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肝肾功能的解读
![肝肾功能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af740dfe4733687e21aaf6.png)
连续监测法:5~55U/L 赖氏比色法:5~25(卡门单位)
(3)血清胆红素水平不一定与疾病的转归相一致。 某些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其他指标已正常,胆红素仍可增高,或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后, 结合胆红素仍可持续增高一段时间。
3.总蛋白(英文缩写 TP) 【参考值范围】
成人非卧床者:64~83g/L(6.4~8.3g/dl) 成人卧床者: 60~78g/L(6.0~7.8g/dl) 【解读要点】
1.总胆红素(英文缩写 T-Bil) 【参考值范围】 5.1~19.0μmol/L(0.3~1.1mg/dl) 【解读要点】 (1)胆红素增高可使皮肤、巩膜等变黄即出现黄疸。 胆红素增高而无肉眼可见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2)由肝脏疾病引起的黄疸,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 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3)由肝外疾病引起的黄疸,可见于溶血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异型输血等。 (4)有些食物,或空腹、运动等也能引起胆红素暂时性升高。 (5)个体差异:有些人胆红素比常人偏高,自己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其他相关检查正 常,则不必在意。 (6)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些继发性贫血,血清总胆红素减少。 2.结合胆红素(也称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 D-Bil) 【参考值范围】 1.7~6.8μmol/L(0.1~0.4mg/dl) 【解读要点】 (1)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意义与总胆红素增高基本相同。 (2)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的类型,但其间会有重叠。
(3)前白蛋白是对营养不良的敏感监测指标。 7.蛋白电泳 【参考值范围】
白蛋白 0.570~0.680(57.0%~68.0%) α球蛋白 0.010~0.057(1.0%~5.7%) α球蛋白 0.049~0.112(4.9%~11.2%)
临床化学
![临床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6a1cf7192e45361166f526.png)
临床化学[单项选择题]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哪个部位进行()。
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E.胞浆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显性黄疸病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高于(μmol/L)()。
A.34B.78C.68D.158E.178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指标是()。
A.前清蛋白B.血红蛋白C.纤维连接蛋白D.甲胎蛋白E.癌胚抗原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生物转化反应分为两相反应,下列哪相不属于第一相反应的是()。
A.脱氢反应B.还原反应C.单加氧反应D.水解反应E.结合反应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胆红素在血浆中与下列哪种物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A.葡萄糖醛酸B.Y蛋白和Z蛋白C.清蛋白D.血红蛋白E.球蛋白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胆红素经下列哪种酶催化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A.血红素加氧酶B.甲基转移酶C.乙酰基转移酶D.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E.还原酶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尿胆原是()。
A.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B.重吸收的胆素原排入尿中C.结合胆红素在尿中被氧化而成D.未结合胆红素排入尿中E.正常人尿中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肝功能损伤对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小的是()。
A.免疫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清蛋白D.前清蛋白E.凝血酶原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9、酗酒者最有可能增高的是()。
A.清蛋白B.前清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E.γ-GT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0、吲哚绿滞留百分率在45min后,正常为()。
A.无B.<5%C.<10%D.<15%E.<25%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反映肝纤维化的酶是()。
A.ASTB.ALTC.ALPD.CRPE.MAO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2、血氨水平下降的是()。
A.贫血B.尿毒症C.消化道出血D.肝炎E.肝癌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梗阻性黄疸时()。
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测定PPT优秀课件
![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测定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262a2dc850ad02de8041eb.png)
【试剂】
1.0.1mol/LTris-HCl缓冲液(pH8.2) 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1.211g,胆酸钠172.3m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432.6mg, 溶于去离子水90ml中,在室温(25~30℃)用1mol/L盐酸调节pH至 8.2(约用6ml),再加蒸馏水至100ml,置冰箱保存,此液含 4mmol/L胆酸钠、15mmol/L SDS。
4.总胆红素标准液(342μmol/L) 按胆红素测定J-G法中方法配制,或 市售合乎要求的标准液。
5.结合胆红素标准液 将DTB配于胆红素浓度可忽略不计的人血清中, 或用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重建。配制后分装于聚丙烯管内,-70℃保 存,可稳定6个月。冻干品未重建前置低温中,至少稳定1年。
【操作步骤】
• (3) 新生儿溶血症 血清胆红素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
• (4)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数种继发性贫血(主要见于癌或慢性 肾炎引起),血清总胆红素减少。
【临床意义】
2.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结合胆红素 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类型。
• (1) 比值<20% 溶血性黄疸,阵发性血红 蛋白尿,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2.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4.5)。
3.BOD溶液 如系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复溶,但复溶后冰箱保存不宜 过长(约可保存1周),如系液体(可能含有甘油),置4℃冰箱可保存较 长时间,BOD贮存溶液的酶活性一般在数千至1万~2万U/L,BOD 工作液酶活性可按反应液中BOD终浓度达0.3~1.0U/ml计算。
•
【操作步骤】 1.样品的测定 取3支试管,按下表程序操作.
混匀后,波长600nm,对照管调零,读取吸 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胆红素浓度。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6e2ee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8.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理因素
肝病
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可能导致血 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胆道疾病
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可能导 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其他疾病
如溶血性贫血、急性胰腺炎等也可 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药物因素
抗生素
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 氯霉素等可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
水平升高。
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 可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阿霉素等可 能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05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 素测定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空腹采集
为避免食物中色素对血清总胆红素和 结合胆红素测定的干扰,采集标本前 应确保受检者空腹至少8小时。
避免溶血
避免使用止血带
使用止血带会阻断静脉回流,导致血 液浓缩,影响测定结果。
正常值范围
成人
0-6.8μmol/L(0-0.3mg/dl)
新生儿
2.5-10μmol/L(0.1-0.4mg/dl)
03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 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鉴别黄疸的类型
鉴别黄疸类型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可以 鉴别黄疸的类型,如溶血性黄疸、肝 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判断黄疸程度
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水平,可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为 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采血时应避免采血部位发生溶血,因 为红细胞中的胆红素会干扰测定结果。
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仪器校准
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测定仪器进 行校准。
避免试剂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试剂被污染,以免影响测 定结果。
2022-2023年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6ecfe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7.png)
2022-2023年检验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网织红细胞计数,应在油镜下计数全部红细胞达A.100个B.200个C.300个D.500个E.1000个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网织红细胞计数时,在油镜下计数至少10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数,计算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和脾B.骨髓和淋巴结C.胸腺和淋巴结D.骨髓和乳膜淋巴组织E.骨髓和胸腺正确答案:E本题解析: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同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亦起主导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3.患者女,30岁,因关节痛就医。
实验室检查发现其血清ANA,RF均升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内可能ANA阳性,单RF不可能同时阳性B.该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C.正常人体内可能RF阳性,单ANA不可能同时阳性D.该患者ANA,RF升高,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判断E.患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抗核抗体(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lgG,也有IgM和IgA,甚至lgD和lgE。
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
该妇女虽ANA、RF增高,但仍可能是正常人,ANA阳性患者应对其自身抗体的种类进行分析,故应进一步进行ENA抗体谱的检测。
4.患者女性,45岁。
右肾结石病史5年,三天前突发高热,寒战,感全身不适,腰痛,并有尿频,尿急及排尿疼痛,查体:T39℃,右脊肋区压痛及叩击痛,尿检:外观混浊,RBC =8/HP),WBC:30/HP,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血清肝功能9项解读
![血清肝功能9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b2b59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5.png)
血清肝功能9项解读
血清肝功能9项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AST、GGT、ALP、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等指标,以下是它们的解释:
1. 总蛋白:血浆中的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2. 白蛋白:血浆中最多的一种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低白蛋白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
3. 球蛋白:除了白蛋白以外的血浆蛋白。
升高可能与某些炎症、感染或肿瘤有关。
4.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映肝细胞的损伤。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就会进入血液中升高。
5.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肌肉中。
肝功能异常时AST也会升高。
6. GGT:谷氨酰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胰腺中。
肝功能
异常或酒精摄入过量时GGT会升高。
7. ALP: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和肠道中。
肝功能异常或胆管阻塞时ALP会升高。
8. 总胆红素:包括结合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
肝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下降或胆汁淤积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9. 结合胆红素:肝细胞合成后,结合在胆汁中通过肠道排泄。
肝细胞功能异常或胆汁淤积时结合胆红素会升高。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精选】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5156dc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4e.png)
肝功能中各检测项目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和临床意义1、血清总胆汁酸TBA :(1)测定方法:A 、酶循环法,B 、3a-HDS 法(3-a 羟类固醇脱氧酶)(2)测定原理方法A :胆汁酸被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a-HSDH )及口-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特异性的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及}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
此外,生成的3酮类固醇在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及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存在下,生成胆汁酸及β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
以上依据循环酶而放大量的胆汁酸测定生成的β-硫代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的吸光度,计算血清中胆汁酸的量。
方法B :在3-a 羟类固醇脱氧酶作用下,各种胆汁酸C3上α位的羟基脱氧形成羰基,同时氧化型NAD 还原成NADH 随后NADH 上的氢由黄递酶催化转移给硝基四氮唑蓝(NTB )产生甲替,用磷酸中止反应,甲替的产量与总胆汁酸成正比,在波长540nm 比色,与同样处理的标准品比较,计算其含量。
(3)临床意义1.测定血清中胆汁酸可提供肝胆系统是否正常,肝、胆疾病时周围血循环中的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
急性肝炎早期和肝外阻塞性黄疸时可增至正常值的100 倍以上。
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2.可敏感地反映肝胆系统疾病的病变过程。
肝胆疾病时血清胆汁酸浓度的升高与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肝组织学变化极为吻合,在肝细胞仅有轻微坏死时,血清胆汁酸的升高,常比其他检查更为灵敏。
据报道,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肝内胆汁郁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肝外阻塞性黄疸,其血清胆汁酸均100 %出现异常。
上述疾病时均有血清胆汁酸含量的增高。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测定方法:酶偶联法,赖氏法,连续监测法(2)测定原理: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ALT ----L-丙酮酸 + L-谷氨酸 丙酮酸 +NADH+H +---------LD -------L--乳酸+NAD +4 11 201628(3)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 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 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e969899548d7c1c709a14505.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化学(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试卷1 (总分52,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SSS_SINGLE_SELA 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B 血中胆素原剧减C 尿中胆红素增加D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E 粪便颜色变浅分值: 2答案:D解析: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
2.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SSS_SINGLE_SELA 直接反应阴性B 直接反应阳性C 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 双相反应阴性E 双相反应阳性分值: 2答案:B解析: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
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故直接反应阳性。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肝脏是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B 肝脏可合成VLDLC 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D 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E 肝脏可生成HDL分值: 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肝脏与脂的关系。
肝细胞具有丰富的酶,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是脂的重要器官。
且肝脏是游离胆红素与血脂肪酸p·氧化的主要器官,可合成VLDL及HDL,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在长期饥饿或某些疾病情况下,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心、脑等器官也可转变来利用酮体氧化分解供能。
4.下列有关胆汁酸的描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初级胆汁酸在肝脏合成B 次级胆汁酸在小肠合成C 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称为结合型胆汁酸D 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牛磺酸结合物为主E 人胆汁中几乎不含游离型胆汁酸分值: 2答案:D解析:人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物为主。
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5.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SSS_SINGLE_SELA 血红素加单氧酶B 胆绿素还原酶C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 细胞色素氧化酶E 过氧化物酶分值: 2答案:A解析:血红素加单氧酶氧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
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临床价值
![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508f1a42f60ddccda38a0e4.png)
准确测定血清中各种不同胆红素组份的浓度,对于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利用HPLC已可以详细鉴定血清中各种胆红素组份及其分子形态。
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都采用传统的重氮化合物方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指标,并计算出间接胆红素指标。
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师也习惯于采用术语直接胆红素来表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而用术语间接胆红素来表示未结合胆红素。
然而,由于其测试方法学的局限性,直接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之间的对应只能是近似的。
此外,由于未结合胆红素是经由计算得出的,因而当参与计算的被测组份在测定中的任何变异与差错均可能导致间接胆红素计算结果的明显误差。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的VITROS 950和250临床化学分析系统采用干化学技术,可直接测定总胆红素(TIBL)、结合胆红素(Bc)、未结合胆红素(Bu)三种不同的胆红素组份,并与HPLC分离检定结果相匹配。
利用VITROS BuBc测试干片可以直接测定未结合胆红素(Bu),并且对样品的光降解和溶血等干扰因素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因而使其具有较好的分析特异性。
这种检测方法的改进为病人的诊断和监护提供了显著的便利。
目录一、胆红素的组分二、胆红素的传统检测方法以及VITROS干化学检测方法1、胆红素的传统检测方法2、胆红素的VITROS干化学检测方法三、胆红素的临床效果四、胆红素的临床应用实例1、对新生儿用BuBc检测的说明2、非结合胆红素(B u)升高3、结合胆红素(B c)升高4、δ-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5、为什么直接和总胆红素不会快速下降6、真实的结合胆红素优于直接胆红素一、胆红素的组分采用传统的重氮化合物方法测定胆红素,可以得到如下指标:➢总胆红素(T-BIL),测定➢直接胆红素(D-BIL),测定➢间接胆红素(I-BIL= T-BIL-D-BIL),计算以前,人们并不了解直接胆红素是结合型的,而间接胆红素是未结合型的。
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62a55caf1ffc4ffe47ac97.png)
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缩写DBIL);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血液胆红素见光易分解,标本注意避光保存。
室温(15~25℃)下可稳定2h,普通冰箱中(2~8℃)稳定12h。
-15~-25℃度可以稳定3~4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钒酸盐胆红素胆绿素pH 3.0测定钒酸盐作用前后吸光度差异,可求得样品中的直接胆红素的浓度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结合胆红素试剂盒(货号476856)。
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试剂未启封情况下可以稳定至失效期。
启封试剂在仪器的试剂仓冰箱中至少稳定14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真题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真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50d775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8.png)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真题一1、单选会导致尿胆素原排泄减少的是()A.肠梗阻B.溶血C.碱中毒D.胆道梗阻E.肝细胞性黄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在肠道中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在肠菌的作用下(江南博哥)生成胆素原,20%~30%的胆素原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其中大部分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只有少量经血循环入肾并排出。
肠道阻塞使肠道中胆红素生成的胆素原减少,故尿胆素原排泄也减少。
2、单选结合胆红素是()A.胆红素-白蛋白B.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C.胆红素-Y蛋白D.胆素原(尿胆原)E.胆红素阴离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血循环中胆红素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管后,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
Y蛋白和Z蛋白是肝细胞内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
3、单选患者女性,有偏食习惯,因高热、头晕、嗜睡、月经血量过多就诊。
实验室检查:WBC15.7×109/L,RBC3.0×1012/L,Hb85g/L,PLT87×109/L,ESR27mm/h,Ret0.07,血涂片显示明显核左移现象,可见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及点彩红细胞。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肝硬化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4、单选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实验是()A.血清γ-GTB.血清AST及其同工酶C.血清总胆红素测定D.血清1分钟胆红素测定E.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除E外,其余实验均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
5、单选患者女性,有偏食习惯,因高热、头晕、嗜睡、月经血量过多就诊。
免疫层析法
![免疫层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e6b4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a.png)
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是把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应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在医疗实践中,有些病例虽然已经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但却没有发热及白细胞增多,也没有特异性的细菌培养结果,这就给正确诊断造成了困难,使疾病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如何对这类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免疫层析法是应用抗体或半抗原,通过特殊的试剂显示并检测其内部所含的抗原。
由于检查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存在,所以又称血清学诊断法。
在医疗实践中,各种疾病都可能引起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的变化,如严重烧伤病人血浆蛋白可能下降;肾炎病人血浆蛋白可能升高,血中游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可能上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可能低下。
利用该方法检测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
1。
血清中总胆红素(TB)水平升高引起的溶血性黄疸(NADH),如新生儿黄疸(主要是胎儿在宫内胆红素增加)、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葡萄球菌败血症等引起的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及胆石症、钩虫病等。
2。
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黄疸型肝炎、梗阻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胆囊或胆管阻塞等。
3。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阻塞性黄疸等。
血清中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之间的比值,反映了黄疸的程度。
该指标除作为诊断溶血性黄疸的依据外,还可用于鉴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其他黄疸,如核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与肝癌等。
一般地说,当黄疸呈阳性反应时,其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均明显升高,而且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的比值也较高,即: AB/ AG<2,其他任何一项升高均可导致黄疸的发生。
但这些因素引起的溶血症则不宜使用该方法,例如一些非溶血性黄疸的新生儿(PHH)由于可能伴有缺氧及酸中毒等原因而常合并有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生化测试胆红素的原理是啥
![生化测试胆红素的原理是啥](https://img.taocdn.com/s3/m/ec9e20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f.png)
生化测试胆红素的原理是啥生化测试胆红素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来评估肝脏功能以及溶血反应程度。
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由肝脏处理和排泄。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过程会受到干扰,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
胆红素的生物合成发生在肝脏中。
当红细胞老化或遭受损伤时,血红蛋白会被分解为血红素。
然后血红素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转化为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无法溶于水,通过结合血浆蛋白转运至肝脏,进入肝细胞内。
在肝细胞内,间接胆红素通过肝细胞内的细胞器质网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然后直接胆红素进一步结合胆酸形成胆汁,经过肝管系进入小肠,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生化测试胆红素的原理基于胆红素对特定化学试剂的反应。
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使用van den Bergh试剂(苏丹三杂质试剂)。
这种试剂含有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与胆红素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当这种试剂与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反应时,生成一种蓝色或紫色的产物。
这个反应称为间接胆红素试验。
这是因为间接胆红素无法溶于水,在体内主要结合血浆蛋白。
所以测定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可以评估红细胞破坏或溶血反应的程度。
直接胆红素则是溶于水的,可以通过肝细胞转化形成胆汁排出体外。
当van den Bergh试剂与血液中的胆红素结合时,产生一种红色的产物,这个反应称为直接胆红素试验。
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可以评估肝脏功能和胆汁排泄情况。
生化测试还可以分别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含量。
总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总和,可以评估红细胞破坏和肝脏功能。
游离胆红素是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可以反映红细胞破坏程度。
结合胆红素是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可以评估肝脏功能和胆汁的产生和排泄。
在实际生化测试中,血样通常通过离心分离血浆或血清,然后与相应的化学试剂反应。
反应产物可以通过光密度的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光谱仪器来测量。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比值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比值检测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f9723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0.png)
结果展示与解读
结果展示
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的检测结果,以及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
结果解读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之间的 关系,探讨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例如,高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胆汁 淤积等问题,而高结合胆红素水平则可能与溶血性疾病 或肝细胞损伤有关。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 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有力支持。
血液透析过程
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 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 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 净化的血液回输。
血液透析对患者胆红素的影响机制
血液透析对胆红素的清除
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胆红素。在透析过程中,胆红素 通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中的成分进行交换,从而降低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
该比值能够反映血液透析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对于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二
探讨该比值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 临床意义
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比值,可以及时发 现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血液透析患者现状
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上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 增加。
调整透析方案
根据该比值的动态变化,医生可及时调整 透析方案,如增加透析频率、调整透析液 成分等,以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 质量。
指导临床治疗策略调整
个体化治疗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比值可为血液透析 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针对不同患者 的具体情况,医生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调整药物剂量、选择更合适的透析方式 等。
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d201be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f.png)
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
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一)转氨酶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
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
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
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
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
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
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
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
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
肝细胞损害严重者,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和肝病类型。
急性肝炎或轻型慢性肝炎病人,ALT>AST;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病人通常AST>AL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1、胆红素的代谢 2、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 素的概念
胆红素的代谢
1
4
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的概念
未经肝脏 处理的胆 红素
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重氮试剂
经过肝脏处理,与葡萄 糖醛酸(少量与硫酸) 结合后的胆红素
二、实验: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 红素的测定
参考值
• 血清总胆红素 5.1~19μmol/L
• 血清结合胆红素 1.7~6.8μmol/L
临床意义
• 总胆红素 ——反映黄疸的程度
• 结合胆红素 ——鉴别黄疸的类型
注意事项
• 标准和标本应尽量避光 ——胆红素对光敏感
• 避免严重溶血 ——血红蛋白可与重氮试剂反应, 产物可破坏偶氮胆红素
操作
• 样品的测定 • 校正曲线的制作
样品的测定
加入物(ml) 总胆红素管 结合胆红素管 对照管
血清
0.2
0.2
0.2
咖啡因-苯甲酸钠 1.6
--
1.6
对氨基苯磺酸
--
--
0.4
重氮试剂
0.4
0.4
--
37℃水浴10min
叠氮钠
--
0.05
--
咖啡因-苯甲酸钠
--
1.55
--
碱性酒石酸
1.2
1.2
1.2
充分混匀,波长600nm,对照管调零。
校正曲线的制作
加入物(ml)
管号
0
1
2 34
胆红素标准贮存液
--
0.1 0.2 0.3 0.4 0
(100μmol/L)
同一稀释用血清 0.2 0.4 0.3 0.2 0.1
相当于胆红素浓度 0 20 40 60 80 1
充分混匀,按总胆红素测定法操作。用0号管调零。
方法
重氮反应法 胆红素氧化酶法 直接分光光度法
改良J-G法测定血清总胆 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原理
非结合胆红素
咖啡因-苯甲酸钠
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试剂
• 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 碱性酒石酸钠溶液 •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 重氮试剂 • 叠氮钠溶液 • 胆红素标准液(100μmol/L)
• 取空腹血 ——血脂对测定有一定的干扰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