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心学解读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的心学解读

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120802 学号:3112002763 姓名:马赛

《西游记》一个伴随我童年的经典,尤其通过影视作品的展现,或许其故事情节现在已经相当熟悉了,喜欢里面的人,喜欢里面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因此也选了学校西游记的通识课,经过这短短的几节通识课让我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读了一遍《西游记》。

一直以为《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充满着妖魔鬼怪,或许也听到关于西游记的解说它是一部讽刺封建社会的小说,也许那时根本不了解心学,更不知道什么是心学,上了课才发现《西游记》是主张“心学”的,而且书中对儒、释、道皆有较深入的涉及。

或许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西游记》中蕴藏这如此之大的学问,以至于书中所提及的每个妖怪的来头、甚至于每个妖怪的出场顺序、兵器的重量都是经过作者的百般斟酌。比如书中又提到,孙悟空学道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所谓“灵台”就是儒家口中的心。所以孙悟空刚开始学道求仙其实就实在修心。王阳明心学中的许多说法都与孙悟空的修行相照应。

孙悟空出生于一巨石,本来不惹凡尘,在花果山生活得快活自在,一日看到老死的猿猴,于是产生了想长生不老的念头,特地拜师学艺,学成而来打的第一个妖怪就是混世魔王,为什么地一个打的妖怪要名为混世魔王呢,所谓“混世”显而易见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所以一开始,刚刚学成归来的悟空必须战胜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心学道理,并明确指出道体与人心的统一,孙悟空正是心的隐喻。“大圣齐天非假论”是说心学讲的道理都是实在的,大圣官封弼马是暗喻意出于心,是心的声音。猿和马只是心和意的象征,意之所在便是物,因而求理“莫外寻”,而应该在心中求。心即理、心外无物,所以说“万相归真从一理”。最后一句的“如来”指万事万物,“同契住双林”即殊途同归之意。这也是《西游记》中心学的体现之一。

从心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其实就是修心的历程,《西游记》以心为媒介,其中塑造了五个主要形象:孙悟空(心猿)、唐僧、八戒(人欲)、白龙马(意马)以及沙僧(践行)的成长过程都是禀承以修心为宗旨,磨砺意志,躬行践履,证明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修炼心性,奋斗努力,充分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彻见了心性的本源,从而展现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凸现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

古语有云“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通过本次通识课让我明白了很多,其实一个人要想提高人生的境界,其本质就是修心,而欲修心就必须怀有永远坚定地追求真理的信念。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纳百家之所思,这样也是提升自身境界的修心之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去不断的通过种种途径得到真理,不要如同井底之蛙一样可笑可悲,无论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收心,才能自如的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事!

谢谢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