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一类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其意义较为模糊,经常用来表达一种关系、语气或做结构衔接等功能。
文言文中的虚词有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虚词,本文将对其中的18个常见虚词进行归纳整理。
虚词的分类文言文中的虚词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等。
连词1.而: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
2.兮: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啊”等语气助词。
3.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就”等词。
4.又:表示递进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副词5.甚:用来加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十分”。
6.其: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
7.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全”。
8.未:表示尚未进行的动作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还没有”、“尚未”。
介词9.以:表示手段、方式、目的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以便”、“为了”。
10.为: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了”、“因为”。
11.以至:表示程度或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至于”、“以致”。
12.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以及”。
13.之: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14.之乎者也:用来引述他人的话或观点,表示说话者对他人言论的复述、叙述和引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据说”、“众所周知”。
15.乎: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
16.焉:用来表示处所、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在那里”。
17.自:表示主体的自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本身”。
18.至:表示程度、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直至”。
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下面将对每个虚词进行具体的用法解释,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虚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
一、“之”1、作代词(1)代人、事、物。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
2、作助词(1)结构助词,“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3、作动词,“到……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4、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地”“着”,或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三、“以”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以刀劈狼首”。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四、“于”1、作介词(1)在,从,到。
如“乃设九宾礼于庭”。
(2)“在……方面”“在……中”。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
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虚词虽不像实词那样具有实在的意义,但它们在句子中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影响句子的语气、结构和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及其用法。
一、之“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多样。
作代词时,它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比如“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之”,代指贤臣。
作动词,意思是“到……去”。
像“吾欲之南海”,就是“我想要到南海去”。
作助词时,情况较为复杂。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之”就是“的”的意思。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让“莲出淤泥而不染”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作“予独爱”的宾语。
用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像“何陋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中的“之”,就是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二、而“而”字常见的用法有: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和“好学”是并列的。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温故”之后接着“知新”。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吾恂恂而起”,“恂恂”修饰“起”的状态。
三、其“其”作代词用的情况较多。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其”代指狼。
指示代词,表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其人视端容寂”,“其”指那个人。
“其”还可以作副词用。
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许”。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其如土石何?”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要”。
“安陵君其许寡人!”四、以“以”作介词时,有多种含义。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 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呵斥。)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 【而】⑴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⑵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⑶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2. 【何】⑴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⑵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例: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⑶通“呵”,译为“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⑷与“何”有关的复合虚词【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 “为什么”。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贝M可如(《季氏将伐颛臾》)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总结一、文言虚词概述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用于构建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一类辅助词。
它们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但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得文言文更加严谨、精细,给文章增添了韵味和特殊的美感。
下面将就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二、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1. 然而:用于表示转折或让步。
例如:“然而人以夙沮至,则不能相救矣。
”(《墨子·非儒墨》)2. 虽:表示让步,“虽有急!」(《左传·庄公十三年》),表达强调与否定。
3. 而:偏正关系、“不扬而有翼”。
如“其民去父兄而不复返者,十五年”(《管子·股肱之段》)。
三、表示程度强调的虚词1. 甚:用于程度副词前,加强修饰作用。
如“日夜孜孜求索,思之甚多。
”(《史记·淮阴侯列传》)2. 颇:表示偏向或程度较深。
如“非深思熟虑,不可颇任天下。
”(《汉书·陈平传》)3. 宜:表示适当、应该的意思。
如“今者.”四、表示目的或结果的虚词1. 以:表示以某种手段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表伴随。
“以守土地则存亡未定。
”(《中庸》)2. 乎:表目标对象.“子行三则乎耳”( 子行三次,都出自其口)。
五、表示方式和方向的虚词1. 如何: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方法或方式。
“刺王母疾,人问成龙曰:‘如何治之?’”(《后汉书》)2. 所以:引导目的状语从句部分省略时可用。
3. 是以:因此。
“是以圣人去就而不重。
”六、表示时间关系的虚词1. 载:“言之无文,行有余力,则载” (《射覆篇》)2. 初:“太初有娀氏姓孤氏”(封神演义)七、表示肯定与否定的虚词1. 亦:“画地而趋,步未及舆;亦即牛山。
”(屈原《离骚》)2. 不已:不断、一直。
“好而言其美者也,则以好称之,不已。
”(《论语·学而篇》)八、表示语气的虚词1. 啊:“文君兮归来!”(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2. 兮:斥责。
如“出门入门,凶言相嗢”中是句维明显成分)、着急的样子。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文言虚词归纳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1.句末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例:壮士,能复饮乎?
(三)乎
(2)反问语气,答案明确在句中,译为“吗、呢”。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猜测语气,译为“吧”。 例:其皆出于此乎?
(4)感叹语气,译为“啊、呀”【形容词+乎】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宜:适宜的,正确的。)
5.固定结构
【何其】译为“多么”。 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 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 “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 (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 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 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 六 ) 且
(
六
2.副词。 标志:主语+且+谓语。
)
(1)表动作行为的暂时,译为“暂且、姑且”。
且
(且+动词)
例:且偷生。且放白鹿青崖间。
(2)表动作行动或情况在不久以后,译为“将要、将”。 (且+动词) 例:不出,火且尽。
(3)表示数目接近,译为“将近、几近”。 (且+数词) 例:年且九十。
(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 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 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 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 “凭 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 “怎 么样”、“怎么办”。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文言虚词是文言语言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它们通常不具有独立含义,而是用于补充、连接、修饰或限制其他词语。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1.之: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例如:“红掌拨清波,青鸟啄春蟾之卵。
”2.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吾儿欲何为乎?”“天地之间,乎哉其间也。
”3.而:表示递进、并列、转折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但是”。
例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怀旧而不怀惜。
”4.所:用于动词前,表示被动、被作用的对象。
例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兮:用于句末,表示语气的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兮。
”6.焉:表示动作、状态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上焉能见?”“此言易以鲜,此行易以全,此事难并焉。
”7.使:表示目的、结果或让步。
例如:“春风吹又生,桃花树下笑开颜,使人偷垂涕。
”8.其:表示代词的所有格,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她的”、“它的”。
例如:“庭中有奇树,枝叶生幽阴,如君家何独有,河上且看津渡船。
”9.以:用于动词前,表示方式、手段,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
例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以身后者,不可得见。
”10.于: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表示比较、程度等。
例如:“天地之间,何其繁华,万物之间,何其纷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上只是一部分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文言虚词还有很多,并且其用法与具体的上下文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文言语言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没有具体意义或意义模糊的词语,主要用于构建句子结构、衔接语意关系,或者表示语气、情感等。
以下列举了30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常见用法和意义:1.乃:表达原因、结果等关系,相当于“因为”、“所以”。
2.之:起连接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等。
3.以:表示目的、手段、条件等,相当于“为了”、“用”、“如果”等。
4.为:起连接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为”等。
5.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然而”。
6.乎:用于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7.亦:表示“也”、“还”等,用于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8.方:表示目的、结果等,相当于“为了”、“以至于”等。
9.将:表示将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要”、“将要”等。
10.故:表示原因、结果、连词等,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11.即:表示连词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就是”、“也即是”等。
12.乃:表示结果、动作让渡等,相当于“才”、“只是”等。
13.焉:表示地点、程度、方式等,相当于“在哪里”、“多少”等。
14.过:表示经历、肯定、能力等,相当于“经历”、“必定”等。
15.然:表示转折、结果等,相当于“但是”、“如此”等。
16.及:表示连接、接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跟”等。
17.岂: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非”等。
18.以: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如果”等。
19.抑:表示抑制、转折等,相当于“却”、“而是”等。
20.境:表示状态、程度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等。
21.虽:表示转折、让步等,相当于“虽然”、“不过”等。
22.奈:表示无奈、惋惜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可怜”等。
23.还:表示还回、表示程度等,相当于“还给”、“更加”等。
24.物:泛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东西”、“物品”等。
25.必:表示肯定、必须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必须”等。
高考文言文常见的虚词用法汇总(25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的虚词用法汇总(25个)一、其1.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二、于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为学》)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三、以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四、而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一、文言文的用法解析1. “者”字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中,“者”字多用作指示代词或标志性词语,表示前面所述内容的人或事物。
它通常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能够确定并说明其所指。
例如:“吾闻贞良之士,则莫如中岳也。
”(《尔雅·释典》)这里,“者”字指示“貞良之士”,强调了“中岳”具备成为贞良之士的特点或条件。
2. “之”字的用法及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可作两种不同用法:一是作名词性后缀,在古汉语中承担着表达范围和领域的功能;二是作介词,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大抵人生在世须安分守己,以养身体而拚图者甚少。
”(《石鼓经序》)这句话中,“之”表达了养身体和拚图皆属于人生在世该遵守的范围。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探究1. 虚词“不”的使用及含义阐释“不”是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在文言文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否定、非或不愿意。
例如:“夫抽奖受若干价者,或遗进厌交,申则能不能备闻乎?”(《汉书·律历志》)这句话中,“不”表达了遗漏和无法补齐的意思。
2. 虚词“可”的多重含义“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含义繁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示可能性、助动词、假设语气等。
例如:“凡备序马以待仪者闻上声,则可欲进也。
”(《尔雅·释典》)这句话中,“可”表达了可能要前进的意愿。
3. 虚词“皆”的普遍性和泛指性“皆”字是常用虚词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普遍性和泛指性的特点。
它可以代替几乎全部人或事物,起到概括整体或统一集体的作用。
例如:“今天下人皆以身利心命不振。
”(清朝·纳兰性德《虞美人·倾国倾城倾帝京》)这句话中,“皆”表示了整个世界的人都具有类似的心境。
三、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表达1. 虚词“曰”的引述功能“曰”字在古代用作引述,起着标明话语的功能。
它通常出现在对话或引述他人说过的话后面。
例如:“仲尼曰:‘君子贫而无怨,富而不骄;交之以礼,毋因乎其外罪也’。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
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
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例句:“上得则兼备六艺,下达则原本清净一无是非。
”2. 虚化助词:当“得”置于动词之后时,可以虚化动作的行为者。
例句:“黄昏未晩,犹得及入城。
”六、“焉”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焉”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问题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曷以遗君?”2. 介词或方位副词:在表示地点、时间、状态等方面,“焉”可起到介词或方位副词的作用。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一、介词介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诗句中的成分。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需要我们了解。
1.以:表示目标、标志,例如“以德报怨”、“以冬日之北”;2.若:表示条件、假设,例如“若故而动”、“如若乃尔”;3.因:表示原因,例如“因其疾于东道,参人所不入也”、“非辨於事者以因人也”;4.为:表示目的、结果,例如“为民请命”、“遂为丞相”。
二、连词连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或句子内部的成分。
1.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强调两个事项同时存在,“予发愤图强,并且自立于江湖之上”;2.但是:表示一个转折关系,“我知与汝友好已久,但是今日为僵局所困,情形难保”。
三、助词助词在文言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表明语法关系,在修饰谓语动词时还能够体现主谓一致。
1.之: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起到形容、代替的作用,“汝辩之高也”、“贤之人也”;2.乎:与疑问词结合使用,用来构成疑问句,“何事乎?”、“焉视天下人乎?”;3.以:可以表示手段、原因等,“以巧力而知荣辱者”。
此外,它还可以引导结果状语从句,“星罗棋布,靡有不至者以德运之”。
四、副词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虚词。
1.已: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夫子年已老矣”、“吾闻已久”;2.甚至:表达程度之深,“众勉而奋甚至于危难时刻”、“真可谓孔道所尽也矣”。
五、叹词叹词是用来表达感慨、惊讶等情绪的虚词。
1.咳/呜呼/唉:表示悲伤、不快或遗憾,“世亦远矣哀咳歌了”、“唉我心愁苦欲绝!”;2.哇:表示赞美或惊讶,“哇!花开得真美啊!”。
六、时语气助词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用于表示推测、猜测等含义的虚词。
1.或:表示不确定性或提出选择,“或是准备充分,或是不思考后果”;2.庶几/免则:表示假设或推测,“庶几以理投之,则天道将上佑我”。
七、语气词在表达感情和语气方面,文言文还使用一些特定的虚词。
1.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吾即位之年,然而朏笑者甚众”;2.遽然:表示动作突然发生,“遽然号古堡前而屈膝礼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而】⑴作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②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表递进,译为“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⑦表修饰,译为“着、地、的”。
例:吾尝跂而望矣(《劝学》)⑧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⑵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⑶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译为“才,方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而况】即“何况”,表反问的语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2.【何】⑴作疑问代词①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作定语,译为“什么”。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⑵作疑问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
例: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⑶通“呵”,译为“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⑷与“何”有关的复合虚词【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例: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反问语气。
例: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何许】译为“什么地方”。
例: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大铁椎传》)【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表程度。
例: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乎】⑴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语气。
译为“吗、呢”。
例: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④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译为“啊、呀”等。
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⑵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⑶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4.【乃】⑴作副词①表顺承,译为“就”。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表条件,译为“才”。
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③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④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译为“只”等。
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⑤表判断,用在判断句中,译为“是、就是”。
例: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⑵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⑶与“乃”有关的复合虚词【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5.【其】⑴作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们)的”。
例: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②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译为“他”。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③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④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⑵作副词①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⑶作连词①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⑷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路曼曼其修远兮(《离骚》)6.【且】⑴作连词①表递进,译为“而且”“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②表让步,译为“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③表并列,译为“又”“和”。
例: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⑵作副词①将,将要。
例: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暂且,姑且。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⑶与“且”有关的复合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7.【若】⑴作动词①像,好像。
例:背若太山(《逍遥游》)②及,比得上。
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作代词①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们)的”。
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⑶作连词①表假设,译为“如果”“假设”等。
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②表揣测,译为“好像”“似乎”。
例: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⑷与“若”有关的复合虚词【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近似“要说那”“像那”之意。
例: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8.【所】⑴作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⑵作助词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③“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⑶与“所”有关的复合虚词【所谓】所说的。
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到处,所在之处。
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9.【为】⑴作动词,读wéi①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应该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②以为,认为。
例: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③判断词,是。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⑵作介词,读wèi①表被动,译为“被”。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②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例: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③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例: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鸿门宴》)④对,向。
例:为之奈何?(《鸿门宴》)⑶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读wéi。
例: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10.【焉】⑴作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 “于此” “于彼”。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⑵作代词①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之”。
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②作指示代词,译为“这里”“那里”。
例: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③作疑问代词,译为“哪里”“怎么”。
例: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⑶作语气词①作句末语气词,相等于“了、啊、呢”。
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⑷作助词充当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例: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11.【也】⑴句末语气词①表示判断语气。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③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⑤表示祈使语气。
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⑵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⑶与“也”有关的复合虚词【……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2.【以】⑴作介词①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⑤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⑥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根据”。
例: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⑵作连词①表并列或递进,译为“又、而且、并且”等。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表承接。
③表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来”“用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