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八上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新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6、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生物分类的等级

(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3)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知识点梳理:

1、生物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其进化上的亲

缘关系。

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最大的单位是:界。

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亲缘关系越近;反之,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越远。

生物的学名一般采用双名法命名,这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学名都是斜体的拉丁文。

藻类植物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结构简单,如

海带、紫菜、衣藻等。

2、植物世界苔藓植物特征: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体内无输导

组织,如苔藓、地钱。

蕨类植物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绿色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殖过

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其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

植物类群,分布最广,种类最多。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蚯蚓、蚂蝗),软体动物(珍珠贝、蜗牛),节

肢动物

3、动物世界 (蜈蚣、蝗虫、蜘蛛、蟹) 等。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

⑴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

知水流的方向。

(2)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

为破坏而处于绝灭边缘的植物。

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 桫椤 (蕨类植物)、 珙桐 (被子植物)、 水杉 (裸子植物)、 金花茶 (被子植物)等;二级保护植物有 龙棕 (裸子植物)、 红桧 (裸子植物)、 荷叶铁线蕨 (蕨类植物)等。

(3)我国珍稀动物中,哺乳类有128种,鸟类有183种,爬行类有96种,两栖类有29种,鱼类有25种。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哺乳类)、白鳍豚(哺乳类)、丹顶鹤(鸟类)、朱鹮(鸟类)、蒙古野驴(哺乳类)、金丝猴(哺乳类)、扬子鳄(爬行类)等。其中,大熊猫被誉为 “ 活化石 ”。 4. 病毒的形结构: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构 成。 4、 细菌的形态结构: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型的细胞核,

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

真菌的形态结构: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个体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

形态多种

7、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发展规律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自然选择)

知识点梳理:

(1)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

(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3)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①植物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 单细胞藻类 ,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多细胞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先裸子后被子植物)

②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 单细胞动物 ,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进化成为多细胞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

③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由古代鱼类进化为原始两栖类,某些古代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爬行类,某些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④生物进化的发展规律:生物遵循从 单细胞 到多细胞、从 低等 到高等、从 简单 到复杂、从 水生 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神奇的 微生物

(4) 生物进化

原因: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

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起源于爬行类

(6)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7)达尔文——著作《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8)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基本观点是: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过渡繁殖),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度,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存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繁殖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经过漫长年代的进化,有利的变异被逐渐积累保存,原来的物种由此演变为新物种。

(10)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请看:八年级上册课本P64---66页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组的观点;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人类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现代人。(脑容量变化最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