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1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2.3 污染源评价
2.1 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以下各方面的调查
⑴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⑵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 要污染物排放量。 ⑶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 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 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 ⑷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的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 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Pmax≥80%,且D10% ≥5km
其他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注意:“≥”、“<”、“且”、“或”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5)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 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 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b)对于高耗能行业的 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 , 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 明显减 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
简单地形与复杂地形 长期气象条件 非正常排放 安全防护距离
环境空气敏感区
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 规定划分为一 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 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 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 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 感的区域。
简单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 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在此范围 内地形高度不超过排气筒基底高度时,可认为地 形高度为0m。
∑G产品——所得产品量总和; ∑G流失——物料和产品流失量总和。 上式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产 过程的任何一个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不论进入系 统的物料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是否反应完全,该式 都是成立的。
(3)经验估算法
对于某些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可依据一些经验公式或一 些经验的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来计算。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2、评价范围的确定
1、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 境影响评价范围。 (1)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 (2)2× D10% 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D10%
2×D10%
2、当最远距离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 km 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 km矩形区域。
非正常排放
指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排放。如点火开炉、设备检 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用效率、工艺设备 运转异常等情况下的排放。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排放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对居 民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
1、指标体系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 许排放速率(kg/h)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 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行业性排放标准与本标准不交叉执行。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 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4.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5.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
6.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管理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基本概念
常用大气环境标准介绍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武汉市雾霾天气
⑺面源调查统计内容一般包括: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 格化。以评价区的左下角为原点:分别以东和北为正X和正Y 轴。网格单元,一般可取1×1(km2),评价区较小时,可取
500×500(m2),建设项目所占面积小于网格单元,可取其为
网格单元面积。按网格统计面源的下述参数:①主要污染物排 放量②面源有效排放高度和网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如网格内排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5)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d)下列情况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
境质量标准。
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
的特殊项目。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2、排放速率标准分级
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前 )分一、二、三级; 新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 )分为二、三级; 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执 行现有污染源的一级标准 。

3、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不 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
值严格50%执行。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 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 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
1、排放速率?(kg/h) 2、排放高度?
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
Q Q1 Q2
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
1 2 2 h (h1 h2 ) 2
燃煤SO2排放量的计算*:
燃煤产生SO2的计算:
G= BS×80%×2
式中:G——二氧化硫的产生量,kg/h; B——燃煤量,kg/h; S——煤的含硫量,%。 燃烧排放的SO2计算:
G= BS×80%×2×(1-η)
式中:η——SO2的去除率,%;
(3)经验估算法
燃煤烟尘排放量的计算*: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分类
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体源四种类别。 点源: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囱、
集气筒等。
面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
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 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
污染物排放量与源强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的概念是以源强或排放速 率表示的。(对于连续排放)

点源以单位时间排放的物质量(或污染物体积)。 线源以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排放的污染物的量表示。


面源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的量表示。
瞬时源的源强则以一次拖放的污染物的总量表示。
基本概念
环境空气敏感区
Coi范围
如:计算最大地面浓度为0.244mg/m3, 标准值为0.5mg/m3
ci 0.244 pi 100% 100% 48.8% co 0.5
(3)根据估算结果确定D10%
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
远距离 D10%。
放高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度③面源分
类,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可酌 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2-3类。
⑻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
⑼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应 通过实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 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基本调查内容中的⑶⑸⑹⑺⑻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1.*评价等级的确定
(1)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
根据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1-3 种主要污染物,使用SCEEN3分别
估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Ci。
(2)计算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的占标率Pi
Pi定义为:
Ci Pi 100% C0 i
式中:Pi —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 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线源: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放的
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
体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
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大气污染物
常规污染物 指GB3095 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 粒物(TSP、PM10)、氮氧化物(NO2)、一 氧化氮(CO)等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 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 有污染物。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 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 污染物。
复杂地形
距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 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长期气象条件
指达到一定时限及观测频次要求的气象条件。 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 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三年内的至 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3、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
4、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
源中心两侧各200 m的范围。
城市道路
例: 某地拟新建一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平原 地区,周围地形条件属简单地形。项目主 要大气污染源为锅炉烟窗,主要排放污染 物为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特 征污染物为HCl,项目厂界大小为2×2km, 请确定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与评价范 围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各大气污染物占 标率见下表)
解:
(300×1.2%×2×80%×1000)/(300×20)=0.96kg/h
2.3 污染源评价
1.等标污染负荷
①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Cij/C0i. ∙Qij ②若第j个污染源共有n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污染源的 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1)现场实测法(已投产的污染源)
有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烟囱排放的SO2、NOx和烟尘 等),可根据实测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依下式计算:
Qi = QN×ci ×10-6
式中:Qi ——废气中污染物i的排放量,kg/h;
QN——废气体积(标准状态)流量,m3/h;
ci ——废气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值,mg/m3;
QN=S∙u
式中: QN——废气流量,m3/s; S——排气管道的截面积,m2;
u——废气平均流速,m/s。
(2)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 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一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此 种算法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其通式如下:
∑G 投入=∑G产品+∑G流失
式中:∑G 投入——投入物料量总和;
Y=B×A×D×(1-η)
式中: Y——烟尘排放量,kg/h; B——燃煤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 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器的总效率,%。
例题 某电厂年运转300天,每天20小时,年用煤量300t, 煤含硫率为1.2%,无脱硫设施,问该厂的SO2排放量 是多少kg/h?
⑸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
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可根据污染源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 定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源强。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 其附近的面源,按面源排放统计。
⑹点源调查统计内容一般包括:
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②排气筒几何高度 (m)及出口内径(m) 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④烟气出口速度(m/s) ⑤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kg/h) ⑥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⑦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 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如:二氧化硫 的标准限值为 0.5 D10%=6000m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范围
(4) 查表确定评价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按下表 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如污染物数i 大于 1,取P 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第 i 个污染物的 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5)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e)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 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
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f)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
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计算其评价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