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孟子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 识积累,为课文补 充事例
丰富学生知识积 累,增强阅读兴 趣。
学生回顾课堂学习 的重点
通过学生自己总 结更加明确本课 学习重点,也是 教师检查课堂教 学效率的很好手 段。
这首诗词气势恢
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弘,磅礴,引出
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得人心者得天下,
即自然,又吸引
学生兴趣。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出示:
学生交流有关孟子
孟子(公元前 372~公元前 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 的故事、名言等相
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 关资料,教师出示
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3、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 齐读课文
样的效果?
赏析语言特色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
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分组讨论
4、探究讨论:
明确主旨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 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 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 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 论,论证严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 导语设计 多媒体(配乐结合图片):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 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 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 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 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 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人民解放军百
一、导语设计
万大军横渡长江》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 链接诗词
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 进入课堂情境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 听读课文,自由
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朗读,小组讨论 在学生诵读的基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解决疑问,重点理 础上,理解重点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解几个词语的活用: 文言字词,点拨
b、“夫环而攻之”。
环、域、固、威、 学生疏通重点句
确文本主旨,这
的后部分内容)
是课文的重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也是难点,所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来自百度文库
采用小组活动,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
为学生减小难度,
“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
充分尊重学生对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顺,和重点句子翻 子,从整体上理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 译
解文言文,为后
么?
小组讨论交流
面的探究做好铺
四、重点研读
垫。
1、结合问题分组探究作者的思路。
明确:
分组探究教师出示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的问题组,从整体
背景的了解,缩
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 阅读多媒体出示的 短文本与学生的
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资料,了解《孟子》 时代差异,帮助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 相关知识
学生更好的理解
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
课文内容。
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
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
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他又
1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
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 “人和” 理解文本最后一段 文本的解读,同
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
的论述作用
时针对学生暴露
2、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
的问题,有针对
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
性的点拨。
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 整理好的助读资料,
“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学生自由阅读,整
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 理笔记
了解相关资料,
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
增强学生对写作
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
明确本文论述的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
核心
2
政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3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 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 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五、拓展延伸
请为本文补充几个事例 六、课堂小结: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上把握课文行文思
路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
的前部分内容)
重点探究课文思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路,理解作者行
文过程,进而明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
学科
语文
课题
18、孟子二章
课型
新授
知识 1、 积累古汉语知识。 教 能力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学 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目 情感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 态度 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