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常见的量教材分析(时间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常见的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三课时】常见的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常见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 重量单位:千克、克。
5. 时间单位:时、分、秒。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种量的单位及进率,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各种量的概念,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天平、时钟、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常见量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常见量的单位及进率,让学生掌握各种量的概念和单位。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4. 重量单位:千克、克5. 时间单位:时、分、秒作业设计:1. 让学生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厚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计算课本的面积和体积。
3. 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并记录下来。
4. 让学生计算自己每天上学所需的时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常见量的单位及进率,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常见的量(说课稿)
《常见的量》说课稿二里镇黄岗小学王天军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常见的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数与代数的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常见的量有所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等常见的量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部分的复习整理中,教材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中含有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然后进一步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
再通过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概念。
通过对常见的量的知识回顾与复习,让学生再一次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学情分析: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以及其他的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理清了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结合常见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时,对个别单位的实际意义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单位之间的换算容易出现差错,不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境,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就显得比较重要。
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并在对教材整体把握和学生预测的基础上,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能力目标:①、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重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②、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③、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④、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数学问题。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常见的量
3常见的量课时目标导航复习内容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
(教材第90页)复习目标1.复习常见的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知道每种单位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
难点:正确运用常见的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解决问题。
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时间单位。
大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小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为60。
(2)人民币单位。
常用的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相邻两个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3)质量单位。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
(4)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日、月的关系: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90页“回顾与交流”。
时间单位的量有:2012年、4分28秒43;长度单位的量有:400米;质量单位的量有:75千克、333千克。
2.完成教材第90~91页“巩固与应用”第1~5题。
第1题:(1)吨(2)千克(3)克(4)时(5)秒(6)分第2题:12030030004360第3题:(1)28平(2)略(3)2230第4题:连线略第5题:25×20=500(千克)1000÷500=2答:一头野生牦牛约重500千克。
2头野生牦牛重约1吨。
三、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常见的量1.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2.人民币单位——元、角、分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教学反思1.把抽象的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得到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材料与环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
北师大版常见的量教材分析(时间单位)
一、本单元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的地位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 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 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 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 也是进一步学习年、 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 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 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 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 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 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 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 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 (二)单元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 初步体会时、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 秒的实际意义。 分、秒的实际意义。 掌握时、 秒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 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 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 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所以教材在这里安排了年、 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所以教材在这里安排了年、月、 日的知识。 日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时、分、秒》 《年、月、日》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常见的量
有关解读教材、分析教材一、分析内容:《常见的量》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课本第48页内容。
二、课标要求:·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分析与要求:(一)教材特点:“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主要分布在以下几册中:一上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差一点到整时;一下是元、角、分的认识;三上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年、月、日与24时记时法的认识。
在“常见的量”这一部分的复习内容中,主要涉及的是: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有关人民币的单位。
知道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是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目标。
教材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信息中含有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还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有多重”,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时间单位的概念。
教学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通过对常见的量的知识的回顾与复习,让学生再一次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提高解决与常见的量的简单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学段的学习,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其他的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还会结合量有关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对个别的单位的实际意义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单位之间的换算出现差错。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本节课将借助生活中一些现实情境,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3课时《常见的量(时、分、秒)》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第3课时《常见的量(时、分、秒)》教学设计学生活动21.小组同学轮流将自己整理的印象最深刻的一道错题进行交流、分析。
2.我来考考你:根据自己的错题,将编写好的类似题,请小组同学尝试解决。
教师活动2前置任务:课前布置整理一道印象最深的错题,并编写类似的一道题。
1.提出要求,组织小组交流活动,进行巡视。
2.指导学生交流,巡视,适时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整理自己印象最深的错题,不仅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也是对自己错误的一个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出一道类似的题目,既增加了学生的练习量,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类比迁移的能力。
环节三:拓展练习,能力提升(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31.基础练习()(1)根据钟面图,独立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2)思考认读钟面时刻时,需要注意什么。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2.易错题型()(1)独立完成下面填空题。
(2)小组交流,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时,你是如何想的。
(3)小组进行汇报,认真倾听他人想法,订正答案。
我们上一节课是40(),再加上()分就是1时。
奇思跑50米需要8(),跑200米需要37()。
1分=()秒 3时=()分 5分=()秒1时40分=()分 75分=()时()分2分25秒=()秒 100秒=()分()秒教师活动31.基础练习(1)准备3个时刻图,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写出钟面时刻。
(2)请学生说一说认读钟面时刻时需注意什么。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及时小结。
2.易错题型(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填空。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巡视,适时指导。
(3)请小组展示,点评。
3.层层递进()(1)这是一张老师之前出行的火车票,根据票的内容填空。
火车()时()分从成都出发。
如果09:37分到达广安,那么途中经过了()分。
①先自己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再填空。
②小组成员轮流讲自己想法和使用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量进行教学,包括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长度、面积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质量、体积等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还有待加强,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概念,能进行单位换算,建立空间观念和量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概念的掌握,单位换算的应用,空间观念和量感的培养。
2.教学难点: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空间观念和量感的形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工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质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操作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
3.实践活动: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主要包括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学习。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五年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可能存在模糊的地方,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定义和换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定义和换算。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是20平方米,他想知道这个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他应该怎么计算?”引导学生思考面积单位的换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等常见的量的定义和换算表格,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如“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量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各种量的意义,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计量单位,从而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量单位转换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转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各种计量单位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单位之间的转换。
2.针对难点,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各种计量单位的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各种计量单位。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模型。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付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量。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计量单位,这些计量单位有什么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北师大版《常见的量》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常见的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熟练的进行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情感态度:通过系统地回顾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意义。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熟练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学法:自主复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合作复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 出示课本中的信息,让学生自由阅读这些信息。
2.说说这些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时间单位?哪些是人民币单位?(或者让学生把这些量进行分类)3.对于这些单位,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常见的量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引导学生复习常见的质量单位。
(1)说说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2)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实际大小。
(3)说说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
2.复习常见的时间单位。
(1)说说常见的时间单位有哪些?(2)说说这些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3.复习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1)说说常见的人民币单位有哪些?(2)说说常见的人民币的进率是多少?4.让学生根据回答,对这部分知识自己进行系统整理。
5.交流整理的结果。
形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1)常用质量单位:吨(t )千克(g )克(g)(2)单位之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3)常用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单位之间的'换算:1世纪=100年1年=365天(平年)1年=366天(闰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 天)(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有30天)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1日= 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常用计时法:12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转化方法)(4)常用单位:元角分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常用的量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部分知识,有部分学生只是死记了一些进率,并没有真正理解感受每个单位的大小,在复习中要让学生用身边具体的东西来表示每个单位的大小,加强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常见的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各种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为日常生活中进行量的计算和估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这些量的换算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各种量及其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等常见的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各种量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各种量。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各种量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物或图片,以及相关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制作食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常见的量》单元,主要围绕生活中常见的量进行教学。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时间单位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单位的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仍然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各种单位的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究各种单位的换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解决彼此遇到的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6.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这一章节,主要是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常见量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五年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常见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常见量的复习,使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量的转换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工具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常见量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常见量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5.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常见的量》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常见的量1.结合具体情境,整理常见的量以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复习单位之间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回顾与交流编写说明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时间单位:时、分、秒和年、月、日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是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目标。
对常见的量的复习,应充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并注重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科书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信息中有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然后提出“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
目的是让学生能结合实际问题回顾这些量及其单位。
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上面信息中有哪些量及其单位,主要是质量及质量单位,时间及时间单位,然后让学生k说还有哪些质量单位及时间单位,补充完整。
接下来,让学生举例说明1时大约多长,1kg,1g大约有多重,进一步同顾和体会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和时间单位的观念。
最后,再与学生一起回顾复习人民币单位的有关知识。
巩固与应用第1题复习单1700间的换算,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答案:l700;l,12;3,12;3.04;150;4000。
第2题复习时间的认识及24时计时法,学生计算小龙一天在校的时间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方法和思考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说说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答案:在校时间6时30分。
第3题答案:第4题复习课也应鼓励学生实际调查,再次体会1分的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课件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B
e
s
t
W
i
s
h
F
o
r
Y
o
u
(1)小明的哥哥2008年才过第三 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是几岁?他 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呢? (2)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 哪 个重些?
3.体积单位
常见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 厘米、立方毫米、升、毫升。
1 = 1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00
1立方厘米= 1 升;1升= 1000
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 毫升;
(二)质量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1吨= 1000 千克;千克= 1000 克。
二、名数
91
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整百、整千的年:以能否被400整除为基 准,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 的是平年; 其他的年份:以能否被4整除为基准,能被 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例如1600,是一个整百的数,并且能被 400整除,所以1600年是闰年;1700不能被 400整除,所以是平年。 再如2004,应该以能否被4整除为基准, 因为它不能被4整除,所以是平年。
综合练习: 判断 1.小明的身高为165分米(×) 2.半径为2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一千克铁的质量比一千克棉花重(×) 4.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5.2008是闰年(√ ) ×) 6.小强的生日是2005年2月29日( 7.一年中有六个大月六个小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时、分、秒和年、月、日教案
《时、分、秒和年、月、日》重点:对有关时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有序地整理。
难点:掌握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2015年5月31日,中国田径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季军并打破由张培萌保持的10秒整的全国纪录。
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时间单位?(学生自主回答)二、回顾与整理1.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单位?预设生1:常见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生2:还有旬。
师:每月的1~10号是上旬;11~20号是中旬;21号~月末是下旬。
师:下旬最多有几天?最少有几天?生:大月下旬有11天,小月下旬有10天,闰年的二月下旬有9天,平年的二月下旬有8天。
2.复习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师: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预设生1:1世纪=100年。
生2:1年=12个月,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生3: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生4: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生5: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整理成下表)3.复习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
(1)什么是普通记时法?(把24时分为两段,每段12时,从夜里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第二段。
这种记时法,一般叫作普通记时法)(2)什么是24时记时法?(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记时法)(3)如何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在24时记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记时法相同。
而时针走第二圈时,相当于用针面上的时数加上12。
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 4.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举例说明时间的意义。
“时间”是指从某一个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计算某一事物所经过的时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教材分析一、单元目标1.能够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学会观察钟面,能熟练地说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会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一、教材说明本单元是在认识了钟表和钟面上的时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是学习年、月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体会时刻与经过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分析第一课:奥运开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掌握时和分的进率。
2.能够准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正确区分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正确区别时针、分针走过的小格所表示的时间。
知识讲解知识点一:认识时、分1.理解图意。
课件出示2008年8月8日晚8时08分,北京奥运会开幕那一刻鸟巢沸腾场面。
钟面上显示时间是晚上8时08分。
2.认识钟面。
(1)钟面上表格。
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钟面上的针。
钟面上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较长一些的针是分针。
3.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因此1时=60分。
知识点二:认识时刻1.认识几时几分。
从12时开始,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分针和时针在哪个位置,就要用几时几分表示出来。
2.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1)数字表示法。
(2)汉字表示法。
第二课:1分有多长教学目标1.进一步观察钟面,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在活动中初步感受1分和1秒的长短,体会时间的宝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常见的量教材分析————时间单位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
常见的量包括:时间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
课程标准中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1.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北师大版教材对于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分布一上:《认识钟表》二上:《时、分、秒》三上:《年、月、日》《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本单元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一)本单元的地位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半时。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也为以后“时、分、秒”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钟面。
2.结合生活体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半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二、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一)小明的一天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小明的一天”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情境题材,教材在这一情境中根据小朋友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安排了6个整时与半时的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
编写这部分内容的意图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与半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积累对刚进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恰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对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因此,教材直接呈现了“小明的一天”中的活动时间表,让学生来认一认,说一说。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结合这几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也可以通过整时与半时的对比,发现不同的特点。
这样开展教学,既可以省略简单的重复现象,又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
在学生正确辨认整时与半时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以巩固学生的认识。
同时,可以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小芳的上午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教材在“小芳的上午”的情境活动中,安排四幅情境图。
编写这部分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估计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快到几时或几时刚过,所以指导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会估计“快到”“刚过”估计整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生掌握估计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钟 表的一个方面。
所以,教材在“小芳的上午”的情境活动中,安排四幅情境图。
学生在叙述这些时间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陈述的用词,并进行追问。
在如何进行估计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四幅图中时间的特点进行讨论,从中体会估计的办法。
三、单元课时安排建议《时、分、秒》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本单元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一)本单元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
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
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一)我们赢了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教材内容分为四个环节,首先以“申奥成功”情景图出现,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
第三个环节试一试引导学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第四个环节是练习题的设计。
这部分的编写意图是,一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二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通过特殊的时刻,认识时、分的关系“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
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小明的一天(整点、半点的认识) 2 小芳的上午(认识几时刚过、快到几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交流情景图的含义,组织观察钟面以及认识时、分的关系。
(二)一分钟能干什么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踢毽子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
编写意图:一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二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三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间。
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三)作息时间表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
通过做一做,拨一拨,说一说,了解作息时间表的编制格式及方法,学会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编写意图:一是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二是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所以更注重学生的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所以不同学生的作息时间表中的活动应该是不同的,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修正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固然重要,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更为重要。
三、单元课时安排建议内容建议课时数我们赢了(认识钟面及表示的时刻) 3~4一分能干什么(感受1分的长短)作息时间表(经过时间) 1~2《年、月、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本单元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一)本单元的地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所以教材在这里安排了年、月、日的知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3.认识24时记时法,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一)年、月、日1.教材说明机编写意图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鼓励学生交流已有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然后,安排了观察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目的是变常识性的知识介绍为学生探索规律的载体。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组织学生回顾和整理已有的知识。
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
以便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
(二)看日历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看日历,让学生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和有用的信息,并且认识星期。
第二个活动是猜生日,目的是在现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且发展推理能力。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学习看日历,进行简单的计算,注重学生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
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的猜生日的游戏等来展开教学。
(三)一天的时间1.教材说明及编写意图本节教材安排了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儿童作息时间表等情境。
编写意图:一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体会24时记时法及其应用价值,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二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经过的时间;三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时间表出发,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24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关系。
教学中还可以安排学生为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从中引出了不少问题。
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可以自然地学习时间的推算,合理的作息等内容。
三、课时安排建议北师大版教材常见的量部分教材说明对于常见的量的学习教材强调: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量的实际意义;从多种角度体会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年月日4 看日历、猜生日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