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最新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论述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发展说

论述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发展说

一、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教学活动,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所选的教材为基础,由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参与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潜能。

三、教学过程的认识发展说认识发展说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强调了个体在认识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想象、比较、归纳、推理等认知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形成对世界的更加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发展1. 感知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对外界事物进行简单的感知和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比较等活动,帮助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感知和理解。

2. 认知阶段在感知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从而形成更为深刻和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 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启发性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发展1. 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通过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2. 激发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与手段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个性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简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阶段,其教学过程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起学生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游戏、实物、图片等多种教具,通过实例、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数学产生兴趣。

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思维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提供合适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发散、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证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再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推理问题、数据分析问题等,拓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数学教学还应关注个性发展和差异化教育。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同的兴趣、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例如,可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宜的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数学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过程

什么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过程

什么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过程常听家长这样责问孩子:“老师讲课,你听懂没有呀?”孩子低语:“听懂了。

…懂了,懂了怎么不会做呀?…你会不会呀?”孩子也无法解释,说:“会的。

”“会?会怎么做错了?”……作为教师的我,也不禁自问:“是呀,这孩子上课时确实‘懂’‘会’了呀,为什么作业就是做不起来呢?为什么作业就是做不对呢?”思来想去,终于明白,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无论怎样改革,最终的归宿都应该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对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丰富表象、让学生听‘懂”何谓学生懂呢?我认为懂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即使你记住了,可能你还是不懂。

是否把某个知识点真正搞懂了,首先要看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把概念表述清楚,并能说出这个概念的关键性的要点,这是懂的最低层次。

其次,真懂不是看你能不能说,而是看你是否真正地将知识理解了。

如果你真正地理解了,你就会对似是而非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能说出正确的依据和错误的理由。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时,在讲解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否听懂了,我安排了如下练习:1、下面的说法对吗?(1)a+5可以写成5a。

()(2)1×b可以写成b。

()(3)a×4可以写成a4。

()(4)b×b可以写成2b。

()(5)4×5可以写成45。

()(6)b×2×c可以写成2bc。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一共看了()页。

(3)食堂运进a袋大米,每袋50千克,一共运进()千克。

(4)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乘客35人,到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乘客。

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与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

这只能说明学生在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时,其深刻含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是表象的,理性的思考不够。

因此,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判断与变式是判断学生是否真懂的试金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

追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对于课改我时常在想,新课改,新课程,新教材。

究竟给我们小学数学带来了些什么?是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灵动的教学方式?是多维的评价标准?等等。

其实在我们的脑海里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想说的是,无论你的理解,你的侧重点是哪个方面,做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都将学习的理解表达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应该说我们可喜的发现,我们的课堂多了一些合作和探索,多了一些辩论和争鸣,还不时的伴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

是的,课堂教学这一外显的形式正在诠释着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

据说课程,在拉丁语中它是跑道的意思,跑道我们该怎样理解它呢?我想至少有两种意义的理解,一种就是按道去跑,是一个现成的道路,现成的铺好的供人们去跑的道路。

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跑道。

第二种是跑出来的道,那也可以称之为跑道。

那么我想这两种理解,摆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课程研究中间,我们更多的要思考,在这条跑道上,究竟由谁来跑?是教师?是学生?还是教师和学生?下面我想就课堂教学的本质,中间的一些关键词,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我想就课堂教学的本质这一个关键词,说一说课堂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不同的,我把他初步归纳为三个阶段,也可以说对课堂教学本质理解的三种层面。

第一个层面,认为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显然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比较传统的,他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是在我们教师教育的执行者手中。

所以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我想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的本质,已经成为了我们教育的过去。

第二,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

在这个层面的理解上,把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划分为三个部分,就是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和我们的教材。

也就是它是以教材为中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我想,像这样一种共同活动的教学的本质,可能更多的像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

对小学“数学本质”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精选文档

对小学“数学本质”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精选文档

对小学“数学本质”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六年的数学学习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在“总目标”上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可以看出《标准》对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为学生后续发展所起作用很是“重视”,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数学本质”是教师需要给学生留下的,也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数学的本质本质,一直都是所有学科研究的根本.刘永富教授在《现象与本质新论》中强调“质作为直接的、初始的规定,确定质就是直接确定被规定‘是谁’‘是什么’.”[2]透过前人研究,我们可以把本质理解为自己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数学本质又是怎样的呢?前人多有概述.莱布尼兹认为“全部算术和全部几何学都是天赋的”,数学属于推理真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盗抗叵档难Э啤保?是我们最为熟知的;郑毓信教授则倾向于建构的数学模式观.《标准》上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步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可以看出数学的本质是一门科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语言和工具,是学习者后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二、小学数学本质的建构体现(一)把握知识联系,体现数学的本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数学知识更是一个有机整体.每节课中的数学知识都和学生的生活或学习经历等息息相关,都能在“旧知”中找到影子,没有孤立的、毫无来由的“新知”.其一,生活经验引发学习“新知”.很多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而开展教学的.如教学“探索间隔排列规律”时从生活中的篱笆和木桩、晾的衣服和架子等场景出发,便于学生找到知识原型和发现规律.其二,通过“旧知”转化而得“新知”.数学学习很多都是通过运用旧知解决问题而获得“新知”的,在解决过程中往往又将未知问题逐步转化为已知的,并通过运用“旧知”获得新的经验,感悟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又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等,这些新问题都是通过转化用旧知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归纳获得新知.(二)研究解决问题策略,体现数学的本质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自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了专项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其中包含了从条件想问题、从问题找条件画图、转化和假设等多维策略,教材在每个专项学习中都设计了与“策略”相对应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获得理解策略、运用的策略的技能.对于这些“策略”的学习并不仅仅为了解决相对应的练习,其实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在运用这些策略研究问题,而且是自主地、灵活地选择策略.比如,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时,都是运用了“转化”策略,在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里并没有“转化”策略的专项学习,而是需要学生灵动的策略意识;再如,判断等式y=2x中y和x成什么比例时,除了将等式写成y:x=2来判断,完全可以假设x是1,2,…来确定y和x的比值,从而判断y和x的关系,这里的“假设”也是需要学生灵动的策略意识.(三)感悟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本质,是联系各方面数学知识的纽带.[5]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数学经验的获取都离不开数学思想的范畴,《课标》将抽象、推理、模型确立为“三个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以上三个基本思想都没有做出明确定义,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方法、感悟到数学的思想.比如,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可以从实际情境中引入:一件上衣160元,一条裤子120元,买6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钱?学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想法:第一种是用上衣的总钱数加上裤子的总钱数,第二就是先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再乘6.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渗透了将具体内容抽象成规律的思想,同时用字母表示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到了模型思想.这些“思想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明说,但却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当学生经常性地感悟到这些数学思想,有了体验,他们在后续学习中遇到新的问题时便不会慌张,能够自然地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六年的数学学习给学生留下什么,得看教师教了什么.基础的数学知识自然必不可少,数学的本质更是重中之重.在学生对数学的本质有所领悟之后,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将会简单很多、轻松很多,对于后续学习、发展将是有力的帮助,因为他们掌握了“语言”和“工具”.【。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指的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本质、目的和特点的理解和看法。

本文将从学习者中心、主动性和互动性、个性化学习、多元评价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于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主动性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既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通过互动,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观点、分享经验,并由此获得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通过主动性和互动性,教学过程可以更加活跃、多样化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再次,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习惯和需求,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个性化的。

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个性化教学包括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选择,以及符合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通过个性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另外,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多元评价,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过程和产品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通过多元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最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终身学习。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点主要包括学习者中心、主动性和互动性、个性化学习、多元评价和终身学习等方面。

这些观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以及个体差异和多元评价的重要性。

在向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在向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在向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设计理念】1.学生是最鲜活的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

因此,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前期积累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是展开“认识三角形”数学活动不同阶段的逻辑起点。

2.教师是最给力的合作伙伴。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当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理解走进学习活动时,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更需要通过教师的精心预设和智慧引领,以使学生在向着数学本质漫溯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不断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边关系,初步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2.学生在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过程与意图】PPT自动播放如斜拉桥、金字塔、各种形状的草坪等图片。

一、“赏”中唤醒,激活学习需求1.谈话。

同学们,从这些生活情景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想到了哪些新问题?2.揭题。

(有机介入)其实,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多与图形的特征有关,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各种图形的不同特征来服务生活、装扮我们多彩的世界。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生活是学生产生数学兴趣、展开数学想象的源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用数学的眼光寻找图形”,引导学生在寻“找”图形的过程中欣“赏”多彩的生活,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唤醒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

教学过程的本质实践说(3篇)

教学过程的本质实践说(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本文从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特征以及教学实践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教学过程是教育活动中最为基本的过程,它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试图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二、实践的本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主观意志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2. 实践具有客观规律性。

实践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些规律既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包括人们实践活动的规律。

3. 实践具有历史性。

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4. 实践具有创造性。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们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实践说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

以下是教学过程本质实践说的具体论述:1.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2. 教学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

教学过程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是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3. 教学过程具有历史性。

教学过程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4. 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教学实践的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学习新课标之我所悟我们可能常常会问自己,一堂课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回答我们上课的目的是什么?从前我们总认为数学课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因此觉得自己把知识讲明白了就达到目的了,至于学生有没有接受和学会和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关,与自己无关。

读了新课标后知道自己的认识很有失偏颇。

无论是《标准(实验稿)》还是《标准2011版》,都始终如一地坚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那么反观一下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是否如此呢?是师生积极参与还是教师唱的独角戏?学生有没有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还是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填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得到发展而促进教学相长呢?数学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就是自觉地指向教育的终结目标:人的培养。

就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进一步而言就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的建构+情感丰富细腻的纯化+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以及思想的升华+智慧能力的培养。

就是说,每一科的教学都是具有超学性的,除了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比如思维品质、学习精神、道德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

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是围绕课程的目标而展开的,是基于小学生的生活基础和数学现实而展开的,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过程是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环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

1.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目标设定和学生的学习来达到教育的目标。

教师需要清楚地定义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学是有组织的活动。

教学过程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层次,以及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与互动。

3.教学是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的过程。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4.教学是社会化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存在着社会化的关系和交往。

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1.教学过程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教学的阶段和步骤,以及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

2.教学过程具有循环性和循序渐进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和回顾已学的知识,同时逐步引入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循环的周期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得以循序渐进。

3.教学过程具有个体化和差异化。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体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指导。

4.教学过程具有互动性和合作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需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人教版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人教版

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街亭镇中周伟丽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摘要:数学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学科教学,本文从知识教育、提升数学智慧教育、素质教育、德育、美育、数学观念教育、数学教育评价等七个方面探讨了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关键词: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数学观念;数学教育评价近年来,数学的应用突破了过去的狭隘范畴,它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一门门新的边缘科学。

传统数学也更显活力,成为各科学领域的有力工具,在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掌握管理科学等方面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

尤其是近来年频频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他们的“博弈论〞之所以大显神通,源于他们的深厚的数学根底。

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数学教学的意义将更重大。

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学科教学,是在学校里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科学态度的基本方式。

数学教学一般来讲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双因素定位的认识过程,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二者缺一不可,否那么就不能称其为数学教学活动;第二,数学教学是学习性和继承性的认识过程,教学中的知识,对师生而言都是已定型的间接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具有社会意义下的发明、创造等特征;第三,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浓缩性和可控性,新课程标准、教材课本,对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而言,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数学教学的内容、进度及教学的形式、方法都是可控的;第四,数学学教学活动是在特定教学环境下进行的认识活动。

同样,数学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它有四个要素成分:第一,教师为主体的教授子系统。

包括讲授、辅导、批改作业、成绩考核、家庭访问、社会调查等项活动内容;第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子系统。

包括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讨论、操作、应用、应考等项活动内容;第三,被教师传递、学生继承的客体子系统。

由数学知识、思想、技能、能力及综合素质等项内容组成;第四,教学环境子系统。

教学过程本质实践(3篇)

教学过程本质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过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实践,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运用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学过程的本质、实践原则、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1. 传递知识: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能力: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引导、启发、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 陶冶情操:教学过程还是一种情感陶冶的过程。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等。

4. 促进发展: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过程实践原则1.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紧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4. 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学过程实践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6.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论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指一个双方互动的互动学习过程,教师和学生,一方提供知识,一方学习知识,以达到某种目的。

教学过程是信息技术运用,知识技能运用,和任务输出合力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发展。

教学过程并不是唯一一种教育个体,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双边互动模式,有可能建立起多边的、跨学习者的互动关系。

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不仅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有作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主导作用。

有时被动的学习也可以变得不那么被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活跃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接受信息,记忆新知识,并把信息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东西,这是正常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此基础上,学生建立起新的知识框架,细分知识点,通过练习,应用,分析,验证和推理,运用它们解决新问题,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技能和能力。

教学过程最终的目的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应该致力于建立和训练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库,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多地发掘自身的潜力,并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双方交互的学习过程,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库,通过一系列的交互过程,令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新的知识和能力。

此外,教学过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

这就是我对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也是我认为教学本质应该包含的内容。

从本质上讲,它并不仅仅是教师传道授业的过程,而是一个双边的、多边的互动学习过程,双方都能从中受益,获得积极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的本质1、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2、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围绕“文本”实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现实起点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认知与交流,在交流中形成系统的理解。

聪明的教师往往会假装“糊涂”,把“聪明”让给学生:老师忘了,谁来帮忙?倾听:广义地理解,能够听其言、观其行、思其想;努力地解读学生,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深入了解思维活动,捕捉学生各种想法。

教育智慧:把学生“口欲言而不能”的内容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之中创造的。

新课标热的冷思考1、教育意识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教育机智上,处理好教学流程与学生思维过程的关系;3、学习材料上,处理好知识与生活的关系;4、学习策略上,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5、学习方式上,处理好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有价值的教学行为1、充分了解和着重学生的知识和经验;2、即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动学生不断思考;3、充分鼓励学生操作,并在操作中展示自己的思维;4、提供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间;5、即时鼓励,并示范高水平的思维。

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作为课堂资源的基础。

学习不是“授予”,而是一种“激活和唤醒”。

渗透——不能画蛇添足;设计——切忌空中楼阁(尊重数学现实);预设——无需面面俱到;提问——不用小心翼翼。

思维活跃不等于思维深刻在同一思维策略基础上的活跃不能说是真正的活跃,而仅仅单纯为了追求多样而多样的活跃,更不能说是深刻。

只有真正触及到学生的思维深处,引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产生多样化思维结果的才是“活跃”与“深刻”的统一。

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实践(2篇)

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实践(2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过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关系到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并结合实践进行分析。

二、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1.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创新、实践等能力。

3.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4. 教学过程是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还是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过程实践分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

透过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揭示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

透过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揭示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

三年级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数学素养和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而教学方案则是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和高效的重要工具。

透过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案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小学三年级学生所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体系,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如加减乘除、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时间和金钱的计量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孩子们的思考、理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学习内容的安排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其数学能力的发展,安排合适的学习内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需要区分主要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如加减乘除、数的大小比较、时间和金钱的计量等。

而次要内容则包括拓展性思维和计算的策略性思考的培养,如数字翻牌游戏、千分之一的数、应用题和多步计算等。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综合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针对孩子们的特点,教师还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如分组教学、个性化辅导、学习兴趣激发等,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系统的数学培养。

四、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方案的一部分是评价方法和标准的设计。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

评价方法和标准需要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及思维和创造力的测量。

同时,评价需要注意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

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

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摘自《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在共同的教学实践诊断、交流、研讨中,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也真正意识到自身最欠缺的正是对数学书课本质的把握。

那么,数学学科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小学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研究者能从高角度上对数学有所把握,还需要研究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定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了解。

对这一问题我们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主要限于小学阶段),还很不成熟,提出来与同行共同商榷。

数学学科本质1: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施的载体。

基本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导致学生对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不同水平,对此请见《小学教学(数学版)》2007年第2期上《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一问。

所谓“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一“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值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观念。

数学学科本质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基本数学概念背后往往蕴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小学阶段主要设计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最新教育资料
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种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它既是一种动态的多维结构,更是一个有序的连续过程。

探明这个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要素与结构、实施程序与步骤,不仅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
为习惯。

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想品德的养成都是与良好的数学能力分不开的。

而计算、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既是教师教的依据又是学生学的对象。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小学数学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中介。

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的进程,还影响着学的方法。

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认识、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阶段是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通常表现为一些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其阶段的划分上既要考虑
教师教的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学的过程,更要考虑两者的相互适应。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在这里概指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这一阶段既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的起始环节。

教师教的准备过程,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一个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学心理准备过程。

首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一旦确定下来就会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并
成为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什么目的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由于教学方案要预先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中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何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胸中有数,早有思想准备。

显而易见,这一阶段对教师教的活动来说,具有心理定向和心理动力作用。

(二)巩固运用阶段
引导学生对已经理解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使其真正掌握,这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一个基本阶段。

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的保持、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都具有其它阶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严格地讲,巩固和运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牢牢地记住,后者是指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很难作出严格的划分,因此将两者综合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阶段。

从活动过程的构成来看,这一阶段虽然主要是学生的练习,但由于学生的练习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因此巩固运用阶段仍然是一个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活动过程。

这一阶段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组织学生有效地练习。

练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已学知识的更高层次的重新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搞好两种形式的练习:一是新授课教学中的巩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及时强化新知识;二是练习课,通过集中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2.搞好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首先,复习要及时、经常,既要重视阶段性复习,也要重视平时的经常性复习;其次,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并让他们养成自觉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习惯。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加强数学知识的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此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3.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以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上述三个基本阶段,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的一般程序和普遍规律而划分的,它只反映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顺序结构的基本框架,至于每一阶段中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则有赖于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

(河北满城县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