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葛根汤(优选.)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干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 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干者(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2. 临床效果:(1) 有降压作用(2) 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3) 减缓心律(4) 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3.具体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4. 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二、三黄泻心汤(金匮)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干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1. 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2. 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3. 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干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干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1. 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1) 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2) 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3) 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4) 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2. 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干、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4. 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5. 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四、大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半夏半升枳实4枚芍药3两大黄2两生姜5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制大黄6~12g 干姜5~10g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五、黄耆桂枝五物汤经方:黄耆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干姜5~10g/生姜3~6片大枣10~20g1. 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2. 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3. 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4. 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感冒(伤风),寒流感一、小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8两) 黄芩3两人蔘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12g 黄芩6~12g 姜制半夏6~12g 党参6~12g 生姜6~12g/3~6片/干姜3~6g 红枣6~12枚1. 发热性疾病,病毒性感冒(往来寒热)2. 以发热、汗微出、不退为特征(症状较多样、复杂)3. 恢复期一般较久4. 此种感冒较易转移,诱发他症(肺炎、心肌炎….)5.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剂大汗,脉静身凉为安)6.加连翘(30~50g)可治淋巴肿、咽痛连翘:疮家要药,证:汗出而烦,淋巴结肿大,(瘰疠),烧不退由小柴胡汤加减成[柴胡,甘草,黄芩,连翘]7.加桔梗(6~12g) 利咽,生石膏(10~20g) 清热治扁桃体炎、红肿。
经方名家荟萃之葛根汤
经方名家荟萃之葛根汤【方剂】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条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葛根汤主之。
【医案】(黄煌医案)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不孕某女警,婚后七年未孕,曾经自然流产一次,宫外孕一次,后月经周期紊乱,常数月一至。
人丰满,脸有散发痤疮,而背部尤多。
来诊时月经已2月未至。
望其面色皮肤娇嫩,遂撩起其裤管,见下肢皮肤干燥,扪之有刺。
舌暗。
是寒瘀体,用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
药后数天,月经来潮。
两周后来诊,希望服助孕药。
我仍用原方,嘱其耐心服用数月,待体质调整,以候孕机。
服药不到月,月经逾期不至,去医院检查,妊娠试验阳性。
得到消息,喜极而泣。
后嘱其服用当归芍药散保胎,现休息在家养胎中。
葛根汤散寒通经,效同黄体酮;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以防输卵管堵塞。
对体质健壮的女性比较适宜(蔡长福医案)脸红怎么治?蔡老答道:1)脸红多是阳明热证,无汗治以葛根汤加黄连,有汗用桂枝汤加葛根、黄连治疗;2)如果脸红而热,上方加白虎汤治疗。
蔡老还提到了脸冒油的病机和治法:脸冒油是由于热耗尽了津液,把油都烤出来了,治疗要用上述治法另加天花粉、党参、白芍、茵陈治疗。
天花粉、党参、白芍生津液,茵陈泄湿热。
蔡老还提到,面黄、热而汗多,是湿热熏蒸,治以茵陈蒿汤;面黄、热而无汗,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胡希恕医案)张某,男,44岁,病案号96718。
初诊日期1965年3月25日:自昨日来,恶寒,无汗,项背强,头痛,腿痛,口唇干,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与葛根汤加石膏。
葛根三钱桂枝三钱麻黄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结果:上药服一剂,感冒证解。
葛根汤的临床治症
刻诊:平卧位,不可转侧,痛苦面容,恶寒,恶风,无汗,直腿抬高试验(+),舌质淡红,舌边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处方:葛根60g,麻黄18g,桂枝18g,白芍15g,生姜12g,炙甘草12g,大枣20g,茯苓20g,苍术18g,羌活12g。
免煎剂2剂,每剂分2次冲服,温覆。
患者服药半剂后微有汗出,症状缓解,6小时后服半
文/ 崔海燕(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王女士今年42岁,1个月前听朋友说吃
点阿胶能补血养颜,便自行到药店购买服
用,一开始感觉还不错,但最近却出现了
胃脘胀满、食欲减退、四肢乏力、大便不
调等症状,遂来就诊。
察其舌质淡、苔白
厚腻、脉沉滑,辨证为脾胃不和、湿滞中
焦。
结合病史,考虑是患者服用的阿胶属
于滋腻之品,造成中焦脾胃不和,水谷精
微难以吸收,所以出现上述诸症。
经中药。
▲●葛根汤--功效与介绍相关48首方
▲●葛根汤--功效与介绍相关48首方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
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葛根汤吗?下面我对中药方剂葛根汤的有关介绍。
01【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功能】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
【主治】治外感风寒表实,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方中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摘录方源】《伤寒论》02【别名】葛根龙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处方】葛根24克、生姜9克、龙胆草大青叶各1.5克、桂心、甘草(炙)、麻黄(去节)各6克,葳蕤3克,芍药、黄芩各6克,石膏(碎)、升麻各3克【制法】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治伤寒三四日不愈,热毒内盛,头痛,壮热来解,身体疼痛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取800毫升,掠去沫,后纳余药,再煎至300毫升,分三服,日二夜一。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方源】《外台秘要》卷一引《小品方》03 【处方】葛根、生姜各18克,独活12克,当归9克,甘草、桂心、茯苓、石膏、人参、白术、芎藭、防风各6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中风,口噤痉痹,气息迫急,眩冒困顿。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300毫刀,去滓,每次服100毫升,每日三次。
【摘录方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04 【处方】葛根(锉)300克,甘草(炙)90克,半夏60克,(生姜汁75毫升,浆水500毫升,同煮软,切,焙干),黄连(去须)30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黄煌经方系列之--葛根汤
黄煌经方系列之--葛根汤古代的醒酒方,温和的发汗方。
有散寒舒筋的功效,具有解热,镇痛,抗过敏,抗凝,改善头部供血,抗疲劳,促月经等作用。
适用于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颈项腰背强痛,嗜睡,易疲劳,大便溏薄等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三两,芍药二两,大枣二十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取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经典方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3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3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推荐处方】葛根30g,生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20g,以水10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汤液色淡褐,味辛涩,微甜。
【方证要点】项背强直,自下利,无汗,肌肉痉挛者。
【适用人群】体格强健,肌肉厚实,脉象有力,体力劳动者或青壮年多见;面色黄黯或黯红,皮肤粗糙干燥,背部及面部多有痤疮;平素不宜出汗,许多疾病在汗后减轻,有夏轻冬重的趋向;有疲劳感,困倦,嗜睡,反应比较迟钝;易有头项腰背拘急疼痛,耳鸣耳聋,痤疮,皮肤疮癣等;女性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少,月经周期较长或闭经,痛经等。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发热无汗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乳腺炎初期,疔疮初起。
(2)以项背腰腿强痛为表现的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
(3)头面部的慢性炎症,如痤疮,毛囊炎,牙周脓肿,牙髓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4)以五官感觉失灵为表现的疾病,如突发性耳聋。
面神经麻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
(5)以头昏重为表现的疾病,如脑梗死,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醉酒等。
(6)以月经不调为表现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逾期,闭经,痛经。
【加减与合方】(1)鼻炎,鼻窦炎,加川芎15g,辛夷花10g.(2)身体疼痛,脚弱无力,四肢麻木。
葛根汤方剂配方
葛根汤方剂配方葛根汤【方剂名】葛根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葛根四两(12克)、麻黄三两(9克)、桂枝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芍药二两(6克)、大枣十二枚(3枚)。
【用法】水煎温服,覆取微似汗。
【功效】疏散风寒,解肌发汗。
【主治】伤寒表买证。
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项背牵强,或下利,或呕吐,舌苔薄白,脉浮紧。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腹泻、颈椎病、项背筋膜炎、周围性面瘫等病症。
1·感冒:以葛根汤合剂治疗外感风寒型感冒115例,与荆防合剂治疗115例对照。
疗程为3日。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7%。
(《临床荟萃》2005年第6期)2.腹泻:以“复方葛根汤”治疗婴幼儿腹泻307例,脱水者可按脱水程度、性质予以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不另用其他抗生素等药物。
与庆大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77例对照。
如需补液,同治疗组。
结果:72小时内止泻者,255例;48小时内止泻者,161例:24小时内止泻者,68例。
228例发热患者中,72小时内退热者,226例。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年第12期)3_颈椎病: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102例,疗程为30日。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内服及针灸理疗等外用疗法。
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为治愈。
结果:总有效率93.2%。
(《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第1期)4.项背筋膜炎:以本方加味治疗142例;服药后,药渣用纱布包裹敷患处30分钟,1个疗程为1周。
疗效评定以疼痛消失、功能恢复,休息1个月无复发者为痊愈。
结果:总有效率95.07%。
其中,1个疗程治愈36例;2个疗程治愈68例;3个疗程治愈41例。
(《陕西中医》2006年第11期)5.周围性面瘫:以本方治疗143例,与西药(口服泼尼松、阿司匹林、新斯的明,维生素B12肌注)治疗72例对照。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
6甘姜苓术汤(肌肉、关节冷痛、重痛+干姜舌+肥胖女人)(抓肌肉 关节冷痛、重痛+干姜舌+肥胖女人+大量清稀寒冷分泌物)
7五苓散(水体调体方,注意苍白术)(抓白术证)
8小青龙汤(呼吸道寒饮方,呼吸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本方与治疗消化道寒饮的吴茱萸汤,相互对偶)(抓咳喘+水舌、水涕、水痰)
9猪苓汤(1阴虚+水饮证;2尿路感染专方)(抓病!)
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1)抑郁、疲劳、怕冷:柴胡证;
(2)焦虑、心烦、口苦:黄芩证;
(3)头汗、失眠、心中悸动、脐腹悸动:桂枝、甘草、牡蛎证(平冲气);
(4)口中干、大便干:天花粉证;
(5)肠鸣下利,舌面水润:干姜证。
3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
2苓桂枣甘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水气上冲致动悸、急迫、冲击----桂枝、茯苓)
(抓大枣、甘草证的人羸瘦;桂枝证的气上冲症候群;茯苓证的水舌)
3苓桂味甘汤(整体羸瘦----甘草;虚劳人 虚喘证 虚冒证----五味子;气上冲致动悸、急迫、冲击----桂枝;水舌---茯苓)
(抓整体羸瘦----甘草证;
10真武汤(眩、悸、颤+水肿+附子证)(抓眩、悸、颤+白术、茯苓证+附子证)
11八味通阳汤(痰湿水体的调体专方)(抓舌苔白厚,胃腹胀满+浮肿 大便稀 小便少 水舌 肥白 易汗)
(九)错杂方
1半夏泻心汤运用的三种思路:
(1)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专方;
(2)对人:人参、大枣、甘草;
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抓枳实证+芍药证)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1、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
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组成用法]炙甘草6~12g、麻黄12~24g。
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葛根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葛根葛根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以春季采集,块肥质硬,切面粗糙,充满粉状者为质佳。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
起阴气,解诸毒”。
《伤寒论》人4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最大量方(半斤)与最简方(4味):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的用量最大,达半斤,组合也最简单,仅4味,本方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34)。
利遂不止,指泄泻不止。
次最大量方(4两):葛根汤葛根剂中用于下利的还有葛根汤。
原文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2),自下利,为未经攻下而大便自然溏薄者,其程度要比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利遂不止’’为轻,故用量仅为4两。
可见葛根用于下利。
加葛根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为桂枝汤加葛根,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汗出恶风,本属桂枝汤证,而此处的“反”字,是与葛根汤证相鉴别而言。
葛根汤为本方加麻黄而成,故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二)者。
可见桂枝加葛根汤“汗出恶风”和葛根汤证的“无汗恶风”,是与麻黄的有无相对应的。
而“项背强几几”,为两方共有证,则葛根主治于此可见。
“几”(shu,一说为jin)是古语,意为紧固拘急貌。
项背强几几,即项背部有疼痛拘急不适感。
其他方:竹叶汤竹叶汤治“产后中风”的“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二十一),其头痛,也可视为葛根证。
●仲景方根葛根甘草: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主治头项腰背强痛拘挛。
如有烦热下利者,配黄连、黄芩;如有恶寒无汗,则配麻黄、桂枝,如有肌肉痉挛严重,则配芍药。
葛根芍药甘草:主治项背强痛、头痛、下利。
如恶寒无汗,身体疼痛,合麻黄、桂枝,如汗出恶风、气上冲胸,合桂枝。
方名葛根用量主要配伍葛根黄芩黄连汤半斤甘草黄芩黄连葛根汤 4两甘草芍药麻黄桂枝生姜大枣葛根加半夏汤 4两甘草芍药麻黄桂枝生姜大枣半夏桂枝加葛根汤 4两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竹叶汤 3两甘草桂枝芍药竹叶防风桔梗人参附子大枣生姜奔豚汤 5两甘草芎穷当归半夏黄芩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药证发挥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
【黄煌:100首经方方证】
【黄煌:100首经方方证】1、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
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组成用法】炙甘草6~12g、麻黄12~24g。
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原文点睛】1.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黄煌经方医话》“桂枝加葛根汤”一则
《黄煌经方医话》“桂枝加葛根汤”一则《经方》杂志黄煌经方医话28作者/黄煌桂枝加葛根汤医话一则春节回家,老同学聚会,一当年的美女同学因腔隙性脑梗塞求诊。
其人体型依然苗条,但肤色黄白少光泽,舌暗淡,苦头晕失眠,周身不适。
遂处桂枝加葛根汤一方:桂枝15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干姜5克、红枣20克、葛根30克。
服后诸症皆失,介绍多人来诊。
刘姓老翁,体瘦面黄,有颈椎病、腔梗、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病史,因头晕2年余求诊。
睡眠浅,四肢冷而手脚心热,汗多,脐跳明显,舌暗淡。
处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川芎15g10剂。
复诊时反馈:初服药时全身燥热,但头晕随之减轻。
邻居冷先生,60余,颈椎腰椎病严重,左下肢行走不利,足背抬举无力,屡屡跌倒。
人不胖,面暗红,舌质也不鲜活。
用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川芎、黄芪、怀牛膝,服药半年多,逐步恢复。
桂枝加葛根汤,我常用于治疗脑梗头晕、失眠、颈椎病等。
这些病或头晕头痛,或头项腰背拘急无力,或思维迟钝、言语艰涩,或失眠多梦,或口眼歪斜,或视物模糊等。
不过,必定要看其人的体质状况。
其人体型中等消瘦者多,面色或黄或暗红,而其舌大多淡白中带有紫色,或暗红而不鲜活,舌苔薄白而不厚腻。
临床用原方多,加味也有。
如其人并不消瘦,或皮肤松弛而下肢浮肿者,可去甘草,加黄芪30克;如其人肤色黄暗,皮肤粗黑,可加麻黄5克;如头痛头晕,加川芎15克更好;如便秘苔厚,可加大黄5-10克。
此方服后会有一些特殊的反应,如牙痛、虚弱感、饥饿感、头面部发热感、便秘等。
这是头面部供血改善后的反应,只要原来的症状改善,不必改方,减少服用量即可。
2014/6/10在MU2835航班等候中《经方》杂志期待您的持续关注及原创投稿-*********************。
葛根汤——精选推荐
葛根汤「太阳病」,项背强⼏⼏,⽆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葛根汤⽅葛根四两 ⿇黄三两 桂枝⼆两去⽪ 芍药⼆两 ⽢草⼆两炙⽣姜三两 ⼤枣⼗⼆枚劈右七味,?咀,以⽔⼀⽃,先煮⿇黄、葛根,减⼆升,去沫,内诸药,煮 取三升,去滓,温 服⼀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馀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是桂枝的两倍,处⽅的时候葛根⽤四钱,⿇黄⽤三钱,桂枝⽤⼆钱,芍药⽤⼆钱,以下是桂枝汤的⽅⼦。
为什么⽤葛根汤?因为桂枝汤的时候,本⾝没有失掉很多津液,体能很好,葛根汤的时候,表就很虚了,尤其是⼩孩⼦,常常跑来跑去,汗流很多,风⼀吹,就得了葛根汤证,因为他在运动的时候,⽑孔开着的,汗就流出去了,流汗的同时,滤过性病毒进来,⼀进来就很深了,刚开始从背后进来,造成部份的⽔已离开汗腺但⼜不出⽑孔,所以项强项强,⽔渗在肌⾁⾥⾯,会很痛,所以背部强硬所以背部强硬。
原本津液就不够了,如果光靠桂枝汤把肠的津液发表发出来,困为津液不够,⼒量会不够,这时候重⽤葛根,葛根原本就是提升津液的,把⽔份发散到⽪肤表⾯上来,为什么加⿇黄?⿇黄⽤的⽐葛根少,不能太多,⽪肤表⾯没有汗,代表有中寒的现象,如果有汗,光是桂枝加葛根就可以了,没有汗,就是被表寒束到了,要发表发出来,但是光靠桂枝没⼒量,这时候加⿇黄在桂枝上⾯。
张仲景在写处⽅的时候,先写葛根,⿇黄,桂枝,⿇黄⾛表,很轻。
张仲景在⽤⿇黄的时候,⼀定先把⿇黄煮⼀下,⽩沫拿掉再⽤,如果不先煮⼀下,⿇黄的性轻⽽且性往上升,它⼀下⼦就进⼊脑部,就是安⾮他命,所以先煮⼀下,把它的「轻」去掉,让它不要⾛太快,光吃⿇黄不会⾛到⽪肤表⾯,所以单味吃⿇黄,不会流汗的,要靠桂枝把它推到肌⾁,然后⿇黄再到⽪肤表⾯,把病毒排出体外。
葛根是升葛根是升⽔的,感冒喉咙痛,咽⼲,就是葛根汤证,葛根是⽣津⽌渴的,所以重⽤葛根,葛根可以⽤到四钱,不需要喝粥,光靠葛根的⼒量就够了。
肠胃因为有炙⽢草、⼤枣,所以津液很⾜,葛根直接把津液从肠胃带到⽪肤表⾯去,到头上、喉咙去了。
方剂讲解—葛根汤
方剂讲解—葛根汤2017-12-30经方文化传播导读葛根汤具有表里双解,通阳化气,开窍通痹,养阴生津,活血通络,缓急止痛,补虚和中之功。
分享地点:基层中医之家分享时间:2017-08-26分享医生:湖南省湘乡市邓志强中医馆邓志强温和的发汗剂,散寒舒筋的功效,醒酒的作用。
具有解肌,镇痛,抗过敏,抗凝,改善头部供血,抗疲劳,促月经等作用。
适用于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颈项腰背强痛,嗜睡,易疲劳,大便溏薄为特征的疾病。
方歌: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
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
经典配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
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功用:发汗解肌。
主治: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证。
经典方证伤寒论条文: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原文梳理本方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项背强几几:项背拘急不舒。
风寒袭表,邪客太阳经腧,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指头、颈、肩、腰、背拘急疼痛。
无汗:太阳表实,寒邪外束毛窍不开。
恶风:风寒袭表,亦必恶寒。
黄煌老师对项背强几几解释比较全面。
后头部至后背部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包括腰部。
患者主诉:头昏、头痛、肩背酸痛、腰酸困重,甚至头面五官疾病。
如头昏、头痛耳鸣。
背部皮肤痤疮,毛囊炎也可看作项背强痛的延伸。
次要症状:自下利、大便不成形,腹泻、伴项背强几几。
方解本方由桂枝汤,麻黄汤化载而来。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桂枝(去杏仁换葛根,重用葛根)葛根:升津液,濡筋脉,起阴气,为君。
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
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
第10篇【中医经方】葛根汤
第10篇【中医经方】葛根汤【中医经方】葛根汤_可治空调病引起的腰背疼痛我们上一次介绍了麻黄汤,寒气突袭情况下,人体毛孔紧闭,把寒气也关在了里面,这时候需要麻黄汤来解表发汗,赶走寒邪。
我们这一篇要介绍的葛根汤与麻黄汤也有相似之处。
请看《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就是说,感冒,没有汗,怕风,脖子和背有点不灵活,酸痛,这时候就可以服葛根汤。
这种感冒,经常是在空调房间里吹了凉风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人在很热的情况下,进入了空调房间,吹了凉风,人的毛孔突然关闭,汗就憋在皮肤里,而且经常空调比较高,这凉风又刚好对着脖子和背吹,所以脖子和背经常会觉得拘紧,酸痛。
生病了以后即使再回到室外温热的环境下,仍然出不了汗,因为毛孔已经暂时保护性地关闭了。
葛根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成人的常规用量是,葛根12-20克,麻黄9-12克,桂枝6-10克,白芍6-10克,炙甘草6-10克,生姜9-15克,大枣4-6枚。
用四碗水慢火煮成两碗,早晚饭后半小时每服一碗。
我们可以看到,葛根汤含有桂枝汤的成分,也含有麻黄汤的成分(除杏仁),此外还有葛根。
桂枝汤和麻黄汤我们都介绍过,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汤药应该有调节营卫,解表发汗的功效。
那么葛根的作用呢?葛根就是用来解决“项背强几几”的,就是解决脖子和背部拘紧酸痛的,可以透邪外出。
所以中药有的时候有一点加减法的意思,麻黄汤针对咳喘加杏仁,葛根汤针对背部拘紧酸痛加了葛根。
同时药量也可以根据症状调整,如果背部拘紧酸痛比较厉害,葛根可以增加到30-50克;如果本身体质不是特别强壮,平时皮肤本身不是很紧实,麻黄的用量可以减少到3-6克。
葛根汤可以治疗寒邪闭于体内导致的各种拘紧疼痛。
附录是黄煌老师的医话和一些名家医案。
附录1:黄煌老师医话:我用经方“体质辨证”效如神——葛根汤葛根汤这张方啊,是张好方子。
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几味药,但是组合非常严谨。
葛根汤证条文
葛根汤证条⽂伤寒杂病论中与葛根相关的⽅证主要有:葛根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葛根汤:治太阳病⽆汗项背强⼏⼏,治太阳阳明合病之下利;治刚痉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之不下利且呕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太阳病误下之汗出⽽喘桂枝加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汗出恶风、治寒邪⼲肾1. 葛根汤及其类⽅的原⽂复习:l 葛根汤见于《伤寒杂病论》凡三:1.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载:“太阳病,项背强⼏⼏、⽆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黄三两,桂枝⼆两,⽣姜三两,⽢草⼆两,芍药⼆两,⼤枣⼗⼆枚,上七味,以⽔⼀⽃,先煮⿇黄、葛根,减⼆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诸汤皆仿此。
”2.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载:“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3. 《⾦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载:“太阳病,⽆汗⽽⼩便反少,⽓上冲胸,⼝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上七味,⼝⽗咀,以⽔七升,先煮⿇黄、葛根,减⼆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4. 对照发现,葛根汤的煎煮法介绍⽤词稍有不同,《伤寒论》中“以⽔⼀⽃”,后注“诸汤皆仿此”。
《⾦匮要略》中“⼝⽗咀,以⽔七升”,增加了“不须啜粥”⼀句,系明显的转抄之误,对正确理解条⽂⽆关紧要。
l 葛根汤的类⽅(指含葛根的处⽅)亦见有三:1. 桂枝加葛根汤:l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载:“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黄三两,芍药⼆两,⽣姜三两,⽢草⼆两,⼤枣⼗⼆枚,桂枝⼆两,上七味,以⽔⼀⽃,先煮⿇黄、葛根,减⼆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汗⽤桂枝,伤寒⽆汗⽤⿇黄,今证云汗出恶风,⽽⽅中有⿇黄,恐⾮本意也。
黄煌经方100首之五十五:葛根芩连汤(转载)
黄煌经方100首之五十五:葛根芩连汤(转载)055、葛根芩连汤(转载)[组成用法]葛根30g、炙甘草6g、黄芩9g、黄连9g。
先煮葛根,再加诸药,煮成分两次温服。
[方证]1.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或胸中烦热,或午后高热,头痛酸楚,身重疲乏,口干苦,心烦,心悸,或项背拘急,或胸闷喘促,出汗。
2,腹痛,下利,大便粘滞不爽,或臭秽,或肛门灼热,上脘痞痛。
3.舌边尖偏红,苔黄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滑数。
[现代应用]1. 以腹泻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等多见本方证。
2.热性传染病如肠伤寒、乙型脑炎、痧疹、麻疹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3.葛根有扩张心脑血管的作用,因此,本方又可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等出现胸闷、头晕的场合。
4.其他还用于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征、脱肛、中风、脊髓炎、湿疹,糖尿病、头痛、失眠、口疮、盗汗等疾病。
[经验参考]《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身大热”,谓黄连主“肠辩”、“下利”,谓黄芩主“肠癖”、“泄利”。
因此,本方在临床上多用于外感性、腹泻性疾病。
这些疾病既可以是胃肠道本身的感染,也可以是其他部位感染造成的中毒性腹泻。
如《橘窗书影》云:“凡大热下利挟惊者,葛芩连也;昏睡不醒者,为重证;下利剧者,亦葛芩连也;缓者,葛根加黄连”。
丹波元坚说:“此方移治滞下有表证,而未要攻下者,甚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云:“用于小儿疫利屡有效”。
“疫利”可以理解为中毒性痢疾,如矢数道明治疗一4岁男孩,突然发热40°C,意识不清,泻下臭味之粘液便,呈现所谓促脉。
与葛根黄连黄芩汤,发热逐渐下降,下利亦减少。
第3日热退。
第4日诉口渴,但水入口即吐,因有烦躁与小便不利,故与五苓散,呕吐立刻停止而痊愈(们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本方治疗腹泻病,除了与黄连、黄芩的止利有关外,葛根的“升清”作用也不容忽视。
外感病,即使没有腹泻也町以使用本方,如胡天雄治疗流行性感冒,凡是出现壮热、头痛、面赤、气粗四证者都可以使用本方,并认为其疗效优于银翘散和桑菊饮(《中医临床家·胡天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
黄煌:葛根汤运用
黄煌:葛根汤运用葛根汤项背强葛根汤的主治非常简单:“项背强几几”。
不要以为“项背强几几”就是大椎穴那里不舒服,我们要把“项背”延伸,头项、腰背都在这个范围。
从后头部一直到腰骶部,后背部的拘急感、疼痛感、倦怠感,都可以看做是“项背强几几”。
我发现临床上用葛根汤的人,有的主诉“头项强痛”,有的主诉是“肩颈酸重”,有的主诉是“腰背酸痛”,有的主诉是“头昏、头重、头晕”,甚至有的就感觉到是疲劳,说自己拖不动,说自己全身困重。
要注意这可能就是葛根汤证!但还要看体质。
如果来位病人是个才20多岁的姑娘,人瘦瘦的,说是颈椎病,你马上就用葛根汤,恐怕就容易出问题:晚上睡不好觉了,心慌了,头更不舒服了。
辨别葛根汤证,最简单的就是看看他是不是熊腰虎背,背特别厚实,这叫“葛根汤背”!我看痤疮,发现葛根汤有效的,背上的痤疮最严重最多。
所以,背,这是一个葛根汤所主的部位。
另外,葛根汤治疗的疾病以头面部的、五官的病症为主。
有很多的腰痛我们也用葛根汤的,有效!自下利还有,我用葛根汤一般要问大便,大便一般都是次数多或者不成形,甚至有的是腹泻。
为什么?因为张仲景用葛根汤专门讲到“自下利”。
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自下利,就是没有用过泻药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者稀薄。
张仲景用葛根,是看大便的性状来决定用量多少的。
葛根汤用葛根四两,治疗自下利;葛根芩连汤用葛根八两,就是治疗“利遂不止”,那比自下利程度重得多。
所以,大便很干结的时候一般不用葛根,要用的话也要和大黄一起用。
治痤疮葛根汤治疗痤疮效果比较好。
我用葛根汤用得比较多的,大多是那些体格比较壮实,脸色黝黑,很粗壮,脸上的痘痘有丘疹,有结节,有脓疱,甚至有窦道,脸上就像菠萝一样啊。
这种痤疮清热泻火药往往是没有效的,必须吃葛根汤。
用葛根汤以后,肤色能够变白些,慢慢那些硬结能够变软,痤疮能够慢慢消失。
我经常葛根汤合用桂枝茯苓丸或者葛根汤加大黄、川芎来治疗这些壮实青年的面部痤疮,男的可以用女的也可以用。
黄煌经方葛根汤加杏仁治疗便血
黄煌经方葛根汤加杏仁治疗便血【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钱男,33岁,因大便不明原因出血1年半于2015年4月17日来门诊求助。
诉说剧烈运动后,晨起大便带血,色鲜红。
曾经尝试外治内服等多种方法,均无效。
大便每天1次,不成形。
骶尾部酸胀不适,但不影响走路。
其人身高170 cm,体重74kg。
体格壮实,面黄暗,眉毛浓黑,躯干皮肤干燥,背部有痤疮,脉浮,84次/分。
既往史:腰肌劳损。
处方:葛根60克、生麻黄1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干姜5克、红枣20克、杏仁15克。
7剂,餐后服。
4月24日复诊:药后第三天大便出血停止,大便成形,每天一次,脉搏68次。
原方继服,每周2剂,饭后服。
此方是葛根汤加杏仁。
为何用葛根汤?是其人体型体貌属于葛根汤人的特征。
其一,背部痤疮,腰肌劳损,尾骶骨酸胀,其部位均是葛根汤主治部位“项背”的延伸。
其二,其人面黄暗、体格壮实,皮肤干燥,是葛根汤方证“无汗”的延伸。
其三,大便不成形,是葛根汤方证“自下利”。
方人相应,已经占了葛根汤证的一半。
那么,为何大便出血用葛根汤?确实,临床上葛根汤用于出血的报道不多见,但肛肠病用麻黄及其类方的案例也是有的。
如麻杏甘石汤用于肛瘘、痔疮。
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便秘、脱肛等。
这些个案,提示了麻黄对盆腔肌肉及其器官有选择效应。
本案所以用葛根汤加杏仁,也是基于这种思考。
经过观察,疗效满意。
大便出血,特别是痔疮出血,是常见病,现代肛肠病专科大多用清热凉血的方药较多,如地榆、槐花、槐角、大黄、黄芩、当归、枳壳等多是常用药。
但从文献调查来看,用于肛肠病的经方真不少,三黄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当归赤小豆汤、胶艾汤以及麻黄类方的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有应用的机会。
为何麻黄类方可以用于肛肠病?可以想到的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古代医学理论。
这概念最早出自《黄帝内经》。
《灵枢集注·卷五》曰:“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气喘争……故大肠之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
黄煌妙用葛根汤治疗的13种病
黄煌妙用葛根汤治疗的13种病葛根汤,出自《伤寒论》,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几味药组成,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方子。
对《伤寒论》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提起葛根汤,大家想到的一般是它可以治疗项背强痛、下利,其实,葛根汤可以治疗的病证还有很多,黄煌教授总结了13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 治疗感冒临床上葛根汤用于风寒感冒比较多。
感冒伴有疲劳感,头痛,项背强,周身酸痛沉重,容易恶寒,皮肤痒,无汗,鼻塞有卡他症状,用葛根汤是非常好的。
30分钟就起效,而且要让他吃了葛根汤以后盖被子睡一下,能微汗最好。
在治疗感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味:第一可以加桔梗,治疗咽喉疼痛。
我们知道桔梗汤就是治咽痛的。
因此对于那些喉中有痰难咳的,还有咽喉肿痛的,加点桔梗,它利咽。
第二可以加生石膏,治疗感冒出现的烦渴、口渴症状。
展开剩余81%● 治疗病毒性腹泻我们知道葛根汤是可以治疗“自下利”的,因此它是治疗腹泻的一张好方。
葛根是升阳、透散的药,用葛根治疗腹泻,中医称之为“逆流挽舟”。
我这里举一则小儿春季腹泻的医案。
一位4岁的患儿,一开始是汗后受凉,然后就出现了肠鸣腹泻,大便清稀,有泡沫样,一天好几次。
全身症状是什么?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纳差。
医生给他开了葛根汤原方:葛根12g,麻黄5g,桂枝6g,白芍10g,大枣3枚,生姜2片,甘草3g。
1剂药以后腹泻就减轻。
● 治疗痤疮根据我的经验,葛根汤治疗痤疮,首先我们得看人。
就是这个人体形要壮实;脸色要黝黑,或者黄暗,或者粗糙;脸上看起来油腻,这一点要抓住。
其次看痤疮的颜色和好发部位,痤疮颜色发暗的,痤疮的疮头要深陷、平塌且痤疮好发于背部,这一类痤疮的病因就是风寒郁在里头,发不出来。
这种情况用葛根汤效果就很好。
使用葛根汤治疗痤疮也可以加减。
第一可以合桂枝茯苓丸,用于有瘀血指征的葛根汤证患者,因为桂枝茯苓丸是一个活血化瘀的经典组合。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有消痘印的作用。
第二个可以加大黄和川芎,用于治疗有脓头的痤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葛根汤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葛根汤
作者:黄煌编排:胡子
024、葛根汤
【组成用法】
麻黄10~15g、葛根30~50g、桂枝10~12g、芍药10~30g、炙甘草10~15g、生姜15~20g、大枣5~15枚。
水煎,分2~3次温服,取汗为度。
【方证】
1.口噤、项背强痛或拘急、紧张,无汗恶风及下利者。
2.头疼、发热、恶寒,脉浮紧而项、肩,背、腰等处凝滞、强直或曲伸不利者。
【现代应用】
1. 头连项,背及腰。
以项背腰部强痛拘急,紧束不舒为特征的疾病多用本方。
如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
对于使用胃复安(又名灭吐灵)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如斜颈)等也可使用本方。
2.本方的作用趋势有“升”的特点,因此,对于头面部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痤疮、脑供血不足等;暴聋、中耳炎、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髓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扁桃腺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虹膜炎、麦粒肿等五官科疾病也有较多的应用机会。
3.其他方面,如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的初起发热,恶寒,脉数者,属于“逆流挽舟”之法;还用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等。
【经验参考】
本方是在桂枝加葛根汤的基础上再加麻黄而成。
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桂枝汤证见项背强兀兀者,加麻黄不仅仅使主治的方向由汗出变为无汗,其使用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发
汗的狭义空间。
麻黄本身的使用范围就非常宽广,与桂枝相配伍则方剂的作用更加趋向于表层,再配以葛根之“升”,无疑使本方的走上趋势显得特别突出。
“项背强兀兀”是应用本方的重要指征,”项背部是本方治疗的主要方向,如细野史郎认为本方的使用目标是“后头部,项、肩背强硬”。
如《伤寒九十论》载一人病伤寒,无汗、恶风、项虽屈而强,医者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与之。
叔微曰,非其治也,是谓项强兀兀,葛根证也。
投,戢戢然微汗解。
翌日项不强,脉已和。
《经方临证指南》载刘渡舟先生治朱某外感风寒,诊见头项强直疼痛已两天。
伴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口不渴。
舌苔白,脉数有力。
用葛根汤原方,一剂汗出,两剂而愈。
“强兀兀”可以作为一种被动体位来理解。
同时,也可以引申为“项背”以外其他部位的被动姿势。
如《丛桂亭医事小言》载原南阳先生曾治一商人的妻子,每逢秋天就出现严重的哮喘,痛苦不堪,动作经常不能自主。
来诊治时,见她把胳膊架在火炉台上坐着。
据称数十日不能动,睡觉也是这个姿势。
稍微倾斜身体,就立刻出现强烈的喘悸。
饭可以吃一碗左右。
问她发病时的情况,答曰:背和项好似木板,回头时也觉疼痛。
某医曾嘱服八味九,服至百粒喘稍减。
先生予服葛根汤,五剂即可站立走路,继服至痊愈。
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时要注意体质状态,以外观肌肉比较结实者多见,罕见于虚弱体质者。
脉象也多充实有力,属浮紧(脉沉则不可用),按之有汩汩上扬举动于指之势。
但麻黄汤证也常见这种脉象,这就要全面诊察,同中求异。
葛根是方中主药,而且葛根的剂量重于麻黄,所以本方相对来讲,颈项疼痛、紧张更突出;而麻黄汤则麻、杏为主,故以喘咳为主。
就发热、项强的鉴别,还要注意是否有葛根芩连汤证。
因葛根芩连汤证为里热与外邪相结为患,故以汗出、急迫而喘,下利,脉促,心下痞为特征。
就加减来看,颈椎骨质增生引起颈项腰背疼痛甚者,加茯苓,苍术,川附子(胡希恕先生经验);颞颌关节炎症见口噤难以开合者,加钩藤、丹皮、玉竹、生石膏(刘渡舟教授经验);上半身的痹痛、痉挛,加百部、清风藤、苍耳子、僵蚕等(冯世纶教授经验);全身皮肤瘙痒,搔之则流血,皮肤表面隆起,界限分明,周围有红晕者,加赤芍、丹皮、荆芥、当归;如伴有呕吐者,则加半夏;治疗鼻炎、鼻窦炎加桔梗、生薏苡仁、辛夷、石膏等;当湿热利夹有表证时本方也可以与葛根芩连汤合方使用。
【原文点睛】
1.太阳病,项背强兀兀,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有下利,葛根汤主之。
(32)
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二篇第十二条)
以下从略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