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传播学概论新版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受众等方面。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的研究内容?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受众D. 传播者的个人情感答案:D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A. 强大效果理论B. 有限效果理论C. 螺旋沉默理论D. 双因素理论答案:D3. 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人际媒介D. 网络媒介答案:C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 麦克库姆斯和肖D. 库尔特·勒温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A. 使用与满足理论B. 受众活动理论C. 受众商品论D. 媒介即信息答案:D6. 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测量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认知效果B. 情感效果C. 行为效果D. 媒介所有权答案:D7.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C. 伊莱休·卡茨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A. 直线传播模式B. 互动传播模式C. 系统传播模式D. 单向传播模式答案:D9. 在传播学中,传播者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的编码者B. 信息的传递者C. 信息的接收者D. 信息的解码者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媒介依赖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丹尼尔·哈洛维B. 埃利胡·卡茨C. 迈克尔·E·格鲁尼格D. 斯坦利·巴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传播学中的传播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人际传播B. 大众传播C. 群体传播D. 组织传播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属于传播学中的传播障碍?A. 语言障碍B. 文化障碍C. 技术障碍D. 心理障碍答案:A, B, C, 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策略包括以下哪些?A. 重复策略B. 强化策略C. 差异化策略D. 单一化策略答案:A, B, C14. 在传播学中,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者的信誉B. 信息的内容C. 受众的接受态度D. 传播媒介的选择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评估方法?A. 调查问卷B. 实验法C. 内容分析D. 深度访谈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考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一、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1. 传播的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也是本质)2. 传播类型: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 线性模式.1)拉斯韦尔5w: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2)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4.控制论模式1)德弗勒控制论【加入反馈机能】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传播单位概念】 3)竹内郁郎传播单位模式 4)丹斯螺旋上升模式5.社会系统模式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基本群体、更大的社会结构、社会总系统】2)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6.传播四大功能:检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调解身心7.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5w】、勒温【把关人、群体动力、场论】、霍夫兰【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李普曼【舆论学】8.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拉斯韦尔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9.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传播学第一人、第一个拥有传播学教授头衔10.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个学派,经验学派和以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最有实力的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学中的主要流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1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网络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了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基本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12. 传播学在中国起步里程碑事件:第一次手中调查【1982】、施拉姆访华【1982年4-5】、第一次西方传播学座谈【1982年11月】13. 1983年《传播学简介》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关于传播学的著作14.人类传播经历5个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15.网络传播:以电脑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辅助、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发挥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自考传播学概论新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学概述选择:1.20c70s末传播学引入中国。
2.传播的定义:“共享”说、“影响”说、“仪式”说、“符号”说。
(不同定义反映了人类从不同角度观察传播现象的结果。
)3.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或基础性行为之一。
4.传播的类型:(着眼点不同:二分法、四分法)二分法: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的技术、手段);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以传播的范围、规模)5.自我传播:规模最小,不属于社会传播,不属于传播学研究范畴。
6.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至少两人以上,但上限模糊)7、大众传播学包括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的一部分。
8、传播规模与手段密不可分、互为因果。
9、传播“三要素”:传播过程存在着三个环节:传(者),受(者),信息(内容)。
10、传播的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11、传播的基本功能:传送或者接受各种信息。
传播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
12、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两种类型: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
13、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14、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
15、传播的三、四大功能:传播的四大功能先由H.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三个功能,即“监测环境” “协调社会各个部分”和“传承社会遗产”,后来C.赖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提供娱乐”的功能。
16、现代社会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大众传播在各个层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尤以社会层次为最。
17、传播的基本功能:传受信息。
18、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传播的功能与内容是相对的;绝大多数传播是双向、交互的,其作用、功能也就是双向、交互的。
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学科。
信息: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精编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考前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 信息的特征?答:1共享性,2扩散性,3传递性,4扩充性,5浓缩性,6替代性。
2. 拉扎斯菲尔德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写出了《人民的选择》,其中提出一系列理论的假说,这些假说都是什么?答:《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间,改变了原来投票意向的人只占8%,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这项研究否定了早期魔弹论的效果观,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
其中包括: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或迄今所持有的政治态度)2)选择性接触假说(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可能产生的三种效果:1强化效果2“结晶”效果3“改变”效果)3. 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有什么区别?答: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前者是哲学思辨的,后者是科学实证的。
具体地说,批判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总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之和,总体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
用总体的眼光审视传播,才能洞察其内在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联系。
传统学派采用的是实证方法,以“科学性”见长。
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等研究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一项理论假设,去寻找有关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证明或否定这一理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媒广告的主要特点是()。
A. 传递信息B. 影响受众C. 大规模传播D. 商业目的答案:D. 商业目的2. 哪种传播媒介是指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传递信息的工具?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网络媒介D. 广播媒介答案:A. 印刷媒介3. 在传播学中,媒介的“媒”指的是()。
A. 传播者B. 受众C. 信息D. 传递手段答案:D. 传递手段4. “大众传播学”的核心观点是()。
A. 受众定位B. 媒介特性C. 普遍影响D. 传播效果答案:C. 普遍影响5. “短信营销”是属于哪种传播方式?A. 广播B. 电视C. 个体D. 直销答案:D. 直销二、简答题1. 简述传播的基本定义和要素。
传播是指信息在媒介的作用下,由传播者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传播的要素包括传播者、媒介和受众。
传播者是信息的发送者,通过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可以是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形式。
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2. 解释大众传播学和个体传播学的区别。
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广大受众群体,研究信息在大规模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和影响。
它主要关注媒介的普遍影响力,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效果。
个体传播学则注重个体间的传播行为,研究信息在个体之间的传递方式和影响机制。
它更加注重传播的细节和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意义。
3.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简要描述其中两个领域。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媒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传播理论等。
媒介研究是研究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包括媒介的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媒介的研究,可以了解它们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传播效果研究关注信息传播后的影响效果,包括观众对信息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传播效果,可以评估传播活动的效果,从而指导传播策略的制定和优化。
三、论述题传播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个体有着重要意义。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1. 社会影响传播学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和广泛,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最新自考 传播学概论 复习指导 考试重点总结 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答: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传播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分类:按传播媒介、按传播内容、按传播流向、按传播途径
3.传媒与传播的区别
二、传播学主要理论
1.传播行为理论:传统线性模型、双向互动模型、多重模型
2.社会认知理论:认知不均衡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观众定位理论、犯罪学派理论
3.文化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符号学派理论、批判理论
三、传媒与社会
L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4.传媒与文化的关系
5.报刊和新闻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传播的作用和影响
2.传播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传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媒体伦理与自律
1.媒体的角色和社会责任
2.媒体专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媒体自律制度和监管机制
六、未来传播趋势
1.新媒体的发展和趋势
2.传播技术对传媒产业的影响
3.传媒将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挑战
综上所述,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需要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了解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识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遵守媒体伦理与自律要求,关注未来传播趋势,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传播学概论复习提纲
《传播学概论》复习提纲(共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传播学概论》复习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信息”概念的出现对“传播”概念的界定有何影响有了信息的概念,传播概念的阐述就更为简洁和确切了。
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学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
例如:“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学家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传播学家阿耶尔《什么是传播》)2、“传播”的定义及其理解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理解:(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
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动机的。
3、传播有那些特点(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
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共通的意义空间指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同时,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二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4、传播学四大先驱现代意义上的传播研究于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脱颖而出。
自考传播学概论第一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概述
1. [识记]简述传播的特性?[201504单选]
2. [识记]传播和信息的定义及他们间的关系是什么?[201504单选]
3. [领会]简述传播的类型?
4. [领会]简述大众传播的优缺点?
5. [领会]各类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6. [识记]简述传播的三要素及三类基本模式?[201410多选201410名词解释]
7. [领会]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R.布雷多克的7W模式?[201404单选201407论述201410单选201504单选]
8. [领会]简述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9. [领会]简述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奥斯古德-斯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及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201410简答]
10. [领会]简述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201407单选]
11. [领会]简述马莱茨克额大众传播过程模式?[201410单选]
12. [识记]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01404单选201407单选]
13. [识记]简述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及传播的四大功能?
14. [领会]简述负功能研究及其如何克服传播的负功能?[201404论述201410单选]
15. [领会]简述“两个环境”理论、“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201404单选201410单选201504论述]。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传播学概论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称为( )A、媒体B、传媒C、媒介D、渠道正确答案:D2.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 )A、社会合意B、大众话题C、媒介议题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A3.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技术决定论观点D、本能论观点正确答案:A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A5.传播学逐渐形成一门具有多科性、集纳型特征的边缘学科,并逐步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20世纪( )A、20年代B、30年代C、50年代D、40年代正确答案:D6.决定受众是众多的而不是寥寥无几的大众传播的特性是( )A、混杂性B、广泛性C、分散性D、隐匿性正确答案:B7.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信息C、反馈D、循环正确答案:C8.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的基本观点是( )A、媒介是不独立的B、媒介是第四权力C、观点的自由市场D、提出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9.传播学诞生于( )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正确答案:D10.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正确答案:A11.赖利夫妇模式中的次属群体指( )A、基本群体B、社会结构C、社会总系统D、初级群体正确答案:B12.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观的“主流”的过程中,作用尤其强大的是( )A、电视B、图书C、广播D、报纸正确答案:A13.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40年C、1943年D、1983年正确答案:A14.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实得信息B、潜在信息C、人工信息D、先验信息正确答案:C1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德福勒模式C、拉斯韦尔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正确答案:D16.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全球一村C、媒介即讯息D、冷、热媒介之分正确答案:C17.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量小,但得到的信息却较多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整体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正确答案:B18.控制分析的研究是针对( )A、社会B、受众C、传播者D、政府正确答案:C19.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B、申农C、维纳D、施拉姆正确答案:C20.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被用于( )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C、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D、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正确答案:D21.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B、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B22.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考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的入门课程,它涵盖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传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和书写传播来交流信息。
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大规模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更加深化了传播学的研究。
二、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在学习传播学概论时,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
受众是指接收和理解信息的人群。
传播渠道是指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方式。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学的核心内容。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在传播学中,有许多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传播现象。
例如,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了传播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媒介依赖理论研究了人们对媒体的依赖程度。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了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方式。
这些理论提供了研究传播现象的框架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和实证分析来验证和检验传播理论。
文献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和归纳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模拟情境来研究传播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以便在实际研究中应用。
五、传播学的应用领域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应用领域。
例如,广告传播学研究了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为广告创意和策略提供指导。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
自考《传播学概论》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梅罗维茨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2、所谓功能就是满足需要的( )A、行为B、过程C、条件D、方式正确答案:D3、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反馈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4、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进行了调查的学者是( )A、贾尼斯B、贝雷尔森C、卡兹D、赫尔卓格正确答案:D5、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法兰克福B、罗马C、威尼斯D、长安正确答案:C6、达到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的关键是( )A、系统性B、客观化C、系统化D、定量化正确答案:D7、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B、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C、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D、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正确答案:C8、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的是( )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人际传播D、内向传播正确答案:A9、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B、谷登堡C、马克斯韦尔D、摩尔斯正确答案:C10、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拉斯韦尔D、施拉姆正确答案:B11、拉扎斯菲尔德运用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心理学法B、抽样调查法C、控制对照法D、前后比较法正确答案:B12、集权论的“圣经”是指( )A、《论自由》B、《独立宣言》C、《君主论》D、《论出版自由》正确答案:C13、对于视听兼备的综合性媒介电视来说,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 )A、满足信息需要的渠道B、消遣、娱乐的工具C、获取知识的工具D、满足心理需要的工具正确答案:B14、申农—韦弗模式较之5W模式多了一个( )A、信源B、噪音C、信道D、信宿正确答案:B15、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总称为( )A、实证方法B、控制实验法C、调查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A16、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 )A、社会层面上的效果、政治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层面上的效果B、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社会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C、学习层面上的效果、理解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D17、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香农B、德福勒C、维纳D、申农正确答案:C18、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指导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说服性信息正确答案:B19、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C20、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效果叫( )A、长期的非预期效果B、消极效果C、短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预期效果正确答案:A21、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中,与传播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行为、信息科学B、政治学、宣传学C、新闻学、社会学D、自然科学正确答案:A2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指说性B、普遍性C、有效性D、抽象性正确答案:A23、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发明雕版印刷大约在( )A、明朝B、隋代C、宋代D、唐朝正确答案:B24、用实验证明,趋向行为的动机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的是( )A、阿什B、马丁C、罗杰斯D、曼德尔正确答案:A2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定量化形式B、座谈会C、定性分析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A26、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拟态环境的机制B、选择性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沉默的螺旋机制正确答案:D27、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梅罗维茨B、戈夫曼C、麦克卢汉D、英尼斯正确答案:D28、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B29、“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机构B、传播内容C、传播条件D、传播目的正确答案:B30、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丹斯B、拉森C、霍夫兰D、施拉姆正确答案:D31、首先创办“便士报”的国家是( )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多级的B、两级的C、N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依据格伯纳等人的观点,增大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的是( )A、性别B、电视接触量C、年龄正确答案:B34、基于“推”技术的网络大多在经济上依靠( )A、广告收入B、下载费用C、上网时间D、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35、近年来,“电视人”、“容器人”等新名词的出现是针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A、形成媒介假环境B、诱发异常行为C、隐功能D、导致社会麻醉正确答案:D36、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验心理学法C、实地考察法D、定性分析法正确答案:B3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C、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D、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正确答案:D38、为电视广播业走上网络化道路提供条件的是( )A、数据压缩技术B、信息高速公路C、数据模拟技术D、信息化工程正确答案:A39、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B、合众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德新社正确答案:A40、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知识格差”研究正确答案:D41、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 )A、多面提示B、一面提示C、诉诸理性D、两面提示正确答案:D42、批判学派发轫于( )A、西方马克思主义B、施拉姆学派C、耶鲁学派D、法兰克福学派正确答案:D43、1901年实现了横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的科学家是( )A、波波夫B、马可尼C、摩尔斯D、爱迪生正确答案:B44、根据新事物普及过程调查的结果,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的是( )A、罗杰斯B、卡兹C、贝雷尔森D、克拉帕正确答案:A45、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 )A、自我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人际传播正确答案:A46、认为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这一看法出自(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知识沟”理论C、“编码与释码”理论D、“培养”理论正确答案:D47、“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宏观理论B、微观理论C、分支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A48、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平民文化B、大众文化C、娱乐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B49、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 )A、过程和效果B、媒介C、规律和趋势D、主体和客体正确答案:A50、收集反馈迅速,获得的反馈信息准确率高,不易产生误差的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A、仪器记录法B、日记法C、回忆式电话询问法D、即时式电话询问法正确答案:D51、明确地提出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模式的学者为( )A、怀特B、贝雷尔森C、艾宾豪斯D、韦斯正确答案:A52、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一面提示B、两面提示C、多面提示D、诉诸理性正确答案:A5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A54、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完整word版)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概述【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溺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类似“自我达成的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传播的本质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的四大功能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传播的定义(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二)影响说:强调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三)“仪式”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四)“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5W,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的问题:(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但传播使双向的。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是环节。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涉及到信息的传递、接收、理解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传播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整理。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传播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等。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反馈及时等特点。
群体传播则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它能够形成群体共识和群体规范。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常见的有企业内部的通知、公关活动等。
大众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
二、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描述。
常见的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明确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
香农韦弗模式则引入了“噪音”的概念,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表明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传播的功能传播具有多种功能,如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和娱乐等。
环境监测功能让我们能够了解周围的世界,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社会协调功能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共识,协调社会行动。
文化传承功能使前人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得以传递给后代,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娱乐功能则为人们提供了消遣和放松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完整版)自考传播学概论全面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第1章—第4章一、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1.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拉斯韦尔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个学派,和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最有实力的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4.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5.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网络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了的信息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基本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7.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不尽相同。
8.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比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9.卢氏首创了“群体(团体)动力学和“场论”。
10.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
11.1957年,由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了介绍(群众思想交通)的文章。
12.1982年在北京首次开展了运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进行的受众的调查。
13.伯洛提出略称为S—M—C—R(即来源—讯息—渠道—受者)后传播过程。
14.传播学模式的类型有: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字模式其中最长用的是图像模式。
15.控制研究是研究传播学的第一个W。
16.申农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名词解释17.反馈:原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18.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民用工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9.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是由社会系统模式完成的。
20.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21.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被称作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份“清单”。
22.传播为研究的基本观点:①历史的观点②机率的观点③系统的观点。
新版 传播学概论自考笔记
传播学概论自考笔记刘宗义目录第一章传播概述 (3)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3)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3)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3)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5)第一节 世界传播学沿革 (5)第二节中国传播学历程 (8)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8)第一节传播革命的意义 (8)第二节媒介理论的演进 (10)第三节媒介融合的展望 (11)第四、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 (12)第一节传播与政治 (12)第二节传播与社会 (13)第三节传播与文化 (15)第四节传播与经济 (16)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 (16)第一节人际交流 (16)第二节 群体传播 (17)第三节组织沟通 (17)第四节公众表达 (18)第五节大众传播 (18)第六节国际传播 (19)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19)第一节传者图像 (19)第二节受者形貌 (20)第三节传受者展望 (22)第八章传播效果 (23)第一节从迷思到科学 (23)第二节从单一到多元 (24)第三节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 (26)第一章传播概述第一节传播的含义传播的特性有:1、形态的多样性:口语、文字、图像传播等多种形式;2、时空遍布性:传播存在的普遍性;3、行为伴随性:传播是一种伴随性的行为;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二、传播与communication1234所谓传播是指传受信息的行为。
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两者密不可分。
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人类信息。
第二节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分为社会传播与非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群体和组织传播、大众传播;非社会传播包括自我传播。
(二)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二、自我传播: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
三、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四、组织传播五、大众传播第三节传播的结构一、结构研究的意义(一)结构与过程的含义二、传播的基本模式三、线性模式1948年拉斯维尔提出了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的传播效果。
最新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考复习资料精品⽂档精品⽂档《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章传播概述【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际传播:⾄少两⼈之间进⾏的个⼈与个⼈之间的传播活动。
⼯具性传播:⼈类进⾏传播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存和发展相关的⼀切⾏为。
⿇醉作⽤:与⼤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现代⼈⼤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动,并以为⾃⼰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溺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类似“⾃我达成的寓⾔”,即如果个⼈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传播的本质形态多样性(使⽤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时不有、⽆处不在)、⾏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机械化、电⼦化的技术⼿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传送信息的⾏为或过程。
其主要优点为:快、⼴、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的四⼤功能监测环境——⽤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传播的定义(⼀)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影响说:强调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认知、态度或⾏为)的过程(三)“仪式”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四)“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5W,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的问题:上⼀页下⼀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播学概述选择:1.20c70s末传播学引入中国。
2.传播的定义:“共享”说、“影响”说、“仪式”说、“符号”说。
(不同定义反映了人类从不同角度观察传播现象的结果。
)3.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或基础性行为之一。
4.传播的类型:(着眼点不同:二分法、四分法)二分法: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的技术、手段);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以传播的范围、规模)5.自我传播:规模最小,不属于社会传播,不属于传播学研究范畴。
6.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至少两人以上,但上限模糊)7、大众传播学包括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的一部分。
8、传播规模与手段密不可分、互为因果。
9、传播“三要素”:传播过程存在着三个环节:传(者),受(者),信息(内容)。
10、传播的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11、传播的基本功能:传送或者接受各种信息。
传播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
12、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两种类型: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
13、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14、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
15、传播的三、四大功能:传播的四大功能先由H.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三个功能,即“监测环境” “协调社会各个部分”和“传承社会遗产”,后来C.赖特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提供娱乐”的功能。
16、现代社会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大众传播在各个层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尤以社会层次为最。
17、传播的基本功能:传受信息。
18、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传播的功能与内容是相对的;绝大多数传播是双向、交互的,其作用、功能也就是双向、交互的。
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学科。
信息: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传播:传播即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简答:一、“传播”有哪些特性?它的本质是什么?1.形态多样性2.时空遍布性3.行为伴随性(4)极端重要性(既是传播,也是本质)二、传播与 COMMUNICATION的异同(精神内容的传布)1同: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2.异: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而前者不含。
.communication 的含义比“传播”更为丰富。
三、信息与传播的关系1信息和传播的关系既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2传播为形式,信息为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四、大众传播的优缺点(网络除外)优点:快-传播的速度快;广—传播的范围广;多—传播的信息数量多;好—传播的信息质量(清晰度、保真度)好。
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五、比较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1周期:没规律有一定规律最有规律2角色:传受机会均等不均等完全不均等3 反馈:很容易比较困难很困难4 信息:表达最不规范有所规范最为规范六、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给各类(人际组织大众)传播带来的变化1界限越来越趋于模糊、逐渐融合。
2 传受角色带来随时互换的革命性变化。
3 网络技术使传受双方双向瞬时交流。
4 网络语言迅速传播,被人们接受。
七、线性模式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1948年)1.谁-说啥-啥渠道-对谁-啥子效果2.贡献:○1(首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2率先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3将“信息”(内容)改为“讯息”。
(“信息”与“讯息”被区别开来;○4增加了“媒介”和“效果”。
R.布雷多克为5W模式添加了情境(Where)和动机(Why)这两个环节,被称作“7W模式”。
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1949年)1.增加了信号、多了噪音环节。
2.评价:○1申农和韦弗引入了噪音概念,表明了传播活动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障碍因素(周围环境)的干扰。
○2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依然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八、控制论模式。
(20世纪50年代)1、贡献:明确地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1容易使人以为各个“传播单位”之间的传、受机会均等,实际上并非如此。
○2容易引起误解,为了纠正这一缺陷,他提出了一个“螺旋形上升”模式。
○3控制论模式仍未清楚地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的紧密联系。
2、模式:(一)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1970)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入突出了“反馈”机能,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
(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概念(三)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把上面两个模式综合起来了(四)丹斯“螺旋形上升”模式九、社会系统模式 (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社会系统模式主要包括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及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两种。
对各种模式,采取兼容并包、批评吸收的态度。
十、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相同:1.有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
2.都具有循环性反馈性。
不同之处:1.控制论模式解决的是传播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
考查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传播以外的因素的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2.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
十一、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1、传播的负功能:拉斯韦尔与默顿认为传播有三大功能:(1)授予地位功能:正功能(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施(正功能)(3)麻醉精神(负功能)2、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
十一、“两个环境”理论。
(传播的负面功能、李普曼)1.现实环境(直接环境):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
虚拟环境(间接环境):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
2.在现代社会,“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主要是大众媒介造成)十二、“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1.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种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社会学者的默顿提出一个“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2.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相伴而生、如影随形。
这就提示我们: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认真克服其负功能。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选择1.传播学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
2.威尔伯·施拉姆194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1947年,迁移到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所。
这是第一个被冠以“传播”的名称,并授予学位的学术单位。
3传播学起源于欧洲,诞生于美国。
19世纪的进化论(达尔文)、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主义等欧洲的理论,影响了传播学。
4.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5法国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6法国塔尔德的模仿理论,1890年,出版《模仿的规则》提出模仿理论,认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由发明和模仿两个因素作用而成,人类社会生活就是一个发明、模仿、冲突、适应的循环过程。
模仿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产生的,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传播也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7德国西梅尔的网络理论。
8西梅尔与涂尔干共同创立了现代社会学9西梅尔《陌生人》提出“社会距离”“边缘人”;在《团体分支机构之网》提出“网络理论”。
10新闻学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到20世纪30年代趋于成熟。
[美]布莱尔。
12以战争宣传为研究的突破口,对媒介的宣传方法和宣传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效果;拉斯韦尔的战时宣传分析;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研究;霍夫兰的劝服研究。
13二战后,美国建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众传播事业。
14 一个四年制大学生课程,25%的新闻学课程,75%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组成。
15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
创始人是施拉姆。
16作为传播学的先驱,杜威、库利、帕克、米德四人等为传播学界熟知。
杜威为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库利发展了“首属团体”和“镜中自我”两个概念;帕克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米德首创了符号互动论。
17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综合。
18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重要的代表人物。
19批判学派中包含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20中国传播学发展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56-1978)兴起阶段(1978-1982)发展阶段(1982-1997)确立阶段(1997-2007)21自1982年,开展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中央电视台每隔5年进行一次全国性观众调查。
截止20XX年,已经进行了6次。
22西方传播学划分分支学科的依据有3个:按照个体参与传播的程度来划分;按照传播发生的语境来划分;按照公共传播(演讲)在西方发展的历史文化传统来划分。
23传播学分支学科: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跨文化传播。
24“新媒体”“传媒经济”可谓两大新兴的研究领域。
名词解释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领导了宣传研究,5W模式的提出者,一个传播过程包含了5大要素和环节: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
2卢因: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守门人“理论。
创立了“场论”“群体互动论”。
3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家。
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心。
他和卡兹等人用定量方法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伊里调查“。
提出“两级传播”观点,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被称为“工具制作者”。
4李普曼:重于实践敏于思考的记者和思想家,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之一是早期的“议程设置”。
1922年李普曼《舆论学》被认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作之一。
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两个概念。
认为“虚拟环境”是个人在他的头脑中创造的图画,即外在世界影响了头脑中的图像。
5经验学派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它主要以思辨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起源于19世纪的实证哲学,经过一系列演变和改良,最终以实证主义的经验方法,在20世纪的美国发扬光大。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修正人的行为这无疑体现了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