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对象自我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对象自我评价
干部考察对象自我评价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四章的规定,在干部考察工作过程中,同考察对象面谈是一个重
要方法。但是,长期以来,对同考察对象面谈这一考察
方法(以下简称面谈考察)的运用,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组织部门干部考察工作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要加强和改进面谈考察工作,提高干部考察
工作水平,必须充分认识面谈考察的特征,准确把握当
前面谈考察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把握面谈考察
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努力提高考察人员的素质。
一、面谈考察的内涵、特征及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
作用
面谈考察不是考察人员简单地与考察对象面对面谈话,也不是完全凭经验和阅历就能洞察考察对象一切的
带有神秘色彩的相面。它是通过考察人员精心设计,有
着科学合理的面谈内容和组织形式,是考察工作者同考
察对象在特定或非特定场景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谈话,以观察和了解考察对象素质特征、能力状况及其他
相关情况的一种干部考察方法。
这里说的特定场景,是由考察人员安排的一个相对
固定、独立而正规的场合和环境,一般只有考察人员和
考察对象在场,由考察人员提问,考察对象作答;非特定场景是相对特定场景而言的场合和环境,不单有考察人
员和考察对象在场,还有其他相关人员在场,这个环境
一般相对宽松,考察人员与考察对象之间交流和沟通相
对随意。这种特定或非特定场景使面谈与日常的观察、
平时与干部闲谈式的聊天区别开来。面对面的交流、谈
话的双向沟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谈问、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使面谈与个别访谈、民主测评、
查阅资料等考察方法也区别开来。
面谈考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一是面谈考察的
目标,是指通过面谈考察希望实现的结果,具体来说指
考察人员希望运用这一考察方法掌握的考察对象的素质
特征、能力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二是面谈考察的主体,是指进行面谈的考察人员和考察对象。在进行面谈考察时,一般由一名考察人员为主提问,其他考察人员辅助
提问,由考察对象有针对性地作答。三是面谈考察的内容,是指考察者与考察对象当面交谈的话题。这种话题
需要针对考察者希望掌握的情况及与拟任职位对考察对
象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特定场景面谈中,这
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非特定场景下,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四是面谈考察的方
式,是指面谈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的面谈方式对考察
对象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同。
面谈考察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面谈主体
地位具有非对称性。面谈中的双方都非常明确谈话的最
终目的,而谈话的一方是考察人员,对面谈的结果具有
决定权,另一方是考察对象,只有发言权,双方的地位
是明显不对称的。这就使面谈考察和个别谈话区别开来。在面谈考察中提供情况者则是考察对象本人,自身的德
才表现的评判基本掌控在考察人员手中,这种非对称性
加剧了谈话的紧张感,有利于模拟一种面试的氛围,让
考察者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对考察对象本人做出全面的观
察和分析。二是面谈考察内容具有灵活性。面谈的具体
话题,是由考察者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有选择地灵活提
出问题,往往在似乎漫无目的的闲谈中考察了解考察对象。这就使面谈考察与正式的公选面试区别开来。从而
使程序相对简单,情境相对随和,沟通相对容易,反映
的情况也相对真实。三是面谈考察手段具有主动性。同
考察对象面谈,可以谈话,可以提问,可以观察,眼、耳、嘴、脑并用,一句话,就是可以相对主动地调动多
种手段进行考察了解,相对主动地了解想要了解的问题。四是面谈考察具有直接互动性。这是面谈考察的最大特点。面谈考察将考察工作中的两大主体安排到了一起,
双方直接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信息的不断发送和接收,
直接地获取考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在面谈考察中,通过考察可以形成对考察对象的直接主观印象或者直觉,获得相对完整的考察印象,这种直觉对我们了解事实真
相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面谈考察方法是个别谈话
等其他考察方法的有益补充,是考察工作的进一步延伸。面谈考察可以考察到个别谈话等其他考察手段难以考察
到的内容,发挥其他考察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面谈考察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考察对象泛泛面谈,面谈考察易流于形式,
走过场。一是简单地询问其工作职责、基本情况或身体
状况;二是同考察对象聊天气气候、社会传闻、趣闻逸事等不着边际的话题。三是把考察组通过个别访谈、民主
测评、查阅资料后得到的总体印象抽象概括地向考察对
象进行单向的反馈。上述种种面谈,虽然考察组走了程序,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浮于表面,走的是过场,因此无
法了解到考察组需要掌握了解的情况,或者了解到的情
况价值意义不大。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考
察人员对同考察对象面谈的意义认识不够,而在于其受
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的局限,因而不知、不善、不能同考
察对象作深入的面谈;以走程序的心态和态度来对待考察
对象面谈,有意无意地影响了这一方法的作用发挥,从
而影响了考察工作的质量。
(二)同考察对象见见面,以交代其撰写自我总结替
代面谈考察。由于考察工作任务繁重,考察者要广泛接
触群众,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要
求考察对象写份工作总结,提供有关情况,以备撰写考
察材料时使用。在干部个人总结缺乏足够透明度的情况下,有的干部对自身工作评价失当,不恰当地反映自己
的成绩,模糊本人与他人所做工作的区别,实行成果共享。在考察不充分时,容易依据干部的个人总结作为考
察干部的材料,从而造成考察材料(结论)失真。
(三)主动放弃使用与考察对象面谈这一考察方法。
原因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是担心引发群众猜疑。考察组与考察对象在考察接触时存在着某种忌讳,担心
让群众看到了,在群众中造成考察组成员与考察对象关
系不正常的错觉,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嫌疑和影响。二是
担心泄密。因为在个别访谈时,群众反映的情况应当保密,考察人员担心自己在提问时走火,成为考察对象打
探秘密的目标。为了不泄密,倒不如主动回避的好。同
时考察对象也有意无意地采取回避的态度。三是对考察
对象本人不是充分信任。俗话说:鼻子下面一条口,人
人都说自己好。考察人员认为考察对象介绍的情况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