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与不隔

合集下载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在建筑的语汇中,“隔、界”可以叫做“实”,“不隔、不界”可以叫做“空”,在隔与不隔、界与不界之间的可以叫做“虚”。

在建筑设计中,“实、虚、空”的组合产生千变万化的空间效果。

“虚”的表现形式有透明玻璃隔断、镂空隔断、室外柱廊等。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作用在于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赋比兴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通过比较来揭示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赋比兴被广泛运用于诗歌、散文等形式中,成为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对赋比兴进行价值认定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隔”与“不隔”的辨识。

“隔”与“不隔”是指在赋比兴中,两个被对比的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明显的隔阂。

如果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界限,就称为“隔”,反之则为“不隔”。

这种区分在赋比兴的定义和解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容易出现偏颇,导致对赋比兴的价值认定产生误解。

本文旨在探讨“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通过对不同视角、文化因素和个人认知差异的分析,深入剖析这一问题,为正确理解赋比兴的意义提供参考。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隔”与“不隔”对赋比兴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偏颇之处,最终希望能对赋比兴的定义和应用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隔”与“不隔”对赋比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偏颇之处。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揭示在赋比兴价值认定过程中,不同人士可能因视角选择、文化因素和个人认知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偏颇,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赋比兴的定义与价值评判,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议题,我们可以促进对赋比兴的更好理解和评价,拓展人们对赋比兴的认知,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隔”与“不隔”对赋比兴的定义“隔”与“不隔”对赋比兴的定义是指在赋比兴中是否存在隔阂或划分。

在一些情境下,比兴所涵盖的范围可能无限延伸,各种元素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称为“不隔”。

而在另一些情境下,比兴的范围可能会被界定清晰,不同元素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这种情况下即为“隔”。

“隔”与“不隔”对赋比兴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认识会影响到赋比兴的表现形式以及表达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隔”与“不隔”的界限并不是刻板的,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学语墶和传达的意图来灵活运用。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探源

张媛内容摘要:王国维“隔”与“不隔”的概念,出自《人间词话》第三六、三九、四十、四一则。

由于这一组概念从理论阐释到批评实践都带有作者浓重的感悟倾向,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导致了对“隔”与“不隔”理解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认识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难点之一。

本文从词源学及美学意蕴生成的角度探求其理论内核。

关键词:人间词话隔不隔一.词源学考证“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中一组对立而并存的审美概念,在《人间词话》刊出稿中,“隔”与“不隔”就出现了九次之多。

王国维虽以之作为评词的术语,然并未给出明确清晰的界定。

要了解这对概念,先要探源其本义。

“不隔”是一个复合词语,它是由否定动词“不”和形容词“隔”所组成。

要知“不隔”之义,必先知何为“隔”。

经笔者查证,甲骨卜辞、钟鼎文中并无“隔”字,“五经”中亦无“隔”字,《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也未出现“隔”字。

仅在《荀子》中出现了“坚白同界之分,隔也”之说。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隔,障也。

形声,从阜,鬲(gé)声。

”2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释“障”:“障畛皆有界限之义,界限所以隔别也”。

3可见,“障”和“隔”皆有“分界”之意。

《说文解字》又释“阜”:“阜,大陆山无石者”,4即指无石的土山。

清代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分析“阜”,“代表山崖、石壁、高阜之形”,多用于“指各种地形,如险、阻、隔、障……”5隔,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

由此推知,“隔”的最初本义是指能起到分界、阻断作用的类山体的地形。

随着语言的演变,才把起到间隔、阻拦、分界的物体都称作“隔”。

而由此出发,汉代以后的诗词曲赋中,则引申出更丰富的含义。

概略分析,“隔”之义主要有如下几种:(1)表“障”之义,如: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张衡《西京赋》6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7(2)表隔绝、断绝之义,如: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3)表不相合之义,如: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赋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传递一种意象或寓意。

在进行赋比兴时,常常会运用到“隔”与“不隔”这两个词语来描述两个事物的关系。

我认为在赋比兴中对“隔”与“不隔”的价值认定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

对“隔”与“不隔”的简单二元分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在赋比兴中,常常会将两个事物进行简单的对比,将一个事物视为“隔”,另一个事物视为“不隔”。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简单地归类为“隔”与“不隔”。

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样复杂的,仅仅用“隔”与“不隔”这两个词语来概括,可能会忽略事物之间的多种关系。

这样的二元分类会使得赋比兴中的意象或寓意变得过于简单和单一。

“隔”与“不隔”的价值认定可能存在主观偏颇。

在赋比兴中,将一个事物描述为“隔”的,通常是在传达一种负面或消极的意象或寓意。

“天各一方”,表达了两个事物的距离之远,暗示了它们之间的隔阂和分离。

而将一个事物描述为“不隔”的,则通常是在传达一种积极或正面的意象或寓意。

“心连心”,表达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紧密连接和相互理解。

这种对“隔”与“不隔”的价值认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感受和个人经验的,可能会因个人的背景、文化、情感等因素而产生差异。

对“隔”与“不隔”的价值认定可能忽略了事物之间的相对性。

在赋比兴中,常常会将一个事物视为“隔”,以突出另一个事物的特殊性和与众不同之处。

实际上,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存在绝对的“隔”和“不隔”,往往是相对的。

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距离可以是远也可以是近,可以是分离也可以是联系,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如果仅仅从一种存在的角度去评价一个事物,可能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视角和观点,导致对事物关系的了解不全面。

对“隔”与“不隔”的赋比兴价值认定存在一定的偏颇之处。

这种偏颇主要表现在简单的二元分类、主观的价值认定和忽略事物之间的相对性。

在进行赋比兴时,我们应该从更全面、客观和相对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赋比兴更加准确、生动和有力地传达意象或寓意。

《人间词话》第四讲“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第四讲“隔”与“不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 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 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 景如此,方为不隔。(初刊稿41条 )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 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 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 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 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 “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 坡所讥也。 (初刊稿34条)
姜夔《惜红衣》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 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 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籍。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 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 秋色?”
白石写景之作,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 荡、冷月无声”,“数 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 息”,虽格韵高绝,然 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 病,皆在一“隔”字。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初刊稿39条)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 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 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 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 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 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 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 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 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 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初刊 稿40条)

对《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美学思考

对《人间词话》“隔”与“不隔”的美学思考
西 方视 角 。本 文欲 从 隔 与不 隔 的 实例 出发 , 考 量 它 们 的 内 涵与 立 意 , 以探 究 隔 与不 隔之 说 的 哲 学 荧 学 意 义 。 关 键 词 : 隔 ;不 隔 ;境 界 美 学
草 、凄凄千里”。
王国维先生 的 《 人间词 话 》在 文学 批评史 上无疑 是一部具 有里
手法及风 格区分 ,这 些主要是 关乎 诗词 的创 作者 ,是从人 的角度 说 始 ,他 主编 的 《 教育世 界 》就 以极 大 的热 情翻译介绍 了大量 的西方 当知莎 氏与彼 主观的诗人 不 同。其所著 饶宗 颐意 内言外说 更侧重 于 由文字所构 成 的诗词作 品本身 ,考 亚传 》中 ,王 国维写 道 : “

返 观本 节 节 首所 罗 列的 “ 隔 ” 之词 ,我们 可 以隐隐地 体会 不
“ 空梁 落燕泥 ”为例 ,这两句 词的重 心 自然 不是显与 隐 ,词义双重 素 。而是 一种 几 乎完 全 脱离 主观 意志 、情 感 的素 描式 的陈述 与刻 画。这里 包含 的是一种 本真 ,是一种 池塘春 草 自为池塘 春草 、空梁
程 碑 意 义 的作 品 。 其 卷 上 第 三 十 五 ,三 十 八 ,三 十 九 和 四 十则 的 要
“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 短苦夜 长 ,何不秉烛游”。
“ 食 求 神 仙 ,多 为 药 所 误 。不 如 饮 美 酒 。被 服 纨 与 素 ” 。 服
旨均 是围绕 “ 隔”与 “ 隔”之说 。静 安先生 并未就 “ ”或 “ 不 隔 不 隔 ”给出明确 的定义 区分 ,而是通 过摘 词的手 法来举证 他所做 的判 别 。学界也历来对这个 问题有着诸 多不 同见解 。
量的是不 同类 型 的文 字的不 同表现 力 ,因而饶先 生不认 同 “ 直” 质 之词就是王国维所认为的有 “ 隔”。 词 鉴赏角度所 做的论 断。显然 据此论述 ,诗 词 的 “ 隔” 与 “ 隔” 不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隔”与“不隔”之美学内蕴一、《人间词话》之“隔”与“不隔”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词学批评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同时也是由几组重要的诗学范畴架构而成的,其中,关于“隔”与“不隔”这一对范畴,以《人间词话》手稿本为参照范本,除了三六则中以周邦彦与姜夔的体物之词进行对比,云后者有“隔雾看花之恨”,三九、四十、四一这三则是正面对于这一范畴进行论述和规范的,提出了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等具有美学价值判断色彩的鉴赏判语,并且在进一步阐述的过程中,将这一对范畴运用到了对于作家、作品的赏析评断上,对比性地举出了词家如姜夔、史达祖、吴文英诸人以及诗人李延年、黄庭坚作为“隔” 之代表,而陶潜、谢灵运、苏轼等人则为“不隔”之表率,同时举出在写景与写情两方面“不隔”的诗句对于这一对范畴进行艺术创作上的具体化,最后王国维甚至将“隔”与“不隔”落实到词史上进行观照,归纳出“北宋风流,渡江遂绝”这一词学发展规律论,同时认为“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二、“隔”与“不隔”的中西方源流探1、叔本华艺术直觉理论与王国维“境界说”王国维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意志说”的影响,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生活世界的本源,“我们这个存在于时间、空间, 遵循着因果的复杂多样的想象世界就是意志的产物和表现,是意志在时、空中的客体化”,“意志”这个概念近似于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但叔本华却力图消弭其中的神学神秘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同时,“意志”并非是外在于客观世界而存在的,它具有一种内在化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它内化于它的客体化之中却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超越性,其先验性色彩和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仍然是鲜明的。

而“境界”所代表的是一种审美理念,一种超越了时空局限、超越个人狭隘视角的审美体悟,一种纯粹主体对于充分显示了“意志”这种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然”的洞观,因此,“真景物”并非寻常景致,而是作为“意志”客体化而显现了生命本质力量的自然景物,“真感情”也并非一己一私之主观感情宣泄,而是体现了人类生命感的冲动,是超越具象、超越时空限制和个体束缚的人类共通情感,反映了人类内在本性,既可以是由于无穷尽的“罪恶的生命意识、欲望”所引起的人生长恨,也可以是人类在某一顿悟瞬间摆脱了所有人生长恨的超然之情。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一、“隔”与“不隔”的论述与剖析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词以境地为最上。

有境地,则自成高格,自出名句”。

此中“隔与不隔”是“境地说”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

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六则、三九则、四十则、四一都曾明确提到了“隔”与“不隔”。

在王国维先生的文艺理论责备中,“隔与不隔”是一个重要的词学责备看法:“隔”者,诗词写情、写景之病,表价值否认; “不隔”者,即诗词“妙处”所在,表价值一定。

可是何为“隔”与“不隔”?王国维书中只是举例说明,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界定。

近现代以来,诸多文艺责备家对于“隔”与“不隔”,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味和意象的关系上边见出。

情味与意象恰相熨帖,令人见到意象,便感觉情味,即是不隔。

意象模糊凌乱或空洞,情味浅陋或粗疏,不可以在读者心中现出了然深刻的境地,即是隔。

”朱光潜先生以为情味和意象是诗歌的两个重要要素,“隔”与“不隔”是在论述两者关系的状态。

叶嘉莹先生的看法则立足于作者的角度,以为“不隔”是作者的真切感觉能够被真切地表达出来,进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者的情素感同身受 ;作者有真切之感觉,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相同真切之感觉;相反,假如作者没有真切感觉,或许真切感觉难以被真切地表达出来,那么这类状况就能够称之为“隔”。

叶嘉莹先生在这里把“隔”与“不隔”这对命题理解为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否投入了自己的真切感觉,能否做出了真切表达。

二、“隔”与“不隔”对照兴的疏远以上各文艺理论家对于“隔”与“不隔”都做出了自己的界定与剖析。

但是王國维先生在论述“隔”时,所举例子:“数峰贫苦,商略傍晚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高树晚蝉,说西风信息”等,细细思索,可发现都有一共同特色,那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比兴手法。

在比较美成与白石咏荷之作时写道:“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人间词话》是明朝文学理论家李时中所著的文学论著,呈现了明代的文学发展趋势和文学理论。

其中“隔”与“不隔”是论述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李时中对文学艺术的一种审美体系。

“隔”与“不隔”的解释首先,什么是“隔”与“不隔”?在《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是指作品中的物象和感情是否相互分离。

“隔”是指物象和感情分离,并不相通;而“不隔”是指物象和感情相通,互相交融。

李时中认为,作品中物象和感情不隔离,相互交融,是好的创作方式,能让作品更加生动、美丽。

相反,如果分离,则会导致作品冷淡、平淡乏味。

在《人间词话》中,李时中还指出了“隔”的表现方式,即:剖析事物或人物的形象,单纯的描写形象,甚至是花费很多篇幅描写或者写错了到了情感的另一面,都可能导致“隔”现象的出现。

具体案例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间词话》中的具体案例,以更好地理解“隔”、“不隔”:“隔”:元好问的词作《人间词话》中就提到了元好问词中出现了“隔”的现象,例如《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阴半。

……元好问通过一句句疏离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心情,而但却未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并且写出了心情的另一面。

“不隔”:文天祥的词作相对于元好问的词作,“不隔”现象在文天祥的词作中则表现得非常精彩。

例如《小重山·柔情似水》: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文天祥在写作时将情感与形象糅合在一起,形象和感情不仅是互相交融,而且相得益彰。

这样的创作方式,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结“隔”与“不隔”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物象、感情、思维的交融,是李时中提出的文学表现方式落实到文学创作中的实现。

通过创造“不隔”的形象描述,作品会更加表现出生动感,更好地亲近读者。

反之,“隔”责创作呈现出的作品是冷冷清淡、生硬无情的。

因此,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考虑词句的要素,将形象的表现与感情的描绘互相交融,让读者能真正体悟作品中所描绘的性情。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翻译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翻译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翻译
"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翻译。

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观点或主张,但在当前的上下文中,它并没有明确的含义。

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或背景来理解它的意思。

"隔与不隔"可能指的是翻译时是否保持原诗的格律、韵律、节奏等特点。

在翻译诗歌时,有时翻译者选择保持原诗的形式特点,即"不隔",这样可以更好地传达原诗的美感和意境。

而有时为了准确表达意思或因语言差异,翻译者可能会做一些调整,即"隔",使诗歌在另一种语言中更流畅自然。

"陶谢之诗"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两位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可能被拿来作为代表。

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在强调翻译陶谢两位诗人的作品时应该尽量保持原诗的形式特点,以更好地传达他们诗歌的意境和魅力。

但具体的解释还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语境。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

浅论《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作者:储旭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4期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之说一直稳居其中,其地位仅次于境界说。

王国维致力于如何从狩猎古典的隔转化为融合隔与不隔,并结合高尚之人格和天赋之才能,创造出文学的经典。

但是王国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隔与不隔”的定义,本文试图通过书中所列诗句、其美学追求探寻其“隔与不隔”的理论内核。

关键词:人间词话隔不隔《人间词话》中直接出现“隔与不隔”字样的共有四处。

在第80则中他如此写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仙药,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然而,到底何为“隔”,何为“不隔”,静安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

若从以上诗句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隔与不隔”实为读之感觉,若读之顺畅,有一泻千里、畅达无阻之感则为不隔,若诗词中多用典故、借代、拟人等手法,需借助注释或已有知识方能理解文意,则为隔。

具体说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一句写出众人普遍之精神状态,道出人生之真谛。

诗人用他灵敏的笔触写下众人的心灵体验,因而能获得人们的情感共鸣,激起读者心中已有的情感因素。

此种诗句,无需翻译,自深得其理,含有某种集体无意识。

所以称之为“不隔”。

至于写景之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两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草原下广阔的视野,似盖的天际,茫茫天空下,牛羊在悠闲点缀着无边的山野。

读罢,似乎我们脑海里已呈现了这样开阔壮美的景象,语语都在目前。

如此顺畅自然之情、之景应为静安先生所说“不隔”。

正如其所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

至于隔之诗句,静安先生举出白石诗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的文章。

在古代文学中,赋比兴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达到修辞或表达的目的。

在赋比兴的过程中,是否将事物隔开进行比较,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隔与不隔在赋比兴中的应用方式不同,会导致对事物特性、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偏颇和误解。

探讨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

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在赋比兴中,隔与不隔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价值认定上存在一定的偏向性。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要分析这种偏向性的原因,找出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客观地评判赋比兴作品的价值。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赋比兴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促进赋比兴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1.3 研究意义赋比兴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事物间隐喻关系的比较来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而“隔”与“不隔”作为赋比兴中的两种不同手法,对赋比兴的效果和价值产生了巨大影响。

探讨“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赋比兴的原理和运用技巧,还有助于拓展修辞学研究的视野和广度。

对“隔”与“不隔”的认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赋比兴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和各自的适用场景,可以揭示赋比兴在表达意义上的优劣势,指导作者在具体写作中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

深入探讨“隔”与“不隔”在赋比兴价值认定中的偏向性,有助于揭示修辞学研究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认知偏差。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作者的修辞意图,提高文学作品的解读水平。

研究“隔”与“不隔”对赋比兴价值认定的偏颇之处,对于提高赋比兴鉴赏能力,深化修辞学理论,拓展人文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隔与不隔的定义和区别隔和不隔在赋比兴中是两个常见的概念,它们常常被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距离或分隔情况。

“隔”与“不隔”是打开《故乡》主题的金钥匙

“隔”与“不隔”是打开《故乡》主题的金钥匙

“隔”与“不隔”是打开《故乡》主题的金钥匙《故乡》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部著名小说,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面目而著称。

作品中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表现了农民的痛苦和奋斗。

而其中“隔”与“不隔”两种状态成为了揭开《故乡》主题的金钥匙,这两种状态在小说中贯穿始终,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围绕“隔”与“不隔”这两个概念展开阐述,探讨它们在《故乡》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给我们所带来的启示。

我们要明确“隔”与“不隔”的含义。

在《故乡》中,“隔”代表着围墙、隔离,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阻隔,代表着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压迫和剥削;而“不隔”则代表着打破围墙,消除隔阂,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代表着人们心灵的解放和自由。

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展现在《故乡》中呢?在《故乡》中,“隔”可谓无处不在。

作品中描述了农民在封建压迫下生活的艰难。

他们住在破败的土坯房里,田地被地主剥夺,生活无法自主。

甚至在他们自己的家庭中,也存在着各种“隔”。

主人公的妻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被丈夫隔离的“家庭囚犯”,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丈夫监视,丧失了自由。

而且,在小说中还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的母亲在病重的时候,也难以得到应有的照顾,更遑论去看病治病。

这种“隔”现象无疑加剧了农民的痛苦,也使整个社会变得愈发冷漠和沉重。

与“隔”相对应的是“不隔”。

在《故乡》中,鲁迅先生也不忘揭示一些“不隔”的现象。

作品中塑造了一些正直的、关心他人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并无“隔”,而是情感沟通、相互帮助。

在小说的结尾,当主人公放下过去的成见,接纳了一个满腔热忱善良的年轻人的时候,他的心境得到了升华,生活也变得有了希望。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不隔”所带来的影响,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情感纽带,也为农民的奋斗提供了动力。

“隔”与“不隔”是打开《故乡》主题的金钥匙,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

在当今社会,尽管我们过上了物质丰富的生活,但是“隔”与“不隔”的问题依然存在。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

试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作者:刘晓莉来源:《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10期摘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文学“隔”与“不隔”的概念。

但是并没有具体阐释何为“隔”何为“不隔”,没有给出理论性的定义。

只是在书中举了若干例子来说明“隔”与“不隔”的分别,因此对于其“隔”与“不隔”理论,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关键词:王国维;隔;不隔一、“隔”与“不隔”概念阐释第一种,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隔”与“不隔”,认为文学艺术用真挚的语言能给读者以鲜明的想象就是“不隔”,相反便是“隔”。

如钱钟书先生言:“假使作者的艺术能使读者对于许多情感境界或事物得到一个清晰的、正确的、不模糊的印象,像水中印月,不同雾里看花,那么,这个作者的艺术已能满足…不隔‟的条件。

” 叶郎认为“…隔‟与…不隔‟的区别,是从语言与意象的关系上见出。

”“作家所用的语言能把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充分、完美地传达出来,并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池塘生春草‟,就是不隔。

作家所用的语言不能充分、完美地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也不能在读者头脑中直接引出鲜明生动的意象,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便是隔。

”第二种,从“情趣”与“意象”的关系来说明“隔”与“不隔”。

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中指出,“隔”与“不隔”的分别可以用“情趣”与“意象”的关系来说明。

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

“情趣与意象恰相慰贴,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

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现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诗中原本有…显‟与…隐‟的分别。

”“显则轮廓分明,隐则含蓄深永,功用原来不同。

写景诗宜于显,写情诗则宜于隐。

” 朱光潜认为“不隔”即为“显”,“隔”即为“隐”,两种风格不可偏废。

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认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就是“不隔”,不仅要求作品形象鲜明,而且情趣也要细致,更要将二者相互融合。

第三种,从读者接受角度研究“隔”与“隔”,即能否使读者获得作者真切感受的角度进行分析。

“隔”与“不隔”之辨

“隔”与“不隔”之辨

“隔”与“不隔”之辨张建斌【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不隔”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切”;二是物我合一,景与情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理论来源看,一方面,“不隔”来源于西方的直觉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本身包蕴着对直觉的重视.从更深层次说,“不隔”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心物交感的哲学思维.王国维极为推崇“不隔”,并以此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然而,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隔”同样具有一种“意内言外”的美.“隔”与“不隔”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切”,它们都是紧紧围绕境界说而生发的美学范畴.【期刊名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2)005【总页数】6页(P82-87)【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隔”;“不隔”;境界说【作者】张建斌【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09《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美学著作,集中反映了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静安先生试图借助西方文学理论概念,融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然而,由于采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模式,难免主观印象式的批评,相应地削弱了他的学说的理论性,并引发后世不同学者、不同流派之间的争鸣。

“隔”与“不隔”即是一例。

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

“隔”与“不隔”究竟何指,静安先生并未作出明确界定。

后世大部分学者“以意逆志”,试图还原静安先生的本意;另一些人则别僻蹊径,不拘成见,开拓自己的理论话语。

一、“隔”与“不隔”的思想内涵静安先生在比较周邦彦、姜夔两家词时,首次提出“隔”的概念。

《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美成《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1]207又第三十九则批评姜夔词:“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魂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少年游》。

”这首小令是欧阳修的名作。

它与林通的《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梅尧臣的《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并称为词中歌咏春草的三阕绝调。

但是王国维认为,其上片“语语都在目前”,是成功的,而下片则是失败的。

事实也确是如此。

上片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三月春色的美妙图画。

作者意在咏草而着墨于人,写一深闺少妇,凭栏远眺,睛川历历,碧草连天,她的心也随之飞向天涯,系念着远行的亲人。

这里直接写草的虽然只有“暗碧”一句,但读者却从少妇的思绪中感受到萋萋芳草,绿遍天涯了。

象这样写无情草木映入思妇之眼,融进离人之情,就不仅境界广远,而且真切动人。

下片呢?还是紧扣春草来写的,但却连用了三个典故。

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有一名句为“池塘生春草”,这里就用“谢家池上”暗指春草;又因为江淹《别赋》里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所以“江淹浦畔”,也是暗指春草;另外,《楚辞·招隐上》中又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词中疏雨黄昏,更忆王孙云云,便由此化来,说的还是春草,然而,这三个涉及春草的典故所出的三篇作品,所写的生活境遇,思想情感,是各不相同的。

虽然同样描绘了春草,但三者的具体意蕴却差别很大,把它们堆砌在一起,既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也没有表达出真切的情感。

不知典故出处的人,读来固然不知所云;知道典故出处的人,也只懂得下片事事都说春草,除了感到由辞采、声律带来的低度的形式之美以外,很难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这首小令的上、下片,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境界,给予人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在人们以诗词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它虽然早就引起了中国古代理论家们的注意,但直到王国维才用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对它作出了理论概括,这就是所谓“隔”与“不隔”。

诗经的隔与不隔阅读理解

诗经的隔与不隔阅读理解

诗经的隔与不隔阅读理解《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所收录诗歌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在先秦时代,《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是一种乐歌总集。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了《诗经》博士,使得《诗经》被尊奉为儒家经典,并沿袭至今。

关于《诗经》的“隔”与“不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语言风格:《诗经》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多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经》更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

例如,《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通过简单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自然、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2.内容题材:《诗经》的题材广泛,涉及劳动、爱情、战争、阶级关系等方面,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

这种真实、生动的题材使得《诗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那一时期社会的风貌。

3.艺术手法:《诗经》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赋、比、兴等手法,这些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例如,《国风·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通过生动的描绘,刻画出一个含蓄、羞涩的少女形象,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甜美与苦涩。

4.文化价值:《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也展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诗经》,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那一时期社会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综上所述,《诗经》在语言风格、内容题材、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等方面都具有“不隔”的特点,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同时,《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提升。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

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辨识古代诗词中的“隔”与“不隔”___的《少年游》是一首优美的小令,与___的《点绛唇》和___的《苏幕遮》并称为词中歌咏春草的三阕绝调。

然而,___认为,其上片“语语都在目前”,是成功的,而下片则是失败的。

上片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三月春色的美妙图画,写一深闺少妇凭栏远眺,睛川历历,碧草连天,她的心也随之飞向天涯,系念着远行的亲人。

下片呢?还是紧扣春草来写的,但却连用了三个典故。

这三个涉及春草的典故所出的三篇作品,所写的生活境遇,思想情感,是各不相同的。

虽然同样描绘了春草,但三者的具体意蕴却差别很大,把它们堆砌在一起,既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也没有表达出真切的情感。

___认为,这首小令的上、下片,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境界,给予人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在人们以诗词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它虽然早就引起了中国古代理论家们的注意,但直到___才用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对它作出了理论概括,这就是所谓“隔”与“不隔”。

___认为,___、___等人的诗歌不隔,而延年稍隔;___的诗歌不隔,而山谷稍隔。

词也是如此,___的《少年游》上片语语都在目前,不隔,而下片隔矣。

词人___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写景而论,___认为,“近者得远,清者得妙”,即景物近处写得清楚,远处写得妙趣横生,则为不隔。

而《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则是写景不隔的典范。

总之,___所提出的“隔”与“不隔”审美概念,是对诗歌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一系列审美活动和现象的综合评价和集中概括。

要使作品达到不隔的审美境界,必须对情、景、辞三大因素进行正确处理,同时要注意艺术境界的形成、物化和复制三个环节的统一。

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心境舒畅,情感得到深刻的触动。

大词人同样如此。

虽然存在淫词和鄙词,但读者会感受到其深刻和充满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是推崇“不隔”而排斥“隔”的。

他在《人间词话》中说: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北宋风流,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

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

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

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所谓“不隔”,是“语语都在目前”,所谓“隔”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王国维对“不隔”的欣赏自有其道理,但他对“隔”的批评,却表现出艺术观念的保守。

不隔的美在于清晰、直感,瞬间理解,当下受用。

隔的美在于朦胧、幻化,须运用智慧,发挥想象,然后才会心惬意。

不隔的美凭借形象联想,隔的美依据思维想象。

不隔的美是对对象的情境的欣赏,隔的美是对对方的智慧和自我的智慧的欣赏。

不隔的美是送来的现成的美,隔的美是发现的再造的美。

欣赏“不隔”多缘感性,欣赏“隔”则须在感性的基础上参以理性。

就拿姜夔词来说吧: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八归》)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点绛唇》)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念奴娇》)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惜红衣》)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
这些词句格高韵响,既遒劲峭折,生动有力,又光英朗练,音情远举。

其意境之美用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句子“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来称述,庶几不差!这些词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我以为,它在诉诸读者感官的同时诉诸读者的理性思维与想象,它在客观与主观、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牵引出人们感性与理性间既相联系而又跳荡间离的开阔、隽永的联想,从而造成一种新鲜别致而又叹服感慨的体味,不仅欣赏到作者的高妙,更体味到自己认知的欣悦。

先看“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一片江山”既是开阔的自然大场景的描写,又是社会的、历史的、人生的大概念、大感慨的抽象与综合的表达,而“啼鴂”是自然中渺小的、个别的具象表达,这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二者分开来讲,千里万里,胡马越鸟;合起来讲则万取一收,大冶熔物而浑涵超迈,令人遐思幽邈。

词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一静一动之间、一大一小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自然与人文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张力。

“一片江山”中浓缩了“黍离”、“麦秀”的悲慨,“啼鴂”中又有“杜鹃啼血”、“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沉痛,描画出巨大历史场景中无奈啼唱的新鲜画面,怎不令读者感慨遥深!再看“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数峰”是矗立在人面前的客观实景,而“清苦”是孤峭的山峰在雨意之中给人的主观感受,傍晚山雨欲来,瘦峭的水墨色的山峰给人一种“清苦”的感觉,这既是拟人,也是通感,是对客观现象的强烈的主观综合感受。

“商略”即谋划、准备,山在痛苦地思量,雨要来了,怎么办?这孤苦的客观景象正凸显出词人寂寥悲苦、悲悯无奈的心境。

词人从客观中得出主观的感觉,又将主观感觉赋予客观外物,从而使主客观融合为一。

印象的点画辅以心智的观感,使得词句新鲜别致,笔墨淋漓可感,情思凄楚动人。

三看“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诗句是具体的,坚硬的,而“冷香”是飘渺的、虚幻的、不定的,在巨大的“差异”中“摇动和飞跃”,使得“嫣然”之摇和冷香之飞都更加耐人咀嚼、揣想。

在这句词中,
词人一改前人对荷花的具象描摹,而是让感觉器官同参并用,达到了“印象写景”的高妙境界。

而正是由于“隔”的吸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达到了读者咀嚼诗意的绵邈美好,实现了在“隔”的过程中体会美,获得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体味的积极的审美快感。

四看“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是抽象的,“高树晚蝉”是具象的,表面上看跨度太大,模糊难懂,但如果咀嚼诗意,就会发现极有滋味和品位。

“秋蝉”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代表着孤独高傲、狷介清高、不趋俗不媚世的知识人格,而“西风”又代表着凌厉强大的时势压迫,“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正体现了词人在“风一何劲”的严峻现实面前自爱自惜、从容沉静又不甘沉沦的风度与心境。

五看“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千山”“皓月”,空阔的大场景与“淮南”、“人管”之具体事项形成巨大的反差,经过读者的阅读思考,使寥廓的“无人之境”得到了充分的感知。

不只是没有人,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宇宙自然的恒在、伟大和无为之中的定数,而人、人为又是多么渺小和不自量力!——这一切都是通过“隔”的描写,诸如“月”怎样,“山”如何,“无人管”之难以捉摸,究竟是皓月无人管还是千山无人管,抑或一切都归于冥冥沉寂的悲凉中,归于无人赏会的悼惜中?通过审美思考和想象对如此之“隔”的“克服”,读者就能获得主动的积极的审美体验和愉悦。

至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我以为并无所隔。

桥在波心荡,冷月空照桥,何隔之有?由此可见,隔确有隔的美。

隔,不是姜夔词病,也不是词之病。

那么,当我们读欧阳修“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之时,为什么确实感到“隔”,隔离,隔膜,乃至于阻隔和隔绝呢?为什么会由此而感到枯燥、生涩、乏味呢?
我们知道,被王国维称赞的“不隔”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正是出自谢灵运描写“谢家池上”的名篇《登池上楼》,而“江淹浦畔”之所以出名,又正是由于江淹《别赋》中的名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那么,为什么在谢灵运、江淹笔下那么生动感人的画面,何以在欧阳修的笔下却被“隔”得干巴巴了呢?我认为,参之于姜夔,可以看出,词句好坏不在于能否用“隔”的方法写,而在于怎样写“隔”,即在于隔的“度”,是朦胧之隔,画出朦胧美,还是“隔”的太远,以至于彻底隔绝,阻断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须知,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的,正如不识字的人,再好的诗句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认得的,因此也就无从产生审美愉悦。

同理,如果一个谙熟谢灵运《登池上楼》和江淹《别赋》的人,读欧阳修“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他是能够产生审美联想和愉悦的;可是如果对谢诗和江赋不熟悉呢?它就不可能联想,他的联想被阻断了,他的审美也就无法实现,当然也就没有愉悦可言。

那么诗词语句该不该“隔”呢?怎样“隔”呢?我认为,不隔有不隔的美,隔有隔的美,而隔的美在分寸,在朦胧,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在对读者智力和审美能力的适度适应和提升。

欣赏隔之美,如同破壳取肉。

敲破果壳,方得果实;果壳不破,果实不得。

果壳难破,则其果无异于石子一颗。

合理之“隔”体现的是一种非直陈的朦胧美、情趣美,其美须经过“转换”而得以呈现,如同石榴、核桃、榴莲等果实,不同于桃李直接呈现果肉。

一般说来,“隔”之美的难度不宜过大,要能让读者起先虽不知所以妙而能感其妙,然后能缘其言思之而得其妙,进而叹其所以妙。

欧阳修词句“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之所以不妙,就在于直接“故实”,“成语”,其过于坚硬生涩的难破之壳,阻断了读者的审美欣赏。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隔之美往往有适当的遮蔽和开启,有具象和抽象的互参共用,在可知和不可知之间,有难度而又可以达到,既诉诸于“感”,也诉诸于“思”,在“品”的综合中形成张力的紧张和释放。

诗词之隔,可悬置,可延宕,可隐喻,可跳跃,可穿透,唯不可隔绝。

因为隔绝是鸿沟,是盲点,是黑幕。

而诗词之美正在隔与不隔之间。

此外,“不隔”是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而“隔”是现代主义的美学标准。

“隔”在现代诗词中往往体现
在语词之隔,之间离,有一道可跨越的沟,能使读者体验“飞跃”的快感。

它又往往体现在诗意画面与人的生活、与现实世界、与自然的间隔和间离;而现代美的获得,正是通过阅读“敲破坚果”,“飞跃沟堑”,冲破间隔来获得的。

它要冲破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阻隔,冲破人与自然的阻隔,心灵与心灵的阻隔,文化与文化的阻隔,人与自我的阻隔,在艺术和哲学和生存的层面冲出“美”的新生路!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

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
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