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八年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收起义:
• • • •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人:毛泽东 经过:毛泽东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开 始,工农革命军攻占了一些县城,但损失严重。毛泽东正 确的分析了形势,放弃攻打敌人力量强大的中心城市长沙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在湘赣边的井冈山建立 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 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 在。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学习他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 重点:能讲述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充
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 地的意义。
教法的选择: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阅读课文,积极思考:
• 200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某 校暑假特请旅行社为学生设计了一条“南昌→井 冈山”红色旅游线路。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你 打算在这两处“红色圣地”介绍些什么?
国民党“斩尽杀绝”的血腥屠杀政策.
南昌起义
• 时间:1927年8月1日 •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 起义,战领南昌城。不久,革命军撤离南昌,南 下广东。途中,革命军失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 起义的部分军队转战湘南。 •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
• • •
•源自文库

板书设计:
谁最聪明
(1)毛泽东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有哪些( ) A 中央根据地 B 井冈山根据地 C 左右江根据地 (2)下列谁没有参加井冈山会师( ) A 毛泽东 B 朱德 C 陈毅 D 贺龙
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
根据地 创始人
中央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根据地
闽浙赣根据地 洪湖湘鄂边根据地
朱德毛泽东 徐向前等
方志敏 贺龙等
左右江根据地
海陆丰根据地
邓小平等
彭湃
真题回眸(2011•江苏南通):
• 井冈山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81年前,江海平原上的通海如泰地区也曾有过一支革命武装——红十 四军。请回答: (1)简述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背景。说一说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过程的大 事。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探索出怎样的一条正确道路? (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探究与思考: 材料一 毛泽东为何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 究员饶道良认为至少有五个原因:第一,这里地处湘赣边界,邻近粤鄂,影 响比较大;第二,这里离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广州比较远,反动势 力比较薄弱;第三,这里受大革命的影响,各县普遍建立过共产党、工会、 农会等组织;第四,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五,这里有自供自给的农业 经济,便于解决部队的给养。 ——《星星之火映天红——记井 冈山道路》(2011年5月14日新华社) 材料二 红十四军活动区域主要在通海如泰平原地区。(指当时南通 、海门、启东、如皋、泰兴、泰县、靖江、东台等八县,包括今海安、如东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支红色武装仅存在了数月。) 回答: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有利条件相比较,红十四军的武装斗争在 区域位置及地势上有哪些不利因素?
• 难点: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首的老
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学习者的分析:
• 我们八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知识面狭窄,无法做到知识的 迁移;没有太多的个人的见解,喜欢人云亦云;看问题流 于表面,不能透过问题的现象看其本质等特点。他们还没 有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 导,因此他们对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从我们学生的心 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往往有着强烈的 好奇心。而且在前一课的学习的基础上,也有对下一课再 进行学习的渴望。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既不像七年级学生 那样稚嫩,也不像九年级学生那样“老成”,他们有一种 表现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和赞赏。
八一南昌起义
• 自左起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周恩来任中共前敌 委员会书记,贺龙为南昌起义部队(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仍沿用国 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代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叶挺为前敌 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朱德为第九军副军长;刘伯承为参谋长。本 图均为半身铜像,陈列于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 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的三个重大历 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以及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 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及 其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为以后革命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
秋收起义
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
• 朱德、陈毅的 南昌起义队伍和 湘南的农民武装
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8.4
毛泽东的 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有些同志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希望,却被当 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向毛泽东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 久”的疑问。毛泽东感到这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因 此,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毛 泽东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 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 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在信的最后,毛泽东以 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描绘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前景,他这样 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 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 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 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948年该文 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时候,题目改为《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