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5.11.1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第22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1月3日经第2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2015年11月11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计年报里程的农村公路。
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
县道是指除国道、省道以外的县际间公路以及连接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的公路。
乡道是指除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乡际间公路以及连接乡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建制村的公路。
村道是指除乡道及乡道以上等级公路以外的连接建制村与建制村、建制村与自然村、建制村与外部的公路,但不包括村内街巷和农田间的机耕道。
县道、乡道和村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农村公路规划的审批权限在规划中予以确定,其命名和编号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当遵循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保持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县、乡(镇)、建制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养护管理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隧道养护规范2015版
路面
15
交通标志、标线
5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五)、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运营管理现状 1、建设阶段 大规模新建时期; 新建和维修改造并重时期; 对隧道的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为重点的时期。
2、当前面临主要问题 部分隧道在竣工和运营之初出现病害:我国公路隧道在勘测、设计和 施工等方面有待完善。 隧道诊断和维修加固困难:岩土介质中,属于半隐蔽工程 通过对病害的全面调查,研究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有利于科 学评估病害规律,以期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分类界限
隧道技术状况等级
技术状况评分 1类
JGCI ≥85
2类
≥70,85
3类
≥55,70
4类
≥40,55
5类
<40
42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五)、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1、技术状况评定 •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包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全 隧评定,采用先分部再综合的办法对隧道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3)清洁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结构检查 经常检查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A类 S类 判断 应急检查 特别检查 B类 专项检查
A类 判断
定期检查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总结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对隧道维护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简述如下:一、新《规范》简介1.背景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中,修建了两座200米以上的隧道,以是非常大的工程。
20世纪后半叶的前30年我国修建的公路等级低,线形要求不高,需要翻山越岭时大都采用盘山绕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公路隧道也同步快速发展,出现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很多大长公路隧道。
截止2013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公路隧道为11359座,总长9605.6Km。
最近3年每年净增约1500K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体系日趋成型,对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实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部在2011年启动了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的制订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同时适当选取国外经验成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主要特点(一)续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二)养护分级在制订新《规范》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隧道以及同等级公路的不同路段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求。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目前,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近百座,大部分隧道修建于2000年前后。
由于受当时施工技术限制、近年来地质水文条件变化和超限车辆的增多,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虽然部分隧道经过改建、大中修,但隧道病害依然较为严重。
而干线公路隧道改建、大中修缺少专项资金,隧道管理较为分散,导致养护标准不统一。
隧道病害不断增多,养护任务量大,且对隧道养护的目的和要求不甚明确,往往对隧道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危害性理解不够,导致养护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后都开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公路养护上来,故许多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前就根据各自国家的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和环境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范、规程或指南。
我国在2003年由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持编制了我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初步规范了我国隧道病害检测、评估及处治工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对原有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于2015年颁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2014年河南省率先结合本省情况制定了地方标准《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896-2014)。
目前,尚未制定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内其他省市也没有制定隧道预防性养护的地方标准。
隧道存在大量的隐蔽工程,隐性病害多。
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预防性养护时效性强,错过了最佳时机,效果将大打折扣。
预防性养护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及时维护、对症施治”为工作原则。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为提升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水平,延缓隧道使用功能的衰减、防止隧道出现病害或阻止轻微病害进一步扩展,维持良好的隧道使用功能,进而提升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功能,为广大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减少或推迟隧道病害矫正性养护、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等,结合最新行业标准、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应用,编写组编制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对规范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作业,提高养护资金的利用水平,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015年最新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
注: 1、JTG——公路工程行业标准体系;JTG/T——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体 系;JTJ——仍在执行的公路工程原行业标准体系。 2、带“★”的表示有勘误,详见人民交通出版社说明。
第 4 页,共 8 页
指南一览表
备 注 2013.5.1实施 2013.5.1实施 1988.1.1实施 1987.1.1实施 2015.1.1实施 2014.2.1实施 2008.10.1实施 2006.5.1实施 2010.7.1实施 2004.11.1实施 2013.12.1实施 2008.1.1实施 2008.1.1实施 2008.1.1实施 2008.1.1实施
2009.10.1实施
第 6 页,共 8 页
指南一览表
备 注 2011.12.1实施 2005.8.1实施 2007.10.1实施 2005.8.1实施 2005.8.1实施 2006.10.1实施 2010.1.1实施 2008.9.1实施 2014.12.30废止 2014.12.1新增 实施 2007.1.1实施 2000.10.1实施 2014.4.1实施 2014.12.30废止 2005.1.1实施 2008.7.1实施 2011.8.1实施 2004.11.1实施 2009.10.1实施 2009.10.1实施 2006.9.1实施 2012.1.1实施 2005.1.1实施 2005.1.1实施 2007.1.1实施 1995.10.1实施 JTGF90-20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015.5.1实施
第 8 页,共 8 页
2015年最新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勘测 基础 类别 编 号 JTG A02-2013 JTG A04-2013 JTJ 002-87 JTJ 003-86 JTG B01-2014 JTG B02-2013 JTG/T B02-01-2008 JTG B03-2006 JTJG B04-2010 JTG/T B05-2004 JTG/T B05-01-2013 JTG B06-2007 JTG/T B06-01-2007 JTG/T B06-02-2007 JTG/T B06-03-2007 名 称 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 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课件PPT92页
重点导读
路基边坡养护工作中,除了传统的养护技术外,还推荐引 用了种植香根草、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岩质坡面喷混植 生技术以及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框格梁加固防护等 新技术。对软土地区路基处治引用了现浇水泥混凝土薄壁 筒桩、粉体喷射搅拌桩、复合载体夯扩桩等技术。
第20页,共92页。
第31页,共92页。
(二)内容做了归并,删减了路面养护的操作性要求
路面养护的分类取消了“改善土路面”一节,因为此类无 铺装层的路面在我国已基本上没有了。各种路面修复工程 与新建路面工程的要求基本上一致,所以在相关路面修复 只强调了要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沥青路面 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等要求。
提出了转至要求,保证了养护技术与相应规范的一致性,也大大 节省了叙述的内容。
第22页,共92页。
第四章 路面
老规范8节167条,新规范5节42条。
第23页,共92页。
重点导读:
本章规定了各种结构类型路面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 路面、砌块路面、砂石路面等的养护基本要求。
路面养护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路面平整、整洁,发现病害 及时修复,加强对路面技术状况的调查,并按部颁现行《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的要求进行评定, 并根据评定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第14页,共92页。
第二章 术语
是新增的一章,主要对一些常见的用词进行了 规范性的阐述和界定。
第15页,共92页。
第三章 路基
老规范共有9节73条,新规范8节31条,内容上做了大量的 删减。
第16页,共92页。
重点导读
本章阐述了公路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从路肩、边坡、 排水、防护支挡工程、透水路堤、路基病害以及特殊地 区路基等各方面提出要求。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 2015)原文+标准体系结构
公路⼯程⾏业标准体系结构2015年01月16日发布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 2015),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5年03月01日起施行。
属于公路工程行业标准体系的“养护”板块,“综合”模块。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由总体、通用、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公路运营六个板块构成,包含255个标准。
一、总体板块总体板块是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标准管理及标准编制的总体要求,明确公路工程标准的定位,是公路工程标准管理及编写应执行的规定和要求。
包含6个标准。
二、通用板块通用板块是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明确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四个板块的共性功能、指标及相互关系, 共40个标准,包含基础模块(12个标准)、安全模块(15个标准)、绿色模块(6个标准)、智慧模块(7个标准)。
三、公路建设板块公路建设板块是实施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135个标准,项目管理模块(1个标准)、勘测模块(10个标准)、设计模块(78个标准)、通用图模块(3个标准)、试验模块(9个标准)、检测模块(4个标准)、施工模块(20个标准)、监理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9个标准)。
四、公路管理板块公路管理板块是公路管理和运政执法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个标准,站所模块(1个标准)、信息系统模块(2个标准)、执法模块(2个标准)。
五、公路养护板块公路养护板块是公路既有基础设施维护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7个标准,综合模块(16个标准)、检测评价模块(12个标准)、养护决策模块(1个标准)、养护设计模块(4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8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6个标准)。
六、公路运营板块公路运营板块是公路运营、出行服务和智能化所遵循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共17个标准,运营监测模块(6个标准)、出行服务模块(3个标准)、收费服务模块(4个标准)、应急处置模块(2个标准)、车路协同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1个标准)。
2024年公路养护工专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公路养护工专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属于拱桥的外观检查内容的是()。
A、薄壳拱桥壳体纵、横向及斜向是否出现裂缝及系杆是否开裂B、简易支座的油毡是否老化、破裂或失效C、摇轴支座是否倾斜D、支座垫石是否有裂缝参考答案:A解析:支座垫石是否有裂缝、简易支座的油毡是否老化、破裂或失效、摇轴支座是否倾斜是支座的外观检查主要内容。
薄壳拱桥壳体纵、横向及斜向是否出现裂缝及系杆是否开裂是拱桥的外观检查内容。
2.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状况施工环境及能力,交通与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
于沥青路面上面层的材料优先选用()技术。
A、厂拌热再生B、就地热再生C、厂拌冷再生D、就地冷再生参考答案:A解析:《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JTG5142-2019,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状况施工环境及能力,交通与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
于沥青路面上面层的材料优先选用厂拌热再生技术。
3.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频率方法中,压实度每20Om测O点。
A、1B、2C、3D、4参考答案:A解析:《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压实度每20Om 测1点,核子密度仪每200m测1处5点。
4.混凝土涵管土安装外观质量中,接缝不得出现脱落、间断、空鼓及宽度超过0.5m的裂缝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混凝土涵管土安装外观质量中,接缝不得出现脱落、间断、空鼓及宽度超过0.5mm的裂缝5.若经计算的桥梁总体的技术状况评分为75,则该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为OoA、1类B、2类C、3类D、4类参考答案:C解析:《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表4.1.5。
6,沉陷是由于路基的O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
A、横向变形B、纵向变形C、竖向变形D、横纵向变形参考答案:C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沉陷是由于路基的竖向变形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适应了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在公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
“新标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
“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
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
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总体尺寸。
在“03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两种车型,车辆类型由三类调增至五类;最大总长铰接列车为18.1米,较“03版标准”增长4.1米,最大总宽由2.5米增至2.55米。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历年真题
锚杆的锚固密实度检测主要采用声波反射法原理进行,根据杆端反射声波的( )。 A:频率响应 B:振幅大小 C:实测波速
D:波形畸变 答案:B 解析:略
喷射混凝土强度报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疲劳强度、黏结强度等值 标。在一般试验检测中,可通过检测喷射混凝土的( ),并由此推测混凝土的其 他强度。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强度系数 D:黏结强度 答案:B 解析:略
下列隧道工程质量问题中导致该检验项目不合格的内容包括( )。 Aபைடு நூலகம்二衬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A B:隧道路面存在隆起,路面板明显错台、断裂 B C:隧道路面存在松散、严重泛油、明显离析和裂缝累计长度超过 50mC D:因工质量差异导致道二村、仰拱等实施过加周 D 答案:ABC 解析:略
锚杆安装质量检查内容包括( )。 A:锚杆长度 B:锚杆锚固砂浆强度
交(竣)工验收荷载试验时,应以( )作为控制荷载。 A:设计荷载 B:正常使用荷载 C:试验目标荷载 D:规范荷载 答案:A 解析:略
弓形应变传感器是在一片弹性特别好的弓形钢制原件上粘贴( )应变计实现。
A:1 片 B:2 片 C:3 片 D:4 片 答案:D 解析:略
磁电式传感器的电输出与( )成正比。 A:加速度 B:速度 C:位移 D:幅值 答案:C 解析:略
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J21-01-2015),桥梁动力响应测试包括 ( )。 A:动扰度 B:动应变 C:白振频率 D:冲击系数 答案:ABD 解析:略
钢桥外观检查要注意( )。
A:构件是否存在扭曲变形和局部损伤 B:铆钉和螺栓有无松动脱落或断裂 C:焊缝有无裂纹或裂开 D:防腐涂层有尤裂纹、起皮、脱落 答案:ABCD 解析:略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施工现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对交通组织理念、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6)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7)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8)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大量调查分析、示范工程应用总结、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且在修订过程中大范围征集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1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新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简称“新《规程》”)。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满足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
因此,新《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
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
合理的管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
如果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新《规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原《规程》进行修订:结构性修订。
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并将桥梁和隧道分为两章。
技术性修订。
编写组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详解课件
王松根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1/4/29
内容提要
编制背景 修订理念与内容
内容解析 结语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内容提要
编制背景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一、编制背景
❖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以及交通需求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正成为我国公路发展 的新主题。
限速策略:
❖ 原《规程》采用单一限速的方式。
❖ 本《规程》根据研究成果提出:
▪ 逐级限速或重复提示限速的策略。重复提示限速主要应用于限速值较小 的路段、隧道等。
▪ 基于道路等级与设计速度的限速最大值。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及一级 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 养护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多不具有防撞性能,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缺少像移动式护栏、车载式防撞垫等防护效果好的安全设施。
简易设施示例
一、编制背景
5、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混乱
❖ 由于原《规程》对公路养护作业分类不明确、对作业控制区划分及 长度有待优化、对公路养护安全设施布置不明确等,导致养护作业 控制区的总体布置比较混乱,难以达到有效的警示和防护作用,且 由于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通畅。原 《规程》对以下工况缺乏有效指导:
三、内容解析——总则、术语与符号
养护安全作业分类:
❖ 原《规程》并没有明确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但是调研发现公路养护 作业的控制区布置与作业时间密切相关,国外主要根据作业时间划分 养护安全作业类型。 美国MUTCD:长期作业(>3d)、中期作业(1-3d)、短期作业 (1h-1d)、短时作业(<1h定点作业)、移动作业。
2024年试验检测师之桥梁隧道工程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试验检测师之桥梁隧道工程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混凝土衬砌厚度检查,每()检查一个断面。
A.20mB.30mC.40mD.50m【答案】 A2、某空心板共有2种病害,混凝土剥落掉角,实际评定标度为2类,(最大评定标度为4类),梁底有横向裂缝,实际评定标度为2类,(最大评定标度为5类),该片空心板评分接近于()A.75B.70C.65D.55【答案】 D3、请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对某单跨箱板拱桥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1)经检查两岸桥台(t=10),发现其中一个桥台存在台帽裂缝,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4);台身裂缝,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5);台身剥落,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4);另一个桥台存在台帽裂缝,评定标度2则桥台的最低构件得分值为()。
A.48.29B.41.85D.45.79【答案】 D4、基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中,对试验的荷载分级和沉降观测叙述正确的是()。
A.加荷分级不宜少于8级,每级加载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0—1/8B.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加荷,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C.加载过程中同时应进行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应每隔20min观测一次D.加载过程中同时应进行沉降观测,每级加载累计1h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答案】 B5、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变形、受力状态的检测。
(4)地表沉降量测断面应尽可能与隧道轴线垂直,根据地表纵向坡度确定地表量测断面数量,一般不少于()。
A.1个B.3个C.5个D.7个【答案】 B6、钢桁桥结构承载能力检算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2.连接及接头()。
A.松动B.疲劳C.强度【答案】 C7、某梁式桥进行上部构件评价时,上部承重构件、上部一般构件、支座评分分别为85、82、78,已知三部分部件权重分别为0.70、0.18、0.12,则该桥梁上部结构评分应为()。
公路隧道预防养护规程
公路隧道预防养护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做好公路隧道预防养护工作,保障隧道安全运营,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隧道设施养护1、对隧道内部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包括灯光设施、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确保设施正常运作。
2、定期清理隧道内部灰尘、垃圾,保持隧道内部清洁卫生。
3、隧道排水系统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导致道路湿滑。
第三章隧道结构养护1、对隧道结构定期检查,包括隧道壁面、顶棚、路面等,发现裂缝、坍塌等现象及时修复。
2、对隧道通风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良好,防止尾气积聚。
3、定期清理隧道内部沉降物,防止沉降物压垮隧道结构。
第四章隧道安全设施养护1、对隧道灭火器、疏散指示灯、紧急电话等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
2、定期清理隧道内部应急通道、安全出口等,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3、定期检查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保隧道内部安全监控设备运作正常。
第五章环境治理和危险品处理1、隧道入口和出口设置排放废气设施,确保尾气排放的合规性。
2、对隧道内部垃圾处理进行规范管理,定期收集和清理垃圾,防止垃圾滞留导致污染。
3、对危险品车辆进入隧道进行严格检查,并设置应急处理设施,确保危险品进入隧道后的安全处理。
第六章应急预案和演练1、制定隧道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等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措施。
2、定期组织隧道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章信息管理1、建立健全隧道预防养护档案,记录隧道运营情况、养护记录、检查记录等信息。
2、定期对隧道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
第八章监管及责任落实1、建立隧道预防养护质量考核制度,对隧道预防养护工作进行绩效评估,确保养护工作质量。
2、明确隧道预防养护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3、加强隧道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隧道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九章处罚和奖励1、对违反隧道预防养护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达到优秀标准的养护工作予以奖励。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适应了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在公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
“新标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
“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
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
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总体尺寸。
在“03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两种车型,车辆类型由三类调增至五类;最大总长铰接列车为18.1米,较“03版标准”增长 4.1米,最大总宽由2.5米增至2.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