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2.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理解力的成因和作用;3.认识力学的基本量:质量、力和加速度,并学会如何用它们来描述力的性质;4.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的成因和作用3.质量、力和加速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认识到力的概念和性质;2.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成因和作用;3.学生能够将质量、力和加速度联系起来,学会如何用它们来描述力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2.讨论法3.实验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打开课本,看看本课的标题“力的存在”这个标题告诉我们本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并让学生回答题目,如果他们不知道答案,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提示,诱发他们发表自己的第一次猜测,从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讲授(1)力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运动或变形,这是因为力是一种物体相对运动的原因,也是一种物体相对位置或人的原因。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产生相对的运动或相对的变形,这是力的作用和效应。

(2)力的成因和作用在介绍力的成因和作用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物理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个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需要用力来推动自己的身体,起跑时我们需要用力推动起跑线。

(3)质量、力和加速度在学习力的性质时,我们需要与质量、力和加速度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理解这些概念。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力的单位是什么,加速度是什么等。

3.讨论在本节课结束时,我们可以用讨论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我们可以让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生运动或变形?”通过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

4.实验在讲解重点中,我们提到了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力和加速度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实验来让学生了解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实验材料:一个小桶实验步骤:将一个小桶放在桌上,用天平将其重量测量,记录下来。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流程是先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然后慢慢引出什么是力,力能不能单独存在,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通过作用效果来体现力的存在,最主要是通过气球的作用效果来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通过这个原理来解释一些现象。
在课间学生表现很积极并且能通过实现现象自己总结出一些规律,最让自己满意的是学生在做气球相互挤压实验中能体会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能很好的用这点来解释汽车撞墙的原因。
3、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用于创新的精神。
2、初步体验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对力有一定程度的感知,也对力有一定的概念,但具体什么是力,如何体现力还不知。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通过感受了解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同作用效果来体现力的特点,最后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一些现象。
学生用手击球传递
了解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两个不同颜色的气球相互挤压
2人合作挤压气球
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七、教学评价设计
活动内容
态度
能力
行动
喜欢
不喜欢
容易
一般
困难
积极
一般
未参与
课前预习任务
课中活动任务
课后作业任务
小组合作
在本课中我学到了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我参与了次活动,这些活动使我
1.敢于和乐于对事物进行讨论2.使我增加了对学习科学的兴趣3.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在这节课中学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这节课的所达到的效果满意,在这节课上,刚开始让学生用手指提书包,结果很多学生书包里没有准备书本,很容易就能提起来,结果是学生不能很好的感知力的效果,如果再上一堂课,在做活动之前然让学生在书包里装些书本,更能体现力的存在。对于在对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动脑去思考,让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纠正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探究实验一 :
《 力的存 在》 自义 务教育课 程标 准实 验教科 书《 选 科 学》 浙江版 ) 年级第二册 。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 ( 七 能力较差 , 为了降低抽象程度 和难 度 , 教材没有 对力下 明 确 的定义 , 也没有 出现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等概念 , 而是 从大量的生活实例 中抽象出力是 物体对 物体 的作用 , 让学 生能根据力 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 的存在 。
二 、 学 目标 教 ( ) 知 目标 一 认
将手直立在手掌上 , 观察手掌是 否发生了形变 ?为什 么?将书放到桌面上 , 书对桌面的压力为什么不会使桌面
发生形变呢?
1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2 .能从力作用所产生 的现象概括 出力作用 的两种效 果, 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球 沿 细 绳 前进 。
1 教材中的 2只气球 由于受压都发生 了形变 ,试猜 . 测: 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左 球 不动 , . 右球 压 向 左球
B右球不动 , . 左球压 向右球 C两球 同时向中间压 . 2用 2只气球分别按 以上方式进行实 验 , . 结果发现 , 能产生如教材 图示效果 的作用方法是
2 0 年 第 7 期 09
学 法 透 析 。
《 力的存在》 教学设计
池 海 铭


教 材 分 析
到风的存在的( 树动知风 ” 从“ 这一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可以 判断风的存在 ) ?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 力的存在。( 这里用到了科 学方 法上 的“ 替换法 ” 把难以认 识、 观察到 的科学现象 , 用直观 、 明了的作用效果来说明它 的存在 。)
( ) 力 目标 二 能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 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点的理解。

2.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第一章:力的概念1.1 引入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定义。

1.2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并分析力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力的作用效果2.1 引入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2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力可以使物体变形,也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2.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并判断力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力的作用点3.1 引入力的作用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作用的起始点。

3.2 讲解力的作用点的判断:力作用的起始点即为力的作用点。

3.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实例中力的作用点,并判断力的作用点。

第四章:力的计算4.1 引入力的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4.2 讲解力的计算公式: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变形或运动变化的程度。

4.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实例计算力的大小,并判断计算结果。

第五章:力的实际应用5.1 引入力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5.2 讲解力的实际应用:力可以用来启动机器、移动物体等。

5.3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实例中力的实际应用,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力的概念、基本要素和作用效果。

3. 采用示例法,展示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5.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感知力的存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介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展示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7.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感知力的存在。

8.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并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基本要素和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绘制的力的示意图,评价学生对力的示意图的掌握情况。

3. 采用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感知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力的种类,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2. 介绍力的单位,如牛顿(N)。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力的图示表示方法,如力的示意图和力的箭头表示法。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图示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力的矢量性和物质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教具,如弹簧测力计、力的示意图和力的箭头表示法的图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如拉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或改变运动状态。

3.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相互性指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即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了一个力,物体B也会对物体A施加一个力。

矢量性指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用力的箭头表示法表示。

物质性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至少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4. 讲解力的图示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是一种简单的图示方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箭头表示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表示方法,除了表示方向和大小外,还表示力的作用点。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作用现象,如拉绳子使车移动、用手推门等。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作用现象,试着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力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图示表示方法。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讲解。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力的分类:按性质分,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效果分,力可以分为拉力、压力、推力、吸引力等。

力的存在(1)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1)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一)义乌市雪峰中学王远征一、教材分析:《力的存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江版)七年级第二册。

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剖析力的作用效果来解读力的概念。

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用具:磁铁、排球、回形针、气球、塑料瓶、竹签、橡胶锤、橡皮筋四、教学流程:创设情景1、利用开课的锲机让学生鼓掌欢迎听课的老师到来。

问:你们的手掌有什么感觉(学生:痛)。

再问:为什么手掌会痛呢?(学生:因为太用力了)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题,让学生知道力就在身边)学生活动1:观察三幅图片中的物体间施力受力作用总结出力的概念学生活动2:请同学们根据桌面上塑料瓶、竹签等物品,做有关力的实验,探究“根据什么可以判断力的存在”学生活动3:展示三张生活中力的图片,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并畅所欲言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举例分析)在讨论过程理解一些物体的微小形变(用课件演示桌子的形变、学生针筒挤压演示、橡胶锤敲击演示)学生活动4:请学生用排球做有关力的实验,(通过排球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的改变)。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概念和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力的相互性、矢量性和物质性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力的矢量性的理解。

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本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力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重物等。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提书包,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引入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讲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讲解力的性质:讲解力的矢量性和物质性,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性质。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如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等。

6.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实验,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力的概念和性质,并反思力的作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过程。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4.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力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力的存在1教案教学设计

力的存在1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尝试发现,探究新知1.请学生捏一捏皮球,观察球的变化。

2.请学生捏一捏玻璃瓶。

3.请学生传一传皮球,小组讨论皮球的运动情况。

4.请学生观看足球比赛视频。

5.请学生压一压皮球,观察两球的变化。

6,请学生观看神舟七号发射视频。

球时,皮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提问】皮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这说明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呢?【板书】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在黑板上写: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PPT展示问题】我们还在什么时候看到或感受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呢?【PPT展示图片】图1.跳高图2.风吹树动图3.射箭【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大量现象证明了力能有这样的变化,从而归纳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学生联系生活,积极回答生活中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现象。

【观看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图片中的现象。

【演示】学生代表上台用力按红墨水瓶子,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根据观察回答实验现象。

【回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在两种选择面前,我们不应马上修正已经获得的科学结论,而是应先设法改进实验。

【观察】学生观察毛细管液面的变化。

【小组讨论】学生观察到毛细管的液面在升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力能改变红墨水瓶的形状。

【传皮球】学生通过传皮球,讨论皮球运动情况的变化。

【回答】学生分析得出力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样的变化。

体现了科学来自生活,也培养了学生从现象中看本质。

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PPT展示的图片,体现了科学注重实践对理论知识的检验。

这样设计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学生在质疑、探究中既动手又动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同时这个设计更正了学生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力只能使某些物体发生形变,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微小形变对于正确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关键的作用,通过该实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认识上的误区。

同时因为初一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水平还不够,所以对于这个实验的探究停留在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阶段,而实验设计方案由教师提供,学生通过观察毛细管液面的一上一下的变化,直观形象。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实际问题:运用力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要素、力的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力的基本要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拍打桌子,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2. 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让学生通过实验或实例观察这些作用效果。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力拉开一扇门。

7. 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通过提问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力的定义。

2. 评价学生对力的基本要素的掌握,通过提问学生能否正确解释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含义。

3. 评价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认知,通过提问学生能否举例说明力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评价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或生活实例的分析。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力与能量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转化为能量,如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力的存在优质教案

力的存在优质教案

力的存在优质教案力的存在优质教案(一) 教学设计:这节课设计以学生实验讨论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学是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弹力的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即是这节课的难点,又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本课程设计为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中自主探索。

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能力。

组织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便于实验讨论,小组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后延伸题(探究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设计,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设计实验能力。

(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弹力,并且知道弹力是一个普通存在的力,通过讨论,举例,扩大学生对弹力的认识。

(2) 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及力的测量工具(3)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弹簧秤的使用规则2、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2)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评估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教育目标:通过引导阅读书本材料和做好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四)教学难点:弹力的了解和弹簧秤的正确使用(五)教具准备:(1)弹簧、弹簧拉力器、量程为5牛的条形弹簧秤(附说明书)、50克钩码一盒、演示弹簧秤、各种外形的弹簧秤、质量为100克的钩码(2)幻灯片、小黑板(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七)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对一个物体施加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师: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几位同学来拉动弹簧拉力器,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把弹簧拉得越长,手感觉越吃力生2:弹簧本身好像有一个力,不让我们把它拉长。

( 全班哄笑)师:撤去这个力后,弹簧长度有何变化?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教学案例 精品

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教学案例 精品

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教学案例一、内容说明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7年级(第二册)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一个活动内容。

二、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时间。

教师一定要扼制住自己极力表现的欲望以使学生充分活动,借此来杜绝侵占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生行为,学生是有创造性思维的个体,只要利用有趣的、学生熟悉的现象将其引入到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中并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定有所收获。

三、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四)教学准备:拉力器一个,气球每人一只,橡皮筋每两人一根,矿泉水瓶,下载必须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出示一个拉力器师:谁会玩这个生:学生上来表演(学生群情激昂,特别是男学生个个都有极强的表现欲,这使得学习气愤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学生在心中不断地猜想:老师今天的用意。

)师:大家注意观察这位同学的表现,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弹簧被拉开了一点。

生:弹簧伸长了。

生:他很吃力,很难把弹簧拉开。

:师:他很吃力,呢们有没有看到这个力呢?生:没有。

师:是啊,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力,而是根据力对弹簧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它的存在,在科学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根据某些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今天我们学习的《力的存在》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确认的演示实验,获得数据演示一:用手指压矿泉水瓶壁。

学生动手,用力拉伸橡皮筋。

投影:大风中树枝弯折的图片。

问题:1、矿泉水瓶壁、橡皮筋、树枝都方法了怎样的变化?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这说明了力和作用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

初中《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基本性质: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

2.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 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绘制力的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2. 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包括相互性、矢量性和作用与反作用,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并举例说明。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绘制力的示意图。

7. 作业:布置有关力的存在和作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力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效果的教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你编写剩下的章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和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力的存在和作用的练习题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拓展1. 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摩擦力: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滑轮等。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方案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掌握力的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力的计算;(3)了解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感知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与实验探究;(2)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的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推车、拉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这些现象中,力是如何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 新课讲解(1)讲解力的概念,强调力的作用效果;(2)介绍力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力的计算;(3)讲解力的三要素,强调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力的作用效果;(3)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4. 总结与归纳(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等;(2)强调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等;(2)强调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力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力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探究: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操作、分析、总结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4.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科学下册《2.3 力的存在》教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2.3 力的存在》教案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2.3 力的存在》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大量的生活实力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学目的]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2.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3.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会使用弹簧秤测力。

[教学重、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用弹簧秤[教学准备]磁铁、铁块、水火箭的原理图、弹簧、铁架台、弹簧秤、鸡蛋、木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新课:1.给出一组图片或影片让学生感知力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例子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两组物体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认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练习:判断下列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一只花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支持力(b)挂在电线上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对地面的压力(d)足球运动员踢球2.为上述图片和影片分类总结: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练习:一〉(a)用手将弹簧拉长,力的效果是(b)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二〉下列现象中属于里产生的效果的是(a)弹簧伸长了(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d)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的方向改变了3.观看图片、演示磁铁和铁块吸引作用及学生自己拍手感受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一〉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什么?二〉人在划船时,是什么力使船前进()(a)人对船的推力(b)船桨对水的推力(c)水对桨的推力(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教师讲解水火箭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学生小结新课内容第二课时引入:复习在弹簧下的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 说明这个力产生什么效果。

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第一篇:力的存在教案《力的存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探究,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感知力的作用效果; 2.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教学难点理解和感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课件、2只不同颜色的气球、橡皮筋、磁铁、铁球、小车、直尺、橡皮、溜冰鞋、气球火箭。

六、教学设想本课时主要学习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作用的相互性。

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进而学习力作用的相互性。

初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能力,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学生对于力的学习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例如:学生认为有些力能产生作用效果,有些力不能产生作用效果:学生可能认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这些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细微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通过充分的实验操作和举例,让学生感知力,体验力,认识力,利用力,解释力。

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压气球活动中感受、体验、关注科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

《力的存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能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体验、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2.通过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2.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力的概念的建立的过程及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气球、小磁铁、回形针、细线、弹簧、空可乐瓶、微小形变演示仪等。

教学过程设计⑴以“气球走直线”这个实验,引入新课以这种小实验的形式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⑵自主探究,建构概念一.感受“力”的存在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1、出示“树动知风”这幅图片,从而引出“转换法”这种科学方法,同时也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来证明“力的存在”也要用到这种文法。

接下去,请利用身边的器材来证明力的存在。

2、通过同学们举出来的各种例子,如手压气球气球变形,手拉弹簧弹簧变长等,从而得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效果。

再加一个微小形变放大的实验。

3、再追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那力还有其他的作用效果吗”,再出示书上96页三幅图让学生给出分析:并得出力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小结: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领会“力”的概念“力有如此的作用效果,那力究竟是什么呢?你能通过身边的一些例子从而来给力下个定义吗?”用这句话引入。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例,从而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

2、并对“力”的定义进行几点解读:一个力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力是两个物体间发生的某种作用;作用的形式是多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实验中学钱光仙(2009年3月)
教材分析:
《力的存在》是《科学》(浙江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初一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降低抽象程度和难度,教材没有对力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概念,而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2、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中的体验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一些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力的存在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而亲近科学、喜欢科学。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动手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用具:
1.磁铁、钢球、铁片、回行针、气球、细线、橡皮筋、矿泉水瓶、弹簧、乒乓球(若干,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2.毛细管、900毫升的大号墨水瓶一个(用于微小形变的实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录象:NBA篮球比赛精彩片段
问:篮球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是什么力量使篮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我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力。

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但我们能看到力吗?我们怎样来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要求举身边的有关力的例子)
播放录象:大风天气中,树木在晃动和沙尘飞扬等现象。

从中归纳总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风,但我们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从“树动知风”这一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可以判断风的存在),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存在。

(这里用到了科学方法上的“替换法”把难以认识、观察到的科学现象,用直观、明了的作用效果来说明它的存在。

)为了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电脑投影显示:“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在
科学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


探究实验一: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对它作用一个力,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例如:⑴手指挤压气球,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
⑶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

展示:跳板、撑杆、弓等物体正在发生形变的图片。

师:观察并回答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四,工厂里车床压扁,弄断金属的录象,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金属餐具等是怎么制造的。

进一步加深理解“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总结: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各种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吗?
探究实验二:用力挤压玻璃会发生什么变化?能看出玻璃形变吗?
学生探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引导。

建立假设:可能是玻璃的形变太小,肉眼无法观察。

设计实验:采用放大措施,将看不见的形变转化为看得见的形变。

设计思路:V=sh △V=s△h
实验操作:取一900毫升扁玻璃瓶,灌满红色水,将一细管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紧塞住墨水瓶口。

由于毛细现象,毛细管中显示一段红色液体液面高出橡皮塞。

(上课前由教师提前准备)
有一学生代表,上讲台实验操作:用手指捏瓶前后侧面,发生微小形变,使容积减小,毛细管中的红色液面明显上升。

师:是否由热胀冷缩引起?引导学生思考。

进一步设计实验:
用手指捏瓶左右侧面,微小形变,使容积变大,红色液面明显下降。

三、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活动二,拍乒乓球,气球。

观察五,足球录象,
观察六,起跑的录象,学生思考:发生了那些变化?什么原因?
图片:甲小车速度改变,做直线运动;乙小车速度不改变,做曲线运动。

让学生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原因是什么?
小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
活动:给你一个钢球,一块磁铁,你能使它的运动发生哪些变化?(应向学生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探究后交流结论:
a.钢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b.钢球运动由慢变快
c.钢球运动由快变慢
d.钢球运动变为静止
e.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提示学生:在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上放一块磁铁进行观察)。

再播放磁铁吸引钢球的录象,弥补一些学生实验失败的缺陷,同时进一步巩固上述所学。

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总称为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小结: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并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的。

四、力的相互性
引入,滑板运动录象,体会力的相互性。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击打手掌,体味各自的感受。

探究: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是否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探究活动三
1、教材中的2只气球由于受压都发生了形变,
试猜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2、用2只气球分别按以上方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如教材图示效果的作用方法是:;
3、讨论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
4、组内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弹簧做实验,说明同样的道理?写出实验
步骤:
A、

B
、 ;
C
、 。

5、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6、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同时成对出现。

师:举例日常生活中,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讨论。

游泳,划船,两车向撞等等,用图片,录象等方式展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

五、问题讨论:水母,墨鱼前进的动力来自哪里?
学生讨论,再用录象说明。

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火箭录象,思考火箭升空的动力来自哪里?
结论:火箭内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火箭上升。

六.小结
作用效果
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 力 形变 改变
运动
知识回顾
七.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预习制作水火箭。

(播放上届学生发射水火箭的录象,引起学生做水火箭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见小结)
【教学后计】
设计理念: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实践能力等方面。

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任务。

按照我们以往的课程理念和习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要以探究性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人人参与的学习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同等的地位。

按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将学习的重心由知识向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当学生探究出结论后,能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解决实际问题。

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并重,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把所学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践与创造。

4、回想授课全过程,学生举例时提的大多是与自身有关的事例,即人和物体之间的力,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缺少对生活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今后应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5.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应把握好度。

6.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