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企业 创新扶贫机制初探
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扶贫政策和减少贫困的创新方法
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扶贫政策和减少贫困的创新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贫困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的贫困人口数量巨大。
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并介绍一些扶贫政策和创新方法来减少贫困。
一、贫困问题的现状分析贫困是指人们生活水平极低,缺乏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状态。
它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贫困,还包括教育、卫生、住房等方面的贫困。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生活在每天生活费低于1.9美元的人被认定为极端贫困人口。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7.5亿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贫困问题不仅给这些人口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例如,贫困导致人口健康状况恶化,教育机会受限,经济产出减少等。
二、扶贫政策的重要性和类型扶贫政策是国家或地区用以解决贫困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政策。
通过有效的扶贫政策,可以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扶贫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扶贫政策可以分为经济扶贫政策和社会扶贫政策两大类。
经济扶贫政策主要包括提供贷款支持、发展农业产业、鼓励创业等措施,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社会扶贫政策则包括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服务,以及开展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措施,旨在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三、减少贫困的创新方法除了传统的扶贫政策外,还存在许多创新方法和思路,可以帮助减少贫困。
以下是几个创新方法的简要介绍:1. 科技创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减少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医疗条件、发展新兴产业等,从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2. 教育扶贫:教育是打破贫困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减免学费、实施义务教育等方式,可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机会。
3. 区域合作:各国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共同解决贫困问题。
创新社会扶贫新途径 安远县创新社会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创新社会扶贫新途径安远县创新社会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多年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定点扶贫及广泛动员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扶贫开发工作进程中,社会扶贫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些地方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积极开辟社会扶贫新途径,使得社会扶贫资金已经与财政扶贫资金相当,成为扶贫开发工作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有力补充。
安远县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和创造形成合力帮扶的良好氛围,对创新社会扶贫新机制做了一些探索。
最近,我们就安远县创新社会帮扶新机制进行了调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几年来,安远县为了促成有帮扶意愿的企业和富人找到合适参与帮扶的渠道,和为贫困对象、弱势群体实现向外界发布帮扶信息,寻求社会帮助的想法。
安远县积极创新社会帮扶新机制,建立了“社会帮扶平台”,即“民间帮扶平台”、“贫困对象信息发布平台”和“境外社团参与扶贫协作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为社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1、民间帮扶平台。
2007年,安远县积极动员在群众中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组织协调作用,在乡(镇)、村建立了扶贫济困基金会、扶贫爱心银行等民间帮扶组织。
各帮扶组织均建立了贫困弱势群体的登记台账,并进行了按贫富分类。
依照贫困户账卡,各民间帮扶组织对村里确实需要帮扶的困难户给予救济和帮助。
扶贫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扶贫工作的创新与实践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然而,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许多传统的扶贫方式已经遇到瓶颈。
为了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扶贫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贫困地区的资源和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计划。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打破了地域限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推行社会帮扶机制传统的扶贫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社会帮扶机制的推行可以进一步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捐款、捐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社会扶贫、全社会参与。
例如,“一村一品”项目是一种社会帮扶的新模式,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是脱贫的重要途径和基石,加强教育扶贫工作对于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兴办农村学校、拓宽职业教育等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贫困户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农业是贫困地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对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同时,推行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销售、科技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注重生态扶贫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生态扶贫,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可以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农民通过保护环境来增加收入。
总之,扶贫工作的创新与实践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所在。
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推行社会帮扶机制、加强教育扶贫、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和注重生态扶贫,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推动我国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在中国,脱贫攻坚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
为了有效实施脱贫计划,创新扶贫模式成为了当下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扶贫模式,并分析其对脱贫攻坚的助力作用。
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创新模式产业扶贫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扶贫模式。
它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自给自足,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以河北省某县为例,该县通过发展杂粮种植和油茶产业,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这种创新模式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水平。
二、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金融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通过金融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资金的流动和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微贷款平台的兴起为贫困户提供了快速、便捷的融资渠道。
这种创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贫困户的脱贫水平。
三、教育扶贫的创新模式教育扶贫是一种长远的扶贫模式,通过教育培训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人力资本,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近年来,志愿者教育项目在乡村地区兴起,志愿者们组织各类培训班,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当地儿童的学习能力,也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科技扶贫的创新模式科技扶贫是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种创新模式。
通过引进科技创新,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商。
例如,某省的天猫农场项目,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资源,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农产品。
这种创新模式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竞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公益扶贫的创新模式公益扶贫是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行资金募集和帮扶活动,给予贫困户帮助和支持。
中国的希望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公益扶贫项目,通过捐款和志愿者服务,为贫困地区的贫困学子提供教育援助。
公益扶贫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帮助,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和范围。
六、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创新模式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是一种创新的扶贫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扶贫事业。
企业帮扶机制
企业帮扶机制企业帮扶机制是指企业通过自身资源和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一种行为。
该机制的出发点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
企业帮扶机制可以包括捐赠、投资、就业等多种形式,是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式。
一、企业帮扶机制的意义在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中,企业帮扶机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帮扶机制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提供资源支持和技术支持,带动他们实现自身发展。
其次,企业帮扶机制有助于拓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收入渠道。
通过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生活水平。
最后,企业帮扶机制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企业的帮扶,可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生产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二、企业帮扶机制的形式企业帮扶机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捐赠、投资和就业等。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提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
这种形式包括现金捐赠、物资捐赠,以及资助教育、赈灾救助等形式。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
企业可以在贫困地区投资兴办企业或项目,为当地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就业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提供机会。
企业可以在贫困地区设立生产基地或办厂,招聘当地群众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三、企业帮扶机制的开展企业帮扶机制的开展需要依托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帮扶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项目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在扶贫领域开展活动。
其次,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协调企业资源和贫困地区需求,促进企业帮扶机制的有效开展。
社会企业与扶贫领域的社会创新探析——以格莱珉银行与友成普融公司为例
友成普 融的 服务包 括四 个方 面 : 信 息化服 务 、 培训服 务 、 金 融服 务、 基 金管 理服 务 。具体 而 言, 友 成普 融 提供 的信 息化 服务 包 括 为
小 额信贷 机构 提供免 费的 管理软 件与 社会绩 效评 估 工具 , 建立 中国 小 额信 贷 门户网站 ; 其培 训 旧 艮 务 主要 针对小 额信 贷机构 进行 信息 化 系统 培训 、 信贷 业 务培 训与 风险 管 理培 训 ; 其金 融服 务包 括 委托 贷 扶贫领域 社会企 业案例概 述 款、 信贷 资产 转让 和 财产 权信 托 ; 其基 金管 理服 务 为建 立专 项小 额 1 、 格 莱珉银 行 简介 信贷 投资 基金 , 进行基 金管 理 。友 成普 融通过 信息 化服务 打造 中 国 通过培 训旧 艮 务 提高 小额信 贷机 构 自身的 2 0 世纪 7 O年代 , 默罕默德 ・ 尤努斯 ( Mu h a m ma d Y u n u s ) 为 帮 小额 信贷 行业 的网络 平台 , 助 穷人 通过个 体创 业脱 离贫 困而创 立了一 家发 行微 型贷款 的机构 , 能 力, 通过 金融服 务与 基金 管理服 务帮 助解决 小额信 贷机 构 因为身 主要 专注 于 向最 贫 困的 穷人 提供 无抵 押 的小额 信贷 业 务 。经过 一 份 问题 而长期 存在 的融资瓶 颈 。 二、 扶贫 领域社会 企业运 营模式 创新分 析 段 时间 的发 展 , 尤努 斯的 创举 获得 了 成功 , 其创 设 的机 构作 为银 行 1 、 格 莱珉银行运 营模 式创新分析 于1 9 8 3 年被政府承认, 此 即 后来 声 名 大 噪 的孟 加 拉 格 莱 珉 银 行 格 莱珉银 行是 使命 中心型 社 会企业 , 其运 营模 式中的公 益过 ( G r a m e e n B a n k ) 。格 莱珉银 行从 起初 2 7 美元微 不足道 的贷 款艰难 起步, 发 展成 了现在 拥有 8 3 7 万 借贷 者、 年 均贷款 额高 达 5 O多亿美 程 与 商业过 程 结合 得十 分紧 密 。格 莱珉 银行 所 提供 的服 务为 小额 住房 贷款 、 灵 活贷 款 、 养老 金储 蓄 等金 融服 务 , 其提 供服 务获 元、 还 款 率 高达 8 9 % 的规 模庞 大的 乡 村银 行 。截 止 2 0 1 1 年6 月, 贷款、 格莱 珉银行 在孟加 拉 8 1 3 7 9 个村 镇中拥有 2 5 6 5 个分支 机构和 1 4 4 , 取 利润 的流程与 普通 商业银 行相 比并 无多大 区别 , 但 由于其 目标市 1 3 9 个 服务 中 心 , 拥有 近 3万名 员 工 , 累 计贷 款 高达 1 0 8 8 . 6 0 4 亿 美 场 是传 统商务 银行 不愿理 睬的 无法提 供担 保或抵 押的 穷人 , 因而 格 也有 实现 穷 元、 累计还 款 9 6 6 . 6 6 亿 美元 , 为8 3 7万借贷者 提供存贷 款服务 , 其 中 莱珉银 行的 商业过 程本身 除了 能够 追求经 济 目的之外 , 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社会 目的的可能。但是, 要 9 7 % 是原 先赤贫 的妇 女 , 所有 贷款 均来 自于贷款 者与 非贷款 者的储 人金融服务需求、 蓄 。格莱 珉模 式颠覆 了几 百年银 行业 的法典 : 借 贷给无 抵押担 保 的 平 衡社 会 目的 与经 济 目的 , 并 能使 商业 过程 持续 发展 , 格 莱珉 银 行 穷人, 建立 了一 个 基于 互信 、 责任 、 参 与和 创 造力 的银 行 系统 , 把最 必须有 一整 套周密 的制 度设计 来提 供保 障 。因此 , 我们 可 以将 格 莱 穷 苦 的人 作为 借贷 的对 象 , 而不 用 他们 提供 任何 的担 保 。同 时 , 格 珉银行运 营模 式的创新概 括为两 个方面 : ( 1 )商业 过程 ( 公 益过程 )的 创新 。与传 统商业 银行 相 比 , 由 莱珉银 行能 够赢利 并 实现可 持续发 展 。目前 , 格 莱珉 银行 的成功 模 格 莱珉银 行可 能遇 到的 式已经 在 全球 1 0 0多个 国家得 到复 制和推 厂 , 数 百万 贫困人 口成 功 于 目标市场 是无 法提供 担保 或抵押 的穷人 , 脱贫 。它 的创始 人默 罕默 德 ・ 尤努 斯作 为一 名务 实的 社会 企业 家 , 最大 挑战是 无抵 押贷 款带来 的风 险 。为了规避 无抵 押贷 款风 险 , 保 格 莱 珉银 行设 计 了很多 创 新措 施 , 主要 内容 因为 率先 开创 了小额贷 款 以及格 来珉银 行而 获得 2 0 0 6 年 诺贝尔 和 证 贷 出资金 的 回收 率 ,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措施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措施
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形势下,企业应加强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开展“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的联席会议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企业与贫困地区的共同发展。
首先,企业应加强技术支持。
以农业产业为例,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种植建议等服务,引入高效节约的生产方法,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
同时,企业可以开展培训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掌握生产技能,提升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帮扶贫困地区实现产业升级。
其次,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对贫困地区产业的投资,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外,企业可以设立专项扶贫基金、设立区域扶贫公益基金等,对贫困地区进行资金上的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企业应加强市场开拓。
针对贫困地区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企业可以与贫困地区农民合作,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问题,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贫困地区产品进入市场。
同时,企业可以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企业和贫困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利益联结,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企业应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企业应与贫困地区建立密切的联系,掌握实时信息,积极响应贫困地区的扶贫要求,对产业扶贫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各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产业扶贫效率。
扶贫创新机制工作措施
扶贫创新机制工作措施扶贫创新机制工作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需要创新扶贫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
本文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持、政府协调等方面,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扶贫创新机制工作措施,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可行性。
一、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产业扶贫模式,例如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
在这一方面,可以继续探索和推广以下几点工作措施:1. 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适合本地特色和优势的产业。
例如,对于山区地区,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茶叶种植等产业;对于草原地区,可以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等。
2. 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的力度。
通过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
3. 全面落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投入,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进入贫困地区,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4. 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与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收入。
二、教育扶贫教育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应当重视教育扶贫。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教育扶贫机制工作措施:1. 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同时,可以建立健全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体系,综合运用政府资金、社会捐助和优惠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够接受教育。
2. 支持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改善。
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和改建,提高教室设施、教师待遇和教学质量,使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平衡,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
3.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调研报告: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构建多元扶贫机制
调研报告: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构建多元扶贫机制贫困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但仍有五千多万的贫困人口。
2020年实现彻底消除贫困的目标,成为减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瞄准贫困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精准扶贫已经日益机制化,我国的扶贫实践大致可分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扶贫和两轮驱动推动扶贫三个阶段,这是一个从〃治标”走向〃治本”的过程,彰显着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进步。
扶贫开发中,呈现出多种扶贫模式,包括合作机制、市场机制、公益机制、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源机制等。
一、政府主导型扶贫、市场化扶贫与多元扶贫机制(一)政府主导型扶贫无论一个国家政体如何,无论一个国家规模大小,政府对消除贫困都责无旁贷,政府主导型扶贫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
在我国,党和政府更是扶贫开发的主导力量,具有强大资源调控能力、政策导向能力和群众动员能力。
政府主导型模式在改革开放早期的扶贫开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扶贫也显露出一些弊端,一是贫困原因本身多元多样,传统式扶贫精确性差;二是一些扶贫政策具有行政偏好,不符合各地的发展状况,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三是由于制度过于刚性,缺少全面的立法,扶贫开发中存在权力寻租、违规操作、谎报收入、扶贫项目和发展项目混淆等现象,导致结果偏离扶贫目标;四是政府扶贫难以建立起科学严格的评估考核体系,政府承担双重角色,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民众和第三方参与率差。
(二)市场化扶贫在贫困地区积极促成企业与贫困户的合作可以提高扶贫投资效率,比如积极寻找投资点,发展市场经济发生与成长的条件,盘活扶贫基金,发展项目等方面的努力都是卓有成效的。
联合市场力量做扶贫开发更具有专业性,同时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也能开展多样化的项目和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增收困难和就业问题。
可是,市场又具有自由性,在扶贫攻坚阶段,不能任由市场力量自由发展,逐利至上,单纯地依靠市场力量非但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反而会出现市场被滥用误用、监管不足等混乱状况。
产业扶贫工作机制探索
产业扶贫工作机制探索近年来,产业扶贫工作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培育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然而,要建立有效的产业扶贫机制,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推动,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与合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产业扶贫工作机制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产业扶贫的定义和意义产业扶贫是指通过发展适应当地资源、环境和需求的农村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产业化水平与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产业扶贫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促进农民的社会、精神和文化发展,实现贫困地区产业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扶贫的意义在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带动贫困地区的农村产业发展,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同时,产业扶贫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实现长期繁荣。
二、政府扶持政策与资金保障产业扶贫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持政策。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有效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和农民的税收负担,提供土地、水源、电力等要素的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创新技术和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农民参与和自主发展产业扶贫的核心是激发贫困地区农民的内生动力和参与意识。
农民作为产业扶贫的主体,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增强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商业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集中优势资源,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积极创新精准扶贫实施机制的实践思考
积极创新精准扶贫实施机制的实践思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当前,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更要认识到脱贫攻坚不是为了一时摘帽,而是要实现稳定脱贫,从根本上解决脱贫之后的持续发展问题。
因此,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要坚持短期脱贫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积极创新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构建参与式横向动态精准扶贫机制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这已成为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识,但在具体执行中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靶向疗法”的“脱靶”。
而且,精准扶贫本身是要促使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但由于部分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不足,扶贫有时变异成了“扶懒”,包办代替的精准帮扶举措助长了其“等靠要”的心态。
因此,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规划、项目选择等方面,尊重实际、实事求是,构建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有序引导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主动参与、实施、管理和监督,保障其知情权、发言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同时,加强横向监督,强化公平、公开、公正,并建立贫困人口的动态调整和修正机制,完善精准帮扶举措的双向反馈机制,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增强其参与感、获得感和公平正义感,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增进社会和谐。
完善全方位个性化精准扶贫网络体系通过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环节的精准把握,建立健全涵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全方位个性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络体系,实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督查、精准考评和精准管理。
在精准识别环节,重点在推进参与式横向动态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是否具有脱贫能力进行再识别,对不具有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保障;对具有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列入精准帮扶对象。
在精准帮扶环节,强调在帮扶主体与帮扶对象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多维一体”帮扶方案,包括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基本生产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扶贫和生态保护扶贫等。
扶贫精准化路在何方
社会文化探析扶贫精准化路在何方——社会企业创新扶贫模式探析王怡忱【摘 要】贫困问题复杂而繁重,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比能人大户帮带、农业合作社整合、社会企业服务三种扶贫模式,分析了各种创新扶贫模式的优点和不足,认为社会企业具有的注重思想熏陶、价值理性和经济理性并重、讲求稳定、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可助力扶贫工作,弥补现行扶贫工作资源整合不足、资金负担沉重、返贫现象反复的不足,是一种利于扶贫精准化的良好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社会企业 扶贫 精准化 可持续发展一、问题的提出贫困如一块丑陋的伤疤根植在中国乡村中,它是一种物质生活状态,却不单单因物质资源而贫瘠;它是一种呆滞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现象,却会衍生更广泛而深层的贫穷。
重病噩耗当头棒喝、身体残疾无法劳动的因病(残)致贫;子女教育不堪重负、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的因智(教)致贫;安于现状、好吃懒做的因懒致贫......在精准扶贫攻坚克难的当下,现行扶贫工作仍存在资源整合不足、资金负担沉重、返贫现象反复的问题。
怎样将扶贫工作更加的精准化,增强社会参与和社会整合,使这块伤疤被逐渐治愈呢?在笔者看来,反贫困不仅仅是解决温饱,应借助多主体的参与协助,促进贫困群体的脱贫和发展。
为寻找更广泛而有效的创新扶贫模式,笔者赴陕西西乡、江苏宜兴、江苏响水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深度了解真实农村的扶贫模式、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和真实需求,总结了创新扶贫主体的扶贫路径和理念,形成扶贫精准化的初始假设和命题,试图探讨除政府精准扶贫的主要扶贫方式之外,助力扶贫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二、典型案例初探(一)“能人大户”的帮带按照先富帮后富的逻辑,运用“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方式可谓轻松省力。
以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为例,该镇是农业大镇,约13万亩地,耕地面积有118平方公里,63000多人口。
但由于农户自己经营土地面积小、销售风险大,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从事其他生产活动,脱贫过程艰难而漫长。
企业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探索
企业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实践探索近年来,贫困地区扶贫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成为了各个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扶贫理念渐渐成熟,许多企业也开始积极参与到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企业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当前,中国国家积极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致富。
各个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银行、电信、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巨头纷纷开展扶贫基金,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建设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开展扶贫助学等。
如阿里巴巴扶贫基金会通过电子商务开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销售,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
中石油则重新优化了其工程区的扶贫计划,通过重点扶持富硒区的农家乐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拓展,实现了产业扶贫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锁定产业发展以及创造人才及财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富有实践经验和顽强意志的创业者。
以太平洋保险扶贫行动为例,该公司认为,引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是帮助农民创办合作社,支持农民开办农家乐、花卉种植、畜禽养殖等民间经济,以及邀请当地政府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民间企业,达到持续增收和脱贫致富的目的。
其他企业也通过研究贫困地区当地的产业特点,以“三产”振兴,锁定产业发展点,投资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创造更多人才和财富,为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三、联合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而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社会团体和专家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例如,在广西平乐县建设了富硒鱼塘的过程中,政府和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出了鱼塘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成功地帮助了当地farmers。
在建设完成之后,田边农民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了。
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
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社会企业成为了一种创新的实践方式。
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创新的目标、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手段。
首先,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体现在其创新的目标上。
传统的扶贫方式往往只关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社会企业则更加注重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扶贫,更是通过提供可持续的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
其次,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还表现在其创新的模式上。
传统的扶贫模式往往是资金援助和物资输送,但这种方式往往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真正解决贫困地区的根本问题。
而社会企业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社会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展农产品加工、旅游业、文化创意等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再次,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还体现在其创新的手段上。
传统的扶贫手段往往依赖政府的援助和慈善捐赠,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依赖性和不可持续性。
而社会企业则更加注重创新的融资方式,通过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解决了传统扶贫方式中的融资难题。
社会企业还通过引入社会投资、社会资本等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农村扶贫中来。
综上所述,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体现在其创新的目标、创新的模式和创新的手段上。
社会企业通过注重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创新的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扶贫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在未来,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创新实践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扶贫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企业扶贫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这样的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企业扶贫工作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是一项社会责任和义务。
企业扶贫的本质是依靠企业的实力和资源,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合作,扶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在进行企业扶贫工作时,企业需要做到“五个把握”:把握发展主动权,把握突出重点,把握科学规划,把握有效整合,把握促进互惠共赢。
这五个方面分别代表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责任。
下文将从这五个把握的角度,探讨企业扶贫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一、把握发展主动权企业作为经济和市场的主体,具有强大的资源动力和创新能力。
如果企业能够真正把握发展主动权,勇于投身扶贫工作,会为当地带来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调研、评估和规划等手段,了解当地的现实情况和需求,为当地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在一些地区,企业可以通过修建道路、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为当地带来现代化进程和发展动力;在一些地区,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帮助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增加生产和销售能力,为当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二、把握突出重点在进行企业扶贫工作时,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贫困地区的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和执行扶贫计划,并突出重点来进行协作和扶持。
例如,在一些贫困地区,因为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劣,存在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的问题。
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突出重点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员等帮助,帮助当地解决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孵化创业企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帮助当地人口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把握科学规划企业进行扶贫工作时,还需要把握科学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规划既要求企业对当地的市场和资源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理清自己的优劣势和发展方向,并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合作,统筹规划扶贫工作,掌握好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到“精准扶贫”的原则,即要针对贫困人群具体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和效果。
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与发展模式分析
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与发展模式分析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在中国,农村扶贫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既能够追求经济利润又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经济实体,在农村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发展模式,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
第二章将分析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章将探讨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
最后一章是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社会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2.1 就业机会的创造农村贫困人口普遍缺乏经济来源,而社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能够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它们通过开设农产品加工厂、农村电商平台等方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2.2 市场开拓与扶贫产品推广社会企业通过农村产业开发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推动贫困农村的特色产品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社会企业还可以帮助贫困农民提升产品质量、开拓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2.3 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企业在进行农村扶贫工作时,往往可以获得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支持包括财政资金的补贴、创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等,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扶贫效果。
第三章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3.1 合作社模式合作社作为社会企业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将农村贫困户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业产业或涉农产业,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合作社模式还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3.2 股份合作模式股份合作是指贫困农民以资金或土地作为股本投入社会企业,成为股东并分享企业的经济利益。
通过股份合作,贫困农民能够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分享企业的利益,从而实现自身财富的积累和增值。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探讨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
企业在实施精准扶贫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意义和方法。
精准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为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支持,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状态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而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能力,可以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的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精准扶贫行动。
企业可以出资捐款,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健等。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教育资源、修建道路和桥梁、扶持农民等。
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一些电力企业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电力设施等。
企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身发展。
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不仅能够解决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经济能力。
企业还可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和发展产业。
通过技术支持和培训,能够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其竞争力。
企业还可以到贫困地区开展公益活动,提高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更在于为贫困地区带来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企业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产业发展。
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还能够激发当地的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还能提升自身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与贫困地区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在实施精准扶贫行动时,企业应注重调研和定制化,确保所提供的支持能够真正满足目标地区的需求。
企业需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了解目标地区的具体情况,明确目标和策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规划和目标,确保扶贫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扶贫行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贫困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贫困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了加快脱贫进程,创新脱贫攻坚模式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地方特色的创新模式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脱贫攻坚中应该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创新模式。
例如,在西部贫困地区,可以推行“扶贫车间”模式,通过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手工艺品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另外,一些山区地区可以推广“生态扶贫”模式,通过发展旅游业,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三、互联网+脱贫攻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机遇。
互联网+脱贫攻坚模式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
例如,在教育领域可以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教育资源和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取更好的教育。
在产业发展方面,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当地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产业扶贫的创新实践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培育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此外,也可以鼓励创业创新,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新兴产业,例如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
五、社会力量参与的创新模式脱贫攻坚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可以探索创新的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发挥各方的优势。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参与扶贫事业。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志愿活动,为贫困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六、评估和总结为了确保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该加强对创新模式的评估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社会企业创新扶贫机制初探
摘要:社会企业是任何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私人活动,它依据的是企业战略,但其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因而它具有一种为因社会排斥和失业问题而贫困的个体带来创新性解决办法的能力,是一种创新性的扶贫机制。
关键词:社会企业;扶贫;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59-01
一、研究综述
法国经济学家蒂埃里·让泰最早提出了社会经济概念,这被普遍认为是“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这一概念的发端。
社会企业的概念和对其的研究已经在2004年左右正式引入中国。
国内学者关心的是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内涵,质量和建设,历史和未来,功能和作用等。
关于社会企业的大部分文章是英国和美国的经验介绍。
一些专家,如丁元竹、董炯,在2005年发表了中国经济方向的文章,引进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并讨论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胡馨在2006年写了一篇“什么是社会企业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章分析了最新趋势和美国的案例,反映了社会企业创业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强调指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会凝聚力和公众参与的职能。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企业将得
到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
有关理论和功能模式正在实践中不断引入。
这些都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许多捐助者和资金提供者也跟上潮流的步伐,看到社会企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建立了自己的战略,例如南都公益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后者声称“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优秀社会企业的摇篮”,并成立一个“有潜力的社会企业家奖”。
南都公益基金会也在支持培养一些潜在的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有利的环境和整个社会创新支持系统,包括合法化,监管,全面的调查,能力建设,资金和其他重要资源。
三、促进社会企业发展,创新扶贫机制
根据“社会企业报告:在中国的实践”的调查,阻碍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在全社会没有运作良好的支持系统,致使许多社会企业的发展面临资金、能力建设等诸多困难,有鉴于此,应该创新社会会企业的扶持模式,变单纯的资金资助模式为参与式资助的模式,由单纯“输血”变为注重“造血”。
参与式资助模式是通过资源配置和资金支持与其他组织合作,共同实施资助基金主导的项目,或指导和资助各种公益组织独立实施符合资助基金理念的公益项目。
基金通过资助符合基金会关注方向的项目来实现愿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向公众提供公益产品和服务。
这种模式可以用更低的管理成本,实现更广泛的目标并达到更深入的实效。
1.参与式资助模式的受益项目类型
受资助项目的类型按发展阶段及基金会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以下三类:
(1)资助基金对自身提出的符合项目方向的引导性项目,经过志愿者头脑风暴、专家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后,对外实施招标。
邀请符合资质的相关公益组织陈述及展示项目设想和实施方案。
基金经过评审确定项目实施组织后,资助资金,辅助资源,保证基金会的工作团队在此项目中的适当参与。
(2)尚处于种子期及或初创期的公益组织及项目。
在资助此类项目时,资助基金的角色类似于商业领域中的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
项目创始人提出项目申请,基金将结合实际,协助项目创始人及公益组织进行项目的深度研发;协助整合包括政府、企业、传媒、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各行业专家的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协助项目孵化,在可能的情况下,资助并组织专家和民间组织进行小规模项目试点的运作,验证假设、发现问题、尝试创新、总结经验。
(3)具备一定运作规模,清晰的运营模式,已形成稳定的社会影响力的快速发展期及或扩展期的公益组织及项目。
在资助此类项目时,资助基金的角色比较类似于商业领域中的pe (private equity),即发展型投资。
与第二类项目相似的是,资助资金提供适当的指导,整合并提供各种辅助性的资源。
2.参与式资助模式的特点
(1)参与式资助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公益资源
参与式资助将从简单的资助和被资助关系,发展到包括多方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固有的对“工程”和“项目”的捐助关系,到更广泛深入的互动式多赢关系。
这其中既包括公益组织,还包括企业、学术机构,甚至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公益资源。
(2)参与式资助符合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需求
毋容置疑,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益领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和经济发展类似,中国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固守而停滞不前。
我们只能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胸和创新的精神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四、总结与讨论
社会企业是一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事物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它还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潜力很大。
虽然社会企业的概念和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社会企业的实践仍然远远落后。
与此同时,许多准社会企业有很大的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和改革中的行政机构、社会福利企业和合作社等随着政府以管理为导向向以服务为导向的转型,有大量的公共服务将由民间组织提供。
这些非营利组织的繁荣可能自下而上推动第三部门的改革,使登记更容易,税收政策更优惠。
这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社会企业在资金、人才、管理技能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着挑战,预测他们的未来还言之过早。
但是,乐观的一方面是:尽管人们对
社会企业的理解不一,它的概念却在非营利组织中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很多组织表示愿意朝这个方向发展。
社会企业在中国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从非正规就业组织到社会企业[j].理论学刊,2005(09).
[2]朱明,李攀,赵萌.英国“社会企业”新经验(上)——社会企业:英国社会发展的第三动力[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01).
[3]杨宇,郑垂勇.“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述[j].生产力研究,2007(21).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青年课题《学习借鉴“社会企业”发展理念与经验,创新我省扶贫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