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六步骤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六步骤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需要遵循六个步骤。
这些步骤旨在帮助儿童加强对自己肢体的控制和改善先天的缺陷。
以下是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控制头部:脑瘫儿童通常无法对视他人,头部也只能低落难以伸展。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矫正器帮助儿童自我控制头部的能力,并逐步引导儿童改善动作。
同时,教会儿童独立主动完成抬头动作,并进行仰卧和俯卧循环交替训练。
2.翻身练: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导儿童在床上自觉地进行翻身训练,并和儿童一起做翻身。
这样可以让躯干惯状态,扩大儿童的活动范围,更好地进行平衡练和正常的行走。
3.坐姿惯:教导儿童坐姿的正确方式,并使用辅助仪器尽量摆正头,背部伸直,保持正常的坐姿和平衡的能力。
这样可以促进儿童正常的研究、交流和活动。
4.训练爬行:引导和规范儿童进行爬行,这样可以促使儿童控制身体和四肢的能力和协调。
同时,为以后成长的站立和慢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5.站立:对儿童进行正常协调的站立指导和训练,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纠结异常的动作。
这样可以促使关节再次发育健康生长,为将来健康行走做好全面的准备。
6.慢步走:最后,进行慢步走的训练,帮助儿童逐步掌握正常的行走方式。
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脑瘫 家庭康复措施

脑瘫家庭康复措施
脑瘫的家庭康复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医疗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状况,对言语障碍及智能不全者,加强语言训练、音乐文体训练,提高智能,进行理疗、按摩,改善和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2. 教育康复:在家中训练患儿正确的卧姿、抱姿、运动训练、头部稳定性、翻身、坐位爬行、跪立、站立、行走、语言等训练。
还可以利用皮球、电动玩具等激发患儿进行爬行训练。
3. 心理护理:对患儿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患儿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4. 认知训练:在家属的陪护下,训练脑瘫儿童认知功能。
购置相关认知图片或户外活动,家属有意识的引导患儿学习。
5. 卫生宣教:指导家属注意患儿的保暖,衣服应柔软舒适。
餐具、奶具、玩具等物品定期煮沸消毒。
大小便后清洗会阴部,防止湿疹。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以上措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同时,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精细动作康复训练及目标

脑瘫儿童精细动作康复训练及目标
脑瘫是一种导致肌肉控制和运动能力受损的神经发育障碍。
针
对脑瘫儿童的精细动作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康复
计划来改善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种训练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 提高手部和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通过针对手部和手指的特
定训练,帮助脑瘫儿童改善握笔、握筷、系鞋带等日常生活中需要
的精细动作能力。
2. 增强手眼协调能力,通过训练来提高脑瘫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手部动作,例如抓取物品、进行精细操
作等。
3.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脑瘫儿童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自
理活动,如穿衣、洗脸刷牙、吃饭等,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4. 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通过特定的康复训练来增强脑
瘫儿童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以改善他们的手部动作能力。
5. 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通过康复训练,帮助脑瘫儿童建立自
信心,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进行精细动作康复训练时,需要综合考虑脑瘫儿童的个体差
异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由专业的康复医生、康
复治疗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进行训练,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同时,持续的康复训练和家庭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脑瘫儿童更
好地适应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九种运动训练法
痉挛型脑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脑瘫类型,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来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九种适合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法。
1. 坐姿稳定训练:坐在椅子上,练习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可以采用左右转动或前后摆动的方式。
2. 平衡练习:在安全的康复环境下,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手臂平衡等,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3. 分层练习:将运动动作进行分解,逐渐增加难度和动作复杂性。
例如:先进行手臂伸展练习,再加上肘关节弯曲、手腕屈伸等,直到完成完整的动作。
4. 动作反馈训练:通过镜子、器械或外界反馈等方式,让患者更好地感知自己的动作姿势和力量输出,并不断调整和改善。
5. 手脚抬高练习:用一些小器械(如纱布、水瓶等),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手脚抬高技巧和动作,以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6. 站立平衡球训练:通过站在平衡球上进行平衡练习,帮助身体更好地学会平衡和协调能力。
7. 转移移动训练:如坐椅易位、床上翻身等,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身体的控制、协调和肌肉力量,并提升自照能力。
8. 功能性运动训练: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运动动作进行模拟练习,如站起坐下、走路、上下楼梯等,以提高日常活动的可持续性和自理能力。
9. 动态步态训练:通过行走器等器械进行带动式运动,以及墙角踏步等静态步态练习,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步态和肌肉力量,提高步态稳定性和舒适度。
总之,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长等,并在医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逐渐适应各种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首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
对于幼儿期的脑瘫儿童,重点应放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上,如翻身、爬行、站立等。
对于学龄期的脑瘫儿童,则需要更加注重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如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等。
对于青少年期的脑瘫儿童,需要着重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康复训练计划需要根据脑瘫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对于轻度脑瘫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训练和康复理疗,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对于中度脑瘫儿童,需要加大训练强度,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器具进行训练。
对于重度脑瘫儿童,训练内容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辅助技能的培养。
此外,康复训练计划还需要充分考虑脑瘫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脑瘫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康复训练计划需要将家庭成员纳入其中,让他们了解训练内容和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希望每位脑瘫儿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脑瘫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内容

儿童脑瘫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内容
以下是 6 条儿童脑瘫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内容:
1. 宝贝的肢体训练可重要啦!就像建房子要先打好根基一样。
比如让孩子练习抓握小玩具,这多有意思呀!“宝宝,来抓抓这个小摇铃呀”,看着孩子努力去抓,心里是不是特别欣慰呢?坚持这样的训练,孩子的手部力量会越来越好呢!
2. 站立训练不能忘哦!想想看,孩子能自己稳稳地站着,那是多么棒的事情呀!可以让孩子靠着墙慢慢站,“加油呀,宝贝,你能行的!”每次孩子有点进步,都会让人欣喜若狂吧。
3. 爬行训练也是关键一步呀!不就像小毛毛虫努力往前爬一样嘛。
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前面,诱导孩子去爬,“快去拿你的小玩具哦”,看着孩子一点点靠近目标,是不是超有成就感呢?
4. 语言训练也超级重要哇!跟孩子多说话,“宝宝,这是花花呀”,就像在孩子心里种下语言的种子。
不断地浇灌,这颗种子就会发芽长大,孩子就能开口说话啦!
5. 平衡能力训练也要重视呀!就好像走钢丝的人要保持平衡一样。
让孩子试着单脚站一会儿,“哇,宝宝好厉害呀”,孩子一定会感受到你的鼓励。
6.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岂能忽视呢?教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来,宝宝自己穿衣服咯”,这就是让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呀,难道不是吗?
总之,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特别重要,只要家长有耐心、有爱心,持续不断地帮助孩子训练,孩子一定会有大大的进步呀!。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教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教案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病,其症状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协调障碍等。
康复训练是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康复师更好地指导和执导儿童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肌肉拉伸•脑瘫儿童常常伴有肌肉紧张,进行肌肉拉伸可以帮助舒张肌肉,缓解肌肉痉挛。
•拉伸方法:1.选择合适的拉伸动作,例如手臂伸直向上伸展;2.缓慢而均匀地进行拉伸,直到感受到轻度拉伸感;3.维持拉伸姿势20-30秒;4.重复2-3次。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旨在提高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
•训练重点:1.坐立平衡:通过坐起、坐稳等训练,提高脑瘫儿童坐立平衡能力;2.爬行:通过爬行训练,增强脑瘫儿童四肢力量和协调能力;3.行走:采用辅助器具,通过行走训练帮助脑瘫儿童提高步态和平衡能力;4.抓握能力:通过握物体、拿取物体等训练,强化脑瘫儿童手部动作能力。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利用电刺激技术辅助康复训练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功能电刺激设备有电疗仪、电刺激治疗仪等。
•电刺激方法:1.设置合适的电刺激参数,例如刺激强度、频率等;2.选择适当的刺激部位,例如四肢肌肉等;3.应用电刺激设备对脑瘫儿童进行治疗;4.根据康复效果调整电刺激参数,逐步提高刺激强度。
语言康复训练语音训练•脑瘫儿童常常伴有语言发展障碍,进行语音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口齿表达和语音音质。
•训练重点:1.唇舌训练:通过练习发出不同音节、音素,加强口腔运动能力;2.发音训练:通过模仿、跟读等训练,帮助脑瘫儿童纠正发音错误;3.语音矫正:采用正音训练、语音干预等方法,帮助改善脑瘫儿童的语音音质。
语言理解训练•脑瘫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常常受限,进行语言理解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其听力理解和语义理解能力。
•训练方法:1.听力训练:包括音响辨别、听音辨识等,提高脑瘫儿童的听力敏感度;2.语义训练:通过词汇学习、语义理解任务等,促进脑瘫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2. 言语疗法:言语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
5. 教育疗法:教育疗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除了以上常见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化学疗法、营养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脑瘫儿童的康复方法一般包括运动训练、头部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言语训练、水疗法、针灸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1、运动训练:脑瘫儿童可以进行翻身、爬行、坐位等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的平衡能力。
2、头部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可以进行抬头、转头、低头等训练,可以使患者更好控制头部,有助于保持头部的稳定性。
3、言语训练:可以通过伸舌头、吹口琴等方式,锻炼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4、水疗法: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儿童进行淋浴或温水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5、针灸: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治疗,对智力、肢体瘫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遵医嘱坚持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饮食上可以多吃流质或半流质软食,有助于咀嚼或吞咽,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病情恢复。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指南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指南背景介绍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系统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姿势和平衡失调。
在中国,脑瘫儿童患病率约为每1000名儿童中有2-3个。
脑瘫儿童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才能改善运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家长或护理者提供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指南,帮助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方法物理康复训练物理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运动来加强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让脑瘫儿童掌握基本生活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身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以防止肌肉拉伤。
适合脑瘫儿童的热身方法包括:•缓慢地转动手腕、踝关节、肩膀和腰部•进行简单的踢腿和前后踏步•匆忙行走或小跑坐姿/站立位训练坐姿和站立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的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
训练过程中可以使用支架或辅助器材。
建议脑瘫儿童逐步增加坐姿或站立位维持时间,以达到加强肌肉力量的目的。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步行训练之前,需要先进行足部和腿部的肌肉伸展。
步行训练可以结合辅助器材(如行走支架、助行器等)进行。
言语康复训练言语康复训练是帮助脑瘫儿童改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听力提示在说话时,可以通过喊出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名称或者直接问孩子一些问题,来吸引孩子留意听话。
此外,可以利用游戏、神秘对象等方式,让孩子对声音保持兴趣。
说话训练可以通过游戏、歌唱、识字游戏等方法,来帮助脑瘫儿童增强语言能力。
建议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孩子的语音并向他们提供积极反馈。
情感康复训练情感康复训练是帮助脑瘫儿童发展自信心、积极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自我肯定肯定孩子的成就、称赞他的努力和进步,是让孩子产生自信心的一个有效方法。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或其他照顾者应该夸奖他们的努力,并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社交训练在创造适合孩子的社交环境中,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交流等行为,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在此基础上,慢慢逐步提高孩子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介绍脑瘫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
脑瘫儿童通常需要接受康复训练来改善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儿童尽早恢复正常运动能力。
训练目标维持肌肉柔韧性•进行定期拉伸运动,包括全身各个肌肉群•鼓励非常用肌肉群的参与,提高整体肌肉柔韧性锻炼肌力1.分阶段进行肌力训练–使用婴儿用具进行适度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力量–按照儿童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2.利用特殊设备进行辅助训练–腿部康复训练器、手部康复训练器等提高协调性•进行平衡性训练,如站立平衡训练、单脚站立等•利用球类运动、倒立训练等提高身体协调性发展日常生活技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脑瘫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技能培养•包括穿衣、饮食、洗漱等自理能力的训练训练内容早期康复阶段1.预测异常脑发育的婴儿,从出生后尽早开始进行体操训练–依托床垫的腿部抬升–促进躯干控制的自由玩耍–通过音乐刺激协调性2.配合药物治疗,通过专业技术进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中期康复阶段1.强调主动性肌力训练–利用弹力带进行肢体伸展和锻炼–进行模仿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2.利用特殊设备进行系统训练–康复器械辅助训练,如桑巴球、恒温泳池等–虚拟现实技术帮助解决平衡和协调问题后期康复阶段1.深入开展运动康复治疗a.平衡能力提升•各种单脚站立训练•剪纸足底乒乓球接触训练b.强化核心肌群•腹部、背部肌肉的训练c.推进运动技能培养•游泳、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的训练2.建立理想脑瘫儿童社区,提供康复训练社交场所训练频率和时间早期康复阶段•每天进行多次短时间的体操训练,每次10-20分钟•配合专业治疗师的指导,进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中期康复阶段•每周进行3-5次的康复训练,每次30-60分钟后期康复阶段•每周进行5-7次的康复训练,每次60-90分钟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合作家庭配合•家长在家中参与康复训练,与专业治疗师密切配合•家长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支持学校支持•学校提供专门的康复训练室和设备•学校与专业治疗师、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结论通过制定全面而个性化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儿童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常导致肌肉协调和运动控制的问题。
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训练旨在帮助患儿改善他们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地独立生活。
康复训练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牵引、按摩和热疗等。
通过这些方法,患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控制他们的肌肉,以便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语言治疗是帮助脑瘫患儿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种治疗,患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发音、改善语言流畅性以及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有助于患儿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参与社交活动。
职业治疗旨在帮助脑瘫患儿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独立性。
通过这种治疗,患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和洗澡等。
此外,职业治疗也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设备,以帮助患儿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除了传统的康复训练,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康复。
例如,水疗可以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提供一种低压力的环境,帮助患儿
进行肌肉锻炼。
艺术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形式,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方式来发展患儿的运动和表达能力。
这些综合性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儿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和组合使用。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定期的评估。
与家人和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脑瘫患儿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效果,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计划和方法,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一、康复训练的目标。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改善肌肉协调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和改善。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
1.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疗、冷疗等,可以帮助改善肌肉张力,促进肌肉的放松和伸展。
2. 功能训练,针对脑瘫儿童的特殊运动障碍,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手部功能训练等。
3. 言语和认知训练,通过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帮助脑瘫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4. 辅助器具使用,根据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配合使用辅助器具,如矫形器、助行器等,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三、康复训练的方法。
1. 个体化定制,针对每个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频率、强度等。
2. 家庭配合,康复训练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家长要参与到训练中,帮助孩子进行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康复训练的原则。
3. 持续跟踪,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 多学科合作,康复训练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因训练而造成意外伤害。
2. 注意情绪,脑瘫儿童的情绪易受影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保持积极的情绪。
3. 注意持之以恒,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坚持和耐心。
通过以上的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法,我们可以帮助脑瘫儿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功能的发育和改善,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快乐的童年。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痉挛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肉痉挛和肌张力紊乱。
康复训练是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重要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运动和功能练习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痉挛型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痉挛型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物理治疗师通过不同的肌肉伸展、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改善患儿的肌张力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瑜伽、平衡训练、肌肉塑形等,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药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常需要辅助药物来减轻痉挛和肌张力紊乱。
常用的药物包括肌松药物如波诺芬和百多邦,以及抗痉挛药物如安坦和托巴坦。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和监测。
3.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的方式,培养患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功能训练可以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如进食、换衣、洗漱等)、家庭环境适应训练(如上下楼梯、开关灯等)和社交能力训练等。
功能训练需要与家长共同合作,以提高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参与度。
4.步态训练:对于一些能够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步态训练的目标是优化患儿的步态模式,提高行走效率和稳定性。
步态训练常常通过踏步训练、步行器使用和步态辅助器材的选择来实现。
步态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5.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NMES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来增强患儿肌肉收缩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NMES可以通过电极贴附在患儿的肌肉上,通过电流刺激来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NMES需要在专业康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调整。
总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患儿的特点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康复训练需要与医生、物理治疗师、家长等多方合作,并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期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成人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成人脑瘫康复训练方法成人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肌张力紊乱、肌力减退和运动协调障碍等。
对于成人脑瘫患者而言,康复训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成人脑瘫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一、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成人脑瘫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运用各种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牵引、热敷、冷敷、电疗和运动疗法等。
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牵引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热敷和冷敷可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炎症。
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来激活肌肉,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二、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例如,对于肢体功能受限的患者,可以进行手部功能训练,包括握力、捏力和灵巧性训练。
对于步行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平衡和步态训练,以提高行走能力。
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认知训练成人脑瘫患者在认知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游戏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例如,通过解谜游戏可以锻炼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记忆游戏可以提高记忆力。
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
四、辅助器具使用对于成人脑瘫患者而言,辅助器具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例如,步行架可以帮助患者练习行走,矫形器可以纠正姿势畸形,轮椅可以提供移动支持。
辅助器具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五、心理支持与社交训练成人脑瘫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交困难,因此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
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社交训练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和角色扮演来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记录一、康复训练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协调能力的障碍和运动功能的受限。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和改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记录一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
二、患儿情况介绍患儿小明,男性,6岁,被诊断为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他的康复训练,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三、康复训练方案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础,通过各种运动和手法,改善患儿的肌张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
我们为小明设计了一系列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通过定期的物理治疗,小明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运动也变得更加协调。
2.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通过音标练习、发音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流利和准确。
3.认知训练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将认知训练纳入康复训练方案中。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训练,小明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改善。
四、康复训练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小明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肌张力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在生活中,他能够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洗脸等。
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自信和积极。
五、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家庭和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合作,为脑瘫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服务。
脑瘫学生康复训练计划

脑瘫学生康复训练计划
1. 评估及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 全面评估学生的认知、运动、语言、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学生当前发展水平及需求的个性化训练计划
2. 认知训练
-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训练,改善认知能力
- 开展记忆力、注意力、逻辑思维等训练,提高认知功能
3. 运动训练
- 肌肉力量训练,增强体能
-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改善动作控制
- 灵活性练习,提高活动能力
- 步行、跑步等运动训练,促进大运动能力发展
4. 语言训练
- 发音训练,矫正发音障碍
- 口语交流训练,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
- 阅读与书写训练,提高语言综合运用水平
5. 社交训练
- 人际交往训练,培养社交技巧
- 角色扮演练习,增强社交信心
- 参与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
6. 辅助工具应用
- 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移动工具
- 使用沟通板、点字板等沟通辅助工具
- 学习使用电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
7. 家长指导
- 教导家长正确的康复训练方式
-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过程
- 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康复
8. 综合评估与及时调整
- 定期对学生的训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训练计划
- 确保训练方案能够持续符合学生的需求
脑瘫学生的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持续的过程,需要专业康复团队、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脑瘫肢体综合训练内容

脑瘫肢体综合训练内容脑瘫肢体综合训练内容一、增强关节活动范围1、热身:活动关节,柔韧肌肉,放松肌肉紧张,增强肌肉活动柔韧性,改善肢体关节功能。
2、拉伸:手肘、肩、腰、胯、膝、脚拇、踝等关节的伸展,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灵活性,改善关节灵活性、稳定性和功能。
3、肌肉力量训练:增强关节活动稳定性与力量,改善肢体不稳定状态,稳定关节活动,促进肢体肌肉力量恢复和发展。
4、增强肢体协调能力:练习肢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达到肢体的协调一致,改善肢体运动能力,使肢体具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稳定性。
二、增强肌肉力量1、热身:活动关节,柔韧肌肉,放松肌肉紧张,增强肌肉活动柔韧性,改善肢体关节功能。
2、力量训练:平衡肌肉力量,平衡肌肉活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力量不均衡状态,提高肢体活动正常的力量。
3、稳定性训练:练习肢体力量的稳定性,增强肌肉的稳定性和耐力,改善关节及肢体活动不稳定状态,增强肢体活动力量的稳定性。
三、改善肢体活动能力1、热身:活动关节,柔韧肌肉,放松肌肉紧张,增强肌肉活动柔韧性,改善肢体关节功能。
2、动作训练:练习肢体活动动作,增强肢体活动能力,改善肢体活动不协调的状态,提高肢体活动的协调性。
3、平衡训练:练习肢体活动的平衡性,改善肢体活动的稳定性,提高肢体活动的灵活性。
4、速度训练:练习肢体活动的速度,提高肢体活动的机能性,改善肢体活动的不灵活性。
四、促进肢体活动技巧1、热身:活动关节,柔韧肌肉,放松肌肉紧张,增强肌肉活动柔韧性,改善肢体关节功能。
2、动作技巧训练:练习肢体活动动作的技巧,增强肢体活动技巧,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3、肢体运动技巧练习:练习肢体活动运动技巧,增强肢体活动技巧把握能力,改善肢体活动能力。
4、肢体活动训练:练习肢体活动的执行能力,提高肢体活动的技巧,改善肢体活动的效果。
脑瘫患者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脑瘫患者康复训练教案二、教学目标1. 提高脑瘫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2. 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3. 培养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对象脑瘫患者四、教学时长每次训练时间为60分钟,每周训练2-3次。
五、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2. 平衡训练3. 大肌肉群活动4. 精细动作训练5.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 活动一:全身拉伸运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
- 活动二:原地踏步,调整呼吸,提高心率。
2. 平衡训练(15分钟)- 活动一:使用平衡板或稳定球进行站立训练,保持身体平衡。
- 活动二:在平衡板上进行单脚站立,逐渐增加时间。
3. 大肌肉群活动(15分钟)- 活动一:进行手臂摆动、腿部踏步等基本大肌肉群活动。
- 活动二:进行蹲起、仰卧起坐等针对性训练。
4. 精细动作训练(10分钟)- 活动一:抓握训练,使用各种物品进行抓握练习。
- 活动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如拧瓶盖、扣扣子等。
5. 社会交往能力培养(10分钟)- 活动一: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吃饭等,进行角色扮演。
- 活动二: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如问候、道谢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患者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动作是否规范、情绪是否积极等。
2.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康复进度。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训练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受伤。
2.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3.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
4. 家长和康复师应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九、课后小结1. 总结本次训练的收获,对患者的进步给予肯定。
2. 针对患者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安排下一次训练的内容和计划。
通过以上教案,旨在帮助脑瘫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家长和康复师应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型小儿脑瘫得康复训练方法ﻫ痉挛型得训练方法ﻫ(原则)ﻫ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就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就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得方法矫正畸形得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
(一)剪刀步态与训练ﻫ1。
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得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得训练,在运4。
“骑动得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得目得,此为动态训练。
ﻫ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得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ﻫ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
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得熟练与矫正剪刀步态得目得。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得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得训练1。
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得方法,牵拉挛缩得肌腱,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得国绳肌群,缓解张缓解痉挛得肌肉。
ﻫ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ﻫ得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得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ﻫ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得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得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得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得训练ﻫ“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
脑瘫患儿膝反张得主因就是肌张力不全、2。
膝关节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ﻫ3、爬行训练,膝屈伸,足背屈得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ﻫ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得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ﻫ5.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ﻫ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得作用、ﻫ矫正“膝反张”,主要得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得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ﻫ(四)尖足,足内、外翻得训练1。
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得动作、2。
足背屈肌肌力训练与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得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得目得、内、4、上、下台阶与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得肌外翻扳得应用。
ﻫ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五)上肢及手功能得训练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得训练ﻫ(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ﻫ(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ﻫ(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2.肘关节屈曲得训练飞)训练、ﻫ(1)主动、被动肘关节得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ﻫ(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与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ﻫ(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ﻫ(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ﻫ(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得训练(五指分开,4、拇指内收得训练ﻫ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合拢动作)、ﻫ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
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得过程。
手足徐动型得训练方法ﻫ多年来治疗脑瘫得临床经验证实,“治疗就是基础,训练就是关键"。
缺乏治疗得训练不就是无法进行,就就是效果不佳。
相反亦然,没有训练得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得效果。
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得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就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ﻫ一、手足徐动型得训练方法:ﻫ(原则) 温与接触、减少刺激,避免紧张性条件反射,加强中线位得控制,矫正姿势异常,阻断病理反射,建立新得条件反射,协调其运动功能。
能迈步得先练走,后矫正畸形。
(头部控制能力得训练)ﻫ(一)仰卧拉起训练1。
仰卧拉起训练,通过抗重力活动得过程来增加头控能力;ﻫ2。
仰卧Bobath球、滚桶上轻轻滚动引出患儿躯干屈曲得保护性反应;(我觉得此动作不可取,不好控制,可增加其伸肌痉挛)3.仰卧位用各种玩具诱导患儿左右转头,增加患儿头部自由转动时得控制能力; 4.患儿仰卧于吊床上,使患儿躯干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来抑制由于伸肌张力增高所致得角弓反张(受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S得影响)。
ﻫ(二)俯卧位训练1.俯卧楔形枕上,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伸展上抬得控制能力及肩部与双上肢得支持能力。
(注意:髋关节保持伸展位)2、俯卧Babath球、滚桶、平衡板上,利用重心不断得变换,诱发患儿保护性伸展反应,来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上抬得能力。
ﻫ3.爬行训练,通过患儿主动运动来增加头部得控制能力。
ﻫ(三)坐位训练ﻫ1、盘腿坐、长坐位,增加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同时提高腰部力量及坐位平衡训练。
2.患儿骑跨于母亲胸前,母子面对面进行头部控制能力得训练(注意:母子目光均应平视),同时增进母子间感情交流。
ﻫ3.采用颈部操来调节颈部得肌张力,增加颈部肌肉力量达到增强颈部控制能力。
ﻫ(具体方法:术者双手轻托患儿双下颌面,做头部得屈曲、伸展、侧屈、侧旋及环转来调整颈部肌群张力)。
ﻫ4.还可采用学步车带行走,在患儿行走过程中,逐渐自我调整异常得张力,恢复肌力,达到控制能力增强得目得。
ﻫ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以下三种方法来衡量头就是否在对称得中线上:(1)患儿仰卧向上瞧时,头不向两边转动,与躯干正中线保持一致:(2)患儿俯卧位(如:楔形枕、Bobath球、滚桶)时,头身呈一条直线;(3)患儿坐位,侧面瞧头在正中,不向前后倾倒,与躯干中线一致。
ﻫ(四)四肢不随意动作与姿势异常得训练本着“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抑制异常原始反射”得原则,结合患儿实际病情,采用相应得训练方法。
ﻫ1.应用梯背架,条形床,方凳训练患儿在坐、卧、跪、站、行走时身体维持中线位对称姿势,来抑制不自主得徐动,强化自身正常运动模式得建立。
ﻫ2。
台阶器,功率车,股四头肌得训练椅得使用,有增加下肢肌力,降低异常得肌张力,抑制不自主动作,强化正常运动模式得作用。
ﻫ3。
双杠一阶梯训练,协调四肢不全得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ﻫ4、上肢、手粗大及精细动作得训练,有加强手一眼协调能力,抑制异常模式与不自主运动,恢复上肢及手得运动功能。
ﻫ5、“行走三步曲”,根据患儿目前病情选用悬吊学步车,学步带,手推学步车得依次应用,来达到提高肌力,纠正肌张力不全,协调运动功能,之后,再针对出现得尖足,足内、外翻等畸形予以矫正。
对于年龄较大,病情严重得患儿,以手足徐动为主得混合型患儿,往往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TLS)得影响,患儿全身性痉挛不断增强得恶性循环中,同时以受到非对称异性颈紧张反射(ATNR)得影响,导致躯干及四肢部分旋转得现象,背部观察:可见一侧肌肉得短缩,并且躯干短缩,一侧得骨盆上提,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得姿势,双上肢不能合拢放在胸前,同时,头部偏向一侧,时间长久致胸锁乳突肌得肥厚。
术者采用手法或颈部操放松痉挛得肌肉,逐渐使患儿头控能力增强,纠正脊柱侧弯,放松紧张得肌肉,加强其拮抗肌肌力,预防产生更严重得畸形,充分活动关节,牵拉痉挛得上肢或下肢,抑制不自主得徐动(可采取下肢固定,上肢夹板约束),从而达到抑制不正常得原始反射,建立正常得运动模式得目得混合型脑瘫得训练常规(原则)ﻫ针对主要症状,突出重点,训练先后顺序应掌握一抬头,二挺腰,三练四肢,四体操得原则。
根据不同得体征,参照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得方法1.颞下颌关节训练,患儿被动(或进行训练。
ﻫ(一)鬼脸训练法ﻫ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肌肉张力,增强关2.面部表情肌训练节灵活性,恢复功能、ﻫ(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得协调性。
ﻫ(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ﻫ(3)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1.上ﻫ(二)医疗体操(就是运动疗法得基本形式与主要措施)ﻫ肢操(被动、主动运动)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
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ﻫ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伸展运动;ﻫ第三节屈肘运动;第四节环转运动。
ﻫ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得脑瘫患儿。
2 ﻫ.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ﻫ第一节屈膝屈髋运动;第二节双髋外展运动ﻫ第三节髋内、外旋运动;第四节屈、伸膝运动;第五节牵踝、摇踝运动;第六节屈、伸踝运动。
ﻫ适用范围:各型脑瘫患儿得下肢运动障碍、ﻫ以上得很多康复训练属于专业操作,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提醒到康复训练就是脑瘫恢复中不可缺少得治疗措施,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手术治疗,但就是后期都需要配合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方面得功能,详细得了解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选择更恰当得康复训练来配合孩子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