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
作者:李怡萱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言说,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的创始者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所处乱世的“救世”方案。孔子“文士的哲学”,墨子“侠士的哲学”,老子“隐士的哲学”,韩非子“谋士的哲学”无疑都为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主线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智慧结晶也为后世之广泛思考和继承。本文立足于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对孔、墨、老、韩四子的救世之道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通俗的解释,并对其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进行学习和反思。
关键词: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救世
春秋战国之前,西周实行“天下、国、家”三权分级,封建、宗法、礼乐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天子虽贵为天下之首,却只在名义上统领天下,国与家却是真实的有土地、有人民、有财税、有军队的统治实体。在这样的政治实体下,时至春秋战国,社会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乱局势。于是诸子百家纷纷提出救世方案。
一.孔子的救世方案
孔子认为,社会动乱局面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秩序出了问题,唯有回复到西周的局面并唤回人民对道德的崇敬和遵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出了“克己复礼”和“仁爱”两大主要观点。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回到周礼”。所谓“仁爱”包含了两个内容,即“亲亲之爱、忠恕之爱”。亲亲之爱,即为爱自己的亲人;忠恕之道,忠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忠恕之道”为人,以“忠恕之道”处事,世人皆曰
“仁”“爱”,处世皆用道德,便可呼唤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回归。
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却最终没有得到各国君主的重视和采用。究其根本,孔子苦口婆心的仁爱与道德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民众进行传播和教化的,这就与当时快节奏的社会变迁不相协调;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动乱和制度的改变已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孔子的“回归西周,克己复礼”之论便逆历史发展潮流而行。因此,“在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个救世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失败者。”
二.墨子的救世方案
与孔子不同,墨子认为动乱的根本绝非“秩序出问题”,而是“秩序有问题”。基于西周三六九等的等级划分体制,墨子主张从人际关系和分配办法入手,建立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观和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所谓公平正义具有特定的尺度和标准,总结起来可以这样表述:第一,自食其力;第二,按劳分配;第三,各尽所能,机会均等。墨子说,“各从事其所能” “有贤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要达到以上标准的唯一治本之策就是“兼爱”,如果“天下之人皆相爱”,就会成功的建立太平盛世。
墨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也未受到各国君主的重视和采用,因为若按照墨子的主张实行就意味着那些贵族子弟将不再拥有权利的优势,世袭的天子、诸侯、大夫将丧失稳固的地位。同時,《庄子·天下》中记载,墨子主张穿粗布衣服,全天作业,至也不息,甚至到达“腓无胈,胫无毛”的境界,这种主张是“反天下之心”,而结果势必是“天下不堪”,因此墨子的观点连百姓都少有支持。
三.老子的救世方案
与墨子类似,老子也同样认为“三权分级”的社会秩序存在着根本性的弊端,但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赞同改制,亦不赞同有所为的治天下,而是主张回到黄帝之前的原始氏族社会的生存状态,即“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老子看来,治理动乱,一要“寡欲”,二要“去智”。欲“寡欲”者,一来“不尚贤”,二来“不贵难得之货”;欲“去智”者,一来“愚君”,二来“愚民”。同时,老子秉持一种辩证法和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认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种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大相径庭,因此老子救市的方案的另一方面就是“自救”。
与孔子和墨子具有着相同的命运,老子的救世方案在春秋战国的纷繁乱世也未得到应用。此中最大的失败原因即为老子逆时代发展潮流而行,在坚持辩证法的同时却否定发展的存在。
四.韩非子的救世方案
在韩非子看来,“国破家亡”是由“三级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因此他主张进行中央集权。实现中央集权要依靠两种手段,一是赏,二是罚。“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维护中央集权的三种工具是“势、术、法”。势即为由权利和地位形成的统治力量;术即为统治人民和控制下属的政治手段;法即为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
儒墨法均“为天下谋”,唯独法家“为君主谋”,这是韩非子区别于前三者的根本之处。韩非认为要通过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保障,他的观点得到了最大的运用,同时也存在最大的问题。他立法过严,执法过苛,“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韩非主张焚书坑儒,“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一切极端而苛刻的措施在稳定社会秩序,使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事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为君主权利的过分膨胀以及暴政埋下了隐患。
五.对先秦诸子的思考
虽然在那个时代变革的特定社会阶段,诸子们的思想观点没有实现统一,但都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以及后世的社会发展留下难能宝贵的思想财富。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凝聚民心的核心价值;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社会理想;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
先秦诸子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争鸣虽由救世而起,但思考却超越了这个话题,更深刻,更长远。人类社会命中注定要在一种“平衡中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前行,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应该能思考清楚,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制度,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文化,怎样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易中天.我山之石,2009,第98页.
[2]墨翟.墨子·节用中.
[3]墨翟.墨子·尚贤上.
[4]墨翟.墨子·尚贤上.
[5]庄周.庄子·天下.
[6]李耳.道德经,第八十章.
[7]李耳.道德经,第十三章.
[8]韩非.韩非子·五蠹.
[9]韩非.韩非子·说疑·第四十四.
[10]韩非.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