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教学设计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afa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c.png)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莫言的作品风格。
激发学生对《卖白菜》故事背景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简介莫言及其作品《卖白菜》。
探讨《卖白菜》的故事背景及主题。
1.3 教学活动展示莫言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播放一段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对《卖白菜》这个有什么联想?”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卖白菜》中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分析《卖白菜》中的角色塑造、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
探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及其背后的含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卖白菜》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情感。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析和讨论情况。
记录学生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情境体验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
3.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体验作品中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作品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体验后的感受和启示。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情感表现。
记录学生的分享和感悟。
第四章:创意写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写作实践。
4.2 教学内容学生从《卖白菜》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写作。
引导学生运用角色、情节、语言等元素,创作自己的故事。
4.3 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和方向。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可以选择故事、散文、诗歌等形式。
学生互相分享作品,提供反馈和建议。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380027c1cfad6185fa71a.png)
第一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词,能够熟读课文;2.简要了解莫言及其作品;3.划分文章段落,明确小说要素;4.初步体会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明确小说要素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主题教学方法:朗读,引导,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知道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莫言)是的,是莫言。
在你们映像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儒雅,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有钱的。
)你或许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我们看起来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曾为了三棵白菜而哭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卖白菜》,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曾经那疼痛的岁月,领悟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二、预习课文,初识生字1.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读课文,读出声音;2.注意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根据注释标注出来;3.标好段落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bb2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f.png)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表演等形式,能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3.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能否充分表现表演任务中人物性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1.解说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分组表演法;4.自主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以“买菜”为话题,进行自由谈论,调动学生注意力。
2. 教学环节(40分钟)(1)故事情节的理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2.学生听取教师简要介绍后,通过问题提问法,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全面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分析,进行讨论和总结。
(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10分钟)1.教师以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分组表演(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表演任务;2.表演内容要求: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递主题思想。
3. 总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帮助学生强化掌握教学重难点;2.学生通过课堂自主阅读,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分组表演等);2.学生的小组讨论质量;3.学生自主阅读、文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针对难点环节,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素养的提高。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5ebce87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0.png)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感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白菜》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分析能力。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情感态度。
5. 创意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评价学生在情感体验和创意写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课后作业评价:(1)对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2)对写作作业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卖白菜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7cb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2.png)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篇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的矛盾冲突,明晰人物的性格品质。
3.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学习重难点】1.把握人物的矛盾冲突,明晰人物的性格品质。
(重点)2.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著名作家莫言《卖白菜》将引领我们见证苦难的岁月,人性的光芒。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莫言(1955年- ),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著名作品有《红高粱》《蛙》等。
20xx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2.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正是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尤其是北方农村,过年能吃白菜饺子简直是一种奢望,贫穷和饥饿正是这段时期的真实写照。
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成人的冷静态度和细微的温情,给读者再现了他童年时随母亲卖白菜的往事。
3.字音字形瞥(piē)湿漉漉(lù) 哽咽(yè)抽噎(yē)蔫(niān) 木橛(jué) 戳(chuō) 黑黢黢(qū)冻疮(chuáng)一沓(dá)4.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找出本文记叙的要素。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c8cf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2.png)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优秀7篇教学目标篇一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篇二一、说教材:《卖白菜》一文选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分三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二是职业模块,三是拓展模块,本册教材就是其中的基础模块部分,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具鲜明的职教特色。
这篇课文是本册书中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章从“我”与母亲对卖掉要留下过年的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写到母亲和“我”对买白菜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一故事,刻画了一位坚强、自尊、朴实、善良、诚信的母亲形象。
二、说学生:现在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贫穷和苦难,年龄正处在叛逆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有些片面。
而且不爱学习,基础较差,领会课文的能力不强,写作文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就学生情感来说,他们有这个年龄段独生子女的共同情感倾向:淡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重,不考虑他人感受,别人给予他的也不知感激、感恩,认为人人为他是应该的。
这就需要在讲课的过程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找回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别人。
根据以上对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分别为:三、说教学目标。
主要有三个1、在知识目标上,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浓浓亲情,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在能力目标上,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尤其是学习利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58c5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f.png)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历史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白菜种植和销售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白菜的起源和种植历史讲解白菜的品种和特点探讨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菜的特点分享白菜的历史和种植故事邀请专家讲解白菜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介绍第二章:白菜种植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的种植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2.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的播种时间和地点选择介绍白菜的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探讨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白菜种植的视频教程进行白菜种植的实地操作演示分组讨论白菜种植的注意事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第三章:白菜销售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培养学生制定销售策略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介绍白菜的销售渠道和促销方法探讨白菜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策略3.3 教学活动:调查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渠道小组合作制定一份白菜销售计划第四章:白菜营销活动策划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流程和关键要素介绍白菜营销活动的形式和创意方法探讨白菜营销活动的实施和评估方法4.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一份创新的白菜营销活动进行白菜营销活动的模拟实施和评估第五章:白菜营销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讲解白菜营销的关键要素和成功因素探讨白菜营销的挑战和未来发展5.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合作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因素和挑战进行白菜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第六章:白菜销售渠道探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的不同渠道及其特点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销售渠道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传统的白菜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菜市场探讨现代的白菜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优势和劣势6.3 教学活动:调查和分享不同销售渠道的案例和经验分析不同销售渠道对白菜销售的影响因素小组合作制定适合当地白菜销售的渠道策略第七章:白菜品牌建设与推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制定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和步骤介绍白菜品牌推广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探讨白菜品牌形象塑造和价值传播的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白菜品牌的推广活动进行白菜品牌的模拟推广和效果评估第八章:白菜销售数据分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基于数据做出销售决策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途径和工具探讨白菜销售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意义8.3 教学活动:学习使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如Excel、Google表格小组合作收集和分析本地白菜销售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销售策略的建议第九章:白菜销售谈判技巧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销售谈判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谈判的重要性和原则介绍白菜销售谈判的技巧和策略探讨白菜销售谈判中的沟通和协商技巧9.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模拟销售谈判的角色扮演第十章:白菜销售伦理与客户服务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探讨白菜销售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10.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小组合作制定客户服务策略和售后服务流程进行模拟销售场景的角色扮演,实践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课程导入:重点关注学生对白菜的历史和特点的兴趣引导,以及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的探讨。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668667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0.png)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故事背景介绍讲解《卖白菜》的故事背景,介绍作者及作品相关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2 故事梗概概括性地讲述《卖白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强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做铺垫。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情节梳理详细讲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变化。
2.2 情节解读对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介绍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和互动。
3.2 人物心理解读讲解人物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主题提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主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开放式讨论。
4.2 主题拓展将故事中的主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的意义。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让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主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观看。
第六章:文学技巧分析6.1 写作手法分析故事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主题。
6.2 修辞手法讲解故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故事表达效果的作用。
第七章:文化背景探讨7.1 时代背景讲解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卖白菜教学设计范文
![卖白菜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4ce2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e.png)
卖白菜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设计:卖白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白菜的种植和销售流程。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和商务谈判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白菜的种植和销售流程。
2.难点:培养学生的商业谈判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白菜这一农作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农民为了卖出自己的农产品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知识介绍(20分钟)通过PPT展示白菜的种植过程,包括选种、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环节介绍相关的知识,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进行总结。
3.市场调研(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对当地的白菜市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白菜的销售情况、价格走势、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进行调研,并发表小组报告。
4.制定销售策略(20分钟)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白菜销售策略,包括价格、促销活动和市场推广等内容。
并进行展示和讨论,整理出最佳的销售策略。
5.商业谈判(40分钟)将小组合并成两个大组,分别扮演白菜农民和采购商的角色,进行商业谈判。
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谈判,并达成一份合同。
老师可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6.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老师也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白菜的种植和销售流程,并培养市场分析和商务谈判能力。
通过实地调研和商业谈判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老师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卖白菜 教案
![卖白菜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8b9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7.png)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卖白菜的基本交流用语;2.了解卖白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学会解决方法;3.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案准备:包括教学设计、示范对话、练习题等;2.教具准备:投影仪、白板、课件;3.学具准备:小组活动用的角色扮演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卖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他们通常怎么买菜。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卖白菜”。
2. 语言输入(10分钟)教师用投影仪展示白菜市场的图片,并呈现相关的词汇和句子,例如:“白菜多少钱一斤?”,“请给我一公斤白菜。
”等。
教师讲解这些词汇和句子的用法和意思,并通过示范对话帮助学生理解。
3. 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卡片。
卡片上写有角色名称和相关的对话内容。
学生需要跟同组的伙伴一起练习对话,并带领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在小组之间切换,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合作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由买家、卖家、观察员三个角色组成。
买家需要提问白菜的价格,卖家需要回答并进行交易,观察员则负责观察和记录交易的过程,并在结束后给予反馈。
5. 拓展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卖白菜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展示出他们的想法。
例如:“为什么白菜的价格会有波动?”,“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白菜的价格?”等。
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6.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使用已学到的表达方式。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去实际买一些蔬菜,并整理一份购物清单和交易记录。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此外,可以用练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453798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的背景。
(2)通过分析课文,了解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手法。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的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手法。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亲人的真挚情感。
(2)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边城》、《湘行散记》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卖白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深入解读作品。
(2)分析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场景描绘等手法。
(3)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四、课后作业2. 调查家乡的传统习俗,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和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3. 学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卖白菜》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卖白菜》: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电子教案模板《卖白菜》
![电子教案模板《卖白菜》](https://img.taocdn.com/s3/m/ebca24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3.png)
电子教案模板《卖白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2. 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3. 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思想和内涵。
2. 分析沈从文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3. 创意写作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沈从文及其作品《卖白菜》。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练习: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卖白菜》,总结沈从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短文。
3. 推荐一本沈从文的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和你读后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时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能力和创新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卖白菜》原文。
2. 关于沈从文的背景资料和作品介绍。
3. 写作指导资料和参考范文。
《卖白菜》教案(PY)
![《卖白菜》教案(PY)](https://img.taocdn.com/s3/m/00c948c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卖白菜》教案(PY)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情感。
(2)能够把握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发展创新思维。
(3)通过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懂得亲情、友情的可贵,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情感。
(2)掌握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独特感受。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家乡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卖白菜》的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亮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情感。
5. 练习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家乡的文章或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案《卖白菜》教案设计(优秀10篇)
![教案《卖白菜》教案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e027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1.png)
教案《卖白菜》教案设计(优秀10篇)教学目标1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初一语文上第6课卖白菜的教案设计2一、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
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温故知新: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卖白菜教学设计方案
![卖白菜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35e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白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
(2)掌握白菜的采摘、包装、销售等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农场或校园内空地五、教学准备1. 白菜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2. 采摘工具、包装材料、销售道具等。
3.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菜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白菜是如何生长的吗?它的营养价值有哪些?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白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
(2)示范白菜的采摘、包装、销售等基本技能。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白菜的采摘、包装、销售等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总结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白菜产品,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白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珍惜劳动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践操作等。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采摘、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操作熟练程度。
3. 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作情况。
4.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评价等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培养社会责任感。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25f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b.png)
莫言《卖白菜》情境教学设计(创新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莫言的《卖白菜》的主要内容,了解作品背景,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卖白菜》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品主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卖白菜》的内容,了解作品背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卖白菜》,了解作品基本情节,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卖白菜》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境创设:播放农村生活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生活环境。
3. 人物分析: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 故事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5. 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如语言、叙事手法、象征意义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如贫困、人性光辉等。
7.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生活情境。
8.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培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读后感质量:阅读并评价学生提交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问答:记录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3a25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a.png)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卖白菜》。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改革以来的变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村改革以来的变化,掌握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知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农村改革以来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改革以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村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什么?(3)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何影响?3.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内容。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改革以来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以来变化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以来变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农村改革以来的变化1.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2.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3. 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七、作业设计1. 描述我国农村改革以来的变化。
《卖白菜》优秀教案
![《卖白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928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卖白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卖白菜》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3)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态度。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白菜》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语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运用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卖白菜》,写一篇读后感。
2.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个实例,分析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和经验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978e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0.png)
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的课件(6篇) 推举七年级语文卖白菜教案一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连接,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导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学问根底,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力量和良好的思维力量。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本钱学期的教学任务;把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把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2、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娴熟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培育学生语文朗读力量,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育学生语文语感打下根底。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观赏优秀作品的力量。
三、教学措施(一)关于课堂教学首先,要留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留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深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留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公平、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公平、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留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把握学问,并融会贯穿,烂熟于心。
活动要实在,表达学科特征,活动要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
第五,留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会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加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白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梳理文章中生字词;
2、梳理文本脉络,结合细节刻画,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写作手法,体会母亲身上的伟大品质;
【教学重点】
1、结合细节刻画把握人物形象;
2、体会母亲身上的伟大品质。
【教学难点】
1、对“贫困”的体会
2、对文中老太太形象的把握。
一、创境导入:
1、在数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之后,2012年这一奖项终于与我们中国相逢,而且这还是分量颇重的文学奖,这个人是?(莫言)
关于莫言大家知道多少?(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莫言)
投影展示:莫言相关资料以及相关图片。
尤其点出其“怀乡”情节以及莫言、《红高粱》图片。
2、在诺贝尔颁奖台上,莫言饱含感情地回忆了他的儿时与他的母亲,其中最难忘怀的正是儿时的贫困与母亲的叹息。
(板书:贫困、母亲)
投影展示:儿啊,你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莫言母亲
3、那么这位母亲又是如何引导儿子在贫困中成长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卖白菜》这篇文章,来体会那个时代普通农村家庭人的生活与风骨。
(投影展示:课题《卖白菜》)
二、目标展示:
投影展示教学目标,生注意其中关键处。
三、预习反馈:
1、字音梳理:
特别展示生在导学案完成时易错的字音
2、字形词义:
强调易写错的汉字字形及易错词义。
四、整体感知:
1、初读文本,结合预习,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回答时,老师侧重指导答全面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简洁。
2、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完成导学案时用的时间词语是“1967年冬天”,有的同学用的是“我12岁那年”,也有人二者兼有之。
这两个词语表述时间哪个好?为什么?
此处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背景的交待。
说“1967年”的注意强调的是那个苦难的岁月,家家户户贫穷是一件正常事。
(插入幻灯片:1967年社会的贫困状况)所以文中的贫穷也是当时很正常的一件事了,所以家里那么在乎三棵白菜,所以老太太也那么在乎菜帮,所以因为一毛钱也会导致退货……
说“我12岁那年”突出的是“我”的年幼,那么后面对老太太不满,故意多算一毛钱也是“孩子去”作祟的结果。
3、老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概括梳理:这是一场交易,共有三个人物,重点突出一个人物形象,交易结局是“失败或退货”,表现了母亲诚信的品质。
也带来了一向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
4、(过渡)为什么母亲会流泪?为什么那次流泪让“我”沉痛,让“我”难忘?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把握人物的心理感受。
五、合作探究:
1、生带着以下问题自读文本。
(要求速读与精读相结合)
(1)为什么要卖白菜?
(2)卖白菜的过程分为哪两块?(哪两件事)
(3)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2、生自读,在文中圈点批注。
3、探究分析
(1)卖白菜的原因是:已近春节,家中贫困,母亲虽坚强却也无计可施,只得卖掉最后的白菜以求度过难关。
归根到底两个字:贫困。
也有学生一个字也很好:穷。
找出文中表现当时“贫困”的语句?
(文章开始母亲的动作细节,文中的“我”对于白菜数字的记忆,对于过年饺子的期盼,寒冷的天气里我被冻的麻木手溃烂的情形,白菜掉地上时母亲给我一巴掌,老太太的挑剔与付钱……都是看出贫困的内容)
(2)卖白菜内容分为哪两块?
这是对文章内容的划分与把握。
具体分为卖菜路上和讨价还价两块。
学生一旦把握这两块内容,对文章层次把握就很清晰。
卖菜路上最让你难以忘记的是什么事?或者哪个场景?
(大部分同学会想到菜掉下来,母亲打我一巴掌,老师引申提问:仅仅是冷冷的一巴掌吗?引出母亲温情,“爱”的一面)
(3)把把握母亲形象。
请同学们画出文章中你认为能够表现母亲性格的句子,组内交流汇总。
学生展示。
示例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看出母亲的无奈与忧伤
示例2: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
看出母亲的坚强与慈爱。
示例3: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
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看出母亲的忍让与善良。
示例4: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看出母亲的自尊与诚信。
……
师总结并过渡:那么冷的天,那么挑剔的买家,也只有这样坚强伟大的母亲,才能教
育出这样伟大的孩子吧!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文章结尾处母亲“声音”里的情感了。
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饱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
合作探究后归纳:责备、失望、痛心、期待……
(4)比较辨析:文本开头母亲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结尾处却流下了两行眼泪,你如何看这看似矛盾的“眼泪”?
开头不流泪体现了母亲的坚强;
结尾处的流泪表现了母亲的做人诚信的品质以及对此事的伤心与期待。
都是写出母亲的伟大的品质。
六、主题归纳:
是的,在母亲眼里,贫穷不可怕,可怕的一个人不诚实。
在母亲眼里,贫穷不 ___, ___的一个人不诚实。
在母亲眼里,贫穷不___ , ___的一个人不诚实。
引导生换不同词语体会母亲的态度,力求引导出“可怜,可悲,可叹,可耻”这些词语,并在“贫穷”与“诚实”的对比中,进一步体会主题。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贫穷,不是可以丢弃诚信的理由!
(过渡:懂得了这,我们也就懂得了,在我们眼中也许不值一提的一毛钱,为什么莫
言在回忆时还说这是人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
七、我的收获:
(过渡:回忆本节课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文章中主要突出贫困的,突出母亲形象的
都是什么描写呢?)——细节刻画
1、本节课材料源自于______ (生活)
2、文章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吗?
学生谈一谈收获。
八、小结与作业:
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读出了童年的欢乐与枯燥;读莫言的《卖白菜》让我们读出了童年的苦涩与成长;
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能用一个故事谈一谈吗?
九、拓展阅读:
读胡适《我的母亲》
找一找:那个时代母亲身上的共同之处。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