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石]
2013年高考17套试卷文言文译文汇编解析
2013高考17套试卷文言文译文汇编新课标卷1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特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御史,刚直的品格非常显明。
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
平定满四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
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之事。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十万石粮食和盐价银五万两去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担任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他上奏了十五件事,全都经过讨论后付诸实施。
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登基的天子应当让他知道农事的艰难,弄这些杂戏干什么?”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
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荒废松弛,西北的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北方边境地区。
文升严格考查各位将校,贬退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奸佞的人十分怨恨他,夜间拿上弓箭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了诽谤的书信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
只要事关国家应当说的话,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话没有不说完的。
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懂历史的人,由他们照顾抚养太子,凡是太子的言语举止都要用正道来引导。
山东长久干旱,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孝宗完全彻底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纪最大又德高望重,孝宗也十分信任他,朝中各位大臣没有谁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就由马文升替任。
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风拔起,马文升请求孝宗缩减饮食、撤去乐舞,修养德性、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不太紧急的事,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2013年全国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详解与译文)
2013年全国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一、【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二、【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1分)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课件)
调
1.何陋之有?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由于古今词法的演变,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尽 相同,翻译时要做到在不失原义的基础上,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倒装句)
11
补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 ②场主积薪其中。(于) ③投以骨。(宾语“之”)
文言文语言简洁常有省略,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成分,否 则会影响语义或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常见的情况有 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省略句)
6
留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郡。 2.及鲁肃过寻阳。 3.拜左拾遗。.
凡是专用词语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官职名、 器具、度量衡名称等,均保留不译。
7
换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原文如果含有一些字(古词、异义、活用、通假、固定等),翻 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对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
15
例8 ①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 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②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 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有的人)做官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往往是由于家人喜好奢侈造 成的。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为了子孙 而这样的,那么子孙也不能救我;假使为了朋友而这样的,那 么朋友也不能救我。
12
贯
1.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 骸骨。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 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 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13
纵览全篇,明晓大意。由词到句,串联成义。实词 必译,重复合一。虚词实义,定要翻译。虚词虚义, 留住语气。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年号地名,不必 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修辞用典,可用意译。 词类活用,尤为注意。是否通假,全靠记忆。揣测 推断,前后联系。重点难词,采分所系。切莫望文, 从而生义。大胆推断,下笔心细。特殊句式,调整 词序。省略倒装,皆有定律。因句定调,皆按惯例。
专题18 文言文翻译(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版)
考点十八文言文翻译——突破高考第13题(解析版)第一组文段一: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
(2)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
(3)所贡余者,悉入私室。
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
(4)他物称是。
(一)(1)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2)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3)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4)其他人都称道认为是正确的。
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
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
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
”(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
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
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
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
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
文段二: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
(2)帝悟,寝不问。
(3)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
(4)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5)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二)(1)“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
【2013·新课标全国卷I】【马文升】字词详细注解及全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2013·新课标全国卷I)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奇异)多力。
登(科举考试中选,考中)景泰二年进士,授(被授予)御史。
历(逐一)按(考察)山西、湖广,风裁(刚正不阿的品格)甚著。
成化初,召(被征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记载)功进(提拔)左副都御史,振(通“赈”,救济,赈济)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流离失所的人)。
绩甚著。
是时败(击败,打败)寇(于)黑水口,又败之(于)汤羊岭,勒(刻)石纪(通“记”,记载)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统领,统管)督(察看;监管)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d àn,古代计量单位。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盐价银五万两振(赈济)之。
孝宗即位,召拜(征拜,任命)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进呈言辞)十五事,悉议行(拟议施行)。
帝耕藉田(藉,通“籍”。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以(把)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伎”)进(进献)。
文升正色(神色庄重、态度严肃)曰:“新天子当使(之)知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艰难,此何为者?(宾语前置,“此为何者”,这是干什么呢)”即斥(责备)去(使离去)。
明年(第二年),为兵部尚书,督(察看;监管)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如故(跟原来一样)。
承平(社会秩序持久安定的局面)既(已经)久,兵政废弛(废弃懈怠,应施行而未施行),西北部落时伺(窥伺)(于)塞下。
文升严核(考察)诸将校(泛指高级军官),黜(罢免)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于)其门,或(有人)作(写)谤书(诽谤和攻讦他人的书函)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治理)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军务),于(在……方面)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多次)条上(写奏章向上分条陈述)便宜(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详解+逐句翻译+译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详解+逐句翻译+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第一段【原文】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注释】卫: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淇县一带。
齐:国名,姜姓,在今山东北部、中部地区。
东宫:太子的居所,这里借代齐国太子。
硕人:典出《诗经·卫风》中的一篇,乃歌颂庄姜美丽的诗篇。
庄姜:卫庄公的夫人,“庄”是她丈夫的谥号,“姜”则是她娘家的姓,故称庄姜。
【译文】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叫庄姜,容貌很漂亮,却没有儿子。
卫国人做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就是描写她的美貌的。
【原文】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注释】“戴妫”的“戴”为谥号,“妫”Guī是娘家的姓。
【译文】戴妫生了桓公,庄姜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
【原文】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注释】嬖(bì)人:出身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卫庄公的某位受宠宫女。
【译文】公子州吁,是庄公爱妾生的儿子,卫庄公十分宠爱他,又喜欢军事,但庄公不禁止,庄姜很厌恶他。
【原文】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注释】石碏què:卫国大夫。
义方:为人行事的规范。
纳:放进去。
【译文】石碏规劝庄公道:“我听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以正确的礼法来教导约束他,这样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
【原文】将立州吁xū,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注释】立: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
乃:就阶:由台阶、阶梯。
这里用作动词,指一步步引向。
【译文】如果要立州吁做太子,就应该定下来;要是还没有,这样就会引导他造成祸害。
【原文】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注释】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即“将务去祸”。
务:致力,努力。
速:招致。
无乃:恐怕……吧。
【译文】君主应尽力于去除祸害,现在却招致祸害,恐怕不可以的吧!”庄公不听。
【原文】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2013至2015年高考文言文译文
2013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文言文译文附:《宋史·萧隧传》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
相貌奇异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
刚正不阿,非常有名。
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满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
(后又)晋职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职。
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
当时天下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
文升严格考查将校,贬退三十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
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皇帝都完全接纳。
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
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201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 含解析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解析】选A。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1、李邕鉴真迹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
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
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
”李欣然愿见。
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
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
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
”遽令走出。
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
在坐者咸以为然。
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
”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封氏闻见记》【译文】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
两个人都住在南中。
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
”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
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
”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
”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
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
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2.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3. 婴已而试补县吏。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
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夏侯)婴,婴证之。
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4.其夕,上与(徐)湛之屏人语,至晓犹未灭烛。
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
5. 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
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
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
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6.真德秀,字景元,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
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
”7.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杨)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8. 庄名廷鑨,不甚通晓古今,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9.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刘)综权知孟州事。
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10.大德初,(虞集)授大都路儒学教授,除国子助教。
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11. (郭)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
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
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12. 贺兰祥字盛乐。
十四年,除荆州刺史。
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多珍异。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梁雍州刺史萧詧钦其节俭。
13. 时屯兵河外,馈运不属。
(高)继勋扼兔毛川,援送军食,师乃济。
14.(潘)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
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15.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
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文言文及参考译文
2013年高考福建卷语文文言文试题翻译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
世兵,逃乱者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酌,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溺不吊⑤。
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①胜国:前朝。
②劣:仅仅,才。
③磬折:弯腰。
④较然:明显的样子。
⑤吊:悲伤。
【注释】①窅然yǎorán: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②引进:引:延长;延续。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解析汇编-推荐下载
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
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
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
苦,故释佗弗猪。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 区:同“崎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人众车舆
舆:众多
D.政由一家
由:如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近几年文言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
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
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委托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
2013年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汇编
安徽卷陆贾是楚国人,以幕僚宾客的身份随从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
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
高祖考虑天下初定,中国劳苦,就没有诛杀尉佗,还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
陆生到了南越,尉佗梳着当地流行的一撮锥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陆生。
陆生就此高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国人,亲戚、兄弟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
而现在您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想用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小南越来和天子抗衡,成为敌国,那你的大祸也就要临头了。
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
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
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
五年之间,中国平定。
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
现在大汉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
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因此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
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
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立刻站起身来,向陆生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得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了”接着,他又问陆生:“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呢?”陆生说道:“您似乎比他们强一点。
”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生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皇的宏伟业绩,纹理整个中国。
而中国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
2013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详解
4
• 例1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 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 离开。
•
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 例14:因乞李氏以归。
• 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 例15: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 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 例16: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 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 名字)告诉(她)。
3
• 例10: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 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 弹劾。
•
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 例11:范氏富,盍已乎?
•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 例1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 之。
• 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 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 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10
•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 例2(2010年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
呼鱼。
•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 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 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 例24: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 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 例2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 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 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 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 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8
2013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翻译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 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文言文句式检测
2012江苏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8.(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 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 了。
6、“何所” 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 “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 7、“所以” 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 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 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 “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说》:“师者,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然则”表转折,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也? 9、“孰与”“孰……与……”译为 “与……比,哪一个……”。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何……之有” 此式系“有何……”的倒装,借助“之” “有什么……呢?” 字把宾语提到前面。可以译为 例如:《公输》:“宋何罪之有?”
2013江苏卷高考 文言文翻译
5、C解析制度6、D解析(1)体现的是清白(2)体现的是做事圆滑世故7、A解析已经远远传播到了东吴一代。
8、(1)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解析重点关注“安国所在”“以丰对”“谁可补者”三个短语的翻译方法。
译文:李丰,字安国,原先的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任职的缘故召来随军。
起初还没有做官时,年龄十七八岁,在邺下名声行为清正,有识别人物的观察力,海内一致称颂,没有人不注意他。
后来跟随军队到了许昌,声望一天天高起来。
他的父亲不愿意看到他这个样子,于是命令他关闭大门,命令他跟客人断绝交往。
起初,明帝作太子,李丰也热衷文学。
等到明帝即位,得到吴国投降的人,问道:“江东一带听说中原一带的名士都有谁啊?”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人叫李安国。
”当时李丰做黄门侍郎,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明帝说:“李丰的名声都广泛传播到了吴越之地么?”后来升迁为骑都尉,给事中。
明帝归天后,李丰做了永宁太仆,因为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才能并不大。
正始年间,升为侍中尚书仆射。
李丰在台省,常常假称自己有病,当时台省的规定,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
李丰生病不满几十日,就暂且上班,不久在请假,像这样很多年。
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做官数年间,都做到郡守,李丰曾经在总人面前明显告诫两位弟弟。
等到司马宣王长久生病,李伟作为郡守,因为酗酒荒于政务,祸乱新平。
扶风两个郡而李丰并不召回问罪,众人认为是依仗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
曹爽专政时,李丰虚与委蛇与两个人之间,没有亲疏之别,所以当时有诋毁李丰的歌谣:“曹爽的势力如热水,太傅父子冷如凉水,李丰兄弟如同怪兽游光。
”这其中的意思时李丰虽然对外显示清净,而内心贪图省事,跟游光相似。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1)难道就是尽了人的力量吗?也有造物主的一点点旨意吧。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2)世间那些成就功名、崇尚显达的人,每天讥笑文人没有 毛发可用。
《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 ,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 幹角立。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 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 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 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微言大义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019年浙江省高考题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4分)
语文高考疑难问题例析专题
文言文翻译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B (l)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8个)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用法: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资”“可不”“勉”各1分,句子通顺给1分。
2017年浙江省高考题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 坐于游、夏之位。(4分)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 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2013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借代:代指魏忠贤 7.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 谋难于立刻发动。
(二)借代的翻译方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 或物。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借代:代指秦王朝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
没有人理睬他。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解析: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 译文: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
一下它。
2.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巡行) 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 无有行路,谓(以为)安已死,令人除雪. 入户见安僵卧。问: “何以不出?”安曰:“大 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 的训练;提高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增 强踩点得分意识。
教学重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翻译句子
1、 翻译句子的一大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2 、 翻译句子的三大标准
优美
准确
通顺
3、 翻译句子的两大招数 第一招:字字落实 第二招:文通句顺
第一招 字字落实
翻译句子: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删去
பைடு நூலகம்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字字落实第二点:
文言中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 相应的词可替代,如果硬翻译会显得别 扭或累赘,翻译时要删去。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 标志,句中停顿的语气词,个别连词和 偏义复词中虚设的成分等。
石的文言文解释
石的文言文解释1. 文言文石是什么意思石dàn 量词义1、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
——《说苑·辨物》关石和钧。
——《国语·周语》。
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2、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重不过石。
——《国语·周语》。
:“百二十斤也。
”3、〈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
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
如:他家有两石田。
石shí 形容词义:1、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素问》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
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
石骨:坚硬的岩石。
石镫:坚固的铠甲。
2、通“硕”。
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
——《汉书·匈奴传》无石师而能言。
——《庄子·外物》石者,大也。
——《汉书·律历志》名词义:3、石头;岩石。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如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指石刻。
如金石。
5、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如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6、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7、姓。
2. 文言文石是什么意思石dàn 量词义1、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
——《说苑·辨物》关石和钧。
——《国语·周语》。
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2、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重不过石。
——《国语·周语》。
:“百二十斤也。
”3、〈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
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
如:他家有两石田。
石shí形容词义:1、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素问》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2013/3/10教学目标:加强采点得分意识,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案大纲: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1、何谓“信、达、雅”。
○2、例文解析二、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5、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6、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四、如何落实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字字落实”的方法○1,留、删、换○2,课堂练习(二)、文从句顺的方法----1,调、2,补:○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2、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3,贯○1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
②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3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1、何谓“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语句规范、得体,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例文解析例:看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翻译: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
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
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⑥合乎桑林的舞蹈,(应译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拍”)又合乎《经首》,⑦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错误有:①“解”和“杀”意义不同;②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没有的;③“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不很明确,如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可能会好一些;④“一个厨师丁”不合现代汉语习惯,可译作“一个叫丁的厨师”;⑤“杀牛刀在前进”,也不妥,可改为“进刀时”;⑥“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应译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拍”;⑦“传说中尧的乐曲”没有必要译出。
说明:其中①②⑦为译得不确切、多余,③④⑤⑥译得不明白通顺。
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句子不通。
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
参考翻译:丁厨师给梁惠王宰牛。
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进刀时豁豁作响,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二、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做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使动)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借代)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比喻)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
(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译文: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6、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省略句)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洪亮吉《治平篇》)(介词结构后置)译:对于遭到风雨霜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这种现象),又有什么奇怪的呢?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主谓倒装)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定语后置、省略)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无标志的被动句)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以意译。
所以,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四、如何落实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字字落实”的方法----留、删、换(1),留、删、换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例2]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比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之,句末语气助词)[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例1]、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例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实。
[例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例4]特赐舆马衣服。
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
译文:(皇帝)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
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却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
(2),课堂练习:根据“留删换”,指出下列两个句子中“留删换”的现象,并翻译。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我野人耳,不达斯语。
《后汉书逸民列传》注: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1、百姓莫不观者。
译文:当地百姓没有不去看的2、我,野人也,不达斯语。
译文:我只是一个乡野草民,不懂这个话。
(二)、文从句顺的方法---- 调、补、贯(1),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如:○1、何谓得之于心。
(元好问《射说》) -----状语后置句译文:什么叫在心里得到它呢?○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句译文:(敲起来)铿铿作声的石头,到处都是。
○3、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宾语前置句译文:古代的人不会欺骗我。
○4、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主谓倒装句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2),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比如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2、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①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②:冉氏尝居(于此)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愚溪诗序》)译文: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名叫冉溪了。
③、公子闻之,往请(侯生),欲遗之,不肯受,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信陵君听说后,前去问候侯生,想多送他一些礼物,侯生不肯接受,说:……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鸿门宴》译文: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兵士想阻止他(樊哙)不让他进去⑤、果地震(于)陇西译文: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3)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