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

合集下载

瞿秋白

瞿秋白


鲁迅替他誊写,找地方发表,又收入自己 的文集给以流传。后来瞿秋白死后,鲁迅 又花重金替他出版了豪华版文集《海上述 林》。猩猩相惜,瞿秋白研读鲁迅著作, 编辑了《鲁迅杂感选集》,写出了杰出的 《鲁迅杂感选集· 序言》。这篇文章是当时 左翼文化界研究鲁迅的最伟大成果,

在这篇序言里,瞿秋白对长期以来遭人轻视的鲁 迅杂文的文体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精辟的 分析,对它们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的评价。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醒目的问题:“鲁迅是谁?” 瞿秋白当时这样提问,具有特别的尖锐性和迫切 性。自“五四”以来,众多新文化人士是敬仰鲁 迅的,感受到他思想见解的深刻、文学才能的杰 出、向旧世界不断进击的勇毅和特立独行的人格, 但对他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 的意义并无清楚的认识

。还有不少人则不断地攻击他,歪曲他,贬损他。到了30 年代,更有一些浅薄之徒与反动文人,讥嘲他接受马克思 主义和参加左联是为了避免自己“没落”、失去了知识分 子的独立性,甚至诋毁他是为了拿共产党的卢布以维持生 计。这些倒还没有多大的舆论市场。最使瞿秋白感慨并觉 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左翼阵营内部不少人对鲁迅的不 理解。在序言里,瞿秋白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作了这样的概 括:“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 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他 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 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 新的阵营里来的。
瞿秋白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 霜、瞿爽。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 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191 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 读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 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 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 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 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 科采访。

瞿秋白

瞿秋白
宿舍:321
人物简介
矍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党早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曾参 加党的"三大——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大革命 失败后的危急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 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年1月中 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 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 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 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红军长征后被留 在苏区,1935年2月26日在福建长汀县水 口镇小径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六月 十八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 天井
走出客厅,是祠堂的天井。四周回廊楹格,天空 日光云影。中间有石栏古井一眼,水色清冽,深 邃如镜,极具江南风情
► 门房
最前面的一进原来是厢房的门房。当时秋白家用 作厨房,炉灶炊具都是依原样修建的,很能触发 我们对当年秋白家生活情景的想像。门房前壁开 一道小侧门,是平时出入的便门。1912年“双十 节”,家家户户门口挂起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 在自家门前挂了一盏写上“国丧”两字的白灯笼。 那盏小小的白灯笼,在一片粉饰太平的红灯笼中, 犹如一朵傲霜的白菊,一直亮到天明。
► 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是常州地区唯一的一家中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物类纪念馆,也是 中国唯一全面收藏、陈列、展示瞿秋白同 志业绩、研究瞿秋白思想,弘扬瞿秋白精 神的专业馆。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 馆两部分组成。纪念馆是仿明清建筑物, 占地面积2282.19平方米,内设展览大厅、 学术厅、影视厅、资料室、电脑室、贵宾 室等,陈列、收藏丰富而完备的有关瞿秋 白生平和思想的照片、实物、文字、文献 和研究资料,为宣传、纪念和研究瞿秋白 提供了多功能现代化的服务。

瞿秋白课件

瞿秋白课件
目录
• 人物介绍 • 主要作品 •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 瞿秋白的两次爱情
人物介绍
瞿秋白,别名瞿霜、瞿爽、瞿双。1899年1月29号 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是中国共产 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 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 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 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 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34年,任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 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 职。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 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在他看来,“顺”和“信”虽然是一对矛盾,但 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可以有机的统一 在一起。求信(即忠实)必须“估量每一个字 眼”,但同时又可能会招致“不顺”,但是翻译 者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将“不顺”理顺,因为“不 顺”就是“不达”,就势必影响译文对原文精神 的再现,影响“信”。在秋白眼里,“顺”就是 顺畅易懂的真正的中国白话。所以,他强烈反对 赵景深的“宁错而务顺”的说法,又不赞成鲁迅 的“宁信而不顺”的观点。
第二次爱情故事正在继续……
当杨之华感觉到两人互有好感时,内心充满矛 盾,她选择回避,跑到了萧山母亲家。 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 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 爱?既然我真心地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 趁放暑假的机会,瞿秋白大胆来到了萧山杨家。 当时沈剑龙也在杨家。
第二次爱情
杨之华,是瞿独伊的母亲,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 的绅士门第小姐,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 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与音乐, 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 堕落了。 杨之华心里很怨愤。 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 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 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之华努力学习,有时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 起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与鲁迅
•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却对瞿秋白称 赞不已。在1933年,鲁迅送给至 交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 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在生命最后的 几年时间里,编辑整理了瞿秋白的 译文集《海上述林》。 • 1936年10月18日,鲁迅看到了他 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广告文字,这段 文字正是《介绍〈海上述林〉》一 文。次日凌晨5点许,鲁迅逝世。
1923年夏,于右任、邓中夏创办上 海大学,瞿秋白担任教务长兼社会 学系主任。瞿在上海大学期间的经 历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页,是从文 弱书生向中共领袖转变的一个中间 阶段。
1925年6月4日, 中国共产党的 第一份日报 《热血日报》 (由瞿秋白主 编)创刊。
2.从书生到领袖
• 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由张国焘临 时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7日,新来到的共产 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主持召开会议,并指定瞿秋白 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人。瞿秋白的领导 方式与作风强势的陈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 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在此次会议中,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总 方针。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 (1927年8月-1928年5月),策划了三次起义, 1927年11月11日的武汉起义、12月10日的长沙 起义、12月11日的广州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瞿 秋 白 被 害 前 的 留 影
餐毕,瞿秋白走出中山 公园,慢步走向二华里 之外的长汀西门外罗汉 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 的刑场。沿途瞿秋白手 挟香烟,缓缓而行,而 且用俄语唱《国际歌》、 《红军歌》,高呼“中 国共产党万岁”,“中 国革命胜利万岁”, “共产主义万岁”等口 号。到达刑场后,瞿秋 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对 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甚好!”然后平 静地让刽子手从脑后开 枪]时年36岁,当日下午, 瞿秋白遗骸被埋葬在罗 汉岭盘龙岗。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故事瞿秋白,原名瞿秋白,字秋白,号樵夫,江苏常熟人。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成为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他曾经多次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但他始终不屈不挠,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

瞿秋白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他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委员。

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大,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是一位无私奉献的革命者,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瞿秋白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深受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瞿秋白是一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形象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息。

瞿秋白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瞿秋白的主要作品

瞿秋白的主要作品

瞿秋白(1899.1.29—1925.6.18) 主要作品[著作书目]新俄国游记(散文集,有名《饿乡纪程》)1922,商务赤都心史(散文集)1924,商务乱弹及其他(论文、说唱)1938,上海霞社街头集(论文、说、唱)1940,上海霞社论中国文学革命(论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中国语文的新生(论文集)1949,时代鲁迅的精神论文(论文)1951,人大瞿秋白文集(1—4卷)1953—1954,人文瞿秋白选集1959,人文瞿秋白论文学(理论)1959,人文瞿秋白诗文选,1982,人文瞿秋白选集1985,人民瞿秋白选集·文学编(1、2、3、4、5、6、)1985—1988,人文(未初齐)瞿秋白文集2政治理论篇(1—3)1987—1989,人民(未出齐)肖伯纳在上海(资料汇编)1933,上海野草书店鲁迅杂感选集(杂文集)编,1933,上海青光书店[翻译书目]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与耿济之合译,1923,共学社犯罪(小说)俄国紫霍甫著,1923,商务不平常的故事(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2,上海合众书店高尔基创作选集(小说)1933,生活解放了的董·吉诃德(剧本)苏联卢那察尔期基著,1934,上海联华书局二十六个和一个(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等著,1935,生活海上述林(上下卷,理论、创作集)1936,诸夏怀霜社高尔基论文1937,张鑫山发行为了人类(评论)苏联高尔基著,1939,上海挣扎社茨冈(长诗)俄国普金希著,1940,上海万叶书店爱森的袭击(小说)德国马尔维察著,1954,人文高尔基论文选集1954,人文短篇小说集·高尔基选集与巴金合译,1956,人文[研究资料书目]民族解放先驱瞿秋白(陈绍禹等)1937,莫斯科瞿秋白的文学活动(曹子西)1958,新文艺瞿秋白著译系年目录(丁景唐,文操合编)1959,上海人民瞿秋白与文学(上官艾明)1959,江苏文艺学习鲁迅瞿秋白作品扎记(丁景唐)1959,上海文艺瞿秋白传(司马璐)1962,香港自联忆秋白(《忆秋白》编辑小组)1981,人文瞿秋白诗词浅释(周红兴编注)1981,广西人民瞿秋白(陈云志)1982,黑龙江人民瞿秋白文学活动纪略(曹子西)1983,上海文艺瞿秋白年谱(周永祥)1983,广东人民瞿秋白研究文选(丁景堂等)1984,天津人民回忆秋白(杨之华)1984,人民瞿秋白传(王士菁)1984,四川人民瞿秋白论稿(王铁仙)1984,华东师大瞿秋白思想研究(丁守和)1985,四川人民瞿秋白写作生涯(梦花编)1986,百花瞿秋白传(陈铁健)1986,上海人民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王观泉)1989,天津人民诸夏怀霜(罗宁)1990,文津出版社附:讨瞿1967,北京政法学院政法公社《讨瞿战报》编辑部瞿秋白批判集1968,北师大红军。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29—1925.6.18)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原名瞿霜,曾用笔名屈维它、易嘉、宋阳、史铁儿、斯特拉霍夫等,江苏常州人。

生于一破落“书香门第”母因债台高筑,被迫自杀。

1917年春,他北上投亲,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

五四运动中是爱国学生的领导任之一。

1919年底与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

不久,又加入李大钊领导的共产主义研究小组。

1920年秋,以《晨报》、《时事新报》记者身份赴俄访问,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回国,先后担任《新青年》、《热血日报》等党刊、党报的主编和编辑,并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他主持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并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书记。

六大以后,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

1930年9月主持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负责中央工作。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遭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打击,被开除出政治局,后转移到文化战线工作。

1934年初,他奉命抵江西瑞金就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同年秋,红军突围北上,他被留下;1935年初于撤离途中被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就义。

他的文学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创办《新社会》到第一次回国初期。

《新社会》同人,正是后来文学研究会的骨干,他本人也是文学研究会会员。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短评、新闻报导和散文;其中以《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游记为代表,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是我国最早报导苏俄实况的作品,在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有重要价值。

另一阶段是1931年初到1933年底,这是他一生文学活动的主要时期,他参与领导“左联”的工作,团结广大作家粉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同时致力于无产积极文艺理论建设,最早相当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

鲁迅曾收集他编译的部分译作和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等人作品的译文,亲自校订,编为《海上述林》出版,并誉之为“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锐意经营社会学系,使之成为上海大学最大的系,成为革命力量最强最活跃的阵地。蔡和森、恽代英、 萧楚女等,都曾在此任教。
瞿秋白先后为上海大学及其所组织的夏令讲学会开设了《现代社会哲学》《现代社会学》《现代民族问题》 《社会科学概论》、《新经济政策》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他向学生们讲授了几乎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 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武装了学生的头脑。瞿秋白的 《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社会哲学概括》以及 稍后所写《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开创中国无产阶级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纪念
人物纪念
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于2006年10月17日在长汀正式开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建在长汀县城西罗 汉岭下,占地59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90平方米,于2005年开始筹备,建成后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瞿 秋白烈士纪念碑联成一体,集中展示了瞿秋白光辉的一生。
198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查报告》。 《复查报告》指出: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后,坚持了党的立场,保持了革命节操,显示了视死如归、从容就 义的英勇气概。“文化大革命”中把瞿秋白同志诬蔑为“叛徒”,是完全错误的,应当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与杨之华
第二任妻子杨之华,是瞿独伊的母亲,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1922年杨之 华 只 身 到 上 海 参 加 妇 女 运 动 , 认 识 了 向 警 予 、 王 剑 虹 等 人 , 并 于 1 9 2 3 年 底 被 上 海 大 学 社 会 学 系 录 取 。 1 9 2 4 年 11 月7日与瞿秋白结婚。
1923年底,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 主义政策。

瞿秋白

瞿秋白


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 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 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 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 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 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曾有人问杨之华,为何瞿秋白牺牲后不再婚,她这样 回答:“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1955年,经过 20年的努力寻找,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 骸骨,并运回北京,隆重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恩 来总理亲笔题写了“瞿秋白之墓”的碑铭。杨之华的心得 到了安慰。她怀念、铭记着瞿秋白,直到自己生命终了。
相关事件

1917年春,瞿纯白调外交部任职,瞿秋白也随同北上到北京, 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 馆 (免费入学),学习俄文。

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 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参加了中 南海总统府前抗议马良祸鲁的请愿活动,遭到逮捕,旋即被 释放。

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被停职,由张国焘临时 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7日,新来到的共产国际 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召开会议(八七会议),正式 将陈独秀(缺席)免职,并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 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 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在瞿秋 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1927年7月1928年5月),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以 及秋收暴动。瞿秋白的领导方式与强势作风的陈 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主张,对组织和军事 完全放权。

瞿独伊的母亲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 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 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 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 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 此时,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 可见杨之华心中的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 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 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肝胆相照的同志和朋友——鲁迅与瞿秋白

肝胆相照的同志和朋友——鲁迅与瞿秋白

神交已久瞿秋白(1899―1935),原名双,后改瞿爽、瞿霜,字秋白,生于江苏常州。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31年1月,瞿秋白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分子的打击,被排斥于中央领导岗位。

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

“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从事自己中意的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

不久瞿秋白与杨之华一起,同在上海临时中央局宣传部工作。

1931年5月上海中央局宣传部机关遭敌人破坏,瞿秋白夫妇暂时避居于茅盾家。

一天,在左联担任党团书记的冯雪峰把几份刚出版的左联机关杂志《前哨》第一期送到茅盾家,第一次见到了瞿秋白夫妇。

瞿秋白看了《前哨》上鲁迅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说道:“写得好,究竟是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瞿秋白还表示他打算利用在上海养病的机会,准备着手写作和翻译一些苏联的文学作品。

不久,在冯雪峰的帮助下,瞿秋白住进南市区紫霞路68号谢澹如家。

谢澹如喜欢文学并同情革命,社会关系也比较单纯,把瞿秋白安排在谢家住,冯雪峰是比较放心的。

冯雪峰经常把左联编印的刊物送给瞿秋白看,并向瞿秋白汇报左联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工作和情况,他们在谈话中,经常提到鲁迅;同时冯雪峰向鲁迅汇报左联工作时,也经常提到瞿秋白,因冯雪峰的关系,搭起了鲁迅和瞿秋白友谊的桥梁。

瞿秋白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了打击,但在进步文艺界却享有极高声誉。

早在五四时期,瞿秋白就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

1920年11月筹备文学研究会时,他已经以《晨报》记者身份前往苏联,所以没有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名单,但文学研究会一直视他为会员。

他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均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所以,当冯雪峰向鲁迅转达瞿秋白对翻译的意见时,鲁迅并不先回答和解释,而是怕错过机会似的急忙说:“我们抓住他!要他从原文多翻译这类作品!以他的俄文和中文,确是最适宜的了。

瞿秋白

瞿秋白

《多余的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因为《多余的话》这本书,瞿秋 白在文革时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八宝山上500多座坟墓,瞿的墓是被 破坏最严重的,他的遗孀也遭到迫 害,甚至周总理都批判说这本书的 意思就是瞿自己说他不应该参加政 治活动,因此提议把瞿秋白从八宝 山搬出来。
毛泽东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 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 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 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 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谢谢您的观看
瞿秋白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
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 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 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 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 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 慨就义,时年36岁。
直到1985年6月18 日在中南海召开的 纪念瞿秋白同志就 义五十周年大会上 平反了他的冤案。
革命影响
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向人们展现了一 副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 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 罗亦农、刘少奇,向警予等人,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 而瞿秋白正是这绚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他们自己的思想理论 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卓 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瞿秋白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史上和中国无 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瞿秋白,又名瞿双,祖籍宜兴,曾两度
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 ~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 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先进事迹

瞿秋白先进事迹

瞿秋白先进事迹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先进事迹打破人们对于普通人的刻板印象,有着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他通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瞿秋白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仅仅年仅20多岁。

在五四运动中,他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这为他后来的共产主义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瞿秋白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从海外返回中国开展共产主义工作的共产党员。

此后,他的革命生涯开始快速发展。

在1921年的党的一次会议中,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开始主持一系列革命事务。

他的认真工作和出色的表现为他后来的事业成功打下了基础。

1925年至1927年间,瞿秋白担任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并主持了多次重要的决策。

他在组织上的处置得到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广泛认可,使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更进一步。

此后,瞿秋白被任命为了中国工人代表大会的主席,并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他推动了工人阶级组织的壮大。

这些组织逐渐裹挟了广大的同类人民,同时也让中国的共产主义思想开始广泛地传播。

他的确切任务之一是创立了一系列发布工人独立主张的报纸和宣传刊物,并主张领导工人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彻底胜利而斗争。

但是,瞿秋白的事业之路却一次次受到挫折。

1927年,他被国民党警察抓捕后受刑,最后被害于四川省内江陆佑魁的看守所。

他牺牲前,还试图和监狱里的其他犯人一起逃跑,但最终却因叛徒的出卖而被发现。

瞿秋白的逝世,无疑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带来了重大打击。

但是,对于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言,瞿秋白是一个永远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物。

他努力争取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上的大量发展,坚持自己的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并在有限的年月内抵抗了反动势力的围攻。

他的牺牲,让人们更加重视我们国家的独立和民众的福利。

同时,他的先进事迹也给时下前行的青年、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无穷的启示。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简介及个人作品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主编中央的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

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

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

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内东南角的青果巷(今82号)一座名为八桂堂的花园住宅内的天香楼二楼。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县行政长官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瞿秋白祖上是宜兴的望族。

1904年5岁的瞿秋白进入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私塾启蒙读书,1905年转入当地冠英小学,爱学习,勤思考,作文写得也很好。

曾有一篇作文,先生给了满分,拿给校长看,因字写得好,又加了五分。

清宣统元年(1909年)春天,10岁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

瞿秋白受校长屠元博革命思想影响,在中学时代确实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

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农历正月初五,金璇服毒自尽,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

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表舅母的资助,西赴汉口,寄居在京汉铁路局当翻译的堂兄瞿纯白家中,并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故事瞿秋白,原名瞿秋白,字韶华,号瑶华,江苏无锡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瞿秋白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后来考入清华学校预科班。

在校期间,他就展现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这种关注在他后来的革命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瞿秋白在青年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但始终不改初衷,坚定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

他参与了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爱国青年领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1年,瞿秋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并成为了中共一大代表。

他还参与了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为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然而,瞿秋白的革命生涯并不长久。

1924年,他因积劳成疾,年仅30岁就不幸去世。

他的去世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使中国的革命事业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

瞿秋白的一生虽短暂,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是一位无私的革命家,是一位英勇的斗士。

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芒,激励着后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瞿秋白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的道路是艰辛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让我们铭记瞿秋白,向他学习,永远不忘初心,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瞿秋白

瞿秋白

评 价
• 近年来,有关瞿秋白的研究成果很多,学界对 于瞿秋白的认识,鲁振祥的评价最为中肯:瞿 秋白即使在犯“左”倾盲动错误时期,他的理 论与实践也不是一切皆错,而是功与过、正确 与错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瞿秋白既是“左” 倾盲动错误的主要责任者,又是纠正实际工作 中盲动行为的推动者;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 国革命发展的方式、道路,虽然没有从根本上 突破“城市中心”论的局限,但却是“农村割 据”思想的倡导者;他对“无间断的革命论的 阐述,既有混淆两个革命阶段界限的错误,又 包含有可贵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正确与错误 的交织,是瞿秋白犯“左”倾错误时期思想与 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次爱情
杨之华,中国妇女活动家, 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的第二任 妻子。杨之华是他的学生,她 和前夫沈剑龙自由恋爱,她是 大家闺秀,又有新女性的热情, 拥护妇女解放,渴望志同道合 的感情。王剑虹去世后,杨之 华对瞿秋白的崇敬渐渐转变为 爱情,和自己丈夫已经从思想 上,感情上都分道扬镳了,她 鼓起勇气向瞿秋白表白了心迹, 瞿决定和她一起回老家与丈夫 离婚,在萧山三个青年经过一 夜的交谈,达成共识,瞿秋白 和杨之华结婚,沈剑龙和瞿秋 白结为朋友。
主要事迹
• • • 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 文专修馆读书。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8月参 加了中南海总统府前抗议马良祸鲁。 1920年初参加了李大钊、张崇年发 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聘为特约 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是最早向中 国描绘列宁形象的人,也是中国记 者中唯一与列宁交谈过的人。 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 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 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 党。 1923年1月回到北京,兼管中共宣 传工作,《新青年》《前锋》主编 和《向导》编辑。 1924年1月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 会委员。 • • • 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 行委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 1927年,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 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 人之一。 1928年4月去苏联,任中共中央驻 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 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 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 治局。 1934年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兼任苏维 埃大学校长。 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英勇就义, 年仅36岁。

瞿秋白

瞿秋白

瞿秋白一、生平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享年36岁。

原名双(或霜、爽),号熊伯(或雄魄),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与缔造者。

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并执行枪决。

目前在江苏常州建有瞿秋白纪念馆。

瞿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官。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

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

由于瞿秋白头发上生有双旋,父母为其取名双(或同音字霜、爽)、小名阿双、霜。

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7个弟妹。

(5男2女)1903年,瞿家的家道开始中落。

(4岁)一家的生活日益窘迫。

1904年,5岁的瞿秋白进入私塾启蒙读书,次年转入冠英小学。

1909年春天,10岁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

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将母亲也接到那里,并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

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

1916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五),母亲金璇用了半瓶虎骨酒吞服了剥好的火柴头丸自尽。

瞿母死后,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友,瞿秋白到无锡城南门外杨氏小学以做乡村小学教师谋生。

1916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

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

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1899.1-1935),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栋梁之才。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中文名:瞿双别名:瞿霜,瞿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常州出生日期:1899年1月逝世日期:1935年6月18日职业:革命家,理论宣传家,文学家毕业院校:北京俄文专修馆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翻译《国际歌》参与建立上海大学,培养大批栋梁代表作品:《赤都心史》,《饿乡纪程》,《多余的话》目录1人物生平革命影响1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第一”1文学造诣概述1与鲁迅的交往1文学影响1作品一览主要作品1作品欣赏1遗书节选家庭背景1个人情感第一次爱情1第二次爱情个人影响历史评价瞿秋白烈士纪念馆o贴吧相册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瞿秋白(qú qiū bái )原名瞿双,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随同堂兄纯白北上到北京。

原本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

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6月3日参加上街演讲活动,反动当局逮捕了包括瞿秋白在内的一百七十八人,关押于北大法科校舍临时改的拘留所。

瞿秋白的一生

瞿秋白的一生

1945年4月20日,毛泽东主持作出的中国共产党扩 大的6届7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在1955年,中共中央将瞿秋白同志的骨灰迁 葬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瞿秋白故居,于1982年3 月2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 位。经中国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85年6月18 日瞿秋白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门楼 下的金字横匾“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系邓小平书写。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在西院,《瞿秋白 故居陈列》在东院。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 等专题陈列。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 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 纪念瞿秋白、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 白的重要基地。 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6个“第一”
秋白_长汀纪念馆
革命影响 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向人们展现 了一副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 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彭湃、蔡和 森、张太雷、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 、罗亦农、刘少奇、向 警予等等,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而瞿秋白正是这绚 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


瞿秋白祖籍江苏宜兴,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内东南角的青果 巷(今82号)一座名为八桂堂的花园住宅内的天 香楼二楼。八桂堂是瞿秋白 的叔祖瞿赓甫的住宅,这所住宅内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 天香楼也是因沉浸在花木的芬芳之中而得名。瞿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 官,瞿赓甫当时任湖北布政使。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 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 瞿世琥的接济。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她的子女中长大成人 的有5子1女,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由于瞿秋白头发上生有双旋,父母为其 取名双(或同音字霜、爽)。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的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将母亲也接到那里, 并停止了对瞿世玮一家的资助。于是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城西 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 白被迫辍学。农历正月初五,母亲金璇服毒自尽。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亲靠 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表舅母的资助,西 赴汉口,寄居在京汉铁路局当翻译的堂兄瞿纯白家中,并进入武昌外国语学 校学习英文。

被誉为“文化伟人”的革命烈士瞿秋白

被誉为“文化伟人”的革命烈士瞿秋白

青少年时期写的《咏菊》诗和《哭母》诗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母亲金璇出生于书香世家。

在父母的影响下,瞿秋白从懂事起就认真学习。

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

1913年,十四岁的瞿秋白见秋菊凌霜,即写了一首嵌入自己名字的五绝《咏菊》,诗曰“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

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在赞颂秋菊高洁耐寒,寄托高尚志向与情操的同时,又巧妙地在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字,即霜、秋白三字。

瞿秋白出生后,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母亲就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

因“霜”乃秋天之物,且霜的洁白又比喻高洁,于是,他后来就改名为“秋白”。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瞿秋白十分喜爱傲霜的秋菊。

他把原来的名字瞿双,改作瞿霜,即取菊花傲霜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一家陷入经济困境,被迫搬到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度日。

1916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五)晚,瞿秋白的母亲金璇因债台高筑,于绝望中噬火柴头自杀身亡。

8日上午,正在无锡表姐夫秦耐铭处谋求小学教职的瞿秋白接到父亲打来的电报,急忙从无锡赶回常州。

瞿秋白看到母亲的遗书、剩下的火柴头和惨白痛苦的脸,悲恸地抚尸呼唤母亲,倒卧在床前放声大哭。

母亲的死,极大地震颤着瞿秋白的心弦。

1916年4月5日清明时节,瞿秋白由无锡回到常州宗祠祭奠母亲的灵柩。

小时的朋友来看他,他悲伤地吟诵了自己写的一首七绝《哭母》,诗曰:“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那个不合理的世道的怨恨。

1923年两首白话诗1923年1月13日,瞿秋白从莫斯科回到北京后,在北京的堂兄瞿纯白家暂时安顿下来不久,就动手从俄文翻译《国际歌》,同时创作了一首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题为《赤潮曲》的白话诗,诗曰:“赤潮澎湃,晓霞飞涌,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物简介 • 纪念馆 • 文学造诣 • 生平事迹
• 革命影响
• 留下的六个“第 一” • 国际影响
瞿秋白纪念馆
在他的家乡江苏常州建有瞿秋白 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常州市中心, 馆内是他生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有 他曾用过的井等,并陈设有他的生 前所用衣物、毛笔,以及他的手稿 作品、照片等珍贵物品。瞿秋白纪 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瞿 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 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 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革命影响
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 向人们展现了一副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中国 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如毛泽东、周恩来,彭湃、蔡和森、张太雷、邓中 夏、恽代英、萧楚女、罗亦农、刘少奇、向警予等 等,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而瞿秋白正是 这绚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 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 主义、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瞿秋白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 播史上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文学造诣
• 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 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 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 俄语文学、政治著作, 1923年6月15日并第一个 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 • 主编机关刊物《前锋》 • 编辑《向导》周报
《 现 实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论 文 集 》
《 高 尔 基 创 作 选 集 》
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 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脊,敞亮天井, 马蹄山墙,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门额上 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 古朴厚重,栩栩如生。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 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 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 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 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 实物和雕像。是纪念瞿秋自、学习瞿秋白、 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此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资料室、贵宾室、 学术厅、电脑室等,为宣传和研究瞿秋白提 供多功能现代化的服务。
1935年2月,他在福建长汀水口乡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捕, 同年6月18日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政治理论著作达 300多万字,哺育、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先进分子。是他 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一直传唱到今天。瞿秋白还是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开风气之先的早期共产党之一, 他以全部生命和心血向人们展示了“共产党人”这个称号的深刻 内涵。他一生追求真理,忠于共产主义思想,以党的事业为第 一生命,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 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气概。 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 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 “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 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 明等人的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三 年,瞿秋白将主要精力转向文化战线,在上海 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为中国革命文 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34年2 月,瞿秋白到达中央苏区瑞金,担任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中央主力长 征后,他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央分局宣传 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长。中央主力长征后, 他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 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长。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毕生
二十世纪20年代初接触世界语,赞成世界语的理想, 并积极宣传和提倡。他在创造拉丁化新文字时吸收了世界 语的优点,在拟订字母方案时采取了世界语字母作为标准。 他在《新中国文字母表》一文中说:“新中国文的字母采 取世界语字母做大致的标准,而加以相当的变更。这使得 中国接受外国文的字眼来的格外方便。读音和写法都可以 和世界语差不多相同,所以新中国文也可以叫做Esperanto 化的中国文”。
这位伟人能在敌人的审讯中抵挡住他们的劝降、辱骂 守护着革命气节,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的英勇情 景令我深深的感动;瞿秋白能在狱里有感而发写出了坚贞 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怀的诗词和《多余的话》,坚定地 表示要守护革命气节,还祝愿同志勇猛精进。这种精神令 我热泪直流,如果我能见一面瞿秋白,我想我会紧紧的抱 住他痛哭;瞿秋白还能在刑场的路上唱着《国际歌》、《 红军歌》,在准备行刑的时候高呼“中国共产主义万岁!” 等口号英勇就义。他的誓死保卫中国共产主义的意识令我 激动万分,恨不得马上把瞿秋白拉回来。瞿秋白英勇牺牲 后,世界各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伟 大的革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战士。 瞿秋白的事迹令我感动,瞿秋白的意志令我羡慕不已 我为我们中国共产主义有瞿秋白而自豪!
留下的六个“第一”
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 他是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 他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其中“因

特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e)”就是根据音译过来的,并 一直沿用至今。 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1923年,瞿 秋白作《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 他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1925年6月4日,瞿秋白在上 海创办了《热血日报》。他是主办人,也是主要撰稿人。 他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 第一人。
《 多 余 的 话 》
《 俄 乡 纪 程 》
《 赤 都 心 史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卜算子· 咏梅》
寂寞此人间, 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 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 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 应有香如故。
《红梅阁》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
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
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1910年,瞿秋白开始对黑暗现实不满,抨击时政,他陆续写了许 多文章,激励当时的青少年要爱国。当他后来知道自己那些书籍被焚 烧时,他站起身,举着紧握的右拳,愤慨地说:“书可以被烧掉,但 是,革命的理想是烧不掉的!” 192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多次武 装起义,成果显著. 1935年6月2日,敌人枪杀了年仅36岁的瞿秋白.他在死神面前毫 不畏惧,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 国革命万岁!” 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献身的 崇高思想和大无畏气概 参观了纪念馆,我从瞿秋白的身上看到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为 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坚持不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今年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作为当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一定要珍惜 今天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学好知识本领,长大 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生平事迹
• 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16年底起先后在武昌、北京学习 外语。1919年组织同学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随后参加李大 钊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寻求革命及拯救中 国的途径。1920年10月,他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约 记者身份赴苏俄考察,最早以亲身见闻向中国人民系统、真实地报道 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1922年在苏俄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负责起草党纲。从1925年起, 瞿秋白先后当选为党的四至六届中央委员、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六 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在大革命失 败的危急关头,主持召开党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组成中央临时政治 局,并当选主持中央工作。在这期间,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我觉得最震撼我的是1935年瞿秋白被国民党保安团逮 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坚守革命气节,并说 了一些令我刻苦铭心的话:“人爱他的历史,甚于鸟爱他 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头可断,志不可敌。”“革 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 1935年6月,蒋介石密令杀害瞿秋白时,他信步至凉 亭,自斟自饮,谈笑自若。说:“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 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毕 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到达 罗汉岭后,他盘膝而坐,说:“此地很好”,高呼“中国共产 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当时才36岁。
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1899.1-1935), 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 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 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 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 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 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 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 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 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栋梁之 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 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 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 • • • •
瞿秋白故居:原为清光绪年间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庚甫捐资 修 建的私家祠堂,是瞿氏大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宅院,面 积1051平方米。前门垂檐下悬挂的“瞿秋白同志故居” 为 茅 盾手书。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一尊,上刻三狮戏球 浮雕。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分东西两院,各分四进,地势逐进抬高,寓含步步高升 之意。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联通。 西院为正屋,原为供祭用的厅堂,庄严而神秘,现辟为多功能厅。祠堂第二 进,在“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 白石膏像,身姿矫健,神采秀奕,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 形象。 绕过屏风,第三进便是祠堂的主厅。当年瞿氏族人春祭秋祀或治丧供灵,就 是在这个厅堂里进行的。厅堂两厢门额上分别题刻着“习规”、“折矩”,训诫 族人要学习家法,遵守族规。 东院为厢房,是当年族人和守祠仆人食宿休息的辅屋。瞿秋白一家于1912年 到1916年就住在东院,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用品,都是依照当时的格 式,征购或仿制,并照原样陈列的。 厢房的门房在当时秋白家用作厨房,炉灶炊具都是依原样修建的,很能触发 对当年秋白家生活情景的想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