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第8章第3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理论
从全球范围的区域发展来看, 点轴式空间结构具有普遍性,尤其 在城市带等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这一特征更为显著。
东京 横滨
大阪
名古屋 京都
冈山
神户
图8-16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的点轴式空间结构
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4种:
沿交通干线分布的经济轴线; 沿大江(河)分布的经济轴线; 海岸经济轴线; 山地与平原交接处的经济轴线
19
(三)网络式空间结构
◆ 网络的形成过程:点轴系统发展过程中,轴线上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增强,一个 点与周围多个点发生联系,相应建设多个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点(极 核)是网络的心脏。
◆ 各种流通网络,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网络。网络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 济发达地区。新区的开发一般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当新、老点轴逐渐扩散和交织, 就会在空间上形成网络结构。
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 34
【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
❖名词:
1. 双核模式
❖简答 1. 中心—外围理论(兰大2019,10分) 2.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及弗里德曼
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西南大学,15分)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极核式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点轴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理论
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①前工业化阶段、②过渡阶段、③工业化阶段、④后工业化阶段】
图8-22 怀化周边城市分布关系
➢ 赣州位于长沙、南 昌、厦门、广州、 深圳等大城市所构 成圆形区域的几何 中心位置。
经济学简述论述题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几种经典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由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
(2)点轴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等根据叶大年的地理学的对称原理,提出了城市分布的八种可能的对称形态,即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陈、色对称。
.简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6分)答:(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些新的经济中心出现,并与原来的经济中心组合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产生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
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试述跨国公司投资答:跨国投资的原因:(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1.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新产品阶段:特点:(1)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2)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
(3)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
成熟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2)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安徽省市级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C E G ag lu' H N un —z0】 l ( .col f eore adE v met n 峨 1Sho o R sucs n ni i a E mr n l , e n e i f eho g , e i3 09 C i ; H l U i rt o Tcnl yH f 00 ,h a d v sy o e2 n
saa s c/ peet er 0 —p hr oe. pil t t er rsn dac a cI per d1 i m a e r e l e )m
K e r s ̄ei n lde eo me t i u tM i io s a a lu tm ; h iPrvn e y wo d rgo a v lp n ;nd sr  ̄f n;p t lsl cu An u o ic i
空 间结构 研究是 当今 国 内外 区域发 展研究 的 主要
方 面 。区域经 济空 间结 构是 指在 一定地 域范 围 内经 济 要 素 的相对 区位关 系 和 分 布形 式 , 它是 在 长期 经 济 发 展过 程 中人类 经济 活 动和 区位选 择 的累计结果 - 。空 1 J 间结 构是 否合 理 , 区域 经 济 的增 长 和发 展有 着 显 著 对 的促 进或 制 约作用 , 因此 区域 经 济 空 间结 构便 成 为 分 析 区域经 济发 展 的 重点 内容 。此 外 , 济 空 间结 构 具 经 有相 对 的稳 定性 , 要 较 长 的 时 间才 能 变 动 。这种 地 需
w st a a8 f cnmcg wh ̄T  ̄c nli ptl ehn¥ f ieec fei a dvl m n, oc s nw sgi dt t a h m i CL ̄o eoo i r t; h haa 2唱saa m cai1o f r eo g nl ee p etacnl i a a e a e n I o yr i 1 d n 1 r o o uo n h
经济地理学第7章
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4.雁行形态说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 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 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 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 的进口的浪潮。 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 发的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 出口浪潮。
(三)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必须使用的各种物质 资料和劳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自
然与人文资源等。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就是根据产业对自然资
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
度划分产业类型。这样划分出的产业有资源密 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
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 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一)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 点,城市等。 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 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比较生产率系数: 比较生产率系数= x/X
y/Y
式中:x——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X——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比较输出率系数:
比较输出率系数=
m/M n/N
式中:m——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 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7区域空间结构详解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略) 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略)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各国各地区的空间结 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均质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 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变 的一般规律。
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土地和动植物为劳 动对象,这时的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地区差异不 十分明显的均质化,其中有若干地方中心存在, 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同时也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质化格局。 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 进行配置,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 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 地域上表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的意义 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 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 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 “线” “面” 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 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 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 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 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线的特点——根据组成要素的数量、密度、质量 及重要性等,线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同类但不 同等级的线之间往往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它们相 互连接,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某一种经济活动。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
概念——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 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网络的意义在于 它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 能完成的功能。 类型: 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如交通 网络、通讯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 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空间结构一直以各种形式发生着演变。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等各种活动,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反映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扩张、功能分布和人流动态三个方面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城市扩张的演变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在城市发展早期,城市扩张主要以向外延伸的方式进行。
这种扩张模式使得城市呈现放射状或环状的形态,如古代的罗马城和伦敦城。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高楼大厦的出现和立体化城市规划的实施,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愈发复杂多样,如现代的纽约和上海。
而在当今时代,城市向各个方向不断扩张,形成了多个圈层结构。
城市核心区作为商业和行政中心,拥有密集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和文化名胜;城市边缘区则以住宅和产业园区为主,居住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好;而中间地带则是过渡区域,既包括郊区住宅区和商务区,也有一些新兴产业聚集地。
这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既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功能分布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还体现在城市功能分布的调整上。
在早期发展阶段,城市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往往集中在核心区。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交通和通信的不便,使得人们更愿意将重要的社会活动集中在一处,便于管理和交流。
然而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功能逐渐分散。
特定的产业集群出现在城市的不同地区,不再局限于核心区。
例如,伦敦金融城专注金融业务,柏林科技园区聚集科研和创业资源。
这种功能分布更加合理,使得城市的整体效益提高,并加强了城市间的合作和联动。
另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还呈现出功能多样性的特点。
城市不再仅仅是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还承担起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
购物中心、公园和文化场所等社会设施组成了城市的生活圈,使得城市成为一个宜居的空间。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
扩散机制的类型:
就近分散:就近扩散是资源、要素、企业 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跳跃式分散:跳跃式扩散是从集聚地区越 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是按照城市等级体系 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 随机扩散:随机扩散是一种无规律的扩散。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在区域空间 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强度不一。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 在一定的惯性,都有一定有限度。集聚超过 一定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 集聚的进一步进行。反之亦然。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 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点、线、网络和域 面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它们具有特定的 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区域空间结构就 是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 一起构成的。
(一)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
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 点,城市等。 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 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一) 区位指向
概念: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 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 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 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 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 成要素。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1)点的形成:资源、区位促成点的发展。 (2)增长极形成:点进一步发展形成增长极。 (3)极化作用:资源和要素向增长极集聚。 (4)极核式空间结构形成:增长极 腹地 (5)空间特征: 原始均衡(低水平均衡) 非均衡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内容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以期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转型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肯堂、戴士根,2004)。
空间结构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之后这项研究在美国、瑞典、联邦德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空间加快集聚。
通过对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段禄峰、张沛,2009)。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以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为代表,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古典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集聚效益是促进经济要素集聚的决定因素,产业、企业区位的选择过程和结果促进了空间结构的演变(张沛,2006)。
1.农业区位论。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杜能(J.H.Thunen)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相关关系发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
他以城市为中心,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同心环带,从内向外依次的土地利用方式为精细城郊农业、林业、集约种植业、栅栏农业、粗放的三年轮作、牧业与粗放种植业,被称为“杜能环”(见图1)。
第8章第1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4.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都具有扩散功能,产品流、资金流、 人流、技术流、信息流、政策流等各种“流”由中心点 (区)向周围流动。
5.渐进式扩散实质是点–轴渐进式扩散。
2.试述上述理论在区域规划应用中的一般步骤。
➢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 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 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 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 然后,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第八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演变
[教学目的]: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产业区位指向、集 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材料:按照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将构筑“一带、三轴、六区”
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一带”即构筑沿江文化旅游功能发展带; “三轴”即构筑都市服务拓展轴、新兴产业拓展轴和国家级产业发展轴; “六区”即六大功能区,赣州古城文化振兴区、蓉江新城现代服务业聚集 区、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南康产业聚集区、赣县产业聚集区、上犹生态 休闲旅游区。未来,赣州中心城市将建设成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 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現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
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
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 14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
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
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
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一
间结 构对 区域成 长起 着重要 的影 响 , 合理 与 否直接 影 响 到 区域 系统社 会 经 济 整 体 发 展 水 平 的 提 高 与 协 调 发 展 _ 。 2 j 当前 , 于 区 域 空 间 结 构 的 研 究 _ _ 以 区 域 内 部 县 关 3 多 0 ( ) 元 的经济发 展差 异来 刻画地 区间的 协调 发 展程 度 , 市 单
第7 期
乡居 民点及工 矿用 地 、 未利 用 地 分 别 纳入 耕 地 、 设 用 地 建
和未利用地 , 其余三类归为生态用地。对于土地利用更新
数 据 , 地 仍 独 立 作 为 一类 ,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 村 居 民 耕 将 农 点 、 立工矿 、 通 用地 、 利 设施 用 地 ( 包 括水 库 ) 其 独 交 水 不 、 他建设 用地 划人 建 设 用 地 一类 , 园 地 、 地 、 将 林 牧草 地 、 水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 方向项 目( o K C 2一Y 一32—2 ; N .Z X w 4 ) 中国科 学院东 北地理 与农业 生态研 究所 学科前 沿领 域项 目( o N
K C 3一S —N . 9 。 ZX W A —1) 3・ Fra bibliotek81 ・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1 0 0年
业养 育 功 能 、 会 经 济 承 载 功 能 和 生 态 保 障功 能 。根 据 社
中 国人口 资源与环 ・ 境 21年 第2卷 第7 C IAP R 00 0 期 HN O
TO 。EO R K A DE VR N E T Vl0 N ・ 2l IN RS U C  ̄ N N IO M N o 2 o ・ 00
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各 区域 的经 济 联动 等 方 式 来促进 广 东区 域 经 济 的协 调 发展 ,对促 进 广 东经 济 的 持 续 稳 定发 展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关键 词 :区域 经 济 空 间结 构 演 变
其 中 , 量( i _ l , 2 , 3 ・ … , n ; 3 )
着整个经济发展不断前进 ,并分别 向东西
翼及 山区各 区域扩散 。但就 目前来看 ,广 东省珠三 角地 区与两翼地 区仍存在很 多的
差异 ,而且 与中国东部地 区与 中西部地 区 的差异很相似 。为此 ,笔者从经济发展 的 空 间结构和产业集聚的角度 , 探讨 2 1 世纪 以来广东 区域空 间结构 的演 变规律 内在机 制, 为广东省 区域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本 文把广 东划分 为四大区域 ,分 别为 :珠三 角——广 州、深圳 、 珠海 、 江 门、 东莞 、中
了 区域 空 间上 的积 聚 与扩 散 趋 势 ,致使
三角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 ,因此东部
地区在政策的支持和 自身具有较好的 区位
优 势 以及 制 造 业 基 础 雄 厚 的 支 撑 下 ,经 济
迅速增长 ,并远远高于其他区域 ,但 由于 这段时间全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探索
阶段 ,所 以各地区的差异较大 ,并且有不 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 2 0 0 0 年 以前 , 东西
式 中,S表示样本标准 差;X 、X 分 别 表示 i 经济区的人均 GD P值、样本均值;k .
阶段 区域 珠三角 总体规划
1 8 . 7 4 %,首次超过珠 三 角 1 5 . 5 6 % 的增
速, 广 东四大 区域 间 GDP和人均 GDP的
规划内容 建成广 州、珠海两市的国家 ( 软件 ) 产业基地
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经济意义-模式与演变-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含义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
类型 自然条件和资源指向(农业、矿业);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 能源动力指向(火力发电、冶金);劳动力指向(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 市场指向(服务业、食品饮料业);运输指向(物流、鲜活产品、精密仪器等)
• 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 • 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
的腹地 • 经济不平衡加剧
扩散、三元结构 形成阶段
• 城市向周边扩散 • 形成城乡边缘区 • 从而形成核心——城
乡 边 缘 区 —— 外 围 三 元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一体化
•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 本消失
• 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 心和骨架,实现地域 结构的均衡一体化
目录
CONTENTS
区域空间结构
01 基本要素 02 经济意义 03 模式及演变 04 发展机制
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空间结构
• 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 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进程
扩散: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集聚的主要方式
扩散的主要方式
集聚机制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
• 高水平稳定平衡
两种重要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鲁道夫·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一般可以归纳为六个阶段:
1.市镇聚集阶段:这是早期社会的一般特征,其空间形态往往是体现出由多个独立的小镇组成的网络。
2.封建节点阶段:也可称为节点-弦网络,它是以中世纪佛洛伊德•弗洛依德的模型的城市形态,它的空间结构是由城市节点,也就是中央市场,而周边环绕着封建分散的街道。
3.轴线阶段:它是江河路网与建筑的交错布局,其特征是道路布局不同,多个小型集市形成联系,伴随着多个相邻的意大利城市的出现。
4.网络阶段:当城市发展更具体地与城市网络建设时,出现车道、广场、教堂等街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复杂的、有条理的城市网络。
5.环行阶段:它是欧洲典型的发展过程,具体是一个环,环绕着一个中心,中心有一个繁忙的商业街和蛇形街道,半径向外发展的是它的住宅区。
6.未来城市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技术发展为特征的新兴城市形态有了显著的发展,特点是以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平衡的应用、绿色的景观空间和多元的城市利用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出现。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文化转向: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而这些制度和社会文化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逆杜能圈:现在城市周围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同时也有夹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既所谓的“逆杜能圈”。
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的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简答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的区位影响①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
②所考察区位的市场影响力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和规模。
(2)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
②市场需求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③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
④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分化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分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结构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演变与分化。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更是一种空间结构的形成和重塑。
这个过程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分工、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城市扩张与空间分化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本独立的乡村和郊区被逐渐纳入城市的范围。
这种城市扩张带来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重塑。
城市扩张过程中,不同功能的区域逐渐形成,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化现象。
一方面,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不同用途的地区得到了进一步聚集和集中,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区域。
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和城市边缘地区之间在空间上逐渐拉开距离,形成了明显的中心-边缘差距。
这种城市空间的分化,使得不同地区的发展和资源配置存在着差异。
城市中心区集聚了大量高端商业、文化和教育资源,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而城市边缘地区则更多地集中了低端产业、廉价住房和农村外来人口。
这种空间分化的现象,导致了城市内部的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二、社会结构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也与社会结构紧密相关。
城市中的不同社会群体往往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分布。
高收入人群往往聚集在城市的富裕区域,低收入人群则更多地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城市的社会结构又反过来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变。
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导致富人区和贫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富人区的房地产价值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城区和边缘地区的发展差异。
这种社会和经济现象加剧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化。
三、城市分化的挑战与希望城市空间分化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贫困化的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空间分化的加剧,加大了城市内部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然而,城市的分化也给城市带来了一些希望。
城市空间分化凸显了城市的多样性和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
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
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
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
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
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
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
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
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
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台湾学者唐富藏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等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
这个阶段反映的是产业革命前和进入产业革命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
在产业革命之前,区域中少数地方由于区位条件(如是原料地,交通枢纽,或其它历史原因)比其它地方好,就成了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
开始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便不断地向这些人口聚集中心聚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就因此而产生。
其结果是扩大了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各要素差异程度。
2)集中后分散阶段。
在不断增强的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中心城市的经济力量日益强大。
通过产生对外部的需求和向外部扩散技术知识,中心城市将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传递到其它空间点。
受其影响,区域中的次级中心兴起。
这些次级中心又会通过同样的集聚过程,增强自己的集聚力量,同时,也向周围扩散影响,从而刺激更低一级中心的兴起。
3)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
由于不断地受到中心城市的影响和刺激,区域中次级中心的发展一旦达到了成长所需的最小规模就将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次级中心成长速度有可能超过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扩张到一定的限度后,由于市区内的距离相对过大,导致生产和生活的时间成本上升,要素价格上涨,环境开始恶化,于是就出现了集聚不经济现象。
这就迫使中心城市的部分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外迁移,中心城市的成长速度逐步减缓,甚至低于次级中心的成长速度。
这时,区域内空间成长的差异将缩小,并趋于空间均衡成长。
3.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中国科学院的陆大道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一书中,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由四个阶段组成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观点。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
在此阶段,区域的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和生活封闭性明显,区域内的居民点呈散布状态。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逐步出现,但它们之间在性质和规模上没有从属关系或等级关系,是一种低级的居民点体系。
城市与乡村之间在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不多,道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低,没有形成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且比较稳定。
2)过渡阶段。
由于受到内部社会变革和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区域经济开始呈现较快的增长。
手工业和采矿业日趋繁荣,初级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逐步兴起,水运、铁路、公路运输开始出现,与之相伴的是区域商品生产与交换规模的扩大,同时农村人口大量地流入城市,客观上使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得到加强。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因而导致区域内部的空间不平衡,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仍然处于极不发达状态。
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
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区域经济开始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期。
从产业发展看,以钢铁、机械、化工、动力、纺织等为主的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均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网络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
区域中原有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第二和第三级中心也逐步成长起来。
在上一阶段形成单一“中心—边缘”结构逐步演变为多核心的结构。
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等级体系开始形成,边缘落后地区也因此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
在这个时期,区域社会生产力因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得到高度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形成,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失。
区域内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已形成了各自的等级体系。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结构在较高的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下面,我们从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等方面来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
(一)区位指向所谓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通常,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即,经济活动的区位主要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相关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集中的地方。
农业和采矿业基本上是这种指向。
其二,原料地指向。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
如高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地指向。
其三,燃料动力指向。
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
如高耗能的火力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其四,劳动力指向。
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而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相关劳动力集中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
其中又分成两种,一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如纺织、服装、制鞋、烟草等;二是高素质劳动力指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
其五,市场指向。
有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品销售受市场影响大或产品不能长途运输,因此,它们的区位趋向于市场。
如服务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其六,运输指向。
对有的经济活动而言,运输费用在产品的成本中占的比重高,或者是为了方便地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向许多地方发送产品,所以,它们在选择区位时通常都趋向于运输费用最低的地方。
结果,它们就常常分布在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主要是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表现出点状、线状、面状分布形态。
这些空间形态就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
由此可见,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
而且,某些区位指向虽然不同,但是在实际中所指示的地方往往是相同的(如,运输指向与市场指向),这样就增大了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规模。
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就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
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可见,集聚机制的形成是必然的。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从而加速集聚过程。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
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
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
所谓集聚不经济就是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
如相关企业、经济部门集聚过度,就会使相互之间在资源及要素利用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相互牵制。
伴随经济活动的过度集聚,在集聚地区人口就会相对过密,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就会导致集聚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生活费用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环境问题也将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