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城市少数民族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民族调查报告

民族调查报告

民族调查报告关于民族调查的报告1.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社会中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包括人口比例、文化特点、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民众进行,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地访谈则主要针对特定群体或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3. 人口比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

少数民族中,壮族、回族、满族等人口较多,而藏族、苗族、侗族等人口较少。

4. 文化特点: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通过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汉族的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强调家庭观念、中庸之道等价值观念。

而少数民族则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壮族的水族节、回族的开斋节等。

5. 经济状况:从经济状况来看,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而汉族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享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

6. 教育和就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教育和就业机会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汉族普遍接受较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拥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和更好的就业前景。

而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经济等原因,普遍面临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足。

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人口比例、文化特点、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发展和融合。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

土家族的调查报告土家族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中国的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土家族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生活、文化和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土家族的历史与传统土家族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利用山水资源,发展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技艺。

三、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土家族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

他们居住在山区,依靠农耕为生。

土家族人民勤劳朴实,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并饲养家禽家畜。

土家族人民重视家庭和睦,尊重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此外,土家族还保留了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如“赶山会”、“送亲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四、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土家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他们以歌舞、乐器演奏和民间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土家族的歌舞表演充满激情和活力,歌曲中融入了对自然、家庭和爱情的赞美。

土家族的乐器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如三弦、芦笙等。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吊脚楼”为代表,其建筑形式既能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又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五、土家族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使土家族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提高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为土家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这为土家族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六、土家族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土家族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传承的土壤,年轻一代对土家族的认同感下降,这给土家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困难。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推荐5篇)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推荐5篇)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推荐5篇)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情况调查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店铺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情况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家庭调查报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安全等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53名。

调查显示,有98 %的属父母外出务工,31.4%的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在留守儿童中,一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占23.79%,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占9.6%;由叔、伯、姨、朋友抚养的占4%;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占76.21%,其中95%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

二是在留守儿童父母中,40%的每1-3个月回家一次,45%的半年回家一次,15%的一年以上回家一次。

三是务工情况,30%的在本市打工,30%的在省内打工,40%的在省外打工。

四是在与父母联系方式上,97%的电话联系,很少写信联系。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7%;学习良好,占18.3%;学习成绩一般,占60.1%;学习成绩较差占5.9%。

其中,有62.7%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37.3%。

有关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

有关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

有关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有关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

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

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二、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江苏省少数民族现状调查

江苏省少数民族现状调查

重 体 力 劳动 的农 民工 。
3 .收入 情 况
从 样 本反 映 的 总 体 情 况 来 看 , 我 省 少 数 民族 家
庭人均月收入状况 总体 良好 , 但 也有少部分家庭 收
入偏低 。 占本 题 应答 者 3 3 %的 人群 处 在 两 千 到三 千
意” 的人 群 中 , 总 体 趋 势 是 随 着 收 入 的增 加 , 所 占人 群 比重 逐 渐 降低 , 其 的是 回族 , 有1 3 0 7 5 7人 ; 就 全省 来 看 , 少 数 民族 人群 多分 布在 苏 南 , 苏 中次 之 , 苏北最少 ( 见表 1 ) 。 少数 民族 人 群 依 托 经 济 发 达 程 度 居 住 的态 势 较 为
明显 。
5 5 个少数民族齐全, 少数 民族 占全省 总人 口的比例
元 和介 于 1 0 0 0元 和 2 0 0 0元 的 比重 分 别 是 3 7 %
和 1 9 %。
元 这 一 区 间 。另 外 , 在 样 本 中还 有 相 当 数 量 的人 群
收入 高 于三 千元 。在 样 本 中 , 有1 8 %和 1 3 % 的人 表
示, 家庭 人均 月 收入低 于 1 0 0 0元 或 者介 于 1 0 0 0元 和 2 0 0 0元 之 间。 这 部 分 人 群 处 于 我 省 最 低 工 资 ( 从 2 0 1 3年 7月 1日起 , 我省 调 整 了最 低 工 资 标 准 。月
表 1 我省 1 3个省辖市少数 民族人 口分布大致状况 少数 民族常住人 口 南京
无 锡 徐 州
常 州
少数 民族流动人 口 5 3 0 0 0
3 8 0 0 0 9 0 0 O
2 7 2 3 1

少数民族调研报告咋写

少数民族调研报告咋写

少数民族调研报告咋写1. 背景介绍少数民族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社会中人口相对较少、相对落后的民族群体。

我所在的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为了更加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和发展需求,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少数民族群体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的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

根据研究的范围和需求,我选择了不同的调研对象和调研方式。

首先,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经济状况、教育程度、文化传承、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我通过社区和学校等地方发放问卷,并向调查对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其次,我进行了一些深度访谈。

针对一些重点问题,我选择了一些代表性人物进行访谈,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其经历、观点和需求。

最后,我还参与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活动和庆典,观察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4. 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以及对观察的总结,以下是我对少数民族的一些调研结果:4.1 经济状况少数民族群体普遍存在经济落后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条件,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较少,收入也不高。

这一情况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景。

4.2 教育程度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学习资源匮乏。

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也限制了整个民族群体的进步。

4.3 文化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的习俗和价值观逐渐被现代化生活方式和外部文化冲击所影响,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导致文化传承面临困境。

4.4 社会环境少数民族在社会环境中面临着一些不公平和歧视。

他们往往没有与其他民族平等的机会,缺乏参与决策和发言的渠道。

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不公正和不稳定。

正2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成长的研究——调查报告

正2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成长的研究——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成长的研究——以麻江宣威地区为例调查报告麻江县宣威中学杨涵治一、引言近年,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与城里学生教育质量差距越拉越大,迫使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在招生中有针对性地偏向少数民族学生,甚至施行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以保护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学生;此外,关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级教育部门对此可谓用心备致,相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也相继出台。

在各级部门多年来的多管齐下的措施下,农村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弱势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于少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差,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原因除与当地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跟不上外,还与学生家庭环境有更重要的关系,这也是公认的结论,相关论述也如汗牛充栋。

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相关教育科研部门,关于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成长的影响究竟如何,什么因素是重要的,什么因素是次要的,相关研究文章皆为针对城市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而针对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研究家庭环境与其成长的影响的,几乎没见到。

近些年,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造成的留守儿童及农村家庭贫困问题对当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前人针对城市学生为研究对像的相关成果,只有参考价值,不具有适用性。

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弄清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环境与其成长之间的利害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弱化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创造有利家庭环境的条件,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缩小与城里学生的差距。

我们相信,这样的研究,无论对学生家长,还是对在一线教育工作的教师,抑或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者,都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二、调研内容设计(一)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涉及家庭硬环境、软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四大类和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住房条件、学习条件、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职业状况、家庭融洽关系、交通状况、社区人群素质、社区融合状况等15个因素。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家庭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开展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先导。

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县妇联在全县__镇__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探讨当前我县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便进一步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推进全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基本情况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大部分农村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

现在大多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而也会导致出现“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

此外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大学生找工作难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家长的观念有一定的改变,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有一些错误的行为。

二、存在问题1、农村家长素质偏低。

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纸笔和书籍,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

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家长闲时不看书读报,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2、家长期望值过高。

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跳出农门。

与此相对应,农村家长都舍得投入,他们节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

3、家庭教育方法简单。

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4、过分依赖学校。

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5、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

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

家庭调查问卷情况汇报

家庭调查问卷情况汇报

家庭调查问卷情况汇报根据我们之前制定的家庭调查问卷,我们对社区内的家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收集到了大量有关家庭生活、家庭成员、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汇报这次调查的情况。

首先,我们对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家庭成员主要是夫妻和子女。

家庭的居住面积普遍在80平方米以上,家庭收入以中等水平为主。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家庭的家庭成员职业分布情况,大部分家庭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其次,我们对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都非常重视家庭生活质量,他们会定期进行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非常频繁,家庭氛围比较和谐。

在家庭教育方面,大部分家庭都注重孩子的教育,他们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最后,我们还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良好,他们注重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也会相互照顾,关心彼此的健康情况。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社区内的家庭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大部分家庭都非常重视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同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比较良好。

这些都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完善社区的家庭服务和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享受幸福生活。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和保障。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社区的家庭更加幸福、和谐、健康。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以上就是本次家庭调查问卷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的聆听。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少数民族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少数民族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少数民族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民俗、传统习俗等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活状况,探究他们的文化传承、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和有效建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情况、少数民族群体对于发展与保护的看法、意见等。

2.实地访谈:走访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3.文献资料收集:搜集相关书籍、论文和政府发布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文件,以便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三、调研结果1. 文化传承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边缘化和消失的危险。

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习俗、传统手艺等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替代。

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这将导致文化传承的中断。

2. 经济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有限,尤其是缺乏技能人才。

在一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生活贫困、医疗、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

3. 学校教育状况少数民族学生受到教育不公平的情况依然存在。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4. 政策保障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产生了一些人为的不公平现象。

四、调研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高文化传承保护意识,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的文化宣传和弘扬,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贫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壮锦的调查报告

壮锦的调查报告

壮锦的调查报告壮锦的调查报告壮锦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壮锦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壮锦民族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了以下报告。

一、生活状况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壮锦民族的生活状况与其他民族相比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壮锦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他们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同时也养殖家禽家畜。

其次,壮锦人民注重家庭观念,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尊重长辈、照顾子女是他们的传统美德。

此外,壮锦人民的饮食以米饭、面食和蔬菜为主,口味清淡,健康饮食意识较强。

二、文化传承调查壮锦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壮锦织锦艺术。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织锦技艺在壮锦民族中代代相传,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壮锦织锦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此外,壮锦还有丰富的音乐舞蹈、民间故事等文化形式,这些传统文化在壮锦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发展现状调查在调查中,我也关注了壮锦民族的发展现状。

壮锦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近年来,政府对壮锦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

这些举措为壮锦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壮锦民族也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展示自己的文化和风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壮锦民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是我调查的重点之一。

在调查中,我发现壮锦人民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并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与传承。

例如,他们设立了壮锦织锦学校,培养年轻一代学习织锦技艺;同时,壮锦民族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举办壮锦织锦比赛、音乐舞蹈表演等,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五、壮锦民族的未来展望在调查中,我对壮锦民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我认为,壮锦民族的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壮锦地区的基础设施将会逐步完善,教育水平也会提高。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7篇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7篇

家庭情况调查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庭情况调查报告7篇调查报告通常由专业的调查人员或研究人员编写,具备相应的调查方法和技能,调查报告是研究者对特定主题所做出的有据可查的结论总结,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庭情况调查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壮族调研报告

关于壮族调研报告

关于壮族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壮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壮族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邻近的贵州、云南、四川、湖南等地。

壮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因此对其进行调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壮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

2. 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壮族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以及与壮族代表和居民进行深入交流,获取关于壮族的详细信息。

3. 调研结果3.1 壮族历史背景壮族起源于古代南方民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壮族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约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壮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和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体系。

3.2 壮族文化特点壮族文化以勇武、热情和豪放为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壮族歌舞。

壮族歌舞以其独特的旋律、舞蹈和服饰,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壮族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如壮族绣球、剪纸和陶瓷等。

3.3 壮族社会生活壮族社会以家族为单位,重视亲情和家庭。

家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尊重老人和家族长辈的权威。

在壮族社会,男女平等,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拥有重要地位。

此外,壮族还有丰富多样的婚俗、葬俗和节日等。

3.4 壮族经济状况壮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

壮族地区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如锡、锌、锰等。

近年来,壮族地区注重发展旅游业和现代农业,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

4. 调研建议和展望针对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壮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应加大对壮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推动壮族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其次,促进壮族经济发展。

应注重提升壮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壮族人民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最后,加强壮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加强壮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调查报告(一)2024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调查报告(一)2024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是中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国内人口情况、助力制定相关政策。

本文将从社会人口特征、人口发展趋势、人口结构变化、家庭状况和城乡差异等五个大点阐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调查结果。

正文内容:一、社会人口特征:1. 总人口规模增长: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规模继续增长,达到了亿人。

2. 性别比例: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比例保持相对平衡,男性占总人口的比例略高。

3. 年龄结构:我国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少年人口比例下降。

二、人口发展趋势:1. 城市化进程: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人口比例继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2. 移动人口增加: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占比增加,劳动力流动性增强。

3. 教育水平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占比增加。

三、人口结构变化:1. 少数民族人口: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略有上升,但主体人口仍为汉族。

2.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城市常住人口较多为流动人口。

3. 婚姻状况: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未婚人口占比增加,已婚人口占比略有下降。

四、家庭状况:1. 家庭户籍分布:普查数据显示,户籍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而非户籍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2. 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和普通家庭仍然是主要类型,但单身家庭和单亲家庭比例有所上升。

3. 家庭人均收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五、城乡差异:1. 城乡人口比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比例继续增加,城乡人口差距继续缩小。

2. 就业状况:城市就业机会相对多于农村,城市就业率高于农村就业率。

3. 城乡社保保障: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社保保障相对完善,农村社保保障有待加强。

总结: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明显。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湘西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地区。

为了了解湘西苗族的文化、生活和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对湘西苗族的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状况和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传统文化湘西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他们以苗族语言为主要交流工具,传承着丰富的民间故事、歌舞和手工艺。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苗族人民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并且努力传承和保护。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苗族的“芦笙节”是一个盛大的庆典活动,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演奏芦笙等乐器。

这个节日不仅是苗族人民的欢乐时刻,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二、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湘西苗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交通条件的不便,这里的农业和旅游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

苗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如稻谷、玉米、茶叶和猪、牛等。

然而,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限制,他们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收入不高。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湘西苗族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建交通设施、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发展乡村旅游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仍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资。

三、教育状况在教育方面,湘西苗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困难,很多苗族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只能在家里或者村里的小学接受基础教育,高中和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

为了改善教育状况,湘西苗族地区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并提供了一些奖学金和补助金。

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教育援助工作中,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支持。

四、社会问题湘西苗族地区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人口流失和家庭分离的问题。

此外,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一些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缺乏平等的机会和权益保障。

民族大家庭活动分析报告

民族大家庭活动分析报告

民族大家庭活动分析报告1. 引言民族大家庭活动是一种旨在增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举办民族大家庭活动,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本文将对某次民族大家庭活动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2. 活动介绍本次民族大家庭活动于2021年6月1日在某城市广场举行,参与人员来自该城市的各个民族共计15个,涵盖了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活动内容包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美食品尝、民族艺术表演和互动游戏等。

此外,还邀请了各民族的代表发表讲话,鼓励其分享民族文化和艺术。

3. 实施效果分析3.1 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该活动为各民族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通过展示民族文化、美食和艺术,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

活动还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使参与者能够深入交流和合作。

活动的实施使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有所提升。

3.2 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民族大家庭活动使各个民族的代表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通过听取不同民族代表的讲话,参与者对各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和认同感。

这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3.3 媒体宣传效果突出该次民族大家庭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报道。

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此次活动的盛况和成果,各界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种宣传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动民族交流和融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存在问题4.1 缺乏长期机制民族大家庭活动目前还是孤立性的举办,对于长期推进民族交流和融合的机制缺乏探讨。

活动的举办频率较低,不能满足不同民族间持续交流和合作的需要。

4.2 民族文化展示不充分活动中的民族文化展示过于单一,没有准确反映各个民族的多样性和特色。

需要进一步深挖、展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4.3 参与度有待提高活动中参与者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现场互动游戏环节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交流机制。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顺濞乡妇联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家庭教育理解为长辈主要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批评、指导、培养和管理等活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把家庭教育界定为家庭生活诸因素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活动,并参照中外学者关于家庭教育要素的观点制定了家庭教育评价指标,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策略等。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将调查对象的范围设定在顺濞乡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和家长。

家长样本是在学生样本中按照整群分层的方法抽取的,采取判断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

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0份(小学40份,中学35份,大学生5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家长问卷60份,收回57份,有效回收率95%。

接受调查的家长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核桃,都普遍在5000—10000元左右,有的胜至还不到5000元。

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广大农村家长的共识。

为了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一美好愿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费尽心力,绞尽脑汁。

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作用很大,不可忽视,有的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而有的家长苦恼于没有家教经验和教育方法,60%的家长对于是否有能力将孩子培养成理想的人才把握不大。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严而无爱”“爱而不教”的局面。

当前,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素质差,更谈不上什么现代教育观念。

有些家长是文盲,有些家长只是在七、八十年代接受的学校教育,由于缺乏继续学习,现在也基本上返“盲”了。

他们的家教方法陈旧落后,甚至简单粗暴,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影响是何其之大,一个好的父母给家庭带来心灵上的快乐和慰籍,一个好的母亲给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干净和温暖,这就是双亲榜样的作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源于父母的榜样的作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

浙江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以温州司前畲族镇为例

浙江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以温州司前畲族镇为例

为了掌握浙江少数 民族地 区医疗卫生服务 工作 .我们 于 2 1 年 体检的人并不多 01 7月 2日一 月 1 7 2日共 l 天前往浙 江温州泰顺 司前 畲族镇开展 家庭 l 由调查结果 显示 . 大部分人都是在身体感到不适之后才会 去医院 健康 状况调查 。 做检查 . 有些甚 至是能忍则忍 . 在身体极度不适 时才去 医院看病 只有 检查。另外 . 超过一半 的人没有健康档案 。 1 资料 来 源 3 家庭健康投 资项 目 . 5 传统 。 投资支 出少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 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 司前人 民选择 的健 11 司前镇常住户 口. . 包括 固定居住三年 以上外来人 V . 1调查地域覆 多是早起 晨练 、 山: 二 , 爬 第 像健康讲 座 盖 司前下辖 1 居民区 ( 个 新北 )9个 行政村 ( 、 司前 、 左溪 、 口 、 溪 大住 、 康投资项 目都是 比较传统 的 , 这类的知识宣传 , 当地基本没有举办 : 在 第三 , 专业医务人员的缺乏 。 台边 、 里光 、 上地 、 叶山、 榀蝉 )家庭户数 410户 , , 0 总人 口 1 2万人 。 . 2 1 调查人员按村分组 ,0 . 2 3 人分 5 , 6 组 每 人一组 , 每组调查 2 个村 。 4 解决对 策 l 本 次调查发放 《 数 民族地 区群众 家庭健康状 况调查表》 7 6 - 3 少 共 5 份 , 回收 7 3 . 有效 2 份 有效 回收率 9 . %。 53 6 41 利用当地资源特色 . . 发展 主导产业 和地 区特色经济 . 提高人 民群 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 是解决泰顺地区家庭健康问题 的根本方法 2 基 本 情 况 泰顺 县司前镇地处珊溪水库源头及飞云湖畔 . 毗邻乌岩岭 国家级 境 景观独特。 另外司前是少数民族 畲族 该镇 现有家庭 3 0 9 0户 . 口 1 2万人 . 人 . 2 分布在 温州市泰顺 县北 自然保护区. 内旅游 资源丰 富. 畲族有着 自己独一 无二 的文化习俗 . 如果 我们能将这 部 .距县城 罗阳 1 公 里 。全镇 总面 积 1 8 3 1 平方 公里 。畲族 人 口占 人民的聚居地 . 包装 出来 . 再和司前 良好的 自然景观相结合 . 着力 2. 人 口 6 %, 密度 为每平方公里 1 3 人 , 6 0. 4 户均人 口31 人 , . 3 男女 比例 些习俗很好 的发掘 、 司前可 以与周边 的泗溪 、 景宁等地方相结合 . 围绕 656 : ,5岁人 口占总人 口约 1 %. 7 %的男青年在外务工 。 2 有 0 全镇 以务 做优做强生态 品牌 . 观光飞 云湖 、 重走红军路 、 沐浴氡泉水 、 梦圆古廊桥 、 重 农为 主 . 1 O年农业 总产值 占全镇总产值 3 . 农 民人均纯收入 3 8 “ 01 %. 7 0 探密乌岩岭 、 几大 品牌 . 做好旅游品牌宣传 、 包装 、 推销 : 着力做深做透休 元。 居民居住 环境 以楼 房为主, 偏僻 山村以土瓦房 , 木制平房为主。 用 温畲乡梦 ” 闲渡假文 章. 特别是重点风景 区与优美生态环境为一体 的旅游渡假 区 自 来水 的人约 占 7 %. 溪、 4 井、 泉水约 占 2 %。 6 建设 。 同时注意县 内各重点旅游景 区之间配套旅游内容 的开发 、 衔接 。 3 资 料 分 析 如区间的观光农业 、 园农庄 以及绿色走廊等。那么将可 以走 出一条 果 独特 的旅游路线 31 居 民健康问题主要以神 经 、 . 消化系统 为主 . 2 加快少数 民族地 区公共卫 生 . 运动健身设施 从调查 中可 以看 出困扰 该镇居 民的最 主要原 因为失 眠等神经系 4 加 大政府财政投入 . 统问题 , 2 . %, 占 5 8 其次为肠 胃、 0 肝脏等消化 系统问题 , 2 。 %, 占 0 9 而 的建设 4 心血管系统 问题 也 占了 1 . % 40 失 眠等神经 系统问题 主要与该地 区 421 加快卫生公共设施 的建设 7 .. 由于少数 民族地区多处于山区偏远地区 . 由于交通与建设进程 的 经济水平不高 . 生活压力大有关 而消化系统 问题 主要 与饮食习惯有 原 因, 往往使这些地 区的公共设施建设 比较缓慢 。在调查过程 中我们 关 .经过调查我们 发现该地 区有 1 %的人有 不吃早饭 的习惯 .而有 0 很多偏远 的山村全村竟然没有一垃圾 桶 . 有的虽然有垃圾桶 . 全 6 %的家庭 经 常吃 隔夜食 物 .6 2 6 %的家 庭 中有成 员有 酗酒 的不 良习 发现 . 村 的垃圾 还是乱堆放 . 中有动物粪便 也是无人清理 . 些都严重影 路 这 惯. 而这些因素都会使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率 升高 响村 民的健康 , 随时有爆发传染病 、 寄生虫病 的可能 。 3 居民对疾 病的应 对情况有所改观 . . 2 但依然不容乐观 4 . 尝试投入卫生保洁教育人员进入山村 .2 2 由调查 可知 . 该地 区只有 1.%的人选择 有病先拖 着 . 56 等严 重 了 笔者认为 . 在偏远 的乡村也需要卫生保 洁人 员 这些保洁人员可 再去医院看医生 . 多的人选择 了 自己买药先吃 . 有更 症状减轻 或消除 , 经过 培训后 即可上 岗 . 这些保洁人员 与城里 的清 就不去看 医生 . 但这种方式往往 不能解决根本 问题 . 反而更容 易延误 以是 原本 村中人员 . 除了保持村 中整洁外 . 还应该 常常向村 民宣传 一些 卫生的 病情。另外 , 选择看 医生后 长期服药 。 且严格遵 医嘱 . 注意饮食 及生活 洁工不 同 . 告知他们卫生不 良会导致 的一些 危害 . 并督促他 们 自己要保 习惯也只有 3 .5 这主要还是跟经济水平与医学知识的缺乏有关 小 知识 . 9 %. 4 持卫生 . 发现不 良卫生习惯应该予以教育与指导 。卫生保洁人员其职 33 居民生活规 律不好 . - 习惯不 良 并为村委会的一个 职能部 门 从调查中发现该地 区只有不 到 7 %的人引用比较卫生 的 自来水 . 位应属于卫生行政部门 。 4 . . 加强医学方 面的人才 队伍建设 2 %的人饮用 的是井水或是泉水 。虽然 , 2 0 年 , 6 在 0 7 泰顺 县实行 了农 423 提高乡镇医院的水平 . 加强社 区卫生人才 队伍 建设 . 培养 当地 医药卫 生技术人员 . 引进 民饮用水工程建设 计划 . 由于司前人 口密度不 是很大 . 但 而且 山区 比 外来 的大学生 . 是改变司前镇的卫 生面貌 的重要措施 例 比较大 . 这使 自来水全 面普及相对 比较 困难 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 面要通过增加 投入来改善当地医 一方 当地居民户外 运动或锻炼相对较少 。 调查显示 , 7 %的人偶尔 、 近 7 院 的医疗设备 、 医疗环境积极争取设 立农村贫 困地 区公共 卫生服务特 很少或从不参加户外活动或锻炼 同时我们也发现 . 6 %的家 庭中 有 2 从而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 另一方面要定 向培养适用人才 . 鼓 有成员体重偏重或肥胖现象 . 我们 了解到该地 区的人进食量并不 是很 殊津贴 , 大, 而且 7 %的人 吃的都以清淡为主 . 3 只有 7 %以油腻 为主 . 以运 动 励医学院校毕业 生和城市卫生 机构的在职或 离退 休卫生技术人 员到 所 农村服务 。 量不足可能是该地 区肥胖者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4 . 努力促进少数 民族地 区人 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 险 .4 2 3 居 民以病后体检为主 , . 4 健康档案拥有 者较少 农村合作 医疗 是由我 国农 民 自己创造 的互助共 济的 医疗保 障制 在城镇 或其他交通便 利的乡村 。人们 的定期体检 的意识普遍较 度, 在保障农 民获得基 本卫生服务 、 解农 民因病致 贫和因病返贫方 缓 高。 常每年会定期 的去医院一次到两次。 通 但是 在司前镇 . 会定期去做 面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 从调查 中我们不难发现 , 在该地 ( 下转第 9 O页)

彝族婚姻调研报告

彝族婚姻调研报告

彝族婚姻调研报告彝族婚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彝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的婚姻习俗,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彝族的婚姻状况、婚姻习俗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为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了云南省某彝族聚居地的彝族居民作为调研对象。

问卷调查主要从婚姻观念、婚姻形式、婚礼仪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访谈则针对婚姻习俗、婚姻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婚姻观念:调查彝族对婚姻的认识和看法,是否注重家庭观念和传统婚姻观念。

2. 婚姻形式:调查彝族的婚姻形式,包括婚姻的自由选择、包办婚姻、姻亲结婚等形式。

3. 婚礼仪式:调查彝族的婚礼仪式,包括婚前仪式、婚礼流程、婚后仪式等。

4. 婚姻习俗:了解彝族的婚姻习俗,包括婚后居住、夫妻关系、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

5. 婚姻问题:探讨彝族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如离婚率、女性地位、婚外情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婚姻观念:大部分彝族认为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一种责任和使命,重视家庭观念和家族传统。

但也有少数人对婚姻观念开始趋于现代化,更加强调个人选择和幸福感。

2. 婚姻形式:调查发现,彝族的婚姻形式较为多样化,既有自由婚姻,也有包办婚姻和姻亲结婚。

包办婚姻在农村地区比较普遍,而在城市地区则相对较少。

3. 婚礼仪式:彝族的婚礼仪式十分独特,既有传统的祭祀仪式,也有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

而且,彝族的婚礼仪式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十分庄重隆重。

4. 婚姻习俗:彝族的婚姻习俗注重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家庭纠纷相对较少。

同时,婚后彝族男女一般会依次到对方家中生活,以示对方家庭的尊重。

5. 婚姻问题:相对其他民族,彝族的离婚率较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相对较高。

但在城市化的影响下,一些婚外情等问题也逐渐出现。

四、调研总结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彝族的婚姻状况和习俗有了初步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少数民族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我选择一个五十出头的叔叔以及他的家庭为调查的对象。

据叔叔讲述,他第一次来城里是因为孩子的读书问题,当时他刚四十出头,最初来到城里最不习惯的就是工作之余只能坐在自己家狭小的租房里,不能像在农村的时候一样可以去邻居家串门,又很穷,买不起电视机,在家里待着挺无聊的。

没有饲养家畜感觉到很迷茫、空洞。

习惯了在家里烧柴,第一次用液化气做饭很不习惯。

城里和农村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首要的是,城里什么都需要用钱来买,钱就是万能的,没钱就在城里无法生存下去;农村里有钱没钱至少都不会饿死人,自己家里种的粮食至少够吃。

其次是在城里会修建有专门的独立卫生间,农村里哪有什么卫生间呀,都是天然卫生间;城里面污染比较严重,农村空气很清新,几乎就没有什么污染;城市的夜晚比较喧闹,晚上睡觉常常被吵到,整晚都有断断续续的车子声,农村比较安静,有的也只是偶尔的一声狗叫声。

城里最容易习惯的是起居问题,都得大清早的起来干活。

最难习惯的是饮食规律,在城里都是十二点整准时吃午饭,下午五六点吃晚饭,晚上十点以后会饿。

而在农村经常是两三点才吃的午饭,七八点甚至是九点才吃晚饭,所以感到非常的难易适应。

大概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才习惯成立的生活,但是从小在农村里待习惯了,还是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农村生活。

如今,在城里的情况还好,在这呆了有七八年了,都习惯了,有认识了邻居,大家都比较熟悉
了。

当前最关心的是养老的问题。

现如今,大多数的年轻人被生活的压力所逼迫,不得不加班加时的工作,都在为生活奔波着,又有子女要抚养,在父母还能动时,子女都交给父母来照顾。

自己更没有精力来照顾父母了。

家里总共有五口人,都是同一个民族,家中只有两个人有工作,其中三人都是无业者。

家里受过的最高教育是到大学。

家中从业人员从事管理类职业,家庭月人均收入在六百元左右。

因为在本县大多数人都是本民族的,本人又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所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本民族语言。

在进城之前,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一点方言,而且口音还特别的严重,讲得不是很标准。

所幸的是城里本民族的人口也比较多,所以交流起来不是很困难,在城里一自己民族的语言为主要的语言,讲的也比较多。

但有时也会将当地的方言,普通话可以说是从来都不讲的。

在家里面跟孩子交流都用自己本民族的方言。

家中大部分的钱用于孩子读书,家庭每月的通讯费在五十到一百之间,很不稳定。

医疗费用不确定,生病的时候大概要花至少一百以上,不生病的话就没有医疗方面的支出。

家中有两个成员在接受教育,家中每学期的教育开支在三千以上。

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医学类的大学,将来好就业。

在城市里没有自己的房子,所居住的地方是自己租的因为资金问题所租的房子周边设施不是很完善,没有供暖设备,有一间公共卫生间,都是一个小区共用的,小区常常出现停水,断电的问
题。

小区周边建有学校,医院隔得比较远,交通也不是很方便。

小区里面没有保洁工人,所以卫生不是很好。

治安情况令人堪忧,常发生盗窃事件,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没有社会救济金,家中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七百左右。

每年交一百的养老保险费用,也在想办法多省点钱以便老了没有劳动能力时用于养老。

平时通过看新闻获取最新消息。

因为本地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没有什么优惠可言,每个民族都是一样的。

但是免不了会有碰壁的情况,有权有势的人做事都靠拉关系,轻而易举的办成事情,无权无势的就只能眼巴巴的吃哑巴亏。

希望社会能越来越好,也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好。

(肖红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