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的路名文化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的路名文化资源
邢文君
内容摘要:路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既是一座城市的细部标记,又是一座城市的档案馆,路名的更迭变化也间接反映
着这个城市的变化趋势。

本文正是从武汉市的路名入手,来研究
武汉市的路名这一特殊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文化资源路名自然地理实体历史文化荆楚文化
一个城市之所以为该城市并长久存在,必然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不可模仿和复制的特色,这些特色或许是悠久的历史渊源,或许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或许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亦或许是在政治、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性等。

这些特色不仅成为城市的名片,更是维系这些城市生存、发展的主心骨。

而武汉这一城市,无论是在悠久历史、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文化资源、科教经济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汉是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四大名镇”之一、辛亥首义之都、“白云黄鹤”之乡;武汉是一座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的中枢要城,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和革命的发祥地之一,①早在1986年,武汉市就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市的这些独特的山水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无疑为武汉这个城市的名片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种种特色,无论是哪一方面,几乎都可以在武汉市的路名中找到呼应。

路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既是一座城市的细部标记,又是一座城市的档案馆,路名的更迭变化也间接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变化趋势。

本文正是从武汉市的路名入手,来研究武汉市的路名这一特殊的文化资源。

1986年,武汉市政府组织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名普查,出版了《武汉地名志》。

该志记载了武汉城区有大小街道里巷1994条,其中大道17条,路378条,街368条,里巷1231条。

这些街巷各有名称,极少重复。

这部地名志总计收录了武汉城区现实地名8666条,历史地名3596条,共提供地名信息12262条。

而在这以后大约每年以几十上百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着新地名,可见武汉市的规模变化。

在1990年的现实地名中,自然实体地名有山、峰、河、湖、港、海、矶、口、汊、塘及其它共10类255条;聚落地名有城、道、路、街、里、巷、村、湾、墩、嘴、坊、岭、台、桥、山、口、湖、店、区、宿舍、杂等21类4905
①《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2004年——2010年)》,中国武汉政府门户网站,2005年12月1日,
:8080/publish/zwpd_6/jhgh_27/ndjh_29/2005-11-2321026.html
条。

另外就是一些文史地名和经济地名。


本文主要从文化资源的角度入手,将武汉市的路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然地理实体(如山、湖、桥等)路名;二是文史尤其是红色历史文化路名;三是荆楚文化路名;四是以名人命名的路名;五是其他有特色的路名。

一、与自然实体相关的路名
所谓自然地理实体,根据民政部1996年6月18日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将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划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包括山、河、湖、海、岛礁、沙滩、岬角、海湾、水道、地形区等名称。

②一般而言,许多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段要么具备上述自然资源,要么同时具备了形似或神似的特点。

在整个武汉市,以自然实体命名的道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一)以山命名
武汉市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市区及市郊都有许多山体,高耸的、低矮的、险峻的、平缓的……各式各样,分散在武汉的各个地方。

最闻名的当属两两相望的蛇山与龟山了。

这两座山都是以形似得名。

此外还有扁担山、马房山、凤凰山、珞珈山、关山、梅子山、九峰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以山命名的路名隐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二)以水命名
武汉是个与水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水资源对武汉市而言就如同血液,失去了水资源,武汉就是一个干瘪肤浅的城市。

武汉市的水资源相当丰富,武汉市的土地面积848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土地总面积的1/4,为2117.6平方公里。

③这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将城市一分为三的长江和汉江了,此外还有许多河、湖星罗棋布的密布整个城市。

以湖命名的有:东湖、北湖、西北湖、东西湖、南湖、水果湖、金银湖、汤逊湖、月湖、莲花湖、后湖等。

这些路名之所以以湖命名,大部分是因为路段附近就有湖存在,如东湖、南湖、月湖等。

而有些则是以前与湖有关。

比如水果湖,与水果倒没什么干系,这里原是一片荒地,沟壑纵横,每逢下雨之时,雨水便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并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湖汊称为水口湖。

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谐音为水果湖。

如今的水果湖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①邵荣霞著:《古今地名道尽三镇地缘——武汉地名中的文化透视》,《地图》2000年第1期,第45页。

②《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行发[1996]17号,1996年6月8日,
/artical/content/WQH_ZCWJ/20031225101121.htm
③《武汉市》,行政规划网,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
/quhua/42hb/01wuhan.htm
④《武汉地名掌故》,中南民族大学论坛,2005年8月30日,/read.php?tid=751
以河命名的有:黄孝河路、拦河路、机场河路等。

以公园命名的有:解放公园、中山公园、森林公园、武汉植物园等。

以桥命名的有:积玉桥、花桥、六渡桥、三眼桥等。

顾名思义,以桥命名的路段以前必然与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武昌的积玉桥,这一带以前有过一座石桥,《江夏县志》记为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

每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

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

1931年石桥毁坏,193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年又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

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其他:还有一些以其他自然实体命名的路名,如卓刀泉、丹水池等。

二、与历史文化相关的路名
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大量地名是富含时代特征的,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

其中有很多路名都产生于大革命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如中山大道、解放大道、黄兴路、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民生路,起义门、首义路、二七路、红楼等,都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有着历史典故的路名,如阅马场、粮道街、铁门关、洗马长街等。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是长江一桥的衔接处,更武昌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

阅马场至少见证了武汉市几百年的发展历程。

明代的教场称作阅兵楼,在武胜门外,有演武厅3间。

清顺治年间,清代处年,湖北巡抚刘兆麟在蛇山南麓重建新教场,称为间马厂。

它是清军练兵演武的操场和举行武科考试的考场,也设有演武厅。

清军绿营兵的营房也在该地。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被裁绿营兵起事,推夏逢龙为首,在阅马厂建立总统兵马大元帅府。

自那以后,阅马厂就成为人民举行反抗斗争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三、与荆楚文化相关的路名
①《武汉地名掌故》,中南民族大学论坛,2005年8月30日,/read.php?tid=751
②喻枝英:《阅马场与红楼》,武汉档案网,/jcfm/zg-39.htm
作为荆楚腹地的武汉,其许多地名,都与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有些是直接取自楚地经典诗赋的精彩词句,有些则是来源于楚文化中经典的民间故事。

如东湖的“行吟阁”,“行吟”二字,出自楚辞《渔父》篇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一句。

还有“鹦鹉洲”,也是来源于东汉末年名士祢衡的《鹦鹉赋》。


而武汉市的路名中带有民间故事传奇色彩的也不在少数。

最出名的莫过于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以及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了。

唐代诗人崔颢诗写黄鹤楼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中所谓乘黄鹤去的“昔人”指古代仙人,而这个民间故事几乎每个武汉人都了若指掌。

相传有位生意人辛氏,以卖酒营生。

有一道士常来喝酒,辛氏从不向他索酒钱。

道士离开此地时为答恩,便用橘皮在辛氏酒家墙壁上画了一只鹤并说:“有客来时,你就拍手,鹤会飞舞侑酒的。

”此后辛氏酒家生意日渐兴隆。

10年后,道士返来,拿出他所佩戴的铁笛吹了数声,鹤亦从墙上飞下来舞蹈一番,道士遂乘鹤而去。

辛氏便在道士跨鹤升天的地方建了辛氏楼。

因橘皮画的鹤呈黄色,后人就将其称为黄鹤楼。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世上绝没有画鹤起舞,乘鹤登仙之类的事。

这个故事,无非是教育人们要知恩图报,莫起贪念。

而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223年)城江夏山以安屯成,其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矾为楼,故名黄鹤楼。

”可见黄鹤楼与黄鹤确没什么干系。


除此之外,武汉市还有许多路名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故事。

如以钟子期与俞伯牙这对“高山流水”的知音典故闻名的琴台等,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为武汉市的路名文化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更促使荆楚文化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得以传播、成长和升华。

四、与名人相关的路名
武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间的历史名人更是层出不穷,这一点从武汉市的路名上就可见一斑。

中山大道、彭刘杨路、黎黄陂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霞飞将军街(现岳飞街)、张公堤……
一般以人名命名的都是比较老的、有着一定历史渊源的马路,同时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爱国爱乡的感情。

最典型就是中山大道和彭刘杨路了。

中山大
①《武汉地名与楚文化》,湖北文化在线,2004年12月3日,
/hbwh/2004-12/03/content_3331176.htm来源:湖北日报
②郭云涛:《黄鹤的故事与黄鹤楼》,武汉档案网,/jcfm/zg-24.htm
③郭云涛:《黄鹤的故事与黄鹤楼》,武汉档案网,/jcfm/zg-24.htm
道,顾名思义,即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彭刘杨路原名平阅路(平湖门至阅马场),1948年为纪念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牺牲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而易名为彭刘杨路。


五、其他特色路名
武汉市的路名文化除前文提到的那些命名方式外,还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名字。

下面简单的举几个例子。

首先武汉市有很多与城门相关的地名,如小东门、大东门、汉阳门等,它们都使用了上千年了。

其次是以数字命名的路段。

武汉市有很多路名中都带有数字,非常有趣。

如汉口的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就分别与汉口江岸编号为1—6号码头相连。

更有人独具匠心,将它们巧妙地连结成一副对联:一元二曜三阳开泰,四唯五福六合同春。

②武汉带数字的路名还有三眼桥、三金潭、三层楼、六角亭、八大家、九万方、千家街等。

还有些路名是以其他城市来命名的,如上海路、南京路、天津路、青岛路、台北路,高雄路、香港路……
此外,武汉市还有些具有鲜明城市建设特征的路名,如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息息相关的“红钢城”,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路名,如“冶金大道”、“冶金街”等等,都显示出那个年代钢铁工业对于武汉市的重要性。

如今,以此种方式命名的道路也比较常见,如“沌口开发区”、“鲁巷光谷广场”、“神龙大道”等,这些与时代同步的道路名称不仅见证了武汉市的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是武汉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最后,武汉市的路名中与姓氏沾亲带故的也不在少数,如岳家嘴、周家大湾、王家湾、余家湖、余家头、徐家棚、汪家墩、赵家条、傅家坡、熊家台、钟家村等。

至于这些路名与其所含的姓氏有没有关联,有着怎样的关联,就不得而知了。

六、结语
在写这篇文章之时,我才逐渐发现原来武汉市的路名文化资源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尽管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对武汉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想要真正的将武汉的路名文化了解透彻并逐一记录下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个城市的路名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轨迹和文化风貌,承载着城市的民情风俗、历史掌故和地域特色,折射出城市的人文品位和精神追求,若没有这些路名
①严昌洪:《武汉名人路》,武汉档案网,/jcfm/zg-32.htm
②张云:《横的叫街,竖的叫路》,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7年4月11日,
/200703/ca1315445.htm
资源,武汉市的文化体系必然是残缺的,城市魅力也是不完整的。

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武汉市的路名文化,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历史典故,构筑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