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动画特征比较吧
日本、中国、韩国、美国这四个国家的动画有哪些区别
日本、中国、韩国、美国这四个国家的动画有哪些区别
日本的动漫是有政策支持什么的,而且开放度很大,也不能说很黄很暴力。
因为有很多都是很有教育意义、浪漫色彩、值得深究的。
因为动漫的出产数量很大,而且为了赚钱会 ... 相当多青少儿年龄段的人看。
而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的片子也有,最为人民了解的就是宫崎骏的动画,特别是《千与千寻》,曾获得75届奥斯卡动画金奖。
中国动画片由于种类繁多、民族风格独特以及 ... 精良而被国际动画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
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片逐渐与发达国家拉开差距。
由于缺少有影响力的国产作品,国外动画片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市场80%以上被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片所占据。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动画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动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韩国的了解不是很深,因为韩国的动画也是和中国的一样(技术上、 ... 团队等比中国高)在起步阶段,而且传入中国国内的比较少,所以我也不是很了解。
美国的动画大多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像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很多都是英雄色彩浓烈的。
当然也不缺乏浪漫色彩的还有可爱的搞怪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动画给人的感觉就是英雄、王子之类的凸显个人主义的动画。
另外法国的动画是充满了超级浪漫色彩的和发人深省的,印度的动画给人浓烈的宗教(或者说是神话比较合适)味道。
对比分析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
对比分析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动漫,这个吸引着无数人的神奇世界,美国和日本两大动漫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美国动漫(AmericanAnimation)与日本动漫(JapaneseAnime)虽然都属于动画作品,但在风格、题材、受众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对比和差异。
创作风格对比美国动漫主要以迪士尼、梦工厂等知名动画公司为代表,其画风多样,注重细节和色彩表现。
角色造型常常可爱、夸张,情节幽默搞笑,音乐配合热情奔放。
典型代表作有《狮子王》、《冰雪奇缘》等。
相比之下,日本动漫的画风更加多元化,从超写实到超萌系列,应有尽有。
角色形象设计则更加立体,丰富多样,情节紧凑,走向深刻、感人。
典型代表作有《涉谷系列》、《火影忍者》等。
题材取向对比美国动漫题材广泛,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包括幼儿动画、少儿教育、青少年冒险等,内容丰富多彩,涵盖面广。
作品风格直白、简单明了,注重正能量和团队合作。
而日本动漫则更具深度和复杂性,题材涵盖面宽,从治愈系到科幻、悬疑、战争等无所不包,有许多作品深刻探讨人性、社会议题,情感表达更为细腻真实,引发共鸣。
受众群体对比美国动漫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受众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
其作品常常以家庭为核心,适合家庭共同观赏,给人温馨愉悦的感觉。
日本动漫则更受亚洲和欧美年轻人喜爱,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粉丝团。
其作品更多涉及青少年成长、友情、爱情等青春话题,情节发展多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各有千秋,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与粉丝群体。
无论你喜欢哪一种,动漫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语言,总能让我们找到共鸣,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直接陈述无论是美国动漫还是日本动漫,它们都是各自动漫产业的瑰宝,无可替代,让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妙的动漫世界吧!。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以幽默、搞笑和冒险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音乐。
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夸张,形象设计也比较鲜明,如《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 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日本动画电影通常注重细节和人物刻画,并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千与千寻》《你的名字》等。
- 法国动画电影:以其浪漫、奇幻和幽默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优雅,如《美女与野兽》《小王子》等。
- 中国动画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中国动画电影通常注重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韩国动画电影: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动画电影通常以家庭为主题,强调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如《鸡妈鸭仔》《五岁庵》等。
对美国和日本动画的一些分析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日本动画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连续剧是手冢治虫的《原子小金刚》(1963)。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让我们从《哈尔的移动城堡》回溯至开始便可以非常客观的承认:宫崎骏是日本动画产业的中流砥柱,一个最优秀的折中主义者,从手法来看,它的艺术语言一点也算不上前卫,他一直是在别人的实验基础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这样,他的技巧反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或许宫崎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他明白要想让世人警醒,那他的语言反而要温和,因为过分刺耳的呐喊有时会让脆弱的人类掩起耳朵。或许宫崎骏吃了折中主义的亏,那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耕耘者,但宫崎骏更多的占了折中主义的便宜,他成了一个收获者。其次,他完美的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他让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乱坠。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类狭窄的后脑上开了一扇广阔的天窗,让人不由自主的相信想象的力量,因为想象的存在是借以人与神比肩的理由。从开始到现在的所有作品,宫崎骏思想是一以贯之且辩证发展着的,他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艺术观都有着明晰的脉络,最终都为了构建那个完美的宫崎骏世界而努力!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千与千寻》宫崎骏)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首先,中日美动画在画面风格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的画风更加写实,注重细节和逼真度。
中国动画通常采用梦幻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风格,以及寓意深远的象征性动画元素。
而日本动画则更注重人物角色的可爱和夸张表现,有着明亮丰富的色彩,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美国动画的特点则在于华丽的特效和精湛的绘画技巧,常使用三维立体动画技术,创造出逼真的画面和特殊效果,如《疯狂原始人》和《冰雪奇缘》。
其次,中日美动画在故事内容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哲理的表达,常常涉及历史和神话故事,传播中国和日本的传统价值观。
例如,中国动画《大闹天宫》以《西游记》为背景,通过孙悟空与天宫的冲突,展现了忠诚和勇气的精神。
而日本动画则更加关注人物的成长和情感描写,常常围绕着少年和少女的冒险故事展开,如《龙猫》和《千与千寻》。
美国动画则更加注重幽默和娱乐性,常以喜剧和冒险为主题,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功夫熊猫》和《变形金刚》。
再次,中日美动画在音乐和声音效果上有所不同。
中日动画常常运用传统音乐元素和配乐,如古筝、金雅琴等,营造出浓郁的东方氛围。
同时,中日动画也非常注重声音效果的处理,尤其在角色配音方面非常重视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美国动画则更倾向于采用流行音乐和原创歌曲,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例如《冰雪奇缘》的主题曲“Let It Go”。
美国动画也注重音效的运用,通过立体声和环绕声效果,创造出逼真的听觉体验。
最后,中日美动画在市场影响力和发展方面有所不同。
日本动画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精美的画面和复杂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全球的观众。
日本动画制作行业也非常发达,拥有众多的优秀制作公司和才华横溢的动画师。
中国的动画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有优秀作品涌现,如《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
而美国动画则一直是全球动画产业的引领者,其优秀的制作技术和故事创作能力,使得美国动画成为全球动画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画在画面风格、故事内容、音乐和声音效果以及市场影响力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导言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影响力。
在过去的百年里,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美、日两国百年动画形象的发展,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并对两国动画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一、起源与发展历程1. 美国动画起源美国的动画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传统漫画和早期动画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瓦尔特·迪斯尼于1928年创立的迪士尼工作室在美国动画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谭雅罗(Mickey Mouse)到白雪公主,迪士尼工作室的创作推动了美国动画的发展。
2. 日本动画起源日本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手绘动画,像是《铁人28号》和《郎酒壶》。
但是,日本动画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是在二战后。
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动画师们努力创作出符合日本文化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如今,日本的动画工业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动画制作中心之一,制作了众多广受欢迎的作品,包括《冯·塔尔图》和《地狱少女》。
二、美、日动画形象的艺术特点1. 美国动画形象特点美国动画形象通常以卡通和幽默为主要特点。
在创作风格上,迪士尼的角色经常具有明亮、可爱的外貌,他们的情节简单而直接。
此外,美国动画也注重对社会问题和家庭价值观的探索,例如在《辛普森一家》中,通过幽默的手段反思了现代社会问题。
2. 日本动画形象特点相比之下,日本动画形象更多地表现出深情和哲学思考。
动画片往往包含对于生活、死亡和人性的思考。
除了传统的动画风格外,日本动画也融入了战斗、机器人和奇幻元素,这些元素使得日本动画在全球范围内独具特色。
三、美、日动画形象的文化背景1. 美国动画文化背景美国动画受到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美国一些动画角色体现了美国人对于自由、冒险和英雄主义的理解。
此外,美国的动画也反映了社会和政治问题,如在《南方公园》中,动画片大胆地刺破了种族和性别议题。
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的区别
XX动画和XX动画的区别一•美国卡通在线条流畅、细腻方面优胜。
而日本卡通相对来说线条较为简单粗糙。
”其实美国的动画在线条流畅,细腻方面和日本动画是不分上下的充其量是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关系。
线条的流畅性其实该归属于画技,我觉得线条流畅性的问题应该不存在,即使有差别,也是画风上的差别。
我承认美国动画里部分的线条确实比日本的简单,但是并不代表简单的线条就不好看,花木兰,泰山,阿拉丁里的人物线条虽然简单,不过却有神韵,和画面,人物的语言一结合,立刻就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无余。
至于细腻,更是说不清楚孰优孰劣,完全是因为美日两国的文化起源于东西方的原因,美国的绘画起源于西方,走的是较为写实的路子,而日本的绘画起源于东方,受过中国工笔,写意的影响,所以较为写意。
在今天仍然可以看见其画风里水墨画写意的影子,比如侍魂的部分原画。
二、视觉效果的差异就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两国的做法还是比较类似的。
由于动画电影比其他动画产品要求更精细,因而花费的制作时间、制作经费都远非一般动画产品可比;因此,两国的动画电影从制作角度而言基本上都是本国的顶级水准。
对普通观众而言,动画电影是如何制作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的成品看起来怎么样。
相信只要看过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感觉到二者不同的风格。
仅就视觉效果而言,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近来有逐渐向立体动画倾斜的趋势,虽说传统的二维动画并没有退出市场,但从票房收入来看,不论是看动画片的整体市场,还是看所在单个制作发行公司所有类型动画片票房分布,3D动画都要比二维动画更受欢迎。
而在日本,二维动画仍是市场的主流。
三.日本卡通与美国卡通相比缺乏大片。
”其实日本和美国在动画上的大片不相上下,只是部分国家(包括我国)不引进而已,在其他国家仍然是作为引进大片在影院播放。
四.美国卡通在新科技方面的应用比日本卡通要优胜。
”1 / 2这点我同意,美国是个向来就喜欢依赖电脑搞特技的国家,从好莱乌到迪斯尼,梦工厂的大片,无一例外地统统使用了电脑特技,做出种种另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比如《狮子王》里的兽群,《人猿泰山》里的原始森林,《花木兰》里万民叩拜,《恐龙》里栩栩如生的恐龙,《埃及王子》里摩西分开大海,无一不表现出美国新科技的深厚功力。
美日动画电影的异同
美日动画电影的异同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广泛的受众。
美国和日本作为动画电影的两大强国,各自以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这个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从故事题材上来看,美日动画电影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常常取材于经典的童话、神话以及英雄传奇等,例如《白雪公主》《睡美人》等,这些故事通常具有普世的价值观和明确的善恶对立。
美国动画电影也善于从现代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诸如《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以日常物品或角色为主角的作品,展现它们的奇妙冒险和成长历程。
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电影的题材则更为多样化和多元化。
日本文化中的细腻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在动画电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有的作品以校园生活为背景,描绘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和梦想追求,如《灌篮高手》;有的则融入了科幻、奇幻元素,构建出宏大的世界观,像《天空之城》《千与千寻》;还有的以历史事件或传说为蓝本,进行重新演绎和创作。
在角色塑造方面,美日动画电影也各有千秋。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往往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辨识度。
英雄角色通常勇敢、正义、充满力量,如超人、蜘蛛侠等;而反派角色则大多邪恶、贪婪、自私,形象较为单一。
同时,美国动画电影注重角色的外在形象设计,角色造型通常较为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视觉冲击力。
日本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则更加注重内心世界的刻画。
角色的性格往往复杂多面,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
比如在《火影忍者》中,主角鸣人既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一面,也有脆弱和迷茫的时候。
而且,日本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相对更加贴近现实,外貌设计更符合亚洲人的审美特点。
在画面风格上,美国动画电影以其精湛的 3D 技术和宏大的场景著称。
其画面通常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逼真的质感,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例如《冰雪奇缘》中那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以及《疯狂动物城》中繁华热闹的动物都市。
日本动画电影则更多地采用了手绘风格,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
画面常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唯美感,无论是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还是神秘奇幻的魔法场景,都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比分析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
对比分析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动漫作为一种受众广泛、风靡全球的娱乐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动漫作品在创作理念、艺术风格和受众认同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对比分析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带您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文化背景与制作理念美国动漫与日本动漫在文化背景和制作理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动漫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价值观的宣扬。
例如,著名的《超人》和《蝙蝠侠》等系列作品,强调正义、勇敢和自由。
而日本动漫则反映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特点,注重团队合作、情感表达和思想探讨。
经典的《火影忍者》和《名侦探柯南》等作品,强调友情、忍者精神和侦探推理。
艺术风格与动画技术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在艺术风格和动画技术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动漫通常倾向于写实风格,角色设计更接近真实人物形象。
美国动漫的动画技术更注重帧动画,追求流畅的动态效果。
而日本动漫则更倾向于夸张卡通风格,并注重细节表现和背景设计。
日本动漫的特点也在于使用更多的特效和变换镜头技巧,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受众认同与市场影响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在受众认同和市场影响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格局。
美国动漫普遍受到全球范围内的欢迎,其英文配音和故事情节更容易被全球观众理解和接受。
美国动漫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和发行也更为成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
相比之下,日本动漫更侧重于亚洲和欧洲市场,但随着全球动漫市场的扩大和观众对异域文化的需求,日本动漫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各具特色,在文化背景、制作理念、艺术风格、动画技术和受众认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动漫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西方价值观的传递,风格写实,动画技术追求流畅效果;而日本动漫注重情感表达和思想探讨,风格夸张卡通,动画技术多样化。
无论是哪种风格,动漫作品都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娱乐体验,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认知拓展。
因此,无论您是喜欢美国动漫还是日本动漫,都能从中感受到独特的魅力和乐趣。
论述中、日、美三国动漫的特点和差异
论述中、日、美三国动漫的特点和差异
一、美国
美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片领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动画新锐的逐渐崛起,一部部的动画精品纷纷问世。
美国动画的风格也日益凸现。
(1)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刻画,适合大众审美口味且音乐优美动听
(2)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要。
(3)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4)动物形象都大幅度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形象。
二、日本
从动画的起源直至今日,能与美国这个动画帝国平分世界动画产业和快巨大蛋糕的,且使动画产业成为其经济支柱之一的国家,那就是日本了。
日本动画的风格更适合情感表达含蓄的东方国家观众。
(2)日本动画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超现实主义和现实的差异,
使之很好的结合,具有科幻或魔幻的因素。
(3)日本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事情,体现为对人的感情生活的关注。
(4)日本动画注重人性的刻画。
三、中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取得了不少卓越的成绩。
但与美日等动画大国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1.对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造成中国动画“幼稚”化的模式。
2.题材陈旧:好动画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3.人物刻画单一、死板
4.我国传统的动画制作模式:注重技术,轻视故事情节。
5.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
6.声优质量低劣,有些配音不但毫无感情,而且跟角色的年龄﹑个性不符合。
7.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动漫文化内涵。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在世界范围内,中、日和美国是三个最主要的动漫产业国家。
虽然它们都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对中、日、美动漫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中国动漫的特点是注重绘画的传统技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中国动漫的绘画风格常常采用水墨画的技法,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运用。
与此相对比,日本动漫的绘画风格更加夸张和夺目。
日本动漫常常使用大眼睛、夸张的表情和姿势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并且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精致。
美国动漫则更加拥抱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绘画的逼真和立体感。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常常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普及和传承中国文化。
日本动漫则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科幻、奇幻、爱情、战争等,同时也注重对大众文化的创造和批判。
美国动漫则通常以超级英雄、科幻和幽默为核心题材,旨在创造出具有娱乐和商业价值的作品。
此外,中、日、美动漫在受众群体和市场定位上也有不同。
中国动漫的观众主要是国内的青少年和大众,虽然中国动漫的市场规模庞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日本动漫则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其对观众的年龄段和类型没有明确的限制,拥有广泛的国际粉丝群。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片和消费市场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动漫领域,还延伸到了电影、游戏和周边产品等领域。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价值体系的传承,强调家庭、友情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
日本动漫则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生活的反映更加强烈,它常常探讨社会问题、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等主题。
美国动漫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表现,强调英雄与反派之间的对抗,以及个人能力和正义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故事题材、受众群体和文化背景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使得它们在发展方向和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
分析美日动画的特点
分析美日动画的特点
在美国动画中,记得比较深刻的就是《猫和老鼠》与《忍着神龟》,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故事性比较强,有着美国民族特有的英雄主义的特点,而且叙事开放自然,与美国人特有的崇尚自由的性格也有一定联系。
从《猫和老鼠》中可以看出美国动画中,主角造型或者动作是比较夸张的,所叙述的故事也是情节曲折,非常有趣的。
而日本动画就比较写实,像《新世纪福音战士》一样,动画中对于人性的剖析非常的深刻,同时还有一些哲学的东西在里面。
总体来说,日本动画大多选材与真实生活,描绘出一场,故事或轻松或严肃,且结局往往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与欧美动漫对比
日本与欧美动漫对比另一个与日本动漫在中国占有一定市场的,就是欧美动漫。
据调查,在中国的青少年最喜欢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的占20%多,而中国的只占11%左右。
这里我们来比较一下日本与欧美动漫的差别。
欧美动漫和日本的动漫差异是非常大的,最集中的是表现,日本的动漫产业化程度非常高,漫画业已经成为了日本三大经济支柱之一,而且欧美的动漫和日本的动漫是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动画片,无论从制作还是艺术角度都有不同,艺术是一个仁者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相信不同的观众会对不同国家的动画片有所偏爱。
这里我们先谈一下欧美动漫。
欧和美还有不同。
我来谈谈这几个不同。
动和漫它的商业操作规律、创作规律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地理解,有一个口号我也经常看到,就是让漫画动起来,这只是日本的动漫一种操作方式。
欧洲和美洲有很多动画是首先源于漫画,然后才出动画的。
美国动漫画特点是分界明显美国动漫画中,一类是老少皆宜的搞笑动画,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这样的作品,以各种插科打诨为主要搞笑元素,动作夸张可笑。
第二类是动画大片,每年都由迪斯尼公司斥巨资制作,瞄准的消费群是美国有小孩的家庭。
动画的题材往往参照经典的好莱坞大片情节,善始善终。
比如《狮子王》就被称为动画版的《哈姆雷特》,而《虫虫特工队》也被笑评为动画版的《七武士》。
第三类是超级英雄动漫画,也是成人漫画的主流。
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超人、蝙蝠侠外,还有蜘蛛侠、闪电侠、美国上尉等许多各具不凡身手的超级英雄。
其灵感来源乃至故事情节,都与另一个古老的名人脱不了关系:佐罗。
欧美动漫主要依法国为代表。
法国动漫画特点是阅读层面广法国的漫画书一般是16开的大开本,全彩(相当悦目)、硬皮、很薄——一般每本只有二三十页,看起来很爽,但价格不菲。
其内容幽默风趣,非常搞笑。
阅读者从儿童到成人,阅读层面很广。
说起法国漫画,也许大多数人首先会想起大名鼎鼎的丁丁和他聪明的小狗白雪,但其实丁丁的国籍并非法国,《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杰是比利时人,那么土生土长的法国漫画英雄是谁?对了,是阿斯特里克司和奥贝里克司,这两个高卢部落的英雄在罗马入侵高卢时,做出了英勇反抗(有点像抗日战争)。
比较美日两国动画艺术形象的特质
比较美日两国动画艺术形象的特质动画形象是典型符号的集合,塑造动画形象是制作动画片的关键,也是其灵魂。
由于美日动画的制作方法、价值观念、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动画艺术形象相应地存在很大的差异。
美国动画艺术形象以真实生动、乐观张扬、娱乐至上的特质而赢得世界观众的喜爱,日本动画艺术形象则以简洁传神、含蓄内敛、引人深思的特质而独树一帜。
标签:动画艺术形象;比较;《功夫熊猫》;《千与千寻》美日动画电影是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界中的佼佼者,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追捧和市场的青睐。
动画艺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动画形象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他们是影片中的大明星,是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代言人。
动画文化的精髓通过动画形象集中体现。
美日动画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塑造了一个个活泼可爱、备具特色、让观众过目不忘的动画艺术形象。
如《功夫熊猫》中爱做白日梦、滑稽可爱、自信勇敢的阿宝,智慧化身的乌龟大师,残暴贪婪的雪豹太郎等;《千与千寻》中善良清纯、富有爱心、努力勇敢的千寻,贪婪专横、性格残忍的汤婆婆。
性格温和而慈善的钱婆婆等。
本文主要从动画艺术形象的外形、个性及意义三个角度,谈谈美日两国动画形象之间的差异。
一、动画艺术形象外形:真实生动对简洁传神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
美国动画公司往往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塑造出外形真实生动、表情细腻精准、动作流畅紧凑的动画艺术形象,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日本动画电影并没有盲目追随计算机特效的潮流,仍然坚持用相对简单的笔画勾勒角色形象,每一根线条都传达着创作者对角色形象的主观意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只是用在制作影片的真实背景和局部的修饰上。
美日动画艺术形象分别是对“写实”和“写意”的完美阐释。
影片《功夫熊猫》中的阿宝是一只肥胖的橄榄球型身材的大熊猫,两个黑色的毛茸茸的小耳朵竖在头顶上,全身黑白相间的毛发柔软而细密,使观众忍不住伸手想去摸摸,在阳光的照耀下毛发根根可见。
阿宝的面部表情丰富而夸张,并且变化迅速,影片开头阿宝起床后仅仅用了10秒钟的时间就对着窗台上的“盖世五侠”做了十几个表情动作。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
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动画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近百年来,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日本,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画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娱乐产品,还承载了文化、历史、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
本文将探讨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的发展,并分析这两个国家在动画创作中的特色。
起初,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产业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
早期的美国动画多以卡通方式呈现,其中以迪士尼工作室的作品最为著名。
迪士尼动画以《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1937)等经典童话故事为题材,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等。
这些形象通常都具有明显的人性化特点,具有明确的个性和特征,触动了人们的情感共鸣。
而日本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晚,但也是面对着西方的影响。
1960年代以后,日本的动画开始步入黄金时期。
《千与千寻》(2001)等明星作品使全球观众认识到了日本动画的魅力。
日本动画常以漫画为原型,运用角色的夸张表情和动态造型,塑造出具有独特形象的角色。
如《魔法少女小圆》中的鹿目圆、《机器人猫》中的猫娘、《火影忍者》中的漩涡鸣人等,它们的形象在动画迷中建立了强大的粉丝群体。
美、日动画形象在塑造上有着一定的区别。
美国动画注重形象塑造的可爱和人性化,追求形象的可理解性和亲和力。
这些角色往往以动物形象为主,通过卡通化的娱乐手法给予观众视觉享受,并通过情节展示人类的价值观。
相对而言,日本动画形象更加多样化且富有个性。
日本动画角色形象塑造上更加注重特征性和独特性,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角色的情感、思想和内心世界。
这种区别部分是由于两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
在美国,动画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育和家庭娱乐,迪士尼的动画形象塑造也是为了迎合家庭观众的消费需求。
相比之下,日本动画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注重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从而塑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
然而,在探讨美、日百年动画形象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日本的动画特点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
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
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日本动画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
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
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
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
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
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连续剧是手冢治虫的《原子小金刚》(1963)。
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
让我们从《哈尔的移动城堡》回溯至开始便可以非常客观的承认:宫崎骏是日本动画产业的中流砥柱,一个最优秀的折中主义者,从手法来看,它的艺术语言一点也算不上前卫,他一直是在别人的实验基础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这样,他的技巧反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
或许宫崎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他明白要想让世人警醒,那他的语言反而要温和,因为过分刺耳的呐喊有时会让脆弱的人类掩起耳朵。
或许宫崎骏吃了折中主义的亏,那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耕耘者,但宫崎骏更多的占了折中主义的便宜,他成了一个收获者。
其次,他完美的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他让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乱坠。
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类狭窄的后脑上开了一扇广阔的天窗,让人不由自主的相信想象的力量,因为想象的存在是借以人与神比肩的理由。
从开始到现在的所有作品,宫崎骏思想是一以贯之且辩证发展着的,他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艺术观都有着明晰的脉络,最终都为了构建那个完美的宫崎骏世界而努力!
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千与千寻》宫崎骏)
当今世界上,美国动画片和日本动画片占据全球动画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这两种动画片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几乎可以说,我们看一部动画片,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这部动画片是美国动画片还是日本动画片。
总的概括的来看,
日本动画片一般分两类主题:一类比较突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会以个人奋
斗为线索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
而另外一类呢,则表达了成年人对于社会压力的抗争,希望回到为所欲为的小时侯. 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就体现了团队的力量,而蜡笔小新则是后者的体现。
这样也就使日本的动画题材包罗万象、层出不穷。
有冒险、神化类型,亦有校园生活类型,亦有悬疑推理类型,亦有以欧洲为背景的类型.也由于这样的原因,日本动画的年龄分差很大,有各种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各人性格特点的动画,但因为色情暴力或哲理等特点单一鲜明的突出,这样就缺乏适合全民观看的片子。
当然也有偏向文学性的题材,这类才是值得推崇的经典,很多作品都包含了很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日本式的人文关怀。
日本动画更多地体现了东方民族隐忍、含蓄的特征。
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更讲究简练与写意的风采。
他们对动画角色的二维处理,多少反映了对于国画技巧的承袭:要的就是那样的意境!那些角色的设计看似简单,和真实世界相差甚远,但创作人员一般通过出色的观察力赋予角色以鲜明的活力,使得那些平面的人物看起来是那么的有生命力,以至于观众根本不会在乎其视觉上“立体”与否,和整个画面的配合,寥寥几笔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剧情想要传达的感受。
宫崎骏作品《龙猫》中有个叫“小米”的4岁小女孩,是超级顽皮+初生牛犊不怕虎型的性格,在视觉呈现上一个是简单的二维图像,可观众却从中感受到无限快乐的童趣,并且在心里留下深刻的美好回忆。
日本动画人物的心理刻画上是非常细腻的。
但在人物造型上以作者的个人风格作为明显的外部特征。
如宫崎骏的影片中,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在《天空之城》中则是希塔,《魔女宅急便》中的淇淇,《龙猫》中的嗥月。
又如手冢治虫,《阿童木》和《大都会》其中的主要人物的造型
也有相似之处等等。
而美国动画以主流动画为主,有较强的主流化倾向。
在美国,动画的对象是儿童。
动画题材单一,主要强调影片的教育作用和民族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美国主流动画严格禁忌不同种族之间的婚恋,杀人,复仇。
反面人物总是被冥冥中的上帝惩罚,而不是某一具体的人,如《美女与野兽》中,野蛮的猎手加斯顿失手掉下深渊,《钟楼怪人》弗罗洛主教从巴黎圣母院的顶楼坠落等。
同时美国动画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由, 狮子王,蜘蛛侠,绿巨人等等,大都反应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
在画面人物设计上,好莱坞的3D动画电影在追求“外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并没有丧失角色塑造的趣味性:那些3D 角色在细节无限追求“逼真”的同时,整体形象设计上又具有传神的夸张性,往往能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怪物史莱客》、《汽车总动员》等创造造型怪趣而细腻的3D动画了便是其典范。
美日动画特征对比
在造型方面日本动画追求唯美完美无缺,男主角的大部分都是身材魁梧高大,很帅;女主角则一头长发,瓜子脸,极度夸张的一双大眼睛和同样极度夸张的一个小鼻子,身材非常好。
而在美国动画中,人物不算美形,人物造型都比较简单,人物比例不正确..比较夸张。
通常会采取1:9的比例,男女主角的身材相貌不追求日本动画片那样的完美无缺,但是身材和相貌更接近角色,也更接近现实中的人们。
也可能这样做的话,人们看完动画片之后就不会有什么自卑感了。
在人物设计方面,日本多以突出团体为主,而美国的动画则常充当救世主的角色,例如:男女超人,蜘蛛侠,蝙蝠侠,地球女神,兰博之类的
在动作风格方面,与美国动画相比,日本动画在动作的连续性和流畅感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日本动作偏硬,而美国动作偏软,美国表现动作是为了表现动作,而日本表现动作则是为了表现剧情,不过这也促成了日本动画能够在画面上有超越动作神态本身的更佳表现,因此,对内心世界的刻意描摹,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区分它与美国动画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场景方面,日本画得非常仔细,绘画非常细腻。
而美国方面较日本动画没那么细致入微,不过,对于情节要求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在选材方面,日本属于现实主义,选材贴近生活,内容多元化,在取向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人类。
一类比较突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会以个人奋斗为线索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
而另外一类呢,则表达了成年人对于社会压力的抗争,希望回到为所欲为的小时侯,动画题材包罗万象、层出不穷。
有冒险、神化类型,亦有校园生活类型,亦有悬疑推理类型,亦有以欧洲为背景的类型.也由于这样的原因,日本动画的年龄分差很大,有各种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各人性格特点的动画。
而美国则是拿来主义,选材具有广泛性,思想超前,有广大的观看群众,不过内容不多元化,题材单一,主要强调影片的教育作用和民族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
必须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叙述结构方面日本属于小说型,多以系列片为主,故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很强的剧情性。
而美国方面则是属于戏剧型,故事多是独立的,是片段型的,相互之间不具有联系性,不过很搞笑。
在制作方面,从日本来看,基本上都是采用二维制作,成本较低,多以电视动画为主。
而美国则多是三维的,比较有艺术性,它和电影胶片的帧数是一样的,一个动作就是24帧从不偷懒所以成本也就比较高也多以影院动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