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大辞典
《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词条新诠
《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词条新诠作者:徐小曼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11期内容摘要:学界对于《庄子》“真人之息以踵”的翻译众说纷纭。
“喠”与“踵”两字字音相同,字形相近。
如果按照“真人之息以喠”理解,翻译更加通畅、与上下文串联更加紧密、与庄子哲学思想更契合。
因此,本文提出“喠”疑似形近致误作“踵”的观点。
关键词:《庄子》真人之息以踵言意之辨一《大宗师》是《庄子》内篇里的一篇,第一部分反映庄子对于真人的理解。
但是对于“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的翻译理解一直众说纷纭。
主要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庄子是实指一种科学呼吸方法,类似“踵息法”以修炼气功,用足跟发力以调运呼吸。
王世舜在《庄子译注》里曰:“真人的呼吸是从脚后跟开始的。
”陆钦《庄子通义》云:“真人呼吸从脚跟用力。
”[1]张文江《〈大宗师〉析义》:“盖全身筋脉易通,其息可达极深处。
”[2]刘武曰:“其息深深,则下聚于丹田,因而通于足下涌泉穴。
”明代尹真人、南怀瑾、陈广忠[3]似乎也较为赞同。
笔者认为这种自踵而上的呼吸方法理解还需商榷,踵息法是后来道教到晋代以降才逐渐提出的方法。
《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气功界人士将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的解释发展为小周天调息理论。
虽然,后代学者根据《吕氏春秋》等著作的只言片语推测气功在三皇五帝时期已有滥觞,但是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踵息法在庄子生前被他接触到,为他接受内化。
李欢友又吸收此观点的部分内容,道明“踵”这一意象在道教里的重大意义,认为“踵”是连续天、地、人三才的前提条件。
[4]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足在《庄子》中是“有待”的象征之一,并未发现庄子对它赋予了特殊的身体意义,何况《庄子》里记述诸多如叔山无趾、申徒嘉、王骀等兀者,庄子举例形骸有缺时,脚上的残疾占据很大的比重,但他们都是《德充符》里的正面形象,用来论述无用之用亦有大用处,形骸有缺却可全精神。
苌乃周中气论的医道背景
苌乃周中气论的医道背景作者:陈近仁来源:《少林与太极》2015年第07期清朝雍乾年间,在中州武坛出现了一位“技术精湛的实战家和伟大的武术理论家”(陈增智、陈万里《苌家拳起源考》《精武》2006年07期)——苌乃周。
他创立中气论,成为中原武术的集大成者。
然而,苌氏中气论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气的命名、根源、位置、形状、特点、作用、练习模式等无不充斥着医道思想。
一、命门即太极,太极即中气苌乃周的命门即太极,太极即中气理论,融合了明末医家的命门学说和道家的丹道理论。
苌乃周《中气论》载:“虚危穴……称天根,号曰命门,即《易》所谓太极是也。
”苌乃周《内景图说》载:“命门即太极未判之阴阳,位居中央,统帅人一身内外之形气。
……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宫,即太极也。
”苌乃周《五行即五脏·五行太极图》载:“太极即中气,寓元阳,为呼吸之根蒂。
”苌乃周《内景图说》出赵氏《医贯》,赵氏即明末命门派医学家赵献可。
苌乃周《内景图说》中“脏腑内景,各有区别……《内经》曰:‘七节之旁有小心。
’”就出自《医贯·内景十二官论》。
“命门”首见于医学著作《内经》,《灵枢·根结篇》载:“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系指眼睛和睛明穴。
《难经·三十六难》载:“肾有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之后千余年,命门学说几无进展。
明末医学家孙一奎、张景岳、赵献可受道家内丹术取坎填离、坎离交媾的思想影响,将心肾相交理论转变为命门学说,“将道家内丹之丹田改造成医家的命门”(许敬生、耿良《道教内丹理论对明清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中医药文化》,2006年03期)。
明末的赵献可首先提出“两肾之间为命门”,命门“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命门在人身之当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数上,则为七椎。
”这些理论被苌乃周吸收,成为其中气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详见苌乃周《苌家拳全集·内景图说》)“命门即太极”是医家命题,由苌乃周承袭升华而来。
本期名家刘红
M U S I C & PERFORMANCE 音乐与表演 本期名家本期名家刘 红Liu hong刘 红 LI U H ONG 2021、1刘红,民族音乐学专业哲学博士(PhD),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民族音乐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音》学刊副主编,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道教协会文化艺术总监,香港道乐团团长、艺术总监。
在海内外出版《道教音乐》《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研究》《武当韵》《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以天功科仪为例展开的讨论》《道乐论——道教仪式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理论结构研究》《天府天籁——成都道教音乐研究》《乐于仙俗》等专著、合著十余本;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中国音乐》《中国道教》《東方宗教》(日本)、SINICA 、AEMR_EJ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涉及音乐史学、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有:《试论“武当韵”——兼谈道教音乐的哲学蕴含》《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道教科仪音乐研究之概念和方法讨论》《蘇州進表科儀と道教音樂》《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的概念和价值观念的讨论》《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1957-2008)》《看见道场:再论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觉悟于陕北佳县白云山的实地观察》《“潜天沔”一带语言及民歌特异性探源》《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记谱问题》《“物是人非”——学术实践中感受着的民族音乐学》《思想 行为 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From Listener and Student to Coach and Scholar :Feedback on Collecting Taoist Music ”《认受 认同: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鄂西哭嫁婚俗再观察述析并及“哭嫁歌”之音乐属性探讨》《“国乐”“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并非作“历史变迁”理解的现象观察与思考》,等等,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
回春功的简介及传人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回春功的简介。
回春功的简介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基本介绍回春功,全名“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源于金元时期全真道华山派,历今八百余年,历来为道教内部秘传延年修真功法。
改革开放后,回春功由边治中(智中)老师发扬光大,沈新炎(信言)老师整理献世。
本功法注重导引、吐纳、按摩、元和、还精补脑诸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动静双修、精气神形齐练的全身性柔韧运动。
回春功功理正确,道法自然,以人为贵,身心和合,专气致柔,精为其首,累功积德,防患未然。
回春功功法精妙,通过柔身养形,疏通经脉,通利关节,和调脏腑,健运脊柱,吐故纳新;同时妙炼下丹,补肾生精,还精补脑;强调乐字当头,愉悦身心,排解烦忧,延缓衰老。
回春功功效卓著,曾获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验证其对糖、脂代谢及血浆核苷酸含量产生双向调节作用,调节垂体-性腺、甲状腺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效应,维护机体稳定平衡。
回春功习练对男女肥胖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男性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等功效确切显著。
回春功的发展现状回春功一直以来都是全真华山派秘传的养生功法,道规明确规定回春功“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严禁抄录,若犯戒律,天雷轰顶”,所以之前只有全真华山派弟子才能习练,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代传人边治中大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其立下“愿天下人皆健康长寿”的宏愿,他才毅然决定,将华山派单传的回春长寿功法陆续公诸于世。
论道教音乐研究
论道教音乐研究*导读:在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部领域中,道教音乐的研究恐怕是最薄弱的了。
就我国学术界而言,鲜有学者涉足此域,而西方学人对道教的研究,……在道教文化研究的全部领域中,道教音乐的研究恐怕是最薄弱的了。
就我国学术界而言,鲜有学者涉足此域,而西方学人对道教的研究,也多热衷于道教与古代社会哲学思想、道教与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之关系探讨,或对道教经文卷本、科范仪式的考索等,对道教音乐的研究,近乎无人问津。
就现有资料来看,20世纪较早关注到道教音乐理论研究的学者,当属陈国符。
1945年,陈国符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执教期间,撰成《道教斋醮仪源流考略稿》一书,随后,从该书中取其道乐一节,略事增补,成《道乐考略稿》,收入《道藏源流考》,于1949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对当代道教音乐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假如从陈国符先生算起,那么,对道教音乐的关注,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了。
50年代中后期,宗教音乐 (主要是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的采集、整理工作形成一定规模,进入了一个高潮,具有实证意义的道教音乐研究,自此而打下了基础。
其间,较有影响的资料包括著名音乐家杨荫浏主编的《宗教音乐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1958年油印,音乐出版社1960年公开出版),这一资料中,部分地对湖南衡阳地区的道教音乐(包括应教和巫教音乐) 作了较翔实的文字和乐谱记录。
与此时间相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对苏州玄妙观正一道科仪全符、全表、火司朝作了较为系统地采录整理,编辑了《苏州道教艺术集》一册 (中国舞蹈研究会1957年油印),其中除有文章对苏州道教音乐作简略概述外,还以工尺谱的记录方式,对上述科仪音乐作了记录。
扬州市文联所编《扬州道教音乐介绍》(1958年油印)、由李石工等人记录、翻译的古谱《佳县白云山道教经韵八套及笙管曲二十七首》也先后相继出现。
此外,杨荫浏与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及上海音乐学院李民雄编辑的《浙江民间吹打》二书中,也部分涉及江浙一带流传的道教音乐资料。
关于张雨生卒年及其句曲外史之得名问题
第!"卷第#期$%&’!"(%’#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1.)**#年!)月+,-.)**#+++[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丁雪艳(!"01),女,河南周口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关于张雨生卒年及其句曲外史之得名问题丁雪艳(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2#!**#)++[摘+要]+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生年有两种说法,即至元十四年(!)00年)、至元二十年(!)1/年)。
关于其卒年,有五种说法:至正六年(!/#3年)、至正八年(!/#1年)、至正九年(!/#"年)、至正十年(!/2*年)、至正十二年(!/2)年)。
现经考证,张雨生卒年可推定为:生于至元二十年,卒于至正十年(!)1/4!/2*年),享年31岁。
张雨号“句曲外史”的得名缘由概有三说,经考辨:其是以陶弘景自况也。
++[关键词]+张雨;生卒年;句曲外史;得名++[中图分类号]5)*3’)++[文献标识码]6++[文章编号]!**123)"()**#)*#**)1*#一++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原名泽之,法名嗣真,字伯雨,一字天雨,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交游甚广。
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其生年有至元十四年(!)00年)、至元二十年(!)1/年)两种说法。
++清·萨龙光于萨都剌《雁门集》卷十三《梦张天雨》诗后案语考张雨生于宋端宗景炎丁丑(至元十四年),卒于至正之丙戌,时年七十。
清·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上海书店!"1"年版)、今人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0"年版)、黄拔荆《词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年版)、钟陵《金元词纪事会评》(黄山出版社!""2年版)、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0年版)、郭味蕖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21年版)、吴海林与李延沛合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年版)、《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年版)、黄瑞云选《金元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年版)皆承之。
白居易诗的仙道色彩
白居易诗歌的仙道色彩——以《长恨歌》为例一、引言白居易(772-846)为中唐的杰出色诗人之一,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使他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1]而研究白居易的诗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其诗中的讽喻意识,然而白氏当时身处一个极富宗教气氛的时代之中。
唐王朝对宗教的宽容,使各式宗教都能在中国的土壤广为传播,其中本土的道教的流播最为明显。
正如葛景春指出道教文化对唐诗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文化在唐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尤其是文学方面,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远比人们所想象得要大的多,可以说道教是中国唐代最典型的宗教。
因此,唐诗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强烈的渗透和影响,濡染着浓郁的玄风和道味。
[2]白居易生长在道教气氛如此浓烈的环境之中,自然也受到道家仙话[3]以及由其所引伸的民间传说所影响。
事实上,在他的诗歌中渗入不少仙道色彩。
其名作《长恨歌》更是例子之一,此诗歌的流行程度,甚至「童子解吟长恨曲」[4]。
由于《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如此庞大的篇幅之中,可以发现诗人在诗歌中融入不少神仙故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居易诗歌的仙道情趣。
故此,本文会以《长恨歌》为讨论对象,一方面先述《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然后再探讨《长恨歌》中所流露的仙道色彩。
二、《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与仙道的关系唐代是中国道教发展上最鼎盛的时期。
李唐皇室认为道教的始祖李耳(?-?),即老子,与皇室同姓,于是自称老子为皇室的祖先,以抬高门弟,神化唐皇室的统治。
由于统治者的崇奉和扶植,使道教的发展日益兴盛。
武德八年,唐高祖(566-635)规定了儒、释、道三教的次序,以道为先,儒为次,释为后,成为三教之首。
[5]到玄宗时,对道教的崇奉到达顶峰,大力抬高道教的地位,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例如不断给老子加尊号、宣掦老子的著作、设立「道举」等等。
[6]唐玄宗(685-762)本人也积极参与崇道的活动。
孙育华据《全唐文》卷三十八《赐皇帝进烧丹灶诰》,证明玄宗曾炼丹服药,再据《开天传信记》,玄宗亦曾学习仙术。
关于“道教清规”几个问题的辨析
系,不能简单认为是 “事后处罚与事前防范”。在道教戒律与清规之间还存在 “道教日常威仪”这一
“过渡环节”。道教清规的创制精神、形式及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道教清规在新时代宫观管理中仍
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高大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
该还具有其他 “制度”的内容。文献事实亦说明
正是如此。故道教清规是 “道士违犯戒律的惩处
条例”一说值得商榷。
道教界对 “道教清规”有不同于目前学术界
的这种认识。《道藏》和 《重刊道藏辑要》中收
有题为 “姚江春庵通玄子陆道和编集”的 《全真
,“盖撰于元初”
,其内容包括 《指蒙规
清规》
式》《簪披次序》《游方礼师》《堂门戒腊》《坐钵
责罚为少。
检阅宋宗赜著 《禅苑清规》10 卷,主要内
容包括出家受戒的规定、关于日常生活的规定与
;元德辉编 《敕修百丈清
要求、僧职的确立等
规》共8卷,内容分9章:祝釐章第一、报恩章
第二、报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
.两序章第六、大众章第七、节腊章第八、法器章
All Righ戒律
道门十规
《宗教学
研 究》Reserved.
1983 年 第 2 期 有
. All
Rights
清规榜
“道 教 清
”①
规”专条考释:“道士违犯戒律之惩罚条例。
并在 “道教戒律”专条中对 “道教清规”又有详
解:“元明之际,戒律之外又出现清规。戒律为
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
道教文化 发扬骊山老母的奉献担当精神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道教文化发扬骊山老母的奉献担当精神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道教文化发扬骊山老母的奉献担当精神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道教文化|发扬骊山老母的奉献担当精神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骊山老母(女娲)补天、造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其彰显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直在振奋着后世的人们。
今天,首先讲诉骊山老母的奉献精神,然后剖析这种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和意义。
最后明确提出怎样弘扬这种奉献精神。
中国《道教大辞典》载:“骊山老母曾在此山炼石补天,……仙逝之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陕西蓝田县境内),又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修建了一座女娲祠,以为纪念,后人逐渐改称曰老母殿。
”《长安志》有载:“骊山存有女娲治处,为临潼发端,立祠于骊山祀之。
”骊山老母她不仅庶几黄土所造人,而且在人类遭遇灭顶之灾的关键时刻,坚强地担负起了挽救人类的重任。
这种无私奉献、勇于担负起的了不起创举流传至今,也沦为了中华杰出文化的一部分。
发扬、弘扬这种精神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骊山老母主要奉献精神体现在五个方面1、造人之无私奉献。
《风俗通义》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造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绠(geng)于泥中,举以为人”。
后来,因为过于劳累,于是想出了用绳子投入泥浆,举起绳子,甩落泥浆造人的方式。
此乃骊山老母造人之奉献。
2、补天之无私奉献。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焰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最后“苍天补,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
此乃骊山老母不辞辛劳、不畏艰辛补天之贡献。
3、造物之无私奉献。
造出人类之后,骊山老母发现人类孤孤单单,毫无生机,便又造出山鸟虫鱼、花草树木、猪牛狗羊等等生灵,陪伴人类生活。
这之后,还创造了琴瑟之类的乐器,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
此乃骊山老母造物之奉献。
《义府·冥通记》“道义”条辨误
第16卷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16No.6 2010年12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Dec. 2010《义府·冥通记》“道义”条辨误王耀东,敏春芳(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
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
”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
”《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
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
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
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周氏冥通记》;黄生;《义府》;《汉语大词典》;道义;释义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0)06−0180−05梁代陶弘景(456~536,今南京人)、周子良(496~515,今余姚人)师徒皆信奉道教。
周二十岁时自杀,生前曾写日记叙述他与神仙真人梦中交谈的情形。
这些日记后来经陶弘景整理加注而成《周氏冥通记》四卷(简称《冥通记》)。
《汉语大词典》:“道义4:谓一同修道的义友。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周家本事俗神,姨舅及道义咸恐是俗神所假,或谓欲染邪气,亟相蹙问。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
’清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
’”[1]笔者以为,黄生此说甚疑。
《中华道藏》①中“道义”共有88例(人名不计②,内容重复者以1例计),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词义与“同事道法之义友”完全无涉,共有71例:4-8③真人时自诵经,帝未弘道义幽赜之理。
4-88-12所以导初学者,令知道义之宗耳。
论道教洞天福地的生态环保理念
论道教洞天福地的生态环保理念*导读:道教信徒常将洞天福地描绘成道教神仙的居住之所,它们位于岳渎名山的洞府之中,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道教信徒常将洞天福地描绘成道教神仙的居住之所,它们位于岳渎名山的洞府之中,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名山洞府山峰秀丽,环境清幽,有着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即是道教仙真居住休憩的乐园,也是道士们展开其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精神,是宇宙万物和谐完美的象征,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看,道教的洞天福地可谓是最早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
本文拟从道教第八大洞天华阳洞天的胜境来窥探洞天福地的环境内容。
*一、洞天福地思想的渊源所谓洞天福地是指道教修炼成仙的神圣空间。
《道教大辞典》洞天条云:洞天:神仙所居之所,率在名山洞府中。
李叔还:道教大辞典[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
道书中常记载一些道士在山中石室修道,后飞升成仙,于是道教徒们便称这些山洞为洞天。
福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道士的修炼场所,其空间区域比洞天要小,意为得福之地,《真诰稽神枢》在谈到金庭和金陵时,云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虚也,陶弘景注曰:唯此两金最为福地者也。
因此洞天福地是道士们展开其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道教为沟通天人世界所着力营造的独特空间。
洞天福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起源来看,它与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尤其山岳崇拜有关。
古代创世神话是原始宗教的核心主体之一,从根本上说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的观念。
而高山的巍峨雄伟,使古人产生神秘感,认为山岳有神灵居住,故能呼风唤雨。
《史记五帝本纪》云: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
山岳所代表的伟大自然力,使古人对其顶礼膜拜,视其为天之洞府。
钱穆认为道教的洞天福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应与史前时期及文明初期中国古代先民的山居习性有关。
钱穆:《中国古代山居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卷1),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道教大辞典
道教大辞典1,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2,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
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3,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
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4,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
5,太乙救苦天尊能随物应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6,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
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
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
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
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7,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万星之宗主。
《中华道教大辞典》
《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华道教大辞典》作者:胡孚琛主编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5年开本:16 (分5本精致装订)内容简介:《中华道教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介绍道教文化诸多门类的大型工具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辞典计有16大门类、收录辞目一万五千余条、共500余万字,囊括道家,道教门派、人物,道教典籍,教理、教义及基础知识;斋醮、科仪及戒律;符菉、法术与占验术数;道教医药学;道教养生功法及武术;内丹学;房中养生;外丹黄白术;道教神仙和民俗信仰;道教文学艺术;洞天福地与宫观;附录道士人名、字号索引等门类。
有些门类内又含有小分科,辞义相近的条目尽量排在一起。
辞典正文皆是按门类分科编排的,在各门类中有些实在不便细分的辞目,按笔画顺序排列。
这种按辞目内容编排的方法汲取了“百科全书”的长处。
学者可以将该辞典作为“道教知识大全”来阅读。
该辞典在各门类中同名而实异的辞目,分别作出解释,书中不列参见条。
这部辞典的编撰是近年来道教研究领域一项重大工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孚琛任主编,包括一批资深著名学者在内的10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加了编写工作。
该辞典同时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
书评:牟钟鉴:千古文化一代大典——评《中华道教大辞典》由胡孚琛博士主编、一百多位学者集体参与编写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历经三个春秋的辛勤劳作,终于问世。
该典收词目一万五千余条,共五百余万字,其规模之巨大,内容之齐全,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多年以来道教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汇总。
它的问世是道教学界的一件盛事,将树起一座文化丰碑,颇令人鼓舞。
中国道家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总汇百家,包罗万象,与整个中国社会和文化息息相关,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宝库。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薄弱的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异军突起,生气蓬勃,研究队伍和成果已相当可观。
受学术繁荣的影响,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心道家和道教,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迫切需要有权威的工具书作为凭借和参考,而以往的道教辞典或年代较早,或收词不全,不能令人满意。
道教服食的含义
道教服食的含义“服食”一词在《尚书》中业已出现。
《尚书·旅獒》称:“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
”这里的“服食”指服用饮食之物。
道教使用“服食”这一概念,基本上是与养生联系在一起的。
道教术界对“服食”的阐释不断发展演变。
1979年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的《道教大辞典》、1994年华夏出版出版发行的《道教大辞典》、1995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对“服食”均做出界定考察这些定义,我们注意到,最早人们把服食的对象界定为丹药,即后来道教所讲的外丹;接着服食的对范围有所发展,除了金石药,还包括草木药;在《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服食的外延有更大的扩充,它包括物和膳食。
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定义是正常的认识现象。
近来我们发现,服食的对象十分广泛。
人们使服食这个概念时,不仅指服用药物、膳食,往往还指服气和服符,并包括辟谷(一种不食五谷杂粮探索通过调整呼吸和食用特殊食物,以求长生的饮食方法)。
本文认为,服食是道教养生中一类十分常见的现象,其外延可以是药物,还包括日常膳食、特殊饮食、气、符等。
道教服食技术:稽查道教养生经典,我们发现服食具备鲜明的技术本质。
我们从技术要素、技术结构两方面具体加以分析。
技术要素是构成技术的基本成份,认真解析技术要素,有利于深入认识技术的本质特征。
道教服食技术要素主要可以从知识、技能、器具等方面加以解析,其中知识与技能是道教服食技术的主体要素,器具道教服食技术的客体要素。
技术结构指技术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结方式。
就道教服食而言,探讨其技术结构,对于认识其技术本质特征颇有帮助。
道教服食技术各个体的主旨是一致的,即追求健康长生,为了同一个目的,它们常常配合运用;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服药、服气、辟谷、饮食、服符又各有风格。
所以可以说,道教服食技术群体结构是服食各类型以独立互补的形式建构的一种特殊的技术群体结构。
这种结构与现代众多技术群体的技术结构形式有所不同。
《中华道教大辞典·第九类·内丹学》辞条(三)
五帝
指人体五行。青帝居东为木为肝,黑帝居北为水为肾,白帝居西为金为肺,赤帝居南为火为心,黄帝居中为土为脾。参见“五行”条。
五湖
指五脏之液。见“四海”条。
五空
谓顽空、性空、法空、真空、不空。《道枢·观空篇》:“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离其至妙,守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兄者也。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魂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者也。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色,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矣。是为神仙者也。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如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元龙回首之高真者也。”
五神
①指五脏所藏之神。《老子河上公章句·安民》:“怀道抱一,守五神也。”五神,即五藏之神。《太上老君内观经》:“五藏,藏五神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②另据《真话·甄命授》载:“当存五神于体,五神者,谓两手、两足、头是也。头恒想青,两手恒赤,两足恒白者,则去仙矣。”
五贼
语出《阴符经》:“天有五碱,见之者昌。”其解不一。①贼解作盗,内丹家借五行盗取天地阴阳造化之机,故称五行为五贼。石和阳注曰:“天乃太虚无象,太极无名,因有五行而泄天之机,分别寒暑,失其本原,所以谓五贼也。”②威解作战伐,即指内炼中五行相克之关系。陆墅注《悟真篇》“先且观天明五贼”句:“五贼者,心中具五行之性,五行名一其性,则互相戕我之元气,皆为贼也。金主怒。木主苦,水主顺,火主炎,土主静。”又,元陈致虚注“五贼”为有损丹道的五种感官和欲望:“丹道之言五贼者,即眼、耳、鼻、舌、意为天之五贼;色、声、香、味、触为世之五贼;爱、欲、贪、嗔、痴为内之五贼。”
寒苦修得内丹术高道幽香洞天来
寒苦修得内丹术高道幽香洞天来访著名道学内丹养生大师、鹰潭市老年体协健身气功分会主席、龙虎山道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翁飞龙叶洪顺1、叶洪顺(以下简称叶):翁主席,欣悉您2012年6月30日被中央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增补为委员,并特聘为中央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健康保健医师‛。
对此,你有何感想?翁飞龙(以下简称翁):由于二十多年前,本人的健康原因,开始了养生医学文化的学习,随后,一发而不可收,并几乎到了痴迷和陶醉的状态。
二十多年来,我在中医、道医、养生健康文化领域拜访了无数位老医学家、免疫学家、养生学家,其中也有许多地方和中央的老干部,也访问过许多本地和外地的百岁老人。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的多数社会活动都是和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紧密相联的,我常与他们一起渡过许多愉快的日子。
近几年来,我为数百位中央、国家机关在职及离退休老干部健康养生提供了多次服务,受到他们的一致赞许。
我的许多养生绝技的央视专题片近年来多次在海内外播放,已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此次,中央老干部健康指导委员会的专家领导对我的养生技艺特别厚爱。
我在人民解放军总参一所会议室所进行的养生绝技演示,受到许多老干部和医学专家的赞誉,几乎会场都轰动了。
我来不及惊喜!也来不及沉醉!我只牢记大会的号召:迅速掀起为老干部保健服务的新高潮!我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奋力开拓,有太多的梦想需要用实践来定音。
我既感到鼓励也感到一定的压力。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养生专家,从此以后,我将更大胆地为祖国各地的老干部特别是中央老干部开展健康保健服务工作,我的养生绝技会更好更快地为老年人健康服务。
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央老干部的‚健康保健医师‛。
我的事业发展迎来了青春季节。
我应当而且能够为数百万老干部做好健康保健工作,以更加突出的健康保健成效来呵护这一崇高荣誉。
2、叶:您作为少壮派御医,既非名医世家,亦非科班出身,是否感到工作压力异乎寻常?翁:用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这两个成语来形容我的心情和感受比较合适。
关于“四御”和“六御”问题的一点意见
作者: 丰
出版物刊名: 宗教学研究
页码: 48-48页
主题词: 道教;教学研究;宗教;玉皇大帝;中国大百科全书;分支学科;北极;后土;源问题;天皇
摘要: <正> “四御”被认为是道教尊神中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
但“四御”所指是那几尊天帝,却有不同的解释。
《宗教词典》及《宗教学研究》第二期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分支学科条目,释为: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二,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三,勾陈上官天皇上帝;四,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而李叔还先生编纂的《道教大辞典》:“四御”即四极大帝。
是指北方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即俗称四御。
因释义分歧,就必然涉及“四御”一词的来源问题。
从我们接触的资料中,《宗教词。
何谓“偈子”
何谓“偈子”作者:王垂基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6年第04期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有这么一句话:“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何谓“偈子”?教材注释道:“佛经中的唱词”。
这一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完全相同。
我们可以在这个注释的基础上对“偈子”作进一步了解。
“偈”,梵语“偈伦”(Catha)的音译简称,也称偈颂、偈子、偈句、偈言、偈文,是源于佛经的一种体裁。
佛经在用“长行”(散文)叙述之后,往往又用“偈”(韵文)概括地重说一遍,以此来加深听者或读者的印象。
很多佛经都是由“长行”和“偈”混合构成的。
“偈”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
偈主要有两种:一通偈,固定由梵文32音节构成;二别偈,共四句,每一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定。
《百论疏》卷上:“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
言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谓别偈也。
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教传入中国后,“偈”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很多高僧都曾用自创偈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佛教的见解或感悟。
如:1.“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坛经·行由品》)2.(普贤元素禅师偈)“未开口处先分付,拟思量处隔千山;莫言佛法无多子,未透玄关也大难。
”(《五灯会元》卷十八)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一些带佛教等宗教色彩的诗作也被称为“偈”。
如:1.“真长老在法座上道:‘大众听偈。
’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
与你剃除,免得争竞。
”’(《水浒全传》第四回)2.“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第一回)此外,由于佛教对中国本土道教的影响,道教经书也出现了按“偈”这种体裁写成的唱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
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2,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
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3,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
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4,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
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
5,太乙救苦天尊能随物应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6,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
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
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
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
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成,
总主水中诸大神仙。
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7,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万星之宗主。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北极帝座之左四座星组成的勾陈,位同北极,为天转之枢纽。
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
玉皇大帝是总执天道之大神,位居三清之下,众神之上。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祇职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神诞之日:玉皇大帝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极大帝为十月二十七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为三月十八日。
8,土皇是道教的地神,即后土,职掌阴阳造化、山河秀丽。
仅次於三清的四御神,神号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土皇分为九垒,垒各有名。
每垒分设四名土皇,共三十六名土皇。
在动土、上梁、安宅、镇宅、建桥、铺路时,常要举行礼谢土皇的斋仪,以祈求路桥畅通、家宅平安、降福消灾。
9,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
西王母为女仙之宗,居昆仑之间,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於西王母管辖。
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箓,使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监上圣之考校。
西王母和东王公又是道气阴阳之父母,共理二气,育养天地,陶钧万物。
西王母开蟠桃。
西王母是作为长寿的象徵,以西王母作为金箓延寿道场的主神。
每逢西王母神诞之日,一说是三月初三日,一说是七月十八日。
10,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
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
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後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
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
雷部有神三十六名。
雷之功能不仅在於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11,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神,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
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
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诞之日以武当山进香朝拜为最盛。
12,文昌帝君: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
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
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
13,
五星七曜星君的由来:五星七曜星君是道教的七位星神。
五星指的是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
五星又称五曜,加上日、月,合称七曜。
道教尊七曜为神,名为星君。
道教以日为阳精,称其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
以月亮为阴精,称其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
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迎之。
南方火德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
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宜弘善而迎之。
北方水德真君:主通利万物,含真娠灵。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滞劾掠之苦,宜弘善而迎之。
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
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
至於日和月,有遇日君者,必得仙术;有遇月君者,所求皆得,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术。
道教徒中也常有为转变年运、祛病除邪、祈福延年而参拜星辰之神者。
14,四灵二十八宿的由来:四灵,又称四相或四象,指的是天上四方星宿所组成的图象,即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
东方角.亢.氐 .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
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
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後玄武。
四灵二十八宿作为太上老君的护卫神.
15,
斗姆的由来: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全称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又称中天梵气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又称大圆满月光王、东华慈救皇君天医大圣。
简称斗姆或斗姆元君,斗姆安全胎育,治疗病疴,职重天医,斗姆既为九星之母,当主天地万物之生。
斗姆神诞之日,一说是六月二十日,一说是九月初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