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机械类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类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类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机械类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械类方向的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1 [1] 王遐.随车起重机行业扫描[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3):68-71 [2] 王金诺,于兰峰.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 卢章平,张艳.不同有限元分析网格的.转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6):10-14 [4] 朱秀娟.有限元分析网格划分的关键技巧[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1):185-186 [5] 姚卫星.结构疲劳寿命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50-54 [6] 桥斌.国内外随车起重机的对比[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7):91-92 [7] 王欣,黄琳.起重机伸缩臂截面拓扑优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3):374-379 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2 1 金会庆.驾驶适性.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 蔡辉、张颖、倪宗瓒等.Delphi法中评价专家的筛选.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5,1:49~55. 3 侯定丕.管理科学定量分析引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4 王有森.德尔菲法. 医学科研管理学(刘海林主编.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79~289. 5 安徽省劳动保护教育中心编.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及其编制说明汇编第三辑,1987. 6 Kaoru Ishikawa. Guide to Quality Control.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Tokyo. 1982:42~49 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3 [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 [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 [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 [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 [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4 [1] 邹银辉.煤岩体声发射传播机理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贾宝新,李国臻.矿山地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研究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0,35(12):2045-2048 [3] 柳云龙,田有,冯晅,等.微震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4):1801-1808 [4] 徐剑平,陈清礼,刘波,等.微震监测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1,7(1):89-82 [5] 汪向阳,陈世利.基于地震波的油气管道安全监测[J].电子测量技术, 2008, 31(7): 121-123 [6] 何平.地铁运营对环境的振动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7]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 [8] 崔自治.土力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9] 许红杰,夏永学,蓝航 ,等.微震活动规律及其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J]. 煤矿开采,2012,17(2):93-95、16 [10] 李铁,张建伟,吕毓国,等.采掘活动与矿震关系[J].煤炭学报,2011,36(12):2127-2132 [11] 陈颙.岩石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 秦树人,季忠,尹爱军.工程信号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3] 董越. SF6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及振动信号的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4] 张谦.基于地脉动观测的城市地区工程场地动参数及反演地下结构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15] 刘振武,撒利明,巫芙蓉,等.中国石油集团非常规油气微地震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48(5):843-853 [16] 聂伟荣.多传感器探测与控制网络技术-地面运动目标震动信号探测与识别[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1(6). [17] T. Damarla and D. Ufford,Personnel detection using ground sensors[J].Proc. of SPIE, Orlando,FL, 2007, vol. 656205, 1-10.。

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参考文献:
1. 张宗印, 杨爱民, 张晓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3): 1-14.
这篇文献综述了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的研究进展,对机械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2. 陆朝阳, 乔建平. 机械设计的新思维与新方法[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8, 37(11): 1677-1685.
本文介绍了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探讨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3. 吴炳方, 何平, 张晓光.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思维[J]. 机械工程师, 2019, 50(13): 1-6.
这篇文章讨论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思维,探讨了机械设计在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发展方向。

4. 张峰, 王立生, 张明. 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研究与发展[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0, 50(8): 1-9.
本文综述了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研究与发展,分析了机械设计在仿真、优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趋势。

5. 雷磊, 邱志伟.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1, 40(7): 1076-1082.
这篇文章讨论了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挑战,分析了机械设计在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机协同方面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一些关于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参考文献,可以通过检索相关论文数据库获取详细信息。

机械实习报告参考文献

机械实习报告参考文献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实习。

本文将介绍机械实习报告的参考文献,以供同学们参考。

二、机械实习报告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该书是一本经典的机械设计手册,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设计实例。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性能、选型和计算方法,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该书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设备和工艺流程。

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热处理工艺和装配工艺,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机械制造工艺、设备、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

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机械制造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机械工程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该书详细介绍了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选用原则和加工工艺。

书中涵盖了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机械设计规范》(GB 50095-2011)该书是我国机械设计领域的权威规范,规定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可以参考该书中的相关规范,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6. 《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该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机械设计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性能、选型和计算方法。

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设计实例,对于机械实习报告的撰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该书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设备和工艺流程。

机械设计方面的外文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方面的外文参考文献

Set of NN weights w!p) li=1, ... ,NW;p=l, ... ,L
Stage III Computation of membership functions for NN weights
FuzyNN with weights membership functions Pi = p(w~p»
inequalities (l-2KIL)::;; IX < (l-2(K-I)/L , where: K = kLa . Ita - numbers of
weight values on the left or right hand sides of w, respectively. In case of a E
There are three possibilities to formulating fuzzy networks. The first one corresponds to the neural network with crisp parameters (called for short NN weights) and performing computations on interval variables [8]. Much advanced are NNs with crisp inputs and outputs but their processing is performed on fuzzyfied variables with fuzzy reasoning rules, cf. fuzzy inference systems [4]. The third class is associated with full fuzzification of transmitted signals, NN weights and neurons of a fuzzy NN [2]. A more numerically efficient approach depends on joining simple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signals and NN parameters with interval arithmetics [7].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引言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需要参考相关文献来支持自己的研究和设计。

本文将为机械毕业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文献,包括机械工程基础、设计原理与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传动与控制等方面的文献。

1. 机械工程基础•Joseph Edward Shigley, Charles R. Mischke, Richard Gordon Budynas.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0.(《机械工程设计》)•R. L. Norton. Design of Machine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Mechanisms and Machines. McGraw-HillScience/Engineering/Math, 2018.(《机械设计:机构与机器的综合与分析导论》)•V. B. Bhandari. Design of Machine Elements.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6.(《机械元件设计》)这些文献将为机械工程毕业设计提供基础的机械设计知识,包括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设计原理与方法•Alexander Slocum.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CRC Press, 1992.(《精密机械设计》)•Pahl, C. G., Beitz, W., & Feldhusen, J. & H. Engineering Design: A Systematic Approach. Springer, 2007.(《工程设计:一种系统的方法》)•Ulrich,.K.T, & Eppinger, S.D.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McGraw-Hill Education, 2010.(《产品设计与开发》)这些文献涵盖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包括精密机械设计、工程设计方法和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为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提供指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思想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运用国家标准、手册、资料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独立工作能力。

二、毕业论文课题类型 1. 工程设计类课题工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工程预定功能进行构思、规划及表达。

机械产品设计类型依据特点分为开发型、改进型、技术引进等三种类型。

机械产品设计要求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外观质量。

2. 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包含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以技术为目标探讨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使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相衔接。

开发研究是运用研究及经验性的知识为开发新产品、新装置和新方法或对现有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3. 软件工程类课题软件工程类课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本专业领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因时间限制通常只进行小规模软件开发。

三、选题 1自主选题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生产实际中取材进行自拟题目设计。

2根椐下列课题进行选题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类课题的选题内容有 1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 2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3机械产品的动力与传动设计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6机械工艺装备设计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等 7专用机床和专业设备设计 8机械电子产品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和监控1无轨运行运输小车的设计小车总体设计及行走机构、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机械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机械设计方面的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孟宪义
简介:该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参考书,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设计计算、零件的选型和标准等内容。

2. 《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赵春霞、王玲
简介:该书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轴系设计、连接设计、机构设计等内容,适合初学者学习机械设计的入门参考书。

3. 《机械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文君、常国栋、刘守昆
简介:该书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包括创新设计、机械运动学与动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机械装置设计等内容,适合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师参考。

4. 《机械设计》(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何昌树、郝晓磊、李文义
简介:该书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零件设计、机构设计、机械装置设计等内容,适合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师参考。

5. 《机械设计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潘德舟、张鹏
简介:该书是一本机械设计方面的习题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零件设计、机构设计等习题,适合学生和工程师进行机械设计的习题练习和实践。

以上是一些机械设计方面的参考文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进行参考和学习。

机械 毕业设计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机械 毕业设计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 引言数控铣床今后将向中高挡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但是数控回转工作台更有发展前途,它是一种可以实现圆周进给和分度运动的工作台,它常被使用于卧式的镗床和加工中心上,可提高加工效率,完成更多的工艺,它主要由原动力、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工作台等部分组成,并可进行间隙消除和蜗轮加紧,是一种很实用的加工工具。

1.1 研究数控回转台的意义大型飞机、轿车生产线、重型船舶柴油机这些各行各业关键装备的加工制造,都要依靠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来完成。

这些行业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等,都受到了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这些“工作母机”的水平制约。

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实现制造技术和工业现代化的基石,其性能、质量和拥有量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无不重视控制高端制造装备这一产业制高点,重视用高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支撑高端制造,保持产业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数控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控机车是数控技术最普遍的应用。

数控回转工作台是一种可以实现圆周进给和分度运动的工作台,它常被使用于卧式的镗床和加工中心上,可提高加工效率,完成更多的工艺,它主要由原动力、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工作台等部分组成,并可进行间隙消除和蜗轮加紧,是一种很实用的加工工具。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它的原理和机械结构的设计。

数控机床的圆周进给由回转工作台完成,称为数控机床的第四轴;回转工作台可以与X、Y、Z三个坐标轴联动,从而加工出各种球、圆弧曲线等。

回转工作台可以实现精确的自动分度,扩大了数控机床加工范围。

数控回转台的出现必将给数控机床带来质的飞跃,从而加工出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为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必将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推向高潮。

机械类参考文献

机械类参考文献

机械类参考文献
1、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

4、高志,黄纯颖:机械创新设计。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

9、颜鸿森。

姚燕安。

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

12、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

13、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

14、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在机械工程领域,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自己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启发。

本文将介绍几本经典的机械工程参考书籍,希望能为机械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该书由机械工程师亨利·S.卡尔森和查尔斯·R.吉尔摩合著,详细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计算公式,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机械工程师,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巧。

《机械设计手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该书由机械工程师理查德·G.布德曼编著,覆盖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力学、机械元件设计、传动系统、机械振动等。

书中的内容简洁明了,配有大量的图表和实例,非常适合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无论是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还是需要查找某个具体设计参数,这本书都能给予很好的指导。

《机械设计手册》是一本广受欢迎的机械工程参考书。

该书由机械工程师李明编著,深入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机械元件的设计原理、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等。

书中的内容全面而详细,结合了理论和实践,非常适合机械工程师的学习和参考。

无论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还是在工程实践中,这本书都能给予很好的帮助。

《机械设计实习指导书》是一本针对机械工程实习的指导书。

该书由机械工程师张强编著,详细介绍了机械设计实习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实习案例,以及实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本书,机械工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的实践过程,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上述几本经典的参考书籍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机械工程参考文献值得推荐。

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机械设计原理》等。

这些书籍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对于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设计需求,都能提供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机械原理科室的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科室的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科室的参考文献范文一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陈铁鸣主编,机械设计(修订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钱学森,刘再复.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5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王平洋.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汪应洛,陶谦坎.系统工程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汤兵勇等环境系统工程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施仁,刘文江.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冯纯伯.自动化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戴绪愚,张开逊等.现代高技术丛书——自动化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范文二杨嘉墀.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陈士橹.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北京:宇航出版社,1998邵惠鹤.工业过程高级控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丁飚,章以均,刘新良.人类手、脚,脑的延伸——自动化新技术(构造未来的高技术丛书10).北京:金盾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8金以慧,郭仲伟.过程系统控制与管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蒋慰孙,俞金寿.过程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孙自强.生产过程自动比及仪表.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徐延万.弹道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北京:宇航出版社,1999侯志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邵裕森,戴先中.过程控制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张建钢,胡大泽.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于功弟.2l世纪工业的主导——CIMS.电脑开发与应用,1994.7(3)34赵欣宇,柴天佑,赵新力.CIMS与CIPS体系结构对比分析的研究.信息与控制,1998,27(4)。

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一)[1] 王遐.随车起重机行业扫描[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3):68-71[2] 王金诺,于兰峰.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3] 卢章平,张艳.不同有限元分析网格的转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6):10-14[4] 朱秀娟.有限元分析网格划分的关键技巧[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9(1):185-186[5] 姚卫星.结构疲劳寿命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50-54[6] 桥斌.国内外随车起重机的对比[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7):91-92[7] 王欣,黄琳.起重机伸缩臂截面拓扑优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3):374-379[8] 须雷.国外起重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博览,2012(32):241[9] 张质文,王金诺.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0] 杨育坤.国外随车起重机的生产与发展[J].工程机械,1994(11):31-34[11] 刘宇,黄琳.起重机伸缩臂最优截面形式的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3(1):65-69[12] 张青,张瑞军.工程起重机结构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3] 邓胜达,张建军.汽车起重机吊臂旁弯现象的分析[J].建筑机械化,2010(11):39-41[14] 李志敏.伸缩吊臂滑块局部应力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15] 蒋红旗.汽车起重机吊臂有限元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5(2):9-11[16]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GB/T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7] 张宇,张仲鹏.类椭圆截面吊臂的约束扭转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3):237-239。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篇一: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大全)】part1中文[1] 巩云鹏、田万禄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2] 孙志礼,冷兴聚,魏严刚等主编. 机械设计.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3] 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 理论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5]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6] 孙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 高泽远,王金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87[8] 喻子建,张磊、邵伟平、喻子建主编.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题分析.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9] 张玉,刘平主编.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9[10]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化学工业出版社part2中文[1]《煤矿总工程师工作指南》编委会编著. 《矿总工程师工作指南》(上).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7[2] 严万生等编著.《矿山固定机械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5,第1版[3]孙玉蓉等编著.《矿井提升设备》.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1,第1版[4] 中国矿业学院主编. 《矿井提升设备》.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9,第1版[5] 煤炭工业部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第1版[6] 谢锡纯,李晓豁主编.《矿山机械与设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7] 能源部制定.《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8] 王志勇等编.《煤矿专用设备设计计算》.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9] 彭兆行编.《矿山提升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10]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王昆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 机械设计手册/上册,《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12]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册,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14]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郭奇亮等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1[15] 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第二卷,汪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8[16] 矿山提升机械设计,潘英编,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12[17] 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8]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孔庆华、刘传绍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2part3英文1、‘‘how can a bill of materials be de?ned so that all possible products can be built ef?ciently?’’ one way to answer it is to de?ne a set of components (calledmodules), each of which contains a set of primary functions.an individual product is then built by combining selected modules.【1】 bruno agard,bernard penz. a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based on a clustering approach to determine bills of materials for a large product family. int. j. productioneconomics 117 (2009) 389–401.2、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ed ontology for product family modelling that is able to automatically suggestsemantically-related annotation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repository.【2】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ed ontology for product family modell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5 (2011) 147–161.3、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stablish a methodology for an effective working of recon?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rmss). these systems are the next step in manufacturing, allowing the production of any quantity of highly customised and complex products together with the bene?ts of mass production.【3】 r.galan,j.racero,i.eguia,j.m.garcia.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product families formation in recon?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3 (2007) 489–502.4、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is investigated that optimizes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resulting supply chain while choosing the product variants and can de?ne the product family and its supply chain simultaneously.【4】 jacques lamothe,khaled hadj-hamou,michel aldanondo.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selecting a product family and designing its supply chai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9 (2006) 1030–1047.5、this paper presents lcp-families, a concept to develop reference rang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new product. a new product can be catalogued asenvironmentally better or worse than a percentage of its competitors, depending on what position it occupies in its lcp-family.【5】 daniel collado-ruiz,hesamedin ostad-ahmad-ghorabi. comparing lca results out of competing products: developing reference ranges from a product family approac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8 (2010) 355–364.6、this paper has proposed a cooperative co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optimal design of product family with multi–level commonality .【6】 l.schulze,l.li. cooperative co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product family design.7、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a decision framework by whicha ?rm can manage generational product replacements under stochastic technological changes.【7】 heng liu,ozalp ozer. managing a product family under stochastic technological changes.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122 (2009) 567–580.8、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 product family ontology to save time for the ontology development in design engineering.【8】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 multi-facet product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using semantically annotated product family ont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46 (2010) 479–493.9、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product variety analysis (pva) approach to coordinated and synchronized fows of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among various supply chain members.【9】 petri helo,qianli xu,kristianto,roger jianxin jiao. product family design and logistic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10、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product family design architecture that satisfies customer requirements with minimal efforts.【10】 taioun kim,hae kyung lee,eun mi youn. product family design based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11、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using semantic annotation for ontology based decision support in product family design.【11】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 using semantic annotation for ontology based decision support in product family designpart4中文英文[1] 陈维健,齐秀丽,肖林京,张开如. 矿山运输与提升机械.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2] 王启广,李炳文,黄嘉兴,采掘机械与支护设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3] 陶驰东.采掘机械(修订版).北京:煤矿工业出版社,1993[4] 孙广义,郭忠平.采煤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5] 张景松.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之流体机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6]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李树伟.矿山供电.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8] 于岩,李维坚.运输机械设计.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9] 煤矿安全规程, 原国家安监局、煤矿安监局16号令2005年[10] 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1]tugomir surina, clyde herrick.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copyright 1964 b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20~250[12] developing trend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ma tong –sheng. safety and production department, hei longjiang coal group, ha erbin150090,chinapart5中文[1]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学[m]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2]机械设计手册(1—5卷)[3]邓文英,郭晓鹏.金属工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刘品,徐晓希.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5]王昆,何小柏,汪信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朱冬梅,胥北澜.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杨可帧,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m],搞成教育出版社,1999年[9]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张也影,流体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2]张学政,李家枢.金属工艺学实习材料[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3]史美堂,金属材料[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4]黄常艺,严晋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m],机械工艺出版社,2005年[15]齐宝玲.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6]张启先.空间机构的分析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7]史习敏,黎永明.精密机构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8]施立亭.仪表机构零件,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年[19]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2000年[20]相关产品设计说明书part6中文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part7中文英文[1] cole thompson associates.“director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1999.[2] ester dyson.a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release 2.0:1997.[3] 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2001,16(2):99-102.[4] 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 裴仁清,机电一体化原理,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7] 李庆芬,机电工程专业英语,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8] 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篇二: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篇三:机械毕业设计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 引言数控铣床今后将向中高挡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机械设计第十版参考文献格式

机械设计第十版参考文献格式

机械设计第十版参考文献格式机械设计第十版参考文献格式:一般来说,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核心引文(Core Citation)和技术书目(Tech Catalog)指南进行格式化引用工作。

在机械设计的参考文献格式中,其信息可以分为普通参考文献和网上参考文献两类:一、普通参考文献1、短文章或文献小量引用[Author1, Year]——[short article title], [Publisher].2、文献较多引用[Author1, Year]——[book title], [Publisher].3、期刊文献引用[Author1, Year]——[article title], [Journal Name], [vol.], [page numbers].4、报纸文献引用[Author1, Year]——[news name], [day/month/year], [Page].二、网上参考文献1、问答引用[Author1, Year]——[question title], [website name], [retrieved date].2、网页引用[Author1, Year]——[web page title], [url], [retrieved date].3、论坛引用[Author1, Year]——[forum topic], [website name], [retrieved date].4、博客文章引用[Author1, Year]——[blog post title], [website name], [retrieved date].5、视频剪辑引用[Author1, Year]——[video episode title and season], [website name], [retrieved date].三、特殊参考文献引用1、拷贝参考文献引用[Author1, Year]——[copied document title], [Publisher].2、多媒体参考文献引用[Author1, Year]——[multimedia material title], [Publisher].。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参考文献:-Budynas, R.G., and Nisbett, J.K. (2016). Shigley'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10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这本经典教材是机械设计领域的权威之作,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选择、零件和装配设计、机构设计等。

-Norton, R.L. (2015). Machine Desig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5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这本书通过提供一系列实例和案例研究,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技术。

-Juvinall, R.C., and Marshek, K.M. (2011). Fundamentals of Machine Component Design. 5th Edition. Wiley.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机械元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轴、齿轮、联轴器等常见元件的设计与计算。

- Mott, R.L. (2012). Machine Elements in Mechanical Design. 5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这本书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轴、齿轮、带传动、联轴器、轴承等元件的设计和选择。

2. 机械制造工艺参考文献:- Kalpakjian, S., and Schmid, S.R. (2013).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7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这本书涵盖了现代制造工程和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加工、成型、焊接、表面处理、数控加工等。

-Groover, M.P. (2010). Fundamental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Processes, and Systems. 4th Edition. Wiley. 这本书介绍了现代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和处理、加工工艺、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专业的论文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控制、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等相关知识,所以本文将从这些角度出发。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帮助到您。

[1]肖嘉池.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2:263-264.[2]曹恩国,刘坤,吉硕,孙震源,徐洪伟,骆星吉. 减重站起康复训练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05:1558-1566.[3]谷雨,郑宏,许晓航,郑朝晖. 基于CICP的机械臂多目标定位与抓取[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18:189-194.[4]江荣浩. 探究制药机械功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设备工程,2019,14:208-209.[5]吴军,由龙涛. 机械完工管理在国际火电建设项目中的应用[J]. 管理观察,2019,25:26-28.[6]张志飞,孙毅,向锦武,李道春. 直升机驾驶机器人机械腿的动力学分析[J]. 计算机仿真,2019,09:85-90.[7]. 索尔维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产品强化植入机械[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8,02:60-61.[8]魏雪丽. 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也需人文关怀[J]. 教学与管理,2018,02:8-9.[9]. 富阳思达机械有限公司[J]. 农产品加工,2018,01:89.[10]周锋,林楠,陈小平. 基于六维线性插值的六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方程求解方法[J]. 计算机应用,2018,02:563-567.[11]宦婧,周伟祝,赵媛. 基于智能感应的多自由度机械臂系统的设计实现[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8,02:397-401.[12]李泰国,李文新,王伟文,高家祺. 基于OpenGL空间机械臂三维重构可视化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8,01:178-181+187.[13]苏文成,卢章平.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争议浅析——以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8,02:22-28+43.[14]邓晓燕,林灿光,施翔宇,吴泽荣,陈浩彬. 五自由度机械臂三维建模与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3:118-122.[15]徐俏娬. 旋转机械电动振动台的PLC自动控制器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01:128-131+144.[16]王翠竹. 用心探索、持之以恒,铸就专业与品质——访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韧[J]. 食品安全导刊,2018,Z1:52-53.[17]陈珂,沈建新,田威,傅宇文. 核磁环境下的腹腔穿刺手术机械臂设计[J]. 医疗卫生装备,2018,02:18-23+64.[18]孙建,方绿茵,李明,吴凯峰. 可穿戴式助残机械腿的结构设计与分析[J]. 机电信息,2018,06:73-74.[19]陈继红,陈文王,邹文哲. 一种电子机械故障听诊器的简易检测方法[J]. 上海计量测试,2018,01:38-39.[20]孙学军,贺德方,彭洁,张英杰,齐俊景. 基于专利数据的化纤机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现代情报,2018,07:148-159.[21]聂时君,谢常清.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为契机机械类课程建设和考核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7:158-160.[22]黄洋,姜文刚. 示教机械臂姿态解算改进方法仿真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15:126-130+138.[23]吴浩. 你看到的并不是你知道的——浅谈虚拟系统跟踪与定位[J]. 现代电视技术,2018,06:120-124.[24]张蕾. 基于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门控制方法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2018,07:61-63.[25]唐日成,宋伟,李泽萱,滕旭阳,郑艺彬. 基于ARDUNO单片机的魔方机器人解决方案——机械变换控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7:267-268.[26]荚启波,王振荣,郭帅. 画线机器人机械臂力矩最优轨迹优化方法[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07:120-122.[27]冯乐. 知识管理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J]. 福建电脑,2018,07:158-159.[28]王翠竹. 秉承不变的信念,创造适用的产品——访渡边食品机械(河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平[J]. 食品安全导刊,2018,19:30-31.[29]穆海芳,李明. 变频调速控制机械合金化Cu_(50)Ni_(30)C_(20)性能分析[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37-39.[30]任晓龙. 一种多器官机械灌注系统方案设计[J]. 机电工程技术,2018,04:86-88.[31]曲旭东,陈济. 机械性窒息死亡他杀案件各要素与被害人间熟悉度的关联性分析[J]. 广东公安科技,2018,01:74-76.[32]李姝杨. 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手部抖动便携式治疗仪的设计[J]. 中国科技产业,2018,04:74-77.[33]陶俊,王晓峰,韩仲熙,冯博,南海,谢中元,黄亚峰. 铝粉/聚四氟乙烯机械活化含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2018,06:894-898.[34]汪荣华. 探究制药机械功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6:42-43.[35]王增丽,申迎峰,王宗明,王振波. 流体机械性能测试及模拟系统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4:106-109+139.[36]赵荣珍,孙业北,邓林峰. 自适应NWFE-KFCM算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辨识中的应用[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04:820-828.[37]唐继红. 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问题研究——以检察业务部门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1:131-134.[38]刘辉. 面向机械类专业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探究[J]. 福建电脑,2018,04:170+42.[39]侯严庭. 基于Three.js的机械产品自动装配演示[J]. 软件工程,2018,03:23-26.[40]林嘉鑫,哀薇,刘少君. 基于面结构光的机械工件三维扫描系统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03:187-190.[41]康逸儒,沈汉林,罗欣.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自适应抑制关键参数辨识[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04:155-156+159.[42]倪宁宁. 江苏卫视2018广州跨年演唱会的制作——灯光设计方案[J]. 现代电视技术,2018,03:74-77+81.[43]张媛媛,原思聪,郭田奇. 基于Lasso与RFE特征消除的RVM 旋转机械故障预测[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08:149-153.[44]牟虹,何思静,窦雪,祖庆芝. “中国制造”时代机械产品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档案管理,2018,02:48-50.[45]侯大鹏. 排除机械电子设备中电气干扰的主要措施[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05:239-240.[46]高菲,李亚松. 浅谈加强市政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02:54-55.[47]刘增辉,魏金波,霍鲁锋,陈希志,贾广腾,王志坤. 新型智能撒肥机研究与设计[J]. 农产品加工,2018,08:65-66+69.[48]杨亮,郭志军,李文生,王博轩. 基于视觉伺服的桌面型机械臂创新实验平台研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5:92-94+101.[49]马睿,张志明,许春权. 基于语音控制的机械臂3D虚拟操作实验平台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5:126-130.[50]汪步云,刘三民,赵森严. 机械专业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探索[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10:49-52.[51]杨儒骁,李雨婷. 基于MATLAB和Arduino的小型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05:80-82.[52]王翠竹. 专注、调研、开发,只为做好食品包装及配套方案[J]. 食品安全导刊,2018,13:54-55.[53]周韦溪. 基于损伤类型及程度的机械性损伤法医鉴定研究[J]. 法制博览,2018,14:248.[54]朱飞龙. 试论制药机械设计要点分析[J]. 数码世界,2018,05:498-499.[55]辛礼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械模糊理论设计思路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4:30-31.[56]赵海滨,刘冲,陆志国,颜世玉,于清文.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欠驱动机械臂仿真实验[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06:135-138+143.[57]吕伟平,盘新才. 服用安眠药后被活埋致死的法医学鉴定[J]. 广东公安科技,2018,02:63+69.[58]杨小林. 法医学中机械性损伤的分析与解释[J]. 法制与社会,2018,16:66-67.[59]刘云飞,胡盛斌,李洋,李宝磊,徐恩松,钱雨辰.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机械臂滑模控制[J]. 计算机时代,2019,01:1-4.[60]王孟刚. 制药机械设备设计研发中的问题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9,02:110-111.[61]. 东北大学国家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1:292.[62]刘清华,徐扬. 一种改进的OL归结——SOL归结[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01:98-103.[63]何红艳,李贵平,王文丹,张晓芳,黄家雄,罗心平,魏团仁,程金焕. 酶促脱胶对咖啡品质影响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9,02:37-40.[64]罗强,郑岩,崔小劲. 下肢康复训练的轮椅结构设计[J]. 青春岁月,2019,03:40.[65]岑云鹏. 制药机械中磨损轴套修复技术[J]. 黑龙江科学,2019,04:46-47.[66]王义斌,陈姣,董兴建,夏开拓,李文,顾大维. 可穿戴式的下肢助力机械外骨骼的结构设计[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01:200-203.[67]张玲玲,黄培,杜朝辉. “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01:49-53.[68]张金龙,邹裕龙,杨斌,姚灿杰,郑耀宗. 基于二阶段双向搜索的解魔方机器人系统[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9,02:82-87.[69]夏兴国,汪发亮. 基于Internet的便携式旋转机械在线监测系统[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46-51.[70]王丽静,王利萍,王路. 基于.NET框架机械产品报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03:89-90+105.[71]李良敏,何超,宋成利,袁帅,张志阳,陈力. 微创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工作空间分析[J]. 医用生物力学,2019,01:40-46.[72]梁东岚,张钺烔,吴嘉汶,姚翠兰. 突破性机械义肢[J]. 中国科技教育,2019,02:22-23.[73]郭磊. 现代化医疗机械通气装置的应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3:63.[74]. 国际先进制药设备汇聚申城,P-MEC China 6月重磅来袭[J]. 化工与医药工程,2019,01:40.[75]曹元,赵连玉. 轮椅床机构及人机一体化模型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19,03:129-134.[76]李广创,程良伦.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J]. 软件工程,2019,03:12-15.[77]钱美容,蒋近. CD播放器机械臂轨迹跟踪的鲁棒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03:682-691.[78]王应明,陈惠贤,李会鑫,张锐. 机械臂式治疗床的水平避障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03:119-122.[79]魏凌轩,葛斌,张磊,张少伟,伍进平,方旭晨. 一种新型机械灌注泵的性能模拟[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9,01:120-123.[80]赵正旭,左宗成,申跃杰,钟谦. 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显控界面的实现[J]. 计算机时代,2019,04:40-43+47.[81]龙嫣然,徐昱琳,费心怡. 基于PCL的Jaco机械臂的目标抓取[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04:65-67.[82]王治河,蔚蓝,樊美筠. 从机械语言学到有机语言学[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03:16-28+158.[83]邓莎,钟凯,周密.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高性能纤维素膜综合实验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4:63-66+70.[84]刘炜,夏兆旺,包国治,王军. 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机械类课程的技术与难点分析[J]. 计算机时代,2019,05:80-83.[85]陈素群,赵希,李嘉昌. 手机个性化3D美容机[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2:228-231.[86]徐俊武,沈林勇,章亚男,钱晋武. 利用健肢sEMG信号对康复机械腿进行映射控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05:8-10.[87]杨开欣,任女尔,蔡建军. 基于智能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汽车机械检测系统[J]. 饮食科学,2019,08:94.[88]刘坤,吉硕,孙震源,徐洪伟,刘勇,赵静霞. 多功能坐站辅助型如厕轮椅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03:872-880.[89]乔宇,姚运萍,马利强,杨小龙,陈继鹏,陈惠贤. 重离子放疗辅助医用机械臂避撞路径规划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9,06:61-65.[90]龙腾. 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J].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9,06:65-68.[91]韦邦国,宋韬,郭帅.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动机械臂激光导航标定[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06:47-49.[92]徐雅微,韩畅,赵子航,姚圣. 基于VIVE的虚拟现实交互式机械臂仿真运动平台搭建[J]. 现代计算机,2019,14:68-72.[93]马波,赵祎,齐良才. 变分自编码器在机械故障预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12:245-249+264.[94]杨斌,张根保,庾辉,冉琰. 基于数字孪生的`机械产品运动性能调控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06:1591-1599.[95]刘金锋,赵鹏,周宏根,刘晓军,冯丰. 数字孪生驱动的机械加工工艺评价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06:1600-1610.[96]刘仕兵,马志方,仇智圣. 接触网隔离开关机械状态监测的SVM实现[J]. 计算机仿真,2019,05:445-449.[97]王志刚. 机械臂末端接触力控制系统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79-280.[98]杨茜.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参股“硬科技”企业调研报告[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9:213-215.[99]刘垚,薛腾,王玺翔,樊明瑞,曹娜. 高盐饮食对非致死性创伤后心脏损伤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9,14:1654-1657.[100]陈雪辉,俞传阳,景甜甜,刘伟,雷经发.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07:189-192.[101]沈澍,顾康,刘小雨. 面向肢体残疾的辅助智能穿戴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07:124-129.[102]刘晶,普杰信,牛新月. 基于神经网络滑模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07:1934-1938.[103]岳承涛,郭帅,宋韬,荚启波. 基于建筑移动机械臂的地面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法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07:84-87.[104]张建民,许志辉,龙佳乐,陈富健,罗顺祺,罗鑫春,林根源,李鸿彬. 三维立体视觉机械臂智能抓取分类系统的开发[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15:235-240.[105]朱经纬,方虎生,邵发明,蒋成明.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求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解[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14:215-220.[106]刘钊铭,刘乃龙,魏青,崔龙. 基于运动描述语言的机械臂轨迹生成及仿真[J]. 计算机仿真,2019,06:310-315.[107]陈继朋,陈惠贤,杨小龙,刘晓娟,乔宇,马利强. 基于放疗的六自由度医用机械臂动力学仿真分析[J]. 中国医疗设备,2019,08:76-80+88.[108]窦东阳,王艳飞,何敏,王启立,李小川.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实验系统研发[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7:29-32+39.[109]程林云,张雷,宋晓娜.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机械臂自适应控制方法[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07:79-84.[110]由弘扬,贺帅,刘宏伟,徐振邦. 基于bi_RRT算法的九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J]. 计算机仿真,2019,07:308-313.[111]张建华,蔡灿,刘璇,张明路. 基于二阶前馈外力观测器的机械臂碰撞策略[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07:1775-1783.[112]杨涛,邹河彬,刘小勇,迟立国. 仿人机械臂同步控制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2019,07:302-307.[113]罗庆生,陈胤霏,刘星栋,朱琛. 仿人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构建[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08:89-93.[114]高苗苗,陈强,徐栋,南余荣.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机械臂固定时间同步控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08:104-108+138.[115]李奇,张菁华,杨冰如,陈良,沈长青. 基于生成对抗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08:88-89.[116]罗红旗. 重型机械安全状况与标准制定的关联度分析[J]. 标准科学,2019,08:85-87.[117]张晓亮. 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118]王明. 大型石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应用研究及效益分析[A].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2019:3.。

专科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科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专科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一、专科机械类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专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分析与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1999年6期.韩存仓.林士兰.[2].工程制图与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机械工业高教研究》.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4期.崔承琦.[3].专科层次机械类专业CAE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与实践.《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5期.高显宏.[4].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机械清洗架的研制与使用.《中华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刘启华.冷萍.[5].对高职高专机械类专科《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的探索.《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20期.林晖.唐勰.[6].民办高校汽车专科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2期.杨娜.[7].高职机电与机械类本科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年4期.唐振宇.刘志军.[8].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1期.王金道.[9].高职高专非机械类专业车工实训的教改与实践.《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5期.田野.王蕾.田金波.伊洺扬.[10].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工科类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新疆农机化》.2015年1期.郭文松.范修文.周岭.二、专科机械类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USB2.0高速接口的机床振动实验系统的开发.被引次数:2作者:曹雏清.机械设计及理论重庆大学2008(学位年度)[2].小波分析在往复机械特征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鞠培刚.机械电子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07(学位年度)[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分析——劳动力市场视角.作者:白萌.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角膜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作者:李一敏.眼科学复旦大学2012(学位年度)[5].口腔CT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骆毅斌.生物医学工程南方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6].近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18401949).作者:黄鑫.中医医史文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学位年度)[7].牙槽骨维度不足的口腔种植临床研究(附36例报告).作者:石全贵.口腔临床医学大连医科大学2010(学位年度)[8]. 高等学历教育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李攀. 教育学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ICU高年资医生非工作日值班对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次数:1作者:周建仓.内科学(传染病学);脓毒症浙江大学2013(学位年度)[10].OSAHS患者腭咽肌纤维改变及myogenin、myostatin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研究.作者:赵晨.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科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专科机械类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加强我校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王为.魏春梅.魏兵,2006第八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暨见习机械师设计工程师工作会议[2]产学研结合培养机械制造类专业特色人才.成虹,2003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3]日本胃肠动力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张苏闽.2005年肛肠外科高层学术论坛[4]产学研结合建一流实训基地.陈传伟.曹凤.张世凭,2003第二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5]面向轴类零件FMS四自由度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研制.吴建华.卜云峰.刘榜实,1998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三届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6]基于竞赛驱动模式的师范院校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龙兴明.马燕.郭世刚.宋培森,2009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7]小儿辅助循环新进展.丁文祥,2007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8]旋转对称子结构罚单元分析.李香莲.李舜酩.方圣,2000中国兵工学会第10届测试技术研讨会[9]甘蓝生产现状及其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王芬娥.郭维俊.曹新惠.韩正晟.魏宏安,2008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10]工程图学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顾寄南.黄燕萍.戴立玲,2002第十三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篇一:机械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大全)】part1中文[1] 巩云鹏、田万禄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2] 孙志礼,冷兴聚,魏严刚等主编. 机械设计.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3] 刘鸿文主编. 材料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 理论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5]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6] 孙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 高泽远,王金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87[8] 喻子建,张磊、邵伟平、喻子建主编.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题分析.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9] 张玉,刘平主编.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9[10]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化学工业出版社part2中文[1]《煤矿总工程师工作指南》编委会编著. 《矿总工程师工作指南》(上).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7[2] 严万生等编著.《矿山固定机械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5,第1版[3]孙玉蓉等编著.《矿井提升设备》.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1,第1版[4] 中国矿业学院主编. 《矿井提升设备》.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9,第1版[5] 煤炭工业部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第1版[6] 谢锡纯,李晓豁主编.《矿山机械与设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7] 能源部制定.《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8] 王志勇等编.《煤矿专用设备设计计算》.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9] 彭兆行编.《矿山提升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10]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王昆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 机械设计手册/上册,《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12]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中国纺织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册,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14]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郭奇亮等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1[15] 机械设计标准应用手册/第二卷,汪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8[16] 矿山提升机械设计,潘英编,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12[17] 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8]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孔庆华、刘传绍主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2part3英文1、‘‘how can a bill of materials be de?ned so that all possible products can be built ef?ciently?’’ one way to answer it is to de?ne a set of components (calledmodules), each of which contains a set of primary functions.an individual product is then built by combining selected modules.【1】 bruno agard,bernard penz. a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based on a clustering approach to determine bills of materials for a large product family. int. j. productioneconomics 117 (2009) 389–401.2、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ed ontology for product family modelling that is able to automatically suggestsemantically-related annotation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repository.【2】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a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a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ed ontology for product family modell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5 (2011) 147–161.3、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establish a methodology for an effective working of recon?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rmss). these systems are the next step in manufacturing, allowing the production of any quantity of highly customised and complex products together with the bene?ts of mass production.【3】 r.galan,j.racero,i.eguia,j.m.garcia.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product families formation in recon?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3 (2007) 489–502.4、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is investigated that optimizes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resulting supply chain while choosing the product variants and can de?ne the product family and its supply chain simultaneously.【4】 jacques lamothe,khaled hadj-hamou,michel aldanondo.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selecting a product family and designing its supply chai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9 (2006) 1030–1047.5、this paper presents lcp-families, a concept to develop reference rang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 new product. a new product can be catalogued asenvironmentally better or worse than a percentage of its competitors, depending on what position it occupies in its lcp-family.【5】 daniel collado-ruiz,hesamedin ostad-ahmad-ghorabi. comparing lca results out of competing products: developing reference ranges from a product family approach.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8 (2010) 355–364.6、this paper has proposed a cooperative co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optimal design of product family with multi–level commonality .【6】 l.schulze,l.li. cooperative co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product family design.7、this paper characterizes a decision framework by whicha ?rm can manage generational product replacements under stochastic technological changes.【7】 heng liu,ozalp ozer. managing a product family under stochastic technological changes.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122 (2009) 567–580.8、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emantically annotated multi-facet product family ontology to save time for the ontology development in design engineering.【8】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 multi-facet product 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using semantically annotated product family ont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46 (2010) 479–493.9、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product variety analysis (pva) approach to coordinated and synchronized fows of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among various supply chain members.【9】 petri helo,qianli xu,kristianto,roger jianxin jiao. product family design and logistic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10、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product family design architecture that satisfies customer requirements with minimal efforts.【10】 taioun kim,hae kyung lee,eun mi youn. product family design based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11、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using semantic annotation for ontology based decision support in product family design.【11】 soon chong johnson lim,ying liu,wing bun lee. using semantic annotation for ontology based decision support in product family designpart4中文英文[1] 陈维健,齐秀丽,肖林京,张开如. 矿山运输与提升机械.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2] 王启广,李炳文,黄嘉兴,采掘机械与支护设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3] 陶驰东.采掘机械(修订版).北京:煤矿工业出版社,1993[4] 孙广义,郭忠平.采煤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5] 张景松.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之流体机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6]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李树伟.矿山供电.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8] 于岩,李维坚.运输机械设计.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9] 煤矿安全规程, 原国家安监局、煤矿安监局16号令2005年[10] 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1]tugomir surina, clyde herrick.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 copyright 1964 b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20~250[12] developing trend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ma tong –sheng. safety and production department, hei longjiang coal group, ha erbin150090,chinapart5中文[1]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学[m]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2]机械设计手册(1—5卷)[3]邓文英,郭晓鹏.金属工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刘品,徐晓希.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5]王昆,何小柏,汪信远.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朱冬梅,胥北澜.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杨可帧,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m],搞成教育出版社,1999年[9]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张也影,流体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2]张学政,李家枢.金属工艺学实习材料[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3]史美堂,金属材料[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4]黄常艺,严晋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m],机械工艺出版社,2005年[15]齐宝玲.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6]张启先.空间机构的分析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17]史习敏,黎永明.精密机构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8]施立亭.仪表机构零件,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年[19]农业机械设计手册 2000年[20]相关产品设计说明书part6中文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part7中文英文[1] cole thompson associates.“director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1999.[2] ester dyson.a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release 2.0:1997.[3] 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2001,16(2):99-102.[4] 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6] 裴仁清,机电一体化原理,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7] 李庆芬,机电工程专业英语,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8] 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篇二: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篇三:机械毕业设计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 引言数控铣床今后将向中高挡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单独一页,按下列顺序排列(五号,宋体,行距18磅,与“参考文献”之间空—行),其格式为: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号(期号).
●专利——[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I学位论文[D].报告[R].期刊[J]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报纸文章[N]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专利[P].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及载体标识].各种示定义类型的文献[N],
若是翻译的参考文献,必须在作者前加国别。

如:
[1]作者1,作者2.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0.
[2]作者.科学研究的方法[J].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3]作者.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2320(10).
[4]作者.中国职业教育觋代化.http://www.cajca.edu.cn/pub/wml.Txt
[5]作者.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ShoWaDenGYosha.AmemiyaT.AdvancedFxonometrics[M],1985.
二、其他要求
l、论文文本每页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2、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3、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4、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5、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6、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制教研室
20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