

行结肠镜检查示多发结肠息肉,活检病理结肠腺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

锁骨上淋巴结组织免疫组化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呈阳性表达,故原发病灶应位于前列腺,免疫组化染色示PSA(+),AFP、CK20、CK7、Tg、CEA均阴性,泌尿系CT示前列腺及右侧精囊腺异常,腹膜后、盆腔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转移。

查血TPSA>100ng/ml。

肛门指检示前列腺质硬,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示前列腺低分化腺癌。

结论前列腺癌在我国发病率较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罕见,淋巴结活检标本行PSA免疫组化染色是较好的确诊方法。

临床医师需提高认识,及时行肛门指检及PSA 检查,避免误诊。

【关键词】前列腺癌低分化淋巴转移锁骨误诊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已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1];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的身心健康。

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不高,但预后与肿瘤的早期发现有关。

前列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非常少见,往往不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易误诊误治。

现将我院1例前列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

1 病历资料男,53岁,发现左颈部肿物5月,直径约3cm。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怎样治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怎样治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应该吃什么药。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已查明原发部位的转移癌,按原发部位癌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为控制继发癌的发展,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可以考虑采取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继续查找原发灶。

1.一般治疗原则(1)颈内静脉上区鳞状细胞癌尤其低分化癌转移,应考虑为原发鼻咽部的隐匿癌,按鼻咽癌进行根治性放疗。

(2)颈内静脉中及下区较低分化的鳞状细胞转移,可考虑为舌根或梨状窝隐匿癌,行包括该区的根治性放疗;孤立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转移,宜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必要时,合并前述治疗。

孤立的转移性腺癌或恶性黑色素瘤,均可考虑颈淋巴结清除术合并化疗。

(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根据病理类型,考虑采用适当化疗或放疗。

原发灶不明的颈内静脉区转移癌,特别是颈中及上区转移癌经上述治疗后,有20%~50%的患者可获3年生存率。

少数5年以上生存。

转移性鳞状细胞癌治疗效果较好,腺癌甚差,尤其锁骨上转移性腺癌,极少长期控制。

长期生存者,其相关因素可能是:①放疗病例,转移癌可能与隐性原发灶同被包括在射野内,为放疗所控制;②转移癌可能即为原发癌,如鳃裂源癌或颌下腺鳞状细胞癌;③原发性癌长期处于非活动状态。

2.颈淋巴结清扫术(1)适应证与禁忌证:①适应证:口腔颌面部某些恶性肿瘤,临床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原发病灶已被控制或可以彻底切除者;口腔颌面部某些恶性程度较高或易于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虽临床尚未发现可疑的淋巴结转移,仍应考虑此手术;已证实颈部为转移癌,但未发现原发灶,颈部转移灶迅速扩大者。

②禁忌证:原发灶不能切净,也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控制者;已发生远处转移或转移灶已侵及颅底者;转移灶与颈部主要器官已有粘连,或全身衰弱年老患者,或颈浅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已有转移者,此手术应慎重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鸡蛋海鲜等发性食物,不要刻意触摸肿大的淋巴结。
到医院查的哪几项结果等尽量说详细一点。根据你说的这些,是否是囊肿?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肿瘤?临床上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病历比较多,和你口述的病情基本一致,故本人更倾向于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
提问: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1#
所患疾病: 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2008-9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请问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我照了B超为实质性肿块.1CM左右. 不痛没感觉.我有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病史.
肛瘘(1票)
肛周脓肿(1票)
肿瘤(1票)
留留留留留您好!
你说的脖子后面是指项部吧,此部位的常见病为:皮脂腺囊肿(粉瘤)、脂肪瘤。若B超为实质性肿块,1CM左右,不痛没感觉,上述疾病都可以表现。它和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无多大关系。建议到当地医院就诊,大夫看一下就知道了,非手术治疗可能无效。感谢提问,咨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胃肠病区)陈进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发表于 2009-05-19 13:23:28
陈进才大夫 回复: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胃肠病区)
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任医师
副教授
肛瘘(1票)
肛周脓肿(1票)
肿瘤(1票)
右边发际下的包块,离耳朵较近,亦有软骨瘤可能性,总之,可以观察,如是脂肪瘤生长很慢;如是皮脂腺囊肿则有合并感染的可能性。以大夫看后的意见为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胃肠病区)陈进才
脖子后面的包块,如果活动性较好(就是用手捏住推动,叫容易活动),大多是脂肪瘤(良性肿瘤),可以暂时不考虑手术,继续观察。要是包块局部有红、肿、热、痛,那就是炎性包块,要抗炎治疗。
淋巴结肿大是因为体内某些器官发炎,导致了淋巴结肿大,或者是受病毒感染,建议您服用头孢拉定胶囊,维生素C片,病毒灵片,很快就会好的。
有几种可能,淋巴结发炎,血管瘤,以上都是良性的通过外科手术可以解决。最坏的结果就是癌转移,其他部位有肿瘤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淋巴结。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祝你早日康复
さ嗝♂嗝の 回答采纳率:18.2% 2010-01-30 22:05 那个包摸得时候,是否会滚动,如果会有可能是粉瘤,小手术七天就好。或是筋瘤‘腱鞘炎’也需手术。不是大问题。上当地医院就可治疗。
发表于 2009-05-19 21:46:22
陈进才大夫 回复: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胃肠病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肛瘘(1票)
肛周脓肿(1票)
肿瘤(1票)
是良性,可以观察,如果是淋巴瘤,往往是多发,而且可能有低热等症状,严密观察为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胃肠病区)陈进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也要咨询] [访问陈进才的个人网站] 陈进才大夫本人发表于 2009-05-19 18:32:53
留*** 提问: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5#
谢谢您的回复,我最担心的是淋巴瘤,如果是您说的以上几种可能还是良性,还可以观察,对吗?
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
到医院查的哪几项结果等尽量说详细一点。根据你说的这些,是否是囊肿?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肿瘤?临床上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病历比较多,和你口述的病情基本一致,故本人更倾向于淋巴回流不畅堵塞导致的淋巴肿,你再去医院复查一下,如果他们还说是环境影响,你可以把我的这段话说给医生听,给他们个建议。本人普外的
发表于 2009-05-19 11:59:54
陈进才大夫 回复: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2#
西安交
通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胃肠病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我也要咨询] [访问陈进才的个人网站] 陈进才大夫本人发表于 2009-05-19 12:13:37
留*** 提问:脖子后面长包是什么病? 3#
就是在右边发际下的包块,离耳朵较近(距半跟手指距离),这种包块会长很大吗,去年到今年好像长大了一点,如果不做手术,观察可以吗.谢谢回复.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3、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时出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4、.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